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文化:中国古代民窑青花瓷画鉴赏(一)

青花瓷是我国古代陶瓷中产量最大,绘画题材最广泛的品种,也是人民最喜闻乐见的品种之一。

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青花瓷始于唐代。河南省巩县唐代大黄堡窑出土有点彩、条彩青花器物,有些青花还添加黄彩。大部分窑温偏低,胎釉结合稍差,同样器物在江苏省扬州市也有出土。而扬州还出土了部分胎釉结合较好,青花发色明艳,青白分明的青花瓷残件,器形有碗、盘、壶、枕等,较为成熟,但窑址内此品种发现很少。根据这些资料来看,唐朝青花是中西文化交流和结合的产物。因为一是其纹饰装饰上充满中亚、波斯风格,而蓝色也正是其地圣洁崇高的色彩。二是唐青花同时出土于河南和扬州,而扬州在唐代是一个对外交流的重要港口,也能印证关系。三是青花的品种有精粗之分,说明可能有档次关系或存有一个渐进发展关系。四是青料均为西亚波斯地区传来。五代以后至宋初巩县窑逐步衰弱,唐青花品种自此消逝。

宋代,可称青花瓷的黑暗期、酝酿期,或承上启下期。由于历史背景和大众的喜好问题此时期青花并不受人的欢迎。因此宋代青花瓷的考古发掘资料特别少,而且不具代表性,但有宋一代,各窑口瓷绘大大发展并趋于成熟,对今后的青花瓷大行其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元以后,在青花重生的数十年来,加之瓷器二元配方的出现,其质量趋于稳定,数量大大增加,人民广泛接受。在当时不论是中西亚波斯等国家,包括东南亚诸国人民均十分喜爱。青花瓷成为一种流传地域广泛的瓷器主打商品,以幽青的色泽,成功占领了市场。

明代以后,青花彻底融为汉族人喜爱的品种,成为绝对的主流产品,其时不论官民窑,一片青色。其时,虽有许多单色釉及斗彩,五彩品种不时出现,但与青花相比,其数量百不及一。变种情况直到清代雍乾以后开始松动变化,其直到嘉道以后青花瓷逐步走向衰弱。

体现在瓷器上的青花,顾名思义就是以青色绘就的花纹、装饰,在浩如烟海的历代民窑青花器中,要作一个全面的论述,十分困难,因此,在这里只先论一论它的花,其次论色,设法找出其中的一些规律,其余的胎、釉、造型、工艺等暂且不作主要论述。

一、唐代青花,大多以中锋用笔,少有侧锋,运笔速度较缓,提按有力,线条厚重、不浮,有些图案似以秃笔所为。

画面安排突出装饰性,多用连续纹样,目前尚未见人物、花鸟、山水纹样出现,一般为较简单的花叶图。此时期所用钴料呈色淳正,颜色蓝艳,为进口料。

二、元代民窑青花,一般泛指当时所产中小型器物,其用笔一般使用中锋,线条有粗细之分及粗细线并用者,均十分劲道,有弹性,似以狼或兼豪所为。

画面安排普遍着重装饰性,折枝花卉大量出现,有菊、桅、梅、竹、蕉等题材,人物故事及动物纹样也十分成熟,但基本无多人物场景的出现。出现模印刻划与青花组合装饰手法,青花瓷色泽多淡雅,有些卵白釉下青花瓷则显灰暗涩塞。青花浓重处往往有铁锈斑泛出。

三、明代民窑青花

总的来看其用笔规律从早期的劲挺厚重走向软弱,从粗壮走向劲细,从自由走向拘谨,从犀利走向圆滑。同样是中锋用笔,由早期的一笔点染至天顺成化转成勾勒渲染,弘治正德后泛用此法,画面效果更为丰富,但也有不少作品主题不显,凌乱有加。晚期以后笔法两极分化,细路民窑勾勒渲染十分到位,形正色美。另一类笔法荒率,渲染如泼,气韵不收。

明早期用笔劲毫恣意,气势如虹,中期以后似用羊毫,润中带刚,晚期又用硬毫,细劲横陈,以短毫分水,青色弥漫。万历时期出现一种特殊的硬笔瓷画,出现于瓶、炉、罐、盘等器物上,开淡描青花之先河。

编辑推荐

中国古代陶瓷文化之清代青花瓷砚


瓷砚。属于实用品,是用来磨墨的。而当时却把精致瓷砚用作收藏品,基本上没有人再用来磨墨,从古至今瓷砚都是文房用品里不可缺少的品种。尤其是青花瓷砚在清朝的烧造最为广泛。

青花瓷砚,康熙时烧造最为精致,此时的青花大多使用国产的浙料,从色釉到胎釉都要经过窑工们的严格提纯,有时一窑出不了多少精品。康熙中期的青花,在绘画上较富有实感,山水,人物,楼阁。无论是远山近水,层峦叠嶂。还是阴阳反面。既能表现粗犷的纹饰,又能表现淡雅纤细的图案,层次表现之多,是历朝之最。图中康熙青花瓷砚,就表现出这样特征,连体的云纹,深浅不一的青花色,非常有立体感,又不失古朴的风格。

瓷砚的口部为唇口,通过口部磨釉看到了胎为洁白细腻的瓷胎,口的里端为凹下去的圆圈槽,槽里施釉,釉色为康熙典型白中闪青,此种釉面的硬度较高。而浆白釉面就显得较为疏松,有易碎的感觉,总之,康熙时期的青花,呈多种深浅不一的青色,可达到数十种,只有多种色才能显出远山近水的感觉。此时的造型品种,达到了青花器制作的高峰,而青花瓷砚就是当时的一个品种,文房器里还有青花笔筒,青花笔架等等。这一时期的器物,大多带有本朝的年款,款式书写工整,到了清代的晚期,也就是光绪时期,仿制品大量盛行,造型仿,青花纹饰也仿。

另一件青花山水瓷砚,即为仿康熙时期的作品,但还是有本时代的特征,首先造型上,口里收,凹槽中不施釉,露出的沙地儿,较康熙时期的粗,没有康熙时细腻的感觉,青花色虽然很浓艳,但明显比康熙时期少了些层次感。青花绘画比较呆板,口部双蓝圈,接口处断断续续,釉面显得粗松,质软,光绪时期器物的圈足处理的也不规矩,有的棱角花浓艳,也有层次感,有时也能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但青花的色泽层次还是没有康熙时期的多,胎体时薄时厚,所以手头也不均。注意光绪时期的款式书写,此时有两种书形式:一种为仿康熙年制款;另一种为本朝代款,仿款多字体较胖。本朝代款,官窑器规整,民窑器大多无款,即便有也很潦草,均为青花书写。光绪时期除了注意观察器形,胎釉和纹饰有何差异外,还注意一下底足的处理,往往仿品的二层底足处理的不规整。

青花瓷砚作为文房用具之一,已不局限于实用,而是用来收藏,用来欣赏,随着收藏热的不断升温。瓷砚的价值也越来越高,拍卖会上也时有瓷砚出现,但精品还是越来越少,尤其是清三代的青花瓷砚,可以说少之又少,后仿者在一些市场上还是能见到的。

陶瓷文化鉴赏-中国古代彩陶艺术顶峰---马家窑文化陶瓷


马家窑文化因1924年在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村古文化遗址发现而得名。它是受仰韶文化影响发展起来的,与仰韶文化关系密切但又有一定差异,因此有人曾称之为甘肃仰韶文化。据测定马家窑文化距今5000余年。主要分布在甘肃和青海的东北部,以洮河和湟水的中下游为中心,分为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个类型。马家窑文化的陶器有泥质陶和夹砂陶两种,多以泥条盘法制成,焙烧温度在1000℃左右。器物种类有钵、瓮、豆、瓶、盂、杯、壶等。器型特殊的有敛口深腹双耳罐、束腰罐、盆形双耳豆等。由于类型不同,器物造型略有区别。以罐类为例,马家窑类型的罐类造型结构均匀;马厂类型的罐腹部较粗,多侈口;半山类型的罐造型肥硕,腹径较大,底部较小,肩部丰满。如果说仰韶文化开创了彩陶艺术的先河,那么马家窑文化则将史前彩陶艺术推向了顶峰。马厂类型的彩陶,某些器物加涂红色陶衣,早期纹饰以很宽的黑边紫红条带构成,晚期纹饰以红色或黑色线条构成,常见纹饰有大圆圈纹、菱形纹、变体蛙纹、波浪纹、人形纹等。纹饰线条无论粗细,都描绘得非常规整,以折线、曲线、圆圈纹、回纹为基本纹饰进行多种形式的组合,且某些器物上出现“卍”纹。半山类型的纹饰表现手法多样,以曲线构成的纹饰花样较多,如同心圆纹、螺旋纹、圆圈纹、葫芦形纹、网纹、连弧纹等。锯齿纹很常见,多用作镶边。还有一种最特殊的人形播谷状的谷神纹。在颜色上多见黑彩、红彩,同时有少数的紫红色彩。半山类型的纹饰构图有很强的立体效果,很多器皿平视与俯视所产生的效果截然不同。马家窑类型纹饰在马家窑文化中最为精彩,纹饰线条均匀柔和,波线曲线大量应用,图案以几何纹为主,还有动物纹和人物纹。一些纹饰如鱼纹、火焰纹比仰韶文化更加生动逼真。最具艺术特色的波纹和漩涡纹,其组织结构巧妙,线条优美,笔锋流利生动,委婉曲折。在漩心中央与交错相连的涡线空当处饰以圆点,象征着波浪上跳跃的水珠,整个图案奔腾动荡,使观者如身临其境。此外,某些马家窑类型器物通体布满纹饰,连器物内壁皆绘纹饰(俗称内彩)。内彩发达,是马家窑文化突出的特征。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