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物坊陶艺,魅力超群

彩陶|晚香

天物坊彩陶是在德州黑陶的基础之上,彩绘而成的现代工艺品,是黑陶文化与彩陶文化的结合体。

彩陶器形在完善功能的基础上,造型样式千变万化,充分体现了制陶者的艺术才能和乐此不疲的创造热情,而且不同类型的装饰技巧和艺术效果,各具特色。

黑陶花瓶|招财进宝

天物坊黑陶继承了传统的黑陶工艺黑、薄、硬、亮四大特点,现已形成了镂空、浮雕、线刻、影雕、彩绘、漆画、镶嵌陶等工艺,整个生产过程中通过炼泥、拉坯、刻花、轧光、烧制等十余道精细的手工技艺,艺人们雕刻了各种栩栩如生的图案,做工精细考究,形意丰富,传统产品古朴典雅,散发着浓郁的东方文化气息。

古色、古朴、古型、古韵形成了独特的“陶山黑陶文化”风格,现代陶艺结合现代审美要求,形奇色艳,立体抽象,富丽堂皇,魅力超群,即保持了黑陶“黑如漆、明如镜、声如磬”的尊贵本色而又不失创新发展。具有极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黑陶|四季瓶

天物坊陶艺,纯手工制作,龙山文化的发掘与传承者。黑陶,龙山文化的重要代表,距今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其风格古朴厚重,“黑如漆、明如镜、声如磬”被定为国家级礼品,具有极高的收藏与投资价值。

天物坊陶艺纯手工制作,继承了传统黑陶工艺的特点,黑中透莹,望之如金,有“乌金墨玉”之称,具有有极高的艺术观赏性。

天物坊陶艺是以德州黑陶为核心产品,辐射彩陶和仿古黑陶及其他陶艺制品的综合性陶艺品牌。天物坊黑陶,龙山文化的重要代表,距今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其风格古朴厚重,“黑如漆、明如镜、声如磬”被定为国家级礼品,具有极高的收藏与投资价值。

天物坊陶艺纯手工制作,继承了传统黑陶工艺“黑、薄、光、钮”的四大特点,黑中透莹,望之如金,坚实凝重,叩之如馨,有“乌金墨玉”之称,具有有极高的艺术观赏性。

编辑推荐

文化的魅力在于融合


文化的魅力在于融合

 

无论是从事纸上艺术还是瓷上艺术,无论是名家还是草根,在景德镇,有来自全国乃至世界的2万余名艺术家,只为陶瓷文化而来。他们称为“景漂”现象。在南昌举办的中国梦·景漂梦陶瓷文化巡礼展上那一件件充满活力又异于传统的作品,不仅彰显出当代陶瓷艺术的全新面貌,也在告示人们:文化的魅力在于融合。

江西陶瓷文化,源远流长,极富盛名。这块金字招牌吸引了来自全球的陶瓷艺术爱好者。“景漂”不仅仅是一个族群的代号,是城市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更是一种独特的人文景观。这种现象在江西陶瓷文化历史上从未发生过,这是文化全球化时代,文化和艺术重新组合、重新开拓重构的一个部分。当代景漂文化的实质,是一种新的文化现象。

文化的魅力在于创新,人才的荟萃也为景德镇的陶瓷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这些景漂艺术家,将外来的全新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甚至是艺术新理念,给当代陶瓷发展带来一股新风。这种创作思想的碰撞与吸收,使江西本土陶瓷文化风格展现出多样性,更给传统陶瓷文化开辟出新的路径。徐蕾

民窑瓷的魅力


官窑是世人公认的瓷中精品,因其制作精良,工艺精湛,技艺高超等深受王公贵族的喜爱。在为数众多的民窑作品中由于纹饰、题材等方面较少受到拘束,从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尤其一些民窑精细瓷器,其生产技艺并不比官窑逊色多少。

历史上,明代专门生产日用瓷器的小南窑,也曾烧造出了“盛行一时”的浅白仿宋碗。明代民窑瓷器的纹饰,突破了历来官窑图案规格化的束缚,凡是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能赋予人们美感的一切景象、事物,画师们都尽情地加以表现。它的内容极为丰富,是官窑瓷器无法比拟的。与官窑瓷器上繁缛的画风不同,民窑的青花瓷上,草草几笔山水画,再加上题诗,显示了明代文人山水画对瓷器装饰的影响。清代,则大量采用了戏曲、小说等为题材的人物故事画,清康熙时青花、五彩瓷器上的历史故事画就有伍子胥举鼎、周处斩蛟、空城计、西厢记等。这些画,线条简练有力,表情生动,色彩鲜艳,深受人们喜爱。

民窑在器型上大胆创新。传世的康熙五彩瓷,官窑多是一些盘、碗等小件器皿,而民窑则生产出了凤尾尊、棒槌瓶、大盘等大型器物。

明末的天启、崇祯年间,官窑停造,独剩民窑,这时却是景德镇制瓷业走向最辉煌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海外客商大量购买景德镇的民窑瓷器,此时的民窑也显示出了无限的创造力和刚健的个性。无数的民窑瓷器漂洋过海,向世界广泛传播着中国文化。

到了民国,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粉彩瓷画盛极一时,其粉润柔和的色调和栩栩如生的个体形象以及融中国传统文人画风格于其中的特点,极具独创性,深受当时民众喜爱。

可以说,随着清末社会动乱,皇帝倒戈。民国时期民窑已经赶超官窑瓷器,民窑瓷生产已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藏友在关注官窑瓷器的同时,也可以在民窑瓷精品上投入一些精力。

骨瓷的独特魅力


在骨瓷、贝瓷、珍珠瓷等高档瓷种中,由于贝瓷(将海洋中的贝类、珊瑚等成分掺入瓷土制成)、珍珠瓷(将珍珠成分掺入瓷土制成)成本太高几乎没有工业化生产,所以骨瓷是世界上公认最高档瓷种。

骨瓷原称骨灰瓷,人们对“灰”字感到不“雅”,遂改称骨质瓷,简称骨瓷。

骨瓷因为它白度高、色调柔和,均是高档瓷,很受人们的喜爱。据说英国的皇室、唐宁街十号用的均是本国产骨灰瓷。美国中上层人士饮茶,多用骨灰瓷杯。

阅读更多骨灰瓷(bonechina)是以磷酸钙作熔剂的“磷酸盐-高岭土-石英-长石”系统瓷。它的形成主要依*氧化硅、氧化铝和氧化钙,其中氧化钙的含量越高,色泽越好。在自然界中,氧化钙的来源不多,所以选择动物的骨粉作为氧化钙的来源。按照国际标准,骨瓷内含25%以上的食草动物骨灰(成份为磷酸三钙)。骨粉用牛、羊、猪骨等,以牛骨为佳。经过灌浆、模压制胚、石膏模脱水,以及初烧、上釉烧、贴花纸烤制等工艺,经历了高温“锤炼”的瓷土终成细腻、光洁、通透、温润的骨瓷。骨质瓷在烧制过程中,对它的规整度、洁白度、透明度、热稳定性等诸项理化指标均要求极高,由此废品率很高。由于用料考究、制作精细、标准严格,所以价值远远高于其它瓷种。独特的烧制过程和骨碳的加入,使瓷土中的杂质被消除,骨瓷显得更洁白、细腻、通透、轻巧,极少瑕疵,并且比一般瓷器薄,在视觉上有一种特殊的清洁感,强度高于一般瓷器,是日用瓷器的两倍。骨粉的含量越高,黏土的成分就相对降低,在制作过程中就越易烧裂,在成形上需要更高的技术,增加了烧制难度,所以更加珍贵。

加入了骨粉的瓷器,宛若注入了灵性,拥有了灵魂,骨瓷的硬度与透光度都非一般瓷器可以比拟。虽然骨瓷看起来是纤瘦之躯,但以极薄的身架承载着比一般瓷器高得多的强度。1988年9月,威基伍德(Wedgwood)的4只骨瓷咖啡杯平稳地承托起了1辆重达15吨的运土车,杯子却安然无恙。字串9

骨瓷成品质地轻盈、细密坚硬(是日用瓷器的两倍)、不易磨损及破裂、有适度的透光性、保温性,色泽成天然骨粉独有自然奶白色。其中骨粉成分为40%以上器具其颜色则更成乳白色属高档骨瓷(finebonechina),质地最好的骨瓷一般含有50%甚至更高的优质牛骨粉,器具颜色呈乳白色。如日本鸣海骨瓷因骨粉含量高,其颜色是界于乳白色和奶黄色之间。

骨瓷的制造厂商主要为欧洲与日本两大体系;我国只有唐山、淄博等地的少数厂家生产出口,美食派销售的骨瓷主要由来自中国唐山的骨灰瓷厂家直接供货。阅读更多不管是在西式餐具中,还是中式餐具里,或是日韩餐具里,骨瓷都有散发着自己的独特魅力。

在中国人看来“浪漫、高雅”的西餐,餐具极富装饰效用。不仅餐刀、汤匙分工细致、种类繁多,美丽的餐具更应随着食物依次登场,酒、开胃菜、汤、鱼、肉、色拉、甜品,面包……餐具也要务必与之相匹配。可谓款式分明、规格多样。中式餐具一向以陶瓷器皿为主,不管是传统流派还是现代潮流,都讲求餐具配套。拿骨瓷餐具来说,每一套都有一个诗情画意的名字,如“书韵幽香”、“青玉满园”、“荷塘月色”等,每一种花纹图案都营造出一种气氛,因而,哪一种装修风格的房屋,选哪一种样式的骨瓷餐具,看的就是主人的眼光与品味了。

骨瓷饰金都是通过纯手工工艺,所以即使在成套的餐具中,饰金花纹也会有些许不同。每日每餐,盛宴当前,用足够雍容的骨瓷盛载,才会显出非凡的气派来。

日韩的饮食清淡、健康见长。所以,虽然日式和韩式料理进入中国的时间远远没有西餐长,但因其不用火烧、生吃的环保健康吃法,使日韩餐具随着潮流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日韩餐具以古朴的陶器为主,颜色上以纯色的白色、黑色、墨绿色、棕色为主。日韩料理注重细节,餐具以精致、小巧见长。特别是品级极高、强调艺术性的,往往在造型上显得格外自由;表现在餐具安排上,像是前菜,常常在一个大盘上疏落有致地摆放着数种不同菜色,有的直接摆放盘上,有的以小杯小碟或一片小叶盛装,彼此相对映交织如画,十分迷人。日韩餐具种类颇多,除了各种用途不一的杯和碗,各式的碟子有方碟、深碟、浅碟、小味碟、酱油碟、豉形碟等。还有便当盒、果盒、托盘等木竹的漆具,颜色以红黑色为主,充分展现出东洋异国的风情。在这种场合下,精美的骨瓷餐具无疑是首选。

地道的咖啡最好就要用骨瓷来盛放,因为骨瓷有很好的保温效果,可以使咖啡在杯中温度降低速度较慢,保证喝到的每一口都热而香浓。冲泡花草茶,如果能用花朵形状的骨瓷杯来盛,配上同样花色的托盘,是不是更增添了很多情趣呢?

阅读更多地道的咖啡最好就要用骨瓷来盛放,因为骨瓷有很好的保温效果,可以使咖啡在杯中温度降低速度较慢,保证喝到的每一口都热而香浓。冲泡花草茶,如果能用花朵形状的骨瓷杯来盛,配上同样花色的托盘,是不是更增添了很多情趣呢?买一套漂亮、中意的瓷器是不少主妇的心愿。但市面上相当多的陶瓷餐具,特别是那些价格低廉、色彩绚烂的陶瓷器皿多为釉上彩,使用了劣质颜料,制作工艺也不到家,铅、镉等重金属超标,长期使用会对身体造成巨大伤害。而美食派销售的骨瓷器皿中骨碳含量极高,无铅釉的表面使其成为真正的绿色生活用品。

骨瓷比普通陶瓷的保养当然要更娇贵些。由于骨质瓷的保温性很好,因此在使用中不要温差太大;微波炉、洗碗机都是不建议经常使用的,放进消毒柜去消毒,则是没有问题的。使用后用温水冲洗即可,可以不用洗涤剂。骨瓷绝不可用粗糙的清洗物来洗,一旦骨瓷器皿表面有刮花,可以用牙膏略打磨。如果有茶渍,则可用柠檬汁或食醋清洗。

骨瓷成品质地轻巧、细密坚硬(是日用瓷器的两倍)、不易磨损及破裂、有适度的透光性、保温性、色泽呈天然骨粉独有的自然奶白色。其中骨粉成分为40%以上器具其颜色则更呈乳白色属高档骨瓷(finebonechina)。将杯子罩在灯泡上(当然也可以对着光就好),你就能看出杯子成分的细致与否,好的应该透光较佳且无杂质,现在所有的骨磁杯都是加入牛骨粉的。用拇指和食指轻轻弹击杯壁,会发出清脆的声音。

讲究“礼尚往来”的中国人一向看重礼品。高档、典雅、实用、环保是一份高档礼品所需具备的要素。骨质瓷原料中掺入了食草动物的骨碳,使瓷质更细腻、莹润;正因为如此,英国皇室以及不少国家领导人高峰会议都将骨质瓷列为专用餐具。

17世纪末18世纪初英国工业革命以前,瓷器一直是中国的专利。工业革命发生后,近代欧洲在中国陶瓷的刺激下,依*先进的科学很快的掌握了制瓷技术。他们不仅仿制中国的青花瓷、彩瓷、德画瓷、而且研发了许多高品质瓷种。化学家伯特格尔(J.F.Bottger)发明了带有欧洲风格的瓷器。英国的乔希亚·威基伍德发明了奶白瓷,1794年小乔希亚·斯普特发明了骨瓷,大乔希亚·斯普特发明了转移贴花装饰技术等。此后漫长的岁月里,骨磁以英国出品的最有名,威基伍德(Wedgwood)、道尔顿(ROYALDOULTON)等世界十大名磁(骨磁)全在英国,威基伍德的骨瓷器更是被英皇室御用二百多年,俄国的凯莎琳女王也是该品牌骨瓷的忠实拥戴者,曾一气订全套952件骨瓷,每件器皿上全部由威基伍德亲自工笔绘制不同的英国风光。皇家道尔顿关注女性情怀,乡村阳光系列是戴安娜王妃的心仪之物……日本的骨瓷工艺在近二十几年里从无到有突飞猛进,虽然不如英国骨瓷知名,也有不少名品出自日本,如NARUMI(鸣海)、NORITAKE(诺太克)、Nikko(日光)等。

中国民间陶艺与现代陶艺


陶瓷的发明标志着人类社会从原始的守猎、野蛮状态走向文明和定居的生活;陶瓷的发展史,是人类进化的文明史,它影响着整个人类科学、文化艺术的进程。

陶瓷的发展,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同时也伴随着人类审美水准的提高;科技中有艺术、艺术中有科技。

陶瓷的产生,首先考虑的是满足人类自身实用功能的需要,同时在实用的基础上,通过造型和装饰又寄托着原始的朴素美,继而脱离实用功能,从纯精神的情感的需要为出发点,另僻一条纯艺术的道路。

陶艺发展的开初,本属民间艺术,它根植民间的土壤,来自民间,用于民间,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曾有着壮观的发展和规模,中国陶瓷曾征服了海内外的人心、民心,震憾了海内外的帝王将相。

中国皇帝在景德镇曾多次设立御窑厂,为陶瓷的发展、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越到后期,由于统治者审美水准的低下,又要附庸风雅的虚荣心态,形成了一条繁琐、堆砌、做作、空虚的宫庭艺术格式,因此就有官窑民窑之分。

民间陶艺,尽管经历着各朝的风风雨雨,它仍显示了不平凡的生命力,如今在现代审美趣味的趋使下,在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世界性潮流中,更倍受重视的顽强的发展起来。

一、民间陶艺的特征

民间陶艺就地取材、就地制作、土生土长、地方特性、地方习俗很浓的一种群众性创造。

民间陶艺有结合实用的,也有纯欣赏性的。民间陶艺从造型到装饰,既没有重大的历史题材,也没有现实中的重大内容,它往往反映着人们淳朴的、善良的、理想的、吉祥的愿望,流露着纯真的乡土感情和对人生、大自然的深刻涓涓思念;形式大方、朴素、不加修饰、不求形似、只求意到;用笔弄刀,运用自如,活泼、粗犷、洒脱、自然天成;形象处理,高度简炼、概括、夸张、稚拙之美、妙趣横生、耐人寻味;要说现代抽象艺术的发源地在哪里?我看就数民间陶艺了,因为距今七、八千年前的彩陶纹样就是抽象的典型。民间陶艺的选材,往往不求高品格,只求价廉物美,因材施艺,化腐朽为神奇。对于艺术创造来说,材质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加工细致,纯度很高的材质,固然有它用武之地,而粗加工,纯度较底的材质,更能体现粗犷,朴素,原始的材质本身的美,因为这种材质一经火焰烧成后,化学反映复杂表面肌里效果丰富。从而使纯真的感情,自由的艺术风格,得到更好的体现。

景德镇的民间青花坯胎,就是采用含铁质较高的下脚料,使用单纯一种青料彩绘,有料有笔,层次分明,在单纯中见真情,从素雅中见含蓄。再加上使用白里泛青的石灰石釉,一次高温烧成,画面呈现青白相映,晶莹透彻,“娇翠欲滴”,互为渗透,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

手艺是民间陶艺的重要特征,只有纯熟的手工技术,手感、才更具人情味,才更能随机应变的体现心灵的感受,才能产生千变万化的笔迹刀痕的艺术效果,才能更加直接的显示人的智慧和创造性。

火焰是陶艺最具特征,最受制约的一关,所以陶艺也可说是火的艺术,任何不经火的考验,就谈不上是陶艺了。

火是可怕的,但人为的控制它,又能造福于人类,造就着千变万化,神奇莫测的釉彩。钧瓷无双,靠的便是火焰的变化和气氛的控制。制约看起来是坏事,也是好事。人们不可能超越制约的一面,但只要能在制约的范围内去充分发挥其特殊作用,这才是陶艺的真正语汇。民间陶艺便是最能适应的体现火焰的作用了。

民间陶艺,从立意、选料、造型、制作、装饰、火焰的运用,都是有机的完整的结合,既是科学的,又是艺术的,处理得当,才能产生和谐的,自然天成之美。

二、景德镇民间陶艺的现状

a、现代工业的冲击

自从五十年代初期,将无数个体的,作坊的生产方式,改造成全民的大规模的、号称十大瓷厂(最大的五千人左右)之后,千百年来所形成的传统工艺流程,也不遗余力随之改造,曾显赫几个世纪,为中华民族为之夺魁的几十座传统柴窑被倒焰煤窑所代替(至今仅保留二座柴窑“,随后手工淘泥,手工拉坯,修坯,手工绘制民间日用瓷,都用机械精制原料,机械压坯修坯,用花纸贴花,用橡皮印花所代替,几乎凡是用手工的工序,都进行了改造,因为手工被认为是“落后的”;同时将景德镇传统的多品种单件艺术瓷、小配套的日用瓷、釉色以白里泛青为主体的产品结构改造成以高白泥釉、大配套的日用瓷为主体的产品结构。于是产量扩大了,数量提高了,然而原料单纯了,温度一致了,装饰规范化了,质量降低了,原有的手工淘泥、拉坯、修坯,民间青花几乎都不见了;更可怕的是这种技艺被淘汰了。景德镇的优势和固有特色几乎被消亡了。

B、宫廷艺术的冲击

景德镇自从有了御窑厂的建立,宫廷艺术就开始产生。这些专为皇宫营造的瓷器,民间不得使用。宫廷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不惜工本,从原料的选择、加工、造型、制作之精工,画工之细微,烧炼之讲究,都是优选最佳;另一方面,画工由原来的自由选择题材内容,自成画风,到完全听从督陶官的指挥、宫廷意趣和画风所左右,于是由自由、泼辣的画风转到工整、呆板,以致到繁琐、堆砌的宫廷艺术画风;同时们误认为,宫廷主张的、喜欢的东西一定是好的。于是这种画风一直延续至今,越来越繁琐,越来越刻板。更令人痛心的是,如今的许多海外华人却误认为这是中国传统陶艺的代表;外贸人员也以画工的多少和画面的繁简来定价格了。

C,文人艺术的冲击

民间陶艺与文人艺术,有它共同的东西,也有它不同的东西,民间陶艺讲究直观、单纯、明快、夸张、趣味;文人艺术更讲究意境、含蓄、诗画、金石相配。在装饰方法上,民间陶艺,当它装饰一个主体的器皿时,它往往考虑的是全局,是面面可观,是与器皿的高度结合;诗书画不同时装饰在一个可视画面上,图章或年号是写在器皿的底款上。这样更能使人感到它们是一个完美的立体的整体。

文人画则不是这样,而是将一个立体的器皿当成平面来装饰,诗书画、印章,同时在一个可视画面呈现,其它的几个面也许就毫无价值。这样的画面往往呈孤立的,有强加于器皿之感。至于民间陶艺那种,自由、洗染、奔放的潇洒风格更是没有。但是文人画的社会基础雄厚,格调高雅,书卷气浓,一旦将其搬到陶瓷装饰上来,也就很快占有了重要的席位。

纵观这些因素,都对民间陶艺的生存、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的冲击。现在我们要呼吁、要用现代观念来保护和发展手工民间陶艺,要适当采用现代科技手段,使其更具现代人审美心理的现代民间陶艺。

三、现代陶艺

现代陶艺是现代文人用现代的审美观念,采用可塑性很强的土质,直接手工成型或用一定的科学手段辅助成型,经火焰烧成后形成一种硬性的、永不变质的一种陶艺。

陶艺有原作陶艺,有产业陶艺。产业陶艺是指通过模具或机械的手段能大量或批量生产同一造型或画面的陶艺产品。目前这类产品在国内有所发展,有一定的市场,因为可以价廉物美。原作陶艺系指直接用陶土、瓷土手工成型、加工、烧成或烧成后再行加工多次烧成的单件作品。

现代原作陶艺,既不是宫廷艺术、文人艺术,也不是现代工业设计。它是用现代艺术观念来表现一种纯精神和情感的、个性化很强的纯手工原作陶艺;它可以说是民间陶艺的延续的发展,是现代艺术和民间艺术的综合体现;它重新恢复自由、奔放、纯朴、天趣的艺术风格;它重新肯定手工的价值;它放宽了对材质的运用范围和对泥土本质的探求;它不拘一格的追求更多的表现手法;更重视火焰的神秘作用和偶发性的肌理效果。它是民间陶艺之光,是回归意识的反映,是二十世纪现代审美的体现。也可说是寻找失落了的民间陶艺的质朴情感和语言以补充、丰富和刺激现代陶艺的新语汇。

现代陶艺的出现,是国际性的普遍现象;是工业化、机械化产品大量泛滥后,失去人情味,而追求回归自然,日常生活归真的情感需要。

这说明科学上的规范化,代替不了艺术上的多样化,复制品代替不了原作,机械也永远代替不了手艺。

现代陶艺是交叉的综合性的学科,科学中有技艺,技艺中有科技,科技需要艺术,艺术需要科技,科技为陶艺的发展开僻了前景,陶艺的发展又体现了科技。陶艺的构思、构想、设计必须通过科技得以实现。对现代陶艺的创造,适当的采用科技成果是可取的,滥用科技成果是可悲的。

陶艺的制作和装饰过程,不能立即看到最终效果,往往处于朦胧状态,只有通过火焰,才能最后显现真面目,因此要求陶艺家具有多方面的知识,既要有科学的头脑,又要有艺术的细胞;既要能熟练的驾驶材质、制作过程、烧成温度的选择的控制,又要有现代的造型能力,只有在基本上掌握这二方面的知识情况下,才能更好的发挥材质、工艺流程、烧成的特殊作用,现代陶艺这一特殊的个性语言才能得到发挥。

四、中国现代陶艺家的处境

中国的陶艺家基本上都是在全民所有制或集体所有制的工厂、研究机关、学术里进行创作,其主要创作任务是为生产服务;其主要考虑的是适应市场,适应生产规程,适应大量的推广,要陶低成本。他们不可能用过多的主观意识强加于生产,强加于市场,当然这是主要的,但长此以往,陶艺家也就很难发挥自我的创作性和个性。

中国现代的原作陶艺,还处在萌芽状态,还难于很快扩展。

其主要原因是国内没有市场,没有市场的主要原因:一是作品尚欠成熟,还不够对路;二是经济水平还远不到能购买原作的程度;三是多数文化层次未能达到能接受的水准。

目前有些陶瓷产区的原作陶艺有所发展,主要是销往国外,那些没有打开国外渠道的就难于扩展了。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的陶艺家几乎都没有自己的起码制作、烧成设备,只好求助于大型工厂的大型设备。这些工厂一般都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多属大批量,有自己特定的规范化的工艺程序,它不可能适应不同陶艺的追求。其结果是陶艺家的追求,只适应现成的工艺流程,而不是工艺流程适应原作陶艺的需要。

还有一个原因是中国的陶艺家,多数懂得造型的,不懂得工艺、泥料、制作,烧成是怎么一回事大都不知道;懂得工艺的又不懂得造型艺术,甚至连一点美感修养、美与丑、高雅与庸俗都分不清。当然这里牵涉到一个如何培养陶艺家的问题,是科学和艺术的分家,还是科学和艺术溶为一体?

综上所述,无疑都影响着民间陶艺、现代原作陶艺的提高与扩展。对于民间陶艺来说,一方面要避免淘汰或否定,要弘扬和发展;另一方面也不能过于抬高它到不适当的程度,要扬弃其封建

唐人国瓷坊成功使用金银珠宝作奢瓷


唐人国瓷坊,是一家与众不同的瓷器品牌,唐人使用金银珠宝为配材,依照历代御用国瓷的官窑工艺制作瓷器,这种工艺就是“宝作瓷”,此工艺源于唐盛于宋代,已有千余年历史。

宝作瓷,又称珍宝瓷、宝烧。是在瓷器的“胎、釉、彩”制作过程中,添加贵金属金、银,或名贵的宝石珍珠等,通过其特殊的天然成份在高温中的变化,烧制出质精色异的瓷器,故称“宝作瓷”。此技艺为历代国瓷级的官窑作坊所采用,被誉为“国瓷工艺”。

唐人国瓷坊,国瓷技艺“宝作瓷”的挖掘与创新者,目前拥有三项宝作瓷的独家工艺秘籍,分别为“秘釉、珠胎、金衣”。唐人国瓷坊凭借总部自有多家珠宝公司的原材料资源优势,成为开发宝作瓷的核心优势。

在唐人国瓷坊的宝作瓷中秘釉工艺最具代表性,秘釉瓷,又名秘色釉、秘色瓷。因为是皇家贡品,工艺不外传,故称秘釉。据说秘瓷的釉中加入金银玉石等稀有材料,秘釉瓷质精色异。这一工艺相传起源是吴越国专为宫廷烧造的,臣庶不得使用。至于它的釉色,也像它的名字一样,秘而不宣,后人只有从诗文里领略它非同一般的风姿。唐人陆龟蒙吟咏道:"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五代人徐夤赞叹曰:"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诗歌、文献的描写越是优美,越引得人们去考证、猜想,以致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说法。而秘色瓷究竟"秘"在何处,知道的人却越来越少,也就越发加剧了这种瓷器的神秘感。

1987年,随着陕西扶风法门寺宝塔的轰然倒塌,塔基下的地宫暴露出来,一批稀世之宝的出土轰动了世界,其中有令佛教徒顶礼膜拜的佛骨舍利,有唐懿宗供奉给法门寺的大量金银器、瓷器、玻璃器、丝织品,尤其重要的是,同时还出土了记录所有器物的物帐碑,让文物考古专家明明白白地知道了出土物的名称。物帐碑上"瓷秘色"三个字,叫古陶瓷专家眼前一亮。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辉煌的历史也是国人的骄傲。唐人国瓷坊品牌以传扬中国文化为己任,立志将这些凝聚中华民族千年智慧和文化底蕴的符号性产品推向世界,让中国文化璀璨于世,让世界回味中国。

玛雅文化的陶艺


从公元前15世纪开始,在一片丛林与峡谷共生、火山与低地并存的土地上,孕育和成长了美洲大陆上最为辉煌、瑰丽的早期人类文明——玛雅文明。 玛雅文明约形成于公元前1500年,公元3至9世纪为繁盛期。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玛雅人在艺术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而在工艺美术领域,玛雅人所获得的巨大发展更成为其众多艺术成就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玛雅的工艺美术主要包括陶工艺、玉石工艺、金属工艺以及石雕工艺,而这其中又以陶工艺最为出色,最能体现玛雅工艺美术的风格特征。 从前古典期早期开始,玛雅人就开始制作陶器。他们的陶工艺品主要有三种类型:器皿型陶器、雕塑型陶器和陶塑工艺品。这些陶工艺作品多以当地产的黏土为原料,为了使之具有更好的可塑性和强度,玛雅工匠在制作陶器时常在黏土中加入沙、磨碎的昆虫壳和贝壳以及火山灰或有机纤维等材料。陶器的制作通常是用一种或三种方法相结合而制作的:徒手制模、盘绕成形或模制成形。小型的器皿一般用手直接制作,而较大的器皿,内壁用黏土盘绕制成,还有一些器物则是用手工或模制的部件装配起来的。

德国SIEGER古堡瓷器的独特魅力


德国SIEGER古堡瓷器的瓷土均由陶土、石英加长石在窑中以1400摄氏度的高温烧结出来的(普通瓷器为800度),所以它的硬度非常高,曾美誉为“陶瓷中的钻石”。

SIEGER瓷器全部由德国富汝斯登堡——Furstenberg烧制而成。

富汝斯登堡是德国传统的极少数仍用手工制作瓷器的工厂,创立于1747年,以前曾为皇室烧制过各种瓷器。

SIEGER瓷器之所以称之为独一无二的收藏瓷器,还有两点均为其他瓷器厂无法比拟的。

1、能够把纯白瓷烧制的比骨瓷还要薄还要均匀细腻。

2、底部转折的R角几乎接近90度。加之由响誉欧洲的著名设计师SIEGER的设计,更显示出了瓷器的魅力。

德国SIEGER古堡瓷器许多系列均为限量生产,所以非常具有收藏价值。

由于全部的制作工艺为15个小时以上的烧制,后由有经验的艺人亲手绘上设计的彩图,加上金料(纯24K金箔),成为最后的成品。

因为是手工制作,不论多么的精细及完美,都可以从成品上看到手工的痕迹,这就是富汝斯登堡的独到之处,每一件精品都有其独一无二的特色,我们也称之白色的金制品。

紫砂器与现代陶艺


世界陶瓷的发源地在中国,而中国陶瓷的古都则在宜兴。宜兴陶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宜兴的先民便发明了陶器。六千多年来,勤劳智慧的陶都人创造了灿烂辉煌的陶文化和无与伦比的陶瓷艺术。被誉为“东方明珠”的宜兴陶瓷名传天下,紫砂、均陶、精陶、青瓷、彩陶“五朵金花”各放异彩、独步千秋的紫砂陶更为世界一绝。宋代,褐黑色的建窑茶具已深受各位饮家所珍赏,明代时宜兴紫砂名家辈出,紫砂茶具广受欢迎。到了近现代,随着文化内涵的丰富与制造技术的提高,宜兴紫砂陶艺已愈加精妙。东南亚各地对于紫砂的喜爱,也为紫砂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好机遇。宜兴紫砂陶是我国具有优秀民族传统的实用工艺美术陶瓷,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在国内外享有良好的声誉。在素有名家辈出的“瓷器之国”——中国,宜兴紫砂陶何以在中国的陶瓷艺术中独树一帜,异彩纷存、经久不衰。

小编发现,紫砂泥确是宜兴得天独厚的原料,在宜兴,只能在丁蜀地区范围内的陶土矿中找到紫砂泥。天赋的合理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颗粒组成,使其具备了可塑性好,生坯强度高,干燥收缩小等工艺性能,为多种多样的造型提供了良好的工艺条件。

其次,紫砂壶有着独特的成型,制作技艺。紫砂壶的成型方法,有手工、注浆、旋坯和印坯等几种。而制作技艺的关键则是脱空成型和坯件表面的精加工。用竹片、明针、刀具及用这些材质制作的其它专用工具,对已接上颈、脚、嘴、把手的壶口、身、盖的表面,进行精细的括平、修整,这是紫砂壶成为工艺品的关键之一。

宜兴紫砂制成后有许多优点如:注茶越宿,暑月不馊;能吸收茶汁,壶经久用,自然能于内壁累积出茶山,此时即使不置茶叶,单以沸水冲入亦能泡出淡淡的茶香来;具有耐热性能,冷热急变性佳,寒天腊月即使注入沸水,也不易因温度遽变而胀裂;传热缓慢,执用时较不易烫手,且性耐烹烧,可放在温火上炖煮,等。再加上紫砂壶造型别致多样,砂泥色多采,且多不上釉,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历史演变,宜兴紫砂壶以其得天独厚的泥料,巧夺天工的制作技艺,集符合科学的生产工艺,精美绝伦的器物造型,有口皆碑的实用功能,成为世界名陶。

于是小编开始好奇现在紫砂陶的市场究竟怎么样,搜集有关资料我们发现,近年来,宜兴的陶瓷工业突飞猛进,科技含量也成倍提高,陶瓷产品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富丽堂皇的琉璃瓦饰、浮雕壁画、高档墙地砖、陶瓷工艺品等,都是我国陶瓷艺术中的奇葩。同样我们也发现和其他不少艺术门类不同,紫砂艺术目前并不存在一个后继乏人的问题,却有着紫砂泥的稀缺问题。紫砂来源于宜兴黄龙山下甲泥矿,经过上千年的开采,目前可开采的甲泥矿石只剩下6000万吨,而紫砂只占到其中的1%,属于极稀缺资源。因此,紫砂艺术要传承,避免“无泥可塑”的窘境,最紧迫的其实就是保护甲泥矿。从2005年起,宜兴开始封矿,新的紫砂泥已很少入市。

了解了紫砂器的情况,我们又放眼整个中国的陶艺发展,作了资料的收集,研讨和总结。

由于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精神,始终鼓舞古典陶艺追求一种超越单纯物用意义,中国现代陶艺创作起步很晚。不甚完备却可谓真正具有现代形态和品质的中国现代陶艺,应该说是于本世纪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兴起的。八十年代中期,时风骤增思辩气息和社会责任感,对现实环境为劣质工业品充斥的不满情绪和批判意识渐强,以致用陶艺来表达艺术家的思想理念和反省意识的作风成为时尚。于八十年代末期日益显化的“唯物”即比较注重材料品性的倾向代表了中国陶艺向现代形态迈进的前峰状态,现代陶艺的品质所具有的这股倾向日益明显,日趋完满地体现了出来。中国陶艺家对本土古典陶艺“现代性”因素认识正在深化,可以予计加速的工业化步伐更会把各种难以避免的文化问题进一步暴露出来。这一切有可能将正在中国大地上集结汇聚的现代陶艺浪潮推向更高水平。

但是中国陶瓷大而不强,与国外先进陶瓷相比,在许多方面都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出口量少价低,在出口贸易中处于劣势,制约了陶瓷工业的发展。我们觉得中国的陶艺缺乏创新能力。现代陶艺突破了过去陶瓷器物的实用性束缚,可以不考虑其实用性而自由发挥作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人们的创作自由有了大步的拓宽。国际上著名的陶瓷企业都非常重视产品、技术等创新工作。往往是先有设计,后有产品。他们的设计理念前卫而专业,具有很强的独创性,善于把陶瓷产品当作艺术装饰品来处理,善于研究消费者市场当地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教育,将文化融入产品创新之中,并做到对陶瓷产品以及制造工艺技术设备的发展趋势十分了解,创新产品时与创新技术并盘考虑。所以我国的陶艺创新能力有待加强。

无论尚存怎样的现实问题,有一点是能令人真实感受到的,那就是:现代陶艺已经在中国大地上崛起。

以陶艺提升家居品位


1865年,江苏巡抚李鸿章赴南京升任两江总督,将苏州洋炮局迁往南京聚宝门外扫帚巷东首的西天寺废墟上,并更名为金陵制造局,也就是今天南京晨光1865创意园的前身。如今,园内仍是清一色的青砖小瓦和英式拱窗,清末与民国建筑的风格扑面而来。当代国际陶瓷艺术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便建于这钟灵毓秀之地,其外墙以满幅青花为饰,入口处的巨型镂空花瓶更是别具匠心,自成园区一景。

关注陶瓷文化

对人文精神的淬炼

该中心自开放以来,就以其极具个性的体验式瓷器陈列方式吸引了海内外众多爱好者、陶艺大师、专家及普通市民的目光。在时光的雕琢下,馆内各种不同工艺的精美瓷器熠熠生辉,犹如风情各异的女子,或古典或现代,或婉约或豪迈。浓妆淡抹总相宜的青花瓷瓶上,一时是迤逦而来的江南女子,一时是气吞万里的壮美河山,一时又是嘤嘤合鸣的花鸟鱼虫之态,但无不惟妙惟肖、呼之欲出。

那些表情生动、刻画精致的古典人物瓷器是以德化白瓷为原料,纯手工雕刻而成,置身其间,便仿佛回到历史的浩淼中。其他如窈窕灵动的镂空花瓶、光彩夺目的青花描金瓶和五彩描金瓶、晶莹剔透的中国红瓷和浑然天成的结晶釉花瓶等等,或古典庄重,或疏朗精致,千姿百态、不一而足,真可令人生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之感。

该中心总负责人、南京何氏瓷艺有限公司总经理何云正介绍说:“当代国际陶瓷艺术中心在馆内情景展示设计方面花费了大量的心血,与美国、台湾的知名设计团队合作,其目的就是为了让不同风格、不同工艺的陶瓷作品能够在不同的场景和环境下展现出最美的一面。”负责馆内环境设计的台湾知名设计师陈志刚对记者说:“如何根据不同环境来恰如其分地摆放一件装饰品就是一门学问,即使同一件瓷器,通过摆放角度和位置的改变,也能够传递完全不同的意境。”

艺术陈列师是一个需要相当文化和艺术涵养的职业,在人们开始越来越享受慢生活的时候,就必然会日益重视每一个陈设细节对家居舒适度的影响。陈志刚带着他的家居设计理念和梦想往返台湾与南京,并且在当代国际陶瓷艺术中心找到了彼此的缘分。

以高品位的陈列艺术

营造品质家居

“和台湾或者广州、上海相比,南京目前还比较缺乏富有创意的整合环境设计,好的家居配套产品也不够多元化。1865是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聚集地,我们陶艺中心就是一个将瓷器陈设和环境氛围进行多元融合的场所。”有着多年设计经验的陈志刚说,自己在南京,在这个陶瓷艺术的天地里又发现了很多值得挖掘的设计空间。

陈列艺术是对如今家居设计师能力的一种挑战,一旦能够触碰到这门艺术的内核,其所能创造的价值也将是其他家居设计师所无法比拟的。

当阳光穿过斑驳树影走入馆内,一尊白瓷佛像就那么静默地立于古朴而简洁的明式高几上,一旁有篆香缭绕升沉,观者必会顿生敬畏与安详之意;而当在一间中式风格浓郁的居所内,看到两支白色百合花盛放在晶莹剔透的中国红瓷梅瓶中时,观者又会不由得心生欢喜。这就是高品位的陈列艺术对家居环境甚至对心境的影响力,这也是这门艺术的魅力所在。 

紫砂陶艺壶的情趣


宜兴紫砂经数百年的传承与发展,时至今日已经十分成熟地构建了自己的文化体系,雄立于中国乃至世界陶瓷艺术之林。

紫砂壶作为茶、陶文化合一的产物,自明清以来,其造型艺术(花货、光货、筋瓤货),已经确定了特有的规律和法则。以陈曼生为代表的文人雅士由于酷爱紫砂壶而将书画、诗词、铭文介入紫砂壶,加重了文化气息及艺术品位,形成了文人风格,从而使紫砂壶的价值跃升,受到了世人的高度赞赏,视同拱璧。

现代的生活造就了现代的艺术,以及与其相应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一些陶艺家和学院师生也直接参与到紫砂壶的设计与制作中,再加上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而新一代年轻紫砂技艺人员的学习、生活、文化和社会背景的不同,他们想用紫砂泥捏制出传达主观审美和内心感受的壶艺作品,并通过现代意识融入传统,展现一个全新的境界和壶体造型,人们称之为“紫砂陶艺壶”。这种新门类的“现代陶艺”紫砂壶出现在紫砂艺苑,是一种潮流,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一种大众审美的需求。我以为它的出现,将让“海纳百川”的紫砂壶增添新的形式和情趣,蕴涵丰富的内容,这也是紫砂的传承和创新。

吴鸣的“与先贤对话”、“庄子·子非鱼”、“竹林寻贤”,葛陶中、吴鸣合作的“期待”,史小明的“皮包壶”,徐曲、鲍骧的“天蓬茶具”,徐良的“曲韵系列”,李玮的“秋风”,徐维明的“鞠躬尽瘁壶”,陈国良的“圆三角壶”,陈建平的“竹鞭壶”,陆文霞的“情结壶”等,这些壶形陶艺作品淡化了壶的功能,强调了作品的形式美,其构思让观赏者无限遐想,表现手法让陶艺家自由挥洒。不仅丰富了紫砂壶的语言,又展示了独特的境界、独有的心语、独创的内涵。我们不妨摆脱一下传统的审美习惯和世俗眼光,用包容的心态去审视和欣赏紫砂陶艺壶。其实,它们不但赏心悦目,而且回味无穷。

紫砂陶艺壶也是从传统中走出来的,一是用紫砂五色土为原料,二是用打泥片、镶接成型的手工制作,既有它的质地美,又有它的装饰美,只不过是在造型中融进了新的理念,巧妙地联系器物的里外空间,将重功能的传统紫砂壶,蜕化出一种具有鲜活生命且能表现个人情感世界的纯粹陶艺,显示出浑沌而清明、抽象又具象的形体。此时,壶的使用特性不再是第一位了。

如今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世界。陶艺的创作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特别是在多元文化框架下的宜兴紫砂,也应该百花竞艳。所以紫砂传统是文化形态的延续、发展,在这基础上可以做多种多样的尝试,关键在于题材是否实用,手法是否传统,创作审美是否有现代性、创造性和个人风格。人们完全可以用传统题材和手法表达现代理念和情感。

紫砂壶的创新设计应该提倡个性和单一性,因为现在紫砂圈内,作品的重复太多了,仿制和抄袭司空见惯,虽然这是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和供求状态,但是随着知识产权的完善和文化艺术品位的提升,将会逐步改变。传统紫砂壶也好,现代陶艺壶也好,也许最重要的是创新和文化,壶友、藏家喜欢就好。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