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瓷器:高丽青瓷“影影绰绰如青玉”

高丽青瓷龙纹罐

影影绰绰如青玉,玲珑剔透似水晶,致密的玉如嫩肤,触手犹如抚肌肤,这是朝鲜诗人李奎报吟咏高丽青瓷的诗句,恰到好处地呈现了高丽青瓷的神韵,如青玉,似水晶,色泽淡雅,流云泻玉,异常精美。

高丽是公元918年至1392年间存在于朝鲜的王朝,大约相对我国从五代十国一直到明朝初年,高丽王朝是朝鲜的第二个统一政权,后于1392年被李氏朝鲜所取代。狭义的高丽瓷是指朝鲜在高丽时期生产的瓷器。事实上,高丽在今天也指代朝鲜,所以,高丽瓷便成为所有朝鲜生产瓷器的统称。

高丽青瓷是朝鲜生产的最主要的一种瓷器,由于朝鲜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都是中国的属国,所以无论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商业,受中国的影响比较深,高丽青瓷便是在中国青瓷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尤其受我国北方的汝窑和南方的越窑、龙泉窑的影响比较深。大约在北宋初年时,我国的青瓷被前来中国进贡的朝鲜使者带入朝鲜半岛。之后,朝鲜便开始烧制青瓷,据《宋史高丽传》记载,高丽的使节团还曾参观北宋的定窑、越窑、汝窑和龙泉窑,对瓷器烧制时的技法进行了学习,由于使节团较为喜欢龙泉瓷如玉一般的细腻光润,回国以后,便着力发展以龙泉窑为模板的青瓷,并很快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在公元12世纪时,高丽青瓷的发展达到顶峰,其生产的青瓷清新淡雅,和龙泉窑、越窑极其相似,在中国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欢迎。

高丽青瓷在借鉴中国青瓷的基础上,融合了朝鲜民族的自身特色。高丽青瓷色彩明丽,色泽柔和,玲珑剔透,装饰花纹淡洁素雅,装饰技法较为独特,形式多样,阳刻、透刻等雕刻技巧,又用镶嵌的方式在青瓷上镶嵌有许多花纹,民族特点十分浓厚。

如动物、植物花纹的图案,是其民族风情的体现,也反映出朝鲜人民崇尚自然的艺术传统。图中的青瓷罐,既有高丽时期的风格,又弥漫着近代的气息,可以说是高丽青瓷在近代的代表作品。

精选阅读

古代瓷器:高丽青瓷的前世今生


在高丽王朝统治的历史上,也就是公元918年1392年之间,青瓷作为高丽文化的精髓,应该说拥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高丽青瓷是高丽时期继承新罗时代陶瓷器工艺传统生产的瓷器,其高雅、美丽、清新,呈青翠的绿青色,又名翡翠色瓷器。据南宋《袖中锦》刊载,当时被南宋誉为天下第一的物品中,就记有高丽秘色,即高丽青瓷,南宋人在古文献中的这种称颂,应是对高丽青瓷中世纪高峰发展期真实面貌的如实记载。高丽青瓷的发展,受中国北方汝窑和南方龙泉窑影响最深,高丽青瓷开始呈现深沉的绿玉式格调,刻划花以菊花唐草为主要装饰纹样,造型以典雅清秀取胜,已不见宋瓷的大胆夸张。

12世纪始,高丽青瓷发展达到高峰,釉色综合了汝窑、龙泉窑的工艺特色,产品近似于龙泉窑、汝窑的梅子青、艾叶青、粉青、天青、月白等色,最主要成就在于烧出了美丽绝伦的翡翠色调。统一新罗晚期,有位重要人物张保皋与青瓷的产生密切相关。他年轻时来中国应征入伍,中年回到故乡青海镇,被任命为青海镇大使。张保皋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将海上贸易延伸到了邻近各个国家,越窑青瓷的输入便是其海外贸易中的一项。

考古发现,在张保皋的驻地出土了唐代越窑执壶、罐、玉璧底碗等一批青瓷。随着需求量的增加,靠进口越窑青瓷已经不能满足各方的需求。于是,张保皋从越州带回陶工,利用当地丰富的水土资源,运用越窑青瓷的先进技艺,很快生产出了与越窑青瓷风格相近的新罗青瓷。高丽青瓷的生产是由宫廷直接派官员窑直管理的。尤以全罗南道康津郡大口面沙堂里和全罗北道扶安郡保安面柳川里的窑场最著名。其青瓷产品只供上层贵族,器物务求华丽,重质不求量,不惜工本。

仁宗长陵出土的青瓷瓜形瓶及方形台有类于宋代青瓷的高雅宁静,而青瓷透雕七宝香炉、青瓷透雕唐草纹盒、青瓷镶嵌透雕龟甲纹套盖、青瓷透雕双龙笔插、青瓷龟形水洼注、青瓷堆花莲荷唐草纹水注的华丽精巧,已超过宋瓷,足与金银工艺争胜。另外,高丽的瓷器工匠从大自然中找素材,充分发挥阴刻、阳刻、透刻等雕刻技巧,创造出新颖的艺术品。他们不断进行艺术探索,更有效地突出了瓷器的工艺之美,提高了纹饰的装饰效果。

古代瓷器:如冰似玉影青瓷


宋朝的天空是什么颜色的?徽宗憧憬的雨过天晴是一种怎样的颜色?用我们的眼睛和想象,透过宋朝,去看一看那个被偏爱的瓷色。

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梅瓶故宫博物院藏

红透大江南北的《青花瓷》中,有一句著名的歌词: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但深究起这天青色,它指的其实不是青花瓷,而是青白瓷。

宋西村窑青白釉凤头壶高16.8cm口径4.2cm足径8.4cm故宫博物院藏

在景德镇,有一个叫湖田的窑口,那里的瓷器相比于富丽堂皇的青花瓷,出落得更晶莹剔透,犹如出水芙蓉,宁静安详。就是青白瓷,亦叫影青瓷。

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双鱼碗高5.9cm口径18cm足径6.8cm故宫博物院藏

影青字解很美,是人们对宋代景德镇烧制的具有独特风格的瓷器的俗称,由于它的釉色介于青白之间,青中带白、白中闪青,加之瓷胎极薄,所刻划的花纹迎光照之内外皆可映见,因此被称为影青。

青白釉刻花婴戏纹碗高6.7cm口径20.8cm足径6cm故宫博物院藏

影青瓷造型美,装饰技艺更是独步青云,特别是刻花、划花技法,娃娃纹、莲纹、水波纹等等,构影青釉,是一种釉色介于青白二者之间,青中有白和白中显青瓷器的专门称谓。

北宋时期,景德镇陶瓷工匠在当地白瓷生产的基础上,成功地烧制了色质如玉的青白釉瓷器。由于胎、釉中铁元素的含量极低,釉的玻璃相清澈,因此,典型产品,胎质细洁,釉色青莹。景德镇的这一项成功发明,很快影响到当时的福建、浙江、广东、广西、安徽、湖北、湖南、四川等省区,相续出现了一批烧制青白釉瓷器的窑场,进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青白窑系。

北宋繁昌窑影青釉梅瓶

青白釉瓷器由于含钙量高,在1300℃高温下烧制时,釉流动性大,遇有花纹等凹凸处便聚积较厚,这样,使整器釉面厚薄不一,薄处显白,厚处略深,总体效果浓淡相间,莹润似玉,十分优雅。以此制作茶具,无论杯、碗、盏托,都有一种淡雅的韵致。青白釉釉质含铁量低,釉色白中泛青,釉层细薄晶萤,加上烧质极薄,器上的暗雕花纹,内外都可以映见,在花纹边上,现出一点淡青色,其余几乎都是白色,故称青白釉。也有人将它称作映青、隐青或罩青。

南宋词人李清照在《醉花阴》中写道: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仿佛看见床边的玉枕,在夜色下透出莹润的光,清冷而美丽。这个伴着女词人度过漫漫长夜的玉枕,就是青白瓷枕。

宋青白瓷斜倚仕女瓷枕

宋人喜玉。但玉毕竟名贵,不是一般百姓能轻易拥有的。因了这份可欲而不可求的向往,景德镇的能工巧匠们,融合五代青瓷和白瓷的烧制技艺,创造出色质如玉的假玉器──影青瓷。

这个假字,非但不是贬义,反而是对影青瓷的无上褒奖。影青瓷的釉色,素白中透着淡青,温润如玉。又如雨过天青云破处之色,干净而神秘。曾见一个影青碗,捧在手心光滑冰凉,湖水般的釉色如梦似幻,恍然分不清是玉是瓷。

要做出清透的影青瓷,必须用景德镇的高岭土。高岭土洁白细腻、质地致密,由这种瓷土拉胚而成的胎体,薄如纸张,施青釉其上,几近脱胎。轻轻敲弹,会发出如乐器般清悦的声音。世人称影青瓷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最妥帖不过。

全民皆爱瓷中玉

这种美丽而亲民的玉,被工匠们制成碗、盏、盘、瓶、罐、枕、炉等,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东京梦华录》记载,宋代京都汴梁和临安都有专门出售影青瓷用品的店铺。

宋人会将影青瓷做成粉盒,盛装化妆品。像南瓜形的影青瓷盖盒,莹润的瓷器装着鲜艳的胭脂水粉,如美玉衬美人,比今天的金属塑料有气质得多。很多影青器皿上还刻有花纹。随性几笔飘逸的弧度,就是一幅汹涌澎湃的波浪简单的不一定美,但美一定是简单的。

高丽青瓷的前世今生


在高丽王朝统治的历史上,也就是公元918年——1392年之间,青瓷作为高丽文化的精髓,应该说拥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高丽青瓷是高丽时期继承新罗时代陶瓷器工艺传统生产的瓷器,其高雅、美丽、清新,呈青翠的绿青色,又名翡翠色瓷器。 据南宋《袖中锦》刊载,当时被南宋誉为“天下第一”的物品中,就记有“高丽秘色”,即高丽青瓷,南宋人在古文献中的这种称颂,应是对高丽青瓷中世纪高峰发展期真实面貌的如实记载。高丽青瓷的发展,受中国北方汝窑和南方龙泉窑影响最深,高丽青瓷开始呈现深沉的绿玉式格调,刻划花以菊花唐草为主要装饰纹样,造型以典雅清秀取胜,已不见宋瓷的大胆夸张。

12世纪始,高丽青瓷发展达到高峰,釉色综合了汝窑、龙泉窑的工艺特色,产品近似于龙泉窑、汝窑的梅子青、艾叶青、粉青、天青、月白等色,最主要成就在于烧出了美丽绝伦的翡翠色调。 统一新罗晚期,有位重要人物张保皋与青瓷的产生密切相关。他年轻时(807)来中国应征入伍,中年(828)回到故乡青海镇(今韩国全罗南道的莞岛),被任命为青海镇大使。张保皋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将海上贸易延伸到了邻近各个国家,越窑青瓷的输入便是其海外贸易中的一项。

考古发现,在张保皋的驻地出土了唐代越窑执壶、罐、玉璧底碗等一批青瓷。随着需求量的增加,靠进口越窑青瓷已经不能满足各方的需求。于是,张保皋从越州带回陶工,利用当地丰富的水土资源,运用越窑青瓷的先进技艺,很快生产出了与越窑青瓷风格相近的“新罗青瓷”。 高丽青瓷的生产是由宫廷直接派官员“窑直”管理的。尤以全罗南道康津郡大口面沙堂里和全罗北道扶安郡保安面柳川里的窑场最著名。其青瓷产品只供上层贵族,器物务求华丽,重质不求量,不惜工本。

仁宗长陵出土的青瓷瓜形瓶及方形台有类于宋代青瓷的高雅宁静,而青瓷透雕七宝香炉、青瓷透雕唐草纹盒、青瓷镶嵌透雕龟甲纹套盖、青瓷透雕双龙笔插、青瓷龟形水洼注、青瓷堆花莲荷唐草纹水注的华丽精巧,已超过宋瓷,足与金银工艺争胜。 另外,高丽的瓷器工匠从大自然中找素材,充分发挥阴刻、阳刻、透刻等雕刻技巧,创造出新颖的艺术品。他们不断进行艺术探索,更有效地突出了瓷器的工艺之美,提高了纹饰的装饰效果。

古代瓷器:宋徽宗与青瓷


宋徽宗赵佶,可以借张岱的自作墓志铭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年至五十,国破家亡。

宋徽宗摹唐张萱《捣练图》

宋徽宗《瑞鹤图》

他信道教,而道教是享乐的背面,

道教可能因其美学吸引了徽宗。

不用看懂老庄,

就如不用看懂离骚,也能感到其大美。

道教有对青色的追求,青辞,又名绿章,是道教献给天庭的奏章,以朱料书写在一种蓝灰色的纸上,雅致之极。

宋代重文轻武,从此,文人审美占主流地位,苏轼米芾提倡的文人画也始于此时。逸格从北宋起成为文学甚至视觉艺术的最高标准。徽宗的作品中,青瓷最佳。

伦敦大威德基金会藏宋汝窑盏托

青瓷是消极,退淡,冷遁的。这是一个高音的,淡色的世界,这是单一乐器的solo,用的是古琴而非羽键琴更非钟磬。

赵广超讲极简主义,就让学生看宋瓷。在存天理灭人欲的重压下,当时的人要做一个艺术形式,包含了七情六欲,看上去还要很平静,这就是简约主义的上好示范。它不是贫穷,是高度净化的能力。

六十年代兴起的简约主义,二战后物质匮乏是其根本原因。青瓷却是倾举国之力造就的简单形体。宋代的瓷匠,奉命用地上的泥土烧制天空的颜色。

他们是炼金术士,把道教的精神,物质的至美和统治者的理想炼在一起。

伦敦大威德基金会藏宋汝窑器

伦敦大威德基金会藏宋汝窑器

青花瓷跟人没有距离,神情清爽,响亮的调子。而青瓷在面前了,你还是觉得远,它从哪里来呢,可能是人迹罕至,飞尘不到的地方。

青瓷带着一种佛像上的表情,入了他们的色空观。

唐三彩,元青花,明珐琅,一时才俊,但是只有青瓷能得到文人的垂青。可能是因为这一帮人身体孱弱,他们一向只在虚无和冲淡中感到自在。他们不喜欢鲜明的热辣的形象。

古代瓷器:宋元影青瓷


影青瓷,即青白瓷,又称映青瓷隐青瓷罩青瓷,是宋元之间南方生产的一种瓷器。影青瓷青中带白白里有青,瓷胎薄如蝉翼,触手圆润自然,虽有瓷名却有玉质。遮眼透视,仿佛可以窥见瓷胎中清白一体的瓷骨,极为珍贵。影青瓷可以称为青白瓷,但并非所有青白瓷都可称为影青瓷,查阅资料中,除了青白瓷这一学名之外,诸如影青瓷映青瓷的称呼均是晚清以来才见诸典籍,宋元之际绝无此名。究其原因,无外乎诨号比本名更为传神,青白瓷中较为特殊的品类被清代古董商们形象称为影青瓷。

影青瓷造型非常丰富,主要有盘、碗、洗、盏、钵、盒、瓶、壶、罐、枕、注子、博山炉、动物、堆塑人物等。其瓷创烧于北宋,初时器型单一,生产较少,多承唐风,至天禧年间,工艺纯熟,器型多变,大量生产。瓷史上大名鼎鼎的江西景德镇即有青白瓷最早的窑址湖田窑,其烧瓷的全盛时期长达七百余年,可谓珍品无数,传世较多。影青瓷曾风靡一时,行销海内外。元代影青瓷制作渐粗,已经没有了宋瓷的精细灵巧,大开大合虽嫌朴拙,却彰显了草原民族特色,加上烧制方法比较原始,影青瓷的成色远逊宋瓷。但元人对影青瓷的喜爱并未就此衰减,元人爱玉,影青瓷似玉,所以有的元代瓷产品干脆还印有玉出昆山和玉出昆冈等铭款,明显地将青白瓷类比于青白玉。正因元人审美的独特之处,烧制产量和器型较少,传世佳作便极为珍贵。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