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章:文物考古 2009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

文物考古 2009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

中国社会科学院十三日在北京举办年度考古学论坛,正式对外发布二00九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备受瞩目的“河南安阳县西高穴曹魏高陵”等名列其中。

二00九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分别是:

——江苏张家港市东山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南京博物院等于二00八年八至十一月和二00九年三至十一月对该遗址进行两次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总面积两千多平方米,主要揭露出一处崧泽文化时期的聚落,包括房址和墓地,还清理了十座马家滨文化时期的墓葬。东山村遗址崧泽文化早期高等级显贵墓群的发现以及与小型墓埋葬区域的严格分离,将改变学术界以往对崧泽文化尤其是崧泽文化早中期社会文明化进程的认识。

——内蒙古赤峰市二道井子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遗址。内蒙古考古文物研究所二00九年四月对该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揭露面积五千二百平方米,遗址堆积深厚,平均深度达八米,在遗址上发现环壕与城墙,发现房址一百四十九座,多为地面式建筑。遗址内出土遗物以陶器、石器和骨器为主,有少量玉器及青铜器等。二道井子遗址建筑遗迹保存完整,是目前所见保存最好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为探索当时的聚落形态及社会组织提供了新的资料。

——山东高青县陈庄村西周遗址。该遗址总面积约八万至九万平方米,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二00八年十月至二00九年十一月对其进行勘探和发掘,目前已发掘六千五百平方米,发现一座西周遗址,并清理灰坑、窖穴近千座,另有夯土台基、房基、道路和陶窑、水井及墓葬等遗迹,出土大量陶器、石器、骨器、蚌器及较多铜器、玉器等遗物。陈庄遗址从已取得的阶段性发掘成果看,已在许多方面填补了山东地区周代考古的空白,使研究早期齐文化获突破性进展。

——河南安阳县西高穴曹魏高陵。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二00八年十二月至二00九年十二月对其进行发掘,共清理编号为一号墓、二号墓两座墓葬,墓内共发现三个个体的人头骨。该墓虽多次被盗,仍出土一批遗物,据初步统计,可复原者二百五十余件,种类包括礼器、兵器、车马杂器、用具、装饰品、陶瓷器以及五十九块刻铭石碑等。

根据墓葬的形制与规模、出土遗物、石碑铭文内容及字体、墓主骨骼鉴定,并结合鲁潜墓志和西门豹祠等相互位置以及历史文献记载的魏武帝陵位置,确认该墓是魏武帝曹操的高陵。该墓主曹操去世和入葬的年月清楚,纪年明确,为东汉、魏晋时期墓葬的断代提供了标尺。曹魏高陵在中国丧葬制度演化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其深入研究对于全面了解中国丧葬制度演化过程具重要作用。

——陕西蓝田县五里头北宋吕式家族墓地。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二00六年三月至二00九年十二月对该墓地进行调查、测绘、勘探及发掘,共清理墓葬二十九座,调查勘探家庙遗址一座,出土遗物七百余件组。通过对吕氏家族墓地的发掘,较完整揭示出北宋吕氏家族墓地全貌,为研究北宋家族墓地的构成提供了宝贵资料。

——江西高安市华林宋元明时期造纸作坊遗址。二00九年十至十二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高安市博物馆联合组成考古队,对华林造纸作坊遗址进行第二次发掘,发掘面积七百多平方米,除清理七座舂打竹麻的水碓外,还揭露出宋代沤竹麻坑、元代抄纸坊、明代烧灰料的灰坑等与古代造纸工艺有关的遗迹。该遗址是中国发现的时代最早的一处造竹纸作坊遗址,对探讨造纸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社科院考古学论坛二00二年起每年举办一届,是中国最新考古信息的交流平台、重大考古发现的展示舞台和最新考古进展的学术讲台。

tAoci52.com其他人还在看

经典文章_专家讲述石质文物保养方法


专家讲述石质文物保养方法

由于石质文物的种类繁多,而且材质复杂,所以专家仅就考古发掘中常遇到的,不同种类的可移动石器的保护处理方法作一些简单的讲述。在历年各地区的考古发掘中,出土的诸如,原始社会的磨制的石铲、石刀、石斧、石锄等,以至历代的石雕艺术品、碑刻、造像、墓志铭等。出土的时候都有不同程度上的破损污染和破坏。

石质文物往往会受到地下埋藏环境的污染,不浸蚀盐类的结晶影响下会发生粉化、变色、起甲、生霉、酥碱破裂,蚀孔等破坏。由于石质的处理方法都不相同,出土之后的检测可以在石面上滴上一滴浓盐酸,观察有无气泡产生。碳酸钙类石质对酸是非常敏感的,如有发泡反应就千万不能用酸类溶液进行处理,应该选用中性或弱碱性的溶液进行处理。而属硅酸盐类石质就没有非常明显的反应,如果有难溶的盐类沉积物,就可以用弱酸类溶液来软化。

陶瓷知识分享:中国考古学鼻祖之墓被他1000年后人盗墓


中国考古学鼻祖之墓被他1000年后人盗墓

新华网北京8月7日专电(记者喻菲)日前,和众多古墓被发现的过程相似,考古学家追随着盗墓者的脚印,在陕西省蓝田县发现了淹没在麦田与桃园中的一片近千年前的古代墓地。但让考古学家激动的是,这次他们在古墓中找到的是一千年前的前辈--中国考古学鼻祖吕大临。

陕西省蓝田县五里头村北宋吕氏家族墓地被中国社科院考古所评为2009年六大重要考古发现之一。考古学家共清理发掘墓葬29座,其中一座墓葬最为独特。

主持发掘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蕴说:“我第一次见到在真正的墓穴上方虚设两个空穴的墓葬。我们推测这是为防盗设计的。修建坟墓的人还想了很多其他方法,比如:墓里不用砖,墓道口很小,墓室上有砾石层,以至于很难让人找到。”

究竟是谁的墓采取了这么多的防盗措施?

考古学家在墓中的陪葬品上发现了墓主人的名字--吕大临。这个名字对于中国考古学家并不陌生,他是中国最早的青铜器专家。出生于北宋书香官宦之家的吕大临所撰《考古图》和《考古图释文》两书,奠定了中国现代考古学、古文字学的基础。

然而,考古学家并没有在这位青铜器专家的墓中发现青铜器。

“吕大临墓中出土的随葬品大多为瓷器,我们猜测可能青铜器已经被盗。”张蕴说,“出土的文物中有文房用具以及石头围棋证明了他是个典型的中国式文人。墓中的瓷器精美,可以看出他非常有鉴赏力,在生活上很优雅。”

也许这位1000年前的考古学家深知古董多出自被盗古墓,所以为自己的墓做了精心的防盗设计。然而他的墓依然没有逃脱被盗的命运。

张蕴说:“一开始发掘的时候我们以为这个墓没有被盗过。但是直到打开墓室后,发现西壁上有一个很窄的洞,与旁边的墓相连。可见盗墓贼对墓地很熟悉。”

真正惊醒沉睡千年的中国考古学鼻祖的,竟是吕氏家族一个贪婪的不孝子孙。

2006年1月,西安警方在蓝田县破获了特大盗窃古墓案,查缴文物89件(组),包括:西周乳钉纹铜簋,汉代朱雀铜熏炉、盖鼎、盘、镜、灯等。经陕西省文物鉴定组初步鉴定,这批文物中属国家一级文物3件、二级文物11件(组),三级文物49件(组)。文物数量之大、级别之高均属罕见。

让人们意想不到的是,这个盗墓团伙的主谋吕富平居然就是吕氏家族的后人。吕富平承认自家就是看墓的。吕富平与另一名主谋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被收缴的文物现在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展出。

张蕴说:“我们在吕氏家族墓地发掘的29座墓中,绝大部分在历史不同时期被盗过。我们发现很多勘探工具,盗墓贼使用的设备技术甚至比考古学家的还要先进。除了陪葬品,我们还发现了盗墓贼的饮料瓶、圆珠笔、油灯等。”

吕氏家族墓地共出土文物近700件组,包括:瓷器、陶器、石器、铁器、金银器等。其中瓷器数量多、品相好,以耀州窑为主,器形包括瓶、盒、盘、碗、盖碗、樽、碟、壶等,皆属精美之作。

考古学家在吕大临的弟弟吕大归墓中发现了一个铜渣斗,里面保留着清楚的茶叶痕迹。

张蕴说:“这是北宋时期珍贵的白茶,深受宋徽宗的喜爱。”

此外,考古学家还在吕氏家族墓地发现一件核桃大小精巧玲珑的银质化妆盒,盒内存留暗红色物质。经中国科技大学实验中心检测鉴定,为女子使用的胭脂。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孟凡人说:“这是宋代文物的一次重大发现,是我们了解北宋上层社会物质文化生活、丧葬礼仪制度的重要渠道,为我们研究宋代的历史文化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经典文章:盗墓贼猖獗 甘肃田野文物在哭泣


盗墓贼猖獗 甘肃田野文物在哭泣

墓葬里挖出的白骨裸露在田野

“要想富,挖古墓,一夜就成万元户。”随着收藏市场的日益火爆,这个流传了多少年的顺口溜成了盗墓贼的致富经。近年来,甘肃省内频频发生盗挖古墓葬的事件,在个别地方盗墓贼甚至公开进行盗挖,达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对田野文物造成很大破坏。

由于众多原因,田野文物保护目前是一个难题,尽管有关部门进行过打击,可是盗挖古墓葬案件还是时有发生。近期发生的几起盗挖古墓的案件,再次将田野文物保护这个话题推到了公众面前。

盗挖古墓频频发生

榆中县小康营乡浪街村的紫家营社,一个平静的小村庄,由于地下有古墓群,盗墓贼频频光临,干扰得村民无法正常生活。今年8月,盗墓贼猖狂到每天夜里都来盗挖古墓,不仅将村里的耕地挖得“伤痕累累”,庄稼被损坏,并且威胁恐吓村民。

日前,记者采访时看到,一块块平整的庄稼地被挖得“伤痕累累”,地里面散落着陶罐的碎片,还有挖出来的白骨。到处都是盗墓贼用钢钎探墓后遗留的探洞,探洞间隔约为10厘米,密密麻麻地遍布在整块地里,就像是马蜂窝。

2010年7月底,这里就发生过大规模的盗墓案。当时在紫家营社有200多名盗墓贼趁着夜色疯狂盗墓。警方经过布控排查、化装打入盗墓贼团伙,成功破获了盗挖古墓案。当场抓获涉案嫌疑人33名,缴获距今4000多年前的马家窑文化早期半山类型和齐家文化彩陶文物11件。

今年8月12日,会师镇范湾村范湾社发现古墓葬群被不法分子盗掘,破坏严重,县公安局立即成立专案组展开侦查。8月13日,经榆中、市文物专家初步鉴定,被盗掘的墓葬系金元时期墓葬,建造规格较高,建造工艺精细,墓壁砖雕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该案件告破后追回被盗文物17件,犯罪嫌疑人竟是该社社长等3人。近年来,会宁县多次发生盗挖古墓事件,全县七八个乡镇的古墓遗址都被盗墓贼挖掘过。

田野文物安全堪忧

据了解,榆中县小康营乡盗挖古墓绝非一两次,几年前该乡的徐家峡村也发生过盗墓案件,有村民为保护耕地被盗墓贼打伤。据村民介绍,2002年开始,盗墓贼发现村里的地下埋藏着大量的彩陶,盗墓就一直没有停止过。除小康营之外,榆中县的高崖、甘草店、园子等乡镇都发生过多起盗墓案件。

榆中县连搭乡马家洼村是著名的马家洼遗址所在地,记者在马家洼采访时看到,附近山上有很多盗洞,村民们说尽管警方查得很紧,可是依然有大胆的盗贼时常来盗墓。

不仅榆中县,盗挖古墓的案件在兰州市的许多地方都发生过:2010年9月,七里河区八里镇清水营村村民吕某发现自家的农田被挖了好几个大坑,他在阻止盗墓贼挖墓过程中被打伤。此前,该区境内的阿干镇沙子沟也发生过几起盗墓事件。

2009年,永登连城镇的古墓接连被盗,盗墓贼十他猖獗,他们肆无忌惮地破坏耕地,村民们无奈之下用摄像机拍下盗挖坟墓的现场情况进行举报。据文物部门统计,以盗掘古墓葬、古遗址为主要特征的田野文物犯罪,趋于高发态势,文物保护的形势严峻。资料显示,2008年,全省共发生古墓葬、古遗址盗掘案件7起,馆藏文物被盗案件2起,工程建设损坏野外文物事件3起。

盗墓者的探查方式其实对文物破坏性很大,很容易将文物捅破。一个墓葬中盗墓者盗出的陶器只有1/3左右是比较完整的,而2/3的陶器则在盗挖中被毁坏。更重要的是古墓中所包含的信息被破坏,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远古墓葬很有讲究,有合葬、分葬、二次葬等方式,至今人们还没有弄清这些葬俗形成的原因,只有对古墓进行科学挖掘,才能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而盗墓者只是偷盗其认为值钱的东西,在整体上破坏了文物遗址,使得一些信息丢失。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