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饰动感有韵律的“仰韶细泥彩陶罐”

山西博物院展厅1号中心柜里摆放着一件国宝——泥质红陶彩陶罐。这件仰韶时代的彩陶罐1988年出土于晋豫交界处的黄河北岸、山西省芮城县金盛庄。

距今1万年前后,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发明陶器与磨制石器、营造房屋、经营农业等活动一起成为人类从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这个时候,人们开始了定居的氏族公社生活,审美意识更加强烈,加快了走向文明的步伐。这件彩陶罐就是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仰韶文化的遗存,它通高45.8厘米,口径35.5厘米,底径15.5厘米,泥质红陶,罐口较大,口沿外折,腹部曲斜,小平底。彩陶罐表面绘有黑色的直线与曲线组合而成的三角纹,纹饰结构设计巧妙,线条简洁流畅,充满了动感与韵律。

仰韶文化是黄河流域影响最大的一种原始文化,它纵横两千里,绵延数千年,在世界范围内也是首屈一指的。在全国范围内,如此经典的仰韶文化完整器难得一见,这件没有丝毫破损的出土陶罐就显得更加珍贵。

这时的陶器是以红陶为主,灰陶、黑陶次之。红陶分细泥红陶和夹砂红陶两种,主要原料是黏土,有的也掺杂少量砂粒。在仰韶陶器中,细泥彩陶具有独特造型,表面呈红色,表里磨光,还有美丽的图案。细泥陶反映了当时制陶工艺的水平,具有一定代表性,所以考古上常将仰韶文化称为彩陶文化。

这件距今六千年历史的彩陶装饰由圆点、直线、几何纹、涡纹等组成图案,它们就像绚烂盛开的花朵一样美丽,是典型的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花纹大多数使用等分圆分割法,把花朵上下平行分割成几部分。应用最广泛的是由直线与曲线组成的曲边三角纹,这其实是抽象的植物花瓣纹饰。这些纹饰或相对或相背,或单体或连续,图案既高度概括,又不失灵活多变的效果,动感强烈,韵律明显,勾连回旋,变化无穷。因为鲜花的“花”与中华的“华”谐音,有专家指出,这些绚烂多彩的花正是中华民族的“华”的渊源。

小编推荐

浅谈史前彩陶纹饰


追溯绘画的渊源,首先会想到史前时期那些画在陶瓷上的纹饰。正是由于器表绘有精美的纹饰,考古学家把这些陶器叫作彩陶。

这些彩陶制作的年代在大约距今3000年至5000年间。它们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最集中的地区是青海、甘肃,陕西南部和河南北部。彩陶大多是红色陶质的盆、瓶、盘、豆一类陶瓷日用品,原始艺术家用一种刷笔,醮了黑色、白色以及红色画在器表上。彩陶纹有两大类,一类是抽象的图案,一类是具象的人、动物或昆虫一类的形象。

图案类的纹饰数量很大,种类也非常多。常见的有水波纹、旋转纹、圈纹、锯齿纹、网纹等十几种。线条画得规整流畅,图案的组织讲究对称、匀衡、变化,疏 密得体,并有一定的程式和规则。

马家窑类型彩陶

在甘肃省马家窑一带发现的被称之为马家窑类型的彩陶上,大都描绘水波纹、旋转纹图案。这些图案匀称、流畅,十分精彩,看上去真有行云流水之感,使人觉得轻松活泼,平和而亲切。面对这些五千年前的历史遗存,我们很容易想象到历史中讲述的原始氏族社会的情景:男人耕作,狩猎,捕鱼,女人从事家务或采集。没有剥削,没有奴役,一幅平等和谐的社会景象。

半坡村出土人面鱼纹彩陶

稍晚于此的半山类型和马场类型彩陶的纹饰则发生了变化,那些锯齿纹、四大圈纹以及蛙纹等显得大起大落,粗犷狞厉,甚至怪诞神秘。当时原始社会行将解体,社会发生变革,战乱、动荡等不安的情绪也在图案中流露出来。由彩陶纹图案所引发的联想并不是浪漫主义的主观臆想,在历代图案和图画中,都或隐或显地折射出当时社会风貌的基调和时代的主要精神。这一点,在以后不同时代的美术中我们还会看到。

那些具象的彩陶纹饰更令人瞩目。在西安半坡村遗址发掘出的彩陶上的动物纹虽然非常简练,但表现得很生动:自由自在游动着的鱼,奔跑的鹿,站立吠叫的狗,好象受到惊吓。从中显示了远古艺术家捕捉动物瞬间特点的才能。在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的一个陶盆上,画着五个跳舞的人,手牵手连成一排,既是一幅描绘舞蹈的图画,又是一个适应纹样的图案。

半坡村的原始艺术家已经开始把具体的物象变形成装饰性的图案,并在其中注入某种观念。他们把一条鱼的侧面分割为鱼头、鱼身、鱼鳍几部分,用直线、孤线、三角形和圆圈等来表现,这是一种很了不起的创造。半坡的彩陶盆上还有一种人面鱼纹图形,把人面和鱼形纹样结合在一起,并且组织成很有规则的图案,旁边有一条鱼在游动。这幅构成严谨又略带神秘感的图形,颇使考古学家费解。他们猜测,这不仅仅是美化器物而已,很可能与庆贺春天到来,祈祷丰收的祭祀活动有关。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就是艺术史上最早带有原始宗教意义的艺术作品了。现今比较有名的是云南彩陶,风格独特,不仅具有物品存储的实用性,而且具有人文艺术的观赏性,既可作为装饰家庭、宾馆、饭店、店铺以及办公环境的陈设,也可以作为馈赠单位和个人的礼品。

钧瓷拉坯、脱坯、注浆所用的泥料有何不同?


▲拉坯和脱坯泥料要求可塑性好,不易开裂,易于拉坯和脱坯成形。▲注浆泥是一种悬浮泥浆,它要求有良好的流动性、稳定性和渗透性。▲注浆泥和拉坯泥、脱坯泥的根本区别在于注浆泥中有电解质。钧瓷拉坯、脱坯、注浆所用的泥料,在化学组成上所似,而在工艺性能上有所不同。拉坯和脱坯泥料又称可塑泥,它要求泥料可塑性好,不易开裂,易于拉坯和脱坯成形。可塑性是指泥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而不开裂,当撤除外力后仍保持形变的性能。可塑泥含有适量的水分,但无流动性。注浆泥是一种悬浮泥浆,它要求有良好的流动性、稳定性和渗透性。流动性是指浆黏度小,在使用时能保证泥浆在输浆管道中流动并容易流到模型中各部位。稳定性是指浆悬浮性好,不沉淀分层,各部分组成能长期保持一致,使成形后的坯体组成均匀。渗透性是指浆中水分能顺利通过附着在模型壁上的泥层而被模型吸收,利于坯体厚度的形成。注浆泥和拉坯泥、脱坯泥的根本区别在于注浆泥中加有电解质。电解质是一种弱酸性碱盐,可稀释泥浆,使泥浆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并呈悬浮状态,长时间放置也不会产生分层,整个浑然一体;而拉坯泥和脱坯泥没加电解质,呈稀糊状态时悬浮性差,长时间存放会产生沉淀分层,表面能澄出清水来。注浆泥球磨打成后,稍加陈腐即可使用;拉坯泥和脱坯泥球磨打成后,还要经过除水、练泥等才可使用。除水是把泥浆中多余的水分除去,使其含有合适水分的泥料再进一步加工,使其软硬一致,致密均匀。练泥有机器练和人工练两种。人工练泥是用一把铲子,把泥一片一片切下,再一片一片地摔打在一起,循环往复,直到把所用的泥全部练到能用为止。这种方法从古至今一直没用,简便易行,但较费力,俗称“杀泥”。钧瓷拉坯泥和脱坯泥用于中小件产品成形时,两者的化学组成相同,用于1米以上的大瓶时,脱坯泥中另外加有颗粒稍粗些的骨料,这一点与拉坯泥有所区别。

紫砂泥料的“目数”


所谓“目”,就是一平方英寸的筛网上有多少孔的意思。比如:50目的泥料,就是说一平方英寸的筛网上有50个小孔(一英寸等于25.4毫米)。“目数”这个数值越大,说明这个粉料越细,反之就越粗。

紫砂泥的目数,也被称为是“码数”,是形容紫砂泥粗细的一个标准,以60目为基准,相对目数越大,泥料越细腻,反之则越粗糙。在最初,紫砂泥的目数多位26-35目,清朝早期为35目,清朝中期为55-60目。1958年以后开始出现机械过目,目数稳定在60目左右,1959年至今常用雷蒙粉碎机,以风力控制目数,目数可高达140-180目。

紫砂器泥色的鉴别


紫砂泥是大自然赋予这块江南文化发达地区──陶都的恩泽,是大自然的恩惠孕育了历代紫砂名匠,高手和艺术大师,历代紫砂陶矣家以共聪颖的知慧和灵巧的双手,为后人创造了蔚为壮观的壶艺天地。

紫砂泥:是「黏土─石英─云母」,─系共生的有色耐火粘土,经一千一百度~一千一百八十度烧成,生成残留石英,云母残片,莫来石晶相,赤铁矿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烧结形成了陶瓷原料难得的单矿烧结双重气孔物相结构。使得紫砂泥「魔术般的五色土,天生就形成了中国茶道茶具系列适应茶文化之天性」。明代李渔说:「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茶壶以砂为上盖既不难看,又无熟汤气,故用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蕴。」好一句「色香味皆蕴」!使品茗者在味觉、嗅觉、视觉上达到了理念化的完美享受。

古人描述的紫砂泥为「五色土」、「岩中泥」、「天青」、「暗肝」、「海棠红」、「朱砂紫」、「水碧」、「葵黃梨皮」、「墨绿」、「黛黑」、「栗色」、「桐绿」、「榴皮」、「沈香色」等。其中以朱、紫、米黄为紫砂泥的基色,可分成:红泥(朱泥)、紫泥(底槽青)、团泥(即本山绿泥呈米黃色),这三种基泥由于地质成形条件不同,矿层分布不同,「泥中泥」的矿层深不同,烧成时温度稍有交差变化,则色泽变化多端,妙不可思。

紫砂泥色千变万化,紫砂泥旳原料处理也耐人寻味。在制作处理上大致要经过:天然风化─泥料粉碎─筛选除染─级配─练制─陈腐等原料加工过程。从制作方法上:又分手工泥和现代机制泥。从原料互配上:有原色泥原配和互配之分。但不管怎样原料加工一旦成品即称「熟泥」,即可经陈腐后成型制作之用。历史上有许多好的调砂泥,不同时期不同历史年代有不同的代表性泥色和调砂特色,这就給收藏者和紫砂鉴赏家们提供了历史作品鉴赏的內 涵佐证。一件上好的紫砂陶艺品,特別是壶类、在实际使用中壶体表面肌理給人以手感舒畅、细而不腻,形如:豆沙、红木质的感觉,取悦于于心,雅致迷人。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