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厚端庄黑釉碗

张海国

以产黑瓷著称的吉州窑在江西省吉安市的永和镇。宋时吉安称吉州,故名“吉州窑”。它创烧于唐代,发展于五代和北宋,极盛于南宋。元初起,由于战乱频繁,逐渐趋于衰落。

北宋中期时,徽宗赵佶酷爱斗茶活动,故而从高居庙堂之上的达官贵人,到行吟于泽畔山边的文人墨客,无不以斗茶为乐事。斗茶的过程是将茶末放入茶盏,注入少量沸水,调和茶末犹如浓膏油时,再第二次注入沸水,此时的茶盏内便会浮起一层白色的泡沫,最后以白沫持久者为胜。范仲淹有“黄金碾畔绿尘飞,紫玉瓯心雪涛起”之句,其中,“紫玉瓯”即黑盏。黑釉盏由于和白色的茶痕形成鲜明的对比,加上黑釉盏的胎骨较厚能保温,所以在当时是十分理想的斗茶用具。蔡襄在《茶录》中也有“茶色白,宜黑盏”之句。

宋代吉州窑的黑盏上,有的装饰风格独具,如仿若海龟身上斑驳的“玳瑁釉”,有的像鹧鸪鸟胸部灿烂羽毛般的“鹧鸪斑釉”。更为奇特的是当时的瓷工,别具匠心地将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剪纸工艺和树叶片,巧妙地移植于瓷器装饰上,称为“剪纸贴花”及“木叶贴花”。这种装饰方法,构图简洁、生动活泼、朴素大方而又自然天趣。下图中是件吉州窑黑釉碗,那碗里面还开光写了“寿山福海”四个字,从那简洁明快的字体看,是宋代民间艺人的手笔,碗内泡上茶水后,这四个字在茶水中时隐时现,煞是有趣。

长期以来,吉州窑黑瓷名扬海内外,是世界陶瓷史上一朵奇葩。时至今日,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仍有很多陶瓷艺人在仿效制作黑瓷,他们把制作的这一类黑瓷制品,称作为“日本天目”。

taoci52.com精选阅读

磁州窑酱褐地黑釉银油滴碗


“油滴”一词,其名称主要来源于釉色上的花纹形状,即在瓷器(一般是指在盏或碗)的黑色釉面上散布着无数具有金黄色或银灰色金属光泽的小斑点,故又有“金油滴”“银油滴”之叫法。这种斑点多呈不规则的圆形状,它们大小不一,分布无规律可循,犹如密密麻麻散落的油滴,使人眼花缭乱。油滴斑实质是釉在高温下的一种结晶现象,烧成难度大,历史上成功烧制一件合格的油滴盏(碗)因存在一定的偶然性,所以其成品率相对较低。因此品相完整、纹饰漂亮的“油滴盏(碗)”尤为显得弥足珍贵。

这是一只金元时期磁州窑的酱黑色“油滴碗”(图1)。之所以将其称为“油滴碗”,是与建盏相比较而言,前者为浅斜弧腹壁,后者为深斜弧腹壁,两者在外形上存在明显的区别。该“油滴碗”高6.2、口径17厘米,厚圆唇,口唇下内凹呈束口状,口沿下1厘米至圈足处呈浅斜弧腹壁,碗内斜内壁至碗心近似斗笠状,碗心下凹成圆形乳头状小坑,圈足较矮,挖足较浅不及肩,圈足底有较小角度的外斜修足(倒角)痕迹,足径5.5厘米,足内底心外凸呈圆弧状,其圆弧顶端有一不太明显的鸡心状的小突峰,涩胎处可见旋削痕和刮削痕,修坯随意草率,刀法自然有力。

该碗内施满釉,外壁上半部施釉,下半部至圈足及底足内涩胎无釉(图2),从露胎处可见其胎土泛白微黄,胎质较细腻。仔细观察,该碗采用了二次上釉的方法,即先在涩胎上施一层薄薄的酱色釉(也可称之为护胎釉),然后在此基础上又罩上一层较厚的黑釉,这可从碗的口沿和碗外壁黑釉垂流处与护胎地釉的不同釉色分辨出。由于釉层内薄外厚,在高温烧制过程中因重力作用釉水向下流动,口沿处的釉较薄在强光下呈酱褐色,外壁内层釉边缘部分未被外层釉覆盖部位也呈酱褐色,而碗外壁外层釉的边沿部位有明显的垂流痕迹且与内层釉存在明显的色差(图3),即内褐外黑。因此,该碗也可称作磁州窑“酱褐地黑釉银油滴碗”,他采用的二次上釉的方法与磁州窑“白地黑剔花”“釉下白地黑剔花”和“釉下黑彩”等品种,在工艺上相近或相似,前者是二次上釉,后者是二次上化妆土、在二次化妆土上再施釉和在涩胎上绘上设计好的图案并施上化妆土,然后再罩上一层釉。在这里用同根同源、一脉相承、异曲同工之妙来形容它们之间的关联关系一点也不为过。

磁州窑不仅是我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也是最知名的民间瓷窑,他的主窑址在今河北省邯郸市彭城镇和磁县等地,并以此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磁州窑体系,产品主要是各类日常生活用品,如碗、盘、碟、瓶、罐、盏、枕等。因磁州窑独特的装饰风格,其刻、划、剔、填彩、绘画交错使用,工艺繁复,产品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感染力,深受人们的喜爱,从而名噪一时并奠定了北方“瓷都”的地位。特别是“白地黑剔花”“釉下黑彩剔花”“釉下黑彩”等品种,更是磁州窑的名品而受到世人的仰慕。“酱褐地黑釉银油滴碗”作为磁州窑众多名品中的一员,其装饰技巧、施釉风格、艺术内涵及历史价值在磁州窑的同类产品中同样占有重要的位置,值得我们进一步去解读和认识。

两宋时期斗茶之风盛行,人们招待宾朋,品茗论茶,加之文人爱屋及乌咏茶成趣,对建窑黑釉茶盏推崇备至,从而使黑釉茶盏受到人们的普遍追捧。而建盏自身所具有的一些排他性特点,尤其受到古人的钟爱。其最大的亮点是独特的釉色变化,即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釉色,其空前绝后、变幻莫测的璀璨色斑纹,与人工彩绘及雕刻完全不一样,釉面是在窑内一定温度和气氛中产生变化的结果,是大自然的“天工”与“人工巧匠”的完美结合所产生的“鬼斧神工”之作,因而十分稀少和弥足珍贵。如被称为兔毫、油滴、鹧鸪斑、曜变等名品,更是身披炫目华丽的色彩、以难以人为控制的纹饰,散发和弥漫着神秘的艺术魅力,即使在宋代也被帝王及王公贵族、名流士大夫奉为高级奢侈品。而作为磁州窑“酱褐地黑釉银油滴碗”,虽工艺独特,装饰繁复,做工精细,纹饰漂亮,由于无法撼动建窑黑釉茶盏的霸主地位,无法提高自身的影响力,从而掩盖了自身的光环,阻碍了人们对其产品的深入了解和认识,进而使其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虽然历史上建盏受到上层社会的青睐,并一时成为宋一代唯我独尊的不二选择。而作为北方最负盛名的窑场磁州窑,为适应市场的需求,利用自身的技艺优势,将建盏的美深度融合于自身的产品之中,探索烧制适销对路的黑釉瓷碗也在情理之中。“酱褐地黑釉银油滴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问世的。其釉面乌黑油亮,如胶似漆,胶质感极强,釉面呈亚光,其上布满着大小不一的颗颗油滴,油滴呈银灰色金属光质,它们相互依偎在一起,好似正在由高到低向碗心流淌积聚。磁州窑“油滴碗”虽不及建窑“油滴盏”名扬海内外,但该“油滴碗”也不失建窑“油滴盏”所具有的艺术魅力。它黑如松墨、厚如凝脂的釉面,配上银灰色的颗颗油滴妙趣横生,犹如黑夜中的繁星,在天空中闪闪发光,闪耀着迷人的艺术光彩;它又好像轻盈的气球,正在展翅飞翔,遨游蓝天,层层叠叠蔚为壮观。它与建盏一北一南,遥相守望,惺惺相惜,各展风采,是北南窑口匠师技艺的大碰撞,具有鲜明的时代风貌、文化语言、艺术内涵和独特的地域特性。

吉州窑黑釉花口瓷器盘和碗


吉州窑以黑釉瓷著称,尤其是“木叶天目”、“剪纸贴花天目”和“玳瑁天目”饮誉中外,深受瓷器收藏爱好者喜爱。胎质灰白较细。以碗、盏、碟、钵为多。釉色白中泛青黄,釉薄不及底,今天我们不介绍大家都知道的名品,介绍两件素胎吉州窑瓷器。

吉州窑黑釉花口碟

吉州窑黑釉花口碟通高3.6、口径13.3、底径5.9cm,瓷器呈花瓣形敞口,斜弧腹,矮圈足。内出筋。内施满釉,外釉黑釉至足部,黄白色胎。

吉州窑黑釉花口碗

吉州窑黑釉花口碗通高6.3、口径14、底径4.3cm。吉州窑黑釉花口碗花瓣形敞口,斜弧腹,圈足。内施满釉,外施黑釉至足部,有流釉现象,黄白色胎。

黑釉执壶(唐)


唐 黑釉执壶

规格:高24.1cm,直径22.8cm

黑釉瓷是十分重要的一类瓷器,烧造历史稍晚于青瓷。东汉墓中已有黑釉罐出土,而江浙一带东晋、南朝墓葬也屡有黑釉瓷器发现。在唐代,黑釉瓷烧法比较多,几乎出白瓷、青瓷的窑场多有烧造。因为黑釉含铁、钛量比较高,且变动范围大,说明它对原料的适应性较强。黑釉与青瓷、白瓷在成分上的区别主要在于含铁量的有无或多寡,以及氧化还原烧成上的一点差别,这就较有利于黑釉瓷的生产与发展。

执壶又称注子、注壶、偏提、汤瓶。基本造型是敞口、溜肩、弧腹、平底或带圈足,肩腹部安流口,腹部间安执柄。它盛行于唐中期至宋,在其他朝代也有发现。唐中期的执壶壶流较短,作六角形、八角形或圆形。五代时壶流与执柄开始加长。宋代变得瘦长,常见作瓜棱形。唐、宋时越窑、长沙窑、耀州窑、磁州窑、景德镇窑烧制较多。

从器型上说,执壶略似鸡首壶,它所盛行的唐中、晚期,鸡首壶已渐渐消失。两者虽都是盛水物,但执壶可用于点茶,即将茶末放在碗内,再将执壶中开水冲入碗中。此法起于晚唐而盛行于宋。为点茶之需,嘴越做越长,后来呈曲流状。(

黑釉拍鼓浅说


天水市博物馆藏一件元代陶质黑釉腰鼓。鼓为筒形,束腰,两头大,腰细,中空,鼓长57.8厘米,鼓面径22.6厘米(如图)。原有之皮蒙面缺失,鼓身有七道凸弦纹。器表施黑釉,釉层莹润凝厚。通体上点缀41个造型各异的月白色釉彩斑,水墨浑融,十分醒目。在烧制过程中,经过窑温作用,釉彩发生变化,形成了各种抽象的动物形釉彩斑,鸡、鸵鸟、鸭、狗、猴、象、骆驼,形象生动,神态自然,奇妙无比。腰鼓又名拍鼓,原为西域打击乐器之一种,公元前2世纪张骞凿空西域后,西域乐器陆续传入中国。在敦煌壁画、云冈石刻中,不难发现当年乐伎拍击腰鼓的画面。考古发现中也有这类画面。1994年6月河北曲阳县灵山镇西燕州村西坟山古墓前室西壁画《散乐图》,画面上四人吹奏,一人舞蹈,一人击大鼓,一人击腰鼓。唐李寿石椁线刻《乐舞图》,北壁刻坐着演奏的12人,所用乐器依次为竖箜篌、五弦、琵琶、筝、笙、横笛、排箫、筚篥、铜钹、、腰鼓和贝。1903年在新疆库车北苏巴什地方铜厂沙河岩雀离大寺遗址出土公元1世纪的木胎大舍利盒,周壁饰有描绘龟兹假面舞“苏幕遮”的场面,图中共出现6件乐器:大鼓、竖箜篌、阮咸、排箫、鸡娄鼓和簸芎,其中鼓占了2件。特别是那面大鼓由二童子升行,乐人操双杖擂击,形象十分生动。狮子舞演出的场面见日本《信西古乐国(园?)》,图中狮子身后9名乐工所用的乐器是:腰鼓二、钲二、大鼓二、横笛一、筚篥一、鸡娄鼓大鼓在图中被描绘得异常壮硕,演奏时所起的作用不难想见。现在日本正仓院还藏有当时仿照我国唐代腰鼓烧制的三彩腰鼓,生动地反映出中日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史实。据史书记载,自汉武帝以后,木笛、琵琶、拍鼓等乐器开始从西域传入中原。鼓之声浑厚激昂,不为丝竹所掩。答腊鼓,鼓形接近羯鼓,唯稍宽短,用手拍击,故又称揩鼓。候提鼓亦属羯鼓类型。毛员鼓和都昙鼓都是细腰鼓。鸡娄鼓一般较小,形圆如瓮。鼓类在龟兹乐器的配置中占的比例很大,演奏时其效果或如惊飚疾雨,节奏极强。《酉阳杂俎》卷12说:“玄宗常伺察诸王。宁王尝夏中挥汗鞔鼓吹,所读书乃龟兹乐谱也。”中亚乐舞大大地丰富了汉族的乐舞文化,受到当时人们的欢迎,中原地区开始大量烧造陶瓷质腰鼓。这件腰鼓的造型、颜色都同唐南卓《羯鼓录》中的花釉腰鼓记载相吻合。

所谓花釉,即是在黑、黑褐、钧蓝、青色等深色釉为底釉的器物上绘以白、黄、天蓝或月白等浅色斑或花纹,斑点有的规则排列,有的任意加点。制瓷工匠充分利用釉在烧造过程中的釉色流动和窑变,使作品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鼓多出现在壁画和文字记载里,实物较为少见,天水市博物馆的束腰陶鼓因之更为珍贵。

黑釉剔花缸


收藏机构:故宫博物院

大小尺寸:高17cm,口径13.5cm,足径9.5cm

生产时代:金代

生产窑口或产地:其它窑口

品种:黑瓷

陶瓷造型:容器

说明:辽

缸唇口,鼓腹,圈足。缸内口部施黑釉,外壁以黑釉剔花装饰,肩部为变形回纹,腹部为缠枝花草纹。外底无釉。

此缸造型浑厚饱满,黑釉光亮如漆,剔花技法娴熟,以黄白色的地子衬托黑色花纹,对比鲜明,具有较好的装饰效果。从其胎釉特征看,应是金代山西窑产品。以往由于种种原因,许多金代陶瓷被划归于宋代,从而认为金代陶瓷无精美之作。1949年以来,随着金代墓葬中大量陶瓷器的出土,人们对金代陶瓷的真实面目逐渐有了清醒的认识,墓葬出土实物和窑址出土标本证明当时北方的定窑、耀州窑、钧窑、磁州窑、淄博窑、大同窑、浑源窑、介休窑、长治窑等到了金代仍在继续烧造,产品各具特色,且不乏精美之作。

福清窑黑釉盏


福清窑黑釉盏是福建福清窑烧造,福清窑黑釉茶盏釉色漆黑光亮,兔毫纹向外放射,是宋代建盏的佳品。福清窑黑釉茶盏盏敞口,深腹,圈足。内外施黑釉,釉色均匀,釉面呈现出细丝状条纹,仿如小兔的毫毛一般,故称“兔毫”纹。口沿处失釉呈酱色,外壁施釉不到底,釉厚凝聚处呈泪痕状,近足处及足底素胎无釉。

建窑是我国宋代著名的以烧造黑釉瓷器而闻名于世的瓷窑,其遗址位于今福建省建阳市水吉镇,废品堆积散布于池中村、后井村周围的芦花坪、大路后门、源头坑、牛皮仑、营长墘(又名社长埂)、庵尾山(又名庙尾山)等处山坡上,范围达10余万平方米。20世纪50年代以来,文物考古工作者对建窑遗址进行了多次调查与发掘,特别是1960年10月、1977年夏、1989年5月至1990年5月、1991年10月至1992年4~7 月的四次大规模考古发掘,清理了10几座龙窑遗址,出土了大量瓷器标本以及窑具、工具标本,为研究建窑的烧瓷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考古发掘所获得的资料证明,建窑创烧于晚唐、五代时期,当时以烧造青釉瓷器为主,兼烧少量黑釉瓷。宋代是建窑的兴盛时期,大量烧造黑釉茶盏,兼烧部分青釉、青白釉瓷。元代以后,建窑渐趋衰落,至清代,曾一度烧造青花瓷器。 宋代建窑主要烧造为适应当时“斗茶”需要的黑釉茶盏,依据釉面上所形成的氧化铁结晶斑的不同,品种有“兔毫”、“鹧鸪斑”、“曜变”等称谓。宋代文人曾写诗赞美过建窑鹧鸪斑盏和兔毫盏。如蔡襄撰《试茶》曰:“兔毫紫瓯新,蟹眼清泉煮。雪冻作成泥,云间未垂缕。” 陈蹇叔撰《郎中出闵漕别送新茶》曰:“鹧鸪碗面云萦字,兔毫瓯心雪作泓。”

宋代的茶叶通常制成半发酵的茶膏,饮用前先把膏饼碾成细末放在茶盏内,再沏以沸水,水面会沸起一层白沫。斗茶者先要斗其茶色,以青白为胜。其次斗其水痕,以茶汤在茶盏周围沾染一圈茶痕,先退去者为负。黑釉茶盏衬托白色茶沫最适宜斗茶,因而受到斗茶者的喜爱。南、北方瓷窑大量烧制黑釉茶盏,尤以福建北部地区最为突出,福建建窑黑釉茶盏一度曾为宫廷御用。宋代饮茶之风盛行,上至宫廷,下至平民,无不喜好饮茶。

福清窑黑釉盏,高6.5cm,口径12.5cm,足径4.5cm

孔雀绿釉碗


孔雀绿釉碗,一种呈色翠绿透亮似孔雀羽毛的低温色釉,又称翡翠釉、吉翠釉,最早见于宋代磁州窑,以铜为着色剂,釉色有深、浅两种。

孔雀绿釉碗撇口,弧壁,瘦底,圈足。无款。碗内壁及圈足内施青白色釉,外壁施孔雀绿釉,近足处暗划仰莲瓣纹。此碗虽未署款识,但其典型的正德宫碗式造型和器足内施淡青白釉的特征表明其为正德官窑器。

明代正德时期孔雀绿釉的烧制达到鼎盛阶段,色泽青翠鲜艳。清代康熙年间孔雀绿釉极为盛行,釉色深重葱翠,也有的色浅淡而鲜艳。其釉面薄厚不同,但均开有细碎纹片。这个孔雀绿釉碗就是明正德官窑瓷器。 

明正德,高6.6cm,口径16.2cm,足径6.5cm。

釉里红碗(明)


明 釉里红碗

规格:高10.5cm

质地类型:瓷器

明代景德镇瓷器制造盛况不减且又有新发展。洪武年间在此设立御器厂,正式有了常年照例解贡的官窑。厂内按工作任务分为二十三作,如大碗作、碟作、盘作、盅作等。官匠有三百余人,而“雇夫”等助手不下千计,可见规模之巨。由于进贡器物选取标准很严,故产量不高,有些任务只能转嫁民窑完成,称“官搭民烧”。

根据烧造工艺的不同,可以将明代瓷器分作釉上彩和釉下彩。釉里红与青花是釉下彩瓷器中的两个门类。在明代初年(特别是正德年间),釉里红的红色还不那么鲜艳,有时还有“晕散”现象,就是图案线条的边缘有些模糊,这是由于采用了石灰釉和助熔剂含量高的色料,色料易向釉层扩散所造成的(这在清代釉里红中很少见到)。洪武时期景德镇所产釉里红数量很多,超过青花和其他品种。宣德年间及以后的釉里红产品极品很少,但在其间烧制的以红色块表现的三鱼、三果、灵兽图案的釉里红器皿,色泽鲜艳如红宝石,只是其红釉是在剔去白釉后再填入的,即是《景德镇陶录》中称的“宝烧”,所以也有专家称之为填红,以与其他的釉里红器物相区别。

明初的釉里红瓷器在器型、纹饰上与当时的青花非常相似。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