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市场回暖 古陶瓷是关注重点

香港苏富比今年秋季拍卖会近日落槌,整场拍卖以41.96亿港元的总成交额创下了国际拍卖行在亚洲历来最高总成交纪录。面对香港苏富比率先掀起的亿元大潮,其释放的市场信号是否会成为艺术品收藏和投资的风向标?日前,记者采访了业界学者、专家、收藏家,他们都对目前国内的拍卖市场持乐观看法,不少人认为,接下来,国内秋拍市场不可避免会受其影响。

艺术品市场整体回暖

北京华夏传承国际拍卖有限公司首席艺术顾问、广州艺术品行业商会副会长张正欣认为,此次香港苏富比2013年秋拍对接下来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具有启示,他说:“在经历了两年的低潮,或说两年的调整之后,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整体势头有所上扬。比如艺术品单项价位提高,成交量加大。这也透露出一个信号,今年内地秋拍将会有比较好的表现,虽然还不能用火爆来形容,但是总体来说,可能会出现小的高潮。”

北京匡时公司副总经理谢晓东也表示:“中国艺术品收藏和投资市场整体回暖是确定的,因为市场从2012年春天调整以来,已有两年时间,虽然相对于其他领域,艺术品收藏和投资还是一个稀缺的品种,也是一个沉淀的过程,但是,目前也有买家不断加入,从这个角度来讲,拍卖市场的确处在一个"渐起"的过程,对此我的看法是乐观的。”

中古陶瓷是关注的重点

采访中,多位专家表示,今年秋拍有不少特色专场推出,除了嘉德首推的“大观夜场”和“油画拍卖”、保利香港推出的“当代水墨拍卖”外,苏富比、保利、嘉德、宝港四大拍卖行都开设了中国古代陶瓷专场,这应该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板块。

阎焰认为,由于国内有“不能拍卖文物”等特定的政策法规,中国古代陶瓷处在一个没有被藏友深度认知的位置。阎焰介绍说:“中国古代陶瓷特指早于明代以前的陶瓷,也叫中古陶瓷。中古陶瓷在这次香港秋拍中都是作为主要的推荐点,可它的成交额不像想象中的那样火爆。事实上,中国古代陶瓷一直以来是国外艺术收藏和投资很重要的一块。可以说,相比1亿多元的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盌和曾梵志画作,中国古代陶瓷的实际价值会更大。也就是说,它代表了一个国际艺术的认可和国际艺术投资的指向,这才是"风向标"。无论从买方、卖方市场,大家都在关注这个领域。中古陶瓷的收藏和投资需要比较高的艺术门槛,或者是需要很特异的艺术欣赏,比较难接触,所以它们还不会有让大家眼球爆热的价格,但是它所带来的艺术欣赏和商业模式,包括商业的渗透性很强大,可能在几年后,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行业在境外市场有巨大的变化,最终被国际市场全面接受,这应该是指日可待的。”阎焰认为,“中古陶瓷应该是大家接下来需要关注的重点。可以说,它是中国艺术品投资的最后一桶金。”

谢晓东则认为,中国古代书画才是市场重要的板块,“我比较看好两个板块,其一是中国古代书画,这一块属于比较稀缺的领域,一旦有好的品种出现,一定会受到大家的追捧;其二是带有文人性质的作品或器物,这些都会越来越受到市场的认知。”他透露,“2013北京匡时秋拍”将重点推出“中国古代书画”和“民国书法”等专题,“比如我们会重点推出"夏宗禹旧藏名人手迹"专题等。此外,北宋刻本《礼部韵略》这部国宝级古籍也值得关注。”

taoci52.com编辑推荐

当代陶瓷艺术市场实际状况是“有价无市”


当代陶瓷天价背后的隐与忧

在迅速膨胀的艺术品市场,当代陶瓷也是被关注的热点。在拍卖市场上,不断有大师作品以超过千万元的价格成交。与此同时,一些业内人士对当代艺术陶瓷市场的评价并不乐观,认为当代陶瓷艺术市场实际状况是“有价无市”。本文通过采访当代陶瓷市场的一线亲历者,深度剖析当代陶瓷市场。

拍场天价VS市场白菜价

2012年,国内主要的拍卖公司都开设了现当代陶瓷专场,其中包括北京保利、中国嘉德、北京匡时、北京瀚海、上海泓盛等。也正是在近几年,中国当代陶瓷艺术作品在拍卖市场上频繁创下天价,尤其是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大师们的作品,成交最高价已突破百万元,甚至千万元大关。

以陶瓷艺术家的单件作品拍卖成绩为例,一些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在近5年时间内,涨幅就高达10倍,甚至几十倍。2007年,戴荣华的作品《白蛇传——断桥》以67.2万元创下当时当代陶瓷艺术高价,而在2011年,戴荣华的一套《古彩琴棋书画长条瓷板》的成交价已涨至1150万元。2008年,李菊生创作于2007年的作品《豆蔻年华》以123.2万元成交,创下当时当代陶瓷艺术拍卖最高价,截至目前为止,李菊生的个人最高成交价已达402.5万元。

另一些当代陶瓷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也在2009年至2012年达到非同一般的高价:2009年,王锡良的《黄山四千仞》瓷板画在上海崇源以782万元成交;2011年,张松茂的《和靖咏梅》瓷板在北京匡时以494.5万元成交;2012年,饶晓晴的《居易草堂/渊明诗韵》(粉彩双面瓷板)以414万元成交;钟莲生的《汉宫秋月》以1242万元成交;李进的《赤壁怀古图瓷板插屏》以506万元成交;白磊的《秋趣》以207万元成交;李小聪的《赤壁怀古》以345万元成交……

然而,拍场不单见证天价拍品,另一种景象是:某年的陶瓷专场拍卖,197件拍品有124件流拍,最高成交价为60万元,而有的拍品甚至以100元的“白菜价”起拍。据业内人士透露,一些大师作品在个人工作室的售价远远低于拍卖场上的成交价,这已成为业内心照不宣的事实。

北京荣会艺术中心总创意宋宁颉一直身处市场一线,直接与各个窑口的艺术家与经纪人打交道,熟谙当代陶瓷艺术市场。他表示,当代陶瓷艺术的发展也就是最近30多年的事,而在市场上的发展时间也不过20多年,受大环境影响,和艺术品市场发展走势一样,2009年至2011年的确是当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巅峰时期,出现水涨船高的局面,整体价位偏高,但最近两年也相继开始调整。

宋宁颉介绍,以景德镇瓷器为例,在拍卖市场上,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近现代陶瓷艺术大师的作品价值得到认可,在市场上的价格飞涨,受此影响,当代陶瓷艺术也出现普涨的局面,进入主流视野的是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艺术家的作品。除此之外,钧瓷、耀州瓷、磁州瓷、德化白瓷、醴陵瓷等多个窑口的瓷器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龙泉青瓷在2010年被评为“非遗”之后,价格也出现很大的提升。

客观而言,当代陶瓷艺术价格上涨,一方面是实际收藏需求的刺激,富裕阶层对精神消费需求的增加使得当代陶瓷艺术价值得到认可。其实,投资资本的驱动才是价格上涨的主因。这部分资金进入艺术品市场后,从大师作品入手,导致大师作因供不应求而价格上升。另一方面一些高价的产生是因为炒家手上有囤积的作品,需要提升整体价格再出手。

业内很多专家均表示,当代陶瓷艺术的拍卖价格呈现的是一个高价位的市场,没有客观反映市场价值,拍场作价已成为行业的潜规则,泡沫太多,虚火太旺,包含炒家运作和击鼓传花等因素。因此,拍卖价格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市场现状。

百花齐放VS鱼龙混杂

总体而言,市场上流通的当代陶瓷艺术大致有三类:一是具有学院背景的创作者(常被称为“学院派”艺术家)作品;二是以师徒传授,注重传统工艺和表现的“传统派”艺术家的作品;第三是仿古瓷。

宋宁颉介绍:“从市场层面来说,大家比较认可的是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传统陶瓷艺术经‘清三代’一脉相承,在之后发展出民国时期的文人瓷、‘珠山八友’的彩绘瓷,当代陶瓷工艺大师的作品延续这一脉络,迎合主流审美趋势。对于很多藏家和买家而言,这些作品表现出的精力和手上功夫都能看得见,因此大家较为认可。”相比而言,“学院派”艺术家了解国外当代陶艺发展状况,他们的作品创作基于过去陶瓷的工艺和文化,又注入当代元素,反映时代生活,具有未来的预见性,这部分作品的市场表现也不错,尤其是在北京、上海、香港、台北这些城市,受到具现代观念藏家的青睐。

此外,仿古瓷具有客观存在的价值,是恢复传统工艺生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古代瓷器生产工艺和技术的研究,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由于古代陶瓷精品存世极少,仿古瓷的出现满足了部分好古收藏家的需求和意愿,因此,也占据了不少市场。

宋宁颉认为:“当代陶瓷处于一个天时地利的时期,正在进入一个全面复兴的阶段,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不同审美并存,创作不拘一格,时限不受局限、没有约束;形成老中青各个年龄层次的艺术家,学院、传统、仿古各行其道,也吸引了国外艺术家和书画家的关注和交流,推动了当代陶瓷的发展。”

虽然当代陶瓷艺术的发展面临很好的时机,但陷于商业利益的纠葛,当代陶瓷艺术也处于鱼龙混杂的无序状态。一方面工艺美术大师的市场效应引发严重的误导,市场一味追求大师作品,盲目追捧大师名号,炒高作品价格,市场上甚至出现大师作品的仿品和赝品。另一方面,近年来申报评选大师的创作者人数也是逐年递增,名气价值胜过作品质量,陈陈相因的创作使得当代陶瓷艺术难以寻求突破。

在仿古瓷领域,随着技术的提升,也吸引了牟利者,“杀猪货”(指精仿、高仿的瓷器)横行市场,在仿古瓷做旧之后,以假乱真,出现在拍卖会上,成为不法分子上谋求暴利的工具。

反思调整,建立良性的市场环境

与此同时,因为瓷板画、当代绘画陶瓷是市场追逐的热点,当代陶瓷艺术的创作者将主要精力集中在绘画这一工艺环节,而作为陶瓷艺术的核心技术,比如配料、釉色、器形、设色、烧制等重要工艺环节却无人问津,技术日渐落后,后继乏人。

最近几十年,日本、美国等国家,甚至我国台湾地区都已经发展出从纯艺术角度出发的当代陶艺,他们对陶瓷艺术的釉料、烧制、生产设备等方面研究很透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毫不夸张地说,在工艺方面,他们已经超过了传统的中国陶瓷。比如,日本的七宝烧就得到国际市场的广泛认可,他们将陶瓷的釉色、器形、烧制等工艺发挥到极致,将东方元素生动地展现出来。这种对工和艺的追求、制作本身的认真态度都值得我们学习。

我国传统工艺创作具有深厚的作坊文化,严格的师承关系,导致技艺封闭、保守,缺乏交流、合作、分享和共赢的意识,也形成“小富即安”的心理意识和行为。业内人士表示,如果不改变这种固守的模式和意识,当代陶瓷艺术无法形成产业的规模,市场也永远做不大。

宋宁颉表示,市场机制不完善是陶瓷艺术市场出现种种乱象的根本原因。“当代陶瓷艺术缺乏作品与市场对接的机制,缺乏规范运作的专业机构。在市场运作中,创作者自产自销,将自己的作品送到拍卖场,以作坊式的销售为主,或者是亲戚朋友的代理销售,也有中间商的积货囤货,没有形成有序的陶瓷艺术运作机制。”他表示,成熟的市场应该由创作者、艺术品经纪人、专业机构、策展人、艺术媒体、收藏家组成,术业有专攻,各司其职,共同决定作品的艺术价值、工艺价值和市场价格,而不是现在这种各自为政的操作方式。

在经过前期的市场疯狂后,我们看到,只有重视作品的创作和创意,聚合更多的力量,重视明确分工的市场机制,各司其职,形成良性的市场状态,当代陶瓷艺术市场的未来才会更加成熟、理性。

陶瓷酒瓶制造应关注低端市场


近年来陶瓷酒瓶已经成为了酒企选择高端包装的主要形式。国内像景德镇、龙泉以及湖南临澧等多地的陶瓷厂家也借助这一时机纷纷转战陶瓷酒瓶领域。可以说当前陶瓷酒瓶发展形式是有史以来最好的时期。

目前,各地陶瓷酒瓶厂家主要集中在高端市场,每个厂家都努力营造陶瓷酒瓶的高端品质,造成陶瓷酒瓶的成本价格高于玻璃瓶。面对日益竞争趋于激烈的陶瓷酒瓶市场,我们认为,进行差异化的市场定位,更有利于在这个市场中生存下来,甚至在未来市场中掌握主动权。目前,低端陶瓷酒瓶市场可以说相对是市场空白点。毕竟酒水市场还是大众消费市场,虽然茅台、五粮液等高端白酒利润丰厚,但是低端的二锅头等白酒市场也是有非常好的市场销量。降低陶瓷酒瓶的市场价格,实时抓住市场空白,让陶瓷酒瓶价格贴近玻璃瓶,甚至低于玻璃瓶,将会在市场发展中赢得机会。

对于陶瓷酒瓶企业来说,要清楚的认识到,高端白酒市场的市场容量是有发掘殆尽的一天,能够更早的认识这一点,将在更远的将来赢得市场主动。

评论:陶瓷异地展销应注重市场调查


异地展销(景德镇俗称“跑会”),是现今一种典型的陶瓷销售形式。它突破传统的“坐店销售”、等客上门的老模式,采取“走出去”,“送货上门”的新型销售模式,通过“跑”,把陶瓷店铺“搬”到了外市、外省,乃至外国。它变被动等待顾客为主动寻找客源,化固定呆板候售为灵活多变展销,使原本相对“静”的陶瓷销售变的“动”起来。

多年的实践证明,陶瓷异地展销曾经对陶瓷总体销量的提升,对增加就业岗位,对提高瓷业人员收入,对激活陶瓷工业,对促进商品物流等都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现在的陶瓷异地展销却不尽如人意,甚至有每况愈下的迹象,“砸瓷毁摊”事件偶有发生。究其原因,因素颇多,但笔者认为陶瓷异地展销缺乏充分的、必要的目标市场调查亦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因素!

众所周知,陶瓷异地展销作为一种特定时期形成的特定销售模式,自然具有其科学的规律和操作的章法。而市场调查作为营销活动的基础工作则是所有现代商业销售活动必须注重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而综观现今的陶瓷异地展销活动,不难发现陶瓷异地展销的主体绝大多数仍为个人随机自发的组合(大多由一个“会头”牵头),缺乏必要的全局掌控能力和前瞻意识,缺乏整体策划和营销预案,对异地展销地点的选取存在很大的随机性和盲目性,对异地展销的地点(城市)的情况亦知之不多甚至一无所知,对展销活动的具体实施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边做边看),而这些不良现象都是现代销售活动的大忌,势必给后续的异地展销活动带来相当大的盲目性和投机冒险性。

笔者认为,要使陶瓷异地展销有序、良性的发展,要使陶瓷异地展销在谋取销售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尽量规避市场操作风险,以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最终目的,就必须对异地目标市场进行充分的必要的市场调查,具体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对拟展销城市(区域)进行充分的调查。

具体应获知并掌握相应城市(区域)的生活水平、人文风俗、消费习惯、地理交通等情况。

二、选定展销场地,确定展销规格。

根据以上收集的城市信息选定在该城市(区域)的具体展销地点(场地),并依据展销规格进行场地布置。选择地段应以人流量大、辐射面广、交通方便、租金适中的场地为宜。

三、明确销售定位,确定产品结构。

根据收集到的地点(城市)信息,分析划定本次参展商品的定位,确定产品结构(规格、档次等),据此组织计划采购拟参展货源,应力求做到量体裁衣,物尽所需。

四、选定展销期间的促销宣传方式。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展销规格,选定展销期间的宣传方式和广告力度,以便恰到好处地较低成本地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以凝聚参观、浏览人气,进而达到拉动刺激陶瓷产品销售的目的。

五、做好相关预案。

凡事有备无患。陶瓷展销也不例外。要预测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偶发事件,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可供备用的预案。例如对天气突变,产品滞销等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都应做好备用预案。

市场经济与古陶瓷市场


市场经济如同一根神奇的鞭子,能调动一切因素,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因素。能使人发挥出各种聪明才智,挖掘出隐藏的潜能,创造出大量的物质财富,生产出各式各样的精巧艺术品。收藏品市场一年比一年火,人们对古陶瓷的收藏也一年比一年热。于是精致的高古器,精美的宋、元、明、清的名窑珍品,一下子从地下冒出来了许多,真真假假摆满了各地的古玩市场。这固然与“盛世藏古董”有关,同时也与市场经济的神鞭驱使分不开。

一、有限的资源与无限的需求

中国是瓷的国度,民国以前的陶瓷制品,人们习惯称之为古陶瓷,而唐代以前的瓷器,又称为高古瓷。古陶瓷是古代劳动人民土与火的创造,从器物的胎釉、造型,到绘画、装饰,无不凝结着古人艺术性的劳动。历代作为观赏器、供奉器或日常生活用具的古陶瓷,数量上是相当丰富的。然而,由于陶瓷器易碎的固有特性,千百年来经历无数次的社会动荡、兵荒马乱、天灾人祸以及使用不慎,绝大多数毁坏殆荆到今天能保存下来的精品珍品,不过是凤毛麟角,且又多保存在各地的博物馆里,可供收藏的资源十分有限。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玩古的收藏者也大大增加,特别是一些先富起来的人,对收藏古陶瓷能保值升值兴趣更浓。利用各种关系与方法,不惜一掷千金,搜求古陶瓷精品珍品。这样一来,古陶瓷收藏品市场就出现了有限的资源与无限的需求之间的矛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了矛盾自然会产生解决矛盾的办法。一是有些人为利益驱使翻箱倒柜,挖掘老底,将家中的坛坛罐罐投放市场;二是一些胆大妄为者结成团伙,联手作案,盗窃博物馆、盗掘古墓,同不法文物贩子进行地下交易;三是一些陶瓷工匠、美术家与商人联手,生产仿古瓷,制造各种赝品;四是古玩小贩在市场上跳来跳去,编造故事,买进卖出,从中渔利。于是在古陶瓷市场上,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地摊货架上真真假假,琳琅满目。难怪有人心存疑惑:为什么收藏家越来越多,市场上的古陶瓷器却不见减少,反而越来越多了呢

二、浮躁的心理与浅薄的知识

市踌地增加社会财富。它的另一面是撕破一切温情脉脉的面纱,代之以赤裸裸的金钱关系。鼓励个人发家致富,助长人们的浮躁的膨胀的私欲。收藏领域也是如此。真正的收藏大家,心境澄净,心绪宁静,修养深厚,淡泊名利。如今想成为这样的收藏家,抛开一己私利,为国家民族保存文物国粹者,也如同宋代几大名窑的精品一样,有,但毕竟太少了,多数的收藏家是为了商业利益,为了保值升值,甚至为了一夜暴富。正由于淘到一件古陶瓷珍品可得到数十倍、数百倍的回报率,所以其诱惑力是十分巨大的。拍卖行业的煽风点火,新闻媒体的推波助澜,把收藏品市场鼓动得红红火火。也把古陶瓷收藏爱好者的发财心理培植了起来。收藏爱好者的发财心理,恰恰助长了炮制赝品者的投机心理。许多人凭着一知半解的古陶瓷知识,自以为是,慷慨解囊,在很短时间内购进大量“稀珍”器物,还终日痴迷地陶醉其中。

许多古陶瓷专家都有这样的经历:多次受人之邀,到他们豪宅雅居欣赏其珍贵藏品。本以为可以大开眼界,结果是一次次大失所望。宋代六大名窑珍器、元青花大器、明清官窑器,几乎全是仿品赝品,倒是几件为主人所不齿的粗俗之器是真货色———那是高价买了人家的东西,卖主随意赠送的玩意儿 据说今年某省一大企业老板宣称自己收藏了数十件至正型元青花珍品,并邀请国内外众多古陶瓷专家前去观赏和研讨。许多专家以为可以大饱眼福,欣然前往。不料所谓的元青花,基本上都是近年的仿品。特别是一对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更让人哑然失笑。因为收藏在南京博物馆的一只梅瓶,早已是举世闻名的孤品,何来第二件、第三件 可见收藏者古陶瓷知识之浅薄到了何等地步 真正的古代艺术品就是这样的冷酷无情,一点也不给面子。狂妄加无知,只能贻笑大方。

三、缺失的市场规范与缺失的社会诚信

中国的古玩市场可以说是最深不可测的了。除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个别老古玩店,以诚信为本,赢得诸多大收藏家的信赖外,许许多多的古玩商的诚信度是值得怀疑的。一些中小拍卖公司也不例外。他们对利润顶礼膜拜,置信誉于不顾,以假充真,以次充好,能蒙则蒙,能骗则骗。有的新闻媒体或不懂装懂,进行误导;或拿人的手软,闭着眼睛进行炒作。有的出版社只要有钱好赚,便不顾后果,出版一些伪劣假冒的古陶瓷图录,助纣为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当是规范而诚信的市场经济,然而这种市场经济,在收藏领域还远远没有形成。古玩界从来就是眼力高的赚眼力低的人的钱。不管是买者还是卖者、吃亏还是上当,都不许反悔,这似乎是不成文的规矩,连国内一些大的拍卖公司也声明:投资有风险,责任请自负。那就是说在我这儿买到假货,活该

这种社会诚信的缺失是非常危险的。不讲诚信,不负责任,充满尔虞我诈的收藏品市场,可以红火于一时,最终必定冷了收藏者的心,也就冷落了整个收藏品市常所以,我以为收藏品市场要健康有序地发展,必须建立健全良好的游戏规则,利国利民,规范操作,打击坑蒙拐骗的奸商行为。拍卖公司必须保证所有拍品的真实性,不得以赝品蒙骗买主,经权威部门鉴定确为赝品者,应允许退货,并赔偿一定损失。文物商店、古玩店的古陶瓷器都应据实明码标价,以取信于人。为此,有关行政立法部门应建立相关法律,保护买卖双方权益。

规范古玩市场,说来容易,实际上谈何容易。目前唯愿古陶瓷收藏者、爱好者以真为鉴,以假为鉴,能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去掉浮躁心理,打消一锹挖出个金娃娃,得个国宝的奢望,踏踏实实地学习与钻研,增长各方面的知识,提高鉴赏水平,量力而行,买点心爱之物,可以乐在其中矣。

景德镇陶瓷艺术更需关注细节


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大凡一个能够关注细节的人,必定能够成就大业。牛顿从苹果从树上落下来的现象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正是注意到了苹果落下的细节才使牛顿的研究有了突破。可以想像如果没有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人类将永远无法抵达太空,可见细节对于科学研究之重要。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和为人处世中不乏点点滴滴的细节,就看你如何关注与把握,处理得当将成就你的事业,否则也会给你带来负面的影响。

同样的,对于陶瓷设计而言细节也至关重要,因为产品设计的好与坏在很大程度上是关乎细节的问题的。陶瓷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并不陌生。陶瓷自产生之日起就是与人类的生活密不可分。生活方式的改变促进了陶瓷工艺与设计的发展,反过来,陶瓷也以物态的形式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陶瓷与生活就是在这样的相互促进中不断影响并发展的。陶瓷器物从最初单纯满足用的需求发展到实用与审美的结合,是人类认识能力和感知能力不断提高的结果。陶瓷设计便是在这种追求中不断发展,并且产生出了许多经典的器物,诸如宋代的梅瓶、注子和注碗,以及茶盏等等。梅瓶可以堪称陶瓷造型设计的经典,宋代陶瓷艺人通过对梅瓶囗、颈、肩和腹等几个部位相互关系的设计营造出了梅瓶的韵味,并且经久不衰。梅瓶的细节设计在囗部的处理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囗部的翻转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与陶瓷打交道,吃饭用碗、喝茶用杯。正因为平常,有时甚至无视它的存在。对于陶瓷美的关注一是在人们购买时会通过比对而认真审视;另一个则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品味。购买的感觉是一时的,而使用的过程则是经常性的。大众通过使用慢慢品味出陶瓷器物的设计与工艺,以及个中情趣。

对于设计师而言则通过设计使产品生发出打动人的精彩一点。陶瓷产品是集设计与工艺于一身的,设计师的作用就是要将这两者完美地融为一体。通过设计体现出工艺美与材质美,而要做到这一点对于设计细节的关注与把握最为关键。陶瓷设计正是有了细节设计才有了精神和韵味。

就陶瓷产品设计来说,有关细节可以有很多内容,但无外乎是造型的细节、装饰的细节,以及工艺的细节等。生活陶瓷造型的细节设计多集中于囗部和足部的变化,而盘类造型由于多为俯视角度,因此,盘子边缘的设计极为重要,此外在壶和杯的设计中多表现为壶嘴、把手和盖钮的细节。壶嘴、把手和盖钮作为构件因为体量较小,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很容易被忽视,而有时这些个构件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些产品设计正是依靠构件的独特匠意提升了产品的品味和精神。而装饰的细节设计则表现为构图与纹样的疏密关系等,至于工艺的表达细节也非常重要。我们看宋代的注子和注碗设计,嘴的造型简洁有力,盖钮的动物造型设计在充当了钮的作用的同时也起到了丰富造型的作用,肩部荷瓣刻花与注碗足部的荷瓣刻花相互对应,使设计的气韵流畅而生动。

在宋代的诸多窑囗中尤以景德镇的湖田窑最具特色,无论是造型和装饰,亦或是工艺,对于细节的表现都极富建树,充分体现出了宋时的精神和文化气质。精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缔造了宋时制瓷业的高峰,即便是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湖田影青仍堪称经典。因受制瓷工艺的局限,宋代景德镇陶瓷艺人在单色釉的基础上使湖田影青最大限度地展现出了器物之美。

陶瓷产品正是有了细节的设计才有了令人感动的地方,正如音乐凭借音符的高低起伏令人陶醉。

关注细节是设计师必要的素养,也是显示陶瓷产品审美品味的着眼点。产品的设计精神是设计师所赋予的,因此,设计师对于细节的关注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设计。陶瓷器物的精神对于使用者而言只是被动地接受,设计师对于细节的设计通过产品物态的形式传达给使用者,并与之共鸣。陶瓷器物的细节设计所反映的是设计师的修为以及对于设计的独特理解。设计师不同对于细节的关注点也不尽相同,陶瓷器物也正是由于不同的细节设计而呈现出百般千姿。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和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每天所使用的器物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人们对于器物美的关注多于对实用性的关注,但并不是说可以忽略实用性而一味地强调审美,因为对于生活陶瓷来说,实用性是根本的要求。如何脱离了实用性,器物将不成为器物,我们今天的论題也失去了意义 。

关注细节不仅是对设计师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是对陶瓷生产者提出的要求,只有这梓我们才能把最美最精良的产品提供给大众。(吕金泉 2013年6月20日于湖田涌泉斋)

艺术更需关注细节


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大凡一个能够关注细节的人,必定能够成就大业。牛顿从苹果从树上落下来的现象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正是注意到了苹果落下的细节才使牛顿的研究有了突破。可以想像如果没有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人类将永远无法抵达太空,可见细节对于科学研究之重要。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和为人处世中不乏点点滴滴的细节,就看你如何关注与把握,处理得当将成就你的事业,否则也会给你带来负面的影响。

同样的,对于陶瓷设计而言细节也至关重要,因为产品设计的好与坏在很大程度上是关乎细节的问题的。陶瓷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并不陌生。陶瓷自产生之日起就是与人类的生活密不可分。生活方式的改变促进了陶瓷工艺与设计的发展,反过来,陶瓷也以物态的形式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陶瓷与生活就是在这样的相互促进中不断影响并发展的。陶瓷器物从最初单纯满足用的需求发展到实用与审美的结合,是人类认识能力和感知能力不断提高的结果。陶瓷设计便是在这种追求中不断发展,并且产生出了许多经典的器物,诸如宋代的梅瓶、注子和注碗,以及茶盏等等。梅瓶可以堪称陶瓷造型设计的经典,宋代陶瓷艺人通过对梅瓶囗、颈、肩和腹等几个部位相互关系的设计营造出了梅瓶的韵味,并且经久不衰。梅瓶的细节设计在囗部的处理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囗部的翻转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与陶瓷打交道,吃饭用碗、喝茶用杯。正因为平常,有时甚至无视它的存在。对于陶瓷美的关注一是在人们购买时会通过比对而认真审视;另一个则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品味。购买的感觉是一时的,而使用的过程则是经常性的。大众通过使用慢慢品味出陶瓷器物的设计与工艺,以及个中情趣。

对于设计师而言则通过设计使产品生发出打动人的精彩一点。陶瓷产品是集设计与工艺于一身的,设计师的作用就是要将这两者完美地融为一体。通过设计体现出工艺美与材质美,而要做到这一点对于设计细节的关注与把握最为关键。陶瓷设计正是有了细节设计才有了精神和韵味。

就陶瓷产品设计来说,有关细节可以有很多内容,但无外乎是造型的细节、装饰的细节,以及工艺的细节等。生活陶瓷造型的细节设计多集中于囗部和足部的变化,而盘类造型由于多为俯视角度,因此,盘子边缘的设计极为重要,此外在壶和杯的设计中多表现为壶嘴、把手和盖钮的细节。壶嘴、把手和盖钮作为构件因为体量较小,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很容易被忽视,而有时这些个构件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些产品设计正是依靠构件的独特匠意提升了产品的品味和精神。而装饰的细节设计则表现为构图与纹样的疏密关系等,至于工艺的表达细节也非常重要。我们看宋代的注子和注碗设计,嘴的造型简洁有力,盖钮的动物造型设计在充当了钮的作用的同时也起到了丰富造型的作用,肩部荷瓣刻花与注碗足部的荷瓣刻花相互对应,使设计的气韵流畅而生动。

在宋代的诸多窑囗中尤以景德镇的湖田窑最具特色,无论是造型和装饰,亦或是工艺,对于细节的表现都极富建树,充分体现出了宋时的精神和文化气质。精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缔造了宋时制瓷业的高峰,即便是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湖田影青仍堪称经典。因受制瓷工艺的局限,宋代艺人在单色釉的基础上使湖田影青最大限度地展现出了器物之美。

陶瓷产品正是有了细节的设计才有了令人感动的地方,正如音乐凭借音符的高低起伏令人陶醉。

关注细节是设计师必要的素养,也是显示陶瓷产品审美品味的着眼点。产品的设计精神是设计师所赋予的,因此,设计师对于细节的关注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设计。陶瓷器物的精神对于使用者而言只是被动地接受,设计师对于细节的设计通过产品物态的形式传达给使用者,并与之共鸣。陶瓷器物的细节设计所反映的是设计师的修为以及对于设计的独特理解。设计师不同对于细节的关注点也不尽相同,陶瓷器物也正是由于不同的细节设计而呈现出百般千姿。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和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每天所使用的器物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人们对于器物美的关注多于对实用性的关注,但并不是说可以忽略实用性而一味地强调审美,因为对于生活陶瓷来说,实用性是根本的要求。如何脱离了实用性,器物将不成为器物,我们今天的论題也失去了意义。

关注细节不仅是对设计师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是对陶瓷生产者提出的要求,只有这梓我们才能把最美最精良的产品提供给大众。(吕金泉2013年6月20日于湖田涌泉斋)

注重专利保护是陶瓷企业发展的利器


专利保护一直是陶瓷行业的痛处。随着行业的发展以及企业对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加强,对于这个问题的争论时有轮回,而各种侵权“风波”更是一浪高过一浪。在一部分企业还在“研发专利,还是抄袭别人”的漩涡中徘徊的时候,最近的一个案例却将这个问题展示得清清楚楚,告诉我们专利到底是否企业发展的有效利器。

案例是这样的:上世纪80年代末,原国营洛阳陶瓷厂改制,在原厂的基础上一分为二。“兄弟”两家的厂房只有一墙之隔,生产技术、工艺、技术力量基本均衡,都生产蹲便器、洗面盆、拖布池等卫浴产品,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但是这“本是同根生”的两家卫生陶瓷厂“分家”后,“弟弟”企业3年时间先后申请中国专利64件,目前已有36件获得了授权,产品出口法国、意大利、荷兰、波兰等4个欧洲国家。而另一家企业却因2次侵犯“弟弟”的专利权受到查处。

“兄弟俩”命运迥异的发展道路令人感叹。原因何在?不在于“兄弟”俩家的实力有多大差别。原因在于“哥哥”企业没有重视技术研发,没有走出专利的“困局”,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动力,对于重视科技研发的企业而言,专利是保护企业智力成果和保持企业活力的有效利器;而对于那些舍不得科技资金投入,而大肆抄袭或“克隆”其他企业外观设计、科研成果的企业而言,专利就是促使企业规范发展的推进器。

可喜的是,目前,陶瓷行业的主流企业已经意识到,申报专利可以保护自己权益,并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拿起这个“武器”,迎战对手。我们可以看到,大规模的专利申报工作正方兴未艾。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资料显示,新中源集团已授权的专利数量达988件、新明珠集团达160件、蒙娜丽莎达87件、上海福祥陶瓷有限公司255件。

这是一个可喜的趋势,就让这种申报专利的浪潮来得更猛烈些吧!只有行业内的企业都意识到科技研发的重要性,只有专利技术得到充分的尊重,只有让那种抄袭的不劳而获的行为得到应有的查处,陶瓷企业的春天才会来到。

什么是艺术陶瓷


艺术陶瓷是瓷器艺术与陶艺的合称。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自新石器时代出现的彩陶、印纹陶所具有的质朴粗犷的风格;唐宋时期陶瓷技艺飞速发展,色彩缤纷的釉下彩、色釉,白釉的出现,刻画花等新装饰技艺出现,为后代的艺术陶瓷发展奠定的坚实的基础。

到了今时今日,艺术陶瓷按照材质可细分为:青瓷、白瓷、高白玉瓷、黑陶瓷、骨瓷、炻瓷等种类;以生产工艺可以细分为:釉下五彩瓷、中国红瓷、帝王黄瓷、刻花瓷、青花瓷、毛瓷等种类。以窑口划分,可细分为:景德镇、龙泉瓷、德化瓷、钧瓷、汝瓷等种类。

对于艺术陶瓷的鉴赏,应当以“四美”为标准,只有具备了“四美”的陶瓷才具有收藏价值。

一、装饰之美

装饰美,必须依附于陶瓷的形体之上,与陶瓷造型协调,带给观看者美感。

主要指器物造型与上釉(绘画)两方面,收藏者需要结合造型,观察绘画的美感。

二、个性之美

体现了陶瓷艺术家鲜明的个人风格的作品,极具观赏性与艺术价值,代表了陶瓷艺术家的创作风格,是收藏的首选。

三、意境之美

意境,指的就是艺术作品中所呈现的韵味无穷的诗情画意。通过意境的营造,使画面引起观看者的共鸣及美感。

四、材质之美

艺术陶瓷属于工艺美术的范围,因此,其相对于绘画作品来说,对材质美有着相当的要求。材质美也被称之为“火的艺术”,经过各种工艺手段以及火的淬炼,方能具备,艺术陶瓷鉴赏“四美” 。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艺术市场回暖 古陶瓷是关注重点》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艺术市场回暖 古陶瓷是关注重点》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艺术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