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范文 积淀千年的瓷文化

景德镇在吸取南北制瓷经验时独辟蹊径,生产出介于青瓷和白瓷之间的"青白瓷",青白瓷由半透明釉到半透明胎,釉色青中有白,白里泛青,"莹缜如玉",有"冰肌玉骨"之誉,是我国陶瓷史上一个极其珍贵的品类,此后很多瓷器品种都是在青白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到了宋代真宗元年,皇帝赵恒便将因青白瓷而闻名的昌南镇,以"景德"年号命名为"景德镇"。

南宋绍兴元年开始了高岭土的开采,而到元代时,景德镇制瓷工匠发明了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法"是中国制瓷技术的又一大飞跃,它改善了瓷器性能。m.TAoci52.cOm

到了明、清两代,景德镇手工制瓷业达到了一个巅峰。"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三彩瓷、五彩瓷、粉彩瓷、色釉瓷等相继问世,依靠天时、地利、人和,陶瓷支撑景德镇这座城市的千年发展,走出一条由瓷器—瓷业—瓷都的陶瓷之路,形成一个完备的传统陶瓷产业体系,景德镇也因而积淀了长达千年的制瓷文化。

taoci52.com小编推荐

经典范文 漫谈仿古瓷的收藏与投资


仿古瓷,即仿其釉彩、仿其器型、仿其纹饰或兼而有之,是中国古代瓷器中一种带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工艺现象,不论在民间还是在官方都大量存在,因而仿古瓷存世很多。它主要萌芽于两宋,形成于元代,成熟于明代,繁荣于清代前期,衰落于清代后期。总之,其基本上存在于中国古代瓷器发展的后半期,并对这一时期瓷器的发展进程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中国古代瓷器中占有重要地位。 如《中国古代瓷器基础知识》仿古瓷条目中说:"后期模仿前朝的名瓷品种而烧造出来的瓷器,称为仿古瓷。仿古之风,早在宋代就很流行,当时已出现了大量仿制商周青铜器,同时一些地方瓷窑也不乏刻意仿古者。"另如《中国古代瓷器鉴赏辞典》仿古瓷条目中说,仿古瓷即"仿占代或后期前朝青铜器、陶器、瓷器、漆器而烧制的瓷器,仿古瓷宋代已盛行……"其实,中国古代仿古瓷指的就是那种在中国古代瓷器发展过程中,一个时期的瓷器里出现模仿这个时期以前瓷器工艺的制品。 当今陶瓷艺术品市场存在这样的误区:谈仿色变,评仿嗤鼻,见仿生怒,恨不能再踩上一脚。其实这些并非明智之举,对待仿古瓷品,最好还是持唯物辩证态度:对那些以仿充真,牟取暴利者,当然要加以揭露;但对那些标明仿古瓷品,而且由高手制作,工艺精美,则应另眼相看了。 仿古瓷品历代都有,而且延续数百年至今已成为博物馆珍藏的艺术品。日本箱根美术馆收藏一件官窑瓶,见于《世界陶瓷全集》宋代卷,实为明代景德镇民窑仿官器物。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官窑器物中,原典藏名称为宋代官窑的粉青三层方壶,但从传世官窑器物及窑址发掘情况来看,此件当为明清时期的仿品。如此事例,恕不一一枚举。而今,我们总不能因为它们是清代仿品而将它们从博物馆清除出去,甚至砸碎吧?殊不知清代仿品至今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古董了。 现代仿古瓷制作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理由有六点:(一)看造型 我国古代各时代的一些独特器形,往往是后人仿制的对象,只有准确复制真品的器形特征,才是上品。(二) 看装饰 包括装饰方法、题材、构图、纹样形象、画风和彩料等所表现的时代特征和窑口特征。(三) 看胎观釉 由于不同窑口、不同时代对胎、釉的原料选择、配方、精制不尽相同,成型和施釉方法也存在差异,烧成温度和气氛不可能完全一致,这使产品的胎釉各具特征。鉴定时,应细察产品胎度的色泽、粗细、松紧、坚脆、厚薄、透光以及敲打声等。(四) 看制作工艺和装烧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瓷工艺和装烧方法也不断提高,各种新工艺、新窑具、新式装烧方法层出不穷。(五) 看款式 常见款式有帝王年号本款,帝王年号寄托款、伪款,干支年款,斋、堂、轩、居名款,人名款,吉言款,题画款等。落款常有严格的规范,后仿者很难"尽得风流"(六)看总的时代风格 地方风格、个人风格往往会形成瓷器的总体艺术风格,有助于分辨作品的高下。 纵观当代精品仿古,无论是从泥,胎,釉,以及制作和装烧的方式,都传承了古人的陶瓷制作手法,无论从审美的角度和艺术的角度,,也再现了仿古陶瓷独有的魅力和精髓。敬请陶瓷爱好者了解仿古,关注仿古。在有条件下也可选择收藏当代精品仿古瓷,那是一种乐趣,同时也是很有意义的。

经典范文 麦森小镇,欧洲瓷乡起源


麦森小镇位于厄尔土山脚下,毗邻捷克,虽然工坊一直对制作工艺严格保密,但瓷器制造还是在欧洲流行开来。不过,麦森最终还是确立其"欧洲瓷都"的地位。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这个易北河边的小镇一直把取自山上的瓷土叫"高岭土",其发音和汉语一模一样。

这种坚硬细致的质地、温润如玉的白色器皿,立即在欧洲上流社会掀起风潮。西方各国工匠都热心试验,想要掌握烧制瓷器的诀窍。意大利和法国先后研制出雅致的米色软质瓷。但真正的硬瓷生产却诞生在德国,发明人贝特格也因此被载入史册。

贝特格原本在柏林专研炼金术,之后被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要求前去炼金,以期解决财务危机。贝特格深怕炼金不成,人头不保,逃亡至萨克森的威腾堡。萨克森统治者奥古斯特二世得知他是炼金师,就命令他研制陶瓷的烧制方法。

在著名学者、画家卡得勒等几个朋友的鼓励下,贝特格在1708年1月15日这一天烧出了真正的白瓷,后来,这一天被认为是欧洲瓷器的诞生日。

这个消息惊动整个欧洲,萨克森国王奥古斯特二世深怕瓷器制作方法外流,于是将工厂迁往德国东部古城德勒斯登近郊的麦森,成立麦森国营瓷器制造厂,因此有了"麦森瓷器"的美誉,它也是欧洲第一家瓷器制作工厂。

麦森瓷器的独特所在

麦森早期出产的瓷器色调灰暗,早期瓷器的装饰图案大都带有明显的中国色彩,中国神话传说、花鸟鱼果都原样照搬。后来经不断地改良,1731 年起,麦森进入全盛时期,1739年设计出具巴洛克风格的釉下红珑纹和蓝洋葱图案,并成为塑形的素材及以欧洲名模为对象的装饰品,并影响1756 年前欧洲瓷器的风格,广为其他厂家仿造,产品与艺术风格直到今天仍广为世界瓷器界所推崇。

麦森瓷器的特别之处在于,工艺复杂的瓷器作品完全出自手工制作。无与伦比的质量一直是麦森瓷器奉守的金科玉律。

所有的麦森技师上岗前,都要经过三年半至十年的专业训练。他们能在每件创作上融入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比如,名为《一千零一夜》的麦森瓷器作品,以丰富的人物作为创作主题,刻画出入物表情、眼神传递,以及情色的元素,整套瓷器价值一百多万元。据说,麦森瓷器所用色彩都是按秘方配置,每件成品都要经过八十多道工序用手工精心打造。从萨克森公国时代至今,麦森瓷器始终是欧洲王室、明星和政治家追逐的对象。这也使其价格一度贵如黄金。

奥匈帝国皇后茜茜公主,当年就收藏了几千件麦森瓷器。今天,这些瓷器身价已涨了数十倍,总价值在几千万欧元。对普通百姓来说,麦森瓷器虽价格偏高,就连一个咖啡杯也要60欧元,但由于其收藏价值高,仍有挡不住的魅力。无论在巴黎、伦敦还是纽约,最昂贵的购物中心都能看到麦森专卖店。

麦森品牌制胜之道

300年来,德国虽然经历工业革命与欧洲战乱的洗礼,麦森瓷器制造厂仍屹立不倒并保持持久品牌号召力,主要在于它在保持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且拥有完善的教育体系,骄傲地矗立在瓷器品牌高端,其质量与工艺并不逊色于比它早1000年的中国,虽然它参照学习的标本是中国瓷器。

早在1764年,麦森瓷厂就十分重视产品的艺术品质,在世界瓷器历史上最早建立了自己的绘画艺术学校,同时也是萨克森大公国艺术学院的分校,瓷器的绘画与雕刻艺术,萨克森大公指令这所学校专为瓷器厂培养艺术人才。

十九世纪,麦森瓷厂作为欧洲第一家瓷厂,在欧洲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也曾受到沉重打击,手工作业已经满足不了市场的要求,新技术的瓷厂层出不穷。麦森瓷厂决定择址另建完全现代化的瓷厂,老厂址留下来作为瓷厂博物馆。

麦森瓷厂博物馆收藏有数以万计的瓷器,从建厂第一天起生产的瓷器都有收藏,还有大量瓷器模具和绘画底稿。

走进麦森瓷器,就如同触摸到了300年来的欧洲艺术史,因为它的设计图案始终紧跟时代艺术发展。

到了1916年1月6日,麦森瓷厂决定向外界公开展出200年来瓷厂所生产的瓷器。值得一提的是,二次大战后,麦森瓷厂的所有瓷器被苏联军队掠至列宁格勒。1958年,苏联将瓷器归还给麦森瓷厂。

麦森瓷器的领导人曾在一次采访中表示,中国人向世界赠送了一件辉煌的礼品——瓷器,他说,中国瓷器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

但是,他只愿把敬意送给中国古瓷,因为,与其相比,中国现代瓷器的发展,已没有任何优势。抑或如此,麦森品牌最近开始着手敲击中国市场的大门。

在麦森人眼中,中国的中高端人群很注重品牌,但是中国瓷器却没有品牌,这对于麦森品牌而言,不啻为一个很好的商机。

经典范文 蓝国华-陶人新咏


蓝国华,(1941—),江西高安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西省陶瓷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台湾师范学院与台湾艺术学院客座教授、景德镇市艺术家交流协会会长。擅长陶瓷艺术创作设计,特别是对釉上彩、釉下彩表现手法有独特之处,作品新颖隽秀,古朴典雅,别具一格。多年来共获国家级与省、市级奖项20多个。多次参加国内外陶艺展,作品在日本、香港、台湾、东南亚地区颇受青睐。

台湾传艺育贤英,笔墨深萦两岸情。

现代青花创新路,牡丹金菊暗香盈。

注释:

① 1999年至2000年期间,蓝国华应台北师范学院邀请赴台讲学,传授技艺,历时200多天,并应邀到台湾艺术学院、台北莺歌高职举办学术讲座,被聘为客座教授,先后在台北举办"蓝国华陶艺教学成果展"与"蓝国华教授陶艺作品展",在台湾引起很大反响。

② 贤英:贤能杰出的人才。《汉书·爰盎传》:"其言不可用,置之;言可采,未尝不称善。何也?欲以致天下贤英士大夫,日闻所不闻,以益圣。"

③ 现代青花:长期以来,蓝国华深入研究景德镇的传统陶瓷艺术,对青花、斗彩一些传统技法进行了大胆创新,创造现代青花装饰画,开创了陶瓷装饰艺术新途径。1982年其代表作青花斗彩西餐具获全国陶瓷美术评比一等奖。

④ 1985年蓝国华代表作《牡丹金菊》45头青花斗彩八角西餐具获景德镇第三届"百花奖"一等奖。

作者简介: 韩晓光 笔名 晓寒 江西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教授、全国优秀教师、江西省高职高专院校首届教学名师。近年来已出版《近体诗语式研究》《杜甫诗歌语言艺术》《杨万里诗歌艺术散论》《唐英诗歌选注》等专著九本;在《中国文学研究》《古汉语研究》《杜甫研究学刊》等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在《中华诗词》《当代诗词》《江南诗词》《江西诗词》等刊物发表诗作近百篇。

多样瓷枕传千年


瓷枕是我国古代夏季纳凉的寝具,北宋张耒在《谢黄师是惠碧瓷枕》诗中说:“巩人作瓷坚且青,故人赠我消炎蒸,持之入室凉风生,脑寒发冷泥丸惊……”这是古人对瓷枕的赞美。

瓷枕按用途分为生活实用枕、随葬冥器和医用脉枕。

瓷枕最早见于隋,唐以后大量生产,宋代以磁州窑系列制品最为丰富,有长方形、腰圆形、云头形、鸡心形、六角形、八方形、椭圆形等多种样式,也有塑成小孩、卧女等人形枕,卧虎、卧龙、双狮写实的卧兽形枕,以及镂雕成宫殿、戏台等建筑形枕。典型器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宋定窑白釉孩儿枕、江苏镇江出土的青白瓷卧女枕、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金代雀鸟纹虎枕等。

磁州窑在今河北邯郸地区,为北宋、金代著名民窑,装饰工艺多样化,有刻、划、剔、彩绘等技法,尤以白地釉下绘黑、褐彩和剔、划化妆土等纹样的制品最具代表性。装饰图案的题材多反映人们喜闻乐见的内容,具有清新、活泼的生活气息和浓厚的民间色彩。

金代磁州窑莲荷秋雁虎枕,长38厘米,瓷枕卧虎形,枕体中空。虎身施赭黄釉,毛发斑纹以黑彩绘成,耳、眉、眼和嘴则以白釉点缀,猛虎生威,栩栩如生。枕面白釉、黑彩勾勒一周,酱黑彩简笔绘摇曳的莲荷、南飞的秋雁,意境高远,笔锋老练、流畅。

千年瓷都的遭遇


环绕市区海坛广场摆满了景德镇来的瓷器,瓷器之多可谓“汪洋大海”。这好像已经成为最近几年城市生活中一道新鲜景观。上半年,在时代广场和绣山公园也能看到这庙会般的壮观场景。悠闲的场合,容易看到这忙忙碌碌城市中另一群悠闲的人,看起来睡眼惺松不修边幅,以退休或失业的中老年人为主。他们背着手目光炯炯的样子,总让我不详地联想到甘南见的天葬台旁踱步的秃鹰。一个朋友告诉我,为最近这海坛广场的瓷器,他父母每天往那边赶场子,一件件地往回拎瓶瓶罐罐,已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真是让人欣喜而忧虑。

满城区新盖的居室迫切地需要寻找形式感。欧陆风情明清家具或中西合壁是大众的三大选择,我们的大艺术家们每天念叨的艺术方向无非也是此三种。可见人的智慧相差无几,世界上事情的丰富也很有限。自然,欧陆风情与古典中国摆到地摊上时,基本上已作了易装的功夫,它们离最初的理念相距甚远。满场的青花瓷彩瓷釉里红在我这外行看来,型制好看的已经不多了。描绘的花样从喜气的神仙仕女牡丹芙蓉到文雅的大写意四君子一应俱全,画得好的毕竟也少。这瓶上的功夫多是民间能手的妙笔,本来不能和纸上的绘本媲美。但我前几年在皖南收到一个极普通的民窑青花,上画俩童子,虽简朴,精气神却十足。称得上是“民间”艺术。再顺手翻开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的《中国民间青花瓷》,里面作品都是朴茂且生气的。看来那是一两百年前景德镇瓷器的普遍水准。

传统手工艺的衰落不可逆转,我们的“老行当”以每天数种的数量在消失。效仿日本的柳宗悦们发动保护民艺运动,效果估计也难尽人意。景德镇瓷器是CHINA的来历,自然坐定国粹的一把交椅,当前它该不至于消失,可是江河日下的事实亦历历在目了。《南方周末》报载,今年景德镇建镇千年的寿辰,轻工业部让人辛酸地将“中国瓷都”的帝号封与广东潮州。理由是潮州瓷作为实用瓷,它的产值出口额远高于景德镇。在实利至上的时代,评价事物的标准已经变易,千年瓷都的辉煌已终结。

可海坛广场的人潮提醒着,这一民间工艺在大众中依然拥有惊人的影响力。瓷器的温润和平使得内心一块柔软的地方充满温暖的想象,我们在骨子里对青花对瓷片有感情。人的欲求复杂,不能简单地纳入数字和理性。此情此景,真该用荣格的集体记忆的复活来解释。

进一步揣度妄想。人们对待景德镇瓷器的态度,实际上体现了当下审美选择的两难处境:一是象潮州瓷一般的产品,有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的理性曲线,呼应我们的现代生活与节奏,隐含全球化世界一体的追求;一是如景德镇瓷器,是千年技艺的延续,民族情绪的载体,满足我们的祖先崇拜与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向往。前一种趋势自是成为潮流,是世界公民的时尚。可后一种追求也不可小看,大有卷土重来之势。传统绘画在经历长时间的式微后重新受人尊重,中国字画的学习和拍卖很是热闹。千年瓷都再造辉煌,只能借助这复古之力了。

经典范文 景德镇雕塑陶瓷厂印象


我是初中语文老师,业余爱好泥塑。利用今年暑假之暇,经两位贵人介绍,有幸在景德镇雕塑瓷厂内一位景德镇陶瓷学院名师的私人工作室学陶塑。不仅在陶塑技艺上收获很大,为我泥塑制陶成品打开了一扇门,同时此行的确增长了见识。

一周的雕塑瓷厂生活,大多时间在工作室学习观摩,空余也到厂内外转转,但了解很不全面,见闻有限,感想粗糙。这里只是我的一些粗浅的直观感受。首先,景德镇雕塑瓷厂很吸引我,往后的每年暑假我还将前去学习,甚至理想着日后去创作研发。不只业余爱好者如我,在落住的东方旅社房东的记录本上密密麻麻登记有来自北京、山东、河南、湖南、浙江、天津……几乎全国各地美院画院设计院等专业工作者不远千里来这里创作或开发产品。 这里完全具备陶瓷从材料到设计、创作、制造、市场等一切硬软件的便利。我估计是全国乃至全世界陶瓷类研发基地中成本最合理合算的。 依我所见,厂区主体为专家和业者的创作、研发、生产兼展销的工作室,配有批泥售料、专业开模、计价代烧、产品包装、接单发货等经营服务实体。各研发、创作、生产和经营者具有充分的自主自由。厂内还开设有几个陶瓷文化参观旅游教育基地,它很好的满足了国内外陶瓷爱好者了解、感知、动手制作并获得自制产品的兴趣,普及和推广了陶瓷文化。厂区内还开设有创意集市。如果把本厂品牌与代表性作品,专家大师与陶瓷教育旅游文化综合宣传推广,相信国内外专家、业者、游客与爱好者将如潮涌来。集人才,得人气,承历史,开未来,著名艺术大师黄永玉老人题字的"景德镇雕塑瓷厂"还将大有可为。

 一周以来,我发现我对面工作室的工艺师每天起早贪黑的赶工,他技艺全面,与一子一女三人共工作于一室。塑泥、开模、彩绘分工合作,其景融融,令人称羡。但他又很是感叹近年来传统艺术陶瓷的价低工浅,不能精工求艺,只能抢数量,求谋生。幸在手艺不错,不缺订单,只是难以有心力去做出令自已满意的作品。做艺术陶瓷者多有艺术爱好与梦想,有幸从事自己所喜爱的工作,但挣扎于现实生计,甚至不能以自己理想的态度去工作,也是一大痛苦。 进了几次一位工艺大师的展厅与彩绘室。大师瓷板画,瓷塑精美悦目。品级与价位不俗,创作生活景况相对宽裕悠然。全厂总体以传统佛像、历史人物、民俗生活和吉祥动物题材为主,也有少量创新产品,但反映时代生活与现实题材的作品很少,推陈出新,百花齐放的景象还不明显。艺术追求上大突破大境界之作(绝不是指大体量)还很难得见。 旁观了"全国骨干教师陶艺实习培训",但对在大空间陶瓷教育基地遇见的一日本旅游团印象更深,也很有感触。男女老少八十来人,少者不足十岁,老者年近古稀,他们听讲解、揉泥、拉坯、捏塑神情专一。看技艺表演展示完毕鼓掌、赞叹、有节有礼、动手技艺虽然生熟不一,可是创作的题材手法、趣味、效果全不雷同,其中不乏醒目之作。试想,当他们捧着烧成的由自己亲手创作的陶瓷作品归国之时,应当不憾涉洋到这个陶瓷国度、世界陶瓷之都此行。每每睹物,常常回味这次与陶泥瓷土的亲密接触。 每周六开集的陶瓷创意集市,我因初到尚不知情,此行而无缘光顾。想来每个摊位

5

元租金,为众多大学专业毕业生和在读生提供一个便利的与厂家市场接触的平台。据说前来观赏、认购与达成合作者不少。我这个业余爱好者甚至都想日后租摊一练。唯愿这个几乎无阶的平台长久,且愈加宽阔厚实。

一周的学习时间与见闻十分有限,作为业余爱好者认识更是粗浅,但作为生长在陶瓷国度、陶瓷之乡的我不只为历史骄傲,更祈盼我们的陶瓷文化、艺术陶瓷创作再创无愧历史的辉煌,焕发时代新的光彩。

何谓“千年脆弱”


读了“景德镇瓷业的千年脆弱”一文,如骨卡在喉,不吐不快。我历来鄙弃依靠版面位置、大字标题、危言耸听、哗众取宠、故弄玄虚的方式来吸引读者的眼球。而本文的标题即是危言耸听,哗众取宠。该文的作者或读者可否为我解释一下,什么叫“景德镇瓷业的千年脆弱”?如果拿不出其他站得住脚的解释的话,那就是说:景德镇瓷业千年以来都是脆弱的了。这种对于历史的漠视,难道不值得驳斥吗?产区的逐渐落后,仅仅是这十几年的事情。这一十几年,我国经济建设发展得太快了,我国的陶瓷产业发展得太快了,景德镇没有相应发展,所以逐渐落后了。20年前,景德镇生产的日用陶瓷在国内名列前茅,就是墙地砖的产量也是国内首屈一指,其三角牌瓷片就占全国总产量的20%之多。景德镇日用陶瓷的品牌和建陶的品牌在国内都是响当当的。历史大约真是一位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景德镇瓷业一下子被人说成“千年脆弱”了,真是无奈得很!产区确实落后了,而且令人堪忧。但仍然有巨大的潜力和强大的优势,这不仅是指作者不得不提的千年品牌,还有国内首屈一指的教学科研基地。景德镇的陶瓷市场(日用瓷和陈设瓷)也是国内规模最大、数量最多、人气最旺的。德化和潮州加起来还不如它的一半,临沂和淄博也远不能和它相提并论。我不想说今天的工业园建设得怎样怎样了,市容市貌交通又怎样变化了,但是我要说:即使是已经落后的景德镇日用陶瓷,器型和品种仍是最为丰富的,也不乏精品之作。可惜的是在规模化生产和销售上大为落后了;未能像广西北流、福建德化那样依靠出口,一招制胜。这,绝不是无药可医的。景德镇的艺术陶瓷无论是器型、花色、品味、甚至是数量至今还是首屈一指的,见多识广的南庄镇副镇长、华夏陶瓷博览城董事长冼永恒先生曾感叹的说:至今为止,天下各大名窑的瓷器没有一个可以和景德镇相提并论,根本不是一个档次!易生易灭,难生难死。景德镇的千年窑火必将凭借艺术陶瓷价值独占的强大优势延续下去、不可磨灭,甚至中兴光大,胜者为王!“千年脆弱”一文还说景德镇“不计成本的‘贡品文化’、成就了它的历史,也使得这座城市在工业时代迅速由优雅滑向衰败”。这又是我决不然接受的错误观点。有将近500年历史的北京六必居酱菜既是宫廷和达官显贵的宴上佳品,也深受百姓欢迎,因而成就了它的百年品牌。谁会说它是贡品文化?同样的道理,成就景德镇辉煌历史的还是市场,是民生的力量,而不仅仅是宫廷。景德镇历来是民窑为主,官窑的瓷器也流向市场,请不要想当然。如果你真的是英雄、是智者,你可以在人家繁荣强大的时候指出人家的危机隐患;更可以在人家迷茫困惑的时候,指出人家的希望和出路。我决不信:最关爱、关切、着急景德镇的是记者和媒体,而不是今天景德镇市的政府和市民。

千年景瓷来京“显摆”


昨日,“燃烧的辉煌”暨景德镇12至21世纪陶瓷艺术杰作展在王府井工艺美术大厦四楼拉开大幕,500余件陶瓷珍品让参观者大饱眼福。

本次展览展出精品500余件,纵贯宋代景德镇置镇以来的千年时间,其中不乏珍品、佳品、绝品。活动主办方景德镇市陶瓷文化传播协会秘书长王健称,在历史上取得过很大成就的民窑瓷器是本次展览的重点,如宋代瓷片、茶盏、花瓶等,当代中青年实力派如王强的《敦煌》等作品也占了相当大的展台。《敦煌》信报记者李方宇/摄

展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件名为《红色官窑7501》的一套茶具,通体细腻半透明,上有水兰梅花图案。据王健介绍,1975年,中央一个序号为7501的文件传达景德镇,要求给毛泽东主席制作一套茶具。当地政府立即组织了最好的工艺师烧制,烧制完成后将最好的一套送至中南海,其他的次品送给了职工作为福利。

王健介绍说,此批茶具目前世上仅存两套,另外一套曾在上海的一次拍卖会上拍出,价格高达12万元。“‘文革’期间,景德镇还能保持如此高的艺术水准是非常难得的,所以重要的不是价格,而是它具有的历史价值。”

据悉,此次展览是景德镇置镇千年大型纪念活动的一个部分。主办方特地在展览上展出了陶瓷制作原料、制瓷生产工具等实物资料,还对陶瓷的制作流程以及景德镇的风土人情做了介绍。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经典范文 积淀千年的瓷文化》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经典范文 积淀千年的瓷文化》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文化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