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质精细清脆如玉 古代宫廷之宋代官窑瓷器

宋代官窑瓷器

宋代官窑瓷器,官瓷代表着中国陶瓷艺术的最高成就,属于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由官府直接营建。有北宋官窑、南宋官窑之分。官窑瓷器虽然在宋代瓷器中只占极少数,但是由于其所处地位和具备的优越条件,使它在当时烧造了一批宫庭所需的高档瓷器,其高超的烧造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宋代官窑产品专供宫廷。以宫廷生活用瓷与陈设瓷为主。流传至今的官窑瓷器有碗、盘、碟、盏托、洗、瓶、炉、尊等,样式多种。以瓶为例,有弦纹瓶、直颈瓶、瓜棱瓶、贯耳瓶、胆式瓶、八方瓶、盘口瓶等,造型各有特点。官窑传世品今多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湾故宫博物院,有少数的精美作品,已于早年流失国外。

宋代官窑瓷器

宋代官窑的施釉较厚,釉质精细,釉面光润,成乳浊状,有玉质感。由于烧造温度比汝窑稍高,故釉面的玻璃质感较汝窑要稍强一些。釉色以天青色和淡雅的青绿色为上品,尚有粉青、翠青和月白等多种。釉面上都有较稀疏的开片,开片呈浅黄色,是这个窑口所独有的。为了使釉面成色更加美观,胎釉结合更加牢固,在施釉前,常在胎骨上先刷上一层深酱色的护胎釉。凡刷护胎釉的,烧成后,底足露胎处就显出酱黑色,而口沿处由于流釉缘故也呈现出浅紫色,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紫口铁足。

宋代官窑瓷器

宋代官窑瓷器世上极其罕见,原因在于宋代官窑瓷器的私密性、非商品化生产等特点。宋代官窑瓷器不做随葬品,所以在宋代墓葬发掘中没有发现。因此对于传世的宋代官窑瓷器的真伪就引起了一些人的怀疑。有位山东学者认为传世的宋代官窑瓷器都是赝品。此说一出,引起瓷界广泛争论。不过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传世宋代官窑瓷器是真品,也是珍品。

精选阅读

胜似银器的白瓷之美 莹润如玉定窑白瓷


·定窑白瓷

定窑白瓷的驰名始于北宋,而定窑白瓷的烧造则始于唐代。定窑窑址位于河北曲阳涧磁村。唐代的定窑白瓷具有与邢窑白瓷相似的特征,器形有碗、盘、托盘、注壶、盆、三足炉和玩具等。造型与五代时期的作品相比,器沿均具有厚唇,丰肩,平底,底加圆饼状实足,有的为玉璧底。唐代定窑白瓷大多与当时邢窑白瓷相似,胎骨断面较细,胎色洁白,另有一类胎骨比较厚实,断面比较粗,但烧结较好。

·定窑白瓷

定瓷胎色洁白,胎体坚薄,胎质细腻,不太透明,施釉极薄,可以见胎,釉面莹润如玉,釉色被形容为象牙白。

中晚唐至北宋初期的定窑白瓷,定窑白瓷受邢窑影响甚钜,因瓷器是在还原焰中烧成,釉色白里泛青,又因当时的烧造技法为仰烧,外壁满釉,底足无釉;至北宋中期后,因宋代定窑改用煤作燃料,于氧化焰中烧成,釉色中含微量铁元素三氧化二铁,釉色转为白中泛黄,呈所谓象牙白,又因当时烧造技术转变为覆烧,致器物芒口无釉,外壁及底足满釉;直至元代,定窑白瓷的胎质粗松,胎色呈青灰色,釉面欠缺光润。

·定窑白瓷

晚唐五代时期的白釉,具有一定的遮盖力,使得刻划的线条不易看清;随着刻花装饰的发展,白釉也进行改良,透明度提高,釉层也较早期薄,可清处的显现胎体上刻划的纹饰。

此外,定窑白瓷上的“泪痕”,也是定瓷的重要特色之一。泪痕多见于盘、碗的外部,因施釉厚薄不匀,很多积釉的形状似泪痕,亦被称为“蜡泪痕”,隐现著黄绿色。

官窑辨-侯样祥-我国古代官窑详细解析


“官窑”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一个在时间上和内容上限制性极强的概念。应该说,早在北宋末期“官窑”初置之时,其概念即已比较清晰。元、明、清三朝,虽在形式上有些细微不同,但“官窑”是“封建时代皇家私家瓷窑”的基本特性没有太大变化。近年来, 受商业利益的驱使,在一些不良商家的有意扭曲和恶意操控下,“官窑”已被严重误读甚至滥用。本着对历史负责、对藏家负责、对未来负责的精神,本文将在对“官窑”的来龙去脉进行一个粗线条的历史梳理和辨析的基础上,简要归纳“官窑”的基本特点,给“官窑”一个相对准确的定义,为“官窑”正名。

明初或更早官窑花口洗

据历史文献记载,我国最早的“官窑”应该是由北宋颇具艺术家气质的皇帝徽宗赵佶创建的。南宋有个叫顾文荐的文人,为后人留下了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负暄杂录》。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宣政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宣政”是指北宋徽宗的两个年号“宣和”与“政和”。“宣政间”是指从公元1111 年至1125 年的15 年间。也就是说,最晚到北宋徽宗后期,作为与“民窑”相对应的概念“官窑”已正式登上历史舞台。非常遗憾的是,由于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处于黄泛区,黄河的几次大溃决和大泛滥,将其遗址深埋地底八米以上,加上如今黄河开封段已然成了地上悬河,开封城地下水位很高,致使对其进行考古发掘几无 可能。或许这条重要文献资料永远都不可能得到考古发掘资料的支持与证实。这正是造成当下学术界对北宋官窑到底存不存在以及如果存在又应在何处等一系列问题 发生激烈争议的根本原因。目前,关于北宋官窑,在学术界有三种基本观点:第一种观点根本否认北宋官窑的存在;第二种观点认为,汝窑即为北宋官窑;第三种观 点认为,北宋官窑就是汴京官窑。我觉得,《负暄杂录》是南宋人的著作,作者生活的时代距北宋末期并不是很遥远,其记载的事宜应该是比较可靠的。况且,像宋 徽宗这样的纨绔子弟型的皇帝,能诗、擅书、会画,好古成癖,他能不惜人力、物力、财力到江南采运“花石纲”,就不能在汴京设置一个专为宫廷乃至自己烧造精美瓷器的瓷窑?因此,虽然没有考古发掘资料的有力支持,但是我仍然相信北宋官窑是存在的,并认为《负暄杂录》中的“官窑”指的就是“汴京官窑”,也称“北宋官窑”。

官窑贯耳花口瓶

靖康之变(公元1126 年),北宋灭亡,宋室南迁,南宋政权建立。南宋政权继续沿用北宋“自置窑烧造”宫廷用瓷的机制,在京城临安(今浙江杭州)附近先后建造有“修内司窑”和“郊坛下窑”, 后人统称为“南宋官窑”。关于“南宋官窑”,最早见诸历史文献记载的是南宋人叶寘的《坦斋笔衡》。他是这样记载的:“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苑,号‘邵局’。袭故京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范,极其精致,油色莹澈,为世所珍。后郊坛下,别立‘新窑’, 比旧窑大不侔矣。余如乌泥窑、余杭窑、续窑皆非官窑比,若谓旧越窑,不复见也。”这一小段文字给我们提供的信息量非常之大,但最主要的是叶寘明确告诉我们,“修内司窑”也名“内窑”,“郊坛下窑”也叫“新窑”,它们是南宋政权“袭故京遗制”所建造,是与“乌泥窑、余杭窑、续窑”等“非官窑”相对应的直属于南宋政权的官窑。经考古工作者在杭州城一带的大量考古发掘和相关专家学者的研究论证,证明叶寘的记载可信度是比较高的,“南宋官窑”的存在也是真实可靠的。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无论是在宋徽宗创建“官窑”之前,还是有了“官窑”之后,在相当长的历史时间里,都存在着由优秀“民窑”为宫廷烧造“贡瓷”的现象。几乎可以这样说,在中国古代,政权史有多长,“贡瓷”史就有多长。这是任何研究“官窑”的人都不得不承认的特别现象,也是能否从根本上理解“官窑”概念内核的关键。据相关文献记载,唐朝、五代尤其是北宋时期,浙江余姚的越窑青瓷,就曾成为上好的向宫中进贡的瓷器,故有“秘色瓷”之称;而陕西的耀州窑青瓷、河北的定窑白瓷等,因为烧瓷质量卓著,都曾成为皇宫的“贡瓷”。其中,定窑为朝廷烧造“贡瓷”的时间是比较长的,直至汝窑兴起。汝窑存在的时间虽然很短,但也曾为宫廷烧造过“贡瓷”,甚至一度成为宫廷的主要产瓷地。对汝窑何以取代定窑,南宋人陆游《老学庵笔记》有如此记载:“故都时, 定器不入禁中,唯用汝器,以定器有芒也。”“故都时”指的正是北宋时期。这说明在向北宋宫廷烧造“贡瓷”上,定窑在前、汝窑在后,它们之间有时间上的先后衔接关系。另外,北宋晚期,钧窑也曾是宫廷“贡瓷”的重要产地。值得一提的是江西景德镇窑,它在北宋时期已经非常发达,其烧造的青白瓷(即“影青瓷”)被喻为“假玉器”,是宫廷的重要“贡瓷”。北宋真宗皇帝对它喜爱有加,竟然将自己的年号“景德”标注在瓷器上,从此才有了“景德镇”的命名和称呼。南宋时期,虽然官方直接控制有“修内司窑”和“郊坛下窑”等“官窑”,但浙江的龙泉窑和江西的景德镇窑,仍然为宫廷大量烧造“贡瓷”。当时,龙泉窑仿烧的官窑瓷器常常有乱真的效果,因而有所谓“龙泉仿官”之说。元、明、清三朝,“官窑”虽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但是,由民窑生产“贡瓷”的现象仍然延续着。这是中国陶瓷史研究中不应被忽视的重要现象。

官窑大碗

众所周知,“贡”的本意是将民间物品无偿进献给皇帝的意思。因而严格说来,“贡瓷”和“官窑”是有着本质区别的。遗憾的是,在陶瓷界、收藏界乃至学术界,对古文献中偶尔出现的“设官监窑”之类的话常常产生误读和误解,错误地以此为据将“贡瓷”误为“官窑”。事实上,在中国古代社会,“贡瓷”的历史要比“官窑”的历史长得多得多,尽管“官窑”越到后来越成为宫廷和皇帝用瓷的主流。

元、明、清三朝基本上沿用了两宋时期的“官窑”体制。不同的是,两宋时期均将“官窑”建造在都城(汴京或临安)附近,而元、明、清三朝虽皆定都北京,却不约而同地相中了路途遥远、运输不便的江西景德镇,原因在于这里具有无可匹敌的优越的烧瓷之自然条件和技术力量。从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 年)在景德镇设立专为皇家督烧瓷器的“浮梁瓷局”开始,到清朝宣统三年(公元1911 年)封建王朝彻底覆亡为止,可以说“官窑”在景德镇前前后后、断断续续存在了633 年。这在世界陶瓷史上是个颇为独特的文化现象。

关于“浮梁瓷局”。一方面,它不同于唐宋时期政府临时派遣的“监窑官”,它是元朝中央政府在景德镇设置的专门负责宫廷瓷器监烧的常设政府机构,秩正九品。另一方面,它又与“北宋官窑”、“南宋官窑”以及后来的明朝“御器厂”、清朝“御窑厂”不完全一样,其突出表现是它没有宫廷直接投资建造的专门窑场,而只是个政府监管机构。由于景德镇当时隶属于浮梁县,故有“浮梁瓷局”之称谓。“浮梁瓷局”的这种特殊属性,决定了其监管的产品在保证供应宫廷使用的基础上也可以成为商品。这一现象到了元朝后期,由于时局动荡,更为明显。对此,《浮梁县志·陶政》就有如是记载:“泰定后,本路总管监陶,皆有命则供,否则止”。而1978 年从韩国新安海底沉船打捞出的大量中国瓷器中景德镇“枢府器”就占有一定比例,1984 年考古工作者在安徽歙县原府城东门内的医药公司工地发掘出土一批印有“枢府”二字的卵白釉瓷等等,都为“浮梁瓷局”的这一特性作了很好的佐证。显然,在“浮梁瓷局”的监管作用下, 景德镇的陶瓷业得到很大的发展,当时不仅创烧了青花、釉里红等“釉下彩”瓷器,而且大量烧造了洁白润泽的“枢府器”(或叫“卵白釉器”),此外还有铜红釉、钴蓝釉等十分珍贵的品种,皆可谓举世闻名的精品。但是,严格说来,“浮梁瓷局”还不属于百分之百意义上的“官窑”,或许将它定性为“准官窑”更为合适。

南宋官窑青釉七弦盘口瓶---乾隆御题官窑贯耳方壶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政权的第二年,即洪武二年(公元1369 年) “就镇之珠山设御器厂,置官监督烧造解京”,在景德镇建立了“御器厂”。“御器厂”与两宋时期的“自置窑烧造”性质类似,具备典型的“官窑”特点。历史文献、考古发掘、馆藏实物等资料已经充分表明,“御器厂”为明代烧造了一系列精品瓷器。如洪武尤其是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器创造了青花瓷器的“黄金时代”,成化时期创烧了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彩色相结合的新工艺——斗彩瓷器;嘉靖、万历时期又创烧了以青花作为一种色彩与釉上多种色彩相结合的青花五彩瓷器;此外还有永乐、宣德时期的宝石红釉(也称“霁红”或“祭红”或“积红”);宣德时期的蓝釉(也称“霁蓝”或“祭蓝”);成化、正德时期的孔雀绿釉(也称“法翠”); 弘治时期的黄釉(也称“浇黄”或“娇黄”)等等各种高温和低温单色釉瓷器……无疑明代时期的景德镇当之无愧地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瓷器的烧造中心,“御器厂”功不可没。

清代瓷器在明代的基础上,进入了中国陶瓷发展的鼎盛时期。清代将“御器厂”更名为“御窑厂”,仍然实行前朝的官窑体制。康熙、雍正、乾隆“清三代”时 期,是景德镇御窑发展的黄金时期,制瓷工艺达到我国的历史高峰,它将中国彩瓷之美发挥到极致。凡是明代已有的工艺和品种,此时大多都有所提高或创新,如康 熙时期的青花、五彩、斗彩,雍正时期的单色釉等等都全面超越了明代。与此同时,清代还创烧了很多新的彩釉和品种,如粉彩、珐琅彩、釉下三彩、墨彩和乌金 釉、天蓝釉、珊瑚釉、松绿釉,以及采用黄金为着色剂的胭脂红等等。客观地讲“清三代”之后,虽然景德镇御窑仍在为宫廷烧造大量精美陶瓷,并且不乏亮点闪现,但总的趋势是逐渐走向衰弱的。直至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 年)宣统皇帝溥仪宣布退位,清王朝灭亡,前后延续了633 年的景德镇官窑炉火在历史的风雨中最终熄灭。

宋官窑刻字镇宝石花斛---明成化仿官窑琼式瓶

至此,相信读者已经得出有关“官窑”的结论:中国历史上的“官窑”是有确切时间限定和内容限定的;它只断断续续存在了约800 年,实际烧瓷时间更短;它是封建“家天下”的产物,因而封建王朝的灭亡即意味着“官窑”史的终结;不惜工本,集中人才, 选料优质,工艺精湛,挑选极严,数量有限,产品精致,非商品性等等是“官窑”生产和产品的重要特点。因而,“官窑”瓷器极具审美价值和收藏价值,它能引起世界收藏界、投资界的极度关注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事实已经告诉我们,从辛亥革命之后,中华大地上创建“官窑”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等都已完全丧失。真正意义上的“官窑”都没有了,自然不可能产生“官窑”瓷器。

因而,当下但凡直接冠以“×× 官窑”等字样的陶瓷企业,或者打着“×× 官窑”旗号的陶瓷产品,无疑都是一种商业社会时期的商业炒作,甚至将这种商业炒作视为商业欺诈也未尝不可。因为其产品根本不具备历史上真正“官窑”产品所内在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学术价值、收藏价值、市场价值等等。当然,一些在陶瓷产品上明确标示有“仿×× 官窑”的可以另当别论。

盘踞在瓷器上的龙文化 古代陶瓷艺术之清代龙纹瓷器


·清代龙纹瓷器

清初,龙纹形象略有明末的遗风。康熙、雍正、乾隆时,龙纹发生较大变化,龙首较之前明显缩小,胡须变化,龙眼,康熙时略长形,雍乾后则显圆。龙爪趾间距变大,被人们称为鸡爪渐失锋利感,给人以有形无力之意。朵云的尾云不大清,呈长块状或成灵芝状。艺术造型比前朝差矣。随时间推移,其龙纹瓷器也带有了封建社会后期的没落感。

·清代龙纹瓷器

盘面部绘六周龟背锦纹和一周蕉叶纹。主题图案为云龙赶珠纹。近足处绘莲瓣纹,与口沿的边饰上下呼应,烘托出龙纹的矫健凶猛,龙的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龙口形略带圆,猪咀缩短,上下颚的须,呈锯齿状,上颚鼻翼的两侧,长出特别长而卷曲的须。头部的角,长而显直且分叉,眼睛略长。

盖面微现弧度,面饰青花飞龙一条,壁绘斗彩朵云纹。器腹部饰青花三爪飞龙两条,间以绿彩朵云,肩、胫处以黄、红、绿彩分别绘覆仰莲瓣纹。飞龙形象生动,动感强烈,清逸秀雅。此时朵云的形象较之前略显粗糙,造型审美艺术感不足,呈长长的块状,二头一尾、三头一层。

·清代龙纹瓷器

盘身壁以青花、釉里红绘云龙出海,造型稳重端庄。图案画法使用龙身在云中三现的表现形式,其它部分被浮云遮掩,故称一身三现,确有云从龙之感。此种斑片云纹,顺治时最为流行。康熙时亦常用,到乾隆时期画面更加写实。此时的龙纹较最初已有较大的改变,龙首,上下颚胡须,头颈上的疏毛,以及龙爪龙身,均已形成清代龙纹的特色。

·清代龙纹瓷器

各时期的陶瓷器作为当时时代的产物,承载着不同时期的技艺和文化,其纹饰也是对当时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反映,盘踞在陶瓷上的龙纹文化,也值得我们去细细思量和品位。

盘踞在瓷器上的龙文化 古代陶瓷艺术之明代龙纹瓷器


·明代龙纹瓷器

之明代龙纹瓷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洪武年间龙纹瓷器虽与元代类似,但却又发生了细微的变化,头肘疏毛变少,龙成五爪,永乐年间龙纹变得形粗体壮,凶猛威武,又重分三爪四爪五爪,龙爪被称为是鹰爪,并朵云出现一头多尾的现象但是尾部变短,周围衬托也多以海涛、缠枝花、火焰、朵云等等。此外,明代龙纹瓷器的龙纹种类形态变多,出现了螭龙、闭咀龙、张口龙、猪咀龙。明代龙纹的变化,形象的表现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情况。

·明代龙纹瓷器

盘内壁与内底交接处暗划弦纹一周,有云纹三朵,呈品字形排列。内壁模印云龙纹。外壁以青花绘二云龙赶珠纹。龙纹笔触细腻,生动传神,承袭了元代及明洪武瓷器的作法。

瓶通体青花纹饰,外口饰忍冬纹,颈饰6云朵纹。整个腹部绘云龙纹,龙体较大,张口怒目,鬃发上冲,作回首状,四肢前伸,三爪矫健有力。龙身间隙处饰各种形状的云纹,衬托出巨龙行空之势。青花龙为三爪,怒目回首,鬃鬣飞扬,刻画细腻,颇有气势。使用进口青料描绘花纹,烧制过程中有自然形成的铁结晶斑,更显出龙的凶猛有力,栩栩如生。此器是永乐时期龙纹青花瓷器中的典型之作。

·明代龙纹瓷器

瓶口部刻细线蒜瓣纹,腹部有粘接痕一周。瓶颈至肩部塑贴一条红色螭龙,曲体上仰,口衔仙草,由肩部向颈部盘绕,卷尾与首相接,四肢平伏于瓶肩部。白釉上红螭凸起,效果神奇,颇富艺术感染力。

·明代龙纹瓷器

晚明的龙纹,恰如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衰退一样,显得苍老、无力。崇祯五彩龙纹盘的龙纹脸瘦尖,长胡须,蓬头散发,爪似蟹爪,显肚凹腰,恰似一条垂死的老龙。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