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芙蓉镇发现南宋古窑

乐清芙蓉镇发现南宋古窑

日前,乐清市芙蓉镇包宅村,发现一座古窑。5月11日,文物部门经过现场勘查确定,古窑建于南宋,距今已近800年。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所长蔡钢铁说,古窑的发现,对研究温州古时陶瓷制造业有很高价值。

发现古窑地点在包宅村村东一座叫窑山的山脚处。昨天下午,记者在包宅村窑山看到,挖开的窑孔已经封闭,现场已有专人看管。由于昨日凌晨雨水的冲刷,窑头旁边的一棵树已经倒下。路面泥土里,夹杂各种瓷片,有的粗糙,有的精致且光亮。

发现古窑的包宅村村民董先生说,古窑的发现,纯属偶然。几天前,他和村里几个朋友到窑山上玩。下山时,他发现,山脚处露有几块瓷片。“小时候听老人说,这座山之所以叫窑山,源于山上有古窑,但谁也不清楚古窑的地点。看到瓷片后,我想,这是否就是传说中的古窑。”董先生说,他和朋友开玩笑说,这里面可能有宝。由于好奇心,随行的一个朋友用工具掏开部分泥土后,发现一个制工粗糙的钵及一些瓷片。消息传开,一些村民便拿着锄具到现场来挖掘,同样挖到了几个钵和一些瓷片及几个灯台。后来还挖现了窑孔,窑孔由红砖砌成。包宅村村委会有关负责人得知消息后,立即制止了村民们的行为,并上报了文物管理部门。

后来,董先生让人将挖出的钵带到北京,请人鉴定发现,钵已有八百年历史,但没有多少经济值价。

5月11日,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所长蔡钢铁及乐清市文物部门的有关负责人赶到现场调查,确定该古窑建于南宋时期。

蔡钢铁说,中国陶瓷史里,有官窑和民窑两个概念,包宅村的古窑为民窑。现场发现的瓷片为青瓷片,钵叫匣钵,是用耐火泥料制高温焙烧而成。匣钵是装烧瓷器的重要窑具之一,各种瓷坯,均须先装入匣钵,然后才装进窑炉焙烧。蔡钢铁说,瓷片的釉子(釉子:以硼砂、黏土等为原料制成的物质,涂在瓷器、陶器的表面,烧制成有玻璃光泽的涂层。)光亮,瓷胎细腻,其工艺已达很高的水平。和现在老百姓用的瓷器相比,瓷片表面的颗粒略显不平

包宅村部分村民说,窑山上有古窑群。对此,蔡钢铁认为,目前还不能轻易断言。但古窑的发现,对研究温州古时制窑业具有很高价值。而匣钵等却没有多少经济价值。

蔡钢铁说,因目前这座古窑还不宜发掘,只能在原址上保护。目前乐清文物管理部门已在包宅村展开文物保护宣传,包宅村委会还请人现场看守古窑。

taoci52.com小编推荐

景德镇古窑初探


据现有考古资料,景德镇尚未发现唐代及唐以前的窑址。在已发现的窑址中,属早期的有胜梅亭、石虎湾、黄泥头等窑,均为五代时期。宋代窑址已发现的有湖田、湘湖、南市街、柳家湾等窑,都烧青白瓷。

胜梅亭窑 胜梅亭窑又叫杨梅亭窑,是景德镇的一处五代至宋代瓷窑。窑址在景德镇湖田进南山二两公里处的胜梅亭村,是目前所发现的南方地区烧造白瓷的最早窑址之一。胜梅亭窑烧造青瓷和白瓷。胜梅亭窑和这里的石虎湾窑,黄泥头窑白瓷烧造的成功,对于景德镇地区宋代青白瓷的制作,以及元、明、清时期瓷业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入宋以后,胜梅亭窑仍继续烧造,但已改烧青白瓷。

石虎湾窑 石虎湾窑是景德镇的又一处五代至宋代的瓷窑,位于湘湖与湖田之间的石虎湾,离景德镇约十公里。同胜梅亭窑一样,这里也同时烧造青瓷和白瓷。青瓷胎骨一般较厚,偶尔也有很薄的,均呈灰色。青釉带黄,像一般人所称的蟹壳青;釉层极薄,有极细的纹片。瓷釉洁白,器型有盘、碗、洗等。盘底宽边,迭烧而成,宽边上有支烧的痕迹;盘心里也有敲去支烧的遗存部分;底心有釉。石虎湾窑入宋以后,改烧青白瓷。

柳家湾窑 柳家湾窑是一处青白瓷窑场,窑址在景德镇东南二十公里的寿安乡境内。遗物堆积面积约达一万平方米。烧瓷年代为北宋中晚期至元代。柳家湾窑产品以盏,杯,碗为大宗。釉色多呈淡青,也有湖绿、粉青、浅绿、米黄等色,均清亮光洁,幽倩雅淡。它的瓷器装烧,均采取单件仰烧。器底垫泥饼,与匣缶本相隔;饼径均小于器物圈足内。烧出的瓷器,圈足端光洁而有釉。

湖田窑 古文献中都有关于这个瓷窑的记载。窑址在湖田村。窑场遗迹与遗物堆积面积达四十万平方米。从调查、试掘的资料看,这处窑场兴烧于五代,到明代隆庆,万历之际才结束,延续烧造了六百年。湖田窑的产品,以宋代的青白瓷,元代的卵白釉和青花最有成就。

龙江窑 龙江窑或称大龙缸窑。缸窑,是明代官窑之一。窑场也在景德镇。龙缸窑专烧大缸,因缸上多画云龙,故统称龙缸。明代初年有龙缸大窑三十二座,后因青窑数量少,龙缸窑空闲,将其中的十六座改砌为青窑,仍存十六座烧龙缸。

烧制龙缸的工艺较特殊,烧时要先溜火达七昼夜。溜火时火力缓小,起初缓缓起火,使水汽渐干渐热;然后紧火烧二昼夜,到缸匣红而复白,前后皆明亮时,方可止火封门。待过十日窑内冷却后,方开窑。所烧之器有青双云龙宝相花缸,青双云龙缸,青双云龙莲瓣大缸,青花白瓷缸,青龙四环戏潮水大缸等种类。

青窑 明代御器厂的官窑分六种,即:风火窑、色窑、大龙缸窑、大小滥煌窑、匣窑、青窑,这里风火窑是总称,色窑和滥煌窑就是锦窑,匣窑是烧匣钵的,真正烧瓷器的只有龙缸窑和青窑。青窑就是官窑中烧造除大件龙缸以外的各种瓷器的瓷窑。所谓“青”并不是指青色,而是指瓷器的成色。明以来,景德镇瓷器的成色是“上品为青”,如呼“头青”、“提青”、“三色青”之类。为了保障瓷器的成色质量,青窑的窑制都很小。

军窑 有些曾经记载“景瓷”历史方面的书内,提到景德镇有过“军窑”,说是“均”窑之误。其实“军窑”是有的,不但宋朝有,明朝也有。明朝景德镇有几种窑:一为御窑厂,一为民窑。军窑是凡在军籍的,在景德镇的瓷窑,就叫军窑,与民窑性质大致相同。浮梁县志陶政编就有“除见厂役官匠窑座外,诸凡‘军’,‘民’新旧窑座”一语,可为证明。景德镇为什么有“军窑”呢?原来在元代末年。农民纷纷起来革命,有位都昌人于光,带领都昌农民占据了景德镇附近各县,于光把景德镇的珠山作为大本营。后来于光归附了朱元璋,朱元璋用调虎离山之计,把于光个人调往西北去负责军事,他的部下仍留在镇。他们在明朝都已入了军籍,不回都昌,就在景德镇营窑业,所以有“军窑”之名。

小南窑 小南窑是以地名窑,窑在景德镇。据《陶录》记载,小南窑的窑室很小,窑包与伏着的青蛙相类,当时称作“虾蟆窑”。文献中说其产品“器粗整,土填黄,体颇薄而坚。惟小碗一式,色白带青,有青花;花只兰朵竹叶二种。其不画花,惟碗口周描一二青圈者称白饭器。又有坦而浅,全白者仿宋碗,皆盛行一时。”这里所谓的“白饭器”,直到今天还是人们常使用的碗类之一。

景德镇的古窑还有“陶窑”、“霍窑”、“臧窑”、“年窑”、“郎窑”、“唐窑”等。

收藏古陶瓷:可关注宋代建窑和南宋官窑


两周前,记者专访了研究古陶瓷收藏与市场二十多年的著名古陶瓷收藏家、鉴赏家楼钢,他分析认为,今年或未来三年内古玩市场向好;高古瓷走向明朗,明清瓷或有波折。刚刚结束的佳士得春拍中,古陶瓷拍卖的走向与这一判断基本相符,那么这是不是预示着明清瓷器的市场即将回落?有意进入高古瓷收藏行列的新入门者又要注意什么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再次请楼钢展开了进一步的分析。他认为:未来对明清瓷器的投入要更加谨慎,而古陶瓷则可作为战略性资源储备。

记者:两周前我们曾经采访过您,并以《未来三年古陶瓷市场持续看好,宋瓷有望再涨十年》为标题做了一篇报道。其中您有这样的判断:“今年或未来三年内古玩市场向好,高古瓷走向明朗,明清瓷或有波折”。在刚刚过去的5月底,香港佳士得拍卖公司的春季大拍结束。其中古陶瓷拍卖的走向与您的判断基本相符,也就是高古瓷器向好,但明清瓷器出现了一些波折,有不少拍卖行原来寄予厚望的明清瓷器纷纷流拍,或者是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对此现象,您又有什么样的解读?

楼钢:是的,上次你们的访问稿发表之后,我也接到全国各地朋友们的来信来电,大家都在谈论这个问题,同时也把目光集中在即将到来的佳士得春季大拍上。因为这次非常凑巧,佳士德拍卖行在5月28日专门设置了一个以“漱玉供菊”为名的宋瓷专场。

在过去几十年来,无论是苏富比还是佳士得这两家国际顶尖拍卖公司,还从来没有将一个大型宋瓷专场设在香港的,大部分高古瓷器的拍卖都放在英国伦敦或者美国纽约。这显示了他们对东亚市场的基本判断,因为香港拍场基本上可以说是针对中国大陆的,客户端都在大陆。而过去高古瓷器的客户基本都在欧美。那么这次的“漱玉供菊”专场明显就是一个信号,表达出欧洲的拍卖行也对中国市场未来宋瓷的走向看好。

拍卖的结果你们都看到了,宋瓷的成交率,成交额和单件瓷器的成交价都非常理想,相比之下,“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专场的结果就未如理想,许多重量级明清器都未能成交,或者是未能以预期的价格成交。充分证明了我们上次所作的判断。其实,艺术品市场与股票市场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有庄家,都有操盘手。对于中国古陶瓷,其实庄家不在中国而在欧洲。记得2007~2008年我就曾经撰稿,论述欧洲的庄家正在对中国明清瓷器拉高出货,而将回笼的资金用于高古瓷器的建仓。这点只要我们细心解读拍卖公司每次拍卖的成交结果就不难发现,在过去十多年来,除去一些特定的器物,明清瓷器的买家大多是中国人而卖家大多是欧美人,反过来,高古瓷器的买家基本上是清一色的欧美人,鲜有中国人出现。

现在这种布局开始出现回报了。记得1998年一位香港资深藏家在伦敦做过一次高古瓷器的专场拍卖,其中一件宋代青白釉刻花梅瓶成交价约合38万港币。我们再看看这次宋瓷专场“漱玉供菊”之中成交的宋青白釉刻花梅瓶,估价是200至300万港元,成交价格则达到了904万。如果我们要介入艺术品投资这个圈子,这样的功课是必须要做的,而且要好好地做才能有很好的回报。

记者:那么这次明清瓷器的拍卖出现了波动,是不是说今后整个明清瓷器的市场就会不稳定或者有所回落?那么如果已经在明清瓷器上投入大量资金的藏家,应该如何面对市场的变化?如果新晋的古陶瓷收藏家则又该做何种行动呢?

楼钢:明清瓷器出现波动应该是很正常的,因为它已经达到很高的价位。我通常用电梯为例来解说艺术品市场的价格阶段及其风险:一栋三十层高楼的电梯,当我们不知道它会向上还是向下行的时候,我们在三楼四楼进入,它大部分的概率是上行,当我们在十楼八楼进入的时候,它有近七成的概率是上行。但我们在二十三、四楼进入,那它下行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现在明清瓷器的价格已经处在高端,则大大增加了它下行的概率。当然,从1911年到2011年这一百年之间,中国的古董艺术品还没有出现过下行,但是停滞是很可能发生的。因此,未来在明清瓷器的投入上就必须更加谨慎从事。

如果是新晋的古陶瓷收藏家,则不应选择高价位的明清瓷介入,而应选择更稳健的品种来投入。但是从根本上说,投资古陶瓷可以说是没有风险的,唯一的风险就是不要买到赝品。因为古董艺术品是资源性标的,它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它的不可替代性,即使进入时价位高了些也不要紧,时间可以抹平这个缺口。同时,艺术品投资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就是“时间换取金钱”,上次的采访我们也专门说到这个观点,因此还是那句老话,如果希望短平快地实现盈利,最好不要碰艺术品,但是如果是作为长线稳定的投资,甚至是战略性的资源储备,那选择中国古陶瓷绝对是上佳的策略。

记者:战略性的资源储备,这个概念的提出是全新的吗?在过去相关的媒体以及行内的声音里都不曾出现?

楼钢:这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中国的艺术品收藏是很年轻的,在改革开放后才重新起步,因此还没有能够完全与国际接轨。其实在国际上,艺术品投资就是作为战略性资源储备的。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银行巨头、保险业巨头、跨国公司巨头,各种盈利基金以及欧洲、北美州、南美洲一些显赫的家族,几乎都将艺术品投资作为一项长期的经营来对待的。因为一旦出现各种风险的时候,例如战争,例如经济危机,例如大萧条,这个时候,股票市场靠不住,房地产市场靠不住,经济贸易更是会大受影响,而顶尖艺术品却是保值的,可以起到“救命”的作用。2008年欧洲金融海啸,我就见到大量来自欧洲顶尖家族的艺术收藏品出现在市场上,成功套回海量资金用于救市。还有这两年在东亚拍场上出现的来自日本大家族或者大企业的艺术品也不在少数,就是因为日本经过近20年的经济滞涨,已经到了强弩之末,需要抛出艺术品来解决资金问题了。

记者:刚才您说了高古瓷与明清瓷器的不同情况,那么如果要从高古瓷入手,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建议呢?毕竟高古瓷的范围也还是很大的,包括了汉、唐、宋、元,时间跨度有上千年了,如何做更好的选择?

楼钢: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上次采访的时候我也说过,文化创造财富。对于这个话题还有更深一层的解读,就是你在做选择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你想要投入的对象的文化价值。2008年我出版《玩物致知——中国古陶瓷谈丛》一书时曾经预测宋代建窑和南宋官窑这两个品种会有很好的前景。那是因为建窑当时并不为人所深入探讨研究。而且对于南宋官窑,当时的观点仍然停留在修内司,郊坛下两处窑址上,尚未有仔细研讨其他可能的南宋官窑窑址。至今6年过去,回头来再来看,建窑的价格在这六年中至少上升了十倍还多,而南宋官窑则是新的窑址的确定,如大梅小梅、溪口窑的确认使其从原来不为人所重一下跃居五大名窑之列,身价自然是今非昔比了。

中国高古瓷器跨度大,应该有很多前人没有吃透的“盲点”,这就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空间,关键还是看我们自己的文化素质及眼光是否能够穿透历史的重重迷雾,窥透这上下数千年文明所留下的精华所在。

景德镇有哪些古窑?


据现有考古资料,景德镇尚未发现唐代及唐以前的窑址。在已发现的窑址中,属早期的有胜梅亭,石虎湾,黄泥头等窑,均为五代时期。宋代窑址已发现的有湖田,湘湖,南市街,柳家湾等窑,都烧青白瓷。

胜梅亭窑

胜梅亭窑又叫杨梅亭窑,是景德镇的一处五代至宋代瓷窑。窑址在景德镇湖田进南山二公里处的胜梅亭村,是目前所发现的南方地区烧造白瓷的最早窑址之一。胜梅亭窑烧造青瓷和白瓷。青瓷釉色偏灰,其显亮部分,微带绿色。白釉色调纯正,洁白度达70º。器型有壶,盆,水盂,盘,碗等,造型与五代出土的白瓷相同。青瓷、白瓷都用支烧方法,碗的外底及碗心均有支烧痕。胜梅亭窑和这里的石虎湾窑,黄泥头窑白瓷烧造的成功,对于景德镇地区宋代青白瓷的制作,以及元、明、清时期瓷业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入宋以后,胜梅亭窑仍继续烧造,但已改烧青白瓷。

石虎湾窑

石虎湾窑是景德镇的又一处五代至宋代的瓷窑,位于湘湖与湖田之间的石虎湾,离景德镇约十公里。

同胜梅亭窑一样,这里也同时烧造青瓷和白瓷。青瓷胎骨一般较厚,偶尔也有很薄的,均呈灰色。青釉带黄,象一般人所称的蟹壳青;釉层极薄,有极细的纹片。瓷釉洁白,器型有盘、碗、洗等。盘底宽边,迭烧而成,宽边上有支烧的痕迹;盘心里也有敲去支烧的遗存部分;底心有釉。石虎湾窑入宋以后,改烧青白瓷。

柳家湾窑

柳家湾窑是一处青白瓷窑场,窑址在景德镇东南二十公里的寿安乡境内。遗物堆积面积约达一万平方米。烧瓷年代为北宋中晚期至元代。

柳家湾窑产品以盏,杯,碗为大宗。釉色多呈淡青,也有湖绿,粉青,浅绿,米黄等色,均清亮光洁,幽倩雅淡。它的瓷器装烧,均采取单件仰烧。器底垫泥饼,与匣缶本 相隔;饼径均小于器物圈足内。烧出的瓷器,圈足端光洁而有釉。

湖田窑

湖田窑是我国古代的一处著名窑场,《陶记》、《南窑笔记》、《景德镇陶录》等古文献中都有关于这个瓷窑的记载。窑址的景德镇市东南竞成乡湖田村。窑场遗迹与遗物堆积面积达四十万平方米。

从调查、试掘的资料看,这处窑场兴烧于五代,到明代隆庆,万历之际才结束,延续烧造了六百年。就烧瓷品种而论,五代产品有灰胎青瓷和白胎白瓷两类。入宋以后,已无灰胎青瓷的生产,全是青白瓷。到南宋后期,釉色有白、青两种。元后期的主要品种是卵白釉制品,即所谓“抠府器”;还出现青花,釉里红等新品种。明代只见青花纯白两类。

湖田窑的产品,以宋代的青白瓷,元代的卵白釉和青花最有成就。

这里发现的青花瓷器都属元代后期,在菲律宾、伊朗、土耳其等国都有这类器物出土。

龙江窑

龙江窑或称大龙缸窑。缸窑,是明代官窑之一。窑场也在景德镇。

龙缸窑专烧大缸,因缸上多画云龙,故统称龙缸。明代初年有龙缸大窑三十二座,后因青窑数量少,龙缸窑空闲,将其中的十六座改砌为青窑,仍存十六座烧龙缸。

烧制龙缸的工艺较特殊,烧时要先溜火达七昼夜。溜火时火力缓小,起初缓缓起火,使水汽渐干渐热;然后紧火烧二昼夜,到缸匣红而复白,前后皆明亮时,方可止火封门。待过十日窑内冷却后,方开窑。所烧之器有青双云龙宝相花缸,青双云龙缸,青双云龙莲瓣大缸,青花白瓷缸,青龙四环戏潮水大缸等种类。

青窑

明代御器厂的官窑分六种,即:风火窑,色窑,大龙缸窑,大小滥煌窑,匣窑,青窑,这里风火窑是总称,色窑和滥煌窑就是锦窑,匣窑是烧匣钵的,真正烧瓷器的只有龙缸窑和青窑。青窑就是官窑中烧造除大件龙缸以外的各种瓷器的瓷窑。所谓“青”并不是指青色,而是指瓷器的成色。明以来,景德镇瓷器的成色是“上品为青”,如呼“头青”、“提青”、“三色青”之类。为了保障瓷器的成色质量,青窑的窑制都很小。

军窑

有些曾经记载“景瓷”历史方面的书内,提到景德镇有过“军窑”,说是“均”窑之误。其实“军窑”是有的,不但宋朝有,明朝也有。明朝景德镇有几种窑:一为御窑厂(又称官窑),一为民窑。军窑是凡在军籍的,在景德镇的瓷窑,就叫军窑,与民窑性质大致相同。浮梁县志陶政编(物产志)就有“除见厂役官匠窑座外,诸凡‘军’,‘民’新旧窑座”一语,可为证明。景德镇为什么有“军窑”呢?原来在元代末年。农民纷纷起来革命,有位都昌人于光,带领都昌农民占据了景德镇附近各县,于光把景德镇的珠山作为大本营。后来于光归附了朱元璋,朱元璋用调虎离山之计,把于光个人调往西北去负责军事,他的部下仍留在镇。他们在明朝都已入了军籍,不回都昌,就在景德镇营窑业,所以有“军窑”之名。

小南窑

小南窑是以地名窑,窑在景德镇。据《陶录》记载,小南窑的窑室很小,窑包与伏着的青蛙相类,当时称作“虾蟆窑”。文献中说其产品“器粗整,土填黄,体颇薄而坚。惟小碗一式,色白带青,有青花;花只兰朵竹叶二种。其不画花,惟碗口周描一二青圈者称白饭器。又有 坦而浅,全白者仿宋碗,皆盛行一时。”这里所谓的“白饭器”,直到今天还是人们常使用的碗类之一。

景德镇的古窑还有“陶窑”,“霍窑”,“臧窑”,“年窑”,“郎窑”,“唐窑”等。在《景德镇有哪些名家名匠?》一问中介绍。

马家窑文化发现及命名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最早发现于马家窑遗址而得名,年代约为距今5000年—4000年。马家窑遗址位于甘肃省临洮县洮河西岸的马家窑村麻峪沟口,1923年—1924年,瑞典地质学家兼考古学家安特生在甘肃、青海一带调查,其助手们在1924年发现马家窑遗址并进行了发掘。1957年开始,甘肃省博物馆对遗址进行了多次调查,发现了马家窑类型叠压在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之上的地层关系。马家窑文化和马家窑类型均由该遗址而得名。

马家窑遗址虽发现较早,但以其命名却是20世纪40年代的事。对马家窑文化的命名,以及是否将半山、马厂类型包括在内,考古界曾有过许多争议,到目前为止意见还没有完全统一。最早对马家窑遗址进行调查发掘的安特生,将临洮的马家窑遗存和广河的半山遗存合称为仰韶期或仰韶文化,为了与河南、陕西的仰韶文化相区别,也称之为甘肃仰韶文化。1944年—1945年夏鼐先生到甘肃进行考古工作,为了确定马家窑期与寺洼期墓葬的关系,发掘了临洮洮寺洼山遗址,认识到所谓甘肃仰韶文化与河南仰韶文化有颇多不同,认为应将临洮的马家窑遗址作为代表,另定名称,称之为马家窑期或马家窑文化。1961年出版的《新中国的考古收获》一书开始使用马家窑文化这一名称,并将半山、马厂类型归人马家窑文化。马家窑文化包括马家窑、半山和马厂三个文化类型,从已经发现的有关地层叠压情况看,马家窑类型早于半山类型,半山类型早于马厂类型。从以往发现的资料就可以看出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相承、相似的因素很多,关系密切。马家窑类型和半山类型,过去限于资料太少,认为它们之间的差异很大,因此,有人曾主张将马家窑类型单独称为马家窑文化,与半山——马厂文化分开。康乐边家林、兰州关庙坪出土的陶器,补充了马家窑到半山类型发展的中间缺环,这些陶器无论是器型还是花纹都有马家窑类型的一些遗风,而且还反映出了半山类型的一些特色,过渡性的特点非常突出,从而表明半山类型是从马家窑类型演变而来。

大量的考古发掘始于20世纪50年代,发掘的重要遗址有东乡林家、临洮马家窑、广河地巴坪,以及兰州的青岗岔、花寨子、土谷台、白道沟坪与永昌鸳鸯池和青海乐都柳湾等20多处。1988年,临洮马家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评为“20世纪中国百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

陶瓷文化:景德镇古窑初探


据现有考古资料,景德镇尚未发现唐代及唐以前的窑址。在已发现的窑址中,属早期的有胜梅亭、石虎湾、黄泥头等窑,均为五代时期。宋代窑址已发现的有湖田、湘湖、南市街、柳家湾等窑,都烧青白瓷。

胜梅亭窑胜梅亭窑又叫杨梅亭窑,是景德镇的一处五代至宋代瓷窑。窑址在景德镇湖田进南山二两公里处的胜梅亭村,是目前所发现的南方地区烧造白瓷的最早窑址之一。胜梅亭窑烧造青瓷和白瓷。胜梅亭窑和这里的石虎湾窑,黄泥头窑白瓷烧造的成功,对于景德镇地区宋代青白瓷的制作,以及元、明、清时期瓷业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入宋以后,胜梅亭窑仍继续烧造,但已改烧青白瓷。

石虎湾窑石虎湾窑是景德镇的又一处五代至宋代的瓷窑,位于湘湖与湖田之间的石虎湾,离景德镇约十公里。同胜梅亭窑一样,这里也同时烧造青瓷和白瓷。青瓷胎骨一般较厚,偶尔也有很薄的,均呈灰色。青釉带黄,像一般人所称的蟹壳青;釉层极薄,有极细的纹片。瓷釉洁白,器型有盘、碗、洗等。盘底宽边,迭烧而成,宽边上有支烧的痕迹;盘心里也有敲去支烧的遗存部分;底心有釉。石虎湾窑入宋以后,改烧青白瓷。

柳家湾窑柳家湾窑是一处青白瓷窑场,窑址在景德镇东南二十公里的寿安乡境内。遗物堆积面积约达一万平方米。烧瓷年代为北宋中晚期至元代。柳家湾窑产品以盏,杯,碗为大宗。釉色多呈淡青,也有湖绿、粉青、浅绿、米黄等色,均清亮光洁,幽倩雅淡。它的瓷器装烧,均采取单件仰烧。器底垫泥饼,与匣缶本相隔;饼径均小于器物圈足内。烧出的瓷器,圈足端光洁而有釉。

湖田窑古文献中都有关于这个瓷窑的记载。窑址在湖田村。窑场遗迹与遗物堆积面积达四十万平方米。从调查、试掘的资料看,这处窑场兴烧于五代,到明代隆庆,万历之际才结束,延续烧造了六百年。湖田窑的产品,以宋代的青白瓷,元代的卵白釉和青花最有成就。

龙江窑龙江窑或称大龙缸窑。缸窑,是明代官窑之一。窑场也在景德镇。龙缸窑专烧大缸,因缸上多画云龙,故统称龙缸。明代初年有龙缸大窑三十二座,后因青窑数量少,龙缸窑空闲,将其中的十六座改砌为青窑,仍存十六座烧龙缸。

烧制龙缸的工艺较特殊,烧时要先溜火达七昼夜。溜火时火力缓小,起初缓缓起火,使水汽渐干渐热;然后紧火烧二昼夜,到缸匣红而复白,前后皆明亮时,方可止火封门。待过十日窑内冷却后,方开窑。所烧之器有青双云龙宝相花缸,青双云龙缸,青双云龙莲瓣大缸,青花白瓷缸,青龙四环戏潮水大缸等种类。

青窑明代御器厂的官窑分六种,即:风火窑、色窑、大龙缸窑、大小滥煌窑、匣窑、青窑,这里风火窑是总称,色窑和滥煌窑就是锦窑,匣窑是烧匣钵的,真正烧瓷器的只有龙缸窑和青窑。青窑就是官窑中烧造除大件龙缸以外的各种瓷器的瓷窑。所谓“青”并不是指青色,而是指瓷器的成色。明以来,景德镇瓷器的成色是“上品为青”,如呼“头青”、“提青”、“三色青”之类。为了保障瓷器的成色质量,青窑的窑制都很小。

军窑有些曾经记载“景瓷”历史方面的书内,提到景德镇有过“军窑”,说是“均”窑之误。其实“军窑”是有的,不但宋朝有,明朝也有。明朝景德镇有几种窑:一为御窑厂,一为民窑。军窑是凡在军籍的,在景德镇的瓷窑,就叫军窑,与民窑性质大致相同。浮梁县志陶政编就有“除见厂役官匠窑座外,诸凡‘军’,‘民’新旧窑座”一语,可为证明。景德镇为什么有“军窑”呢?原来在元代末年。农民纷纷起来革命,有位都昌人于光,带领都昌农民占据了景德镇附近各县,于光把景德镇的珠山作为大本营。后来于光归附了朱元璋,朱元璋用调虎离山之计,把于光个人调往西北去负责军事,他的部下仍留在镇。他们在明朝都已入了军籍,不回都昌,就在景德镇营窑业,所以有“军窑”之名。

小南窑小南窑是以地名窑,窑在景德镇。据《陶录》记载,小南窑的窑室很小,窑包与伏着的青蛙相类,当时称作“虾蟆窑”。文献中说其产品“器粗整,土填黄,体颇薄而坚。惟小碗一式,色白带青,有青花;花只兰朵竹叶二种。其不画花,惟碗口周描一二青圈者称白饭器。又有坦而浅,全白者仿宋碗,皆盛行一时。”这里所谓的“白饭器”,直到今天还是人们常使用的碗类之一。

景德镇的古窑还有“陶窑”、“霍窑”、“臧窑”、“年窑”、“郎窑”、“唐窑”等。

平潭发现清代古沉船大量古瓷被追回


本报讯记者昨天下午从有关部门获悉,平潭屿头海域近日发现一艘清代古沉船,有关部门已从当地渔民处追回数百件康熙年间青花瓷,并在为打捞古沉船积极准备。

碗礁海域发现沉船

据悉,今年6月中旬,平潭屿头一渔民在屿头乡碗礁海域拉网作业时,意外地“捕上”满网的古瓷碗,这些瓷碗为青花瓷,许多碗上长满了海蛎。“海底有宝”的消息不胫而走。是日下午,当地年轻的渔民穿上潜水服下海,终于发现一艘沉在海底被泥沙掩埋的古沉船。这一消息让小岛的渔民震惊了。

碗礁处于鼓屿门水道,这里水流湍急,环境复杂,为福清海口、长乐松下、平潭屿头三县交界处。连日来,受利益趋动,三地渔民纷纷加入到私自打捞行列。不少渔民甚至花大钱买来潜水服或雇人下水打捞,一位平潭渔民下水打捞时被淹死。

追回数百件瓷器

6月24日,平潭屿头边防派出所接到群众报案,在私自打捞沉船文物的一户人家查获破损瓷碗7件、灯具11件、探测仪1个。并将7件文物送到平潭县文体局鉴定。此后,省市文物部门专家下去调查。6月30日,7月1日,屿头乡、平潭县政府先后发出禁止在碗礁海域打捞沉船文物的通告。县委县政府、县公安、边防、县文体局、省边防总队海警一支队积极配合,制止渔民私自打捞行为,劝说渔民交回文物,大部分私捞文物的渔民交出了打捞的文物。到7月1日,追回瓷器已超过500多件。

经鉴定,这批青花瓷器共有13种,包括碗、盘、碟、酒杯等日用瓷。图案漂亮,为江西景德镇瓷器。这些瓷器做工粗糙,表面有很多沙粒,瓷质差,为民窑而非官窑生产,年代在清康熙年间。

沉船为清康熙年间运输船或商货船,下沉了270多年。沉船位置是在平潮时水下10米处,涨潮时水下12米处。据下过水的当地渔民介绍,木船长约三四十米,有说船体不大。木船破损,有说船舱已烂掉,有说下半部保存较好。

私自水下打捞属违法

有关部门同志告诉记者,此次许多当地愉私自下水打捞沉船文物,属于违法行为,反映了当地人法律意识淡薄。私自打捞还造成一人丧命,许多完整的文物被破坏,不少瓷器被高价出售。

根据《国家文物法》,第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第64条规定:“盗窃、哄抢、私分或者非法侵占国有文物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有关同志说,水下考古发掘要经国家文物主管部门批准。打捞的文物要交给国家。私自下水打捞文物是错,拿回去占为己有是错,出售国家文物还是错。

有关部门为打捞作准备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此次大批量发现古瓷器及古沉船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目前来自福建、广东、浙江的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队队员停下了在东山的水下考古工作,近日将全部集结屿头,为打捞沉船文物做准备。考古工作现处在水下文物前期调查、水下拍摄阶段。待国家文物局批准后,将开始长达数月的科学有序的水下考古发掘工作,届时沉船的价值将有定论。

井陉窑的发现和研究


历史文献有许多关于井陉窑的记载。如《乾隆正定府志·卷十二物产》:"……正定府产瓷器,缸坛之属也,明时充贡出井陉。"《大明会典·工部十四》:"洪武廿六年定,凡烧造贡用器皿等物,须要定夺样制,计算人工物料……起取人匠入京……凡在京烧造,天顺三年题准,琉璃窑瓷缸,十年一次烧造。旧例,缸土、釉土派行真定府。"再早的记载如《金史·地理志》《河北西路》"真定府。产瓷器、铜铁。""有丹粉场、乌梨。"尽管关于井陉窑的文献记载有许多,但井陉窑的窑址却未真正发现,1973年,冯先铭先生发表了《志书中一批有待调查的瓷窑》,将井陉窑排在了61个有待寻找的瓷窑址的首位。

一九八九年十月,河北省文物局抽调全省业务人员对太行山东簏县市进行文物复查(文物研究所孟凡峰先生负责井陉县地下文物的补查)。考古队在这次调查中发现了井陉窑的三处窑址。自八九年至今,又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三次调查,共发现九处窑区,包括东关、河东坡、东窑岭、梅庄、南秀林、冯家沟,南陉、北陉、南防口,共三大片,面积超过一百六十万平方米。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于1993年,1998年1999年对井陉窑及相关遗址进行了三次发掘,于1996年发现金代印花模子,1999年出土三瓮元代瓷器窖藏。通过调查、发掘和征集,发现和获得了大量的资料,包括矸子井、澄浆池、作坊、窑炉、墓葬和众多窑具和瓷器。

通过这几年的调查和发掘,对井陉窑有了初步的认识。发现的井陉窑历时七百年,包括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几个时期。与其他窗口相较,井陉窑有其独特的魅力。在其烧造历史中,均以烧制白瓷为主,绛釉、黑褐釉、黑釉瓷次之,也见有少量的天目釉、绿釉、黄釉器。白釉无论时代早晚,细瓷均为纯白,中粗瓷则白中泛青,到晚期(元代)则呈浅豆青色。装饰方面所见标本自晚唐开始使用点彩,宋代出现划花,刻花和印花,金代印花大盛。器形以各式的碗盘为主,其次为钵、盂、瓶、壶、尊、罐、盒、盆、炉、灯、枕、建筑构件及人物、动物小塑玩具等。所见瓷枕最具特色,装饰有划花、印花、剔花等,以戳印加划花之奔鹿、奔牛、卧鹿、立鹿、对鹿及宫女图枕等为代表性产品。此外,在第一次发掘中,五代层中还出土有代官字款的细白瓷盒片,第二次发掘中发现了金粉装饰的白瓷盘。在发现琉璃构件的同时也发现了烧制三彩器的线索。通过对井陉窑特征的确定,可以得知,山西的平定窑和盂县窑都属井陉窑系列。

井陉窑的兴起,繁荣及衰落有其自然原因也有其一定的社会原因。隋代瓷器生产较南北朝有了非常大的发展,生产中心虽仍在南方,但已有了向北发展的趋势。井陉窑的始烧期正是在这个时段。在井陉县,随处可见制造瓷器用的矸子土,属于配料用的石英、长石以及釉土。含金属釉土矿,如铜、铝、铅、锌矿石等,当地均有出产,另外,遍山的森林,厚厚的煤层,丰富的水源更使得井陉有得天独厚的制瓷条件。经过隋代的发展以后,到唐代,我国的白瓷制造已十分成熟,形成了"南青北白"的格局,河北境内以邢窑、曲阳窑(定窑)、井陉窑最为突出。由于环境上的相对闭塞等原因,井陉窑在盛唐与宋代的经济大发展时期,被名气更大的其余两窑的光辉所掩没。井陉窑最出名的年代在金代。其产品由绵曼河及井陉驿路水陆两道东出井陉可达真定(正定),真定成为井陉窑最大的商品集散地,遂有"真定府产瓷器"真定瓷的记载,真定井陉窑产品运销全国,并远销国外,金代井陉窑的发达有其政治原因,因为井陉的战略地位重要,金人加强控制,使之比邢、定较早恢复了社会生产秩序,故而能在金初出现了它不曾有过的"繁庶倍昔"的景象。在这种社会安全的背景下,依托本已发达的陶瓷制造业,加之吸引了邢、定的工匠,使井陉窑率先发展起来。元代井陉窑开始衰落,这和南方景德镇瓷器制造业的兴起密切相关。

井陉窑产品在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省博物馆均有收藏。不过因为井陉窑发现和研究起步较晚,许多井陉窑的瓷器被认为是定窑器、磁州窑器物。比如周淑兰、胡美生编《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精选》(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其中99-101、103页"宋定窑划花奔鹿、卧鹿、对鹿、奔牛枕";第199页"宋定窑戳印花枕";李秀珍、张慧《河北省博物馆馆藏陶瓷枕概述》(1992年第1期)图版二这8·12"宋磁州窑灰釉剔花瓷枕"、"宋磁州窑双鹿纹瓷枕"、"宋银锭形刻花瓷枕"等均为井陉窑产品。

2000年7至8月在廊坊安次区发现井径窑金代印花瓷片。2000年6月至8月在黄华大量金代井陉窑瓷器。 井陉窑作为河北省第四大名窑,其发现和研究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首先,确定了一些(如戳印印花枕)典型井陉窑的器物,纠正了一批此前误定为磁州窑、定窑或邢窑产品的偏差,将推动北方白瓷发展史研究进一步深化。其次,井陉窑的发展和研究不仅使邢窑定窑关系的研究增加了一个重要的中介,也使河北、山西即太行山左右两大地域的古代陶瓷业直接地联系到一起。再次,井陉窑的晚唐和金代两个盛烧期,在北方陶瓷发展史上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因此,井陉窑在此阶段的研究,将增添此阶段陶瓷工艺发展的技术资料。井陉窑的发展很晚,研究才刚刚起步,所以它还有许多问题须要研究,进一步研究井陉窑的丰富内涵、确定井陉窑的创烧时间与源头是下一步工作重点。

目前,井陉窑的发掘、整理工作正在紧张有序的展开。

南宋湖田窑青白瓷茶盏


饮茶之风“始于唐,盛于宋”。随着茶业的兴盛,饮茶风习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从皇宫欢宴到友朋聚会,从迎来送往到人生喜庆,到处洋溢着茶的清香,到处飘浮着茶的清风。如果说,唐代是茶文化的自觉时代,那么,宋代就是朝着更高级阶段和艺术化的阶段迈进了,如形式高雅、情趣无限的斗茶,就是宋人品茶艺术的集中体现。斗茶又称茗战,是以竞赛的形态品评茶质优劣的一种风俗。斗茶具有技巧性强、趣味性浓的特点。斗茶对于用料、器具及烹试方法都有严格的要求,以茶面汤花的色泽和均匀程度、盏的内沿与汤花相接处有没有水的痕迹来衡量斗茶的效果。因此,各种茶具应运而生。

而陶瓷工艺发展到宋代,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成熟阶段,艺术上取得了空前绝后的成就。举世闻名的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产品为世所珍。耀州窑、磁州窑、龙泉窑、湖田窑、吉州窑、建窑等南北各大窑系更是争奇斗妍、各领风骚。青瓷、白瓷之外,黑瓷、青白瓷、窑变彩瓷纷纷兴起。而产于江西景德镇的湖田窑青白瓷是最具有独特风格与审美价值的一个陶瓷品种。

青白瓷,“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温润如玉,釉色介于青瓷与白瓷之间,青中有白,白中闪青,故又称“影青瓷”。

这只南宋湖田窑青白瓷素盏,造型简约,线条流畅,无任何装饰。通高:15.2厘米,杯:口径8.3厘米,足径3.8厘米,托:腹径14厘米,足径9.2厘米,杯为敞口,深腹,高圈足外撇。托为折沿口,台阶式浅腹,高圈足,托中央设一高台,台边缘凸起一周托圈,圈内仅容杯足于内。杯与托通体施白中闪青的青白釉,仅底部露胎。杯足积釉甚厚,如镶玉于上,器型清秀典雅,令人回味无穷。茶盏传递给我们的是一种端庄、恬静、淡雅之美。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乐清芙蓉镇发现南宋古窑》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乐清芙蓉镇发现南宋古窑》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南宋龙泉窑瓷器鉴别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