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美茶具 品茶暖人心

中秋的餐桌除了要有月饼相伴,还要有匹配的香茶以及烘托氛围的精品茶具,别以为茶具只是一个摆饰,它的风格多样,材质多样,不同风格不同材质决定了它的“伴侣”,决不可弄错,只有品级的好茶匹配正确的茶具才能让你的中秋餐具更加的完美。

英式茶具的古典洋派

伴侣:英式红茶,同食水果、奶酪口味月饼。

如今的月饼品种可谓是多元化了,洋派月饼越来越受欢迎,所以搭配月饼茶可以采用国外茶品,比如英国著名的红茶,自然要搭配英式的茶具,那么提到这英式的茶具,在天津的卖场中最著名的就应该是Wedgwood这个品牌了,在友谊商厦中有专柜。这个品牌最大的优势在于,有几种经典的套系是可以传代的,无论何时如不甚打破都可以在店里配齐。

从1759年创立至今的250多年历史中,Wedgwood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英国传统的陶瓷艺术的象征,并且如同民族遗产一样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敬重,并因为它的品质优良、设计精美,一直作为英国皇室的御用瓷器提供商。

这个品牌以精良骨瓷闻名,各类骨瓷商品均添加了51%的动物骨粉,以拥有全世界最高的动物骨粉含量为特征,质地比一般瓷器更加坚硬不易碎裂,且具有良好的保温性以及透光性,同时兼具美观以及实用价值;骨粉成分添加比例的多寡,除了直接影响骨瓷的特性,更是工艺技术的展现。Wedgwood骨瓷除了色泽纯白和半透明外,还是世界上最坚固的陶瓷体,外观美丽悦目,质轻,但极其耐用。陶瓷所需的上好材料和工匠每一步细致入微的工序,耗费了大量的资金。在Wedgwood,至今还有不少产品以手工制作,还没有任何机器能达到手工的水准。每件产品都有最好的选材及手工装饰,在这个大机器生产的年代,这样匠心独运的产品以昂贵的价格出售,就显得合理了。

陶艺茶具的中式古朴

伴侣:乌龙茶以及普洱等厚重茶叶,同食传统广式月饼。

现在喝茶的容器多局限于瓷器和紫砂,其实陶器茶具也别有风情,最有名的是台湾的陶作坊,在远东和伊势丹都可以找到它的店面。

陶作坊所产制的陶器大多为台湾本地陶土与日本瓷土调配,煮水器制品则使用特殊调配的低膨胀耐热陶土,就连原本塑料或不锈钢制品的茶船与茶承,也都改以陶器做更精致的表现,注入人文的意涵,又兼具品味与实用性。尽管多系翻模量产,但质量绝不输给手工制品,价位则介于机器生产与陶艺家的作品之间。除了繁琐讲究的行方茶承、薪火相传等系列组合外,同时也设计开发同心杯组等系列,让繁忙的上班族也能以简单而精致的茶具为自己泡出一壶好茶。

主推老岩泥系列具有类似麦饭石的结构及活性碳素。可软化水质,并使茶叶有效释放出主要成分,使茶汤香气纯正清扬,有利于茶香及茶韵的持久,泡出来的茶水更加甜美甘醇,适合作为泡茶饮用材质。尤其适宜冲泡老茶、普洱茶、重焙火茶,及苦涩碳焙茶。

小作坊的大家风范

伴侣:绿茶和白茶,同食水果及口味淡雅的月饼。

对于那些连锁的大品牌店,小店中的小宝贝也是格外的有风采,比如八里台新文化市场四层新开业的如念阁,古雅的气质和这里的时尚小店的氛围格格不入,这里有批量生产的茶具瓷器,也有高级工艺美术师的作品,因为是单件纯手工制作,每件都不尽相同,一则细较尺寸、重量、纹路、色泽等,个个不同;二则因工序繁多,且烧制时不可控因素众多,又需高温烧制,很难完全避免细小气泡、砂眼、黑点、缩釉等现象,所以小作坊的纯手工制作尤为的稀少。

店里以青花手绘和仿汝窑的小型茶具居多,成套件的主要以杯子为主,各种杯型足有百种之多,尤其是店家钟爱的仿汝窑茶具更显古仆、典雅,堪称瓷中珍品。

如果买家觉得刚才介绍的这些有些贵,店里也有一些不错的大批量生产的茶具,如果想有更多实惠的选择,可以去津塘公路的茶叶城,一层的忠雄茶艺和二层的御品轩茶用品超市都有各种材质的茶具可供选择。

精选阅读

中秋茶具:中西风格大比拼


中秋节的餐桌除了要有月饼相伴,还要有匹配的香茶以及烘托氛围的精品茶具,别以为茶具只是一个摆饰,它的风格多样,材质多样,不同风格不同材质决定了它的“伴侣”,决不可弄错,只有品级的好茶匹配正确的茶具才能让你的中秋餐具更加的完美。

英式茶具的古典洋派

伴侣:英式红茶,同食水果、奶酪口味月饼。

如今的月饼品种可谓是多元化了,洋派月饼越来越受欢迎,所以搭配月饼茶可以采用国外茶品,比如英国著名的红茶,自然要搭配英式的茶具,那么提到这英式的茶具,在天津的卖场中最著名的就应该是Wedgwood这个品牌了,在商厦中有专柜。这个品牌最大的优势在于,有几种经典的套系是可以传代的,无论何时如不甚打破都可以在店里配齐。

从1759年创立至今的250多年历史中,Wedgwood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英国传统的陶瓷艺术的象征,并且如同民族遗产一样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敬重,并因为它的品质优良、设计精美,一直作为英国皇室的御用瓷器提供商。

这个品牌以精良骨瓷闻名,各类骨瓷商品均添加了51%的动物骨粉,以拥有全世界最高的动物骨粉含量为特征,质地比一般瓷器更加坚硬不易碎裂,且具有良好的保温性以及透光性,同时兼具美观以及实用价值;骨粉成分添加比例的多寡,除了直接影响骨瓷的特性,更是工艺技术的展现。Wedgwood骨瓷除了色泽纯白和半透明外,还是世界上最坚固的陶瓷体,外观美丽悦目,质轻,但极其耐用。陶瓷所需的上好材料和工匠每一步细致入微的工序,耗费了大量的资金。在Wedgwood,至今还有不少产品以手工制作,还没有任何机器能达到手工的水准。每件产品都有最好的选材及手工装饰,在这个大机器生产的年代,这样匠心独运的产品以昂贵的价格出售,就显得合理了。

陶艺茶具的中式古朴

伴侣:乌龙茶以及普洱等厚重茶叶,同食传统广式月饼。

现在喝茶的容器多局限于瓷器和紫砂,其实陶器茶具也别有风情,最有名的是台湾的陶作坊,在远东和伊势丹都可以找到它的店面。

陶作坊所产制的陶器大多为台湾本地陶土与日本瓷土调配,煮水器制品则使用特殊调配的低膨胀耐热陶土,就连原本塑料或不锈钢制品的茶船与茶承,也都改以陶器做更精致的表现,注入人文的意涵,又兼具品味与实用性。尽管多系翻模量产,但质量绝不输给手工制品,价位则介于机器生产与陶艺家的作品之间。除了繁琐讲究的行方茶承、薪火相传等系列组合外,同时也设计开发同心杯组等系列,让繁忙的上班族也能以简单而精致的茶具为自己泡出一壶好茶。

主推老岩泥系列具有类似麦饭石的结构及活性碳素。可软化水质,并使茶叶有效释放出主要成分,使茶汤香气纯正清扬,有利于茶香及茶韵的持久,泡出来的茶水更加甜美甘醇,适合作为泡茶饮用材质。尤其适宜冲泡老茶、普洱茶、重焙火茶,及苦涩碳焙茶。

小作坊的大家风范

伴侣:绿茶和白茶,同食水果及口味淡雅的月饼。

对于那些连锁的大品牌店,小店中的小宝贝也是格外的有风采,比如八里台新文化市场四层新开业的如念阁,古雅的气质和这里的时尚小店的氛围格格不入,这里有批量生产的茶具瓷器,也有高级工艺美术师的作品,因为是单件纯手工制作,每件都不尽相同,一则细较尺寸、重量、纹路、色泽等,个个不同;二则因工序繁多,且烧制时不可控因素众多,又需高温烧制,很难完全避免细小气泡、砂眼、黑点、缩釉等现象,所以小作坊的纯手工制作尤为的稀少。

店里以青花手绘和仿汝窑的小型茶具居多,成套件的主要以杯子为主,各种杯型足有百种之多,尤其是店家钟爱的仿汝窑茶具更显古仆、典雅,堪称瓷中珍品。

如果买家觉得刚才介绍的这些有些贵,网也有一些不错的大批量生产的茶具,全国各地的茶具齐全,有各种材质的茶具可供选择。

暖窑神


每年初冬一过,各窑都在某次窑后,举行一次“暖窑神”活动,祭祀窑帮信奉的“风火仙师”又名“广利窑神”。这种祭祀活动,首先由拖坯向各搭坯户收取“暖窑神”的费用,一般是一夫坯2块银元。大约每座窑可收到50--80块银元。款收齐后,拖坯与把庄商量好费用的安排,确定日期、交各窑工分头进行,向酒楼订好酒席,请三脚班,借桌凳、香炉、烛台、布置场面等。“暖窑神”的这一天,窑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窑门上贴着用黄裱纸书写的“风火仙师”四个大字,两旁贴上一幅“风助火力”、“火借风威”的对联;窑墙两侧,挂两面大的“飞虎旗”。窑门前面有一供桌,桌上放有供品和香炉、烛台。供桌稍后,两旁摆着几张桌子,中间空出一块踩地戏的场子。黄昏,窑工们齐集窑上。把庄点燃红烛、长香、虔诚默祷叩拜,并燃放长鞭炮。接着,酒楼送来四盘十碗加热炒或十碗加热炒席面上桌,(钱多时还办过八大八小席面),大家一边饮酒,一边看三脚班的踩地戏,一直到深夜收场。

高档中秋商务礼品推荐


还有两个多月就要到中秋节了。大家都知道送礼是个头疼的问题,有送月饼的、送保健品的、送电子产品的……各种各样的中秋礼品多如牛毛。今天小编就向大家推荐几款高档中秋商务礼品。

高档中秋商务礼品推荐一:

首先小编为大家介绍的高档中秋商务礼品是56头金龙凤骨瓷餐具套装,56头配置:10寸大平盘1个、鱼盘1个、带盖大汤碗1个、大汤勺1个、烟灰缸1个、牙签筒1个、8寸菜盘10个、4.25寸饭碗10个、味碟10个、调羹10个、筷子架10个。28头配置:9寸汤碗1个、大汤勺1个、烟灰缸1个、牙签筒1个、8寸菜盘6个。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直接登录主页购买。

高档中秋商务礼品推荐二:

接下来小编要为大家介绍另一款高档中秋商务礼品。10头台湾皇殿瓷高档龙凤呈祥碗餐具套装,龙凤呈祥纹,是一种典型的瓷器装饰纹饰,描绘龙与凤相对飞舞的画面,故名。龙为鳞虫之长,凤为百鸟之王,都是祥瑞之物。龙凤相配便呈吉祥,习称“龙凤呈祥纹”。这组龙凤呈祥纹餐具共有10头:2饭碗、2碟、2汤碗、2汤勺、2汤勺碟。这套餐具工艺精美,取材精致、高贵典雅。适宜喜庆之用,更是送礼首选。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直接登录主页购买。

高档中秋商务礼品推荐三:

最后小编为大家推荐的高档中秋商务礼品是景德镇釉中彩青花山水系列56头骨瓷餐具,青花瓷是运用天然钴料在白泥上进行绘画装饰,再罩以透明釉,然后在高温1300摄氏度上下一次烧成,使色料充分渗透于坯釉之中,呈现青翠欲滴的蓝色花纹,显得幽倩美观,明净素雅。配置:56头餐具含:10个4.5寸碗,10个8寸盘,10筷架,10个小针匙,10个小碟,1个10寸平盘,1个鱼盘,1个品锅,1个牙签筒,1个烟缸,1个大饭匙。(沈俊)

竹木茶具


在历史上,广大农村,包括产茶区,很多使用竹或木碗泡荼,它价廉物美,经济实惠,但现代已很少采用。

至于用木罐、竹耀装茶,则仍然随处可见,特别是作为艺术品的黄阳木罐和二簧竹片茶罐,既是一种馈赠亲友的珍品,也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中国历史上还有用玉石、水晶、玛瑙等材料制作茶具的,但总的来说,在茶具史上仅居很次要的地位,因为这些器具制作困难,价格高昂,并无多大实用价值,主要作为摆设,用来显示主人富有而已。

隋唐以前,我国饮茶虽渐次推广开来,但属粗放饮茶。当时的饮茶器具,除陶瓷器外,民间多用竹木制作而成。陆羽在《茶经·四之器》中开列的28种茶具,多数是用竹木制作的。这种茶具,来源广,制作方便,对茶无污染,对人体又无害,因此,自古至今,一直受到茶人的欢迎。但缺点是不能长时间使用,无法长久保存,失却文物价值。只是到了清代,在四川出现了一种竹编茶具,它既是一种工艺品,又富有实用价值,主要品种有茶杯、茶盅、茶托、茶壶、茶盘等,多为成套制作。

竹编茶具由内胎和外套组成,内胎多为陶瓷类饮茶器具,外套用精选慈竹,经劈、启、揉、匀等多道工序,制成粗细如发的柔软竹丝,经烤色、染色,再按茶具内胎形状、大小编织嵌合,使之成为整体如一的茶具。这种茶具,不但色调和谐,美观大方,而且能保护内胎,减少损坏;同时,泡茶后不易烫手,并富含艺术欣赏价值。因此,多数人购置竹编茶具,不在其用,而重在摆设和收藏。

漆器茶具


漆器茶具始于清代,主要产于福建福州一带。福州生产的漆器茶具多姿多彩,有“宝砂闪光”、“金丝玛瑙”、‘釉变金丝”、“仿古瓷”、“雕填”、“高雕”和“嵌白银”等品种,特别是创造了红如宝石的“赤金砂”和“暗花”等新工艺以后,更加鲜丽夺目,逗人喜爱。

采割天然漆树液汁进行炼制,掺进所需色料,制成绚丽夺目的器件,这是我国先人的创造发明之一。我国的漆器起源久远,在距今约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中,就有可用来作为饮器的木胎漆碗,距今约4000—5000年的浙江余杭良渚文化中,也有可用作饮器的嵌玉朱漆杯。至夏商以后的漆制饮器就更多了。但尽管如此,作为供饮食用的漆器,包括漆器茶具在内,在很长的历史发展时期中,一直未曾形成规模生产。特别自秦汉以后,有关漆器的文字记载不多,存世之物更属难觅,这种局面,直到清代开始,才出现转机,由福建福州制作的脱胎漆器茶具日益引起了时人的注目。

脱胎漆茶具的制作精细复杂,先要按照茶具的设计要求,做成木胎或泥胎模型,其上用夏布或绸料以漆裱上,再连上几道漆灰料,然后脱去模型,再经填灰、上漆、打磨、装饰等多道工序,才最终成为古朴典雅的脱胎漆茶具。脱胎漆茶具通常是一把茶壶连同四只茶杯,存放在圆形或长方形的茶盘内,壶、杯、盘通常呈一色,多为黑色,也有黄棕、棕红、深绿等色,并融书画于一体,饱含文化意蕴;且轻巧美观,色泽光亮,明镜照人;又不怕水浸,能耐温、耐酸碱腐蚀。脱胎漆茶具除有实用价值外,还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常为鉴赏家所收藏。

来省博品一品茶文化魅力


铜胎画珐琅牡丹纹茶船(一对)

景德镇窑胭脂红釉盖碗

广彩开光西洋人物银盖茶叶罐

近代茶筹

建窑黑釉兔毫盏

——中国茶文化展开幕

广东人都爱饮茶,一壶功夫茶,饮出一番平和安宁精致唯美的生活哲学,饮出岭南独有的文化风格。可是许多人或许还不知道的是,围绕一盏清茶,我们还可以得到更多历史文化知识。正在广东省博物馆举办的“茗香·茶韵——中国茶文化展”,就是这样一个让观众全面了解茶文化的窗口。

反映我国饮茶方式的变革

据广东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展览共展出600件/套展品,其中有300余件器物,包括陶瓷、银器、锡器、书画等类别是省博的藏品,其中近五十件珍品更是首次展出。其中一件清代朱漆菊瓣盖碗,是国家一级文物,也是首次与广东观众见面。

另外,展览还从展览合办方中国茶叶博物馆借展了104件/套展品,其中文物95件,包含收藏家吴远明捐赠的紫砂茶具52件,涵盖明代至民国期间的各式紫砂茶具,和另外43件各种材质的茶具及相关纸质展品,体现了从唐代到近代茶具的演变,反映了我国饮茶方式的变革。另外,广州市瑞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也提供了展览中标本与茶树活体植株等部分展品。

从茶马古道到海上丝绸之路,从民间茶楼中的茶筹到菩提叶上反映采茶制茶过程的外销画;从晋代的瓷器,到宋代的青白釉、清代的粉彩瓷和民国紫砂壶;从发酵程度最低的绿茶到发酵程度最高的黑茶实物、标本和茶树植株;从饮茶习俗的变迁,到普洱茶包装编号中的秘密;从关于茶文化的诗文书画,到广府功夫茶的由来……这么琳琅满目的内容,是按照茶源、茶荟、茶说和茶彩四部分来设计策展的。

除了展览本身之外,展方还将开展茶艺表演、茶文化之旅、专题讲座和主题沙龙等相关活动,让观众在博物馆全面体验茶文化魅力。

当吃茶成为一场人生修行

在博物馆里,我们看瓷器展的时候,会发现从高古、中古到近古,杯盏的器形变化很大。那么你知道为什么唐代的杯盏口阔而杯浅,不能像近代的茶盏那样小巧玲珑或者杯壁内凹吗?这其实和饮茶习惯的发展变化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使用茶叶的国家。茶之国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兴于唐,盛于宋。古往今来,上至宫廷礼仪,下至民间风俗,乃至文士茶会、寺院茶事,茶可谓无处不在。

成书于汉的《神农本草经》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的记述。东晋时的地方志《华阳国志·巴志》上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他珍贵产品纳贡给周武王了。书中还记载了周朝那时就有人工栽培的茶园了。

《华阳国志》是第一部以文字记载茶的典籍。西周时代朝廷祭祀时已经用到茶。西汉,茶已传播到了湖南、湖北一带。

三国时,出现“盏”这个“吃茶”专用器具。人们把采摘到的茶叶做成茶饼。煮饮时,先将茶饼炙烤成深红色,在捣成茶叶末,并混合葱、姜、橘子等,一起煮饮,是一种羮煮的形式。而且,这种“吃茶”的方式一直延续到唐宋。

唐代的人对待“茶事”有独特的方式。“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陆羽《茶经》的横空出世,《茶经》中论述了茶的性状、品质、产地、采制和烹饮方法及用具,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茶经》将原来“吃茶”这一生活俗事,提升为一场美妙的人生修行。

中唐后,由于陆羽的倡导,唐人的“茶事”开始由加调料的羹煮发展成清茶的烹煮。采茶后,先放入甑釜中蒸,臼杵捣碎后,拍成团饼,焙干以后,用荻或篾穿起来封存。饮用时,再碾碎,过筛,入釜烹煮。煮好的茶,用茶勺舀出放入茶盏托中品饮。因此,当时的茶盏杯口就不能太小,杯身也不能太深。

充满创造力的唐人还喜欢给茶具改名字。唐人把茶壶称之为“注子”,意指茶水从壶嘴里注出来。后期唐人不喜欢“注子”这个名称,甚至不喜欢茶壶“传统”的造型,于是,把整个茶壶柄去掉,又把茶壶叫做“偏提”。

功夫茶中的时尚观

宋代的瓷器通常来说崇尚青白,但偏偏是茶盏,却以黑为贵——当然,不是纯黑一团,而是兔毫盏、鹧鸪盏等名目的黑釉,富于变化。这也与饮茶方式的时尚变化有关。

唐末宋代,茶叶最时尚的品饮方式不再是煎煮,而是“点茶”。所谓点茶法,是先将饼茶碾成茶末,置于盏中;再以少量沸水冲注,调成糊状;然后再注入沸水,同时用茶筅在其中加以调和,茶末上浮,形成粥面;最后执壶往茶盏点水。点水时,要有节制,落水点要准,不能破坏茶面;与此同时,一边冲点,一边用茶筅搅动,即所谓“击拂”,又因击拂之法不同,盏面泛起不同图案而有不同叫法,即“茶百戏”,自第一汤至第七汤而各有不同——说起来,“点茶”有点像现代咖啡冲调时表面上的“拉花”。

点茶技术好不好,也是当时人们互相比试的风雅内容,叫做“斗茶”。斗茶时,以茶面上点成的图样完整清晰、泡沫雪白细腻为佳,所以为了看得更清楚,茶盏就要选择黑色或者深色的啦。

功夫茶也是起源于宋代。宋代中原地区的战乱逼使人口南迁,中原的饮茶习俗也随之而来。“饮茶”先在少数的上层人士中流行,然后逐渐扩散发展为现时的“功夫茶”。

最早把潮汕人这种品茶方式命名为“功夫茶”的是清人俞蛟的《梦厂杂著·潮嘉风月》:“功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在潮汕本地,家家户户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即使是乔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也仍然保存着品功夫茶这个风俗。这次展览中,也在最后一部分专门介绍了岭南的功夫茶。

陶艺在现代人心目中的地位


随着人类历史的进步,陶瓷艺术已从实用、审美发展到形成独具风格的阶段。如今人们喜爱陶艺是为了抒发,为了表现,为了生活更有情趣,是希望通过“用心用手的工艺”来洗刷机械文明的冷漠,得到纯朴、宁静及回归自然的心理感受。

我们可以将陶艺看作是现代人生活中的调味品,试想现代家居中,一件小小的陶艺器皿其所占的位置,虽然与那些豪华的家具和高档的家用电器相比微不足道,但它对人视觉上的感受却不容忽略。挂于墙壁或置于台桌上的陶制灯罩,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椭圆形等各种不规则形应有尽有,透过其表面上雕刻的各种随意的几何纹样,带出了一份温情与纯真,见不到华丽的包装,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浓烈的人情味。

如果你的家居装饰得精细典雅,适宜摆放些精美别致的瓷器,会使室内空间不着痕迹地延伸出主人的品味;而在田园风格的居室环境中陈设一套粗陶器做点缀,会使房间的主题产生变奏,看到简朴后面的那份温馨。

其实,如今的陶艺不仅仅是制陶者本身的孤芳自赏,它已融入了现代人的生活,陶吧就已成为一种时尚,在都市里日渐流行开来。几乎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儿时玩泥巴的经历,与泥土的亲和仿佛是来自人天生的本性,一团泥玩握于掌中,可将其任意捏制成形,无论结果满意与否,它毕竟倾注了你的一份情感,留下了心的印迹;泥土具有质朴、随和、自然亲切之美感,这与人之本是相通的,而且它便于制作,易于成形,不失为一种利于现代人的休闲娱乐方式。

当衣食不再成为问题,工业文明的冷漠日渐袭来之时,注重精神消费、追求意趣、回归自然,就成为必然的选择。深具浓厚文化艺术气息,又有用心用手制作特点的陶艺,将会给现代都市人带来情趣与温馨。

金属茶具


我国除有上述茶具以外,历史上还有用金、银、铜、锡等金属制作的茶具。尤其是锡作为贮茶器具材料有较大的优越性。锡罐多制成小口长颈,盖为筒状,比较密封,因此对防潮、防氧化、防光、防异味都有较好的效果。唐时皇宫饮用顾渚茶、金沙泉,便以银瓶盛水,直送长安,主要因其不易破碎,但造价较昂贵,一般老百姓无法使用。

至于金属作为泡茶用具,一般行家评价并不高,如明朝张谦德所著《茶经》,就把瓷茶壶列为上等,金、银壶列为次等,铜、锡壶则属下等,为斗茶行家所不屑采用。到了现代,金属茶具已基本上销声匿迹。

值得一提的是唐代宫廷的银质鎏金茶具,1987年5月,我国在陕西省扶凤县皇家佛教寺院法门寺的地宫中,发掘出大批唐朝宫廷文物.内有一套晚唐僖宗皇帝李儇少年时使用的银质鎏金烹茶用具,计11种12件。这是迄今见到的最高级的古茶具实物,堪称国宝,它反映了唐代皇室饮茶十分豪华。这批茶具是公元874年封存入地宫,供奉释迦牟尼真身佛骨的。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这批茶具主要有:

鎏金银龟形茶盒——存放待烹茶末用。

鎏金银茶槽子——分碾槽和碾轮,用于碾碎茶。

鎏金银茶罗子——箱形,内有茶罗架和接茶屉,碾后茶末过罗(筛)用。

金银丝结条笼子——用于炙茶饼用。

同时出土的还有素面淡黄绿色琉璃茶托等。

唐代饮用的是饼团茶,先将茶饼烘燥,谓之炙茶,再打碎入茶碾,碾成茶末,然后过罗(筛)成为待烹茶末。烹饮时,先将水烧开,放入盐椒等调料,再用“则”量取茶末投入水锅,二沸茶烹成,舀入碗内饮用。过程较繁复,使用茶具亦多。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