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瓷风靡世界,曾是世界难烧的瓷器

红色象征着吉祥、喜庆,中国的很多建筑,器物都是用红色来装饰的。红瓷曾是世界陶瓷史上最难烧制的一种瓷器,因为大红釉料对温度的要求极高,很不稳定,瓷器烧成要1200℃以上的温度,而大红釉料在800℃就分解了,极难烧成红瓷,因此红瓷又被世界陶瓷爱好者誉为神品!

瓷库商城世博礼品—中国红瓷扁豆双禽瓶

中国红瓷的烧制成功是醴陵瓷器界的“惊人一笔”,高温红瓷有“十窑九不成”,“千窑难得一宝”之说。通过多道复杂的工艺,多次高温烧成,中国红以珍贵的光泽、高雅的气质、精湛的工艺令世人叹服,可谓瓷中极品。自烧制成功以来,为世界各地藏家喜爱,“高温中国红”成为私家高级定制的宠儿,一时间风靡世界。如今中国红瓷已成为商务礼品、文化交流礼品、庆典礼品之首选,具有极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瓷库商城中国红盛世繁华瓶—上海世博礼品

中国红瓷通身玉如凝脂,细白晶莹,图案栩栩如生,是中华传统绘画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技术、工艺、材质及艺术综合造就了中国红瓷的非凡价值。

中国红瓷特点:

难:工艺难

一、中国红烧制难度很高,工艺复杂,通常是四次进炉:一是素烧;二是釉烧;三是红烧;四是金烧。每一环节不可偏差。通常情况下,中国红瓷器在烧制多件中才能出一件成品,大型成品的合格率更低,“十窑九不成”。近乎苛刻的制造工艺与极低的成品率,彰显中国红瓷的稀缺性与珍贵性。通常一件红瓷作品要经过五道工艺。

第一道工艺:烧坯。经过1350℃的高温烧制胚体成为质地坚硬,光滑细嫩的素瓷。

第二道工艺:着色。利用硫硒化镉(cdses)和五氧化二钽(Ta2O5)等,烧制成大红高温瓷。

第三道工艺:打底。根据彩绘画面的形状涂上一层白色颜料作彩绘底子,底子要上得均匀,太薄,红色会透出来串色;太厚,则会在800℃下开裂。

第四道工艺:勾廓。根据画面的内容勾勒各种物体的轮廓线,再放进高温炉下烧制。

第五道工艺:赋彩。彩绘后再经过高温烧制,颜色永久附着于白底上。

二、红瓷的形成难。铜红在800度要分解,中国红在1450度的高温下成瓷,难中之难。

贵:材料贵

红釉现在是用稀有金属钽烧制而成的,金属钽是比黄金还贵的稀有金属,且红瓷上的金色图案是用纯度在99%以上的纯金烧制而成,可以说中国红瓷是用黄金烧成的。中国红瓷从用材方面就体现了高贵艺术珍品的品味与价值。

taoci52.com小编推荐

与世界共享中国的记忆


奥运期间,在展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的同时,众多的文物展览纷纷亮出“家珍”,让世界人民与我们一起共享中国的记忆。

国内珍品首次亮相

《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于7月28日至9月20日在国家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举办,向世界展示中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智慧与创新精神。本此展览的270余件(组)文物,来自全国文物博物馆系统的77家单位,50%以上属国家一级文物,有不少是各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还有些是首次公开亮相。此次展览的文物级别之高、涉及品种之广、数量之多在文物展中实属罕见。

奥运期间,可与“奇迹天工”相媲美的,恐怕非《中国记忆——5000年文明瑰宝展》莫属了。全国26个省市的55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在7月23日至10月7日汇聚首都博物馆,169件文物珍品勾画出了中华文明5000年的历史轮廓。与此展览同期展出的还有《北京文物精品展》、《长江文明展》、《紫禁城内外竞技游戏展》4个文物展,这些展览都将持续到10月中旬。

故宫除了常设展览外,又有10个精品文物展在奥运期间对公众开放。尤其是设在文华殿区域的陶瓷馆,7月15日起以丰富的实物讲述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展品几乎涵盖了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所有重要品种,且绝大多数展品都是首次公开亮相。故宫武英殿的院藏书画精品展,用3年分9期展出中国最主要书画流派的最有代表性书画家的作品,7月15日起开始展出第二期。此外,“殿本精华展”、“清宫民族语文辞书展”、“院藏清代金银器展”、“院藏乾隆朝玉器精品展”、“清代王翚小品山水画展”、“紫禁城的历史和故事展”、“院藏清代宫廷服饰精品展”和“院藏捐献文物精品展”也都从不同角度讲述着中国历史。

中国钧瓷之都China的世界


我常常在想,“中国”的英文名称为什么不选择指南针、造纸术、火药或者活字印刷?

可以肯定的是,当翻译家们决定用China来指代中国的时候,瓷器的名声已经超越“四大发明”而响遍全球。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说,“元朝瓷器运销到全世界”。至少从元朝开始,一批批精美的瓷器就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从中原出发,过玉门,经中亚,至西欧,在西方引起轰动。在那些金发碧眼的老外眼里,瓷器代表一个神秘的文明古国,象征着古老的东方文化,瓷器就是中国。

从元朝至今,近千年的光阴滚滚而逝。

在记者节来临前夕,我们来到被誉为“中国钧瓷之都”的神垕镇。这里是钧瓷的故乡,也是河南最大的陶瓷产地和集散地。

来到这里,仿佛进入了“瓷世界”。

大大小小的街道两旁满是瓷器门店,摆放着成千上万件瓷器供你挑选。巧夺天工、古香古色的钧瓷,洁白无瑕、美不胜收的高白细瓷,形态各异、工艺精良的绿化瓷……

从门店走进企业,我在一家炻瓷生产企业观看了炻瓷的生产过程:

一堆黄泥土,要“破茧成蝶”,形成外观美丽、质地优良的瓷器,需要经过搅拌、沉淀、挤压、制胚、烘干、打边、磨平、上水、打章、隔格、手绘、上釉等20多道细致的工序,最后还要在1200多摄氏度的高温炉里烘烤10多个小时。

炻瓷,因为具有很高的强度和良好的热稳定性,无铅、无毒,适合现代化机械洗涤,并能顺利通过从冰箱到烤炉的温度急变,在国际市场上销量很大。目前,神垕炻瓷年产量达3.6亿件,出口创汇3600万美元。

神垕镇有380家多陶瓷企业,已形成六大瓷系、上千个品种,产品远销美国、东南亚、欧洲、日本、非洲等地。在全省正式对外出口炻瓷的41家企业中,有33家在神垕。

瓷器给神垕带来了什么?

在孔家钧窑的炻瓷生产项目车间,19岁的赵颖颖一边工作一边与记者交谈。她是一名普通的女工,月工资在600元左右,够自己花销。她的头发染成了金黄色,带着金黄色的耳环。三年前她初中毕业,曾零星地打过短工,一年前来这里工作。如果不是在瓷厂上班,她最大的可能是外出打工,但她说:“那样未必就好,我在这儿干觉得挺不错。”

作为一项劳动密集型行业,神垕镇的陶瓷行业为当地及周边乡镇提供了两万多个就业岗位,成为富民的支柱产业之一,同时带动了运输、包装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让我没想到的是,在这里,我遇到了深圳一家公司的河南代表赵超。由于神垕瓷器的名气,他干脆把办公室从郑州搬到这里,成为公司常驻神垕的“特别大使”。像赵超一样,在神垕镇,“驻扎”着近百名各个贸易公司的代表,在这里,你能听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方言。

中国是瓷器的发祥地,可我们却不得不面临这个尴尬的事实:我国的日用陶瓷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七成,但陶瓷贸易额和单件产品创汇却很低,单件创汇率仅相当于英同、日本的1/7,法国的1/3。有人这样形容:外国瓷器销售的是质量与档次,中国只是卖资源!

在神垕镇,每年有3亿多件印着“MADEINCHINA”字样的炻瓷销往国外,然而,由于目前炻瓷生产还处在初级阶段,器皿设计、经营权都掌握在外国公司手中,我们只能赚取较低的加工费用,而国外的公司则从中赚取了5倍乃至10倍的利润。陶瓷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使产品出厂价格一降再降,高层次的国际贸易、管理人才欠缺也成为突出问题。

神垕啊,你将怎样去面对未来?

可喜的是,神垕人已经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发展意识和危机感,并在用实际行动破解这些存在的难题。

神垕镇党委、政府以建设“世界陶瓷名镇”为目标,提出了“名瓷带动,以瓷兴镇”的发展战略,制定出陶瓷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并建好工业园区,打造陶瓷产业发展平台。各个生产企业将目光放在科学管理和市场观念的更新上,并主动走出去开阔视野。

孔家钧窑董事长孔相卿意味深长地说:“瓷器不仅是属于神垕的,更是属于中国的。神垕的钧瓷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只要有志气,早晚有一天,我们会在国际陶瓷市场上取得应有的地位。”

对于神垕人来说,昔日的辉煌已属于过去,未来才是永远的追求。

瓷器家族的釉色世界


瓷器,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商州时期就已诞生的它,一直到唐代以前都是没有彩绘的,即便偶尔能见到刻绘花纹,也大多是不上颜色的。我们充满智慧的先祖,正是看到了这个问题,从唐代开始,就借用釉的色泽,来追求瓷器的别致观感。及至南青北白大格局的形成,中国的瓷器便真正走进了七彩缤纷的世界。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去见识下瓷器家族常见的几种色彩:

1 | 褐绿彩

顾名思义,是用褐色和绿色描绘的画面。同当时的唐三彩相比,褐绿彩颜色单调了一些,不过唐三彩是陶器,烧制难度不如瓷器,故能在瓷器上烧出两种颜色,亦算得上是一大开创。褐绿彩的画面非常丰富,人物、花鸟、山水、图案、诗词,涵盖了后世所有瓷绘题材。虽然近年来发现了三国时的褐斑青釉瓷,但学术界还是公认长沙窑的褐绿彩是彩绘瓷器的鼻祖。

2 | 白釉黑彩

宋代瓷器相当繁华,现在鼎鼎有名的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还有龙泉、耀州、建阳等显赫一时的大窑,都是做单色釉的,在釉面色泽上作文章。只有磁州窑,执着地在白瓷上画黑色画面,从北宋一直画到现在,有种“虽千万窑,吾往矣”的气势。白釉黑彩又叫白釉黑花、黑白花,是用毛笔蘸黑颜料,在上了白化妆土的胎上作画,然后再上釉烧制。还有剔花,一般先用毛笔涂出树叶的形状,再用刀剔出叶脉,珍珠地划花,随后用木管蘸颜料,戳出来许多圆形,这种手法多见于磁州窑系的登丰窑。

3 | 青花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中华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青花瓷也是目前最被人们所熟知的瓷器品种,在世界上享有广泛的声誉!

4 | 红绿彩

红绿彩不只有红绿两色,有时还有少量的黄色和黑色。烧红绿彩的窑口很多,山西长治窑、河南扒村窑、山东淄博窑等等,这些窑口都在北方,时间是在女真人统治下的金代。当时南方是南宋政权,后世常常把金代和辽代瓷器划归到宋瓷,所以红绿彩还有另一个名字——宋加彩。“加彩”两字很形象,颜色是后加上去的,简单来说就是先烧好白瓷器,然后在釉面上作画,再进炉低温烤一下,让颜色溶进釉里。

5 | 釉里红

釉里红是以铜发色的釉下红彩,元代景德镇首创,特点是颜色有晕散,红色里经常出现绿色的斑点,叫美人醉。釉里红对窑温和气氛(窑内氧气浓度)的要求十分苛刻,元代常把握不好,因此烧出的釉里红偏黑,许多都会看不出红色。但是我们的先祖从来都不抛弃不放弃,坚持创新研究,到明宣德时期,釉里红的色泽便稳定了下来,然后又烧了三百年,到清雍正时,终于做出了完美的釉里红。

6 | 青花釉里红

前面我们讲到釉里红十分难烧,但还有更难的,那就是青花釉里红!青花是钴蓝,釉里红是铜红,两者对窑温和气氛的要求都不相同,要把两种颜色烧在一件器皿上,需要抓住同时满足两者要求的那一团火,说实话这可真的是全凭运气。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古代青花釉里红瓷器,其实每一件背后都有着堆积如山的废品,故而古董行有句俗话:青花带红,价值连城。

7 | 五彩和斗彩

五彩的“五”是个虚数,颜色不只五种,明代有红、绿、赭、黄、紫等色,清代又加进了黑、棕、蓝等等,现在景德镇的五彩颜料有近百种。明朝早期的五彩,是用毛笔涂抹出的色块,颜色光鲜,但细节却不甚分明。至于斗彩则一定要用青花勾线,然后釉上五彩填色。做斗彩很麻烦,要先画釉下青花烧一次,再画釉上五彩烧一次,为什么不全画在釉上呢?因为官窑五彩瓷追求的是工笔国画的效果,画过工笔画的朋友都知道,要先用墨勾出轮廓,然后再上色。但明代瓷工面临的问题是,没有模仿墨色的釉上颜料。

8 | 珐琅彩

珐琅起源于西方,类似于彩色玻璃一类的颜料,画在金属器皿上。元代时蒙古军队从西亚掳了一批珐琅工匠,安置在云南,当时叫大食窑或者鬼国窑。到明代时这种技术实现本土化,叫铜胎画珐琅,也就是著名的景泰蓝。康熙时的珐琅彩瓷器是通体画满的,已经看不见瓷了,还有紫砂胎珐琅彩,也是全部画满的。故而这一时期的瓷器沦为了珐琅的载体,瓷本身的审美意义已经淡化了。

9 | 粉彩

粉彩瓷是珐琅彩之外,清宫廷又一创烧的彩瓷。在烧好的胎釉上施含砷物的粉底,涂上颜料后用笔洗开,由于砷的乳蚀作用颜色产生粉化效果。在众多的清宫廷粉彩瓷中,慈禧粉彩简单率直,浓笔艳抹,富贵豪华而别具一格,红鸟牡丹富贵罐便是其风格的经典之作。粉彩瓷装饰画法上的洗染,吸取了各姐妹艺术中的营养,采取了点染与套色的手法,使所要描绘的对象,无论人物,山水,花卉,鸟虫都显得质感强,明暗清晰,层次分明。

中国奉献世界的好礼物陶瓷


当老外们迷上了中国的传统陶瓷艺术,会有怎样的结果?12月17日在国际银行大厦三楼展出的“陶瓷·生活·厦门”陶瓷艺术品展将告诉您答案。发起并主办这次展览的厦门大学艺术学院中国欧洲艺术中心的老外近日约见了记者,冰岛艺术家、中心主任顾蒙逊夫妇以及美国陶瓷艺术家史蒂文斯·沃根先生与柯荣德先生向记者介绍了展览的来龙去脉。希望厦门建一个陶艺博物馆“一年半前的一次德化陶瓷村之行使我们萌发了由不同国家的艺术家创作一系列大型陶瓷雕塑的念头。”伊尼卡·顾蒙逊女士告诉记者。当时,顾蒙逊夫妇应美国陶瓷艺术家史蒂文斯·沃根先生与柯荣德先生的热情邀请来到了泉州德化,两位陶瓷艺术家多年来一直与当地的陶瓷厂有着良好的合作。“我们还观看了德化陶瓷技术学院精美的陶瓷收藏品。我们非常兴奋,一个梦想马上在脑袋里生根,我们梦想着在厦门建一座真正的陶瓷艺术品博物馆。”伊尼卡女士表示,福建是中国重要的陶瓷产业基地,而厦门又是福建省内最美丽的城市,“我们决定为建立陶瓷艺术品博物馆做些事情”。如今,所有参展的艺术品都已完成,顾蒙逊夫妇和两位美国陶瓷艺术家都兴奋地说:“希望通过这样的合作,为未来的厦门陶瓷艺术博物馆创作独特的现代陶瓷艺术收藏品。”用传统陶艺做心中的艺术品用中国传统的陶瓷艺术做现代的陶瓷艺术品是令外国艺术家们大为兴奋的点子。塞浦路斯的女雕塑家克里莎·安东尼奥、丹麦雕塑家比扬·诺嘉德、冰岛画家约翰·奥斯卡,以及身为发起人的思故都·顾蒙逊和史蒂文斯·沃根都兴奋地来到了并不陌生的厦门,他们还邀请了厦门雕塑家陈文令。艺术家们大多参加过大海·音乐雕塑展,他们说,上次的雕塑使用的材料基本上是石料和玻璃钢,这次的作品材质是陶瓷,很有挑战性。“中国奉献给世界最美、最宝贵的礼物就是陶瓷,所以我们都非常期待着用中国传统瓷都景德镇以及德化的瓷艺创作出我们自己心中的作品。”在世界各大瓷都工作了20多年的史蒂文斯·沃根这样告诉记者。柯荣德为艺术家们从景德镇请来了陶瓷技术方面的指导老师,40多名从景德镇和德化请来的陶瓷厂工人也陆续来到建在厦门机场附近的新窑协助艺术家们工作。今年6月,愉快的陶瓷艺术品创作开始了,艺术家们用拉胚、上釉等传统陶瓷工艺让自己心中的陶瓷艺术品慢慢成形。据悉,即将展出的陶瓷艺术品为12大组,作品最大的高达3米多,而最小的只有3厘米。展览将免费向观众开放。

中国的现代陶瓷应当如何争雄世界


1月19日,国内有记载以来规模最大、品位最高的一次当代艺术陶瓷精品拍卖会在北京孙河陶瓷城里举办,近300件当代景德镇艺术精品全部无底价拍卖。无底价拍卖让不少陶瓷爱好者拣了漏儿,因为拍品中市场价位在5000元至1万元的就有32件。但也让中国陶瓷市场感到了悲哀———上拍的300件精品陶瓷基本以低于市场价一半甚至更低的价格成交,有的市场价在五六百元的陶瓷仅以100元落槌。这不能不让人惋惜。

这次拍卖的结果,让委托方和拍卖公司都感觉到有些失意。而买家们在竞拍时异常冷静,他们都有一个心理价位———超过市场价的一半就不要了,因为同样的东西到处都有,没有必要志在必得。这些人来此参与竞拍,不是因为非要拿走某件爱物,纯粹为拣便宜而来。辉煌一世的已失去了它原有的魅力,渐被市场所抛弃。

去年底,景德镇有26个厂家到悉尼展卖瓷器,一行50人每人都带了价值50多万元人民币的瓷器精品,可不但没赚到钱,还亏了本。有些陶瓷精品还摆上悉尼街头的地摊,有位女士花一件瓷瓶的钱买了两件精美的瓷瓶,直让卖主叹息:好东西卖了个垃圾价。此事还引起了国内外媒体对景德镇瓷器的同情。

而在国内市场,无论是艺术瓷还是日用瓷,消费者似乎更喜欢国外那些精美的瓷器。走进商场的瓷器柜台,能吸引住消费者目光的肯定是英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的瓷器,而并非景德镇瓷。或许我们从工艺等方面确实不错,但多年来国产瓷器从造型、制作、手感等方面却无法与国外的瓷器比。一些专门想投资收藏当代瓷器的人,常感叹:我们生产的大部分瓷器,在艺术水准上,只能算做三四流。

知名策略分析师陈功认为,没有市场是因为我们缺少世界级的大师,而且设计者普遍文化水平偏低。一些陶瓷设计者只有初中文化,其技艺大多是通过拜师学来的。他们无法吃透中西文化的精髓以及传统和现代的涵义,以至于中国的古典风格发挥不出来,西方的现代流派又学不到家。有些人把外国人不买中国陶瓷的账看作是外国人不懂中国陶瓷,但又如何解释外国人对京剧的热爱呢?虽然他们看不懂内容,但他们能够欣赏其中的艺术。我们的陶瓷让外国人欣赏什么?其实真正好的东西,谁都不会排斥。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谢芳说,国内缺少此类人才,一些美术院校尽管也培养了一大批瓷器设计人才,但这些学生们很少有机会学习国外的艺术流派和最新理念,只能从画册中了解一些皮毛,“这对他们日后设计与国际市场对路的产品无疑是一种缺陷”。

据了解,景德镇是目前国内制瓷人才储备最丰富的地方,但在当地近10万名的陶瓷从业者中,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只有38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只有12位。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年事已高,他们一些传统的制瓷思路,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市场的需求,工艺设计师断档的现象也很严重。

另外在制作上,国内制瓷业分工不细,一个人一统到底。而国外的专业分工非常细,每个工种只对某一领域做专门研究,这使得员工们在各自的专业技术上都能表现得相当出色。

目前企业多数停留在小作坊式的时代,以家族式经营。一家一窑制,营销手段也很落后;前店后厂,自家卖自家的瓷,根本谈不上研发。国外同类企业对自己的产品则是研发一代,生产一代,储备一代。

中国轻工艺品进出口商会陶瓷分会一位负责人认为,虽然中国日用瓷产量居世界之首,但由于缺乏国际知名的品牌,只能以非常低的价格进入国际中低档市场。

据了解,我国陶瓷目前的主要矛盾不是数量不够,而是质量不高、卖价太低。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陶瓷出口数量占世界出口总量的63.5%,而出口金额却仅占世界总出口金额的23.5%。在国际市场,我国陶瓷制品平均每件只能卖到0.2美元,而全球陶瓷平均单件出口价为0.87美元。

中国陶瓷渐渐失去国际市场,而国内市场也正在被意大利、英、法、日本等国精美的陶瓷制品蚕食着。

培育市场需双方努力

中国陶瓷历史悠久,瓷器的欣赏与投资是我国传统收藏活动中的重要门类。其实,由诸多美术大师彩绘、陶瓷专家烧制的现代观赏瓷器也颇具欣赏与投资价值。但遗憾的是在此次拍卖会现场,记者看到,所有拍品的市场价位大多集中在数百元至万余元之间,最低的230元,最高的1.3万元。但“无底价”的方式,让其成交额与市场价相去甚远,如一件“市场价”为630元的“豆青釉镶器”,以100元成交(即无第二个竞争者),落槌价仅为“市场价”的15.9%;“市场价”为3600元的“祭蓝本金罐”,以600元成交,落槌价仅为“市场价”的16.7%。因其惟一性而有别于“日用陶瓷”,本应受到收藏或投资待遇的“艺术陶瓷”,在此似乎却出现了“价格”与“价值”倒挂的现象。而买家以这样的方式买东西,比在商场买划算多了,品相还好。

记者在现场发现,到场参与竞拍的买家大致分两类:一是为购置礼品而来,一是自家欣赏。冯先生是代表公司来竞拍的,他说:该过年了,不知给“关系户”们送什么礼,几百元钱拿不出手,花几百元钱买件艺术陶瓷似乎更象样!还有一位先生是陶瓷爱好者,他买下的数件拍品,价格都在“市场价”的40%以下。当记者问他是否为收藏或投资时,他回答:“这些东西确实不错,但形不成大的购买群体。一般人们花上百元买的陶瓷,一是为装饰家居,二是为投资收藏。无论收藏或投资都是为了今后能升值,能为后人留下;如果没形成投资群体和气候,谈何市场?没有市场,谈何升值?另一方面,现在的陶瓷制作没有创新,甭说是今天这些拍品了,就是景德镇那些工艺大师的作品,也少有超过前人的,缺少留给后人的价值。因而现在买下这些拍品,纯是摆在家里玩儿。但这些拍品确实比市场上便宜多了,在拍卖会上拍出这个价位,真是让买家拣了便宜。”看来,若想让陶瓷市场走出困境,除了陶瓷工艺师们真正静下心来,烧制出真正精品的陶瓷来,买方市场亦应大力配合,给真正的艺术精品一个合理的定位。

此次主槌拍卖的著名拍卖师李鸿年先生对记者说,古代之所以能够烧制出精品的官窑陶瓷,是因为工匠们不惜工本、不计工时,制瓷追求的惟一目标就是精良。而如今市场经济,做到不计工本似乎不太现实了。好在景德镇还有几个真正的艺术家,一直为捍卫景德镇的声誉而坚守着阵地。但因为没有购买群体,这些国家级的工艺大师们,也没有得到市场应有的重视。

据拍卖会的主办方中佳拍卖公司介绍,此次“无底价”拍卖的方式,就为激活陶瓷市场的一个大胆尝试,虽然在短时期内还很难做到让“落槌价”趋于市场价,但这次拍卖也算为扭转当代陶瓷市场的低迷现状,敲了一槌。主办方表示,此次拍卖的的主要目的不是追求经济效益,更主要是为振兴陶瓷市场,所以今后还要继续尝试,把当代陶瓷拍卖会办成常规性的。

在中佳拍卖公司为培育买方市场努力的同时,景德镇也在规划着:近日为了整合景德镇现有的陶瓷产业和文化资源,全面加快产品的生产流通,景德镇决定兴建大型陶瓷专业商贸城———景德镇中国陶瓷城。陶瓷城将建成布局科学、功能齐全、形成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和信息资源管理四位一体的,具有商品流、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的国内乃至世界规模最大、品种最全、品位最高的世界陶瓷博览中心和交易中心。

业内人士感叹:培养一个真正的艺术品受众要比培养一个设计师难得多。看来中国陶瓷市场要想恢复元气,还要走一段相当长的路,这个市场需要大家共同呵护,否则中国就枉称“China”了。

中国 应该做世界陶瓷产业的整合者


第七届中国陶瓷行业新锐榜圆满结束了。这份沉甸甸的榜单,所展示的不单单是充满荣耀的奖项,更是对于中国陶瓷行业2010年度高速发展的一个客观认定与及时总结。

自然,对于这样一份榜单,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立场,有着不同的解读。我们并不讳言在这个过程中,的确存在着遗珠之憾———在当下如此兴盛发达的陶瓷行业中,要精确地寻找出那些风头最劲的行业骄子来,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件甜蜜的苦恼。

新锐榜之所以能够被整个陶瓷行业认为是第一奖项,其生命力正在于:这并非是由某家媒体闭门造车,精心炮制出来的“荣誉”。作为主办方,我们仅仅是一个组织者和参与者,我们交由严格的程序和分散的评委来裁决,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倾向来推论。

也正是陶城报所秉承的操守原则所在:无论在任何时候,陶城报都应当是属于所有陶瓷人的报纸,是展现陶瓷魅力的平台,是中国陶瓷强有力的公器,追寻的是普世价值而非局部利益。我们时刻提醒自己: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惟有恪守职业操守和纯粹品格,积极主动的参与建设者,方可获得他人之尊重。

作为今年新锐榜的最大变化,是“中国制造佛山论坛”的推出。这标志着新锐榜由单纯关注成功者的现象,进入到了深度展现成功者的本质阶段。我们不单是要提供一个基于第三方权威平台的年度市场表现测评,更要让市场经济的真正主角———企业家们,全景展示人格魅力和企业理念。

我们欣喜地看到,新锐榜的全国性影响力已经初步确立。无论是已经初步确立建陶集群效应的高安;还是正在谋求承接转移,发展陶瓷产业的桂平;无论是卫浴产业面临品质提升的长葛;还是以建陶为龙头,几大产业工业园齐头并进的鹤壁;对于新锐榜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毋庸置疑的是,陶瓷行业一直是一个低关注度的产业,陶瓷产区的分散,和陶瓷产业发展水平的不均衡,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而新锐榜的一个使命,就是要促进产区的交流与融合,使陶瓷产业由低关注度领域进入主流观察的视野,让陶瓷企业家们可以从更宏观的层面充分认识到未来的发展方向。

这次论坛最大的亮点,显然来自于中国入世的首席代表,曾任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的龙永图。整个2010年,中国陶瓷行业一直处于反倾销的风雨之中,这也是转型升级中的中国制造业的普遍困境。除了积极应诉,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

从种种现象和数据分析,中国陶瓷行业在经历了多年的爆发式增长之后,正位于从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正如龙永图所指出的“这是中国陶瓷大突破的前夜”。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如何摆脱唯GDP论的影响,在谋求发展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真正做到转变经济发展思路和方式,这是需要每个企业认真思考和尽快解决的重要课题。

值得警惕的是,中国陶瓷行业仍在低成本快速扩张的道路上狂奔,去年新增的20亿平方产能,所生产的大多数又将是极为同质化产品。高增长并不代表高质量和高效率,过度强调业绩的增速,容易回到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和低产出的老路,经济结构深层次的矛盾得不到真正解决。是满足于做一个纯粹资源和劳动力的简单贩卖者,还是做一个“全球资源的最终整合者”?

这将是中国陶瓷人所面临的共同挑战。而当我们越是通过自我审视,越能发现:我们与国际先进同行的差距,就在于整个产业链都系统性缺乏精品意识。解铃还须系铃人,最终的解决之道,必须是以我们发自内心的思考,以及孜孜不倦地探索而得出。这个过程,就需要不断的自我砥砺,通过自我否定和自我重塑而得以跨越式发展。

从去年的罗振宇,到今年的龙永图,演讲嘉宾的变化,是源于我们对于新锐榜效能的一个调整。对于企业家来说,听一场精彩绝伦而风趣幽默的演讲固然享受,但最关键的是,我们应当通过一种常设的机制来对于年度最关心的话题展开探讨。在这个环节,一个规则的制定者和参与者显然比一个观察者,更具发言权和实效意义。

在佛山论坛的议程中,不但首开企业家与政府官员进行平等对话的先河,还第一次增加了外国企业家的身影。这一方面说明陶瓷行业的社会效应在与日俱增,政府的行政风格也更加务实和趋向于服务职能,也是我们在促进中西方进行平等对话的一个初步尝试。

自然,由于环节设置和时间限制,对于论坛所规划的话题,远没有来得及展开。这是新锐榜在以后的活动须要调整的地方,但佛山论坛,并非是一场要分出孰是孰非的辩论赛,也不是旨在统一大家口径、达成共识和协议的多方谈判。发起话题、引爆思考比现场给出答案更具深远意义。

无论是企业层面,还是产品层面,只有保持最大限度的个性,整个经济体系才能拥有更多的活力。而算是以最悲观的论调来看,纵使内外交困的担忧成为现实,却也给最具品牌价值的强者带来兼并组合的绝佳机会。这或许是某些企业的悲哀,但也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过去,世界因陶瓷认识中国,china就是中国的代名词;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成为当之无愧的陶瓷大国;整合世界陶瓷产业,复兴中国陶瓷的骄傲,是我们这代陶瓷人的使命所在。

号角已经吹响,搏杀就在前方。将军们,如何突围?来年,让我们在新锐榜上再次把酒论英雄罢!

中国瓷器之王——奥运瓷 中国红


奥运瓷·中国红”引起藏界轰动,专家皆认为这是2008北京奥运藏品中的灵魂产品。中国藏界大腕、著名瓷器收藏家马先生详细阐述“奥运瓷·中国红”的惊人收藏价值。 权威发行 有“中国印”才是“官款” 瓷器收藏向来有官款、民款之分,二者价值相差万里。“奥运瓷·中国红”是北京奥组委特许发行的首款奥运瓷,瓶身上的贴金“中国印”,就像以前古代官窑的款识一样,象征着北京奥运会官方正式发行的正宗血统,这与其他非官方发行的产品有着本质的区别。 中国象征 千年文明吸引国际藏家 奥运收藏是一个国际性的大市场,国际藏界更关注有中国特色的、有中国象征意义的奥运藏品,在第13届北京奥林匹克藏品博览会上,“奥运瓷·中国红”散发出来的浓郁的东方神韵吸引了国际藏家的目光。 罕见工艺

现代瓷艺至高标准

“奥运瓷·中国红”采用1974年湖南醴陵烧制特殊专用瓷的原料、工艺水准和质量要求打造。瓷坯原料选用与1974年特殊专用瓷同样的临川高岭土,经过"素烧、釉烧、红烧、金烧"4次入炉、1400℃高温煅烧、贴12K足金金花纸、共20多道工序纯手工烧制而成。期间,需经过最少4次验坯工序,严格控制质量,成品率不到10%。

名门之秀

“红色官窑”打造传世经典 “奥运瓷·中国红”在我国专业生产国家用瓷的、有“红色官窑”之称的湖南醴陵烧制,可谓出身名门。由于“红色官窑”出品质量精良。“奥运瓷·中国红”之“盛世经典瓶”采用在醴陵窑1915年获得国际金奖的“竹鸡喇叭瓶”(即“巴拿马瓶”)器型,“鸿福齐天瓶”采用“迎春接福灯笼罐”器型,继承经典,再造经典。 中国帝王红 富贵吉祥寓意深刻 “中国红”瓷向来贵重,就在去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红”瓷作为国礼赠送48个非洲国家的国家元首。“奥运瓷·中国红”采用了一种叫做“中国帝王红”的特殊红釉,加入一种比黄金还贵的稀有贵金属,烧结成艳丽、纯正的大红瓷,“红而雅、艳而美、亮而柔”,吉祥喜庆,富丽堂皇,可谓是殿堂之器,红瓷珍稀。

视频:《瓷路》初一首播 讲述中国瓷器世界之旅


央视纪录频道制作的重点纪录片《瓷路》昨天举办看片会,92岁高龄的中国古陶瓷界泰斗耿宝昌给予高度评价。

将于31日在CCTV-920:00首播的《瓷路》全片共分为六集,每集50分钟,是一部讲述中国陶瓷文化在全世界传播之旅的纪录片。在这条神奇的瓷器之路上,充满了探险、财富、人性、生死、战争和沉船的精彩故事。总导演张力说:“在创作风格上,《瓷路》既有历史纪录片的考证拍摄,也有现实题材的纪实抓拍;既有设悬念、讲故事的手法,也有观点与主题的论述,力求有思想,但更要好看。”

据悉,《瓷路》的摄制工作历时两年半,摄制组辗转欧亚两大洲,脚步遍及中国的18个省近30个县市以及全世界10多个国家,寻找流落在世界各地的中国瓷器,并在各国国家档案馆、博物馆、古窑场与私人收藏室拍摄了大量珍贵素材。因此,《瓷路》也造就了目前中国规模最大、投入最多的一次以瓷器为主题的拍摄行动。

在看片会上,该片总顾问、故宫博物院资深研究员、中国古陶瓷界泰斗耿宝昌对该片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以往节目大都局限在谈陶瓷工艺、陶瓷鉴定上,而《瓷路》把陶瓷作为一面镜子反映历史,这个角度非常有创新。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中国红瓷风靡世界,曾是世界难烧的瓷器》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中国红瓷风靡世界,曾是世界难烧的瓷器》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柴烧瓷器的鉴别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