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代陶艺展看当代艺术材料质感

“艺器·造艺——当代陶艺展”是近年来在中国美术馆亮相的大规模的当代陶艺展。陶艺创作不同于绘画、雕塑,它有其自身材质的特性。本展特邀了16位杰出的台湾当代陶艺家,带来70件异彩纷呈的陶艺作品参展。展览以“造艺”与“艺器”两个主题梳理了当代陶艺发展脉络。“造艺”是指陶艺作品已经脱离传统釉彩、瓶罐器形的风格展示,而转向传递个人情感与艺术风格;“艺器”则是指以具实用功能的器品,结合个人艺术风格或思维的新趋势。当代陶艺创作不但已经挣脱了传统陶瓷的影响,在表现陶瓷媒材的本质之外,也迈向建立个人艺术风格的时代。

其实,相比于其他门类的当代艺术,当代陶艺起步较晚,但是当代陶艺家们并没有裹足不前。东西方当代前卫陶艺虽然起因不同,却殊途同归——抛弃固定造型风格的程式,追求不带任何功能要求的纯粹化的形态。陶瓷器作为一种可以触摸与把玩的艺术,从而具有了独立的品格。而对于以拉坯造型的陶瓷器而言,熟练陶瓷工人按照设计图纸或成品制作的作品在技术层面而言,也许能做到无懈可击,但是这类作品却不能算真正的当代艺术品,真正的当代艺术表达的是艺术家的思考与创造,以及对于自身生存社会的认知。

从这次展览来看,当代器形陶艺作品的创作在塑形方面已经摆脱了纯粹的实用功能,转向心灵的倾诉。有许多现代陶艺家对器皿类陶艺情有独钟,采用各种不同的手段来表现器皿陶艺的魅力。

与绘画追求纯粹的视觉效果和雕塑对多种媒材的综合实验不同,陶瓷的物理特性不仅决定了它的形式美,也决定了它与其他媒材的根本区别。陶艺的形式主义是在陶的特质下对形式表现的可能性的追求。同时,陶艺的创作不仅需要创造精神,那些在制作过程中发现偶然的效果,也使得陶艺语言有了鲜明的表现性,那些带有鲜活“手气”的制陶痕迹,那些被点化出来的地域色彩,那些在制陶过程中被肯定的偶然效果,那些在实验中出乎意料的形式,都是陶艺家由内而外的语言发挥。这样一种从当代文化情境中生发出来的陶艺语言,使当代陶艺有了新的格局,从公众心目中的手工艺品走向了纯粹的艺术舞台。其实早在许多年前,包括毕加索在内,许多西方的艺术大师就开始陶艺创作,陶艺的特殊质感也为当代艺术在材料上拓展了新的可能性。

就像我们每天都想寻找新鲜的自我,艺术家可以把这种对于自我的探求诉诸于艺术作品之中。陶艺作为表现自我的手段,艺术家在作品中倾注了某种感情或认知,敏感地把握住自我的生存状态,实际上也就表现了当代社会生活的共同经验。

我们能够从一件陶的作品、一个陶的展览中,感受到作品与我们实际生存空间的精神联系。

这些年陶艺家们所做工作的重要方面,就是把制陶的技艺作为陶艺的语言,从思想观念层面重新体会这种语言,寻找切入当代文化的可能性。

延伸阅读

当代艺术陶瓷的市场瓶颈


十几年前,景德镇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的作品最高可以卖到几千元,而2006年,他的一件挂盘的价格是20多万元,今天的价格则在40万元左右。大师的作品在十几年时间里,实现了几十倍的增长,但是,与此同时,大多业内人士对当代艺术陶瓷市场的评价却是:问题很多,接盘者少,知音难寻……

作坊买卖占主导

中国当代艺术陶瓷市场真正发展也就是近五六年的事情。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当前艺术陶瓷的经营模式并不利于市场发展。目前,当代艺术陶瓷市场主要由两种模式构成:大师作坊买卖和代理经营。迄今为止,大师作坊买卖仍占主导。

“大师们在自己家或者自己工作室卖自己的作品,可以说不无尴尬。”北京龙泉青瓷艺术馆馆长韩小英说,“而且,这样的模式并不利于市场扩大。一个大师对自己作品的推介能力有限,作坊销售也首先将地域给限制住了。”

大师作坊买卖有着历史的原因。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艺术中心主任饶晓晴分析:“平常人是存钱养老,艺术家是存技术养老。一方面,他们不会轻易将自己的技艺传人;另一方面,更喜欢做自己的经纪人,把一切掌控在自己手中。”

作坊买卖之外的另一模式就是代理销售。2000年以后,有人开始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经营艺术陶瓷,他们往往跟景德镇、龙泉等艺术陶瓷产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直接通过大师得到货源。不过,这种代理方式也存在诸多问题。

拍卖遇难题

本世纪初,当代艺术陶瓷拍卖开始出现,这为艺术陶瓷市场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但是,在拍卖行和当代陶瓷之间并未形成默契,很多陶瓷大师也不愿意把自己的作品送上拍卖会。

当代艺术陶瓷拍卖始于2005年的中工美拍卖会。2007年,中国翰海拍卖公司开拍当代艺术陶瓷。2008年,中国嘉德首次推出了“现当代陶瓷艺术”拍卖专场,成交额1578.4万元,成交率97%。而今,翰海和嘉德已经成为当代艺术陶瓷拍卖的最主要力量。

“当代陶瓷拍卖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市场新项目,处于初始向成熟的上升过程中。”中国翰海拍卖当代艺术品部总管李卫对当代艺术陶瓷市场的变化有切身感受,“在2007年初拍卖时,拍品多由作者或其家属提供。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代理人和藏家参与进来。同时,买家也在逐渐增多,这从另一个角度表明,当代陶瓷市场在整体市场中份额的扩大。”

不过,当代艺术陶瓷拍卖也给拍卖行出了不少难题。“首先是价格问题。”李卫说,“由于当代陶瓷长期在一级市场流通,销售价格只在很小范围内得到认可,对于销售之外的更大市场并不公开,还没有形成相对固定的销售行情,有些作者会把单件销售作为流通标准,因此,在上拍价格上就会存在误差。当代陶瓷拍卖最大的问题,还是作品的量化及作伪问题。当工艺师完成一件作品创作后,往往会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复制甚至量化,如果出现‘量产不限量’,就给拍卖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还有一些人为了利益,在仿制名家作品后伪造名家名款,这也增加了征集拍品的难度。”

陶瓷大师们对于拍卖的理解与拍卖行显然有着一定的分歧。

饶晓晴分析说:“现在来讲,艺术陶瓷的拍卖还是一个操作的概念。外围进来的人还是很少,大多是内部人在运作。大师们往往不会拿出最好的东西上拍卖会,因为一旦在拍卖会上拍不到一定价格,甚至达不到自己在作坊的销售价格的话,除了自己蒙受损失外,也无法向以前的买家交代。”也许正是这种大师与拍卖行的分歧,拍卖往往成为很多中青年陶瓷艺术家的舞台。

定位定价不明确

当代艺术陶瓷作品的定价,不是来自拍卖行,而是由大师亲自给出的。许多大师都曾告诉笔者:“我不懂市场,我只懂工艺”。可是,这些“不懂市场”的大师却控制着市场最关键的因素:价格。

“十几年来,大师作品的价格涨幅都在30%以上。”韩小英说,“每个大师都对自己的作品有一个心理定位,同时每年都有一定的涨幅,大概在20%左右,或高或低。涨幅都是大师们自己掌控,其中掌控不准的也不乏其人。”

大师们掌控作品涨幅会考虑市场兴盛的大方向。比如说,有的大师会考虑年纪越来越大、作品越来越少,因此提升价位。有些大师则觉得自己处于艺术造诣的上升趋势中,价格攀升是艺术水平提高的反映。心理价位与市场落差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大师们最好的作品往往不会出现在市场上。

“大师们最好的作品往往是秘而不宣的,很多人都见不到,更别提买到。”饶晓晴说,“这种情况出现,一方面是大师们出于寻找艺术共鸣而惜售,但更主要的原因,则是目前市场价位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起码没有达到这些大师们自己的心理价位。”

按照这种逻辑,当代艺术陶瓷,尤其是顶级艺术陶瓷的市场价位可能极为惊人。以当代龙泉青瓷代表人物徐朝兴来说,2005年,他的一件仿宋龙泉青瓷五管瓶曾拍出70万元。现在的代理商店里,其作品的价格从几千元、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据说在其家中成交作品有上百万元价位的。如果这些仍不是最高水平作品的话,那么他的市场价格到底应该是多少?

“现在对于当代陶瓷没有一个准确的艺术定位,也没有陶瓷馆和博物馆在收当代陶瓷,艺术陶瓷还是在走钢丝,没有一个落脚点。”饶晓晴说。

当代艺术陶瓷市场潜力无穷


艺术陶瓷

随着人们生活品位的提升,对艺术的追求就越来越强烈,作为当代高端陶瓷艺术品的收藏一定会有的相当的资金介入推动这方兴未艾的市场。收藏是投资而非一般消费,给我们带来的首先是心灵的陶冶,艺术的熏陶,和视觉的享受。藏品升值带来的经济利益更是收获,以此检验我们的才智。有时精神上的获取甚至大于物质上的所得,我们享受的恰恰是收藏的过程。

相对于古瓷而言,当代艺术陶瓷 作为崭新的投资收藏门类,其优势显而易见。现当代陶瓷艺术品 以其独特的工艺,强烈的时代性、独创性、学术性以及视觉冲击力征服了藏家,其巨大的艺术魅力和经济价值是其他许多艺术品门类难以比肩的。而且藏家的收藏心态也逐渐成熟,关注更多的是艺术价值。同时,当代艺术陶瓷 不存在断代的难题,作品价值的高低显而易见。加上市场刚刚起步,价位依然偏低,未来升值空间较大。

谈到价格,是个敏感问题,但参考正泰瓷社近年的销售价格不难看出,尽管这些年老师作品价格不断地上升,但比较当代油画和其他艺术品类依然是个价值洼地。就如同站在三层楼观看地面是有高度,但比较摩天大楼或珠峰则是小巫见大巫了。陶瓷作为一种载体,睹之有型,叩之有声。他的繁复工艺及视觉效果是任何一种载体也无法比拟的。从保管角度只要不人为损坏,它可与地球同在。既一件藏品可代代相传。这足以推测其应有的价值。

同时,中国当代艺术陶瓷也有着宏大的国际市场的支撑。目前国际上认可的最大的当代艺术品投资有两大类,一个是油画,另一个就是中国的艺术陶瓷。国内外的美术界都非常重视中国当代艺术陶瓷的发展,因此这个投资收藏项目非常值得期待。

当代艺术陶瓷作品不仅接受国内收藏市场的检验和全球艺术品市场的检验,也需要接受更高端审美品位收藏家的检验。谈到这,就不能不谈收藏的理念问题。真正的收藏大家是建立在收藏者的个人爱好基础上,且不仅仅满足于个人的兴趣,还要作为一种事业付诸热情,甚至成为一生的钟爱。古今中外大的收藏家更会连续几辈人接续这个事业。

香港著名收藏家、云海阁主人张宗宪作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中国艺术品收藏家及古董商,他曾说过“收藏家绝不是三天五天的收藏,真正的收藏家至少收藏20年、30年,甚至一辈子,并且最后捐给博物馆或相关学术机构,这样才能算真正的收藏家!”张宗宪认为;收藏只能是投资而非投机,好的收藏家,首先要有这方面的兴趣,肯学,还要多看、多听、多买。

美国拉斯维加斯娱乐业的显要人物亿万富翁斯蒂芬·A·韦恩是当今世界级的艺术收藏家之一,他的回答更能代表收藏家的观点,“收藏家他们明白自己所拥有绘画绝对是物超所值,同时他们也知道如果把这些画卖掉了就再也找不到替代品。”在关于收藏家和投资人有什么不同时,韦恩给出的标准是“收藏家对作品的欲望要高于他对钱的欲望。”他们的共同点除了都具备大量收藏资金之外,对一些收藏家来说艺术品是一种生活的必需,对一些收藏家来说艺术品是一种生存的激情,而对更多的收藏家而言艺术品更意味着以上两种价值的结合。因此在当下这个“价值优先”的时代,纠缠于艺术市场将走到多么高的位置?它何时能够发展到顶峰?对于收藏者而言无疑是庸人自扰。而坚持所谓的“价值优先,品质精良”,既是藏家的不二法门,也应该是艺术作品投资人的不移原则。

可喜的是,中国当代艺术陶瓷收藏者,是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发现者。他们不仅具备了专业研究的热情和水准,建立和充分利用自己的收藏体系。更加令人钦佩的是,许多藏家不但倾注了大量的财力和精力,更凝聚了多年乃至一生的心血和智慧,他们以自己的努力成果,积累物质文化财富,作为历史长河中有限阶段的传承和保护者,通过系统的主题收藏,让艺术品经过系统的整合,延续中国文化,焕发新的价值,并最终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功德无量。未来艺术陶瓷 市场将会越来越火热,市场前景值得关注。

关于现当代艺术陶瓷发展的随笔


由于工作关系,笔者经常在网上和藏友以及一些从事艺术品经纪机构的同行聊现当代艺术陶瓷的收藏和发展;曾几何时,一家醴陵陶瓷的负责人向笔者‘诉苦’说笔者所从事的藏乐阁当代名家陶瓷艺术馆厚此薄彼,笔者倒是顷刻间读懂了言外之意,所谓厚、乃是明指景德镇陶瓷是也,薄、亦是所指醴陵陶瓷。此人一语道破早已不是什么秘密的行业心声,笔者从内心认同这样的观点;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浙江龙泉、佛山石湾等传统产区的艺术瓷仍然是以大师精品为主,适合于少数高端的艺术品收藏者,云南黑陶、潮州、德化等则以生产工艺装饰类陶制品见长,受到数量庞大的年轻一代的消费群体青睐。收藏现当代艺术陶瓷勿要唯景德镇是论…笔者此语从感情上未有诋毁之意,旨在权衡我国现当代艺术陶瓷的发展之趋势。

现当代艺术陶瓷长路漫漫

纵观中国艺术品市场,书画、古瓷等古董几乎占据了整个艺术品媒体的版面,虽然国内各大拍卖公司都举行了现代陶瓷的专场拍卖;种种迹象表明无论是拍卖价格还是收藏者对现当代陶瓷艺术的认知程度都有一个质的飞跃,但仍远不及书画市场的势头。正在经历通胀的国人似乎在艺术品市场又看到新的曙光?笔者为此颇为担心。现当代艺术陶瓷缺少营销,想要从书画市场和古陶瓷领域分一杯羹谈何容易,但是可能有人想问,到底怎么缺少营销了,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每年都会组织各式各样的展会(就景德镇陶瓷而言我们暂且不谈曾地毯式的扫荡营销来带的恶果)战线甚至都拉到了海外,收效甚微的结果当然是不言而喻的?虽说现当代艺术陶瓷的发展确实需要一个过程。因此笔者呼吁营销现当代艺术陶瓷要从小孩开始,建议把其写入教科书(有的地区有专门为小孩开设的陶艺班培养兴趣,但是规模和受众不大,小学教科书上的八国联军掠夺的十二生肖兽首的内容我想是当前国人海外高价竞拍文物的因素之一吧

笔者曾在藏乐阁艺术网发表过一些拙见,一些艺术品收藏网站进行了转载,近日一些现当代陶瓷艺术爱好者在藏乐阁艺术网几近频繁搜索笔者的名字,如此厚爱甚慰!但笔者名不见经传、更没有建立百科,请相信品牌的力量。

刘竟芳:当代艺术陶瓷更注重个人表达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白頔)近年来,随着古代陶瓷收藏门槛的提高,当代艺术陶瓷版块也开始逐渐被人所重视。作为一个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板块,当代艺术陶瓷是中国陶瓷艺术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也更为丰富和多面。在当前的艺术品收藏市场上,当代艺术陶瓷不仅具有一定的收藏潜力,而且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也亟待被发现和了解。中国文物网于近日采访了艺术中心副院长、景德镇政协陶瓷画院、当代陶瓷艺术家刘竟芳,她就当代陶瓷的艺术特性以及收藏价值等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刘竟芳创作的当代陶瓷艺术作品中国文物网:当代艺术陶瓷与传统陶瓷相比有哪些新的特性?刘竟芳:首先,在陶瓷绘画风格上,当代艺术陶瓷中所体现出来的个人思想以及个人情感表达会更多一些。同时也能够反映出一种当代独有的文化特性。与之相比,传统陶瓷在绘画上由于分工比较明确,一件陶瓷可能是由多位画工各司其职,按照一定的标准共同制作完成的,因此在个体性的表达上也会相对要更少一些。其次,在烧制工艺上,当代艺术陶瓷通过一些新的科技手段和烧制方法可以呈现出更为多元的艺术效果。比如,传统陶瓷过去基本上都是采用柴窑烧制的,而当代艺术陶瓷则是采用气窑烧制的。采用气窑烧的好处就是,可以对烧制温度进行有效的控制,进而可以通过不同的烧制温度、不同的釉料以及不同的配方,呈现出具有不同表现形式的陶瓷装饰风格。而这也正是当代艺术陶瓷在工艺上最为突出的特性。中国文物网:您在实际创作过程中又有着怎样的艺术追求呢?刘竟芳:我从事这个行业已有20多年了,毕业于学院的陶瓷设计专业,对于陶瓷的材料特性以及绘画性有着比较系统的认识。在陶瓷创作中我所追求的主要是利用陶瓷的特殊工艺流程来增加陶瓷艺术中绘画语言的表现力,进而投射出灵魂深处最真挚的情感,并以生动的笔触将色釉窑变的工艺性,材料性、艺术性相结合,利用笔墨语言表现出丰富而完美的画面,最终以求能够体现出一种源自于陶瓷艺术本身的自我思考。中国文物网:您认为评价一件当代陶瓷艺术品水平高低的标准是什么?刘竟芳:第一,要看陶瓷本身的瓷质,要看一件陶瓷制品上面有没有裂痕、有没有一些品质上的问题。第二,要看一个艺术家的陶瓷作品在表现形式上有没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能不能够体现出一种时代特性和艺术性。第三,要看绘画和陶瓷本身的工艺特性能不能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刘竟芳创作的当代陶瓷艺术作品

中国文物网:如果将当代艺术陶瓷作为收藏品的话,其收藏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刘竟芳:传统的古代陶瓷,毕竟有一个历史价值在里面,包括具备不同的时代特性。但是,古代陶瓷,尤其是真的古瓷在市场上还是很稀有的,所以对收藏家来说收藏起来难度也比较大,而这也正是好的古瓷的收藏价值所在。与之相比,当代艺术陶瓷的收藏价值则主要体现在其所具有的时代性、艺术性、工艺性。我认为要想收藏当代艺术陶瓷,可以选择一些比较优秀的,有发展潜力、有升值空间的作品。在陶瓷艺术作品中,那些能够将陶瓷的绘画语言艺术性、材料性和工艺性有机结合起来的陶瓷作品,我认为应该还是比较有收藏价值的。因为每一种材料都有其自身的特性,能够对其产生不同的反映。所以我觉得首先就要凸显出陶瓷这种材料本身所具有的工艺特性。同时,还要追求绘画艺术本身所具有的艺术特性。中国文物网:当代艺术陶瓷目前的市场现状是怎样的?未来的发展前景又将如何?刘竟芳:目前就景德镇当代艺术陶瓷市场来看,过去一直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而随着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近几年景德镇当代艺术陶瓷中也出现了更为多元化的作品,可以说已经和市场接轨了。当然,在这个接轨的过程当中,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市场乱象和误区。比如,这几年大家在收藏当代艺术陶瓷时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对“大师”称号的盲目崇拜。有很多人本身对于陶瓷文化还不是很了解,就非常盲目地去购买一些所谓的“大师”作品。在我看来,真正优秀的陶瓷艺术作品并非只看创作者的名气,而是要看作品本身的艺术含金量,只有这样才能收藏到真正有价值的作品。随着近几年艺术品收藏市场的理性回归,大家对于当代艺术陶瓷也有了更为理性和清醒的认识。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当代艺术陶瓷也会成为艺术品收藏市场上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门类。

人物简介:

刘竟芳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央九三学社画院画家文学硕士创意总监职业陶艺家景德镇市政协委员艺术中心策划总监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