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的紫砂(五)

(五)紫砂器多为传世品,加以后代不断仿造,鉴定真伪存在不少困难。地下出土物,特别是出自纪年墓的陪葬品,对鉴定传世紫砂器,可以起到很好的比较作用。综合近年来看到的材料,出土紫砂器可列表如下:

年代确切可靠的地下出土物可以起标尺的作用。以对时大彬的研究为例,上表中款署大彬和时大彬制的有四件,除清代墓所出一件外,其余三件分别出于明万历四十年、四十四年和崇祯二年墓中。

除孔尚任藏品,收藏者本人认为铭款戊午年日时大彬制八字,时字与日字连,可疑以外,没有见到收藏者提出疑问的。这些茗壶上起万历二十四年,下迄崇祯二年,前后三十三年。假定时大彬二十岁创作精力最旺盛的时期。福建漳浦庐维祯墓出土时大彬制底款圆壶,盖上具鼎足,同出器物有墓志、银腰带、青华小罐和砚台等。庐维祯生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隆庆二年(1568年)登进士,先后任吏部验封主事、考功文选主事、验封郎中、考功文选郎中,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墓出土大彬款六方壶,有砖刻地券一方伴出。无锡县甘露乡出土大彬款三足圆壶的崇祯二年(1629年)墓,墓主人华涵莪是明翰林院侍读学士华察之孙,有族谱可查。这几件壶似可认作可靠的标准器。张叔未说,时大彬在顺治十八年(1661年)时年岁已老。照上述假定推算,这时他已高年八十有五,时大彬壶未见晚至此时的年款,是合乎情理的。传世的时大彬壶,不论有无年款,如能借鉴出土的标准器作具体的考察,当可得到比较可靠的鉴定。

地下出土物还有更多的资料价值。上海金山县出土的曼生壶,盖内钤阳文篆书万泉印。同样的印曾见于同治甲戌(1874年)广陵花虎卿制提梁圆壶的盖内。

(六)对紫砂器的收藏和著述开始于明代。明天启年间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是第一部关于宜兴紫砂的专著,记载了当时的制壶名手三十人和他们的部分作品。稍后有清乾隆年间吴骞的《阳羡名陶录》,记载了明清陶艺匠人三十九人和他们的部分作品。1878年日本奥三郎兵卫著《茗壶图录》,记载了由他所收藏的茶壶三十二件,有附图及铭款摹本。收藏家和鉴赏家李景康和张虹,一个是百壶山馆的主人,一个是碧山壶馆的主人,1934年在香港出版《阳羡砂壶图考》上下卷,按年代统系、壶艺列传、土质出产、制工窑火、鉴赏丛话、前贤文翰、时人题咏、名家传器、雅流传器、待考传器、别乘传器、附记传器十二类论列。其壶艺列传,列创始七人、正传三十五人、雅流五十五人、待考三十五人,共计一四五人。下卷图一一三幅。

1963年,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编《宜兴陶瓷史》,著录陶艺匠师晋代一人,明代三十八人、清代二十四人、现代十三人,共七十六人。1978年,宜兴陶瓷工业公司编《紫砂陶器造型》,收时大彬、徐友泉、陈鸣远、陈曼生、黄玉麟、杨凤年、邵大亨所制及历代传统造型的壶样二三八种、盆样一O二种、其他十六种,合计三五六种。1981年香港市政局第六届亚洲艺术节学术的宜兴陶艺展览,收明代十五人、清代五十一人、近现代十四人的作品,内有明代二十四件、清代七十九件、近现代十六件。1982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同日本美乃美株氏会社合作出版的《中国陶瓷全集》(日文版)第二十三卷《宜兴紫砂》,由姚迁、蒋赞初编著,收器二二四目,其中壶一五九件,盆三十三件其他六十一件。

香港罗桂祥先生终生收藏和研究紫砂器,藏品捐赠香港市政局,建立了茶具文物馆,目前馆藏已逾千件。1986年,罗氏著《宜兴陶器》(英文片),为供春、时大彬等陶艺家四十二人立传,旁及二十四人,共六十六人。书末附索引人名或单位四三一条,全书收器共二四四件,可算空前完备了。罗氏在紫砂器的徒刑和款识研究方面诸多心得,归纳出若干带规律性的结论。他认为不同时期款识的特征是:万历年间,以欧体、楷书刻于壶底;明清之际,刻名与印章并用;康熙以后,刻字减少,壶底用印外,或于盖内,把下盖印。罗氏还研究了紫砂器的分期问题,他将历史上的紫砂器他为明初及以前、明代、清代早期、十九世纪早期至二十世纪四个时期。

美国旧金山市亚洲美术博物馆的谢瑞华,1981年著有《宜兴陶器人名索引》,因尚未见及,不知收录多少人名。谢瑞华对紫砂的分期有进一步的研究,她将紫砂分为六期:

一、草创期:十六世纪早期以前。羊角山出土的紫砂残片,是所见最早的实物标本。文献所记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正德年间的金沙寺僧人和供春。

二、第一期,十六世纪晚期到十七世纪早期。这个时期名家辈出,壶式千姿百态,特别注重盘纹器的制作。这种风气延续到十八世纪以后。

三、第二期,十七世纪晚期到十八世纪末,自然形壶、几何形壶、筋纹形壶和小圆壶(它是后世水平壶的前身)这四类壶型都有烧造,筋纹形壶开始被自然形壶所取代,自然形壶受欢迎。同时较注重器面的装饰,更多在器面施釉或加彩装饰。

四、第三期,十九世纪初到十九世纪末。这个时期文人同陶艺匠人交往甚密,出现了在壶上镌刻书画的风尚。壶的造型比较简练,为在壶的平面上施展才华提供了更大的自由。

五、第四期,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中叶。紫砂的生产更为商业化,壶上开始印有店号标志。自然形、几何形、筋纹形和水平形四类茗壶大量产销,精心制作的艺术性高的壶减少,但也不乏佳作的出现。

六、第五期,二十世纪中叶至今。战乱多年以后,生产逐步恢复,四类壶型续有生产,新的品种日渐产生,仿古和创新兼备,在装饰上出现金丝银丝镶嵌等新工艺。

中国硅酸盐学会,曾组织专家对紫砂原料和紫砂标本的化学组成,显微结构及物理特征等,做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宜兴陶瓷工业公司对紫砂生产的方法技术做了科学的总结。指出紫砂器主要采取泥片镶接的手工方法成型,圆形和方形器分别用打身筒和镶身筒方法制作,因而器形高矮,曲直变化随意,壶可制成四方、六方、侧角、合梅、菊花等多种形状,结构严谨,口盖紧密,平面开拓充分,线条交代清晰。

在陶瓷史研究的领域内,有过四种不同的方法。一是器物的使用者和收藏者,抱着一种欣赏的态度,认识对象、取得知识,着重文献研究,这是古董家的方法;二是从陈万里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窑址的考古普查和重点发掘,通过地下出土物进行研究,这是近代考古学家的方法;三是从周仁开始,对陶瓷碎片标本进行微观的和岩相显微的观察,作定性定量的测试,找出不同时代使用材料的规律,不认识对象的特征,这是硅酸盐学者采用的科学方法;四是以现代工艺厂为作业基地,依靠工艺技师和艺术家,进行工艺和生产全过程的考察,从而推知其历史。我们知道,历史可以作顺向考察,也可以作逆向考察。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低等级动物身上表露的高等动物的征兆,只有在高等动物已被认识之后才能理解。对紫砂器的研究,把这四种方法尽可能结合起来进行,一定会获得更多更新的成果。

精选阅读

宜兴的紫砂(一)


江苏宜兴古名荆溪、阳羡,地处太湖西岸,具有久远的烧陶历史。宜兴特有一种澄泥陶,颜色绛紫,制品称作紫砂器,通常也简称紫砂。近千年来,紫砂经过产生、发展的过程,到明代末期臻于成熟,此后历久不衰,于是在景德镇瓷都之外,并列一个陶都宜兴,产品畅销国内外。宜兴紫砂早已成为很多人研究的课题。

(一)紫砂原料,是颗料较粗的陶土,它和景德镇、龙泉窑的瓷土同属高岭-石英-云母类型,但铁、硅量较高。从颜色分主要有三种子:一种呈紫红色和浅紫色,称作紫砂泥,肉眼可以见含有云母微料,烧成后为紫黑色或紫棕色;一种呈灰白色或灰绿色,称作经泥,烧成后为浅灰色或灰黄色;还有一种呈红棕色,称作经泥,烧成后为灰黑色。这三种陶土,宜兴丁蜀镇的黄龙山都有蕴藏,紫砂尼最丰富,绿泥较为稀少。根据宜兴陶瓷工业公司的研究,利用这些陶土来烧制器皿,有以下优点:

一是紫砂原料经过澄淀、炼制,可塑性好,烧制过程中收缩率小,烧成范围大,产品不易变形。

二是紫砂成品有小于2%的吸水率,说明它的气孔率介于一般陶器和瓷器之间。紫砂原料中存在大量团聚体,团聚体内部有闭口气孔。烧成时,团聚体产生较大的收缩,它的周围又生成一层断断续续的气孔群,大部分属开口气孔,显气孔率约为5%。这样质地的器皿,用来泡茶,色、香、味俱佳;用来栽花,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排水性,不易烂根。

三是泥料分子排列呈鳞片状结构,与一般陶瓷泥料的颗粒结构不同。因此,紫砂成品冷热急变性好,热传导性低,用为茶具时,抚摸不烫的,寒冬季节沸水注入及火上煎烧都不易炸裂,优于一种般瓷器。

四是按照行家的说法,可烧成海棠红、朱紫砂、葵黄、墨绿、白砂、淡墨、沉香、水碧、闪色、葡萄紫、榴皮、梨皮、豆青、新铜绿等几十种颜色,全凭原料呈现的天然色泽,成为紫砂器高雅、质朴的装饰。

紫砂器按使用功能可分为几大类,第类都有丰富的造型。

首先是茶壶类,这是紫砂器的大守。紫砂壶造型多姿态多采,按宜兴陶瓷工业公司的归纳,有:

1、几何形体造型,主要是筋纹器,包括圆形、方形、菱花型、葵形等。

2、直接取材于自然界的瓜果花木、虫鸟鱼兽的造型。包括整体模拟自然形体的造型,如松竹梅、柿子、莲心;以及以几何形为主体,以自然形态诸如竹节、松鼠葡萄等为器皿的嘴、把、盖、足等局部的造型。

3、受生活中某些器物式样启发而设计的造型,如玉笠、柱基、斗方。

4、借鉴青铜器、锡器、玉器、彩陶、秦砖汉瓦的形式,设计的簋、瓦当等造型。

另外的一些提法,或者分为自然形、几何形、筋纹形和水平形;或者分为高颈壶、矮颈壶和提梁壶;还有的分为素面的光货和加堆塑装饰的花货。

其次为花盆类。花盆造型有圆形、腰形、蛋形、四方、长方、三角、六角、八角、折角,还有如一颗印、筒形、升形、弓形、枕形、蝶形、豆形、叶形,以及云肩、钟鼎、梅花、海棠、菱花、菊花、喇叭、竹节等形状。花盆的口沿有漂口、直口、窝口、和蒲包四种处理方式。底足分挖足、装足两种。

再次是罐类和其他,主要有罐、瓶、杯、盏、盘、碟、盒、文具、香熏、像生果子、枕头、挂屏、鼻烟壶、蟋蟀罐、塑像等。

宜兴的紫砂(二)


(二)作为大宗的紫砂茶具,它的生产和发展,同我国上千年的饮茶习俗有关。

中国是茶树的故乡,很早就开始了茶的种植和利用。西汉王褒《僮约》,东汉末年华佗《食论》,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陆羽《茶经》,白居易《琵琶行》,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等,为我们留下了关于卖茶、饮茶的许多史料和论述。人们认识到茶有止渴、提神之功;商人或肩挑担子、或乘船到几百里以外去买茶叶;市面上有人设铺卖茶,提瓶卖茶,顾客可投钱取饮;饮茶的方式有烹茶、煎茶、点茶;饮茶的普及程度是比屋饮、穷日尽夜、俗遍天下。与饮茶有关的器皿,有茶盏、汤盏、茶筅、茶碾、茶瓶、茶瓶、汲水瓶和花瓶等等。至于茗壶,民间传说苏轼设计过东坡壶,是一咱大型提梁壶。到了明代,在汉族地区,散茶、芽茶取代了膏茶、饼茶,方式改为泡茶,茗壶成为主要茶具。茗壶在明初仍然较大,以后逐渐变小。福建、广东一带饮用乌龙茶之功夫茶,茗壶更是小得出奇。《阳羡名陶录》卷下引周澍《台阳百咏注》,说台湾人品茶郡人茗皆自煮,必先以鼻嗅其香,最重供春小壶。

饮茶之风在上层社会的盛行,影响尤其巨大。从《三国志》卷六十五、魏张揖《广雅》,唐杨华《膳夫经手录》、冯贽《云仙杂记》、宋《太平御览》卷八六七,可见吴主孙皓、宋徽宗赵佶、宋代文人苏轼、陆游等,都好饮茶。早在唐代,讲究饮茶已经形成理论,以后持续不断,当然关涉到茶具。宋人喜斗茶,对茶具的制法和色泽有特殊的要求。明人认为茶壶以小为贵,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何也?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搁。至于体验到品茶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名施茶,以及茶之为饮,最宜精行修德之人云云,这就是茶道的真谛了。品茶理论的发展,必然影响和促进茶具的生产。而茶具之中,紫砂占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清朝宫廷中,紫砂茶具成为皇家贡品。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康熙年年款的画珐琅四时花卉紫砂壶,造型有方有圆。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的档案,记载雍正四年(1726年)十月二十日持出宜兴壶大小六把。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十月五日的档案,记录苏州织造送到宜兴壶四件。北京故宫博物馆藏有带乾隆年制底款的紫砂壶和乾隆帝处出时携带的状在藤编提盒里的成组饮茶用具,包括本集所收镌刻乾隆帝御制诗的紫砂壶和茶叶罐等。

紫砂茶具之作,还与国外市场的需求有关。

明末,葡萄牙东印度公司大量贩运中国茶叶到西欧的同时,紫砂器传到了荷兰,引起了欧洲人的兴趣,时称红色瓷器、朱泥器或朱砂。大约在1680年,荷兰匠师米尔德(Ary de Milde)曾加以仿造。1690年,英国匠师埃勒尔(Elers)弟兄用红色粘土仿制紫砂器,适应了英国上层社会流行饮茶的风尚,满足了他们对茶具的需要。美国纽约莫塔赫德(Mottahedeh)藏有郑宁侯制透雕树枝、梅花方壶和双流壶。后者为一件提梁壶,壶内分隔为两小室,可分装两种茶;两个壶嘴镶银,边上分别刻上英文Green(绿茶)Bohea(武夷)。在日本,江户时代末期传入紫砂茶具,镌有惠孟臣和陈鸣远名款的茗壶特别为人所宝爱。十九世纪中叶,在医生平野忠司倡导下,陶工们在常滑试烧紫砂器。明治年间,常滑陶工鲤江高须,聘请苏州籍紫砂艺人金士恒去日本传授技艺。中国紫砂茶具有专供外销的产品,存贡局砂壶,是专为泰国烧制的,有天启贡局、顺治贡局等铭款。这种出口茗壶,直到十九世纪还在继续烧制。清光绪年间,紫砂器大量销往日本、墨西哥和南美各国。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