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安:彩陶文化捍卫者

马家窑文化以彩陶器皿为代表,它的器型丰富多姿,图案富于变化,色彩绚丽,是世界彩陶发展史上一大奇观,是人类远古先民创造的最璀璨的文化之一。它除了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以外,还有可贵的文化、观赏及收藏价值。甘肃省马家窑彩陶博物馆馆长、书法家王志安,在彩陶文化的保护、研究、推广等方面功不可没。以他为首的甘肃省马家窑彩陶研究会以几十年的努力研究这个领域,掌握了彩陶文化的精髓,在鉴定与市场价位评估领域有相当的权威性和话语权。

独特研究方向

彩陶是远古先民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矿物质原料彩绘,然后入窑烧制,烧制成形的彩陶表面有赭红、黑、白诸种颜色图案。

王志安对文化艺术尤其是彩陶文化有发自内心的喜爱。上世纪80年代,王志安在甘肃临洮县收集到一件彩陶,因与中央美术学院叶浅予教授的一段文化渊源,王志安许诺将此件彩陶赠与叶老,不想却失手打破,他在懊悔的同时再度寻找,周折许久又找到一件彩陶,令他遗憾的是叶老这时已故去。不过这件事最终促使他走上了收藏彩陶的道路,至今已有30多年。

1996年遇到的一件事,坚定了王志安收藏的决心。八一电影制片厂来临洮县拍摄电影。当剧组得知,有着深远影响力的马家窑文化遗址在临洮,却没人重视,他们感慨临洮人是“抱着金饭碗讨饭吃”。当时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美工张春荣也是发现、研究和推动东巴文化的重要人物,他说:“现在的云南以东巴文化为支撑,每年为政府创造几百万到几千万元的收益。为什么不能把马家窑文化作为一个文化资源开发推广?”与剧组人员的交流让王志安深有感触,随即与地方政府沟通,成立了民间文化研究组织,马家窑文化研究会应运而生。王志安被选为马家窑文化研究会的会长,更促使他全身心致力于马家窑文化的研究与彩陶收藏。当初,王志安仅是个人爱好而收藏,手里只有10多件器物,研究会成立后,他开始大量搜集彩陶,从此为研究而收藏。

马家窑文化是新石器时期华夏文明晨曦中一道绚丽的霞光。即使现在出土的彩陶,其图案仍然精美、典雅,不失古朴、粗犷、大气、浑厚之风。经多次商讨,马家窑文化研究会最终确定了研究方向:解读马家窑文化彩陶上的纹饰图案。以前的彩陶研究多以分期断代和确定文化类型为主,没人对图案作专门研究。从甲骨文开始,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3500多年,之前的1500多年的时间则是以传说和图画记载。王志安从这个思路入手研究远古陶器,借助图案解读历史,也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甘肃是马家窑文化的主要分布区,有着得天独厚的马家窑彩陶资源,很多彩陶实物散布在民间,便于搜集、研究。

研究会由成立初期的2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280多人。2003年,经甘肃省民政厅审核,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成为省文化厅直管单位。2003年5月份,马家窑彩陶博物馆在王志安自己的5层小楼里安家并对外开放。

马家窑彩陶博物馆目前有2000千多件藏品,在馆里展出的代表性器物有700多件。图案大致可分为象形和抽象两种。经鉴定,马家窑文化彩陶的历史已有5800年到4050年,大致可分为四个类型和时期。石岭下类型:距今5800年—5000年;马家窑类型:距今5000年—4650年;半山类型:距今4650年—4350年;马厂类型:距今4350年—4050年。

研究会和博物馆的经费几乎全部由王志安个人旗下的文化产业提供,现在每年的经费总额约七八十万元。彩陶的收购价逐年上涨,由早期的几十元涨到万元以上。博物馆至今共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若以现在的物价来衡量,博物馆的全部彩陶估价高达2亿多元。

破解图案密码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字符号图案,距今有四五千年的历史,而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只有2000多年,但“”字符号当时已在马家窑彩陶的远古艺术中出现。“”字符号的雏形类似鸟的头尾和两只飞动的翅膀,王志安进行了大胆猜想,认为这个图案应该是鸟。彩陶上的整体图形类似太阳,王志安认为远古人不理解太阳周而复始的“运动”,他们的概念中,是鸟在带着太阳“飞”,即是远古人思维中的太阳鸟。他们希望太阳能永久性带来光明、温暖、安乐、幸福,进而形成了对太阳的崇拜。古人以极强的创造力,把图案加以抽象、归纳后变成现在的“”字符号。同时,符号本身很像转动的风铃,古人显然把太阳“轮回”的概念加入其中,恰好与佛教的轮回转生概念相一致。甘肃的不同区域都发现了“”字符号,说明远古人的迁徙很频繁,或许佛教的源起还需要作更多考证。

另有一些陶器上“”字符号和女阴图案相邻并对称放置。女阴代表当时的生殖崇拜,象征生命的开始,有阴的含义;人的生命终结后灵魂归天,以“”字符号表达阳的含义。王志安认为,古人将女阴符号和“”字符号并置在彩陶上,他们已在思考“人从何处来,到哪里去”的问题。这也是古人“阴、阳”的原始哲学思维,是对人生和世界的规律性原始探索。这个观点提出后,得到武汉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导师陈望衡、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导师李曙华的认同。博物馆里还有很多珍贵器物,如4300多年历史的“播种人”,60多公分高的马家窑水纹精美彩陶等,都有着很高的文化及收藏价值。

发展前景广阔

博物馆的创建是王志安个人情结所致,“彩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源头,意义重大。要把彩陶保护好防止文化流失。东方民族具有强大的文化根基,西方近代在商业资本文明方面走在我们前面,但不代表文化的总体性。我们有强大的5000年文化做支撑,要找回自己的文化源头,坚定民族自信心”。

他庆幸,彩陶文化推广得不错,2006年,央视“探索与发现”栏目曾做过6集的彩陶纪录片《神秘的中国彩陶》,王志安作为主讲解读了彩陶纹饰。随后山东、甘肃等省电视台也邀请他录制彩陶节目。其博物馆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

在博物馆的运营模式上,作为中国博物馆协会民办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的王志安,赞同博物馆和旅游相结合,开发相应衍生品创造经济效益,改善私人博物馆的生存困境。目前,虽没有直接效益,但间接效益不可小觑。四川、浙江、江苏、广西等省区纷纷邀请王志安前往讲学、交流。随着其个人影响力的逐渐扩大、博物馆知名度不断提高以及创新的研究成果被广泛认同和推广,王志安确信今后各方面环境会变得更好。

延伸阅读

原始物质文化之原始彩陶


黄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在距今六七千七年以前的母系氏族社会,先民就生活繁衍在黄河流域这片广袤的原野上。仰韶文化的彩陶是母系氏族社会最灿烂的原始物质文化之一。它是1921年最早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发现的,据碳14的测定,仰韶文化的彩陶距今8000年到5000年,主要分布在我国河南、陕西、青海等地,细分又有北首岭、半坡、庙底沟、秦王寨等若干类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彩陶。半坡彩陶的造型有钵、盆、壶、罐等,纹饰有丰富的几何纹和动物纹。从1955到1957年,半坡遗址一共出土7件类似的人面鱼纹盆,对盆内人面图案的寓意,有不同的理解,多数人认为是原始巫师在乞求渔猎丰收,也有一部分人认为是某个原始部落的图腾崇拜。虽无法断定哪一种说法更贴近事实,但这无疑是当时人们原始渔猎生活的真实写照,彩陶盆上除了夸张的人面纹以外就是鲜活的鱼和用于织网的鱼梭。这些图形揭示了人与鱼的关系,它以早期绘画的形式告诉我们,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母系氏族社会,黄河岸边的先民已经能够依靠渔猎生存,并且会使用简练抽象的线条反映他们的现实生活。

仰韶文化的彩陶是我国原始时期的艺术珍品,现代人对彩陶艺术内涵丰厚的纯朴抽象之美有了初步认识以后,也开始收藏彩陶,随之而来的是铺天盖地的仿品。尤其有动物或人面图案的器物被作为仿品的首仿,此外还有不少绘植物、花卉、水纹、圈点纹的。一般说来,目前流通市场上所见到的比较完整的人面鱼纹盆全是假的,摊贩的彩陶是真真假假掺和在一起出售的。彩陶的鉴定有相当的难度,没有多年的经验和积累不行。这种积累包括看真和看假,光看真的,不深入市场看假的,也不行,鉴定本身就是对比。目前交易市场上彩陶虽然比比皆是,但是真东西的比例越来越小,即使有也并不漂亮,大多彩绘剥落,器身修补。假货有两种情况:一是完全的新烧,二是粘补过的老胎后加彩绘。多数情况下,凡是泥色鲜亮,黑彩厚而漆黑,画法精致光滑完美者,多值得怀疑,因为五六千年是十分漫长的,泥土、空气中酸碱物质和微生物的侵袭不可能不留下一点痕迹,这些痕迹与人工的作旧是不一样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常年陈列有重要遗址出土的彩陶器,是具有代表性的标准器。收藏彩陶丰富的还有河南、陕西、甘肃、青海等地的博物馆和考古研究所,北京有一家私人专题收藏的古陶瓷文明博物馆,这些博物馆陈列的彩陶都是很好的正面教材。必须把真的彩陶完全掌握好,有了“感觉”以后,再到市场上“捡漏儿”,不然捡来的很可能不是“漏儿”,而是一堆现代垃圾。

彩陶的鉴定实际上已经没有秘诀,现代信息社会一切都是公开的,专业工作者的所有的经验都通过文章、媒体广泛传播,作假的人钻研的劲头要比业余爱好者强几倍,甚至比专家还要“专家”,没有什么人能阻止仿品的流通。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沿着黄河中上游地区仰韶文化彩陶的发源地一路考察下去,浏览所有收藏单位的出土物,数万件早期艺术真品过眼后,还有什么秘决需要去请教别人吗?

舞蹈纹饰陶盆

新石器时期晚期的马家窑文化因首先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窑而得名。马家窑文化距今5300年到4000年,是中国地区仰韶文化的地方分支。它东起陇东山地,西到河西走廊及青海北部,北达甘肃北部及宁夏南部,分布范围广。花纹瑰丽富于动感变化是马家窑彩陶主要装饰特征。胎泥为橙红色,以粗线条的黑彩绘出弧形的长短几何状线条,多见水波纹、旋涡纹、圈点纹,也有鸟纹、蛙纹、鱼纹、蝌蚪纹等,最著名的一件作品是1973年在青海省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马家窑人物舞蹈纹彩陶盆,此盆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是我国目前最早描绘舞蹈图的古代陶器。盆大口微敛,卷唇翻沿,下腹微收,小平底。深红色陶胎,以黑彩于口沿画弧线圈足纹,内壁绘3组舞蹈人纹,每组5人,手拉手跳集体跨步舞,舞姿优美,场面热烈。

舞蹈纹彩陶盆从历史和艺术的角度上说都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近些年来出现不少仿品,器物大小和纹饰都十分相似。彩陶的销售与仿制多年以来自成体系,有来自甘肃、青海等地的商贩长驻北京负责联系客户,有专门负责挖盗、负责仿制以及长途贩运的。彩陶长期以来真假掺半,鱼目混珠,已经持续了二三十年的时间。

由于彩陶的发展持续了几千年,分布的地区遍及北方数省,广袤的中原大地有数不清的原始部落遗存,出土物相当多。除了木头和树叶以外,没有任何其他容器可以使用的年代,水需要贮藏,食物需要盛装,全部依赖于陶质容器,数量极多是十分正常的。连绵不断的挖掘至今没有穷尽,与瓷器相比,真的彩陶在民间流通市场上还是可以见到的,但总的趋势是越来越少。10年前,在民间的交易市场上马家窑彩陶罐比比皆是,而现在大多是很一般的东西,精美的器物明显地少了,绝大多数是新烧。一件仿品,与原物大小一致,是完全照实物制作的,没有见过国家博物馆实物的人很容易上当。仔细观察会发现:首先在造型上两者是有区别的,真品饱满丰硕,由口至底的外弧线自然顺畅,仿品的腹部线条很拙笨,其次是陶泥的颜色,真品陶泥细腻红中泛黄,表面打磨得十分光亮。仿品陶泥颜色发暗,呈黄褐色,泥质粗,泥料中有尚未溶解的杂质,胎土有浅黑色的斑点。马家窑彩陶的粘土淘洗得相当细腻,属黄河地区的沉积土,由于水的自然冲刷,泥质十分匀细,很适于制陶。现代仿品由于使用一般黏土,土质粗糙,器表胎泥发涩,不滑爽,不光亮,器壁也厚而沉重,器表不见真品那种经过反复地打磨形成的一层薄薄的亮面。所画的舞蹈纹样与真品对比,真品飞扬灵动的笔触是原始先民自然情感的真实流露,没有一丝的做作;仿品虽然技艺不差,但终究是临摹,图案有重描断笔的现象,且分量较重。

彩陶鲵鱼纹瓶--仰韶文化


远古时期,中国的黄河流域生活着许多不同氏族的人群,他们结成较大的部落,在文化上互相影响,经济上也有了一定的交流,但各自氏族仍然保持着自己独特的生活习俗和文化特性,并都有与众不同的信仰和崇拜。同半坡的人面鱼纹一样,这件彩陶瓶上的鲵鱼图案也是器物制作者信奉的神话形象。

瓶用细花红陶制成,小口翻唇细长颈折肩深腹平底,腹部两侧有耳。在瓶肩部以上至近底处用黑彩绘一条鲵鱼,生动可爱。鲵鱼是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生长在山溪之中,四肢短小,尾大而扁,身上有斑纹,因为"声如小儿啼",所以又称为“娃娃鱼”。鲵鱼在现今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区都有分布,但甘肃省只见于天水武都两个地区,此瓶正好发现在这一范围之内。

鲵鱼绘于瓶上,是这个不知名的氏族的图腾纹样,可能是他们信奉的祖先形象,鲵鱼的脸酷似人形,两只眼睛炯炯有神,身躯卷曲似在游动,两只前肢彷佛在支撑着身体,使头昂起,像是在呼喊着生命,又像是跃动着自由。有人认为这种人面鲵鱼是中国最早的龙图,视之为龙的“史前祖先”,也不无道理。

瓶体上的图案准确地表现了鲵鱼的特点,反映了远古人类对生活观察的细致和艺术再现水平的高超。

《中国钧窑志》出版


日前,由《中国钧窑志》编纂委员会和禹州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钧窑志》正式出版发行。

陶瓷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钧瓷作为五大名瓷之首,长期以来却缺乏一本详细介绍和记录钧窑创烧及发展的专业著作。记者从《中国钧窑志》编纂委员会了解到,作为传承中国钧窑文化的第一部专业文献,《中国钧窑志》记述范围以钧瓷原产地为主,兼及其他钧窑类型瓷器生产区;时间跨度的上限起自中国陶器的发端——新石器时代,下限至2010年年末,主要记述唐代至今1000余年间中国钧窑的发展轨迹。

同时,为更好地弘扬中国钧窑的文化,该书编委会共历时六年之久,九易其稿,对钧瓷原料、生产工艺、造型、釉料到烧成技术等进行了十分详细的整理与编写。

据了解,全书约90万字、数千张图片,共设钧窑生产、钧瓷鉴赏、钧窑系钧瓷等14章17个门类,资料全面、脉络清晰,为广大热爱钧瓷文化的读者提供了参考和学习的途径。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长何天雄表示:“它的出版面世,对于弘扬灿烂的钧窑文化、传承钧窑的精湛技艺、发展钧瓷产业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记录者:紫砂茶具的文化内涵


一般来说,茶、水的比例随茶叶的种类及嗜茶者情况等有所不同。嫩茶、高档茶用量可少一点,粗茶应多放一点,乌龙茶、普洱茶等的用量也应多一点。对嗜茶者,一般红、绿茶的茶、水比例为1:50至1:80,即茶叶若放3克,沸水应冲150至240毫升;对于一般饮茶的人,茶与水的比例可为1:80至1:100。喝乌龙茶者,茶叶用量应增加,茶与水的比例以1:30为宜。家庭中常用的白瓷杯子,每杯可投茶叶3克冲开水250毫升;一般的玻璃杯,每杯可投放茶2克,冲开水150毫升。

首先是泡茶用具宜小大不宜大,以瓷器最好,陶器和玻璃皿次之,一般不用金属茶具。现在有些人喜欢用保暖杯泡茶,其实不科学。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芳香油,在高温和恒温的水中,部分芳香油会挥发,香味因而减少,茶碱大量浸出,茶叶色泽变得过深,味变苦涩,甚至还有闷沤的味道,最重要的是降低了茶的营养价值,失去了那份雅哉。

随着社会的发展,紫砂茶具实用价值被很少人所得知,也就渐渐的茶艺也淡了了下去。紫砂茶具的作用慢慢的变化为了文化的传承和想历史的记录者。

专家沈教授说:当茶艺缺失很多的时候,茶艺文化就成了主流。现在的紫砂茶具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历代陶艺家挖掘我国陶瓷文化富矿中把握时代脉搏,按照文化艺的规律,通过泥土的捏制,展示出来的,有着与人类依存的渊源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紫砂茶具已超越了实用功能的束缚,逐步成了物化了的精神艺术品。

闻名中外的紫砂茶具,除具良好的材质外,特别注重外形的装饰。融书、画、诗、印诸艺为一炉,又集雕、琢、捏、塑、贴、绞、堆、绘、喷、嵌、釉、漆、镶、包等诸般制作技艺为一体。可谓出类拔萃,巧夺天工。

紫砂茶具的创制始于北宋末年,兴盛于明代正德年间,以紫砂壶最为著名。

宜兴紫砂壶的系别可分为:创始、正始、大家、名家、雅流、神品、别派等。始创者为宜兴“金沙寺”寺僧,专抟当地的特产--细陶土加以煅炼,手捏为坯,经几道工序烧制而成,世代相传至今。

至明代正德年间,宜兴进士吴颐山曾在金沙寺寓居攻读诗文,时书憧名“供春”者,因闲暇无事,见寺僧在从事紫砂壶生产,就在暗中淘细土制坯仿效。又经自己刻苦钻研,日积月累,制壶技艺日精,终成为当时最负盛名的一代制壶高手,成为阳羡茗壶“正始”之首。据说当时供春在寺内学艺时,曾看到寺内一古银杏树上有树瘿,形状古朴,奇拙,就模仿树瘿的造型,用手指捏为形,再用茶匙挖空内壁,做成几把“树瘿壶”。这一独树一帜的紫砂器物,受到当时社会名流、雅士们的认同、欣赏和赞叹,为其起名曰:“供春壶”,供春遂成为历史上第一位有名可考的制壶名家。

名家评供春其壶曰:“脱手则光能照面,出冶则资比凝铜”,“供春之壶胜于金玉”。历代以来,供春壶均为极其名贵之物,名闻遐迩,存世极少,历代藏壶名家竞相搜求而不可得。

供春以后的制壶名家当为董翰、赵梁、元畅、时朋四家。四家之后制壶技艺最高者为一代制壶名家时大彬(时朋之子),时人谓其制的壶“不务妍媚而朴雅坚栗,妙不可思”。时大彬初仿供春制作大壶,后因人们品茗斗趣之需而改制小壶,并以柄上拇指为标志,流传之广,以致人人“几案一具”。清人陆绍曾见时大彬所造之壶,有名为“六和一”者,即壶身、底、盖都可分可合,“合之为一壶”、“离之乃为六”,水注其中“滴屑无漏”,可谓匠心独运,巧夺天工。

甘肃彩陶


甘肃彩陶 人类童年的智慧之花

站在博物馆陈列柜的彩陶面前,历史的风霜呼啸而来。千年前,我们的先民怀着对生活美好的憧憬制作、绘制陶器。千年之后,这些深藏在地下的文明得以重见天日。它们,静默地向世人讲述了曾经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辉煌。甘肃彩陶,以其独有的姿态绽放出“人类童年的智慧之花”之后,又显示出其史诗般厚重的底蕴。

缘起

先民们的生活用品

在讲述彩陶的历史之前,让我们先在脑海中勾勒出一个场景:暮色降临,一家人在山洞里准备吃饭,顽皮的小儿子把用泥巴捏出来的小碗扔进母亲煮饭的火塘里,过了几天,父亲整理火塘的时候,发现了这个已经变得很坚硬的小碗。从此以后,陶器就诞生并开始作为器皿广泛应用,由于土质、纹饰的原因,我省出土的大量陶器都被称之为彩陶。

最初的时候,陶器依用途可以分为饮食器、炊煮器和储藏器三种类型,跟我们现在生活中普遍用到的碗、碟、钵、壶、瓶、罐、杯的用途都是完全一样的。彩陶一经出现,就被先民们大量使用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器类上,足以说明它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在更后来的时间,部落的首领去世的时候,都喜欢带着自己钟爱的陶器陪葬,这就令陶器产生了另外一种用途——殉葬品。大量被埋入地下的殉葬品,在古老的黄河之畔安静地沉睡了漫长的几千年。

发现

千年后重见天日

公元1923年的一天,风尘仆仆的外国学者安特生惊扰了这些长眠在地下的文明。

1921年4月,安特生在河南渑池县城北9公里处的仰韶村调查矿物时,发现彩陶片和石器。经批准,安特生和考古学家袁复礼一起进行了首次发掘。以彩陶为标志的仰韶遗址的发现,被确认为距今7000年~5000年,这便是举世瞩目的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仰韶文化。安特生认为中国更早的古文化应在黄河上游。1923年他从河南出发,沿着黄河走到兰州之后,他赶赴临洮,终于在马家窑村发现了一种新文化。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学者顾颉刚、裴文中等专程考察马家窑等遗址,使马家窑文化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驰誉世界,从而确定了“马家窑文化”的地位。

随后安特生逆洮河而上,在衙下集发现了寺洼文化;顺洮河而下发现了辛店文化;在广河县发现了半山文化;向西进入青海,在湟水流域发现了马厂文化。因此安特生成为华北地文期的早期研究者、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的首位调查者、仰韶文化及马家窑文化的最早发现者。甘肃是我国彩陶起源最早、发展时间最长、分布范围最广、艺术成就最高的地区,素有“彩陶之乡”的美称。我省距今7800年前的秦安大地湾一期文化出现的彩陶,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彩陶文化之一。

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史前文化和彩陶文化研究者郎树德在他的著作《甘肃考古文化丛书·彩陶》一书中指出,彩陶是大地湾文化的标志性特征之一。根据大地湾、西山坪等遗址的统计,彩陶数量约占全部陶器的三分之一,比例如此之高,的确有些出人意料,可见甘肃彩陶问世之初,即具有一种奔腾磅礴的气势,迅速展现出了耀眼的光辉。

大地湾遗址出土的大量彩陶呈现出比较多的原始性,纹饰比较单调、千篇一律,尚未出现变化多样的图案,说明史前先民的思维和艺术水平还处在最初的原始阶段。它们尽管远不及仰韶彩陶那样绚丽多姿,但是它毕竟将彩陶引入了人类的生活,将美好的色彩带到了人间,在艺术史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考证

马家窑文化成就彩陶巅峰

在我省临洮发现的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向西传播后融合当时的地方特点产生的一种地方类型,距今5800年至4800年之间。中原的仰韶文化衰落以后,大陇山以西的马家窑文化却异军突起,是新石器时期华夏文明晨曦中最绚丽的霞光,折射着中华先民在远古时代所达到的多项文化成就,达到了世界远古彩陶史的顶峰。马家窑文化还承载着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文化的多种珍贵信息,是破译这一段没有任何文字记载时代的神圣天书。

目前普遍认为,马家窑文化经历了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个连续发展的文化类型,持续时间长达1000多年。甘肃马家窑文化研究会会长王志安介绍,马家窑彩陶图案都是先民们怀着崇拜虔诚的心理绘制而成,绝不是随意为之。有反映农业和植物采集的草叶纹、花卉纹,有反映生育观念的葫芦纹、鱼纹有反映大自然的流水漩涡纹、水波纹、起伏山川纹,有反映社会活动的人形踏歌舞蹈纹,有代表文字雏形的“田”、“十”、“米”字纹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某些纹饰上也逐渐产生了变化。在兰州马家窑文化研究会彩陶博物馆,会长王海东指着纹饰变化向记者讲解:“按照时间顺序,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这彩陶上圆形纹饰的变化,初期圆形比较小,越来越大,逐渐在圆形中加入鱼形点,加入十字,最后网格。这种变化可以视为先民们对水的歌颂赞美,逐渐的变为对田地的赞美。网格纹饰说明当时的农业社会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了。”

马家窑文化大盛时,相继传往我省各地,甘肃广河县发现的距今4500年的半山遗址、距今4400至3600的和政齐家坪遗址、距今4350~4050年的青海马厂遗址、距今3900~3400年的山丹地区四坝遗址、距今3400~2800年的临洮辛店遗址、距今3400~2700年的临洮寺洼遗址,都是马家窑文化的分支,还有一支经过河西传往新疆,经历了民族交融后形成楼兰风格,这从楼兰古城出土的具有浓郁西域特征的彩陶中就可以看出端倪。

1948年,考古专家裴文中先生在1923年安特生对民勤沙井子考古的基础上,再次提出了沙井文化。沙井文化距今约3000~2500年,主要以没有纹饰的素陶为主,是我国最晚的含有彩陶的古文化。

现状

马家窑文化还是潜力股

虽然在上世纪20年代,马家窑文化就作为一种重要的史前文化被世界学术界所熟知,但上世纪,大众对这种在甘肃大地上常见的器皿,并没有表现出一丁点的认识。“以前临洮的彩陶资源非常丰富,人为破坏了很多,非常遗憾。很多农民平整土地的时挖出墓葬,看到陶罐后,认为里面装着人的灵魂,是‘鬼罐’,一铁锨就拍碎了;顽皮的孩子们将很多陶罐摆放在平坦的地面上,拿着弹弓,砰,一弹弓碎一个;胆大的村民有时候也将一些器型实用的陶罐带回家中喂鸡。”兰州马家窑文化研究会会长王海东痛心的提起马家窑文化的那段厄运。

上世纪80年代,随着人们对马家窑文化的粗浅认识,开始有人前往各个遗址收集彩陶,当时的彩陶几乎就是捡东西,遇到喜欢的就可以占为己有。接下来,开始1块、2块的和当地村民交易。后来,随着收藏热的兴起,沿海、国外开始有人花高价收购彩陶。但作为中国瓷器鼻祖的彩陶,当时的市场交易价格和瓷器仍然相差几百几千倍。

近十年来,随着人们手里的经济的宽裕,马家窑热真正兴起,一件陶器的价格上涨了数百倍。以前几千块钱的一件陶罐,现在可以在收藏界可以达到几十万,以前十几万的彩陶,现在达到几百万之多。但这一热度催生出来的是人们对马家窑文物的掠夺式发掘,据王海东回忆,“目前临洮地下的彩陶几乎已经枯竭了,一年出不了几件好东西,还都是藏家手里出的。”2004年、2005年是马家窑文化最热的时候,当时临洮的漫山遍野几万人都挖掘彩陶。蜂拥而上的后果,也让一些制作复制品的贩子有了可趁之机:“黄土下已经没有了资源,赝品就应运而生了。许多刚刚开始收藏彩陶的人不明就里,很容易上当受骗。”

目前来说,马家窑的热度才刚刚兴起,王海东笃定地认为:“别看过去的十年上涨了那么多,目前的马家窑文化还是潜力股。因为其不可复制性以及历史性,马家窑逐渐被国人,被世界所认识。同时,马家窑文化因其历史研究性,成为那段没有文字的史前的唯一史料。彩陶上面绘制的很多画面还是没有明确的意义,现在我们也只是大胆推测,小心求证,比如连串的十字花纹,比如里面有谷物痕迹类似花瓶的陶器等,希望后人们能够破解这些彩陶图案上的未解之谜。”

陶瓷文化鉴赏-中国古代彩陶艺术顶峰---马家窑文化陶瓷


马家窑文化因1924年在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村古文化遗址发现而得名。它是受仰韶文化影响发展起来的,与仰韶文化关系密切但又有一定差异,因此有人曾称之为甘肃仰韶文化。据测定马家窑文化距今5000余年。主要分布在甘肃和青海的东北部,以洮河和湟水的中下游为中心,分为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个类型。马家窑文化的陶器有泥质陶和夹砂陶两种,多以泥条盘法制成,焙烧温度在1000℃左右。器物种类有钵、瓮、豆、瓶、盂、杯、壶等。器型特殊的有敛口深腹双耳罐、束腰罐、盆形双耳豆等。由于类型不同,器物造型略有区别。以罐类为例,马家窑类型的罐类造型结构均匀;马厂类型的罐腹部较粗,多侈口;半山类型的罐造型肥硕,腹径较大,底部较小,肩部丰满。如果说仰韶文化开创了彩陶艺术的先河,那么马家窑文化则将史前彩陶艺术推向了顶峰。马厂类型的彩陶,某些器物加涂红色陶衣,早期纹饰以很宽的黑边紫红条带构成,晚期纹饰以红色或黑色线条构成,常见纹饰有大圆圈纹、菱形纹、变体蛙纹、波浪纹、人形纹等。纹饰线条无论粗细,都描绘得非常规整,以折线、曲线、圆圈纹、回纹为基本纹饰进行多种形式的组合,且某些器物上出现“卍”纹。半山类型的纹饰表现手法多样,以曲线构成的纹饰花样较多,如同心圆纹、螺旋纹、圆圈纹、葫芦形纹、网纹、连弧纹等。锯齿纹很常见,多用作镶边。还有一种最特殊的人形播谷状的谷神纹。在颜色上多见黑彩、红彩,同时有少数的紫红色彩。半山类型的纹饰构图有很强的立体效果,很多器皿平视与俯视所产生的效果截然不同。马家窑类型纹饰在马家窑文化中最为精彩,纹饰线条均匀柔和,波线曲线大量应用,图案以几何纹为主,还有动物纹和人物纹。一些纹饰如鱼纹、火焰纹比仰韶文化更加生动逼真。最具艺术特色的波纹和漩涡纹,其组织结构巧妙,线条优美,笔锋流利生动,委婉曲折。在漩心中央与交错相连的涡线空当处饰以圆点,象征着波浪上跳跃的水珠,整个图案奔腾动荡,使观者如身临其境。此外,某些马家窑类型器物通体布满纹饰,连器物内壁皆绘纹饰(俗称内彩)。内彩发达,是马家窑文化突出的特征。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