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文化:宋元磁州窑瓷辨识

磁州窑是是我国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重要的窑口除了河北省磁县的观台镇和彭城镇以外,还包括河南的鹤壁窑、禹县扒村窑、修武当阳峪窑、登封曲河窑,和江西的吉州窑等。这其中,磁县的磁州窑烧造时间最长,瓷器品种最为丰富,也最具代表性,是其他诸窑口的集大成者,其产品也令其他一批瓷窑相继模仿。现下,通常说的磁州窑器主要指的就是河北磁县的出品。在这个窑系之内,烧造的瓷器以黑瓷、白瓷、白地黑彩、白地褐彩等几个瓷品为主,其中以白地黑花的品种影响最为广泛。

磁州窑始烧于五代到北宋前期,宋中期是其发展期,在金代得到了快速发展,到元代,由于烧造方法趋于随便,制作粗糙而走向式微。由此可看到,宋代时,磁州窑胎质较坚硬和精细,一般胎壁见厚,胎色是青灰白色的。元代胎质就不如宋代坚硬了,较粗松,胎色呈灰黄色。磁州窑的瓷釉大部分是透明白色釉,在器物上看起来,白中微闪黄色,部分器微闪湖绿色。也有一部分黑釉器和绿釉器。磁州窑黑釉不是纯黑的,而是黑中透出褐色。磁州窑的白釉黑彩器都是釉下彩,黑彩貌似全黑,其实也不是纯黑的,而是在黑中微闪赭色。这种赭色较吉州窑器要显得深些(吉州窑器上更要偏酱红些),但也不到纯黑,特别是在起笔和运笔之处,放大镜下可清晰看出。磁州窑器器物釉面光润,彩上也能见润光。凡彩上无润光者,要谨慎。

磁州窑器一般都入过土,器物上应有被腐蚀的痕迹露出。釉面常见有细小开片出现,开片纹内可见土侵和腐蚀之痕。这种痕迹很自然,与用酸泡出的迥然不同。现代仿品也常故意制造这种腐蚀痕迹,但常会露出人工作伪的痕迹。仿品其器物釉面的光泽是死板的,或犹如油漆过一般,毫无灵气可言。腐蚀之痕常在刻花纹和转折之处出现。真品土侵由纹路侵入,常达于彩面,造成有一种白色云雾状物质覆盖其上,这种覆盖有多有少,无规律可循。由于是出土之物,露胎处点上一些热水,可嗅到土气。真品露胎处放大镜下看有一种似玉质的肥膩感,伪品则显干枯。

磁州窑的装饰工艺非常丰富,一种是运用刀具在器物上进行剔、刻、划的装饰工艺,一种是用毛笔在釉下画彩,还有一种就是黑釉器和低温颜色釉器等。在宋代,主要是黑彩绘画为常见品。在刻、印的纹饰中,以白地黑花为多见,也有素白刻花的。在鉴识刻、剔类器物时,要特别注意其剔露的胎体上要能见到有一些细小的裂缝不经意地散布在四处,这是一个重要特征。此外,在刻剔的胎体上应留有刀痕,这种刀痕应是下刀干脆利落且刚劲有力的,在放大镜下,能见到在开裂的地方胎体呈肥膩状,且其中有褐色的铁质点子,这也是一个鉴识的特征。

磁州窑在明清到民国均有仿造,眼下更是有增无減。尤其是新仿之品,胎釉均与真品有很大差距,大部分以化学药品来伪造土侵和腐蚀之痕。伪品胎质常过细、过白,烧成温度过高,敲起来音质清脆。仿品釉色常过于清亮,化妆土也常过细过白,常成石膏或奶油状。伪品的绘彩和刻画生硬、拙劣,极易露出马脚。印花品线条模糊,珍珠地刻花颗粒大而均匀等等。总之,伪品缺少灵气,一般都表现得呆板、拙劣。因此,平时要多看真品,才能在市场上淘宝时,从比较中进行识别。

延伸阅读

陶瓷文化鉴赏-元代山西霍窑白瓷辨识


霍窑瓷一般指元代山西霍县陈村一带烧制的仿宋定窑白瓷器,在北方省份收藏市场上经常可以遇到,每每被当作宋金定瓷出售。霍窑又有霍县窑、彭窑之称,明洪武时曹昭《格古要论》记有:“霍器,出山西平阳府,霍州……元朝戗金匠彭均宝效古定器,制折腰样者甚整齐,故名彭窑。土脉细,白者与定器相似,比青口欠滋润,极脆,不甚值钱。买骨董者,称为新定器,好事者以重价收之,尤为可矣。”

清谷应泰《博物要览》载:“元时,彭均宝仿定窑烧于霍州者,名曰彭窑,又曰霍窑。”清宋琰《陶说》中说:“山西窑,在太原府榆次县,平定州。平阳府霍州。霍州所出者曰霍器。”清蓝浦《景德镇陶录》记述:“霍器有三:一为宋霍州本来窑;一为元彭均宝仿造窑,其一则唐昌南镇霍仲初窑也。彭为上,仲品次之,霍州本来者又次之。”“元时彭均宝于霍州烧造。土脉细白,埴腻体薄,尚素。仿古定器,制折腰样甚整齐,当时以彭窑称焉。其佳者与定相埒,因亦呼新定器。”

霍窑创烧于金而盛于元,结束于清代,产品以白瓷为主。其鉴定要领为:

(1)胎体白而细腻,釉色洁白,但胎体薄而脆,甚至可以用手掰断;

(2)产品有仿定釉折腰盘、盏托、洗、高足杯等,口沿极薄,制作规整;

(3)装饰大多光素无纹,有的折腰盘内印六条直线纹;

(4)器物圈足足端一般平切,足内无釉,足内旋痕明显。金代盘碗挖足较深,器内刮釉一圈,元代产品挖足较浅。

(5)装饰方法采用支钉叠烧,碗盘器内及器足一般留有5个小支钉痕,与宋定瓷碗盘足部满釉,而口部为无釉芒口的装饰法绝然不同,此为元霍窑白瓷在外观上最大的鉴定特征;

(6)定窑白釉有泪痕特点,霍窑少有。

(7)元代还烧白地黑花品种,胎色灰黄,胎质较松,产品有唇口碗、高足杯等。

(8)明清两代绘花卉的较多,也有少量书写文字的。

陶瓷文化:元朝的磁州窑文化


元朝的磁州窑依然烧造,与宋朝比较起来,就是体积庞大,这跟元人的大吃大喝精神有关。蒙古人不光尚白,还尚蓝,所以孔雀绿釉也非常流行。孔雀绿也叫孔雀蓝。河北彭城出土过一件元代磁州窑四系壶,壶上写着一首元曲:“晨鸡初报,昏鸦争噪,哪一个不红尘里闹?路遥遥,水迢迢,利名人都上长安道。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好,人不见了。”这说明了每个人在生活当中看不破红尘,天天都在这里闹,都争名夺利。这件陶瓷壶上的元曲写得非常生活化。

山东蒙城还出土过一件元代米黄釉罐,这个罐上这样写道:“猛听得情人呼唤,小妹妹不得方便。你敲得窗棂儿连声响,险些儿不着爹娘瞧见。唬得我站立在门前,亲亲不知在哪边?听了一声心肝肉儿,唬得奴浑身汗。告哥哥你且回家也,小妹妹不得回转。听言,好夫妻不得团圆。”这是一个小说,表明当时有追求爱情,向往婚姻自主的意愿。

通过瓷器中的这些文字,能感受到一种很有意思的规律。唐代的长沙窑上写过唐诗,宋代的瓷器上写过宋词,元代的瓷器上写过元曲,到明清以后就是小说。唐诗、宋词、元曲、小说,整个文学发展的脉络非常清楚。它是由非常含蓄、高雅到非常通俗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渐变的。

元朝人的性格就是粗犷直率,所以元代的中国瓷器也具有这个风格。粗犷,造型大,重布局,不重细节,这是元代瓷器的特点。

宋元时期泉州陶瓷历史文化


宋代特别是南宋,泉州跃居为我国海上交通中心,对外贸易十分繁荣(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dnscn.cn《海丝之路》)。泉州各色的窑业空前发达,所产的青瓷、白瓷、黑釉瓷成为外销的大宗商品。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博物馆亚洲部主任、英国伦敦大学博士、美籍华裔陶瓷女专家何翠媚亲临闽南各地古陶瓷窑址考古,她在国际学术会上曾以《闽南古陶瓷的地区性及国际性地位》做出结论:泉州“北宋、南宋时期陶瓷产地集中在沿海地区,并且以南安为首形成一庞大窑区”。

元代,泉州成为世界最大贸易港之一,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陶瓷业不论是品种、质量、数量、烧成技术,比之过去又有新的提高。元代的晋江两岸,元朝来泉的马可·波罗(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dnscn.cn《泉州人名录·马可·波罗》)誉为“瓷香弥漫”。

工艺技术

北宋时,德化瓷胚成型,已采用轮制工艺,即利用辘轳车转动的惯性,用手把泥块拉捏成型。同时,也采用模印工艺,用吸水陶模装入泥料,用手压印成型,经自然干燥,脱模粘接,然后对粗胚进行整修,粘胚、施釉、剐底等手工操作。轮制和模印成型工艺,一直沿用到民国24年,才开始出现石膏模注浆法。

自宋朝开始,以德化为代表的瓷器烧制,采用龙窑。龙窑分室龙窑、碗窑、蛇目窑三种。龙窑依山坡而建,尾上头下,头为燃烧室,尾为烟窗。利用地势坡度,增强窑室烧成时的抽火排烟能力。窑室为阶级状,每级两侧设投柴火孔,数级设一窑门,以供装出瓷件之用。每级称为一目,短者十多目,多者二、三十目。以松木、松枝做燃料。

宋末元初,出现一种介于龙窑和阶级窑之间,较易控制烧成火焰的鸡笼窑,开始改变宋初以来使用还原焰烧成的老技术,进入采用氧化烧成的新技术。

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日本人加藤四郎到福建德化等地学习烧制瓷器技术,并带回日本依法烧窑,日本人称他为“陶祖”。宋代德化窑盛行的伞形支烧窑具传入日本后,提高了日本陶瓷产品的装烧容量。

外销

南宋·赵汝适《诸蕃志》载,泉州瓷器外销的国家或地区有占城(今越南南方)、真腊(今柬埔寨)、凌牙斯加(马来半岛北部)、佛罗安(马来半岛南部)、细兰(今斯里兰卡)、闍婆(今印尼爪哇岛)、南毗(印度南部)、大食(阿拉伯国家总称)、层拔(今伊拉克东南)、三佛齐(今印尼)、单马令(马来半岛南部)、渤泥(今加里曼丹岛北部文莱一带)、麻逸(今菲律宾群岛之一)、三屿(今菲律宾的三岛)等14处。(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dnscn.cn《泉州人名录·赵汝适》、《泉南著述·诸蕃志》)

元·汪大渊《岛夷志略》中,对泉州外销瓷的器形、釉色,提法繁多。有青瓷器、青器、青碗、青盘……青白瓷器、青白花瓷、青白花碗、青白器、青白碗……乌碗等。器形有碗、罐、瓶、壶、埕(酒瓮)、瓮、垒、坛。产品远销台湾、琉球、印度之那半岛、印度尼西亚群岛、马来半岛、印度半岛、菲律宾群岛、阿拉伯半岛、波斯湾等51个国家和地区。(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dnscn.cn《泉州人名录·汪大渊》、《泉南著述·岛夷志略》)

南安瓷

《马可·波罗游记》(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dnscn.cn《泉南著述·马可·波罗游记》)中提到的“距城十里”的产瓷地,被日本学术界称为“珠光青瓷”的宋元古瓷的产地,便是位于南安南坑一带和安溪龙门桂窑的古窑址。宋元两代是南安瓷的鼎盛时期,南坑窑群是当时的主要产地。(参见下文“南安东田南坑古窑址”)

位于南安南坑加棠井村的古庙南川宫,祈奉南岳帝君,始建于唐末五代时期,为泉州五岳圣地之一。宋时,湖南烧瓷名匠南迁福建,带来一尊“武安尊王”进宫供奉,并在此烧瓷开发,从此,武安尊王为窑主,而南岳帝君成为烧瓷匠人的保护神。南川宫就这样成为南坑窑群瓷工和船工朝拜的圣地。南川宫还配祀一尊仁远王,系九日山下昭惠庙海神通远王的佐神,是保佑瓷器安全航运的神祗。

蓝溪畔上还保留着一个古码头遗址。渡口上有一座进龙宫,已有千年历史。当年,蓝溪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内河驿渡,南坑瓷运往码头,在进龙宫上香,拜祀顺正王公,然后沿蓝溪水进入西溪,船到泉州城,同番商进行贸易,许多外国人进了货,与泉州市舶司官员一道,到九日山下延福寺通远王祠行香,举行隆重祈风仪式,礼毕游山泛溪,勒石记事。之后,满载泉州城丝织品、陶瓷返回番邦。当然,也有的直接到窑址买货,从蓝溪码头下水,运到泉州城,再装上货舶启程。

德化瓷

宋、元之际,白瓷已逐渐成为主流。德化瓷的瓷色纯净洁白,自南宋·祖龙宫、屈斗宫等窑场开始烧制,历代沿袭不衰,成为德化代表性瓷种。元朝盛行瓷雕佛像,并成为朝廷的御用品。《安海志》曾载:“白瓷出德化,元时上供。”马可·波罗也赞誉过德化瓷器,使德化瓷器的影响日益深远,至今法、意等国仍称德化白瓷为“马可·波罗瓷”。同时,装饰上已有白瓷印花工艺。

历史上德化陶瓷基本上外销为主。

埃及是非洲发现中国古陶瓷最多的国家。早在11世纪至12世纪法蒂玛王朝,埃及就从中国输入德化窑白瓷;在开罗南郊的福斯塔特遗址,也出土了不少德化宋代的白瓷及明清时代的青花瓷。

在非洲东部的肯尼亚,由于中国瓷器大量涌入,当地人因此将其称为“中国拉姆”,意为从拉姆运来的中国瓷器;在该国南部海岸的索巴萨区,也出土了德化的建白瓷、青花瓷等瓷器。

在坦桑尼亚的噶尼喀亦出土了大量德化窑的青花瓷器,有吉祥纹青花盘、圆圈点纹碗、碟和花篮纹青花盘等。

另外,在南非发现的中国古瓷,均集中在海底沉船,仅1647~1821年间,在好望角一带就沉没61艘船;1853年在南非卓湾捞出一批瓷器,其中就有元代德化的白釉瓷,这些瓷器现存放在大英博物馆。

以上产品,都能在在德化的博物馆找到相关的实物证据。

东非海岸基尔瓦遗址出土的白釉莲瓣碗,与德化屈斗宫同类产品毫无二致,是德化瓷输入非洲的证据。

考古发现证实,日本、菲律宾、印尼等国,宋元德化瓷器出土甚多,海碗、军持、粉盒、瓶、罐等器不胜枚举。

1999年被打捞出水的清代商船“泰兴号”上就发现35万件德化瓷器,引起世界轰动。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博物馆里,珍藏着许多德化的古陶瓷珍品。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