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 美不过中国红

“红”是中国人的魂。从眉心朱砂到一抹红唇,“红”是女人的颜色;从足下红鞋到头顶凤冠,“红”是婚姻的颜色;从门上对联到空中鞭炮,“红”是节日的颜色;从唐装彩衣到五星红旗,“红”是中国的颜色。红,传承了一个古老的习俗又记载了一门精湛的技艺,“红”究竟是什么?第一抹意外的红

因红的吉祥如意身,万物欲与红染指。唐代之前中国瓷器是没有红色的,只因使用红色釉料“低温不成红,高温则去色”的火候太难掌握。

唐代中晚期,长沙窑中铜的使用非常广泛,其目的是烧制绿色,由于烧制温度的原因,它往往会出现还原焰,高价铜在还原焰下变成低价铜,成色就是红色。于是长沙窑出现了陶瓷史上的第一抹红色。

千古绝唱是祭红

北宋年间河南禹县烧制的钧红瓷器色泽鲜艳,颇受皇族贵人的喜爱。但烧制工艺还不太成熟,钧红瓷纹理中会掺杂其他色,实在是美中不足。

明朝宣德年间,宣宗皇帝为祭典日神要求督窑官烧出一套鲜红色的红瓷器,烧不出来就不得出窑。一窑工女儿为表抗议纵深窑炉,鲜红色的红瓷烧出来了,就是这祭红瓷器。祭红娇而不艳,红中透紫,色泽深沉而安定。

清朝年间有一段话这样形容祭红瓷的难得,“官古窑成重霁红,最难全美费良工。霜天晴昼精心合,一样搏烧百不同”。

祭红瓷是我国历史上价值最高的瓷器,现存也不过100件,保存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中。不知什么时候,祭红的烧制技术就失传了。

难能可贵中国红

钧红、祭红以及后来的郎红、胭脂红、豇豆红、珊瑚红等红色釉都是低温釉,烧至800℃左右红色即会分解。因此多少年来,中国瓷器没能将红瓷发扬开来。1986年湖南科研人员用35吨木材烧制成一种高温红瓷,但换成煤气烧制时,红色便退了色。

2002年3月,在实施将红釉外使用一种保护层的工艺后终于实现了1250度高温下,使用煤气烧制成非常鲜艳的红瓷器,这种瓷器就被命名为“中国红”。它的红色也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大红色,印刷中将他的CMYK值规定为:C0、M100、Y100、K10。由于我们的生活与这种红色有太多重和的地方,所以我们习惯称这种颜色为中国红。

神妙莫测的中国红

中国红与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联系太大,人们恨不得能将他使用得淋漓尽致,可惜就如同红瓷难成一般,这个红除国内既有的使用场合外很难再将它另作他用。

现在很多国内国外的设计师希望借助中国红成就一个完美的设计。研究中国红,将它应用在室内外设计、家居用品设计上,成了一股热潮。

读中国红瓷的历史

一般人认为,中国瓷器以青蓝白诸色闻名,红色为主色调的瓷器并不多见。事实上,中国红瓷历史源远流长。红瓷的发展历史可分为晚唐的始创期、元明的成熟期、明清的极盛期、当代的复兴期等几个特性明显的阶段。

红瓷始于晚唐,但从工艺角度分析,红瓷的技术成熟期是元朝。元朝景德镇展并创新了前朝以来的釉里红技术,开始了批量生产釉里红的历史。

明清是红瓷发展的极盛期。明洪武是釉里红发展史上的第一个极盛期,此时釉里红大多色较淡,红色晕散,纹饰以花卉为主,有较多扁菊花纹是一大时代特征。明宣德是釉里红瓷发展的又一高峰,该时期红瓷创新分为釉里红和青花釉里红两大类。

到了清康熙年间,红瓷制造工艺相当突出,红瓷成品色调浓艳鲜亮,有不同的浓淡层次,品种也较为多样,有釉里红、青花釉里红、青花釉里红加彩、釉里三彩等。雍正年间所制红瓷在工艺上达到历史最高峰,其红瓷成品红艳,尤其是青花釉里红在色彩、设计上皆有前期未有的新意,青花色调浓淡不但很鲜亮,且时有晕散。

1998年,中国科学家攻克了陶瓷大红色釉不耐高温的世界性难题,烧出了色泽鲜艳、表面纯净的大红色瓷器,失传近百年的中国红瓷在20世纪末得以重生。这一技术实现了中外陶瓷艺人百年的大红梦,填补了世界陶瓷史上的空白。

细品现代中国红瓷

中国红烧制难度很大,工艺复杂,正常要四次进炉;一是素烧;二是釉烧;三是红烧;四是金烧。红釉现在是用稀有金属钽烧制而成的,金属钽是比黄金还珍贵的稀有金属,可以说中国红是用黄金烧成的。

简约雅致、细致白润、胎薄如纸、击声如磬是其真实写照。自其诞生之日起,红瓷以其“薄如纸、透如镜、声如磬、白如玉”,瓷质细腻通透,器形美观典雅,彩面润泽光亮,花面多姿多彩的特点,成就了它洁白的质地和华贵的造型,兼有使用和艺术的双重价值,是收藏与赠友的珍品。

中国红优劣产品的区别在于:

听声音:优品声音清脆响亮,杯身和杯盖撞击后回声萦绕不绝,劣品声音沉重发闷,回声不大也不清脆。

看色泽:优品色泽如玉,而劣品色泽发灰偏暗。

透光性:优品透光性很强,光泽度很好,在灯光的照射下,如大红灯笼一样透出红光;劣品则不透光。

厚度和重量:优品由于采用真骨瓷,瓷很轻壁很薄;劣品则厚而沉重。

小编推荐

标准红色瓷“中国红”


中国陶瓷艺术源远流长,千百年来,众多色彩斑斓的瓷器中唯独没有象征吉祥、喜庆,最为中国人喜爱的大红色瓷器。红瓷——“中国红”的问世实现了陶瓷人千年高温大红釉的梦想,被业界人士誉为“神品”。

红色瓷之所以名贵,除了它的颜色。光泽具佳外,更因为它“千窑难得一品”,“十窑九不同”。如蜚声海内外的祭红。郎窑红这样的瓷中珍品,但它们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红色釉。中国红的研究成功为陶瓷领域增加了一个极其名贵的新品种。

科研人员胡天霏同志经过十多年的潜心研究,从三千多个配方中筛选出能耐1300-1350度的高温大红色釉,釉面光洁明快,如朝霞似的火焰,配之以中国传统的龙凤图案,雍容华贵,极具有装饰艺术效果,皆显出独特的无可代替的东方之美。

“中国红”耐高温瓷器的诞生,震惊了国内陶瓷界,结束了中国瓷无标准红色的历史,向世人再一次证明,中华民族具有悠久历史的,光辉灿烂的陶瓷文化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不可动摇。

大红是喷薄的朝阳,是燃烧的火焰,是生命的宣示。自瓷器问世以后,人们就想把大红搬上釉面。但千余年来,能耐高温的真正陶瓷大红,却只存在于瓷业人士的魂萦梦绕追求中。

1983年原湖南省分析测研究所副研究员胡天霏先生及助手毛明福先生承担了大红研制任务,前后20多年,终于获得成功,并在本公司首先实现了工业化生产,揭开了陶瓷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

中国红瓷工艺水准高 精湛绝妙光致茂美 国际馈赠佳品


鸿运蛋金龙

红色自古以来是中国的图腾颜色,在各个场合都赋有使命般的意义于性质:在中国的京剧脸谱里红脸象征着忠诚、爱国、姓杨;在婚礼中,红色又象征着吉祥、喜庆、鸿福;在春节,红色更象征着红红火火、万福、纳福、驱邪;红色在服装里、电影中是一道亮丽的表现力,在一些电影中,红色甚至直接就代表了中国的含义。

红色是吉祥如意的颜色,红艳艳的中国红瓷正是集纳了吉祥如意、纳福驱邪的含义在内,对中国的红色文化的一种诠释。

中国红瓷以其独有的的鲜艳夺目,独具中国文化韵味,深受海内外的藏友追捧。中国红再配上鎏金的中国图腾图案,有如画龙点睛,二者相得益彰。

如今,“中国红”陶瓷已被正式定为赠送国际友人的国家级礼品,也备受收藏者的关注.陶瓷是中国的伟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八千年以来,华夏民族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的双手,创造了精湛绝妙、光致茂美的中国瓷器,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中国红瓷的烧制难度很高,工艺复杂,通常要四次进炉:一是素烧;二是釉烧;三是红烧;四是金烧。并有十窑九不成之说。

红瓷的形成难。铜红在800度要分解,中国红在1150度的高温下成瓷,难中之难。贵:材料贵红釉现在是用稀有金属钽烧制而成的,金属钽是比黄金还要珍贵的稀有金属,可以说中国红瓷是用黄金烧成的。好:瓷好陶瓷通常以烧制温度来划分其优劣:低温陶重,高温细白瓷、玉瓷轻,而中国红在1450度的高温下烧制而成,玉如凝脂,足显珍贵。

另外,博宝艺术网为了迎合大家的需要,特别为大家推出了在瓷底部加字的服务,成为馈赠亲友,会议留念,特别是在国际上的礼品馈赠,成为上上之选。

陶瓷之美


陶瓷造型优雅,釉色莹润,彩色好,绘得精,所以就美,这些说法都对,但还不够全面。我们所说的“美”,不单是要悦目还要赏心,就是说,一件美的陶瓷,看着它,我们不单感到愉悦,而且会因之而感动。

陶瓷是属于工艺美术范畴的东西,有古老的遗留,也有新时代的制品,姑勿论新旧,只要能乐人动人,就美。并非是所有的陶瓷器具都能乐人动人,陶瓷不像被称为“纯艺术”的音乐、绘画那样,作者的主观愿望与情绪较容易融入作品中去,因此能相对容易把握创作成果。陶瓷就不同,往往是陶艺家充满创作激情,把作品原稿完成了,进窑烧制时心情是忐忑不安。开窑时,也许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或发现烧成品与自己的愿望相距太远,更有甚者,所有的心血都化为乌有,这种沮丧是可想而知的。

陶瓷的美从陶瓷制作最先的构思开始,到绘制,再到烧制,最后成品,这一连串的环节都必须灌输进作者满腔的创作激情。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了哪怕是稍许的懈怠,都会影响到陶瓷的品质,使其最终的美大打折扣。一件好作品出来了,再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鉴藏、摩挲而能完好无损,这又添进了无数人的情志,作品社会美的价值因此得到提升。至于那些制作工艺复杂、成型和装饰难度大的制品所体现的材质美和艺术美的水平就更高。

陶瓷之美,美在陶瓷制作者的辛勤构思和耐心经营上,美在劳动者孜孜不倦的追求完美的崇高精神上。任何一件陶瓷艺术品都是劳动者智慧和汗水的结晶,都透露着美。

陶瓷名词:宝石红


宝石红——铜红釉品种之一。因釉色中闪烁出红宝石一样的色泽,故名。又因这种釉色常作祭祀用器,又称"祭红".创烧于明代宣德景德镇窑,品种有盘、碗、洗、高足碗等。

釉点缀陶瓷的美


釉是生产瓷器最重要的原料之一,它见证了中国瓷器的辉煌。青釉中国瓷器最早的颜色釉是出现于南方的青釉。所谓“青釉”,颜色并不是纯粹的青,而是具有黄、绿、青等几种颜色,但多少总能泛出一点青绿色。同时,古人往往将青、绿、蓝3种颜色统称为“青色”,例如许之衡《饮流斋说瓷》称:“古瓷尚青,凡绿也、蓝也,皆以青括之。”我国历代的青釉都以铁为主要着色元素,以氧化钙为主要助熔剂,加了氧化铁的色釉,在氧化焰里烧成黄色,经过还原焰才成为青色。白釉白釉是瓷器的本色釉。一般瓷土和釉料都或多或少地含有一些氧化铁,器物烧出后必然呈现出深浅不同的青色来。如果釉料中的铁元素含量小于0.75%,烧出来的就会是白釉。古代白瓷的制作,并不是在釉料中加进白色呈色剂,而是选择含铁量较少的瓷土和釉料加工精制,使含铁量降低到最少的程度。这样在洁白的瓷胎上施以纯净的透明釉,就能烧制白度很高的白瓷。白釉出现于北朝。黑釉我国古代黑釉分为石灰釉和石灰碱釉两大类。东汉、东晋等早期黑釉都属石灰釉。唐代以后,基本上都改用石灰碱釉。就黑釉的品种而论,可以分为一般黑釉与花色黑釉两大类。油滴、兔毫、玳瑁、麻酱釉等即属花色黑釉。红釉红釉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北宋初年,但真正纯正、稳定的红釉是明初创烧的鲜红,到嘉靖时,又创烧了以铁为呈色剂的矾红。鲜红为高温色釉,矾红为低温色釉。红釉的种类很多,除鲜红外,又以浓淡而衍化出各种不同的品种。深者有宝石红、朱红、鸡血红、积红、抹红等。抹红带黄色的又叫杏子衫,微黄的又叫珊瑚釉,此外还有橘红和枣红。淡的一般称粉红,带灰色的叫豇豆红,灰而又暗的叫乳鼠皮,胭脂红也是粉红的一种。粉红中最艳丽的叫作美人醉。蓝釉蓝釉最早见于唐三彩中。但这时还是低温蓝釉,只有绮丽之感,缺乏沉着色调。高温蓝釉的出现是在元代。入明以后,特别是在宣德时,蓝釉器物多而质美,被推为宣德瓷器的上品。至清康熙时,更出现天蓝等多种新品种。绿釉含氧化铜的石灰釉,在还原气氛中呈红色,在氧化气氛中则呈绿色。我国传统的绿釉和绿彩都是以铜作着色剂,属于铜绿釉。我国在汉代就已用铜作着色剂烧铅绿釉,宋时瓷器上的绿釉已较普遍。但是,在明代孔雀绿烧成熟以前,所有的绿釉都呈深暗青绿色,没有达到亮翠的程度。所以,成功的绿釉都是明清时期的产品。如高温绿釉中的郎窑绿、苹果绿,低温绿釉中的孔雀绿、瓜皮绿和秋葵绿等等。黄釉黄釉最早出现于唐代,当时安徽淮南寿州窑、河南密县窑等都烧黄釉。但正色黄釉还是汝窑的高温黄釉———茶叶末釉。

陶瓷收藏重在“古、稀、美、俏”


中国陶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隋唐五代精美的越窖青瓷到宋代的五大名窑瓷器以及元代的青花彩瓷系列,都成为世界瓷器史上的耀眼之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古瓷器收藏队伍得到迅速壮大。目前在古瓷器收藏队伍中,除少数学者型收藏鉴赏家和企业型收藏投资家拥有一些高档古瓷珍品外,大多数喜爱瓷器的收藏者是以收藏中低档瓷器为主,其收藏目的也出于兴趣爱好、陶冶情操。

随着近年来各类收藏品价值大幅上涨,古瓷器收藏投资风生水起,“以瓷养瓷”之风逾来逾盛。

我国解放初期及“文革”期间,由于国民收入较低,加上人们对流散在民间的这些物品不大了解,因此古瓷器的市场价值不高。但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随着收藏投资市场的活跃,古瓷器价格一路上涨。与此同时,无论是古瓷或是新生出炉的陶瓷,都有人在收藏,瓷器收藏队伍正在不断壮大。

事实上,不是所有瓷器都具有收藏投资价值。瓷器收藏与钱币、邮票收藏投资一样,需要讲究方式方法,特别是初入瓷器收藏领域者,除了注意辨别真伪外,还要把握好几个尺度。

第一要“古”。古瓷、古董贵在一个“古”字。古瓷器属于传统收藏,或称古玩(现代收藏称现玩)、古董。远古的器物是历史文物,加之瓷器的保存不如金玉、铜石等物容易,越古越少,越古越贵。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和荒山野岭的开发利用,使不少古瓷器出土重见天日,这便为古瓷宝库增添了不少瑰宝,也为收藏者提供了机会。

第二要“稀”。物以稀为贵。如宋代汝瓷,便因其稀有而倍加珍贵,尤其是御用汝瓷。

据有关资料统计,从北宋晚期至今传世的御用汝瓷总数不超过百件,且分别珍藏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及各地、各国博物馆和少数收藏家手中,故有了“纵有家产万贯,不如汝瓷一件”的说法。

据了解,目前市面上,一块带有芝麻钉的汝瓷残片已达数千元,如果是一件完好无缺的汝瓷器,那将是数万,数百万元甚至更高的价位。

国内外古瓷收藏界,均以宋代“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窑作品为热点,其次要数元代青花彩瓷了。而唐代青花(唐青花是由白瓷与三彩孕育而生,唐代白瓷成熟的烧制工艺,使三彩器与唐青花以其洁白的衬底映照出艳丽的色彩效果)因其存世数量极少而难得,故唐青花瓷从其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上讲,均具有相当高的收藏价值。

第三要“美”。在宋代五大名窑中,只有定窑烧制白瓷,而汝、官、哥、钧都是以青釉取胜。然而,定瓷精品之所以珍贵,倒不仅仅在于其如雪似银的胎釉,而在于它精美的划花、刻花和印花的纹饰。而汝瓷的精美,可谓宋代瓷艺百花苑中一朵奇葩。它的造型,既注重古朴典雅,又追求造型美丽,把造型艺术之秀美,釉色高雅素净之风尚以及装饰艺术之风格融为一体,把东方美学特有的艺术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

元代青花和清代彩釉瓷器,也都是以精美而闻名,虽然在民间有一定的藏量,但价格也都不菲。如北京中拍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07年迎春大型拍卖会,一个元代青花“云龙纹玉壶春瓶”以88万元人民币成交。

第四要“俏”。要注重收藏市场需求量大、行情看涨的古瓷。

“俏”货价格攀升潜力大。约10年前,清三代官窑瓷器在拍卖会上的成交价才几千、几万元。由于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现在官窑瓷器已达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几千万了。

另外,国内古瓷拍卖价近年来虽然不断升高,但与国际拍卖价相比还是较低的,后者往往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因此,古瓷的市场前景看好,升值潜力仍较大。如北京中嘉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06年秋季北京拍卖会上,一件元代青花“五龙罐”估价300万元至500万元人民币;而在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德举行的“中国陶瓷工艺精品及外销工艺品”拍卖会上,一件款式样品与“五龙罐”差不多的元代青花《鬼谷下山》罐则以1568.8万英镑(折合人民币2.3亿元)成交,一度创下中国陶瓷艺术品拍卖纪录。

继续感受方卫国陶瓷之美


幽暗的背景,端庄的女子,艳丽的服装……曾经我们习惯的油画,突然之间呈现在巨型的瓷板上,让我们领略到一种全新的视觉美。方卫国陶瓷新作展自从亮相本报江南艺术馆,引来业内外高度关注,专家们纷纷评价,这种在陶瓷创作上的大胆尝试,将会让陶瓷艺术今后有更丰富精彩的画面。而为让更多艺术爱好者能够感受方卫国惊艳之作,他的陶瓷新作今日起将移师本报江南艺术馆樟树林陶瓷分馆,让更多喜爱艺术的本报读者近距离感受。

不是科班的陶瓷工艺师,没有大师的头衔,方卫国却对家乡的陶瓷艺术有着执着的喜爱。为把自己二十多年的油画艺术能够展现在陶瓷之上,方卫国潜心在景德镇学习了6年陶瓷工艺,并不断尝试创新。在他的陶瓷新作中,很多作品都是大件的瓷板,在烧制过程中成功率极低。当一件件美丽的民国女子陶瓷艺术品从景德镇运来南昌时,让我们第一次看到了瓷板上的油画绘画,看到了明暗关系制造出的幽暗背景,看到朦胧的灯光,这是一种全新的视觉美。

有专家表示,很多外来艺术家来到景德镇,大大丰富和推动了陶瓷艺术发展。他们的陶瓷作品艺术品位比较高,在市场上的价格完全是按照作品本身来定价,不存在炒作的因素,他们的作品对艺术爱好者来说也是不错的收藏选择。你喜欢陶瓷上的油画风格吗,那就到本报江南艺术馆樟树林陶瓷分馆来亲身感受吧。此外,省高级工艺美术大师王琳的作品近日也进驻江南艺术馆陶瓷分馆。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