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民间青花人物物瓷画的漫画味

把明、清民间青花人物瓷画与漫画联系起来分析思考、相提并论、或许有些读者会沉得牵强附会。但当我们面对众多明、清民间青花人物瓷画时,就不难发现,那简略的线条、夸张的形象和奇特的构思无不具有强烈的漫画味。下面笔者就个人学习民间青花瓷画和漫画创作的实践,对上述论点做一粗浅的探讨,以求教于前辈老师和同道。

(一)漫画的特点与范畴

分析明、清民间清花任务瓷画的漫画味,首先应对漫画的特点有所了解。为此我们先欣赏几幅漫画。图一是景德镇市漫画作者俞华春的获《工人日报》漫画大赛一等奖的作品:请看,成型车间内的流水作业线上,坯碗徐徐流入红外线干燥器,然而,特定镜头从干燥箱出来的却是一个硕大的毛线团。进去的是碗,出来的是毛线团,这荒诞离奇之举叫人惊讶,出人意料之外。但细加品味就大彻大悟,这分明是在讽刺,批评上班干私活打毛线,不守劳动纪律的现象。这出人意料之外,却又合符情理之中的构思,以幽默、夸张、逗人发笑,达到讽刺、批评、教育的作用,寓教于乐是这幅漫的特点,也是漫画应该具备的特点之一。图二是著名漫画家方成的漫画《愉快合作》:列车员正在打扫车箱的卫生、男、女、老、少的乘客一齐把脚抬得高高,小孩的脚几乎碰到了头,老人叼着烟斗笑眯眯地,似能听到他们发出内心对列车员的称赞。这是一幅优秀的歌颂性漫画,歌颂了列车员,也赞扬了旅客共同配合清理列车卫生的行为、歌颂了社会主义美好的人际关系。漫画不一定都是讽刺,也可以是歌颂。图三是一幅活跃于二十年代我国漫坛著名漫画家丰子恺的儿童漫画:画中的孩子拿两把大蒲扇当作肢踏车,多么天真可爱;这率真动人的童心描绘,流露出画家对儿童世界与真和善的赞美,对生活寄托了憧憬和希望。这是一幅抒情漫画。图四也是丰子恺的漫画《买粽子》:画中摄取了市民生活中买粽子的小镜头,手法夸张简练,类似简笔国画。是一幅有浓厚生活气息的生活情趣漫画,给人轻松、愉悦的美感。

从对以上漫画的欣赏中可知,漫画界定范畴是非常宽的,有讽刺漫画,幽默漫画,歌颂性漫画,儿童漫画,抒情漫画,生活情趣漫画,还有速写漫画,哲理漫画等。它是一种不受任何工具材料和方法限制的绘画形式,关键是它构思的特殊性。一般讲,讽刺、幽默、夸张、变形是构成漫画的重要因素。

(二)明、清民间青花人物瓷画,形象处理有明显的夸张、变形特点

许多明、清民间青花天人物瓷画给人第一感觉就是以草化的线条简括地勾画出人物形象、夸张、变形、以形取神。一个圆圈代表头,两点是眼睛,鼻和嘴各一短横,有的连这五官符号点线都不要,更有甚者头大于身,手大于足,但却神情毕现,呼之欲出。我们看图五两个儿童的提醒就做了极大的夸张、变形、舍弃比例结构的准确,但儿童欢乐嬉戏天真活泼的神情却栩栩如生跃然瓷上。再看图六极简练、粗矿有力的几根线条、生动地勾画出一个憨厚的荷锄农夫,他头大于身,很不合生理规律,但却把他劳动过后正回家休息的愉快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图七图八是两块画东方朔偷桃的青花残片:一块夸张地刻画出偷桃时紧张、惊慌的心理,强调一个“偷”字;另一块,再现了东方朔已偷到了桃的一种得意和满足的神情,形象诙谐、幽默。这种以夸张形体突出神情是漫画中常用的。夸张、变形是漫画的特点,在明、清民间青花人物瓷画中也俯首可拾。

(三)比兴、谐音、幽默在明、清民间青花人物瓷画中的运用比兴,可以说是通过比喻来暗示和寓意的;比兴,有声东击西,言甲道乙的特点,是一种智慧的体现,漫画中运用比兴会产生幽默感。所谓“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就是借助竹子和芦苇的自然现象作比喻,另有寓意的。比兴是漫画的常用手法,笔者曾作过一幅《松鹤延年》的连环漫画,镜头一:三十年代一青年,到瓷店购瓷,货架上摆着画有松鹤装饰的茶壶;镜头三:八十年代了,这人已是古稀老人,而货贺上还是摆着三十年代同样造型、装饰的壶子,真是松鹤不老。 这画通过比喻寓示陶瓷产品必须跟上时代发展不断创新,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情趣,更好的为人们生活服务。在民间青花人物瓷画中也有不少彩比兴表达作者某种思想感情。图九一个硕大头的老寿星,他的头夸张的像个桃子、五官挤在一起,笑容可掬的端坐着,一只丹顶鹤,翩翩起舞像在祝福老人健康长寿,配景画有松枝与仙羊,通过这些象征物的比喻,寄托了人们希望长寿的美好愿望。图十画中一个肥头大耳喜眉笑脸的达官贵族,背景画着一只鹿,一目了然地突出了比喻在画中的作用。其一“鹿”与“禄”是谐音;其二,把“鹿”比着“禄”在此画中有高官厚禄之义。看上去像是吉祥画,实则它还有更深一层的寓义,这一点我们留在下文去分析。图十一是一块青花碗残片,在碗心的圆内画了宝相共的图案轮廓,里面以漫画笔调画了一孩子坐于莲花上,孩子手中又拿一枝莲花上又拿着莲花更突出强调“连”之意。从这夸张的处理中可见这是一幅“连生贵子”的寓意,是吉祥画,很有幽默诙谐之趣,有漫画特色。

(四)明、清民间青花人物瓷画中,某些生活实景的描绘也有漫画的特点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流露作者的思想感情。明、清民间青花瓷画的作者大都是生活在下层的劳动人民,为了生存,他们必须大批量地生产,但由于坯胎和青花料的工艺制约,要加快绘画速度自然必须草化线条,简括形象,有的进行了夸张、变形。日积月累的绘制,熟能生巧,所绘形象闭目如在眼前。由于社会地位的低下,生活劳作的艰辛,为排泄一种苦闷情绪,他们有的寄情游山玩水,听泉下棋;有的在临江垂钓中忘去疲劳;有的逗孩子来开心。因此,明、清民间青花瓷画中出现了许多描绘这些生活实景的画面,有浓郁的生活情趣,给人轻松愉悦的美感,和丰子恺《买粽子》的生活情趣漫画有共同特点。这种特点,在明、清民间青花瓷画婴戏图中表现的更为突出。有的踢球,有的玩枪弄棒,有的捉谜藏,有的放风筝,有的把竹子当马骑……, 这些婴戏图大都舍形取神,突出表现孩子天真烂熳,活泼可爱,从而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情怀。试看图十二画中前面的孩子猫着腰手拿风筝,一边往前跑一边回过头呼喊后者;后面的孩子将一根长长的竹杆当马骑,一蹦一跳,两个孩童前呼后应,嬉戏打闹,虎虎有生气。这和上文提到的丰了恺《赡赡的脚踏车》漫画如出一辙。在形象处理上,前者更为夸和、变形、后者属于漫画,但前者青花《春郊嬉戏图》又休学没有漫画味呢!

(五)某些明、清民间人物清花瓷画中运用了荒诞离奇的漫画构思方法

在某些明、清民间青花人物瓷画中采用了具有漫画特点的离 奇与荒诞的构思。图十三中一个身空官服、腰悬金带的贵族,站立茫茫云海中,手拿桂枝。从表面上看,画面的处理好象是产生了矛盾,然而正是由于这矛盾事物连在一起才展开了我们联想的翅膀。在“寂寞嫦娥广袖”,“吴刚捧出桂花酒”之类的民间传说里,月亮中是有桂花树的,明代青花瓷残片中也有《玉免赏桂》的画面。另外在封建社会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刑不上大夫,法不到王子。从这层意义上说当了大官,真是青云直上,甚至可到九天揽月。这奇特的夸张、虚构是对封建社会显示的揭露、讽刺和否定。既出乎意料之外,又合符情理之中;既有矛盾又和谐统一是漫画构思特色的典型运用。我们回头看上文提到谐音,《高官厚禄》青花瓷残片,它好似吉祥画,实则是以吉祥的表面为遮拦,深藏着劳动者对上层贵族不劳而获、养尊处优,人剥削人社会现象的不满情绪。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一般不可能明显流露。只有通过含蓄的暗示,甚或以喜气吉祥的表面,笑中藏泪批判社会的黑暗。这些构思都不同于一般绘画而具有漫画的特点。

(六)明、清民间青花人物瓷画与简笔画和漫画

我们欣赏明、清民间青花人物瓷画,自然而然地会想到简笔中国画,因为他们的风格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许多文章进行了专门探讨,这里无需重复了。简笔画和漫画也有很多共同点,《买粽子》的漫画俨然是一幅简笔画,有些简笔画同样也有漫画的特点。

明、清民间青花任务瓷画与简笔画和漫画各自独立,有不同特点,但有微妙的联系,这纽带就是构思的特点。有些明、清民间青花任务瓷画才用了漫画的构思方法和幽默、夸张、讽刺、比兴的表现手法,因而具备一顶的漫画味,有些明、清民间青花人物瓷画没有漫画构思特点,只是形象上做了夸张处理,它就更接近简笔画,而漫画的造型也含有简笔画的因素。

本文提出明、清民间青花人物瓷画具有漫画味,并进行了分析论证,但无意把这两种绘画艺术等同起来,也不是说学习明、清民间青花瓷画,要在自己的创作中去模仿它的漫画特点,而只是想对这宝贵文化遗产作一多角度探讨,看看这极富魅力的艺术中是否也有漫画的“影子”吸引你。

taoci52.com小编推荐

元、明、清青花瓷器的区别比较表


造型:器物造型的线条古朴、自然、构图圆弧中带柔,大件器物为主。

胎质:胎较粗松,带生烧味,含沙粒直至明代早期,胎体厚重,在圈足上能见枇杷红(即窑红)

底釉:影青(透明度较好)卵白或曰枢府(较浑浊)。

纹饰:运笔粗矿,自然潇洒。以大笔写意的花卉、人物为主,生活气息较浓。

青料:国产土青,进口青料

烧制工艺:砂底几乎都有窑红、铁锈斑块、粘砂。琢器多有接口,二节或多节。

款识:至今未见

造型:浑朴、敦厚。线条圆浑柔和,构图以弧线为主,大件器物早期不多,晚期增多。

胎质:胎骨较细腻(较之元代),胎色白度好些,密度也较紧,但瓷化程度并不高,较之元代器体要薄而灵巧,部分好的官窑器上能见枇杷红。

底釉:早期:白中泛青(或为枢府釉),釉质肥厚滋润,给人以含蓄的感觉,甚至是玉的感觉,有古典美感。后期:白度相对增强,釉质较肥厚,光泽不太强,釉色给人以深沉含蓄的感觉。

纹饰:用笔豪放,生动。题材广泛,取于自然,多写意,少写生。有人为意识,但仍以自然为主。

青料:国产青料:浙江土青、平等青(陂塘青)、回青(佛头青)、石子青、进口苏麻离青。

烧制工艺:常见窑红。釉底有缩釉、窑缝。罐类多见接口,器足根尖如鲫鱼背。多为釉底,少见砂底。底少有粘砂、跳刀痕。初有圈,砂底细腻光滑。

款识:始于永乐。宣德款式最多,有青花书款,阴、阳刻款等,楷、篆均有。

造型:轻巧、灵秀。线条挺直生硬,构图以直线为主,大件较多。

胎质:胎质较坚硬、致密,瓷化程度好(所谓中国真正的瓷器),胎质细腻,胎色较白,器体较薄,很少见有枇杷红的。

底釉:底釉发白略泛青,给人以光亮的感觉(康熙、乾隆最白,所谓浆糊白)。釉质细而薄,玻璃化程度好,色泽耀眼,有点刺眼,不够含蓄。

纹饰:用笔纤细,严谨。构图较图案化,甚至是拘谨刻板,较多人为意识。题材多仿古,以吉祥类图案为主。

青料:国产青料:石子青、明珠料、洋蓝。

烧制工艺:少见窑红,缩釉。琢器基本不见接口,器足根圆浑如灯草根。不见涩圈,多为釉底。少见跳刀,粘砂痕。

款识:历朝均有,款式多样,有青花书款,阴、阳刻款,楷、篆均有。

明、清王府款


明、清两代王府订烧瓷器上的款识。款字内容如“某府”、“某府上用”、“某府佳器”、“某府制用”、“某府造用”、“某府典膳所”、”某府制造”等。器形以盘、碗为主,兼有盖罐。品种以青花最为多见,也有少量五彩。从这类瓷器的造型、纹饰和胎釉看,应是明代晚期景德镇窑产品,尤以嘉靖、万历时居多。据《明史》记载,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二年(1369年)定封建诸王制,从洪武年间始,陆续分封诸王,按规定,所封诸王都在封地建王府,设置官属,掌管辖区驻军,王位由子孙世袭,《明史》、《大明一统志》等书分别记载了分封诸王的情况。如秦王,洪武三年封,洪武十一年就藩西安府;晋王,洪武二年封,洪武十一年就藩太原府;赵王,永乐二年封,洪熙元年就藩彰德府(今河南安阳);德王,天顺元年封,成化三年就藩济南府。王府款瓷器流传至今的不很多,正德时有:吉府上用;嘉靖时有:朱府、晋府、秦府、黔府、晋府上用、潘府上用、潘府佳器、郝府佳器、长府制造、长府造用、晋府造用、赵府制造、赵府制用、秦府典膳所、秦府典膳所乙丑年造等;万历时有:德府造用、太和王府、万历年德府造、万历年制德府造、万历丁亥年造黔府应用、万历乙亥黔府制用等;崇帧时有:旷府佳器、甲戌春孟赵府造用等。南明时有:弘光元年旷府佳器等。清代王府款瓷器较少见,见有:道光庚子年定王府制、道光乙年定王府制、定府行有恒堂珍赏、道光丁未春定府行有恒堂制、造光己酉行有恒堂主人制、定王府制等。王府款多为器外底楷书款,以青花料书写较多,也有少量红彩款。

元青花、明青花、清青花三者,如何分清楚?


青花瓷作为中国传统名瓷,元明清三代都各有特色,对于青花瓷的创新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也因为这三个时期的瓷器烧造技术成熟程度不一样,所以青花瓷的表现也差异较大,特别是收藏者,分清元明清三代青花瓷,可谓必须练习的功夫。那么元青花、明青花、清青花三者,应该如何分清楚呢?

首先应该明确,青花瓷按工艺来划分,只需两大类就可以进行概括,也就是粗类瓷与精细瓷。此二者的差异是肉眼可辨的。因为青花钴料的发色不同,粗瓷颜色更偏深沉,而细瓷则有明快之感。这个特性在三代青花瓷中体现得各有不同,且由于钴料选择的不同,技艺侧重点的不同,辨别更加复杂,所以仅仅想通过某些口诀一次性掌握元明清三代青花瓷的特征并加以辨别是不现实的,但如果多多上手学习,就会发现,三代青花瓷的辨别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比如元青花,苏麻离青的使用可谓一大创举。这种青料的娇贵使得它需要与别的矿物质配合才能稳定发色,但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一种独特的青料,发色明艳恬静,蓝中带紫,深邃而不沉闷,无晕染或者局部晕染,整体发色稳定而明丽,是本土青料无法达到的效果。所以元青花比起后代瓷器,在颜色上很有特点,蓝中带紫并且明丽自然的,多为元青花瓷,因为苏麻离青在后世不断减少,与元代无法相比。

不过明代的青花瓷,又有另一番韵致了。由于明代的制瓷技术已有提升,特别是绘画水平的提高,使得明青花更具有中国传统的“文人气”,画面装饰留白合适,风韵独具。当然,在发色方面,早期的明青花也是采用苏麻离青的,所以与元青花有相似之处,但是后期采用本土青料,例如平等青等等,虽然明艳的紫蓝色少了一些,但是温婉秀丽的淡青瓷器也有了很大发展,婉丽淡雅,是元青花少见的。

元青花与明青花的烧造历史,为清青花提供了经验与基础,所以清青花的烧造无疑是更为成熟的。无论是对青花钴料的选择,比如结合不同的青料加以配比,再在釉中加入别的矿物质以达到明润的效果,且由于提纯技术的提升,整个清代的青花瓷相较于历朝历代,都有更多的完善与进步,特别是对于青花发色的控制,不再依赖于进口青料,而是在烧造的过程中通过技术手段加以调整,成瓷也更为精美。

元青花、明青花、清青花精品赏析及价格参考:

1:元青花孔雀牡丹带盖梅瓶,尺寸:高45厘米,估价:RMB 13,000,000 ~ 18,000,000,成交价: RMB 16,675,000 ,成交时间:2018-06-19,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2018春季拍卖会。

本品俊秀挺拔,胎质厚重坚致,釉质温润泛青,其盖为覆杯型,中置宝珠钮,外绘六瓣覆莲瓣纹,布局疏朗。在宋元明三朝,梅瓶为实用器皿,多为盛酒之用,故烧造同时必配瓷盖,而清代则以之为陈设或插花之用,故不需烧造盖子。其盖式样与江西高安窖藏出土的六个青花梅瓶当中的五个盖子一致。其肩部装饰孔雀穿牡丹花图案,一面绘雄孔雀回首收翅,恰好落地的瞬间,另一面则是雌孔雀俯首翔飞,与雄孔雀相呼应。所绘孔雀翎羽清晰,神韵尤佳,周围缠枝枝牡丹翩翩展姿,妍态尽见,此处纹饰布局与安徽繁昌县新港街道元代窖藏出土「元 青花孔雀纹兽耳罐」的主题纹饰一致,笔法疏朗清秀,如出一人之手。

腹部绘主题纹饰为缠枝牡丹纹,但见牡丹花开正浓,妍美饱满,仰俯有姿,枝蔓舒展轻盈,布局疏朗清新,笔意酣畅洒脱。纵观本品上下之装饰有别元青花常见繁密之风格,清雅可人,其牡丹枝蔓均以细笔绘就,灵空舒畅,尽显纤巧之柔美,犹见风姿之典雅。青花之色,苍翠妍丽,深入胎骨,兼有丹青之妙。底部涩胎,泛瓦红色,留有明显的垫烧粘结高岭尾砂的痕迹,为元青花装烧工艺的重要特征。除了本品以外,存世所见以牡丹纹为主题纹饰的元青花梅瓶一共十件,装饰风格的不同主要体现在肩部的纹饰,常见为缠枝花卉和云肩式图案两种,其中保存顶盖不失者仅得四例,分别为香港葛氏天民楼藏品、香港佳士得2003年春拍第640号拍品和江西高安窖藏两件出土品,它们的肩部装饰皆为云肩式图案。其中伊朗阿迪比尔神庙旧藏两件器皿则与本品纹饰布局最为相近:一为「元 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只是肩部少了双孔雀。另一为「元 染付灵兽牡丹唐草文梅瓶」,肩部装饰则为缠枝莲与天马麒麟,胫部为卷草仰莲瓣纹。

2:元青花麒麟缠枝莲纹大碗,尺寸:直径29.5厘米,估价:RMB 12,000,000 ~ 15,000,000,成交价: RMB 13,800,000 ,成交时间:2019-11-30,拍卖公司: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9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元青花瓷器最初烧造多应波斯地区王公贵族之需,造型、纹饰、功用皆依自彼地之风俗而定,一改宋瓷影青之纤薄小巧,隽秀素雅之风格,往往以器形巨硕着称。本品撇口深腹,体量硕大,造型端庄稳重。通体以青花料绘饰,发色浓郁,浓重之处带有黑色结晶斑点。外壁装饰分上下两层,上绘缠枝莲花,胫部绘仰莲瓣纹。口沿内侧亦绘缠枝莲纹一周,底心青花圈内饰麒麟纹,周身衬以缠枝莲纹。麒麟是古代传说中的祥瑞之兽,和凤凰一样,也有雌雄之分。雄的称为麒,雌的称为麟,绝大部分人都使用“麒麟”这一约定俗成的统称。古人认为麒麟长有攻击性的犄角却性情温驯,是一种“贤德”的神兽。

绘有麒麟纹样的元代青花瓷器多为大型器皿,收藏比较集中于海外。主要的几件有:大英博物馆藏的青花缠枝牡丹飞凤麒麟纹螭耳罐;伊朗国家博物馆藏青花麒麟狮子花卉纹罐;土耳其托普卡帕宫的青花麒麟花果纹大盘(附图);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青花飞凤麒麟纹盘,参阅《故宫博物院藏元代瓷器-上》,故宫出版社,页50)。观察上述器皿可以发现,麒麟纹样一般作为主题纹样装饰在大盘中心,或者是作为辅助纹样装饰在大罐的肩部。元青花传世数量甚为稀少,如此绘工精良、品相佳好的青花麒麟纹大碗更是难得一见,堪称元代青花瓷器之中的佼佼者。

3:元青花云龙纹大罐,尺寸:高28.5厘米,估价:RMB 8,000,000 ~ 13,000,000,成交价: RMB 11,500,000 ,成交时间:2018-06-19,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2018春季拍卖会。

此罐造型饱满,唇口,短直颈,丰肩,弧腹,为元青花经典造型。施釉肥厚滋润,釉色白中泛青,积釉处呈现鸭蛋青色泽。通体青花绘饰,颈部一周绘制卷草纹,近足处绘莲瓣纹,皆为元青花经典的边饰,余下皆留白,突出腹部为主题纹饰,布局简练,类似一例可参考伊朗国家博物馆藏「元 青花孔雀牡丹纹罐」,高29厘米,与本件体量相若,亦为口沿、足胫绘纹饰,腹部留白绘主题纹饰。腹部通体绘二行龙纹,一龙昂首向前,一龙回首而望,皆张口露齿,肌肉鼓胀,气息豪迈雄劲,身材飘逸灵动,极具神采;龙为三爪,为元代青花龙纹标准制式;龙身周围绘制火焰状祥云朵朵,烘托龙之苍劲、洒脱、雄伟之势,整体笔法洒脱豪放,青花一色苍翠妍丽,有如水墨之凝重晕染,颇得笔墨意趣。多数元代龙纹瓷,龙鳞绘画皆为交错网状画法,而本品不同于前者,则是由细笔勾绘致密鳞片轮廓,可见绘画者用心至深和技法高超。公私典藏所见装饰龙纹之大罐多绘单龙,绘双行龙者寥寥可数,此件更见珍稀。本品之青花苍雅雄浑,彰显出一份浓郁的文人水墨画的效果,云龙的精神气质生动威猛,例如龙爪的刻画,显得比其余要锋利遒健,肘毛的刻画更见飘逸。同样绘有行龙纹的一件可参考高安市博物馆藏「青花云龙纹带盖梅瓶」,1980年江西省高安市窖藏出土,笔触、画法均有本件高度相似,可供参考。

4:明永乐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尺寸:36.5厘米,估价:HKD 80,000,000 ~ 120,000,000,成交价: HKD 168,660,000 ,成交时间:2011-10-05,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1年秋季拍卖会。

5:明宣德青花地留白石榴纹大盘,尺寸:直径51厘米,估价:RMB 900,000 ~ 1,500,000,成交价: RMB 1,955,000 ,成交时间:2018-12-08,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2018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明宣德年制」款。

浅弧壁,平底,圈足。盘内、外壁采蓝地白花装饰。盘心饰折枝石榴,内壁一周饰缠枝各饰花卉。外壁饰缠枝莲纹。白花部分均有暗刻,划出的细部纹饰。平沙底,外口沿下青花书「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横款。由元代开始以回青钴烧制瓷器以来,瓷工和画匠亦尝试以钴料创烧不同设计的纹饰,其中以蓝釉作色地,主纹饰则以暗划幼线和留白展现的手法最为大胆新颖。此设计上的最大难度,是要在厚润施釉和留白位及纤幼划花纹饰取得平衡。确为景德镇御窑广的艺匠带来新的挑战。由于成功烧制的比率偏低,大量不达标的盘子都被打破弃掉,得以保存而完整地流传后世者翏翏可数。明初洪武和永乐年间,此修饰手法更似被完全放弃。直至宣德一朝才再次采用,并极限度的生产。

6:明万历五彩青花鱼藻纹盌,尺寸:10.5厘米,估价:HKD 600,000 ~ 800,000,成交价: HKD 937,500 ,成交时间:2019-04-03,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9年春季拍卖会。

7:清乾隆青花春耕图双福如意大抱月瓶,尺寸:高59厘米,估价:HKD 60,000,000 ~ 80,000,000,成交价: HKD 69,850,000 ,成交时间:2018-05-30,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8年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六字篆书款。

这件珍罕之作器身敦硕,釉下钴蓝画工娴熟,前后腹各饰一面大型圆形开光,内绘耕耘图,边框环饰规整的缠枝牡丹纹。颈侧对称置蝙蝠耳,衔一枝喻长生不老的灵芝,瓶颈前后亦各绘一只蝙蝠。这些蝠纹与蝠耳俱上下倒垂,皆因「蝠」象征「福」,而「倒」谐「到」,故「蝠倒」喻指「福到」。瓶耳下方各绘莲花一朵,花下所悬饰物样式繁复,似结合了「卍」(音同「万」)及「寿」字,合指万寿无疆。其下悬磬音同「庆」,暗指「吉庆」。瓶腹前后的两面大型开光,描绘的是一派闲适自在的田园耕耘景致,对于渴望返璞归真、远离案牍之苦的中国文人来说,观之定然心驰神往。实则,其寓意之深远,远不仅止于此。

8:清乾隆青花龙凤云蝠纹鸠耳方壶,尺寸:37.3厘米,估价:HKD 30,000,000 ~ 40,000,000,成交价: HKD 44,537,500 ,成交时间:2017-04-05,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7年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乾隆年制》款。

9:清乾隆青花八仙贺寿螭耳尊,尺寸:35厘米,估价:HKD 28,000,000 ~ 35,000,000,成交价: HKD 44,440,000 ,成交时间:2016-10-05,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6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乾隆年制》款。

【陶瓷文化】元、明、清青花瓷器的区别比较表


造型:器物造型的线条古朴、自然、构图圆弧中带柔,大件器物为主。

胎质:胎较粗松,带生烧味,含沙粒直至明代早期,胎体厚重,在圈足上能见枇杷红(即窑红)

底釉:影青(透明度较好)卵白或曰枢府(较浑浊)。

纹饰:运笔粗矿,自然潇洒。以大笔写意的花卉、人物为主,生活气息较浓。

青料:国产土青,进口青料

烧制工艺:砂底几乎都有窑红、铁锈斑块、粘砂。琢器多有接口,二节或多节。

款识:至今未见

造型:浑朴、敦厚。线条圆浑柔和,构图以弧线为主,大件器物早期不多,晚期增多。

胎质:胎骨较细腻(较之元代),胎色白度好些,密度也较紧,但瓷化程度并不高,较之元代器体要薄而灵巧,部分好的官窑器上能见枇杷红。

底釉:早期:白中泛青(或为枢府釉),釉质肥厚滋润,给人以含蓄的感觉,甚至是玉的感觉,有古典美感。后期:白度相对增强,釉质较肥厚,光泽不太强,釉色给人以深沉含蓄的感觉。

纹饰:用笔豪放,生动。题材广泛,取于自然,多写意,少写生。有人为意识,但仍以自然为主。

青料:国产青料:浙江土青、平等青(陂塘青)、回青(佛头青)、石子青、进口苏麻离青。

烧制工艺:常见窑红。釉底有缩釉、窑缝。罐类多见接口,器足根尖如鲫鱼背。多为釉底,少见砂底。底少有粘砂、跳刀痕。初有圈,砂底细腻光滑。

款识:始于永乐。宣德款式最多,有青花书款,阴、阳刻款等,楷、篆均有。

造型:轻巧、灵秀。线条挺直生硬,构图以直线为主,大件较多。

胎质:胎质较坚硬、致密,瓷化程度好(所谓中国真正的瓷器),胎质细腻,胎色较白,器体较薄,很少见有枇杷红的。

底釉:底釉发白略泛青,给人以光亮的感觉(康熙、乾隆最白,所谓浆糊白)。釉质细而薄,玻璃化程度好,色泽耀眼,有点刺眼,不够含蓄。

纹饰:用笔纤细,严谨。构图较图案化,甚至是拘谨刻板,较多人为意识。题材多仿古,以吉祥类图案为主。

青料:国产青料:石子青、明珠料、洋蓝。

烧制工艺:少见窑红,缩釉。琢器基本不见接口,器足根圆浑如灯草根。不见涩圈,多为釉底。少见跳刀,粘砂痕。

款识:历朝均有,款式多样,有青花书款,阴、阳刻款,楷、篆均有。

明、清紫砂陶人款


明、清时宜兴紫砂壶上多署工匠姓名款。文献记载的明代制壶名家有供春、时朋、董翰、赵良、元畅、时大彬、李仲芳、徐士衡、蒋伯、欧正春、邵文金、邵文银、陈俊卿、陈用卿、东仲美、沈君用、惠孟臣等,其中以时大彬最为著名,但这些名家的真品,今天已很难见到。且由于后人滥仿,即使偶见署名款的作品,也常使人真假难辨。时大彬的作品是最突出的例子。幸而60年代以来,国内一些明代晚期墓葬中出土了几件署时大彬款的紫砂器,为鉴定提供了相对可靠的标准器。1984年江苏无锡县甘露乡崇祯二年(1629年)墓出土一件三足圆壶,壶把下方的腹面上阴刻横排楷书“大彬”二字;1986年底,四川绵阳明代晚期墓出土一件紫砂圆壶,壶腹上阴刻“大彬仿古”四字款;1987年,福建漳浦万历四十年〔1612年〕墓出土一件鼎足盖圆壶,外底阴刻“时大彬制”四字款;1987年,陕西延安柳林乡崇祯十二年(1639年)墓出土一件紫砂提梁壶,腹部阴刻“大彬”二字。以上紫砂壶上的刻款,均为楷书体,字体端庄,规整洒脱,下刀时重,起笔方面锐,笔划之间干净利索,毫不脱泥带水。清代紫砂壶名家迭出,成就可观的艺人有陈鸣远、邵玉亭、王南林、殷尚、陈荫干、邵旭茂、杨季初、陈县生、畅彭年、虔荣、邵大亨、瞿子冶、邵友兰、黄玉麟等。这些名家多有落款的作品传世,其中以陈鸣远、陈曼生的作品最为著名。清代紫砂器上出现印款,以上名人作品上的姓名款,或刻、或印、字体或行、或楷、或篆,均极规整。如所见传世陈鸣远南瓜式壶,腹部刻有 “仿得东陵式,盛来雪乳香”诗句,句后刻“鸣远”,均为行书字体,其下又有“陈鸣远”方形印章。传世陈曼生匏瓜壶,腹部刻“饮之吉匏瓜无匹”句,句后刻 “曼生铭”,均为行书字体。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陈曼生覆斗式紫砂壶,壶体一面刻“其气清华七碗之后能浚紫霞”句,句后刻“曼生”二字,字均为楷书体。再如邵友兰在其所制砂壶上的落款,有椭圆式带边纹的“阳羡邵友兰制”,或带边方章“友兰秘制”、楷书小印“友兰”等。陈荫千制竹节式紫砂提梁壶,在外底印有“陈荫干制”方形篆书章款。

明青花壶


五彩缤纷的陶瓷艺术中,赤、橙、黄、绿融会互通,各领风骚;而青花瓷器以其清新高洁、雅致隽永独步一方,历数百年而不衰,既古老而常新。

青花是最著名的釉下彩品种,用钴料作着色剂,在坯体上直接描绘后再罩上透明釉,经高温一次性烧成。钴料发色湛蓝,烧成后清爽醒目,但产地不同往往使效果不一。

明代青花壶 规格:高29.2cm

钴蓝的应用始于公元前15、14世纪的古埃及,当时用在香料瓶上作装饰。未久,伊拉克等中东地区将钴蓝施于陶器釉。在中国,长沙战国墓出土有以钴着色的蓝色琉璃珠,经研究,认为与中东地区所用为同一成分,系进口青料,说明在战国时钴蓝已从西亚传入我国。唐三彩中的蓝釉和唐青花是钴蓝用于中国陶瓷釉彩的最早例子,但当时国内钴土矿尚未发现,钴蓝原料靠进口,来之不易,故没有大量应用。宋代青花瓷器上的钴蓝成分经分析认为是国产(属于高锰型),但国产钴土矿还处于开发的起始阶段,所以宋青花为数也很少。

元代景德镇青花瓷的烧造进入成熟期,代表着青花时代的真正到来,所用钴料进口、国产均有。

明、清两代青花的生产基地还是景德镇,所用钴料有进口的苏麻离青(如永乐、宣德时期),青色浓艳;也有用国产的陂塘青(如成化时期),色较清淡;嘉靖时用云南运来的回青和石子青的混合料,效果较好,蓝中微泛红紫,色泽鲜亮。

青花是明、清时期彩瓷制作的主流,景德镇因其地位特殊、产品冠绝全国而被其他小窑模仿。景德镇窑本身在不同时期也有特点,并非一成不变。如嘉靖一朝,景德镇官窑产瓷约达六十多万件,民窑更是难以统计。其时官窑器胎体较厚、细白,釉层厚而釉面光亮,器型有日用器皿碗、盘、壶、碟、罐。另流行方形、棱形器,如方碟、方罐、瓜棱形瓶等。

清三代青花到清晚期青花的特点转变


清代的青花瓷制造,无疑以“清三代”著称,即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青花瓷器,其中康熙时期的青花瓷尤为精美,说它“独步大清”也是不为过的。这三个时期的青花,有共同的艺术审美之处,更多的是其精彩纷呈的一面。

1.清康熙青花五彩山水人物纹将军大罐,拍卖成交价格:55,476,000元;尺寸:高47.5cm;MD18.6cm;BD21.3cm。典型的大清康熙年青花五彩山水人物纹将军大罐,宝珠顶盖,盖为康熙时期五彩花卉纹盖,直唇口,短颈,丰肩,鼓腹下渐收,腹部绘制山水与人物,呈献清代康熙年下的写意生活,整体画法古朴,人物细腻,山水画工俊朗,疏密有致,色彩明艳。彩料老化自然,圈足底部满釉,底部修足明显符合康熙时期时代特征。

康熙时期的青花瓷,大多造型挺拔硬朗,在胎釉彩上有“紧皮亮釉”之特点。至于纹饰,是与当时的社会习俗和帝王的审美情趣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早期多出现一些体现古代战争场面的纹饰,后期社会安定时则多出现耕织图、山水人物图等。另外,双圈足是康熙时期颇具时代特征的一种底足特征。

2.清康熙青花五彩山水人物纹将军大罐,拍卖成交价格:12,000,000元;尺寸:高31.5cm;直径40cm。此尊外形滚圆,是呈苹果状的水盂,口内敛若果蒂,下凹于圆腹之中,无颈,鼓腹,至足部渐敛,卧足。尊外饰两条青花五爪龙纹,气势磅礴,颇具皇家风范;满纹饰青花折枝、盛开牡丹花卉数朵。口沿饰四朵小团花,间以火云弦线,肩部圈饰如意纹,近足处缀几何蕉叶纹。胎体厚薄相宜,瓷质洁白细腻。底署青花三行六字无框楷款。

及至雍正期间,青花瓷的造型变得较为秀气柔和,胎体此时是最白的状态,基本没有什么杂质。纹饰变得更为讲究秀美,布局上更为合理,纹饰主题多流行花鸟、风景图案。此时的器足多呈现泥鳅背特征,具有滚圆、细腻、光滑之特点。

3.清康熙青花开窗矾红山水纹梅瓶,拍卖成交价格:37,000,000元;尺寸:高40cm;口径65cm;底径15cm。

到了乾隆时代,由于前两朝的艺术沉淀与成器影响,此时的青花不论是造型还是制造工艺,都变得更为复杂。同时制瓷多用青白釉,少数用粉白釉,釉面均匀莹润。此阶段有一个胎体上的变化,即胎壁较前朝青花略厚,但整体仍然细腻洁白,具有坚实的瓷质。此时国内受西洋文化的影响较大,这种影响同样也体现在制瓷工业上,尤其是纹饰方面,出现了较多西洋妇孺形象以及儿童画等。

4.大清康熙青花釉里红长寿鹤寿桃花瓶,拍卖成交价格:9,810,000元;尺寸:高43cm 直径11cm B:13.5cm。

“清三代”青花的出彩,一来是因为这三个时期的青花瓷器在工艺上都有很好的保持和进步,在造型、纹饰等方面各有特色;二来也因为雍正、乾隆时期造型创新是非常多的,达几十种,但是乾隆之后的造型没有大的创新,基本延续前期的品种和风格。

5.清雍正 青花缠枝花卉纹蒜头大瓶,拍卖成交价格:60,184,920元。瓶蒜头,束颈,圆折肩,弧腹渐收,圈足。通身以青花装饰九层纹饰,口沿饰缠枝菊花纹,颈部饰蕉叶纹上下相对,每组蕉叶纹由长短蕉叶相互重迭,极具层次感,颈部下部绘折枝莲及回纹。瓶肩部则饰如意花卉纹、缠枝莲纹及折枝花,肩部下方饰方形蕉叶纹一周。瓶腹部满饰缠枝花,近足处饰海水纹。底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篆书款。

这个原因,既可以解释为何清后期,尤其从咸丰年开始,青花瓷器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新器问世;也可以从侧面映证,晚清制瓷尤其喜爱仿烧前朝青花,既说明前朝器物的精美绝伦,也能看出清晚制瓷工业在创新性上的匮乏。

6.清雍正 青花穿花龙纹长颈胆瓶,拍卖成交价格:61,170,600元;尺寸:38.6cm。青花龙纹长颈胆瓶,瓶腹饱圆,器颈转折柔润修长,绘五爪飞龙气势万千,穿梭繁花折枝地,将雍正帝的思古之情与审美高度,纳于一身。

在晚清的仿前代青花之路中,咸丰是走得较为艰难的,虽然官窑青花的质量一度出现回转,但是由于朝代持续时间短暂和西方列强的入侵,青花总体产量非常少并且整体质量比较欠佳。

7.清雍正 青花「折枝花果」图凸莲瓣撇口瓶 ,拍卖成交价格:36,325,560元;尺寸:42.3cm。此雍正青花折枝花果凸莲瓣撇口瓶标志着清初景德镇御窑厂的至高成就,也体现了御窑督陶官唐英(1682-1756,字俊公,号蜗寄居士)的创意材华。唐英十六岁任内务府员外郎,事于养心殿,看尽养心殿作坊的珐琅作及画作,耳濡目染,成为他当督陶官时品味和灵感的泉源,对清初瓷器制作作出卓越贡献。

其造型趋于笨拙,纹饰也显得呆板,一般的胎体较前代厚重一些且胎质粗松、釉面稀薄泛白,故而精品青花十分之少。

8.雍正 青花粉彩八桃梅瓶,拍卖成交价格:17,501,850元;尺寸:高42cm。

到了同治年间,景德镇官窑的生产状况有所恢复,但是产量也比较少,并且器物整体造型仍然大面积地欠缺秀美的气质,纹饰虽然不特别呆板,但是开始“图案化”且笔法细弱,所以创新的精品几乎没有,而以少数仿明代器物为佳品。

9.清乾隆 青花胭脂红料双凤戏珠纹龙耳扁壶,拍卖成交价格:106,519,600元;尺寸:高48.9cm。壶唇口,短颈,颈、肩处饰对称夔龙耳,扁圆腹,椭圆形圈足。通体青花绘牡丹、莲花和芙蓉,再缀以胭脂红料花朵;口沿下绘如意云头纹一周;腹两侧胭脂红料绘双凤戏珠纹;足墙饰缠枝莲纹。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

光绪时,制瓷业的复苏情况良好很多,有“回光返照”之感。光绪仿前代青花瓷的水平较高,所以整体的造型比较丰富,纹饰多彩,笔法细但拘谨。工艺上,其胎质坚密细白,但与清前期相比又松软一些。宣统时期的官窑瓷规整精致,又具现代气息,间或产少量仿前清青花瓷。虽然宣统制瓷业的时间非常短,但也算给清朝及中国古代官窑瓷器画了一个完整的句号。

10.清乾隆 青花缠枝花卉纹贯耳瓶,拍卖成交价格:82,935,000元;尺寸:高59.2cm。

11.清乾隆 青花春耕图双福如意大抱月瓶,拍卖成交价格:56,718,200元;尺寸:高59cm。这件珍罕之作器身敦硕,釉下钴蓝画工娴熟,前后腹各饰一面大型圆形开光,内绘耕耘图,边框环饰规整的缠枝牡丹纹。颈侧对称置蝙蝠耳,衔一枝喻长生不老的灵芝,瓶颈前后亦各绘一只蝙蝠。

12.清晚期 青花八宝纹贯耳瓶,拍卖成交价格:275,000元;尺寸:高46cm。

13.清晚期 青花九桃子天球瓶,拍卖成交价格:清晚期 青花九桃子天球瓶元;尺寸:高60cm。直口,束长颈,斜肩,圆腹,卧圈足,器形高大丰满,极为规整。器身通体绘青花九桃纹,绘画自然写实,形象生动,青花发色深沉浓艳,釉汁清淡润泽,包浆自然。

清豆青釉青花八仙人物方瓶一对


这对瓶外形为四方形,撇口束颈,斜腹下收,在豆青地上用青花描绘人物,青花发色沉稳,豆青色莹润,主题纹饰为八仙,乘祥云,持法器,一派神仙凌云之态。此瓶工艺较为复杂,非用旋床旋坯成型,而是使用长方形泥片拼接成型,之后晾坯烧造,费工费料,故数量不多,自清代中期开始,神仙人物、斗鸡戏狗一类的图案十分盛行,这也与当时安定兴盛的社会环境有关,故绘画此类神仙轶事图案的器物较多,这也是清代中期社会闲逸风气的一个典型写照。

各位爱好收藏的朋友,我们在买入之前一定要找有国家资质的专家看一下,友情提醒且不要找收藏爱好者看,或许你觉得让收藏爱好者看一眼也就十几块钱,那你有没有想过收藏爱好者就是来挣这十几块钱的那,聚少成多。也就是抓住了人们这种钱又不多又可以鉴定一下的心理,打着幌子做鉴定;你拿着他的鉴定出手能给你带来有力的帮助吗?而你拿着故宫、国博的鉴定专家结果,这种分量你应该是分的清的吧;而当你买到假货的时候不要说古玩行业水深,而要从自身找原因,如果不贪图小利,如果懂点鉴定,又何来被骗;关注我们账号,每天推送一篇文章先从鉴赏知识还是从新学习古玩;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明、清民间青花人物物瓷画的漫画味》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明、清民间青花人物物瓷画的漫画味》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明宣永乐青花瓷器鉴别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