商周秦汉时期的陶瓷

商周时期

大约在距今四千多年之前,农业生产的发展不断进步,私有制开始出现萌芽,原始氏族部落的社会形式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当时长期定居在中原一带的夏部族,通过联合其他部族形成了由夏王朝统治的奴隶制国家。这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地下考古发堀实物可以印证,在商代之前而存在的夏代是一个历史史实而非传说。加之后来的商代、西周和东周(包括春秋、战国),被统治为“夏、商、周时代”,其间约二千年左右。这一时期的社会形态由原始氏族部落发展为奴隶社会,也成为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变革的转型时期。其时,各种手工业渐进渐繁,开始有分工制度,制陶业已成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而且是诸工种中最重要的一种。

夏、商、周三代的陶瓷品种,大致可分为灰陶、白陶、印纹陶、红陶、原始陶等。其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是灰陶,有素面,也人施以简单的绳纹或篮纹,或者彩绘各种复杂图案的;还有在制作胎体过程中用拍、印、刻、堆、划等手法留取肌理效果。这一时期的器体造型功能依然以饮食器皿为主,有豆、鼎、釜、鬲、觚、斝等等。白陶在新石器晚期就已出现,这一时期又有了进一步发展。白陶所使用的原材料为瓷土,质地较细密,烧成温度也比其他陶器品种要高。其造型与装饰直接受到同时期青铜礼器的影响,艺术价值不在青铜器之下。

通过长期烧造白陶和印纹硬陶的实践,不断改进才原材料的选择与加工,至少于商代中期出现了瓷器" target="_blank">原始瓷器,到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兴盛起来。胎质烧结程度提高和器表施釉,使原始瓷器不吸水而且更加美观。原始瓷器一般都在施釉前在坯体上拍制几何图案,釉色多呈现青绿、青黄色。

夏代人们的活动区域主要在中原一带,据考古发现可断定在河南豫西与山西晋南地区。商代的统治范围有所扩大,因此,在陶瓷工艺上也大量融合了中原以外地区的特征,制陶业从其它农业分工中独立出来。西周在北至北京、南至广东、东抵海滨、西达陕、甘的广大地区,原始瓷器蓬勃发展起来。春秋战国时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大量公、私制陶作坊,其产品上多留有文字铭记,据推测可能与制造者或使用者有关,另外,这一时期的大量彩绘陶深受同时期漆器的影响。

夏、商、周时代的烧窑技术也有所改进,馒头窑的出现更加改善了窑内的烧成气氛,对提高陶器质量有利。窑炉容积增大,窑室底部可达1.8米;根据不同产品,烧成温度也有所提高。进入西周以后,窑炉顶部出现了烟囱,这对陶瓷烧造技术的改良有着重大意义。这个创举,使燃料的燃烧更加充分,热力更有效利用,还可调节空气和火焰的流速,使火焰性质得以控制,烧成温度可达1200oC。所以说,窑炉的改进,是这一时期出现原始瓷器的重要原因。

秦汉时期

秦赢政13岁继王位,后兼并六国,一统天下,始称皇帝。将以往各藩王制度废弃,分天下为郡县,但至二世胡亥,各处大乱,刘邦起事,破秦灭楚,立国为汉。

秦始皇于即位之初便倾天下之力大兴土木,建造大规模的阿旁宫和陵园。所以,砖、瓦等建材和宫殿内所需陶瓷器皿大量烧造。1974年在秦始皇陵东侧出土的大量与真人等大的陶制兵马俑,就是秦始皇陵墓陪葬品的一部分。从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情况可以看出当时的烧陶水平,数量巨大,仅仅挖出一个角落,就有千万之巨;制作精湛,神态各异,造型生动;工艺成熟,如此巨大的作品,几乎没有变形、开裂的问题,原材料使用当地泥土,凝结性、可塑性强。这一时期的窑炉建设,为适应大量烧制建筑用陶和象兵马俑那样的大型物件,使窑室规模增大,普遍增加了一至三倍。窑炉所设烟囱多已移到后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出现了窑床前高后底(约为7o坡度)的特殊设计,是一项创造性改革,使窑室内温度不均的问题得以改善。

汉代是中国陶瓷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所制器物的表面被广泛施釉,有学者认为是受罗马及欧洲人制造琉璃技术的影响,国为当时的人们与上述地区有着密切的贸易往来。

汉代人重视墓葬,成为习俗,殉葬品力求丰富而精细,被称为“明器”,它与祭器之别在于它是专门供死者在阴间所用而非为生者用具。陪葬品中除少量石质品、金属制品、木质漆器以外,被大量使用的为陶制品,因为这种材质可历千年而不腐败。除饮食所用的器皿外,大量摹拟生活场景,加以缩微,如陶制的楼阁、仓房、灶台、兽圈、车马、井台、奴仆等等,营造虚幻环境供死者享用。明器当中的壶、尊、盆、罐之类器皿,一般都在素坯之外敷设一层粉彩,并不与胎体相融,稍摩擦便脱落;小型生活场景模型,外表都施加绿色低温铅釉,这种铅釉有毒性已被当时人们所知晓,所以在日常生活用品中并不使用。对陵墓的重视,使这一时期出现了一种特殊建材 “圹砖”。“圹”就是指墓穴,圹砖体积较大,内部为空心,外表饰有图案,可连续排列,也可独立成为画面。砖面图案是模具拓印而成的,这是后世陶瓷器表面印花工艺的雏形。此外,在汉代陶器当中,瓦当的艺术成就也非常突出。

汉代的陶瓷器,造型浑厚而饱满,许多器形模仿铜器造型。器物表面施釉烧成温度约在950oC1000oC之间,为低温釉,所以今天所见到的汉器表面出现有细微碎纹。到汉代为止,我国北方使用的馒头窑已基本达到比较完善的地步。在南方,此时已出现比较成熟的龙窑,增大窑室的同时也缩短了烧成时间。

扩展阅读

秦汉时代的陶瓷


秦赢政13岁继王位,后兼并六国,一统天下,始称皇帝。将以往各藩王制度废弃,分天下为郡县,但至二世胡亥,各处大乱,刘邦起事,破秦灭楚,立国为汉。

秦始皇于即位之初便倾天下之力大兴土木,建造大规模的阿旁宫和陵园。所以,砖、瓦等建材和宫殿内所需陶瓷器皿大量烧造。1974年在秦始皇陵东侧出土的大量与真人等大的陶制兵马俑,就是秦始皇陵墓陪葬品的一部分。从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情况可以看出当时的烧陶水平,数量巨大,仅仅挖出一个角落,就有千万之巨;制作精湛,神态各异,造型生动;工艺成熟,如此巨大的作品,几乎没有变形、开裂的问题,原材料使用当地泥土,凝结性、可塑性强。这一时期的窑炉建设,为适应大量烧制建筑用陶和象兵马俑那样的大型物件,使窑室规模增大,普遍增加了一至三倍。窑炉所设烟囱多已移到后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出现了窑床前高后底(约为70坡度)的特殊设计,是一项创造性改革,使窑室内温度不均的问题得以改善。

秦汉陶瓷

汉代是中国陶瓷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所制器物的表面被广泛施釉,有学者认为是受罗马及欧洲人制造琉璃技术的影响,国为当时的人们与上述地区有着密切的贸易往来。

汉代人重视墓葬,成为习俗,殉葬品力求丰富而精细,被称为“明器”,它与祭器之别在于它是专门供死者在阴间所用而非为生者用具。陪葬品中除少量石质品、金属制品、木质漆器以外,被大量使用的为陶制品,因为这种材质可历千年而不腐败。除饮食所用的器皿外,大量摹拟生活场景,加以缩微,如陶制的楼阁、仓房、灶台、兽圈、车马、井台、奴仆等等,营造虚幻环境供死者享用。明器当中的壶、尊、盆、罐之类器皿,一般都在素坯之外敷设一层粉彩,并不与胎体相融,稍摩擦便脱落;小型生活场景模型,外表都施加绿色低温铅釉,这种铅釉有毒性已被当时人们所知晓,所以在日常生活用品中并不使用。对陵墓的重视,使这一时期出现了一种特殊建材“圹砖”。“圹”就是指墓穴,圹砖体积较大,内部为空心,外表饰有图案,可连续排列,也可独立成为画面。砖面图案是模具拓印而成的,这是后世陶瓷器表面印花工艺的雏形。此外,在汉代陶器当中,瓦当的艺术成就也非常突出。

汉代的陶瓷器,造型浑厚而饱满,许多器形模仿铜器造型。器物表面施釉烧成温度约在50℃—1000℃之间,为低温釉,所以今天所见到的汉器表面出现有细微碎纹。到汉代为止,我国北方使用的馒头窑已基本达到比较完善的地步。在南方,此时已出现比较成熟的龙窑,增大窑室的同时也缩短了烧成时间。

秦汉时期 (公元前221到公元220)


秦赢政13岁继王位,后兼并六国,一统天下,始称皇帝。将以往各藩王制度废弃,分天下为郡县,但至二世胡亥,各处大乱,刘邦起事,破秦灭楚,立国为汉。

秦始皇于即位之初便倾天下之力大兴土木,建造大规模的阿旁宫和陵园。所以,砖、瓦等建材和宫殿内所需陶瓷器皿大量烧造。1974年在秦始皇陵东侧出土的大量与真人等大的陶制兵马俑,就是秦始皇陵墓陪葬品的一部分。从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情况可以看出当时的烧陶水平,数量巨大,仅仅挖出一个角落,就有千万之巨;制作精湛,神态各异,造型生动;工艺成熟,如此巨大的作品,几乎没有变形、开裂的问题,原材料使用当地泥土,凝结性、可塑性强。这一时期的窑炉建设,为适应大量烧制建筑用陶和象兵马俑那样的大型物件,使窑室规模增大,普遍增加了一至三倍。窑炉所设烟囱多已移到后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出现了窑床前高后底(约为7o坡度)的特殊设计,是一项创造性改革,使窑室内温度不均的问题得以改善。

汉代是中国陶瓷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所制器物的表面被广泛施釉,有学者认为是受罗马及欧洲人制造琉璃技术的影响,国为当时的人们与上述地区有着密切的贸易往来。

汉代人重视墓葬,成为习俗,殉葬品力求丰富而精细,被称为“明器”,它与祭器之别在于它是专门供死者在阴间所用而非为生者用具。陪葬品中除少量石质品、金属制品、木质漆器以外,被大量使用的为陶制品,因为这种材质可历千年而不腐败。除饮食所用的器皿外,大量摹拟生活场景,加以缩微,如陶制的楼阁、仓房、灶台、兽圈、车马、井台、奴仆等等,营造虚幻环境供死者享用。明器当中的壶、尊、盆、罐之类器皿,一般都在素坯之外敷设一层粉彩,并不与胎体相融,稍摩擦便脱落;小型生活场景模型,外表都施加绿色低温铅釉,这种铅釉有毒性已被当时人们所知晓,所以在日常生活用品中并不使用。对陵墓的重视,使这一时期出现了一种特殊建材 “圹砖”。“圹”就是指墓穴,圹砖体积较大,内部为空心,外表饰有图案,可连续排列,也可独立成为画面。砖面图案是模具拓印而成的,这是后世陶瓷器表面印花工艺的雏形。此外,在汉代陶器当中,瓦当的艺术成就也非常突出。

汉代的陶瓷器,造型浑厚而饱满,许多器形模仿铜器造型。器物表面施釉烧成温度约在950oC1000oC之间,为低温釉,所以今天所见到的汉器表面出现有细微碎纹。到汉代为止,我国北方使用的馒头窑已基本达到比较完善的地步。在南方,此时已出现比较成熟的龙窑,增大窑室的同时也缩短了烧成时间。

商周瓷器概况


随着制陶工具的逐步改善、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制陶原料的深入了解,人们渐渐烧制出一些初步达到瓷器标准,但在一些方面又不够完善的器物,这就是原始青瓷。

商周时期是从陶器过度到瓷器的渐进阶段,也是原始青瓷的发生发展阶段。当时有一部分陶器用高岭土做胎体的原料,这一方面提高了烧成温度,使胎质坚致、不渗水;另一方面也使胎体的颜色由深变浅,提高了洁白度。器表施一层用草木灰和瓷石配合而成的高温釉,经过1200℃以上高温烧制后,台釉结合在一起,使器物具备了瓷器的条件。但当时制作工艺水平低下,胎中还是有一定量的铁成分,在略低的温度中烧结,颜色较深,透光性较差。因工艺不稳定,铁含量和烧成气氛不能自如控制,釉色也不好掌握,所以具有一定的原始性。

商周到西汉这一时期的原始青瓷所涂的釉是用石灰加粘土配置而成的,在氧化气氛中烧成,由于含铁元素,所以呈青绿、黄绿、灰绿、褐绿等颜色。器表多拍印米字纹、方格纹、麻布纹、圆圈纹、曲折纹、叶脉纹、篦纹、水波纹、云雷纹等纹饰。主要器型有:尊、豆、盂、罐、盖罐、提梁壶、鼎、瓮、簋、罍、杯、钵等,绝大部分器型仿当时的青铜器而制作。

秦汉年间流行裸体艺术?


秦、汉之世女子已套上枷锁。婚姻制度也基本上建立与固定下来,可是,毕竟秦、汉之世离上古还不算太远,封建礼教还不是很严酷,所以在性方面还是有相当的开放程度,这从当时遗留下来的一些艺术品上可以看得比较清楚。

一、裸体画

在今日所能发现的历史文献记载和遗留下来的文物(壁画、帛画、画像砖、画像石以及铜镜等)中可以发现,历史上有相当数量的裸体画都较早地出现于汉代。历史学家刘云辉对此作了大量的统计,例如:

最早的壁画中的裸体形象,见于西汉景帝时的鲁恭王在曲阜所建的灵光殿,其壁画中画有太古时代的裸体怪形。东汉时的王延寿曾作《鲁灵光殿赋》予以描述。

西汉广王川刘海阳的壁画中有男女裸体形象。

河南洛阳地区发现的壁画墓门额上绘有“一裸体女子,横卧树下,形象绘制得既逼真又颇为生动”。

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帛画《引导图》中有半裸体的人的形象。

近代法国考古学家色伽兰在四川发现过许多东汉时代雕刻在墓阙前碑之上的画像,“期间马、卒、猎士、裸身之人、半裸之女、各种兽畜互相追击,互相斗戏,生动之尤,虽在墓所,亦然”。

《金石索》

据邃古斋藏《金石索·镜鉴》录有汉人物画像镜,在其镜描绘的乐舞图中,有两个裸体舞女,翻身而舞,腰细如线,舞态轻盈,有若仙女之乘风。

此外还有许多事例,如在河南荥阳王村、四川扬子山、四川彭县等地出土的画像砖、画像石上都有不少裸体杂技演员和裸体演员的形象。

从以上这些文物看来,汉代的绘画水平较之先秦已有很大发展。据文献记载,西汉末年已有专门的画室或堂,正如《汉书·霍光传》所云:“止画室中不入”。《汉书·成帝纪》亦云:“元帝在太子宫,生甲观画堂”。可见当时的统治者对绘画已经十分重视。汉代画人物像,已经运用了写生的手段,如桓帝召隐士姜肱不至,曾派一个画家去画其形象,姜肱不同意,就卧于幽暗处,以被蒙面,画家无法画。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汉代的绘画不仅写生,而且有了裸体模特儿。据《汉书·广川惠王去传》记载:广川惠王刘去的一名妃子叫陶望卿,曾经请画工为她画像,画像时,她“袒裼粉其旁”,充当裸体模特儿。尽管陶望卿后来被迫丈夫杀害,但是她敢于大胆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裸体模特儿是不容抹煞的。

解析清朝时期的陶瓷产品


17世纪,伴随着茶业贸易及欧洲饮茶风气的盛行,宜兴紫砂壶也相继传八欧洲。乐宾纳在《宜嵌陶艺西渐》一文里写道:“根据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记录,为数约1635件的茶壶在1680年运抵阿姆斯特丹,伏尔卡推测这批茶壶应是宜兴产品。登记簿中载录了1679年由漳州运抵巴达维亚(今日印尼雅加达)的七箱朱泥紫砂茶具及次年由澳门出口的320件花纹朱泥茶壶。花纹”一词可能是指外销欧洲的朱泥壶表面的贴花装饰。同期的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记录中,也提及在1699年由拿骚号运抵伦敦的82件朱泥茶壶”。这些茶壶运至欧洲后,立即受到了广泛欣赏。没多久,欧洲的制壶者就开始争相模仿。

外销的宜兴紫砂壶在欧洲引起巨大反响,甚至有多个国家进行仿制。早在1667年(康熙六年),荷兰德尔夫特已出现仿宜兴壶制品,著名的陶瓷大师兰伯特斯·克莱夫斯在1672年发现了仿制印度瓷器(即宜兴朱泥壶)的方法,后经过多年研究,制作仿紫砂壶技术已臻炉火纯青的境界。这就是著名的荷兰ARY.DE.MILDE奔马款仿宜兴壶。英国茶具的制造也始于1672年前后。

据陈椽《茶业通史》记载:“富尔罕(Fulham)陶工知威特(John Dwight)模仿我国宜兴瓷的高火红色茶壶,造出英国最早的茶壶。”德国人也有仿制。1709年3月28日的一个纪念仪式中,德国人波格向其皇帝奥古斯塔斯大帝宣布了六项重要发明,其中包括仿宜兴的“红色瓷器”。

在第二年春天的莱比锡博览会中,波格首次公开展示其伟大发明,当地报章中一段报道说:“有以下数类器皿出售,第一类是各式餐具,如壶、茶杯。一些作品泥色呈暗红色及鲜红,有些胎质坚硬而富于光泽,打磨工细,可与宝石相比。第五类是比较便宜的器具,有点像东印度的陶器(即宜兴陶器),独特含蓄的外形却自成一格,看来比较像红蜡而不像泥,而且特别坚固耐用,如果加以修饰及打磨,直可媲美东印度陶器。”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当时欧洲荷兰、德国、英国仿制宜兴紫砂壶的水平还是很高的。这些壶泥质细润,流口、颈上、圆足多喜欢镶铜或镶金纹饰,有的还安装环形铜提梁。因黄铜、黄金光亮夺目,整器色调富丽,若再在壶腹上彩绘飞禽花卉或贴塑人物造型,则形态生动,色式俱佳。这些壶式即有宜兴紫砂壶的特点又初步具备了欧洲风格,是欧洲茶具史上重要的过渡类型。

另外清代外销的紫砂壶,在泥料的选配和造型方面变化多样,但绝大多数出于对实用性的考量,造型比较古朴,出水顺畅。其多以朱泥制作,常加以贴花、镂空、泥绘等手法,这也成为了其区别于一般紫砂壶的最重要的三大技法。到了道、咸、同时期,还出现了施釉加彩,这种洋盘的做法,使紫砂器的透气性丧失殆尽。这路东西如今在上海城隍庙的铁画轩等处还能看到,买的人都是老外。

秦汉以前和三国两晋茶具事业的发展


秦汉以前:巴蜀是中国茶具事业的摇篮

顾炎武曾道:“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认为饮茶是秦统一巴蜀之后才开始传播开来,肯定了中国和世界的茶叶文化,最初是在巴蜀发展起来的。这一说法,已为现在绝大多数学者认同。巴蜀产茶,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或更早,巴蜀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茶区,并以茶为贡品.关于巴蜀茶业在我国早期茶业史上的突出地位,直到西汉成帝时王褒的《童约》,才始见诸记载,内有“烹荼尽具”及“武阳买茶”两句。前者反映成都一带,西汉时不仅饮茶成风,而且出现了专门用具﹔从后一句可以看出,茶叶已经商品化,出现了如“武阳”一类的茶叶市场。西汉时,成都不但已形成为我国茶叶的一个消费中心,由后来的文献记载看,很可能也已形成了最早的茶叶集散中心。不仅仅是在秦之前,秦汉乃至西晋,巴蜀仍是我国茶叶生产和技术的重要中心。

三国两晋:长江中游成为茶具事业发展壮大

秦汉时期,茶业随巴蜀与各地经济文化而传播。首先向东部、南部传播,如湖南茶陵的命名,就是一个佐证。茶陵是西汉时设的一个县,以其地出茶而名。茶陵邻近江西、广东边界,表明西汉时期茶的生产已经传到了湘、粤、赣毗邻地区。三国、西晋阶段,随荆楚茶业和茶叶文化在全国传播的日益发展,也由于地理上的有利条件和较好的经济文化水平,长江中游或华中地区,在中国茶文化传播上的地位,逐渐取代巴蜀而明显重要起来。三国时,孙吴据有东南半壁江山,这一地区,也是这时我国茶业传播和发展的主要区域。此时,南方栽种茶树的规模和范围有很大的发展,而茶的饮用,也流传到了北方高门豪族。西晋时长江中游茶业的发展,还可从西晋时期《荆州土记》得到佐证。其载曰“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说明荆汉地区茶业的明显发展,巴蜀独冠全国的优势,似已不复存在。 南渡西晋之后,北方豪门过江侨居,建康(南京)成为我国南方的政治中心。这一时期,由于上层社会崇茶之风盛行,使得南方尤其是江东饮茶和茶叶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我国茶业向东南推进。这一时期,我国东南植茶,由浙西进而扩展到了现今温州、宁波沿海一线。不仅如此,如《桐君录》所载,「西阳、武昌、晋陵皆出好茗」,晋陵即常州,其茶出宜兴。表明东晋和南朝时,长江下游宜兴一带的茶业,也著名起来。三国两晋之后,茶业重心东移的趋势,更加明显化了。

浅析“文革”时期陶瓷(二)


“文革”时期全国各地陶瓷制作的共同风格艺术特色

“文革”陶瓷均以迎合文化大革命形势的需要,制作出各种富有“文革”特色的艺术陶瓷,既有其共同的“文革”形势的风格,又有其各自不同的用色、用料、制作特点。其中制瓷最著名有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山东淄博、河北唐山、彭城、广东汕头、大埔、福建德化、浙江龙泉、河南神垕等;采制陶最著名的有江苏宜兴、广东石湾、四川荣昌、湖南铜官、山东淄博等地。下面重点介绍各自的制瓷特点。

1、景德镇瓷器

瓷色洁白并带有玉的光泽,透明度较高,釉面光洁,白里泛青;瓷质坚实,瓷化完全,敲击声音清脆而韵长。细瓷手工彩绘,特别是高级粉彩,大多是书画金石集于一体,有画必有题字,如“五彩毛主席诗词图纹瓶”,就充分展示了画与字的成功结合,花色品种,特别是“文革”后期,代表性的有青花绘画有串枝莲、缠枝牡丹、梧桐特别是经常绘制梅花,称“蓝枝梅”。粉彩绘制的花纹凸起,表现较多的有两万五千里长征的雪山景色,反映文化大革命形势方面的祖国山河一片红、突出工农兵形象的图案、红卫兵塑像、歌颂“样板戏”、毛主席纪念章、毛泽东用瓷梅花、牡丹等图纹。

2、湖南醴陵瓷器

醴陵瓷以胎薄,透明性好,白度高见长,一般呈玉白色。最有特色的品种是釉下彩,釉下彩的基色近30种,通过调配复色可达百种以上。有花卉、人物、山水、羽毛等图案。

3、唐山瓷器

唐山瓷普遍以经济使用的日用瓷为主。畅销面较广的大宗品种有三大碗(蓝边或贴花装饰釉面微黄的粗瓷碗),宫碗、绳边碗、光边碗及喷花装饰的桷壶(又名桥壶)。文革期间的细瓷装饰以喷彩瓷和雕金装饰的高档餐具、茶具著称。有毛主席像章、反映革命大批判方面的瓷板、碗、盘等。

4、德化白瓷

文革德化瓷以白瓷著称,俗称“鹅绒白”,釉面晶莹滋润,色泽柔和,光洁无暇,文革期间,多以生产日用瓷,盘、碗、壶、杯、盅、坛、餐具、茶具、咖啡具等。一般瓷胎轻盈,同样又生产艺术瓷,人物有毛主席坐像,毛主席站像,毛主席像章,女民兵,样板戏中的英雄人物等。无论是一般白瓷,还是建白瓷,一般不施彩,同样是传统喜欢的“猪油白色”、“象牙白色”,这种白色瓷多用于高级瓷雕和仿古瓷。

5、河南禹县钧瓷

文革时期神后瓷器,其特殊为窑变红釉和窑变花釉瓷,红釉根据不同色调,称为海棠红、鸡血红、胭脂红、玫瑰紫、茄皮紫等;窑变釉根据变幻色调分别称雨过天晴、月白风清、云雾高山、星辰满天、峡谷飞瀑等。钧瓷古朴端庄,釉质浑厚,晶莹透澈,有明快的流动感。代表性的品种有:炉、鼎、尊、洗、花瓶、花盆、餐具、茶具、动物等。

6、广东潮安枫溪、饶平、大埔瓷器

潮安、饶平、大埔瓷器产品各有侧重,主要生产日用陶瓷,潮安既生产高级细瓷,也生产普通粗瓷,有工夫茶具、杯、壶、盘、痰盂、花瓶、花盆和雕塑人物为主;饶平以生产匙、盘、杯、碟为主;大埔以生产工夫茶具、碗、盘、壶、杯、盅为主。以潮州枫溪瓷为代表的广东粤东地区陶瓷,枫溪位于潮州市郊外,有南国瓷乡之称,文革期间,尽管受到种种限制,但制瓷工业未停止,仍然以烧制日用瓷为主,艺术瓷相应得到发展,赋予文革时代烙印,如枫溪陶瓷厂生产的“素白瓷毛主席挥手塑像“。基本制作方法是采用雕、塑、刻、划、捏、贴等制作手法,精巧透雕的通花浮雕艺术,特别是各类透雕花瓶,形成自己的风格。反映文革时期的瓷器内容有,女民兵、工农兵、样板戏等造型。

7、广东石湾陶器

文革石湾陶,代表性的品种有陈设美术陶,主要是紧跟文革形势,塑造革命英雄人物和工农兵形象以及样板戏人物,还有历史人物、鸟兽鱼虫、自然景色以及文具、玩具等。

文革瓷

“文革”瓷对艺术市场的影响

为了追求盈利,市场上就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粗制滥造。许多新仿的“文革”瓷,如现在文物市场上有些新仿的“样板戏人物”、“红卫兵”像,从造型的塑造到色彩都不够精确,特别是神态极差,没有神韵,没有感觉。二是内容过分完美。表现在一件作品上,绘制水平也较高,如此丰富热闹,如瓷板、彩瓷瓶、盘、壶等,内容上往往过分完美,如“样板戏”图案纹瓶,附有电脑制作的多形体文字;反映“文革”运动内容的瓷板,似一幅完美的“文革”瓷画,恨不得把“文革”十年的内容全融进去,如“大批判、大字报、抓革命、促生产、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样板戏、上山下乡运动、跳忠字舞、学习毛泽东语录”等等,应有尽有,这样全面的“文革”内容的瓷板,在当时是无法完成的。因此,真假值得研究。将来,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仿制会更多,对现存遗留下来的珍贵“文革”陶瓷以更多的关注。

这里要提醒人们注意的是,由于认为“文革”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收藏价值,故新仿“文革”典型器物的瓷器较多,但这类现仿石湾陶器神韵、气质、感觉都较差,从色彩、内涵上都不够真实贴切。离开那个时代或者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再塑,无论如何其神韵、内涵都不够真实。因此,提醒收藏家注意的是,鉴别真假“文革”瓷,要着重从作品的内涵也就是我们认为的艺术神韵的角度去衡量更准确。

“文革”结束几十年了,“文革”陶瓷的收藏越发显得火热,它毕竟只是十年时间,值得珍惜收藏的作品很多,作为国家博物馆,应该重视对这段历史文物的收藏,特别是名家精品的收藏,是十分重要的。

景德镇恢复时期陶瓷款识


恢复时期(1962--1965)

为适应陶瓷出口换汇的需要,1963年3月30日国务院公布《商标管理条例》,对出口陶瓷商标进行统一规范。此时的“中国景德镇”底款至少有6类14种。除部分“中国景德镇”底款在文革前期发生变化,大多数此类商标底款一直沿用到文革之后,其中“印花龙珠阁”款使用到了21世纪初(1986年后增加了注册商标@标志)。

1.印花龙珠阁款。底款为红色龙珠阁图案,背景为淡石绿色。中为黑色英文“MADE IN CHINA”,下为一排褐色“中国景德镇”字样。此款多在印花出口瓷器中使用,且有大小不同多种规格。

2.印花灯笼款。底款图案外形似灯笼,灯笼上沿为英文“CHINA”,中部为竖排“景德镇”。以淡石绿色小点作底色。下为两短横线夹一英文字母(瓷厂代号)。左右为宋体褐色“中国”。此款也有大小不同多种规格。

3.印线六边形款。底款外形呈不规则六边形,上为“中国”两字,中为“景德镇”,下为英文“CHAIN”和两短线夹瓷厂代号字母。底款文字与字母间用线条相隔连。此款主要有红彩、绿彩、篮彩三种颜色,也有极少用金彩的。此款多使用于手绘或者半手绘的内销瓷器上。

4.印线草帽款。此底款最上部曲线似草帽。“中国景德镇制”六字隶书分两行三列排列。上为草帽曲线,下为两短横线夹瓷厂代号字母。此款有红、篮彩2种,多用于内销粉彩瓷器。

5.篆书款。底款均为“中国景德镇制”六字篆书款分2行3列自右至左排列成正方形。分青花、红、绿彩3种,其中青花款多在青花瓷、青花玲珑瓷、釉下五彩瓷和颜色釉瓷器中使用,红、绿彩则多在釉上彩瓷上使用。

6.印线三角圈款。底款上为行书“中国”,下为英文“MADE IN CHINA”,上下部分的连接为不规则三角圆圈,圆圈中间为楷书“景德镇”此种底款有红、绿、蓝三种色彩,多在出口瓷器使用。

7.其他款。恢复时期还有少数瓷厂和陶瓷研究机构使用“景德镇制”四字篆书方款,以釉上红、篮彩居多,字体十分工整。

1964年10月各瓷厂统一启用“中国景德镇”底款时,景德镇10大国营瓷厂底款标记代号如下:

红星瓷厂(A);宇宙瓷厂(B);为民瓷厂(C);艺术瓷厂(D);建国瓷厂(E);人民瓷厂(F);红旗瓷厂(G);光明瓷厂(H);东风瓷厂(I);景兴瓷厂(J)。

1964年新华瓷厂从新平瓷厂划出,其使用底款代号为:“K”。红光瓷厂、雕塑瓷厂、曙光瓷厂从国营转为大集体后,红光瓷厂使用“L”标记代号,雕塑瓷厂使用“M”标记代号,曙光瓷厂使用“P”标记代号。

上述14个瓷厂在当时景德镇是作为“十大瓷厂”看待的。

另外,新光瓷厂当时为市陶瓷彩绘工厂,使用标记代号为“N”,陶瓷加工部使用标记代号为“O”。

还有使用“X”作为标记代号的,尚不清楚为何单位使用。

磁州窑各时期陶瓷精品欣赏〈三〉


白地黑花芦雁纹豆形枕 金代 长31.2厘米 宽20.5厘米 高11厘米

前侧壁略内凹,枕面前低后高,两端微翘,外出檐,直壁,平底。器表施白地黑花。周壁绘卷草纹;枕面以一条宽带和一条细线纹为边框,其内以简洁流畅的线条黑绘一只展开双翅的大雁正衔着芦草在飞翔。磁县都党乡冶子村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白地黑花芦雁纹八角形枕 金代 长28.9厘米 宽18.1厘米 前高8.1厘米 后高10.5厘米

枕面呈八角形,前高后低,两端微翘,周边出檐,壁较直,平底微沿。器表施白地黑花。枕面以粗细两条线为边框,内绘一只展翅的大雁正衔着一枝芦草在空中飞翔;周壁绘卷草纹;素底有上荷叶、下荷花阳文“张家造”窑戳。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文物保管所收藏。

白地黑花喜鹊登枝豆形枕 宋末金初 长31厘米 宽22.7厘米 高12.7厘米

前侧壁略内凹,枕面前低后高,两端微翘,外出檐,直壁,平底。周壁无纹饰,枕面以两条细线为边框,内绘花鸟图,花树分布于左右两侧,小鸟居中登于花树之上。墨色浓重,形象逼真。磁县观台镇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白地黑花喜鹊登枝八角形枕 金代 长27厘米 宽21厘米

此枕只有枕面,枕面呈八角形,以粗细两条线为边框,框内绘一只喜鹊正栖息在树枝上。喜鹊在栖息时还警觉地望着前方,神态生动,画面逼真。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私人收藏。

白地黑花竹雀纹豆形枕 金代 长30.5厘米 宽21.5厘米 高13厘米

枕面接近椭圆形,前侧壁稍内曲,又似豆形。枕面与枕侧壁圆折角相接檐,两端翘起,侧壁近垂直。白地黑花。直白釉,光润。青灰胎,坚致。枕面随形勾画双文武线开光,开光内绘竹枝叶,竹枝上立一只长尾鸟,回首眺望;枕侧壁绘卷草纹。绘画生动、形象。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白地黑花水鸟纹如意形枕 金代 长30.5厘米 宽22厘米 前高9厘米 后高12厘米

周壁圆弧,前侧壁中部略凹,两端略翘。器表施白釉黑绘。枕面以精细三道曲线纹勾出边框,开光内绘有一只纹饰漂亮的小鸟,站在水草上正回头张望;周壁上、下边框内绘卷草纹。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私人收藏。

白地黑花麻雀纹如意形枕 元代 长29厘米 宽22.5厘米 高13厘米

如意形枕,枕面稍稍出檐,侧壁近垂直。白地黑花加黄彩。白釉,光润。白灰胎,坚致。枕面随形勾五线如意形开光,第二线和第三线间勾画点线纹,开光内绘一只登在竹枝上的小麻雀,小麻雀头部黄彩渲染,较为少见;枕侧壁绘卷草纹;枕底部印有上荷叶、下荷花“张家造”窑戳。绘画细腻、简洁、明快、传神。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私人收藏。

白地黑花麻雀纹豆形枕 元代 长30厘米 宽20厘米 高12厘米

枕面接近椭圆形,前侧壁稍内曲,又似豆形。枕面稍稍出澹,两端翘起,侧壁近垂直。白地黑花。白釉泛黄,木光,开片,枕上部有褐色火滓。土黄胎,坚致。枕面随形勾两条豆形边框线,内又勾画三条如意头形开光,边框线和开光之间勾画点线纹,开光内绘一只登在竹枝上的小麻雀;枕侧壁绘细线卷草纹。绘画简洁、传神,充满情趣。1988年磁县冶子村元代墓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白地黑花双鸟纹豆形枕 元代 长26厘米 宽23厘米 高12.5厘米

周壁圆弧,前侧壁中部略凹,两端略翘。器表施白釉黑绘。枕面以多条曲线勾出边框,开光内绘有两只长尾鸟在花丛中嬉戏;周壁上、下边框内绘卷草纹;底面露胎,并印有上荷叶、下荷花的“张家造”窑戳。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私人收藏。

白釉黑绘划花海兽衔鱼豆形枕 金大定五年(1165) 长32.3厘米 宽24.5厘米 高13厘米

豆形,周壁圆弧,前侧壁略凹,顶面两端略翘,中部前倾,平底。器表挂白釉,上施黑褐色彩绘。枕面周边抹角处绘波浪式柳枝叶纹,中间为黑地划花海兽衔鱼纹图案;周壁弦线边框内绘卷草纹;底面露胎,上有“大定伍年四月十三日,买到枕子一个,坚考至记口”墨书题记。

素胎鱼纹扇形枕 金代 长36.5厘米 宽20.2厘米 高10.8厘米

枕的前侧壁和两端面无纹饰,后侧壁有奔狮和缠枝花卉的模印图案。枕面划单边如意头形边框线,边框线内划一条游动的鲤鱼,四周划有简笔的水波纹。面上有四道流釉痕迹。磁县都党乡冶子村金墓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素胎摩竭脊饰 金代 通高38.9厘米 筒瓦底宽16厘米

兽首前瞻,犬齿突出,上吻微上卷,两前爪支撑于筒瓦上,鲤鱼身,布满鳞片,双翼,腹下加一支柱,身体倒立状。黄棕胎,坚致。眼珠和鼻尖施黑彩,嘴角有通气孔。1987年磁县观台窑遗址发掘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藏。

素胎倒立海狮脊饰 金代 通高33.5厘米 筒瓦宽16.9厘米

红灰胎。海狮前爪着地,倒立于筒瓦上,后爪高抬,尾巴上卷着一个类似线轴儿的物品。海狮两耳低垂,嘴唇紧闭,犬齿突出,膛目前视,身上无鬃,在前后腿及腹部刻纹,表示鬃毛,腹部下加一支柱以支撑住倒立状身体。体形健壮,神态逼真。立于屋脊之上,既能镇宅压邪,又是一组造型生动的艺术脊饰构件。1987年磁县观台窑遗址发掘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素胎倒立海狮脊饰一对 金代 通高33.5厘米 筒瓦宽16.9厘米

一对海狮前爪着地倒立于筒瓦上,后爪高抬,尾巴上卷着一个类似线轴儿的物品。海狮两耳低垂,嘴唇紧闭,犬齿突出,膛目前视,身上无鬃,在前后腿及腹部刻纹卷鬃毛,腹部下加一支柱以支撑住倒立状身体。红灰胎。眼珠和鼻尖施黑彩。1987年磁县观台窑遗址发掘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素胎蹲狮脊饰模范 金代 通高30.8厘米 筒径12.2厘米

狮蹲坐龇牙,瞳目前视,脑后披卷鬃,横卷尾。底部是筒形台座。黄白胎,疏松。器表施化妆土,眼珠和鼻尖施黑彩。1987年磁县观台窑遗址发掘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蹲狮母范 北宋中期 残高12厘米 残宽8厘米

模具,母范。胎白,细密坚硬。狮瞳目前视,张口露齿,项下系一小铃,脑后披卷鬃,前腿直立,后腿残。造型逼真,活灵活现。1987年磁县观台窑遗址发掘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素胎狮纽盖熏炉 狮纽盖 金代 高13.7厘米 口径10.6厘米

方唇,覆钵形盖,顶部塑一蹲狮。狮张口,香烟可由口部散出,设计、模印均精巧。棕褐胎,坚致。狮项、胸前的宽带和小铃施黑彩。盖面模印覆莲瓣。狮身被流上黑绿色窑汗。

熏炉:金代。高15.4厘米,口径6厘米,足径11.3厘米。尖子口内敛,宽平肩,钵形炉身,束腰,模制台形喇叭足。模制贴塑。褐色胎,坚致。外壁有一条被流上的黑褐色窑汗,炉身贴塑宝装莲瓣三层,足上部模印覆莲瓣,下部模印缨络纹。1987年磁县观台窑遗址发掘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素胎狮子莲花座 金代 高16.8厘米 长11.5厘米

狮子立于梯形台上,瞪目龇牙,卷尾,着鞍,鞍上驮钵形仰莲座。模制并有贴塑。棕黄胎,粗而硬。狮背驮的座上贴塑仰莲瓣。1987年磁县观台窑遗址发掘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素胎狮子莲花座一对 金代 高16.8厘米 长11.5厘米

狮子立于梯形台上,瞠目龇牙,卷尾,着鞍,鞍上驮钵形仰莲座。模制并有贴塑。棕黄胎,粗而硬。狮背驮的座上贴塑仰莲瓣。1987年磁县观台窑遗址发掘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素胎武士脊饰 金代 残高23.6厘米 宽17.6厘米

躬腰蹲坐,双手撑于膝上,做负重状。头上应顶物品,残失。上身赤膊,腰围“抱肚”,下着裤,座下的瓦件残失。棕红胎,粗疏。眼和头发施黑彩。1987年磁县观台窑遗址发掘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素胎蹲坐力士脊饰 金代 残高23.6厘米 宽17.6厘米

力士弯腰蹲坐,上身赤膊,腰围“抱肚”,下着裤。座下的瓦件残失。头顶应负重物,所以力士两腿蹲坐,两手扶膝,用力向上,给人一种力大无穷的感觉。1987年磁县观台窑遗址发掘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素胎蹲坐武士脊饰 金代 通高28.4厘米 筒瓦长21.2厘米 宽14厘米

横坐于筒瓦之上,微侧头,右手握拳置胸前,左手(残)上举,赤膊,仅腰间围“抱肚”。棕红胎,粗疏。头发和眼珠施黑彩。1987年磁县观台窑遗址发掘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素胎点黑彩拍鼓童子瓷像三件 金代 左一高7.8厘米 左二高8.3厘米 左三高8.4厘米

小童坐地,腹前置鼓拍击。着窄袖绰子,头留“鹑角”。模制。黄色胎,粗而坚硬。眼、眉、发和鞋施黑彩。1987年磁县观台窑遗址发掘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素胎伏卧和骑鼓童子瓷像 伏卧童子:金代 高6.8厘米

伏坐童子盘坐,着左衽窄袖团衫,束腰带,下似着裤,侧伏于一圆形蒲团上,闭目安睡。模制。棕黄胎,坚致。

骑鼓童子:金代 高10.6厘米

骑鼓凳童子,圆形鼓凳,童子骑坐于上。着窄袖左衽团衫。模制。棕黄胎,坚致。眼、眉、嘴、鞋尖施黑彩。1987年磁县观台窑遗址发掘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菩萨头母范 金代 宽6.5厘米 厚6.5厘米 高14厘米

面相圆润,高鼻,凤眼,眼珠以凹代鼓,小嘴与鼻翼同宽,颊部丰满,头戴花蔓冠,梳包发髻,额与耳后露发。颈部做成不规则圆柱形。整器为实体,雕镂而成。黄灰胎,细密,坚硬。1987年磁县观台窑遗址发掘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素胎黑彩菩萨头像 金代 高9.3厘米

头戴花蔓冠,梳包髻,丰面,高鼻,额有“白毫’,小窝,颈较长,颈内有孔。此器完整,应是插附于分制的菩萨身上。模制。黄灰胎,稍粗。发与眼珠等部施黑彩。1987年磁县观台窑遗址发掘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菩萨模范:金代 宽9.3厘米 厚5.7厘米 高16.9厘米

头戴莲花高冠,梳高包髻,面相圆润,柳眉凤目,领下刻有三道褶纹。面部半模范。黄白胎,疏松。

小鞍马模范:金代 残长12.8厘米 厚4.6厘米 高11.2厘米

鞍、橙俱全的马立于长方板上,颈部有长鬃。黄白胎,疏松。1987年磁县观台窑遗址发掘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鸳鸯戏水小枕模范 金代 模宽29.1厘米 深9.5厘米 残高15.3米

鸳鸯形枕模范。鸳鸯头向前,羽翼清晰,身下有水波纹,喻示游于水中,背部有一粗管,以此印出粗柱,是用来承托叶形枕面的。这种鸳鸯形枕十分罕见。灰褐胎,粗疏。1987年磁县观台窑遗址发掘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抱婴妇女立像模范 金代 宽12.2厘米 厚8.7厘米 高26.5厘米

抱婴妇女瓷塑模范:妇人站立,梳包髻,着左衽团衫,腰束带,下着长袍,怀抱一婴儿,妇人双手抱住婴儿腰部,小儿双腿隐于衫内,小臀外露。造型生动,极富生活气息。棕红胎,疏松。1987年磁县观台窑遗址发掘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武士脊饰模范 金代。模高16厘米,宽14厘米。磁县观台窑遗址发掘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龟鹤齐寿”大盘模范 金代 直径31厘米

盘模范为圆形,内刻六瓣花式盘形,宽平沿,浅折腹。黄灰胎,坚致。沿部刻出阴文卷草纹,盘底部刻六瓣花形边框,框内两边是“龟鹤齐寿”四字,中部刻“福”字,字下方刻卧鹿一只,寓意“禄”,上方刻一龟,下方刻一仙鹤。此盘整体表现“福、禄、寿”题材,文图并茂,十分生动。1987年磁县观台窑遗址发掘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摩竭脊饰模范 金代 宽23厘米 高30厘米

摩竭脊饰模范。绿釉和素胎器中均有摩竭脊饰,从模范可见身、翼、足、瓦是分制然后接合的。摩竭身体半模范。黄白胎,疏松。嘴、眼、身上的鳞片及尾鳍都十分清晰,证明摩竭是一次模制而成,不需在成型后再加工纹饰。1987年磁县观台窑遗址发掘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婴戏牡丹纹长方形枕模范 金代 长45.5厘米 宽15.5厘米 厚2厘米

为长方形枕的瓷模。边框内两个婴儿徜徉在花丛中。雕花精细,布局合理,形象生动。磁县观台镇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缠枝牡丹纹枕母范 金代 宽41.7厘米 高11.2厘米 厚0.6厘米-0.8厘米

弧边长方形枕前侧壁纹饰母范。灰白胎,细而坚硬。边部有宽1厘米的边框,中部为缠枝牡丹纹,花头两朵向下,一朵向上。1987年磁县观台窑遗址发掘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双狮纹枕端模范 金代 长22厘米 前端高15厘米 后端高13厘米

为长方形瓷枕两端的模范。1987年磁县观台窑遗址发掘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荷塘花盆母范 金代 上宽21厘米 下宽14.4厘米 高12厘米 厚1.3厘米

花盆的侧壁母范。呈梯形。黄灰胎,坚致。荷塘纹。下图右是白釉印荷塘纹残花盆。1987年磁县观台窑遗址发掘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素胎模印花盆 金末期至元初 上口长19.8厘米 下口长13.2厘米 高11.2厘米

花盆呈梯形,方凸唇,腹壁倾斜,四壁印有变形牡丹纹,盆沿有流釉。凹凸分明,主题突出。1987年磁县观台窑遗址发掘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素胎兽脊纹花盆 金代 上口长19.5厘米 下口长12.1厘米 高10.5厘米

花盆呈梯形,方唇,敞口深腹,腰壁斜直,下部微束。器物上有流釉。盆的前立面边框内印兽首纹。造型古朴,粗犷豪放。1987年磁县观台窑遗址发掘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素胎仙鹤山石纹长方形花盆 金代 口长边长26.9厘米 口短边长14.4厘米 底长边长16.7厘米 底短边长8.4厘米 高12.6厘米

花盆呈梯形,方唇,敞口,腹中深,腹壁斜直,平底。黄白胎,稍粗,疏松。长边壁模印花、山石、散草、蕉叶和双鹤纹。1987年磁县观台窑遗址发掘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素胎高足圆支架 金代 口径9.8厘米 高13厘米

其功能为摆放工艺品的支架。上部为圆形敞口,圆肩,肩部以下分为镂空状四足,贴塑四兽衔足,四足曲收,至足底内翻成双球,底部有圆形底相连,足间有卷云,状似斜撑。造型夸张,面目狰狞。1987年磁县观台窑遗发掘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素胎镂空熏炉 金代 口径14.5厘米 足径11厘米 高16.5厘米

方唇,直口,浅腹,腹壁垂直,束腰,喇叭形足。黄灰胎,疏松。腹部镂饰龟背纹。盖失。1987年磁县观台窑遗址发掘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素胎宝刹正脊基座 金代 通高20.3厘米 残宽36.7厘米 厚19.9厘米 孔径11.8厘米

正脊中心宝刹下的基座。正中有圆管形插孔,方形凸唇,直颈,制作规整,其上应插人莲台,上承狮像、宝瓶或宝珠,亦可直接插入宝瓶或宝珠。刹座整体做成莲花形,当中为花蕊,两边是垂莲瓣,耸肩,底部上卷或翻球。黄棕胎,胎体厚重,粗而坚硬。1987年磁县观台窑遗址发掘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素胎划“天德四年”款佛龛 金代 顶宽22.3厘米 进深19.8厘米 高33厘米

平顶,出檐,前有门;门额、立颊等凸出前壁,门额上做出四枚门簪,中间两枚六边形,边上两枚柿蒂形,无门扇。两侧壁和后壁均为硬山式。无底,应置在有台棱的方形盒座上。本器有镂空、剔刻装饰和用粗棒类工具划刻的宽划纹装饰。棕灰胎,粗疏。门嵋镂雕钱纹,其上的额墙划刻云头和忍冬纹,两侧壁上部额墙纹饰同正面,下部镂空似山华状,中部留单朵草叶纹悬鱼,下部山墙划菱花形开光,后壁通体划菱花形开光,开光内均无纹饰。顶部有细线划刻铭文“天德四年五月五日记杨家制”。1987年磁县观台窑遗址发掘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白地黑花鱼纹如意形枕 元代 长26厘米 宽22厘米 后高12厘米 前高9厘米

枕面呈如意头形,出檐,两端翘起,侧壁近垂直。白釉,有火疵痕迹,木光。黄土胎,坚致。白地黑花。枕面随形勾画五条线如意形开光,在第二条和第三条线之间又勾勒点画线。开光内绘鱼藻纹,枕侧壁绘卷草纹,底部印竖式双栏上荷叶、下荷花“张家造”窑戳。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私人收藏。

素胎划水波游鸭纹如意头形枕 金代 长33厘米 宽16.8厘米 高10.8厘米

枕面呈如意头形,枕面与枕侧壁圆角相,两端翘起,侧壁近垂直。素胎,黄土胎,坚致。划花,枕面随形划四条线如意头形开光。开光内水波纹上划一只水鸭子,低首盯着水中;枕前、后两侧壁有凹槽四道。划花技法娴熟,花纹流畅,形象生动自然。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素胎划鸳鸯纹扇形枕 金代 长16.3厘米 宽31厘米 高9.6厘米

扇形。土黄胎。枕面随形开光,开光内运用划花技法划一只鸳鸯戏水,画面生动形象,枕后侧壁模印荷花、荷叶。实为一件难得的古代艺术佳作。磁县观台镇墓葬出土。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黄绿釉划游鹅纹单边如意头形长方枕 金代 长33厘米 宽16.8厘米 高16.8厘米

通体施绿釉,素底,前侧壁和两端面无纹饰,后侧壁施黄绿釉,形成黄绿相间的浮雕图案,两个壶形门内分别雕饰飞奔的鹿和追赶的虎。枕面划四道单边如意头形边框线,边框线内划水波纹和游动的鹅。造型独特,纹饰丰富,色彩斑斓,可惜烧出有脱釉。1958年磁县白塔乡柳儿营村金代墓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绿釉划波浪纹印缠枝牡丹弧边枕 金代 长32.2厘米 宽17.7厘米 高11.3厘米

枕面为扇形,以三条线为边框,框内划波浪纹。枕面与枕侧壁圆角相接,大部施绿釉;枕后侧壁模印缠枝牡丹,施黄釉。1988年磁县都党乡冶子村墓葬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素胎划水波纹扇形枕 金代 长34.6厘米 宽20厘米 高13厘米

枕面出檐,如意头形侧壁内斜,为绿釉枕的半成品,模印花装饰。前侧壁和两端无纹饰,后侧壁模印三组荷花图案。枕面以三条线为边框,框内划水波纹。磁县观台镇墓葬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白地黑花蓖划水波纹豆形枕 金代 长30厘米 宽21厘米 高I2.9厘米

枕面接近椭圆形,但枕前侧壁稍内曲,又似豆形。枕面与枕侧壁圆折角相接,两端翘起,侧壁近垂直。白地黑花结合蓖划花技法,木光。青灰胎,坚致。枕面随形开光,开光内黑地上蓖划水波纹,微波荡漾,波光粼粼;枕墙四周绘卷草纹;枕底部印有“张家造”窑戳,模糊不清。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白釉蓖划水波纹豆形枕 金代 长25厘米 宽18.7厘米 高11厘米

枕面接近椭圆形,前侧壁稍内曲,又似豆形。枕面稍稍出檐,两端翘起,侧壁近垂直。划花。白釉泛黄,有开片,光润。白褐胎,坚致。枕面随形双划线开光,开光内蓖划水波纹,微波荡漾,波光粼粼。磁县都党乡冶子村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白地黑花《鹰捉兔图》豆形枕 元代 长28.4厘米 宽22.5厘米 高11.3厘米

枕面接近椭圆形,但枕前侧壁稍内曲,又似豆形。枕面出檐,两端微微翘起,侧壁近垂直。白地黑花。直白釉,木光。黄土胎,坚致。枕面随形勾画双线开光,开光内又勾出三线如意头形开光,两组勾线之间四边点画线填充。开光内绘一只空中展翅的雏鹰正向一只在芦苇、草丛和山石间飞奔的野兔俯冲。画面动感强烈,扣人心弦。枕侧壁绘细线卷草纹。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白地黑花婴戏纹如意形枕 金代 长31厘米 宽23厘米 前高9.5厘米 后高12.5厘米

周壁圆弧,前侧壁中部略凹,两端略翘。白地黑花。枕面以三道曲线纹勾出边框,开光内绘一戏鸟的儿童。小鸟立于儿童的头顶,儿童架着两只胳膊,任鸟儿在头顶上嬉闹。十分逗人喜爱。周壁上、下边框内绘卷草纹。底部印有“张家造”窑戳。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私人收藏。

白地铁锈花《童子放风筝图》八角形枕 金代 长30厘米 宽21厘米 高12.9厘米

枕面为八角形,出檐,枕侧壁与枕面垂直。白地铁锈花。白釉泛黄,木光。青灰胎,坚致。枕面有文武线随形开光,开光内绘一童子手持线轴放风筝,奔跑中正回首看飘飞的风筝;枕侧壁绘连续卷草纹。绘画用笔稚拙、洗练,颇有一番童趣。底部可见竖式上荷叶、下荷花“张家造”窑戳。枕侧县都党乡冶子村出土。1988年磁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白地黑花婴戏纹元宝形枕 元代 长7.5厘米 宽21厘米 前高11.3厘米 后高12.1厘米

枕面与枕底呈梯形,呈元宝形。枕面以两道双线及斜抖纹为边框,框内描绘在一片杂草丛生的郊外,一儿童正俯下身子捕捉蚂炸。儿童小心翼翼的神态十分逼真。周壁绘细线卷草纹。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文物保管所收藏。

绿釉黑花书诗文八角形枕 金代 长30厘米 宽20厘米 高12厘米

枕面为八角形,出檐,枕侧壁与枕面垂直。绿釉黑花。色彩鲜艳,光润。土黄胎,坚致。枕面有文武线随形开光,开光内黑彩行楷书“蜂飞花下至,鹤引水边行”;枕侧壁绘连续卷草纹。磁县都党乡冶子村金墓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白地黑花书诗文八角形枕 金代 长27.5厘米 宽18厘米 高10厘米

枕面呈八角形,前高后低,两端微翘,周边出檐,壁较直,平底微沿。枕面施白地黑花。以粗细两条线为边框,内填草书“有客问浮世,无言指落花”;周壁无纹饰;底部印有“张大家枕”窑戳。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私人收藏。

白地黑花书诗文如意头形枕 金代 长30.5厘米 宽23.5厘米 高14厘米

枕面呈如意头形,与枕侧壁圆角相接,两端翘起,侧壁近垂直。白地黑花。白釉泛黄,木光。青灰胎,坚致。枕面随形勾画四条如意头形开光线,第一条和第二条勾线之间绘水草纹,开光内行书田园楹联“一架青黄瓜,满园白黑豆”;枕侧壁绘连续卷草纹。磁县观台镇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白地黑花书【如梦令】词八角形枕 金代 长34厘米 宽21.5厘米 高12厘米

枕面呈八角形,与枕侧壁圆折角相接,两端翘起,枕侧壁与枕面垂直。白地黑花,彩头泛黄。直白釉,光润。土黄胎,坚致。枕面随形勾勒四条八角形开光线,第一条和第二条勾线之间绘水草纹,开光内行书【如梦令】词一首:“为向东波(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枕侧壁绘连续卷草纹,底部印有竖式“张家造”窑戳。磁县都党乡冶子村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白地黑花书【菩萨蛮】回文词八角形枕 金代 长29厘米 宽20厘米

前壁高8.5厘米,后壁高11厘米。枕面呈八角形,前、后侧壁略内凹。枕面前低后高,两端微翘,外出檐,侧壁较直,后壁上侧有气孔,平底。白地黑花。顶面沿八角形外沿绘出略向内弧的宽带和细线纹双层边框,其内填苏东坡【菩萨蛮】回文词一首,行楷:“落花闲院春衫薄,薄衫春院闲花落。迟日恨依依,依依恨日迟。梦回莺舌弄,弄舌莺回梦。邮便问人羞,羞人问便邮。”侧壁绘连续卷草纹,线条流畅;底部露胎,上有竖式上荷叶、下荷花阴文“张家枕”戳印。河北省邯郸市私人收藏。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