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晶釉为传统陶瓷增色

结晶釉是用来装饰瓷器、精陶的一种别有风味的艺术釉,是高温颜色釉品种之一。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结晶釉工艺的发展,传统陶瓷艺术变得更具时代品位,也更具有投资和收藏的价值。

结晶釉形成于高温下釉料中金属的饱和溶液在缓冷过程中析出的晶体密集形成线状、点状、斑块状、花朵状等形态。远在唐代,就有了结晶釉的萌芽;宋代建窑、吉州窑和北方瓷窑烧制的铁黑釉结晶,黑釉上半露银白色如兔毫状的细丝,称“兔毫”、银灰色光泽的小圆点称“油滴”、还有玳瑁斑、鹧鸪斑、铁锈花等多种结晶釉,被认为世界上最早成熟的结晶釉品种;清代又出现茶叶末、鳝鱼黄、蟹甲青等新品种,越发精美。

结晶釉的种类很多,有高温结晶釉,也有低温结晶釉。按它的组成不同,又可分为硅酸锌结晶釉、硅酸钛结晶釉、砂金石釉等。过去由于受工艺条件限制,结晶釉产品稳定性不高,结晶的大小与出现的部位往往难以控制,好的结晶釉产品不多。而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商进一步掌握了结晶釉的制造规律,近年来出现了许多巧夺天工、瑰丽奇特的结晶釉,丰富了陶瓷装饰,为我国的陶瓷事业增添了新的光辉。

航诚艺都精品商场经营德化结晶釉的徐先生介绍,由于结晶釉有无穷的变化,每一次烧制都有着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除了瓷器的造型可以相同外,每件作品图案开花的颜色、形状、位置、大小等都各不相同,因此每一件都是孤品,已经受到市民投资和收藏的喜爱。

扩展阅读

中国陶瓷传统器形——莱菔瓶


清康熙豇豆红釉莱菔瓶 故宫博物院

莱菔即萝卜,故又名“萝卜尊”,清康熙朝独特尊式之一,器呈侈口、细长颈下饰双弦纹、丰肩、长腹下敛、假圈足,足脊窄细若萝卜。

中国陶瓷传统器形——橄榄瓶


清雍正官窑粉彩蝠桃橄榄瓶 上海博物馆

撇口,短颈,肩、颈部内收,腹部微鼓,足部外撇,口、底大小相若,瓶体似橄榄,故名。宋代河南登封窑创制,清代仍有烧造,造型略有变化,颈部稍长,匀称秀美。

中国陶瓷传统器形——棒槌瓶


康熙洒蓝釉描金花鸟棒槌瓶 钓鱼台国宾馆

清康熙景德镇窑黄地三彩戏图方棒槌瓶 法国吉美国立亚州艺术博物馆

软棒槌瓶,是与硬棒槌瓶相对而言,特指雍正初期烧制的一种器形,造型不及硬棒槌瓶挺拔,口外侈,束颈,溜肩,直筒形腹,腹下略收,足尖圆滑。常见青花,五彩。

中国陶瓷传统器形——天球瓶


明永东青花穿莲龙纹天球瓶 国立故宫博物院

清乾隆粉彩蟠桃纹天球瓶 国立故宫博物院

天球瓶是受西亚文化影响极深的一种瓷器造型,创烧于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景德镇窑,多见青花,以海水龙纹为贵。永乐朝开始成为观赏式瓶,宣德年间较为流行。瓶形为小口、直颈、丰肩、假圈足、砂底微凹。因圆球腹硕大,像是从天降下来似的,故名。宣德天球瓶胎骨厚重,敛口短颈,上阔下敛;腹大而扁,砂底微凹。后仿的器型多颈长腹圆。清代天球瓶颈稍长、腹较圆,康熙时为平砂底,雍正为直口微撇,腹扁圆,乾隆时天球瓶直口较粗,圆腹,假圈足,部分为釉底。除了传统的青花品种外,五彩、粉彩等彩绘天球瓶出现。

中国陶瓷传统器形——宝月瓶


清乾隆青花八宝纹双耳宝月瓶 故宫博物院

清代的一种瓷器造型,亦称“抱月瓶”。小口、直颈,颈侧双耳,因瓶腹似圆月,故名。明代永乐、宣德景德镇窑常见器物之一,雍正早期烧制,后停烧。乾隆时又有烧制,多为青花。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