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文化:淘宝攻略之哥窑

哥窑

哥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是为宫廷烧造御器的官窑。它历来受到收藏家、鉴赏家、考古学家等专家学者的重视和关注,对哥窑的课题研究从未间断且方兴未艾。然而迄今未找到确切窑址。此外,哥窑虽贵为宋代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之一,但奇怪的是宋人没有留下任何记载,元、明、清的记载又甚为混乱。有人说哥窑窑址在浙江龙泉,也有人说在浙江杭州,更有人相信它就是子虚乌有……因此,哥窑的身世直到今天依然是个不解之谜。但无论如何众说纷纭,哥窑瓷器珍贵的珍贵性却是毋庸置疑的。

宋代哥窑瓷特点

哥窑以其“金丝铁线”独领风骚。所谓“金丝铁线”,主要是指器身上分布着众多纹片,俗称“文武片”、“百圾碎”,其中纹片大小结合,大片纹线呈深黑色,小片纹线呈褐黄色。明代《格古要论》中有这样的描述:“哥窑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其特征可归纳为:黑胎厚釉,紫口铁足,釉面开大小纹片。一般来说,大器小开片者和小器大开片者颇为珍贵。

哥窑仿品辨析

由于哥釉瓷细致、精美,以后各代对它都有仿造。特别是到了清代,还出现了一个仿哥釉瓷的高潮。到了清朝后期,哥釉明显的不如清前期,颜色越来越深,开片越来越细碎,釉面甚至出现凹凸不平的疙瘩釉,胎质也变得疏松。鉴定哥窑瓷器除了“金丝铁线”和“紫口铁足”之外,还有就是哥窑最主要、最奇妙、最令人称道,但又极易被人忽视的特征——攒珠聚球。陶瓷界先辈孙瀛洲在其《元明清瓷器的鉴定》一文中早已说过,“如官、哥釉泡之密似攒珠,……这些都是不易仿作的特征,可以当作划分时代的一条线索。”“攒珠”指的是哥窑器中之釉内气泡细密像一颗颗小水珠一样,满布在器物的内壁和外壁或内身和外身上。实际上真正哥窑的釉内气泡不仅仅只是“攒珠”,还显现出一种比“攒珠”稍大一点的“聚球”。球比珠大,也就是说哥窑有大小不同的两种气泡,其排列形式不是间杂错落,而是较为整齐地排列在一起。聚球气泡比攒珠气泡数量要少得多,一般呈圈形排列在器物之内壁,像一个很厚的环。“攒珠聚球”是当之无愧的划分真假哥窑的一条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TaoCi52.Com

市场分析

哥窑的存世量很少。据统计,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微博)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哥窑器,均为历代宫廷旧藏。其中,北京故宫藏有几十件,台北故宫藏有190多件,再加上其他流散于海内外的传世品,全世界约计也只有300件左右,以至哥窑破损残片也被视为珍稀之物,完整器更是寥寥无几。在拍卖市场上,只要有宋代哥窑精品出现,就一定能够受到市场的追捧。早在1992年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一件宋代哥窑八方贯耳瓶就拍出了1000多万港元的天价。据业内人士介绍,如果不是因为当时收藏界有人持不同看法,这件瓷器的价格还要高。这两年在内地的拍卖市场上也有标明为“宋哥窑”的瓷器露面,但由于市场对拍品的争议,成交价格总是维持在1000万元人民币左右。

扩展阅读

哥窑之美


宋代五大名窑中,哥窑的身世最为扑朔迷离。其窑址迄今尚未得到准确认定。根据文献记载,大约有两个线索:一个说法是,宋代的章氏兄弟在龙泉窑烧制青瓷,哥哥章生一创烧了哥窑;另一个说法是,南宋修内司官窑附近,民间窑场烧制了哥窑。

1964年北京故宫博物院特请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对所提供的宋哥窑实物标本进行化验,结果证明其化学成分、纹片颜色和形式皆与龙泉青瓷有所不同。研究者因而推断,宋哥窑似应出自南宋修内司官窑,只是因当时的官窑对民间保密,弃窑时又作了处理,故其窑址迄今未能发现。2011年9月,龙泉市召开了龙泉溪口窑黑胎青瓷研讨会,根据近年来溪口窑的挖掘整理情况,初步判断龙泉溪口窑黑胎青瓷可能就是明清文献中所述的哥窑。 哥窑的特征有三: 1. 金丝铁线开片。哥窑釉层有网状开片,或重叠如冰裂,或细密如鱼子纹,俗称百圾碎;黑色大开片与红、黄色小开片交织重叠,形成金丝铁线的视觉效果。 2. 聚沫攒珠般的釉中气泡。哥窑釉水肥厚,釉中气泡密布,如珠隐现,含蓄内敛。 3. 紫口铁足。哥窑胎体中含铁量较高,胎体为较厚的釉层相裹,口沿釉薄处隐现深紫色,底足露胎处呈深褐色,俗称紫口铁足。目前所见宋代哥窑瓷器,以传世品居多。这些传世品哥窑大部分集中收藏于两岸故宫、上海博物馆、英国大威德基金会等著名博物馆中。

哥窑八方贯耳扁瓶

哥窑胆式瓶

哥窑青釉贯耳瓶

哥窑青釉弦纹瓶

哥窑青釉鱼耳炉

哥窑青釉海棠式花盆

哥窑青釉葵瓣口盘

哥窑八方碗

哥窑瓷器体现出宋人那种喜好不事雕琢、追求清丽秀挺的审美风格。宋瓷本身非常讲究轻松灵动的美感,这是古人的尚玉精神在瓷器制作上的反映。哥窑瓷器的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绿最为流行。常见器物有炉、瓶、碗、盘、洗、罐等,均为宫廷用瓷式样。哥窑瓷的外观光洁莹澈,釉内虽多有气泡,却如珍珠般隐现,神奇而美妙。行内将这种工艺现象称为“聚沫攒珠”。哥窑瓷器的纹片也是多种多样,就纹道而论,有鳝鱼纹、黑蓝纹、浅黄纹、鱼子纹;如果从纹形的角度看,就有纲形纹、梅花纹、细碎纹、大小格纹、冰裂纹等,它们还有一个统一的名称,为“百极碎”。

哥窑碗

哥窑葵花洗

哥窑五足洗

哥窑葵口盘

哥窑葵口盘

哥窑葵口碗

陶瓷文化:宋代哥窑特色介绍


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金丝铁线、紫口铁足”是哥窑众所周知的特点。除此之外哥窑也以釉色取胜,哥窑瓷器里外披釉,均匀光洁,晶莹滋润。不同时期的哥窑也略有不同,今天瓷库中国小编为您介绍的就是宋代哥窑特色。

哥窑瓷器从色泽区分,有月白、灰黄、粉青、灰青、油灰、深浅米黄等种类。哥窑瓷最显著的特征是釉色沉厚细腻,光泽莹润,如同凝脂;若置之于显微镜下,可见瓷釉中蕴含的气泡如同聚沫串珠,凝腻的釉面间迸裂有大小不一,或密匝或疏落,其网纹之色浅黄者宛若金丝,细黑者如铁线,二者互相交织,因而被名之为“金丝铁线”。

图:龙泉青瓷瓷器—哥窑青瓷全手工拉胚扁茶壶

宋代哥窑胎质坚细,瓷器口沿尖窄,厚釉在瓷器口沿不能存留,垂釉多在口沿边稍下处形成略微凸出之环形带,因口沿处胎骨略黯而被称之为“紫口”,此为宋哥窑瓷之一绝,尽管以后历代有许多仿宋哥窑,但在烧制上皆未能臻此绝艺。

图:龙泉青瓷哥窑开片束腰小口瓶

哥窑瓷器里外披釉,均匀光洁,晶莹滋润,不仅扣之瓷音清亮,而且造型挺拔大方,轮廓亦柔和流畅。属于青瓷系的哥窑器,以釉色取胜。

宋代哥窑在后世备受人们青睐,元明清仿制者颇多,且各有风格,被称为仿哥窑或哥釉,但其制作工艺已不能与宋代哥窑相媲美。清乾隆帝尤喜赏宋代哥窑,尝欣然作诗赞云:“铁足圆腰冰裂纹,宣成踵此夫华纷。”

鉴定哥窑瓷主要从造型、胎骨、釉色等方面着眼。它的胎质呈黑色,细腻、坚实。釉面浑厚滋润,釉面开有大小纹片。器物以瓶、炉、洗、碗、罐为主。

60年代时,浙江省文物考古单位曾对龙泉大窑等几处窑址进行了发掘,发现不少黑胎片纹青瓷,大部分为日常生活用瓷。但与另一部分传世的哥窑器物相对照,这二种哥窑的造型、胎色、釉面和纹片均有不同之处。为此,文物界将这些原藏于宫廷、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的收藏品及流散于民间和国外的这类哥窑器称之为“传世哥窑”。

传世哥窑瓷器以仿古代青铜器造型的器物为主,如鱼耳炉、乳钉五足炉、胆式瓶、八方穿带瓶、弦纹瓶等,也有盘、碗、洗之类。它的胎骨较厚、胎质细腻,烧练时大部分在器底用支钉,而目前发现的龙泉哥窑是不用支钉烧成的。这一闻名世界的传世哥窑的产地迄今还未发现,尚待文物考古学者的分晓。

陶瓷文化鉴赏-中华名窑-哥窑


相传宋代龙泉章氏兄弟各主窑事,哥者称哥窑,为宋代名窑之一。窑名最早见于明初宣德年间的《宣德鼎彝谱》一书,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嘉靖四十五年刊刻的《七修类稿续稿》称"哥窑与龙泉窑皆出处州龙泉县;南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弟兄各主一窑,生一所陶者为哥窑,以名故也,章生二所陶者为龙泉,以地名也。其色皆青,浓淡不一;其足皆铁色,亦浓淡不一。旧闻紫足,今少见焉,惟土脉细,釉色纯粹者最贵;哥窑则多断纹,号曰百极碎";《处州府志》又载:"从其兄其生一,所主之窑,皆浇白断纹,号百极碎,亦冠绝当世",曹昭《格古要论》,"旧哥窑色青,浓淡不一,亦有紫口铁足"。

清代蓝浦《景德镇陶录》卷六"镇仿古窑考中关于"哥窑的记载,哥窑,宋代所烧,本龙泉琉田窑,处州人章姓兄弟分造,兄各生一,当时别其所陶,曰哥窑。土脉细紫,质颇薄,色青浓淡不一。有紫铁足,多断纹隐裂如鱼子。釉惟米色、粉青两种,汁纯粹者贵,唐代《肆考》云:古哥窑器,质之隐纹如龟子,古官窑,质之隐纹如蟹爪;碎器纹则大小块碎。古哥器色好者类官,亦号百极碎,今但辨隐纹耳,又云汁釉究不如官窑。"

清代《南窑笔记》"哥窑"条记载:"即名章窑,出杭州大观之后,章姓兄弟,处州人也,业陶,窃做于修内寺,故釉色仿佛官窑。纹片粗硬,隐以墨漆,独成一宗釉色,亦肥厚,有粉青、月白、淡牙色数种。又有深米色者为弟窑,不堪珍贵。

间有溪南窑、商山窑仿佛花边,俱露本骨,亦好。

今之做哥窑者,用女儿岭釉加椹子石未,间有可观,铁骨则加以粗料配其黑色。

由此,哥窑铁足,釉面莹润多断纹,风格特征近类南宋官窑。哥窑器以纹片着称,其中多为黑黄相交,俗称金丝铁线。

关于金丝铁线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宋代龙泉县,有一位很出名的制瓷艺人,姓章,名村根,他便是传说中的章生一、章生二的父亲。章村根的擅长制青瓷而闻名遐迩,生一、生二兄弟俩自小随父学艺,老大章生一厚道、肯学、吃苦,深得其父真传,章生二亦有绝技在身。章村根去世后,兄弟分家,各开窑厂。老大章生一所开的窑厂即为哥窑,老二章生二所开的窑厂即为弟窑。兄弟俩都烧造青瓷,都各有成就。但老大技高一筹,烧出"紫口铁足"的青瓷,一时名满天下,其声名传至皇帝,龙颜大悦,钦定指名要章生一为其烧造青瓷。老二心眼小,心生妒意,趁其兄不注意,把粘土扔进了章生一的釉缸中,老大用掺了粘土的釉施在坯上,烧成后一开窑,他惊呆了,满窑的瓷器的表面的釉面全都开裂了,裂纹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粗有细,有曲有直,且形状各异,有的象鱼子,有的象柳叶,有的象蟹爪。他欲器无泪,痛定思痛之后,他重新振作精神,他泡了一杯茶,把浓浓的茶水涂在瓷器上,裂纹马上变成茶色线条,又把墨汁涂上去,裂纹立即变成黑色线条,这样,不经意中形成"金丝铁线"。

传世哥窑器的主要特征:

其一,哥窑釉属无光釉,犹如"酥油"般的光泽,色调丰富多彩,有米黄、粉青、奶白诸色。

其二、"金丝铁线"的纹样,哥窑釉面有网状开片,或重迭犹如冰裂纹,或成细密小开片("俗成百圾碎"或"龟子纹"),以"金丝铁线"为典型,即较粗琉的黑色裂纹交织着细密的红、黄色裂纹。

其三、"聚沫攒珠"般的釉中气泡,哥窑器通常釉层很厚,最厚处甚至与胎的厚度相等,釉内含有气泡,如珠隐现,犹如"聚沫攒珠"般的美韵,这是辨别真假哥窑器的一个传统的方法。

其四、"紫口铁足"的风致,哥窑器坯体大都是紫黑色或棕黄色,器皿口部口边缘釉薄处由于隐纹露出胎色而呈黄褐色,同时在底足未挂釉处呈现铁黑色,由此,可以概括出故有"紫口铁足"之说,这也是区别真假哥窑器的传统方法之一。

哥窑釉质纯粹浓厚,不甚莹澈,釉内多有气泡,如珠隐现,故通称"聚沫攒珠"。釉色宝光内蕴,润泽如酥。纹片多种多样,以纹道而称之有鳝鱼纹、黑蓝纹、浅黄纹、鱼子纹;以纹形而称之有纲形纹、梅花纹、细碎纹、大小格纹、冰裂纹等,总名为百极碎。哥窑器物传世的以各式瓶、炉、洗、盘、碗、罐为常见。但哥窑窑址仍未确认,成为中国陶瓷史上的悬案之一。

陶瓷文化:金丝铁线话哥窑


哥窑瓷系裂纹满身,有着实足的缺陷美。据说哥窑每逢新瓷出窑,都能听到细碎的釉面炸裂声,而且会一直持续一到两年的时间。

图:龙泉青瓷哥窑米黄釉开片洗

哥窑的开片是神秘而与众不同的,它曾激发了后人无限的想象空间,演绎了数不清的传奇故事,之前我们也有介绍过哥哥与弟弟的传说(哥窑——身世之谜),这里就不重复了。

哥窑瓷胎体坚密,呈深灰色、或土黄色。釉色较多,有粉青、翠青、油灰、米黄等,其中油灰最常见。哥窑瓷最主要特点是釉面温润似玉,器表有一,层不很亮的酥油光,并伴有开片,开片大小不一,纹路颜色深浅不一,器型的不同收缩部位也不一,变化万千又自然贴切,人称“百圾碎”。最有特色的是较粗的裂纹呈现黑色,较细的裂纹呈现黄色,前后层次落错有秩,人们习惯称其为“金丝铁线”。

浅谈宋代哥窑之迷


哥窑瓷器的胎色有深灰、浅灰、黑灰和土黄等多种色泽,釉色更有粉青、月白、油灰、青黄的不同,而以油灰为主。其主要特点是釉面布满龟裂的纹片,通常称之为“开片”。这种由细小裂纹所形成的片纹,大小有别、裂纹颜色的深浅也不一。由于器形的不同和釉料收缩区域的不一样,在器物上造成了外观效果的差异,即由于纹片的交错呈现各种不同的形状:形成所谓细眼者俗称“鱼子纹”;纹片细碎者也叫“百圾碎”;较粗疏的黑色龟裂和细密的黄色裂纹交错着,呈现深浅颜色层次的碎纹,叫做“金丝铁线”。总之,它们舆底色形成色泽上的对比,深浅相近、条块分明,非常自然贴切。一件器物的周身布满这种碎裂的纹片,它好像隆冬江河中的冰裂变化万千,在艺术上别具一种古朴、自然的天趣,富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宋代青瓷中的哥窑就以其自然的开裂现象而博得人们的喜爱。

哥窑瓷器釉面所产生的纹片,本属于烧造工艺上的一种病态,它是由于胎体和釉面的膨胀系数不一致所造成的。一件瓷器如果膨眼系数一致、釉面没有裂缝、胎与釉的结合紧密,那么出色作品的坯釉就具有浑然一体的效果。但当胎的膨胀系数比釉的膨胀系数小到一定程度时,釉就会在烧成后的冷却过程中形成裂纹。哥窑青瓷器物上的开片就是这一原因所造成的。可是这一烧成中的弊病—釉面所产生的大小、疏密的块面分割,即使哥窑青瓷形成一种自然的裂纹美,这就犹如画家变败笔为神奇一样,给哥窑青瓷器物增添了生机,在当时它给人们以一种崭新的艺术享受。

哥窑窑址至今在浙江省龙泉县始终未找到确切的窑场,故对傅世的器物和窑址的存在是当前学术界争论颇大的同题。归纳起来大致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窑址的地域归属,由于哥窑瓷器的胎体大多呈黑灰、深灰之色,而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于1956—1961年在龙泉县的大窑、溪口等窑址发现黑胎的开片青瓷,它们的特征与傅世的哥窑作品有一定的相似,因而认为“大窑、溪口窑址中出土的黑胎青瓷应当是哥窑的产品无疑”。对此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有不同的看法,他们通过对龙泉县黑胎青瓷和傅世哥釉胎、釉的化学组成和显微结构测试的结果,发现有一定的区别,故认为:“傅世哥窑不在龙泉烧造之说可以接受的”,据此,他们进而提出:“傅世哥窑在好多方面都和景德镇的同类作品比较接近。”因而“很可能是宋以后景德镇所烧造”。哥窑是否为景德镇所烧造,没有窑址出土物为证,难以使人信服。

2、从窑口本身来说,有人认为“修内司官窑就是傅世哥窑”。这种新的见解,本身就否定傅世哥窑的存在,对此当前难以取得一致意见。

对哥窑的时代也有不同的看法,就当今收藏最多的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博世哥窑作品来看,形制多属瓶、炉、洗、眢一类器皿,造型富有宋瓷的时代风格。因此,哥窑还是宋代所烧造的一种青瓷器物。至于窑址究属在哪里?只能寄希望于日后的窑址调查和考古发掘。

哥窑瓷器的造型除碗、盆、洗以外,还有各式的瓶、炉、尊等,贯耳炉更是比较多见的器物,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宋哥窑贯耳炉”可谓哥窑瓷器的代表作。此炉侧影近似长方形,它的外廓线表现为口沿以下向内收缩,而器腹微微外凸,这样一收一凸的器体弧腺显得十分饱满有力;两旁配置的双耳向外扩张,在造型上增强了器物庄重、凝重的效果。加之哥窑瓷器的釉层比较肥厚,更给人以浑厚、稳定的感受。作为当时祭祀和供神用的一件陈设瓷,这种贯耳炉则是恰如其分地体现出它应有的职能。

至今哥窑的烧造年代--产地--专家观点--和民间观点不一,但是哥窑在当今的人们心中---是相当神秘的----哥窑的标本最近些年--在全国各地有零星出土----大多为南宋晚期--元代---真正的哥窑产地在那里----不的而知---浙江/景德镇?---河南?--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哥窑这个神秘的面纱---会被世人所揭开的!

陶瓷文化:神秘哥窑千年传说


龙泉哥窑是五大名窑之一。

众人周知,汝、官、哥、钧、定,被称为宋代五大名窑,其中,哥窑是五大名窑中谜团最多的一个,瓷器存世量很少,而且窑址长期以来没有定论。

龙泉青瓷,又分“哥窑”和“弟窑”两种。沈岳明用最简单的比喻解释:所谓哥弟两个窑的区别,就在于哥窑开纹片,而且是黑胎。弟窑是不开纹片的,白胎。开片是一种非常奇异的技术,形成的机理就像这样的原理,就跟一个胖子穿上一个小的衣服一样,一绷,衣服裂了。后来人们就有意识地利用胎跟釉膨胀系数的不同,烧出各种很美丽的裂纹。

虽然“哥窑”在龙泉,在这座小城里是妇孺皆知的事情。然而,上世纪60年代发掘的一个重要成果是认为以溪口瓦窑垟为代表的窑场生产的一类黑胎青瓷制品,与文献上记载的哥窑的特征一致。但随即通过对发掘所得标本的测试,发现其与由故宫博物院提供的所谓哥窑标本的测试数据不一致,以致想当然认为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收藏的一类被定为哥窑的器物的胎釉化学成分分析结果不同,从而认为哥窑不在龙泉。进而,各大博物馆收藏的原定为哥窑的器物,被改称为“传世哥窑”。这对于龙泉人而言,是心中一块抹不去的伤痛。

其实,凡是记载哥窑产地的文献基本就指向龙泉。明代《春风堂随笔》中提到,在龙泉琉田有章生一、章生二两兄弟,“生一所陶者色淡,故名哥窑。”龙泉乡土的社戏表演、庙宇祭祀中,都包含了哥窑传说的元素。今天的龙泉,这个故事依然家喻户晓。每年正月,当地的木偶戏团就会走乡串户地演出章家兄弟的故事。而龙泉地区的烧窑人都奉章家兄弟为窑神,开窑必拜。

当然,关于文献记载的哥窑产地,除了龙泉以外的唯一指向是杭州的凤凰山下,这在个别文献中确有记载,故也有学者认为老虎洞窑址就是哥窑,但从考古成果看,这应是元代仿哥窑的“元末新烧”产品。

即便是在今天,无论行走在龙泉的任何大街小巷,处处可听到“哥窑”流传的神秘传说——

在龙泉,制瓷人都将章生一、章生二尊为窑业祖师爷,认为他们分别是哥窑和弟窑的创始人。

过去,龙泉在烧瓷的龙窑、鲤鱼窑的窑头,都张贴有章生一、章生二“师父榜”。师父榜除神位外,并附祭祀山神、土地、搬柴童子、运水郎君。每逢农历初二、十六两日,瓷匠必须置办酒肉、茶饭,点香烛在窑头师父榜前祭祀,磕头膜拜,然后分食祭品,俗称“过日”。

中国近代享誉世界的陶瓷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陈万里先生在考察龙泉窑后曾说到:大窑村里有窑神庙,我曾去朝拜过,龙泉地区的烧窑人都奉章家兄弟为窑神,开窑必须拜祭。每年正月,当地的木偶戏团还会走乡串户演出章家兄弟的故事。

陶瓷文化:哥窑:被湮没的珍宝传奇


在流传至今的宋代瓷器中,哥窑的瓷器大概要算是引起人们最多遐想的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历代宫廷收藏哥窑名瓷,再加上流散在海内外的,已知有记载的,总数也不过300件左右,以至于个别哥窑瓷器破损的残片也被视为至宝,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哥窑圆洗底部的破损残片。哥窑瓷器之名贵,由此可见一斑。

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宋代未见有关哥窑的文献记载,元人中有“哥哥洞窑”的记载,明代《宣德鼎彝普》中有“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的记载。才正式名列于宋代名窑。《格古要论》对哥窑产品作了描述:“哥窑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

从传世品中看哥窑之特征:一是,其器物有碗、盘、洗、碟、瓶、炉、鼎等;二是,此胎有坚致的瓷胎和粗松的砂胎两种;三是,胎色有浅灰、深灰、土黄、黑灰等,釉色有粉青、月白、米黄、油灰等色调;四是,釉面龟裂有网状开片,俗称“金丝铁线”;五是,釉层厚,有的与胎的厚度相等。釉中有致密的气泡,好像“聚沫攒珠”;六是,有“紫口铁足”特征;七是,哥窑釉属无光釉,釉面有一种含蓄的“酥光”。这些都是用传统方法鉴别真伪哥窑的主要依据。

哥窑之址,至今仍未发现,因此对哥窑窑址地点现有各种观点:一是在杭州,二是在江西吉州,三是在浙江龙泉。

哥窑瓷器烧造时间也有各种观点:一、南宋说。二、宋末元初说。三、元代说。四、南宋以后历朝仿官窑器说。

窑址:今夕何夕

迄今为止,哥窑窑址具体在什么地方,还没有确切定论。哥窑名称的来历,也有两种不同的说法。这也给哥窑的瓷器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

在元代《至正直记》中始有哥窑的说法。清人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解释说:“哥窑,宋处州龙泉县人,章氏兄弟均善冶瓷业,兄名生一,当时别其名曰哥窑,其胎质细,坚,体重,多裂纹,即开片也。”这就是说,南宋有章姓兄弟以烧瓷为业,哥哥章生一烧的瓷器以胎细质坚、断裂开片为特色,因而名为哥窑。

另一说法是,哥窑是南宋皇帝在偏安江南时,仿造其皇兄建造官窑的形制,在江南建立了南宋官窑,因为是学着哥哥的样子建造的窑,所以被叫做“哥哥窑”。明代曹昭的《格古要论》中记载道:“哥哥窑,旧哥哥窑出,色青浓淡不一,亦有铁足紫口……今亦少有”。

裂纹:古朴自然

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哥窑瓷器的主要特点是釉面布满裂纹,这种由细小裂纹所形成的片文大小有别,裂纹颜色的深浅也不一致。由于器形的不同和釉料收缩区域的不一样,在器物上造成了外观效果的差异,纹片的交错呈现各种不同的形状,较粗疏的黑色裂纹和细密的黄色裂纹交错,呈现深浅颜色层次的碎纹,叫做“金丝铁线”。哥窑开片总的特点是:平整紧密,片纹裂开成上紧下宽状;黑色纹片中有时闪蓝色。

宋代的瓷器流传到今天,由于胎体和釉面多次经历热胀冷缩,往往都会在瓷器表面出现裂纹。而哥窑瓷器上的裂纹,却在刚烧制好时就已经出现了。当时的人们采取了特殊的工艺,使烧制好的哥窑瓷器在冷却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独特的裂纹。有裂纹的瓷器看上去别具一格,十分美观,于是开始刻意地烧制有裂纹的瓷器,美丽的裂纹也就逐渐成为了哥窑的象征。瓷器上的裂纹与底色形成色泽上的对比,深浅相近、条块分明,非常自然贴切。

瓷器:晶莹典雅

哥窑的瓷器主要为陈设瓷器,大多仿古铜器形制,如贯耳瓶、菊瓣盘、兽耳炉、弦纹瓶、立耳三足炉、鼎式炉、三足洗、葵口洗、葵口碗等等。哥窑瓷器的胎色有深灰、浅灰、黑灰和深褐色等多种色泽,釉色更有粉青、月白、油灰、黄青等颜色,其中尤以油灰为主。属于青瓷系的哥窑瓷器,以釉色取胜,他们往往里外披釉、均匀光洁、晶莹滋润。哥窑大多施釉较厚,往往施三四层釉,釉层比胎壁还厚。哥窑的胎质有瓷胎和砂胎两种,胎骨较薄,胎质坚细。一般采用垫烧工艺,器物制作精细,造型挺拔典雅,轮廓柔和流畅。

仿制的哥瓷从明代起开始大量出现,然而其烧制工艺都远远不及宋代哥窑的水平。仿制的哥瓷往往裂纹生硬、触感较为粗糙,难与真品媲美。时间的流逝让哥窑烧制的工艺成为难以破解的谜,只留下了那一件件瓷器穿越漫长的时空,引起人们无限的追问和猜想。

陶瓷文化:迷雾重重说哥窑 怎样研究古陶瓷?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瓷器是中国最著名的手工艺术品之一,它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高级的瓷器也是古代皇家的收藏品。作为古代中国的特产,瓷器通过各种贸易渠道传到各个国家,精美的古代瓷器在国外也成了收藏品。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这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当时的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后来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

五大名窑今天还“说不清”

宋代的五大名窑久负盛名,但其中有一些概念至今没有定论。

一是五大名窑的排序并无定论。吉林大学文学院博物馆系主任吕军介绍,“五大名窑”的提法最早源于明朝,最终的排序是清末民初才定下来,它反映的是当时文人的一种喜好和认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沈岳明表示,最早对宋代五大名窑的提法是“柴汝官哥定”,后考证柴窑是五代时期的,于是有了“汝官哥定钧”的说法。瓷片收藏家白明谈道,五大名窑的排序各说不一,其中汝、官、哥三窑都是单色青釉,其成品率只有千分之一,传世量少,更珍贵些。

二是官窑名词涵义多样。今天所说“官窑”,一是指贡器,一是指官厂。贡器是由皇家遣官到产地监烧,“有命则贡,无命则止”,凡贡入皇家的瓷器,就称官窑。官厂是由朝廷设立官员、专门兴办的窑厂,只为皇家烧造瓷器用品。通常所说的产自五大名窑的瓷器,均是指这五个窑口专为皇家烧制的产品,即贡器。从这个角度说,五大名窑均是官窑。而五大名窑中的“官”,则特指宋代的一个窑口。沈岳明介绍说,南宋官窑使用的是几十米长的龙形窑,中间的窑位是最好的,用来烧制贡瓷,其他窑位可能也同时烧制民间用品。

三是官窑与哥窑“身世”未明。吕军介绍,北宋时的官窑窑址迄今还未发现,可能迭压在今日开封城下;南宋时的官窑窑址一处在杭州凤凰山,一处在杭州乌龟山。哥窑的窑址在何处,至今并无公论。从传世品来看,南宋时官窑瓷器与哥窑瓷器差别微小,故有“官哥不分”之说。而且哥窑虽是宋代名窑,但宋代文献中并无“哥窑”一词,哥窑最早见于明人记述。有学者怀疑,所谓五大名窑说很可能是明代古董界的臆造。

迷雾重重说哥窑

哥窑,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神秘而有趣的话题,关于其窑址历来存在着很多争论,且后代文献常是一鳞半爪。虽然数十年来与哥窑相关的考古实物资料不断增多,但由这些实物资料得出的结论往往与文献记述无法对应,有些甚至南辕北辙,因此哥窑至今依然迷雾重重。

吕军介绍,哥窑的窑址有三说:一是浙江龙泉,曾在龙泉出土一批黑胎青瓷,与文献记载的哥窑特征相符;二是杭州,明代的高溓在《遵生八笺》中认为在此;三是景德镇,传世哥窑的成分与同时期景德镇瓷器的成分相同。考古发掘南宋俢内司官窑时,在元代地层出土一些瓷器残片,它们的特征与哥窑瓷器接近,因而有观点认为,传世哥窑有可能是后代仿制哥窑的产品。

沈岳明认为,南宋俢内司官窑元代地层的发现,就是元末新烧的哥窑。他介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考古发掘龙泉溪口窑址时,发现那里的出土瓷器与文献中哥窑瓷器的特征一致,因此认为此地即为哥窑窑口。但后来研究又发现,此处瓷器的特征与被称为哥窑的传世瓷器的特征又有区别。于是就将前者称为龙泉哥窑,后者称为传世哥窑。

沈岳明认为哥窑就在龙泉,佐证有三:其一,目前发现的文献中,只有个别记载未提到龙泉;其二,在各地群众相传的历史中,只有龙泉这个地方无人不知哥窑。其他地方如果有过如此著名的窑口,为何没广泛流传下来;其三,在宋代,龙泉窑的规模和知名度都十分显著,为何没有列入五大名窑?就是因为用哥窑代表了。

瓷影依稀中的文化传承

宋代瓷器究竟有怎样的文化魅力,会历来为人们重视喜爱?常常对着一片碎瓷片一看就是一个晚上的收藏家白明,说自己是把两宋瓷器当作书来读的。

他介绍说,宋代瓷器代表了中国单色釉瓷器烧造的高峰。在五大名窑中,钧窑有窑变,定窑是白瓷,而较为珍贵的汝、官、哥三窑,则都是青瓷。宋代青瓷上承五代,五代时最著名的是浙江越窑秘色瓷,因陆龟蒙的诗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而有“千峰翠色”的美誉。虽然只是一种青色,但细看或呈湖水绿,或呈天青,把大自然的美都凝固在瓷器上了。

宋代瓷器的单色釉,深沉朴雅,精气内敛,今天依然仿制不出来,因为对当时文化的感觉很难把握。宋瓷单色釉那种平和的颜色,正符合儒家文化的中庸之道,仿佛是修身养性的君子,将会心的微笑定格了。

宋代五大名窑烧造的瓷器,除定窑有部分是普通日用器具外,其余基本是仿青铜器形的礼器或只是供人把玩。这些器具在造型上,古人给后人在美学创新上几乎没有留下任何余地——或高或矮,或粗或细,或方或圆,无论什么地方,只要改变一点,看起来就不顺眼。

由此观之,一件瓷器的工艺、造型、纹饰之中,隐含的是经济发展的历史,社会文化的状态。

怎样研究古陶瓷

对古陶瓷,通常是研究其编年,即什么年代烧制;造型,即什么器形;工艺,即用什么方法烧;成分,即为什么会产生各种胎釉特征等。上世纪20年代开始,古陶瓷专家陈万里率先将考古方法用于陶瓷研究,这种采用文献与考古资料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如今,科技方法的介入为古陶瓷研究开辟了新的天地。比如,由于各地的瓷土资源不同,其化学成分亦不同,使用科技手段对胎釉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把已有定论的瓷器的成分数据作为参照,通过比对,可以推测甚至确定产地、窑口。

分析方法分为有损和无损两种。沈岳明介绍,对于数量较多的,比如南宋官窑出土大量碎片,可以采用取样分析方法——在标本不显眼的地方钻取或刮取一定量的粉末进行检测,对文物本身是有损伤的;而对于存量少、器物完整的珍贵文物,就应采用无损的方式——如红外线探伤、光谱仪分析文物矿物成分等。

传世哥窑总数不过百余件,比元青花存世量还低,目前主要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基本是宫廷旧藏。由于宋以后历朝历代均有仿哥窑制品,因此,宫廷收藏品中亦可能有后代仿品。这些仿品做工极为精致,仅用肉眼无法完全甄别。鉴于此,结合先进的科技手段,对文物逐一进行无损分析,成为目前通行的研究手段。

陶瓷文化之朝鲜陶瓷的发展历史


中国与朝鲜交往历史悠久。《尚书大传》、《史记》、《三国逸事》等中朝两国文献中记有箕子“走之朝鲜”的传说。考古也证实:中国与朝鲜的交往在汉代以前就已开始。(参照《朝鲜古艺术与中国的关系》载《文物参考资料》1950年第12期)由汉到唐,中国文化对朝鲜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这一时期,朝鲜相继经历了高句丽、百济、新罗等历史时期,中国的文学、艺术、汉字、佛教、建筑以及制瓷技术等都传入朝鲜。朝鲜出土中国陶瓷主要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在江原道原城郡法泉里三、四世纪的墓葬里出土了越窑青瓷羊形器。百济第二代首都忠靖南道公州发现的武宁王陵(公元523年卒、525年葬),出土了越窑青瓷灯、碗副研究员、四耳壶、六角壶等器。在新罗首都庆州(庆州位于朝鲜半岛的东南部),古新罗时代的墓葬里出土了越窑青瓷水壶。1940年在开城高丽王宫发现北宋早期越窑青瓷碎片;在忠清南道扶余县扶苏山下发现有早期宋代越窑青瓷碟。

陶瓷文化鉴赏-各时期哥窑瓷器的特征简略


1、黑胎宋哥窑

宋元哥窑的基本特征是(1)黑胎;(2)紫口铁足;(3)金丝铁线;(4)宋代器型;(5)气泡之密似攒珠;(6)釉为失透的乳浊釉,釉色为粉青、月白、灰青、青黄多种。

2、宋龙泉哥窑

宋元哥窑的基本特征是(1)黑胎;(2)紫口铁足;(3)金丝铁线;(4)宋代器型;(5)气泡之密似攒珠;(6)釉色带有龙泉青瓷特征。

3、非黑胎宋哥窑

多数是明清朝廷从民间的征集品,基本特征是:(1)深灰、浅灰、土黄等胎色;(2)紫口铁足;(3)金丝铁线;(4)宋代器型;(5)气泡之密似攒珠;(6)釉为失透的乳浊釉,釉色为粉青、月白、灰青、青黄多种。

4、元哥窑

元代瓷器普遍比较粗糙,瓷胎一般厚重而疏松。仿哥窑制品胎体粗厚拙重,其胎体泛松且色灰黄,即使小件器物也缺乏曲折能力。釉饰多呈浅灰白色(月白),釉质较薄,混浊无光,视之似觉火候不够,并且含有一定杂质,釉面不太均匀干净。开裂细小纹片,开片较为零乱,色调也不清晰,缺乏宋哥那种开片自然明快、井然有序的效果。器物的器型较少,主要有鼎炉、鱼耳炉、盘和胆瓶等。

1996年杭州老虎洞的遗存挖掘发现,老虎洞的遗存可分为南宋时期、元代前期和元代后期三个时期。其中南宋时期的遗存是修内司官窑,而元代前期和元代后期的主要遗存仍为与官窑瓷器面貌很相似的产品,表明元代时老虎洞窑址继续生产仿官窑的器物。在元代晚期的遗存中有一类器物与某些传世哥窑十分相似,经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进行科学测定,表明其化学成分和显微结构与传世哥窑相同。所以胎色还有浅灰、深灰和黑色,釉色还有青灰、粉青、天青。

5、明初仿哥窑

明初仿哥窑瓷与元代雷同,见南京明洪武年间沐英墓出土的哥窑双贯耳长颈瓶,胎色灰黄,质不坚细,月白色釉,釉薄欠光润,开细小片,口部涂茄紫色的黄褐釉为饰,器型倾斜欠规整。扬州市博物馆也藏有明墓出土的与之相同的成对器物,其釉面同上,颇具南京明故宫、凤阳明皇陵等处遗存的明初青白瓷砖瓦之风貌。

6、明永乐仿哥窑

永乐时期的仿哥窑,胎白轻薄,釉肥洁白光润,片纹开裂较大,为景德镇御窑厂的新作品。实物参见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永乐青花莲瓣纹漏斗,其漏管正是哥窑风格。

7、宣德仿哥窑

明代仿宋名窑瓷器主要集中在宣德、成化两朝。

宣德仿哥窑釉色通常呈现淡黄色、灰白色(月白色),釉面略带油腻感,釉表虽有同于白釉的桔皮皱纹,但与宋代哥窑釉面特有的酥油光皱绝非相同。胎质酥松,色灰黄,没有“紫口铁足”特征,口沿不呈现“紫口”现象,足底呈酱紫色,不过不是胎体本色所致,而是涂抹了一层酱紫铀。多数器物开片只能呈现一种颜色的片纹,也有些器物呈现金丝铁线,颜色通常黑中闪红,铁线较多,金丝较少,纹路僵直,纹片大小分布不均匀,纹路微微闪黑或者闪黄,颜色浅淡。气泡特征具有宣德时期瓷器的特征。

8、正统至天顺年间

仿哥窑器多为白釉,常有自然开裂纹片。见江苏省溧水县窖藏出土的梅瓶,仍具宣德器之风格。

9、明成化仿哥窑

御窑厂的仿哥窑产品比较独特,少有大件。胎质白细而坚,釉质肥厚晶莹,光泽较强。釉色有天青、粉青、翠青、月白和黄色,器口和器足又有不施色釉与涂深浅酱黄或黑褐色厚釉之分,有的极为光亮,有的则无光泽。器物呈现金丝铁线,开有大小两种片纹,大片呈现黑色,小片呈现黄褐色,有的开片略微稀疏,纹路僵直,有的开片细密,但是分布不均匀。

10、明嘉靖仿哥窑

水平极高,有些仿器曾经被当作真品。这一时期的仿哥窑,与宋哥窑相比,胎体略显厚重。器物有大有小,形体浑厚欠规整,胎白略松,釉面有光亮和不滋润现象,釉色有黄、油灰、灰白及淡青。黄釉一般多开大片,灰白釉多开小片,片纹色黑。器口施黄釉或不加色釉,光泽明亮、晦暗兼而有之。器型有葫芦瓶、梅瓶、香炉、桶炉、象耳炉、盆、洗等,多为传世品,炉、瓶也见于墓葬出土物中。工艺装饰采用露胎黑铁色印花兽面、蕉叶纹、耳饰及剔、雕花卉,比较新颖。

11、明万历仿哥窑

万历时期的仿哥窑器,一般造型硕大圆浑,器体多呈歪斜状,工艺粗糙不规范,白胎,胎体较厚或厚薄不一,釉质肥厚、稀薄兼有,开裂片纹碎小者多黑色,大片纹者多淡红。常见器有梅瓶、撇口瓶、胆瓶、壁瓶、薰、炉、罐、棋子罐、盆、洗、印池、诸葛碗(温器)、葵口碗、菊瓣碗等。器口亦有加饰酱黄或深褐色釉者,藉以表示“紫口”。并派生出哥窑青花,或加赭、白色为图案纹饰。款识有“万历年制玉堂佳器”、“玉堂佳器”、“福”、“雅”、“制”等。传世品较多,亦出土于万历、天启、崇祯时期的墓葬之中。

12、明代民窑仿哥窑

多数为欧窑作品。清朱琰《陶说》中说:“明时江南常州府宜兴县欧姓者,造瓷器曰欧窑。有仿哥窑纹片者,有仿官、钧窑色者”。其特征是釉饰呈暗黄色,釉面平滑光润,但是不具有宋器那种油腻感。开片纹路稀疏,纹线清晰而僵直。足端裹釉、底边施釉、中心点釉,足底没有露胎处。器型粗大,修胎不规整。铀色有天青、粉青、月白、米黄。

13、康熙仿哥窑

景德镇御窑厂继承前朝工艺传统,也烧造仿哥窑器,而且工艺水平大为提高。此时的仿哥窑器造型庄重,胎质坚细而白。釉面坚致,玻璃质光泽性强,有黄、米白、蓝、绿、红、苹果青等色。器型有长颈扁瓶、胆瓶、橄榄瓶、炉、洗、盘、碗等,有的刻“中丞”二字,系为郎窑作品。

14、雍正仿哥窑

水平极高,可以乱真。大多数胎质较厚。雍正官窑的哥窑瓷胎为铁灰色,经火烧结后,外表铁黑或泛油亮光泽,釉质光润,有油灰、灰青及粉青色。由于胎体含铁而具有自然的紫黑色,施釉露骨,故亦能出现“紫口铁足”。民窑为白胎。釉面有宋哥窑那种玉质感,发油酥光泽。器型很多,有瓶、炉、尊等的摆设器,也有笔架、水盂、镇纸等文房用品,还有盘、碗的日常用瓷。“金丝铁线”与宋哥窑特有些差别,开片不那么细碎,或者即使细碎也不如宋釉。开片中铁线较多,金丝较少。其铁线多数呈现黑色,少数略显蓝色,开片纹路多数僵直,一般不见到宋釉开片在较小的区域内仍旧曲折变化的状态。

清代仿宋釉,不是单纯追求宋代釉饰的工艺效果,而是着重体现宋代釉饰的基本特征和独特神韵,所以比较少注意到细部特征:例如釉饰肥厚、釉中气泡小、片纹曲折婉转等。有些器物的器型直接采用本朝器型。这给鉴定带来了一定的方便。

15、乾隆仿哥窑

基本上是雍正的延续。仿哥窑除部分官窑作品外,大部分是民窑作品。除了带有雍正仿哥窑的特征外,还常见用堆花铁砂青铜器纹饰进行装饰。器型更多,除摆设器、文房用品,日常用瓷外,民窑中还有达摩像、香炉等宗教用器的作品。其工艺、造型、胎质、釉色等基本与雍正器相同,只是釉色基调由灰青发展到灰白、米黄、黄、蓝、绿色。“金丝铁线”与宋哥窑特有些差别,开片不那么细碎,或者即使细碎也不如宋釉。开片中铁线较多,金丝较少。其铁线多数呈现黑色,少数略显蓝色,开片纹路多数僵直,一般不见到宋釉开片在较小的区域内仍旧曲折变化的状态。

16、嘉庆仿哥窑

早期基本上保持乾隆水准。晚期,制瓷工艺低下,产品显露粗率之风,接近道光仿哥窑。釉质肥厚、光亮明快,但是釉面不够均匀干净。胎厚,质白,釉质多松懈肥厚,釉色月白、粉青。瓶、盆、碗、洗的器足宽厚,往往加涂黑色釉表示“紫口铁足”,或不施釉而露白胎。官窑器写款,民窑则多书刻“成化年制”,涂以黑色。

17、道光仿哥窑

人才匮乏,所产瓷器沿袭嘉庆后期风格。这个时期的特征是:胎质略显粗松,釉面稀薄,造型笨拙。由于施釉不均匀,釉面明显泛起水波纹,业内俗称“浪荡釉”或者“波浪釉”。几乎所有瓷器都具有这个特征嘉庆晚期、道光和咸丰的瓷器,都具有这个特征。有的器物口沿涂抹酱黄釉,有的器物底足涂抹黑釉。

釉面仍旧比较肥厚,但是不够细润,开片也不够显著。

18、咸丰仿哥窑

咸丰在位十一年,瓷器生产集中在元年至四年,五年以后,因为战争原因,景德镇御窑厂停烧。瓷器的工艺水平与道光时期相同,有波浪釉的特点。釉色变成单纯的粉青色,与同治、光绪、宣统仿哥窑类似。釉面或者开片或者无纹路。

19、同治、光绪、宣统仿哥窑

都有生产,与道光仿哥窑差别不大。官窑、民窑中有少量精品,特别是光绪朝有不少宫廷用瓷和出口瓷的精品。这些精品不再出现“波浪釉”。但是,“紫口铁足”特征还是要靠涂抹酱黄釉或者黑釉。釉面疏松,开片或者呈现黑色,或者透明。

从咸丰以来,釉色逐步演变成单纯的粉青色,名为仿官、仿哥,却有名无实。釉面或者开片或者无纹路,纹路有黑有白,底部多施以黑漆以充当“铁足”。

20、民国仿哥窑

清末民初,英国、法国、日本、美国等国大肆收罗中国瓷器,由于传世品和出土品较少,致使专门生产和销售假古董的行业应运而生。从1912年到1930年间,仿古能手相继涌现。其数量之多,品种之齐全,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大量仿品流到国外,上世纪三十至七十年代国外出版的陶瓷图录中,几乎每本书中都有这个时期生产的被当作古瓷的瓷器。这个时期的瓷器鉴定很难,很多研究者把那些即不能断定为古瓷,又不能断定为现代瓷的瓷器,划归到这个时期。其实,这不是一种负责任的办法,但是,目前也只能如此。这正像不能确定病因就归结为“上火”的郎中的诊断一样。故宫博物馆已经收了大量这个时期的仿古瓷器,试图研究出其中的规律,但是,目前可信的研究成果还没有出来。

这个时期的仿哥窑,釉色基本上是粉青色和月白色,没有“紫口铁足”特征,需要涂抹酱紫釉、酱黄釉冒充。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