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浅析:互联网时代的艺术浪潮

互联网时代的艺术浪潮

王一川(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值此《2015中国艺术发展报告》出版发行之际,我作为“总论”部分的一名参与者,愿同各位分享三点个人感受。

第一,中国艺术正处在活力充沛而又矛盾尖锐的兴旺时期。一批批青年艺术家成长迅速,在艺术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跨媒介或跨界艺术创作脱颖而出,创作势头喜人;大量资金纷纷涌入,激发旺盛的艺术市场活力。但与此同时,艺术界内部隐伏的矛盾也显露得日趋尖锐,其突出表现在于,商业美学与艺术美学之间如何实现平衡?艺术品应当如何协调身体美学与心灵美学的悖逆?公众应当如何面对感官娱乐与理性沉思之间的对峙?艺术家与公众之间应如何协调艺术趣味上的分歧?这些矛盾都属于中国艺术兴旺期的必然现象,需要在发展中加以化解。

第二,互联网对中国艺术发展的影响力正变得越来越不可低估。如今凡是在公众中产生重要公共影响力的艺术品,往往都与互联网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常常由在互联网上获取高人气的原创作品改编、加工而成,并再次被以网民为主体的观众群体所认可。似乎正是互联网人气在决定一部艺术品的命运。但也应看到,互联网时代虽然通过技术变革带来平民化等便利,毕竟这个虚拟世界里也积蓄着多重可能性。这是文艺理论评论应进一步研究的深层次问题。

第三,文艺理论评论工作受到艺术界和其他各界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文艺理论评论工作同文艺创作一样,也是文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批评家对艺术品及其他相关艺术现象加以评论,具有引领文艺发展方向的作用。一批批伴随互联网成长的青年文艺理论家和评论家的茁壮成长和脱颖而出,让人看到中国文艺评论的新希望之所在。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taoCi52.com延伸阅读

陶瓷浅析:瓷器的款识


瓷器的款识

纪年款

纪年款是在器物上用写、刻、印等不同方法,标明瓷器烧造年代的一种款识。我国古代瓷器款式,大部分属于纪年款。

纪年款可分为两大类:书以当时的帝王年号者称年款;用六十年周而复始的甲子表明年号者称干支款。明清两代的年款有不同的书写形式:六字款常书二行,首二字为朝代名,中二字为年号,末二字则为“年制”或“年造”二字。如“大明宣德年制”、“大清康熙年制”等。

四字款则缺朝代名,首二字即为年号。如“成化年制”、“雍正御制”等。干支前加上当时帝王年号,如“大明成化元年乙酉”款。单纯使用干支的并不多。另外,也有只书朝代,而缺年号者,如“大明年造”、“大清年制”款,属于特殊现象。“康熙御制”

纪年款的款字,多用青花书写,兼有暗刻、凸印、朱书等。款外多加边饰,常见有双圈、双线方框或单圈,个别也有无圈框或用双长方框的。无论何种形式,款字均为竖写,极少横排书写的。

纪年款以官窑瓷器运用最多,但部分民窑尤其是景德镇民窑,亦有书写年款的。民窑纪年款字体略为草率,不及官窑规整。

堂名款

以典雅的堂名、斋名和“清赏珍玩”之类的文字烧在瓷器上,作为私家烧藏的标志,这种铭款就是堂名款,或称私家藏款、室名款、斋名款。堂名款内容包括堂名、居名、斋名、轩名、室名、殿名、楼名、阁名等等,制品之人有封建帝王、皇亲显贵、达官贵人、文人雅士和少数良工名匠。“翠竹轩 信卿”

堂名款在明代以前极其罕见,明代的亦多见于后期。入清以后则各朝皆有,尤以康熙、乾隆时盛行,且形式多种多样。同纪年款一样,堂名款也多见于官窑制品。

吉言款

在瓷器上烧上具吉祥意义的词句或短语,以表示祝愿的款识,称作吉言款。早在三国西晋时的青瓷上,就可以见到“富且洋(祥),宜公卿,多子孙,寿命长,千意(亿)万岁未见英(殃)”,“宜子孙,作吏高,其乐无极”等字样。宋元时期则有“金玉满堂”、“寿山福海”、“佛光普渡”、“家国永安”等吉言款。

明代的吉言款多出现于晚期,且以民窑器上最为流行。如正德时的“天下太平”;嘉靖、万历时的“万福悠同“、“长命富贵”、“福寿康宁”、“食禄万钟”、“三元及第”等等。还有只题一、二字的,如“双利”、“吉兴”、“福”、“寿”、“万”、“贵”、“善”等。“福”

清代吉言款,一般沿袭明代,也常见于官窑器,如康熙六旬庆典七寸碟,四周围以淡赭饰纹,分嵌万寿无疆篆字。有的礼器,则题“喜”字款,以有署以“庆”字或以蒙古文作吉言款识的。

吉言款款试亦多种多样。像“福”即有单、双线方框或双圈内草书“福”字的,有无圈框而用粗笔道在碗内底大书一“福”字的。“长命富贵”款写法也有两种,一是双圈内书写两行;一为钱形,四字对书于穿孔四周。“万寿无疆”、“永庆常青”款则往往采取以花捧字的形式。

赞颂款

赞颂款即赞颂、欣赏瓷器的款识。虽然早在唐代的长沙窑就有“郑家小口天下有名”、“卞家小口天下第一”的赞颂款铭,但它的流行却是在明清两代。

明代的瓷器上有“玉堂佳器”、“上品佳器”、“昆山美玉”、“昌江美玉”等四字款;也有“美玉”、“雅珍”等二字款;一般都在款识之外环以单圈或双圈,圆圈大小各异,个别也有无圈者。晚明赞颂款,多带“佳器”二字。清代有赞颂款的瓷器,多属私人,故又称私家款,如“美玉雅玩”、“奇珍如玉”、“珍藏”、“雅玩”、“玉”、“古”、“珍”等;字数比较多者,则有“奇玉宝鼎之珍”、“其石宝鼎之珍”等等。 “从来佳茗似佳人 仲芳”

花样款

用含有寓意的纹样图案作为款识,呈“花样款”,亦称“记号款”。

花样款多为民窑所用。明代已流行,到清代则形式更为繁多:一、博古图案。如八卦、太极图、八宝、琴棋书画、八音器、及礼服上所绣的十二章等。二、佛教符号。如八吉祥及转轮王的七珍。三、道家符号。最著名的为八仙所持物,汉钟离的还魂扇,吕洞宾的宝剑,李铁拐的葫芦,曹国舅的绰板,蓝采和的花篮,张果老的渔鼓,韩湘子的笛子,何仙姑的荷花(笊篱)。

四、“豆腐干”款。在双圆圈中心绘双线方框,框内再绘横竖相间的线条。五、“四朵花”款。在双圈内绘不太规整的“四朵花”,简单的仅绘四个“×”或四个有如眼睛的“花”。六、其他花样。动物类的如龙、凤、鹿、鹤、龟、还落,植物类如松、竹、梅、蟠桃、瑞草、灵芝、树叶等。

陶人款

在瓷器上署以陶工、作坊主、店主姓名、或陶店名号的款识,称“陶人款”。陶人款在早期青瓷上即已出现,但常常与纪年、赞颂、吉言等内容结合在一起,形成一条铭文。单独陶人款,直到明清时才可见到,而且比较少,特别是官窑器上更为少见。清初官窑器可偶见督陶官的款识;乾隆以后,督陶官形同虚设,陶人姓名才见于款识。“时大彬制”

陶人款的格式,一般是在匠人姓名后加一“造”字。也有光书姓名、姓氏或店号的。

仿款

仿款,就是在当代所制的瓷器上,仿写前代的款识。有些仿款并不一定是存心作假,而是因羡慕前代著名瓷器或其他原因。如清初的康熙、雍正两朝曾有过仿写前代款识的旨意。仿款由明正德年间开其先河,以后无论官窑民窑,仿者越来越多。入清以后,制瓷技术迅速提高,为仿古瓷创造了有利条件,加之当时统治者嗜古成癖,使仿古之风更加盛行。实烧年代:明代嘉靖年

要分辨仿款和真款,必须仔细观察款识的风格、笔法、字体、位置、款色、和字数、结构,并结合器物的造型、胎质、釉色、装饰等方面互相印证,认真推敲。

辨伪,首先可以从研究各代款识不同风格入手,将真假款识相互对照,结合实物,反复审度其款字的书写笔法、字体结构、排列形式、落款的部位。另外,也应当注意总结同一时期早中晚期款识不尽相同的变化规律。

其次,注意款识的用料和颜色。以青花写款为例:元代和明初的颜色深厚下沉,有黑色结晶斑点和凝而不舒的现象;尤其宣德时,蓝色中有黑、灰等色杂夹其中。成化款则舒展清晰,蓝色优美;嘉靖事青中泛紫,十分浓艳;万历以后色调匀净,但发色不深,清初作品也大抵如此。康熙款色调明快,幽倩艳丽;道光以后则蓝色涣散,浅淡上浮。

陶瓷浅析:釉——陶瓷的变色外衣


釉——陶瓷的变色外衣

釉,陶瓷的外衣,是对陶瓷胎体的装饰和保护,也能提高陶瓷的性能。历史上人们对釉的的重视程度甚至超过胎体,例如宋代五大名窑,除了定瓷胎体洁白质坚之外,其它如钧、汝、官、哥四窑和龙泉窑等均更重釉色,而有时人们也不太严格要求胎质。世人对中国古代陶瓷釉的成就有说不尽的赞美。随着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釉的成果之一便是本文说的异光变色釉。

釉的颜色会随着不同光源的变化而变化,这不是很奇妙吗?这种奇异的釉在20多年前就已经出现,是浙江陶瓷专家叶宏明的发明,由萧山瓷厂和绍兴瓷厂制作成功。当时外国财团要出丰厚的代价购买其配方,他不卖,把技术留给国内。不久,唐山和景德镇以及多个产区也都制作成功这种变色釉瓷器,并风光地出现在国内外一些展会上。

在一次展会上,人们惊奇地看到一尊菩萨瓷像的衣衫在不同光源下会变颜色。在阳光和白天自然光下呈现浅紫色或紫中泛红;而在白炽灯下,衣衫却变成粉红色或大红色;在日光灯下又呈现天青色或泛紫的青色;在高压汞灯下的变色更加奇幻,开灯后的不同时段会激发出三种不同的强烈色光。第一分钟由紫变红,第二分钟渐成黄绿色和鸭蛋青色,第三分钟由黄绿色变成蓝绿色,随后即为美丽稳定的蓝绿色;而在高压钠灯下则呈现深橙红色;在称作小太阳的钪钠灯下会变成美丽的深蓝色。据报道,1985年秋,北京举办的国际稀土及其应用博览会上,展出景德镇一尊36寸高的变色釉瓷雕女神,那神奇迷人的色彩,使展厅为之轰动,外商竟相重金订购。

唐山陶瓷研究所的变色釉,因与瓷质结合相得益彰,效果尤佳,成为变色釉产品中的佼佼者。至于它为什么魔术般的变色呢?这还要先从稀土元素的利用谈起。

我国被称作稀土大国,稀土资源是世界上储量最多的,稀土品种也最为丰富,对稀土已有不少研究和应用。由于稀土元素具有特殊的原子结构,尤其它的外层电子层中,有一层未充满电子的4f电子层,这个不饱和电子层的跃迁产生多种多样的电子能极,可以吸收或发射从紫外光、可见光到红外光区各种波长的电磁辐射,对光辐射吸收具有特殊的选择性,因此有可能利用稀土作为玻璃或陶瓷釉料很好的物理脱色剂或着色剂。它不但能产生丰富多彩的各种色调,某些稀土元素还能显示出多色效应,可用以制作陶瓷变色釉。

制作变色釉通常是以镧、铈、镨、钕、钐、铕、铽、钬等中的混合稀土氧化物,经过工艺处理、精制以后掺入高级细瓷的基础釉中。这种釉料在烧成中经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变化,产生一种新的固溶体。由于稀土元素性质有相似之处,且难以提纯,往往富集两种以上元素,所以变色釉对于光干涉产生的效应在色彩纯度上也是会有差异的。据技术人员介绍,稀土材料无须过分提纯,且在基础釉中加入千分之三为宜。

但是当我们有了变色釉瓷之后,并不能如意地配以各种光源去欣赏它的奇幻。然而我们不乏自然光、 日光灯、白炽灯,也能让我们不难领略它美丽的风采。

唐山陶瓷研究所20世纪80年代研制成功高白细瓷镁质瓷,曾以变色釉用来装饰日用瓷茶具、咖啡具、酒具,和美术瓷“花神”、“贵妃出浴”、“两个胖娃”、“女孩捧鸽”等,取得很好的艺术欣赏效果,把本已享誉海内外的高档产品玉兰瓷装点得更为富丽和名贵。同时,它也为别的各类高档瓷种提供了可以美化的漂亮外衣。

陶瓷浅析_磁州窑瓷器的鉴别


磁州窑瓷器的鉴别

中瓷网讯 磁州窑是一个范围比较大的指称,涉及南北许多窑口。磁州窑以生产白釉黑彩瓷器著称,开创了我国瓷器绘画装饰的新途径,同时也为宋以后景德镇青花及彩绘瓷器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磁州窑瓷器明清也有烧制,所以传世收藏品也较多,今天瓷库中国网就来讲讲磁州窑瓷器的鉴别知识。

图:磁州窑瓷器欣赏一

狭义的磁州窑瓷器(以峰峰彭城镇和磁县观台镇为中心的诸多老窑址)的鉴别有几点要特别注意:

(一)关于化妆土。

宋金时期磁州窑瓷器的瓷胎练泥还不够精细,较为粗糙,加之当地土质不像高岭土那样纯白,因此,比较讲究的作品一般要在瓷胎外加上一层稍加提纯细练的化妆土,然后在化妆土上进行作画或书法。由于加了一层化妆土,其在烧制过程中因膨胀系数不同会导致化妆土外的釉层的表面产生裂隙。经过近千年的潮湿、干燥的变化或者运输使用过程中的碰撞,很多瓷器会出现脱釉的现象。因此,通过脱釉以及脱釉后裸露的化妆土层的新旧来判断一件磁州窑瓷器的新旧应该是比较准确。应该说,真正宋金时期的磁州窑瓷器(尤指那些经过精心烧制的精品),脱釉是很正常的,不脱釉反倒奇怪。

图:磁州窑瓷器欣赏二

(二)关于画工。

磁州窑是中国老窑口中民窑的代表,其产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市井风情。其绘画或书法风格往往粗犷豪放,洒脱不羁。但洒脱不等于随意、孱弱。一件瓷器从练泥、做胎到施釉、绘画及至最后烧成,是相当复杂的一个过程。即便是民窑产品,为了使做出来的东西像样、有市场,在绘画的时候,工匠还是相当用心的,而且他画或者写的都是日复一日练得纯熟的内容,都有着一定的功力。而新仿的磁州窑瓷器往往为了追求民窑特点,过于随意,常常故意画的散乱,人为夸张,而书法也常常孱弱无力,章法松散,露了破绽。

(三)关于存世量。

相对于宋代五大官窑,磁州窑瓷器因为大多是为百姓日常生活而作的器皿,肯定产量很大,且流传到今天的数量也要多得多。但另一方面来讲,毕竟也经过了近千年的世事变迁,尤其是十年动荡,极易破碎的瓷器能保留到今天也是很不容易的,也不至于多到到处都有磁州窑老器。因此,一件品相很好、器形完整且不脱釉的宋金磁州窑瓷器也是十分难得的收藏品。(石英)

陶瓷浅析_残缺的美丽值多少


残缺的美丽值多少

不久前,在北京举行了一场特殊的拍卖会。之所以说其特殊,是因为与其他拍卖会上品相完整的古代艺术品占据主导地位不同,这场以“犹珍”为名的拍卖会上,唱主角的则是一些或残或缺的古瓷。“瓷器毛了边,不值半分钱”,从这句行内的口头禅中,足见收藏者对于瓷器“全品”的青睐和苛求。随着收藏热潮的兴起,残瓷虽然受到了不少收藏者的关注,但一直以来似乎始终难登大雅之堂。然而,在这次残瓷专场拍卖中,158件拍品取得了688万元的骄人业绩,这样的结果让不少业内人士对残瓷不得不另眼相看。一时之间,“全与残到底该如何选择”、“残瓷到底值不值得玩”成了众藏家热议的焦点话题。

残缺也是一种美

王耀东(南京资深收藏者)

对于藏家来说,能收藏到完整精美的瓷器是再好不过了,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全器目前市场上是越来越少了,好一点的价格高得离谱。近几年,随着收藏观念多元化的发展,人们对于瓷器的伤残可以说包容了许多。

这种包容一方面与残瓷的价格相对较低,藏家买得起有关,更重要的则是残瓷本身仍然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欣赏及研究价值。其实,对于一件伤残古瓷而言,或者是由几块碎片粘合起来的,或者是局部缺损,或者是有了磕碰、冲线,但只要整体器型和主体纹饰仍然保留,就基本上不影响其艺术审美,它依然会带给人们美的视觉享受,更是研究历史的最好实物教材。而且从某种程度来说,残缺的美往往会显露出历史的沧桑感,更令人震撼,试想一下,如果著名的维纳斯雕像没有断去手臂,还会不会让今天的我们那样的刻骨铭心。

与国内收藏者长久以来“非全品不爱”的主导观念不同,国际上无论是博物馆,还是大型的拍卖会上,对于瓷器的伤残并不算十分挑剔,他们注重的是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是否完整还在其次。比如,古埃及的残陶器和南美古玛雅人的残破艺术品,其价格要比我们想象中高出许多。

残瓷专场拍卖自从推出后,我每场必到,到今年这一场已经是第三次了。在拍卖现场不难发现,竞拍气氛显得很理智,对于那些真正精美的、特殊的残瓷,买家竞争得很激烈,有几件拍品都是以六七十万元的价格成交,确实出乎很多人意料。而无论从参与人数、现场气氛还是成交情况来看,都透露出这样一个信号国内藏家的收藏理念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这些购买残瓷的人当中,大部分人是出于真正喜欢,以收藏为主,投资应该说是次要的。在我看来,真正懂得收藏和欣赏古董的人,不仅要能欣赏古代艺术品完整的美,还要能欣赏残缺的美,这是更高的一种收藏境界,而且达到这种境界的藏家将会越来越多。对于残瓷收藏我并不提倡投资,但相信随着这类藏家的增多,残瓷的价值必然会在市场上得到应有的体现。

全品才是收藏正道

李磊(上海古董经纪人)

不只是拍卖场上的残瓷拍品,我想对于所有精美稀少的古代残瓷来说,都可以用“虽残犹珍”四个字来形容。但是,依我之见,如果作为收藏来说,还是应该关注品相完整的瓷器,因为全品相瓷器不仅具有历史价值、文物价值、艺术价值,而且其收藏价值和增值空间有着绝对优势。

收藏者对藏品完美的追求,乃人心所向。“瓷器毛了边,不值半分钱”,自从瓷器成为收藏对象那天起,品相就成了判别其价值高低的关键依据,而且从市场价格上看,完整器与伤残器确实有着天壤之别。在一些文章中常常看到有专家认为,同一件瓷器完整的与伤残的价格要差出10倍,但在市场上我们看到的实际价差可往往不止10倍。“要收就收完整的”,这一观念不仅是许多行家里手所倡导的,而且对于大多数收藏者来说早已是根深蒂固了。

对瓷器品相的高要求,在一些实力雄厚的高端藏家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哪怕是一点小磕、一条小冲,他们都非常挑剔。比如,当我有了瓷器要推荐给一些高端买家时,他们往往最先问到的就是“有没有毛病”、“是不是全品”,如果不是全品,某些极端的藏家甚至连看都不会看上一眼。对于这部分藏家来说,他们宁可花100万元买一件完整器,也不愿意花10万元买10件残器。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因为实际情况往往是,当资金周转需要出售藏品的时候,这一件完整器可能很容易就卖到300万元,而10件残器不仅很难出手(10个人有9个人都不感兴趣),就算费尽周折出了手也远远达不到300万元,相信这样的经历很多人都遇到过。所以,对于博物馆陈列、专业研究或纯粹的个人欣赏来说,那些难得一见的残器确实值得收藏。而从投资的角度去看,全品相瓷器应该是收藏者的最佳选择。

宁收残瓷精品,不要整器普品

陈章根(浙江余姚古瓷收藏者)

收藏瓷器追求以全为贵没有错,但左右瓷器价值的还有以稀为贵、以美为贵、以珍为贵等要素,只有经过多方面的综合考量,才能清楚一件瓷器到底值不值得收藏。

完整的瓷器不一定就值得收藏,比如那些“大路货”、“普品”;残损的瓷器也不能一概否定,其中不乏非常珍贵的孤品、绝品。目前,不少收藏者都能达成这样的共识宁收残瓷精品,不要整器普品。所以,残瓷到底值不值得收藏,关键要看它是不是“精”品。

一般来说,年代越近、存世量越大的民窑瓷器,尤其是生活日用器,即使是全品相的其收藏价值也不算太高,更何况残器了。而真正值得列入收藏范围的古代残瓷应包括:宋代名窑、明清官窑、明代及清三代民窑中的细路精品瓷、有特别款识的高档精细瓷器以及各个朝代烧制量少、造型奇特的稀有品种等等。

比如在一场拍卖会中,一件乾隆时期落款为“九畹山房”的轧道粉彩花卉开光高士图双联笔筒,由于这一款识的器物传世十分罕见,虽有伤残却仍然受到了藏家的一致追捧,最终以72.8万元高价成交。

同样是乾隆时期的一件仿哥釉琮式穿眼方尊,虽然伤残,但目前海内外公私收藏的同样器物仅有两件,物以稀为贵,最终以47万元易手。相对而言,一些相对普通的残瓷则少人问津。

另外,恰到好处的伤残也是很难得的,收藏残瓷要尽量选择器型基本完整、纹饰基本不缺、伤残程度较轻且容易修复的。比如有一些瓷器的伤残部位恰好在主纹饰的背面或底部,就不会影响观赏性,经过较好的修复后仍然具有很大的升值潜力。

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伤残古瓷的价格一直在不断上升,真正好的残器也是越来越少而弥足珍贵,但收藏需求却与日俱增,这也使得一些造假者将目光瞄到了残瓷上。所以还要提醒收藏者,买残瓷也要注意小心辨别,否则买到假残器可能比买到整仿品更令人窝心。

陶瓷浅析_贵重瓷器的保养方法


贵重瓷器的保养方法

瓷器的保养方法如果不对,就会严重危害瓷器,非常不利于瓷器的长久保存,尤其是传世和出土的精品,更要精心保养。瓷器的保养必须遵循轻拿轻放、小心谨慎的原则,这样才会使瓷器保持原样。

1.瓷器属于易碎品,在保存的时候应该注意防止挤压和碰撞。看藏品的时候最好戴上手套,切忌用汗手去摸,桌上用绒布垫好,切忌互相传递观赏。

2.瓶、罐、尊等瓷器一般是由上下两段拼接而成的,移动的时候千万不能用一只手提物件上部的脖子。正确的方法是,一手拿住脖子,另一手托住底部。有的瓶、罐、尊装饰有双耳,在取放的时候不能只提着耳朵。

3.刚刚买回的高温釉或者釉下彩瓷器,应该先放在清水里浸泡l小时,再用洗洁精洗掉外表的污垢,用细软毛巾把水分擦干再用盒子装上,盒中应有泡沫等细软填充物,藏品放在盒中要松紧适当,同时要避免挤压,以防伤到藏品。

陶瓷浅析:中国釉下五彩艺术陶瓷园即将开工


中国釉下五彩艺术陶瓷园即将开工

醴陵是一座古老而充满现代气息的江南城市,享有“瓷城”美誉,是举世闻名的釉下五彩瓷器原产地。瓷器是中国独创的发明之一,至今英文仍把瓷器称之为“china”。醴陵陶瓷生产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远在东汉时期,醴陵就有较大规模的作坊,专门从事陶器制作。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醴陵开始烧制粗瓷。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醴陵瓷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落户醴陵的“中国釉下五彩艺术陶瓷园”计划7月开工建设,一期用地650亩,2012年竣工。釉下五彩瓷器瓷质细腻,画工精美,清新雅丽,别具一格,经过1380℃以上高温烧制的醴陵釉下五彩瓷不仅美观大方,而且具有耐摩擦、耐酸碱、无铅毒、永不退色的优点,在国内外久负盛名。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醴陵逐步发展成为全国出口陶瓷主要生产基地之一。整合发展釉下五彩是攻坚主要内容。“釉下五彩是我们醴陵的陶瓷文化和艺术,也是我们陶瓷的品牌,”醴陵市委常委、陶瓷产业园党工委书记杨龙说,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的提升,釉下五彩飞速发展,被世人越来越关注、越来越接受,“因此整合发展釉下五彩提到了我们市委、市政府的日程,也是我们园区攻坚的重要内容。”项目已累计投入资金1.5亿整合企业、壮大产业,中国釉下五彩艺术陶瓷园孕育而出。项目自去年启动后,已累计投入资金1.5亿元,完成了项目总体规划设计、征地拆迁、用地报批等基础工作,研发中心、博物院、五彩广场等主体工程已开始设计,10个釉下五彩艺术陶瓷企业报名入园。3月份,园区与华泽集团签下合作框架协议,“华泽”计划投资10亿元。中国釉下五彩艺术陶瓷园2012年竣工杨龙说,中国釉下五彩艺术陶瓷园是一个以陶瓷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大型产业发展项目,集文化带动、产业带动、城市带动功能与一体,计划总投资18亿元,一期用地650亩,2012年竣工,拟建成一个集中展示醴陵瓷器历史底蕴和创新成就、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高品质特色陶瓷园。“我们引进战略投资者高标准、高起点来建设园区,将把釉下五彩园建设成为产品生产园、釉下五彩展示园、全国乃至世界从事艺术、文化的创作基地、还将成为全国美术院校的一个实习基地。”

陶瓷浅析_古瓷器的存放办法


古瓷器的存放办法

中国古陶瓷是文物收藏界的璀灿明珠。古代先民创造了这一珍贵文化遗产,保存至今完好无损的非常少。无论是器还是传世品,由于受自然界或人为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都有一定程度的损坏。所以为了保护文化遗产,文物收藏家给新入行文物收藏界的新人几点建议。

最好的陶瓷器储存方法是把瓷器放在定做的盒子里面,盒子里垫上海绵或泡沫垫,不能把两件瓷器放在一起,如果非得放在一起就一滴昂要用泡沫隔开。要拿出来摆放的话最好是放在固定的木架子上比如实木做的博古架,玻璃做的陈列架最好不用,因为我亲自见过玻璃架倒塌事件价值几百万的古玩瞬间成为残片。瓷器易磕碰,在展示珍贵瓷器时可用透明尼龙线把上部固定牢固。

陶瓷浅析:明清笔筒的特征与鉴别


明清笔筒的特征与鉴别

明清笔筒的收藏在整个笔筒收藏中占有绝对的垄断地位,而明清笔筒的大宗产品当推瓷器,由于其烧造相对简单,产量高,传世品多,故为广大收藏者所喜爱。瓷制笔筒始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但传世品中极难一见,在具体的收藏过程中对此时期的笔筒要慎之又慎,以免上当受骗。一般而言,明天启、崇祯时的瓷笔筒生产量较大,以青花为主,纹饰有植物、动物、人物等。其基本形制为直口,平底,腰微束。如青花人物故事笔筒,直口,平底无釉。筒壁绘有青花人物,直花呈色淡雅,绘工精细。器口器足处有暗刻纹饰为崇祯瓷笔筒的典型特征。清顺治瓷笔筒传世品略少,但器型品种较多,有直口直壁式,束腰侈口式等。一般来讲,前者瘦高,后者粗壮。以青花为主。青花花鸟纹笔筒,为顺治时器物,体型较大,束腰侈口,筒壁有暗刻及青花纹饰。康熙时瓷笔筒的生产达到鼎盛时期,品种极为丰富,有青花、五彩、斗彩、釉里三彩及各种颜色釉。纹饰内容广泛,有人物、动物、山水、花鸟、博古等。器型有束腰侈口形、直口直壁形、竹节形、方形等。其典型特征是胎釉结合紧密,胎质细腻。无款者居多,少量有堂名款,器壁上亦见有干支款。雍正、乾隆时期是清代瓷笔筒生产的第二阶段,传世品较清初要少,但制作精巧,特别是出现了一些新颖的器型,如六方形、扁方形、双联形等。装饰味道较清初浓郁。如粉彩双联方胜型山水笔筒,为乾隆时笔筒的典型。这一时期瓷笔筒的品种有青花、青花釉里红、粉彩、各种颜色釉地粉彩及单色釉。雍正瓷笔筒的特征是清新典雅,乾隆则富贵华丽,官窑器物多有纪年款,民窑则为干支款或堂名款。嘉庆、道光时是清代瓷笔筒生产的第三阶段,仍以粉彩为主要品种,器型以细高为主。纹饰以人物等居多,较为侧重观赏性。此时的另一特点是雕瓷笔筒开始出现,多模仿竹雕器物,以黄釉雕瓷笔筒最为出色。如黄釉雕瓷笔筒,以剔地手法刻出松、石,口沿及底绘成竹节断面痕迹。官窑多有纪年款识,民窑有堂名款或刻工名号。雕瓷的著名工匠有陈国治、王炳荣、汤源和等人。晚清瓷笔筒仍较盛行,但质量下降,最典型的特征是胎釉结合不紧密,釉面泛灰,青花浮于器表。多有六字青花款和六字红彩图章款。素胎剔地笔筒,为光绪时难得一见的精品。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