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朝代中青花瓷的特点——唐宋青花瓷

青花瓷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本文简单介绍唐代与宋代两朝代的青花瓷特点,希望让读者大致了解。

唐代青花瓷

唐代的青花瓷器是处于青花瓷的滥殇期。现在能见到的标本有20世纪70—80年代扬州出土的青花瓷残片二十余片;香港冯平山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青花条纹复;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收藏的一件花卉纹碗;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鱼藻纹罐;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一件点彩梅朵纹器盖。通过对扬州出土瓷片的胎、釉、彩进行研究,并对唐代巩县窑的物质和技术条件进行分析,初步断定唐青花的产地是河南巩县窑。近年来在巩县窑窑址出土了少量青花瓷标本,由此进一步确认了唐青花的产地就在河南巩县窑。

从扬州出土的青花瓷片来看,其青料发色浓艳,带结晶斑,为低锰低铁含铜钴料,应是从中西亚地区进口的钴料。胎质多粗松,呈米灰色,烧结度较差。底釉白中泛黄,釉质较粗。胎釉之间施化妆土。器型以小件为主,有复、碗、罐、盖等。纹饰除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的鱼藻纹罐以外,其余的均为花草纹。其中花草纹又分两大类,一类是典型的中国传统花草,以石竹花、梅花等小花朵为多见;另一类是在菱形等几何图形中夹以散叶纹,为典型的阿拉伯图案纹饰。从这一点看来,并结合唐青花出土较多的地点(扬州为唐代重要港口),可证明唐青花瓷器主要供外销。

宋代青花瓷

唐青花经过初创期以后,并没有迅速发展起来,而是走向了衰败。到目前为止,我们能见到的宋青花只有从两处塔基遗址出土的十余片瓷片。一是1957年发掘于浙江省龙泉县的金沙塔塔基,共出土13片青花碗残片。该塔的塔砖上有绝对纪年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另一处是1970年在浙江省绍兴市环翠塔的塔基,出土了一片青花碗腹部的残片。该塔塔基出土的塔碑证明此塔建于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

这十余片宋青花瓷片,都是碗的残片。胎质有的较粗,有的较细。纹饰有菊花纹、圆圈纹、弦纹、线纹等。青花发色前一处的较浓、发黑;后一处的较淡。发色较黑者,应是外罩透明釉太薄的缘故。浙江省本身就有着丰富的钴土矿,这些青花瓷应该就是使用了本地的钴料。它们与唐青花并无直接的延续关系。

延伸阅读

元代青花瓷的特点


青花瓷作为我国四大名瓷之一,相信大部分人都是听说过它的。青花瓷是瓷器中的一种主流产品,最早出现于唐朝。青花瓷在历史上的发展还是相当不错的,其在每个时代都有着不同的表现特征,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讲一讲元代青花瓷的特点。

元青花是元代生产的青花瓷品,由于真品较少一直未被陶瓷专家关注,但是近年一件“鬼谷子下山”的元青花罐在英国拍卖创造上亿的天价,掀起了元青花瓷器的收藏热潮。

元青花除缠枝莲、缠枝牡丹、卷草等蒙元贵族偏爱的花纹之外,还经常直接将民间故事和历史典故写实地绘制于表面。这类元代青花瓷器呈现了统一的画风,用笔扎实,一气呵成,写实意味浓郁,人物形象生动活泼,其丰富的表意性直接影响了明代小说绣像和人物画的笔法。

元代青花瓷器的胎体,有些洁白,釉面纯净透明;有些胎色泛灰,釉面白中带青或是较为乳浊。器面上的青花呈色更会因为鈷料来源不同而产生相异的色泽。

元代青花所使用的鈷料有国产青料和进口的苏麻离青料二类,前者偏向蓝灰色或蓝黑色,后者则浓艳如蓝宝石,并且会有自然凝聚的黑疵斑点,是精品青花瓷器的标准色泽。

元青花的装饰图文繁而不乱,所绘题材多种多样,风格鲜明。元青花相对于其他朝代的陶瓷其风格还是较为突出的,是比较有特色的。

康熙时期青花瓷的特点


1、早期康熙青花胎体厚重,釉面肥润呈青白色,有缩釉和小棕眼,也有器身与器底釉色不一致,个别器物口部往往刷一层酱釉,底足处理不是很细腻,有火石红,露胎处能看到一圈细密的旋环痕迹。

2、康熙民窑器中常见缩釉、粘砂、不光滑现象,器物底足内釉薄泛白,常见放射状的跳刀痕,有的足墙同面斜削呈尖状,圈足直径大,许多瓶、觚、罐的底足出现台阶的形状,其折角处极为挺直,俗称“二层台”或“台阶底”。双圈足也在这一时期大量流行,尤以夔龙折沿洗、印盒居多,里圈都较外圈矮,两圈间露胎无无釉,圈足宽厚。

3、康熙中期青花由于烧成温度进一步提高,胎体洁白坚硬,断面有如“糯米糕”。很少有杂质,胎体薄厚适中,注重修胎。釉面有粉白和浆白两种,粉白釉面硬度高,浆白釉面略显疏松,偶有开片,还有一种亮青釉。中期青花瓷器圈足没有早期大,有的足端经过打磨,光滑呈泥鳅背状,但没有后期雍正青花的滚圆,少见火石红,胎釉结合很紧密,器内外壁及底足釉色基本一致。当时还出现用精细淘洗的浆泥制成的瓷胎,俗称“浆胎”,产品有水盂、印泥盒等,胎体偏轻。

4、晚期青花呈青白釉,亮青釉居多,也有粉白釉,釉面光泽深沉含蓄,胎体比中期要重,硬度高,底足较深普遍采用平切,切削整齐。

5、早期青花瓷器使用浙料或江西、广东青料描画,呈色灰蓝,个别发色欠佳,浓重灰暗及蓝黑,与顺治青花特点很相似。

6、中期青花使用云南省的“珠明料”,这种青花色料提练精纯,由于水沉法改进为煅烧法,呈色鲜蓝青翠,无漂浮感,明净艳丽,清朗不浑,艳而不俗。有的呈宝石蓝色,鲜蓝而不火气,它与清代其它各朝青花有很大的区别,时代特征十分明显。并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面貌。人们往往称康熙青花为“翠毛蓝”、“康熙五彩”、“墨分五色”。色彩变化有五个层次的色阶,所用青料有“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之分。古人对康熙青花评价甚高,谓“其青花一色,见深见浅,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娇翠欲滴。”器物画面浓淡深浅,光线强弱分明,不同层次的渲染,完全是由于工匠们熟练地运用色料的技巧,即分水方法,有意识地造成多种深浅层次不同的色调,甚至在一笔一划中也能分出深浅不同的笔韵,如青花山水人物图,花鸟图等,无论远山近水,层峦叠嶂,均富有层次的节奏感、立体感,结合晕染法的使用,使其更接近和达到国画题材的表现手法,犹如一幅水墨花,很具观赏性,这也是康熙青花备受世人推崇的重要原因之一。

明宣德青花瓷的特点


经过了明永乐时期的创新和发展,宣德朝成为明代青花瓷器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宣德时政局也比较稳定,经济发展较快,天下较为富足,为制瓷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加上宣德帝本身喜爱艺术,擅长书画,在他的倡导下,艺术风气激荡,对青花瓷的创作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器形

宣德青花瓷的造型凝重敦厚,制作精致。底足多为圈足,以浅圈足为多,盘、碗等器的底足多有棱边感。后仿者底足处理的过于圆滑,足端滚圆,无棱边感。

纹饰

宣德青花瓷一改永乐的纤细风格,画意豪放生动,笔法遒劲甜畅,内容题材丰富,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尤以龙纹威猛雄健,为明清两代之最。还有一些特征性画法,例如笔画相连的回纹;蕉叶中经用较粗双线勾成,不到叶间相聚成三角形状;莲瓣边框不填色,而莲瓣满色等。现代仿品多笔法呆拙,全无自然豪放甜畅之感。

胎体

胎体坚致细白,大器多为厚胎,盘底为光滑无釉的白砂底,没有旋痕。后仿器的胎体处理生硬而显得娇柔造作,砂底处常见清晰的旋纹。琢器的胎体一般分段横接而成,虽然制作精细,仔细观看仍然能看出衔接痕迹。清代所仿扁壶则采用对开模制,前后台模而成,因此在器身两侧可见或摸到拼缝痕迹。现代仿品的器身则没有横向的衔接痕。

釉面

多橘皮纹是宣德青花瓷的突出特征,釉质肥厚细润,釉面多白中泛青,在器身器足的边际、棱角等转折处,常有呈水绿色的积釉。有的釉面气泡密集,大小不一,呈乳浊状。琢器的器里釉汁流淌不均,可见垂流痕。清代仿宣德器中,特别多乳浊现象。雍正时仿宣德器最多,但釉色青中泛白,釉泡大小一致而无层次,橘皮纹过于规整,也不自然,现代仿器的釉色过深,釉层却薄,有的没有橘皮纹。

元青花:青花瓷中的稀缺升值精品


由于存世稀少,元青花的价格持续上升。面对庞大的国际化的收藏需求,屈指可数的元青花大罐只能越来越成为许多收藏家的梦中追求。

虽然近来元青花瓷器特别是大罐类器物屡创高价,但从国际艺术品市场的过往经验和发展趋势来判断,这只是价位攀升的开始。

审美性、创造性和稀少性是顶级艺术品的共性,同样也是元青花的核心价值。

艺术性带动收藏效用

凡美好的东西都是人们竞相追求的目标,美是艺术的前提,一件古代艺术品不会只因为它是古代文化的遗物就变得珍贵,她必须得满足审美性、创造性、稀少性三方面严格要求才能被称作珍宝。

收藏和投资经通常目的不一样,因此两者要分开来看待。艺术品存在审美的主体和客体,二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统一性,对艺术美的理解每个人由于自身文化素养不同会造成审美视觉不同,同一件作品在一些人眼里看上去很美,可能在另外一些人眼里看上去就不那么美了,反之亦然。

中国古陶瓷生产历史悠久,各朝各代陶瓷艺术作品有的粗有的精,民间使用的瓷器数量大,粗者多,皇家使用的则大多是千挑万选的精品。古陶瓷粗者,其贱也在粗,其贵也在粗,经过历史岁月的沉淀,现在遗存下来的古陶瓷粗品存世数量总的来讲也是不多的,对这些古陶瓷的欣赏应该从超然物外的审美角度去看。把玩一件古代文化遗物,仿佛把收藏者带回远去的岁月,历史的空间和时间在收藏者手里停步,使我们的生命得以延长。因此,从收藏的角度看任何古陶瓷都是值得收藏的。

稀缺性提升投资价值

作为投资则不同,艺术品市场和收藏界高端目前追求的主题还是高精稀的作品,古代烧造的精品陶瓷即使在当时也是投入成本高,生产数量少,使用范围窄,价值不菲,流传到今天能保存完好者已是凤毛麟角,在艺术品交易市场价格惊人,成为人们追逐的宠儿。收藏的目的如果主要为了投资的话就需要理性地认识到,只有具备审美性、创造性、唯一性的古陶瓷艺术品才算是美到极至的艺术品,才能带来丰厚的回报。

元青花价值高,除了她是中国青花瓷的老祖宗,历史悠久,存世量稀少外,其自身绽放的艺术魅力也是无与伦比的,能给人带来超强的美感。总结一下看,元代青花瓷的代表作大都具有强烈的个性,是开宗立派的创造性的劳动成果。创烧时期的青花瓷,产量低,个性强,装饰画水路清晰,抑扬顿挫,或刚或柔,画师有浓厚的中国绘画的笔墨功底。由于青花瓷装饰的概念还没有形成定式,她们独具特色不拘一格。从传承及出土情况来看,由于数量稀少,进一步抬高了元青花的市场价值。

元青花审美性,创造性和稀少性三大特征明显,这点认识对我们收藏辨识元青花真伪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元青花的主要特点:

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

元青花瓷的胎由于采用了“瓷石+高岭土”的二元配方,使胎中的Al2O3含量增高,烧成温度提高,焙烧过程中的变形率减少。多数器物的胎体也因此厚重,造型厚实饱满。胎色略带灰、黄,胎质疏松。底釉分青白和卵白两种,乳浊感强。其使用的青料包括国产料和进口料两种:国产料为高锰低铁型青料,呈色青蓝偏灰黑;进口料为低锰高铁型青料,呈色青翠浓艳,有铁锈斑痕。在部分器物上,也有国产料和进口料并用的情况。器型主要有日用器、供器、镇墓器等类,尤以竹节高足杯、带座器、镇墓器最具时代特色。除玉壶春底足荡釉外,其它器物底多砂底无釉,见火石红。

元青花的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笔法以一笔点划多见,流畅有力;勾勒渲染则粗壮沉着。主题纹饰的题材有人物、动物、植物、诗文等。人物有高士图(四爱图)、历史人物等;动物有龙凤、麒麟、鸳鸯、游鱼等;植物常见的有牡丹、莲花、兰花、松竹梅、灵芝、花叶、瓜果等;诗文极少见。所画牡丹的花瓣多留白边;龙纹为小头、细颈、长身、三爪或四爪、背部出脊、鳞纹多为网格状,矫健而凶猛。辅助纹饰多为卷草、莲瓣、古钱、海水、回纹、朵云、蕉叶等。莲瓣纹形状似“大括号”,莲瓣中常绘道家杂宝;如意云纹中常绘海八怪或折枝莲花、缠枝花卉,绘三阶云;蕉叶中梗为实心(填满青料);海水纹为粗线与细线描绘相结合。

青花瓷鉴定知识——历代青花瓷简介


青花瓷自其问世那一天起,便以她的纯净淡雅赢得了世人的喜爱。随着时间的流走,青花瓷的种类日益繁多,历朝历代的青花瓷都有着其独特的风韵,于历史的天空中熠熠生辉。景德镇瓷器是历代的官窑重点,景德镇的青花作品精品最多。

元青花,地釉一般为青白色,或偏白或泛青、或偏青、仿品泛青绿色,开粉红色、米色纹片,元青花常有不规则黑褐色斑点。微下凹有些为是意点饰,其胎骨厚重,形制大,纹饰密,层次多,青花发色不稳定,有点晕散,色泽发灰、施釉不至底,露胎处为褐红色。

明永乐青花瓷,使用苏泥勃青料、浓重处易产生黑锈斑、含锈量低,形成宝石蓝光泽,青花胎质细腻,洁白具有明显的纹理感和光滑感,气泡通常大、中、小三种并存,少量开片,青花白中泛青有点晕散现象、永乐青花少人物图案、底部常施釉,底足为平削,惯用双勾线表达图案,小笔填绘。

清康青花,胎质洁白,质地细腻,所罩之釉呈浅蓝色,或淡青色,初底部施釉呈干枯状,施釉薄形成琉璃釉,中期呈色为明亮的纯蓝色,鲜艳浓翠,此时以象征手法和纹章图案代替书写的款识。青彩中常有手指印,为主要特征,山水画惯用“斧壁皱”技法。

清雍青花,使用浙青料,发色幽静匀美,淡雅清丽、釉层较薄、白色质感清晰,纹饰突出。出现牛头尊,贯耳大方瓶、八方扁瓶、海棠式果瓶、如意耳瓶、变形高足碗。纹饰上崇古、明代传统的纹饰反复出现,雍正朝出现篆书印章款。

清乾青花,技术与装饰手法有了极大的提高,其瓷器远胜于以往各朝,当时流行各种大瓶、各式贯耳瓶,常以象耳、璃耳作装饰,其器装饰常集堆贴,镂孔于一身,其器装饰花巧,奇形怪壮,雕功满密,多篆款,少楷款。

青花瓷评说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一首《青花瓷》,唱进了多少痴男怨女的心里。青花瓷,其清雅、透美,是任何世间之物无法替代的。“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此话据传语出宋徽宗,因当时的汝窑专供宋皇室使用,而窑官将汝窑瓷烧制完成后,请示宋徽宗为其色定名时,徽宗御批:“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此后,天青色即为汝窑瓷钦定的颜色名。莹透的素颜朦胧了琴弦,珍珠白沁就烟雨,孔雀蓝映着月光上一缕檀香。青花瓷,就这三个简单的汉字,却勾起多少或淡或浓的爱与愁来。素坯塑成,屏息凝目,展眉拈笔,心事就在浓淡转换中慢慢逸出,虽有一种朴素的内涵与经久耐看的质感,但总觉得不足以形容诡谲多变,爱恨兼具的情感。青花青花,含羞的青花,蕴情漫歌的青花,勾勒我寥寥落寞的青花。

景德镇陶瓷哑光青花瓷花瓶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是釉下彩的一种。就像是歌词中所唱到的,纯正上品的汝窑,只有一种颜色,就是天青色,完全没有任何花俏的纹饰,而且造型简单素雅,犹如现今极简主义大师的作品。青花瓷是中华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在明清时期,青花瓷器还有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均为青花瓷。青花瓷的历史也是极为悠久,它的价值亦是年年攀升。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虽说唐代是青花瓷出现的摇篮,但是,存世的唐代青花可谓是屈指可数。人们能见到的标本有20世纪70-80年代扬州出土的青花瓷残片二十余片,让人们大吃一惊的更是有之,青花瓷虽作为景德镇名瓷,但其最早烧制青花瓷的窑却在河南。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一件点彩梅朵纹器盖。通过对杨州出土瓷片的胎、釉、彩进行研究,并对唐代巩县窑的物质和技术条件进行分析,初步断定唐青花的产地是河南巩县窑。近些年来在巩县窑窑址出土了少量青花瓷标本,由此进一步确认了唐青花的产地就在河南巩县窑。不单是如此,让我惊讶的是,唐代的青花瓷不单单是在中国出售,并且远销海外。香港冯平山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青花条纹瓶,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收藏的一件花卉纹碗,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鱼藻纹罐,各地的收藏不足以证明其远销海外的原因,最重要的原因在纹饰上面。纹饰除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的鱼藻纹罐以外,其余的均为花草纹,然而,其中花草纹又分两大类,一类是典型的中国传统花草,以石竹花、梅花等小花朵为多见;另一类是在菱形等几何图形中夹以散叶纹,为典型的阿拉伯图案纹饰。并且,唐代的青花瓷出土量最大的就是在杨州,为什么会在杨州呢?这也恰好应证了青花瓷远销海外,在唐代,有着“天下之盛,杨为首”说法,说明了杨州商业繁荣,它在中国古代经济文化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杨州在唐朝是个重要的出海港口,而且是京杭大运河和长江交汇处,是历来的兵家必争之地,汇集着全国各地的商人和从路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来的胡商,所以在杨州出土最多的青花瓷就不足为奇了。

经历了唐朝,青花瓷并没有迅速发展起来,却是渐渐衰败了,宋朝出土的青花瓷屈指可数。元朝可谓是青花瓷成名的朝代,在瓷都景德镇,真正成熟的青花瓷诞生了,元青花瓷的胎由于采用了“瓷石+高岭土”的二元配方,使胎中的Al203含量增高,烧成温度提高,焙烧过程中的变形率减少。多数器物的胎体也因此厚重,造型厚实饱满。胎色略带灰、黄,胎质疏松。底釉分青白和卵白两种,乳浊感强。其使用的青料包括国产料和进口料两种:国产料为高锰低铁型青料,呈色青蓝偏灰黑;进口料为低锰高铁型青料,呈色青翠浓艳,有铁锈斑痕。在部分器物上,也有国产料和进口料并用的情况。当时使用的进口料主要是苏麻离青,即苏泥麻青、苏勃泥青、苏泥勃青等。其名称的来源,一说是来自波斯语“苏来曼”的译音。这种钴料的产地在波斯卡山夸姆萨村,村民们认为是一名叫苏来曼的人发现了这种钴料,故以其名字来命名此料。另一种说法是,苏泥麻青应为苏麻离青,是英文smalt的译音,意为深蓝色或绘画用的深蓝色粉末颜料。此料属低锰高铁类钴料,故青花呈色浓重青翠,有“铁锈斑痕”,俗称“锡光”。元青花的一部分和明永乐、宣德官窑所用青料均是这种,产地均在古波斯或今叙利亚一带。

元青花大改传统瓷器含蓄内敛风格,以鲜明的视觉效果,给人以简明的快感。以其大气豪迈气概和艺术原创精神,将青花绘画艺术推向顶峰,确立了后世青花瓷的繁荣与长久不衰。那些厚重而扁的元青花罐,是蒙古皇室贵族的生活实用器,然而,为何元青花的风格如此独特呢?其实并不难理解,元代社会杂剧繁荣昌盛,北方蒙古人对南方汉人历史故事非常着迷,戏剧中人物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深深打动蒙古人爱憎分明的朴实情怀。将故事凝固在厚重结实的瓷罐上,放进蒙古包里,在存放食品杂物的同时,还可时时欣赏那回味无穷的戏剧故事。即使不小心用脚踢到也不会被轻易碰碎。在元代,青花瓷主题纹饰的题材有人物、动物、植物、诗文等。人物有高士图(四爱图)、历史人物等;动物有龙风、麒麟、鸳鸯、游鱼等;植物常见的有牡丹、莲花、兰花、松竹梅、灵芝、花叶、瓜果等;诗文极少见。所画牡丹的花瓣多留白边;龙纹为小头、细颈、长身、三爪或四爪、背部出脊、鳞纹多为网格状,矫健而凶猛。辅助纹饰多为卷草、莲瓣、古钱、海水、回纹、朵云、蕉叶等。元代是南北文化大融合的激烈时期。看不到未来的迷茫,不知困惑了多少识古通今的知识分子。从宋瓷的深沉自然到元瓷思想的直接表达,宋,元瓷艺虽然风格迥异,但都精深非凡,是继五代柴窑之后中国制瓷史上的两座高峰。

明清时期是青花瓷器达到鼎盛而又走向衰落的时期。明永乐、宣德时期是青花瓷器发展的一个高峰,以制作精美著称;清康熙时以“五彩青花”使青花瓷发展到了巅峰;清乾隆以后因粉彩瓷的发展而逐渐走向衰退,虽在清末光绪时期一度中兴,最终无法延续康熙朝的盛势。总的说来,这一时期的官窑器制作严谨、精致,民窑器则随意、洒脱,画面写意性强。从明晚期开始,青花绘画逐步吸收了一些中国画绘画技法的元素。要想真正了解青花瓷,必须了解它的款识,其款识,也就是指此其底部的文字与图案。各个时期的款识均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根据青花瓷款识的形式、种类来看,主要可分为纪年款、吉言款、堂名款、赞颂款和纹饰款五大类。现代青花不及古代青花做的清雅,却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不禁想起那篇散文,青花瓷的美亦是跃然纸上。“一曲江南烟雨一阙千年古音,还有那一首远古的歌。一起随指间的落寞低声吟唱,炙起万年不灭的炉火,祭起银蟾孤独的守望,滴一滴骨子里的清高,洒下那亿万年前的红泥,掬一勺我们守侯了千年的灵魂之水,随那春夏秋冬生老病死万物轮回,用我颤抖的纤指,用我纠结的掌纹,用我为你不眠的眼神,还有那呼吸的灵魂把你唤醒。那尊印着江南烟雨沾着月宫桂香藏着天下女红的,青花瓷。”

邂逅,青花瓷


桂林,阳朔,西街,古玩店,素白玉胚青花瓷,温润素洁,清幽柔婉。小小紫儿,浅紫霓裳,裙袂飘然,惊艳邂逅。

就在回首的一刹那,我看见了它,青花瓷。透过古朴厚重的木格窗子,它就那么静静的立在哪儿,清幽柔婉的背影,仿佛一幅水墨画。

我仿佛着了魔,不由自主地走了进去,主人从柜台后面的凳子上站起来,温和地望着我,我不言亦不语,只是抿着嘴,微笑。在主

人不解的注视中,我径直朝青花瓷走了过去。只见它,素洁的胎釉,蓝幽的线条,飘逸的画风,让我呆在了原地,心中的浮躁之气,也被涤荡一空。

不由自主伸出纤长指尖,真想,真想,轻轻地把它拥在怀里,轻轻碰触下,指尖仿佛有清凉微风滑过,我真想,真想为它拭去红尘中的浮尘。静静的,青花瓷与我对视着,彼此沉默无语,此刻,这古玩店里的青花瓷瓶儿,仿佛一位婉转含蓄的女孩,在等,等一位懂她的人,对她倾诉千年之等的清愁。

我注视青花瓷良久,店主人猜不透我的心思,弄不懂我的用意。因为,来西街逛古玩店的人,可谁也不知谁的底细,店家自然,不敢轻举妄动。而我,我就这样静静与青花瓷对视着,微闭了眼眸,此刻的我,不再是红尘中万般心绪的我。我就是这青花瓷等待了千年的人儿,这一刻,时光静止了,千言万语,抵不过这凝视!

穿过时光,我想问问青花瓷,你在等候什么?在等候我吗?等我来为你拂去千年尘土吗?等我来为你描上几笔吗?等我来为你浅浅一笑,惊醒你千年的相思?他们说,瓷是有魂的,那么,青花瓷,你可懂得我对你那无法言说的,如水般的眷恋?

静静的,我注视着你,青花瓷,唤起我无限的遐想。素白玉胚,一如江南女子素面无华,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亦如江南女子那回眸的盈盈浅笑,我仿佛看到烟雨江南小镇,石桥流水,微风拂柳,一位清雅如画,穿着印青花的旗袍人儿飘然而过,回首时嫣然一笑,只留下一个窈窕的背影,消失在江南烟雨中。而她却不知,她哪嘴角里的一丝笑容,痴了春风,醉了细雨,还惹了一个人儿无尽的相思。

漫长的夜里,是谁,为了可以再次邂逅这个青花瓷般的女子,不知等瘦了多少江南的烟雨。青花瓷般的人儿啊,你可知道呢,或许有一个人,在每一个静寂的黎明,在每一个诗意的午后,期待在江南小镇,期待与你再次邂逅就像,就像我今天与这青花瓷的相遇。我该这么来形容,你我这青花瓷般的相遇?人生若只如初见吧!我到底还是想起了纳兰容若的这一句。是啊,人生若只如初见,这一场美丽邂逅,我多想留下最初的惊艳与绚烂,哪怕,这份绚烂只存在于眼神交错的一瞬,只存在于擦肩而过的一刹那,就好像,在这一家古玩店,我与这只青花瓷邂逅,无意但却惊艳。

不知何时,西街四周,华灯璀璨了。我得走了,这个青花瓷太贵重了,平凡如我,这么可买得起这样贵重的宝贝。我只是一个看客,我只是这个青花瓷的过客,我得走了,我的青花瓷,这是一个注定离别的世界,凝眸初见时的美丽,两两相望的疼软,唐诗宋词般醉人神韵,前世今生轮回中遇见却又错过般叹息。

不知何时,西街的某个角落里飘出了幽幽的【青花瓷】古筝曲子,我一遍遍的听,一遍遍的泪落如雨-----

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青花瓷,我无意在这西街邂逅于你,你,我,隔着苍茫时空,隔着浩渺人海,一眼却入了心,这一份惊艳,正如隔着重重历史却依然是你传世青花瓷不变的美丽。

不知何时,阳朔西街外已是细雨纷纷,凉风袭人,素颜的我,裙袂飘然,眷恋不舍,万般心绪,终是拂袖而去。。。

解读中国青花瓷背后的历史信息——青花瓷的兴衰


导读:青花瓷是中国历史上对外贸易的一个大项,这个独具中国特色的产品当年行销世界。青花瓷最早在唐朝就出现了,从现存的唐代青花瓷及考古发现的残片看,唐代青花瓷质量不是很高。宋代青花瓷没有大的发展,依然在摸索阶段。元代有一些着名的青花瓷用品传世,质量已有很大提高。明朝是青花瓷迅速发展的高峰时期,中间虽有衰落,但到了清朝康熙时,青花瓷达到顶峰。清朝中后期,青花瓷彻底走向衰落,已无在国际上无限的风光。我不是研究青花瓷的专家,本文只是从明代青花瓷的一些变化,探讨一下历史重大事件对于青花瓷乃至中国的影响。

青花瓷虽然具有非常明显的中国特色,但是,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却来自海外。元代青花瓷之所以能在前代基础上突飞猛进,一个重要原因是,使用了来自海外的色料,明朝中前期也同样。专家称这种色料为“苏麻离青”、“苏渤泥青”等。它是锰含量较低,铁含量较高的钴料,故而能烧制出漂亮的青色花纹图案。有学者从“苏麻离青”从发音上说,这种色料来自索马里,也有说来自苏门答腊。但是,一般认为,“苏麻离青”来自波斯(今伊朗)和叙利亚一带。

明永乐的青花瓷工艺水平非常高,这与郑和下西洋有关。海上贸易的畅通,使得来自阿拉伯地区的“苏麻离青”(简称“苏青”)能够很方便地运到中国。宣德以后,明朝朝廷多次下令“禁造官样瓷器”,其原因很多,但青花瓷依然在少量生产。由于朝廷的这一命令,“苏青”的进口几乎停止了,烧制青花瓷的色料,主要是靠以前的库存。15世纪中后期,明朝青花瓷的生产又出现了上升,但此时,史书记载,库存的“苏青”已经用完。从青花瓷的色料上看,15、16世纪交界时期,进口的色料不多,主要用国产青料。实际上,国产青料很早就用使用,只不过因为含量与进口的“苏青”不同,烧制的结果不如进口“苏青”,因而,在进口能够保证时,国内窑口一般不愿使用国产青料,尤其是进口“苏青”也不很贵的时候,更是如此。

16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从嘉靖朝,一直到万历朝,青花瓷的技艺有所进步。但是,此时用于烧制青花瓷的色料已不是大名鼎鼎的“苏青”,而是一种叫做“回青”的色料。所谓“回青”,也就是“回回青”,与“苏青”一样来自阿拉伯。有专家考证,“苏青”与“回青”其实是同一种钴料的不同称呼,之所以不同是因为,“苏青”来自海上贸易,但“回青”来自与西域和中亚的陆路贸易。一般研究瓷器的专家,探讨这个问题解释到这里,找到了答案或结论,就算完成任务了。但是,我想把这个问题再扩展一点。明朝前期来自海上的“苏青”为何在明朝中后期会被来自陆路的“回青”取代?这种取代对于中国的青花瓷有什么影响?对于明朝历史又产生了什么影响?

明朝前期是郑和称雄海上的时代,从海外进口中国需要的货物很方便,从而使得“苏青”有大量的进口,以至于一直可以用到15世纪后期的明成化年间才用完。当进口的“苏青”用完后,明朝政F再想要进口的时候,却发现不行了。因为,在海上丝绸之路上出现了一批强盗,这就是葡萄牙人。达伽玛绕过好望角,到达阿拉伯和印度,被欧洲人称为划时代的进步。但是,达伽玛其实在阿拉伯就干着杀人越货的勾当,还在印度建立了军事堡垒。葡萄牙人还攻占了新加坡,推翻了当地政F,建立了葡萄牙人的政权。换句话说,随着欧洲人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出现,几百年来,这条航线上各个亚洲国家之间的正常贸易被彻底打破,一伙欧洲强盗彻底破坏了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完全使用武力,建立起自己的贸易垄断。这才出现了15世纪后期,明朝“苏青”库存用尽,不得不改用国产青料的现象。但国内青料当时的效果不好,明朝必须另想办法。

16世纪的大多数时间里,由于野蛮的葡萄牙人占据并垄断了海上丝绸之路,明朝不得不回避海上贸易,改用从陆路进口“回青”。但是,陆路进口“回青”的成本很高,因而我们在这一时期的明代史料中发现,明朝官府对于“回青”的使用严格控制,甚至还制定了防盗措施。到了万历朝后期,连从陆路进口“回青”都很难,青花瓷在明朝终于走向衰落。欧洲人占据海上丝绸之路为非作歹,对于明朝的影响之一是,财政收入下降,于是才有了万历时期张居正的改革中兴。但是,仅仅针对国内的改革,并不能改变日益恶劣的外部环境。由于财力的下降,改从陆路进口“回青”,最终也因成本日益高涨而难以维系。

欧洲人破坏了几百年间形成的亚洲海上贸易环境后,造成的另一个影响是,与远方的阿拉伯、印度贸易几乎中断,较近的东南亚贸易也受到很大影响。大批原先靠海上贸易为生的百姓,因无法从事正常贸易秩序而失去了生计,不得不沦为海盗。明朝中期,中国沿海的一些百姓加入到海盗的行列,就是这个原因。在正常的海上贸易秩序恢复之前,明朝政F很难放开贸易,Z压海盗和倭寇变成当务之急。在海盗平定之后,明朝又开放了海上贸易,但由于欧洲人控制了海路,自由贸易严重被破坏,结果以大不如从前。其实,当时的葡萄牙人只是更危险的海盗。在这场被野蛮的欧洲人引发的海上混乱中,唯一得以自保的亚洲小国家,只有日本。它借助中国的影响力,真正实施闭关锁国的政策,才使它没有像印度、菲律宾、印尼那样成为殖民地。当代一些历史学家不得不承认,日本当年彻底的闭关锁国,是它日后能够振作的必要条件。

欧洲海盗破坏海上丝绸之路的海洋贸易,明朝财力下降造成的另一个结果是,东北满族发现有机可趁,试图趁明朝虚弱之际,获得自己更大的利益,明朝Z压的能力有限,不能很快平叛。以至于养成后患。此外,整个16世纪,中国的海外贸易还在进行,但是,它发生了一个重要的改变。由于欧洲人没有多少实际有用的货物,只能用金银与中国交易,中国的货物反而一直在出口,金银又不能兑换成中国需要的东西,造成的结果是物价上涨、通货膨胀,这也成为百姓生计的威胁,引发了民变,或者成为农民起义。用内忧外患来形容明朝并不过分。

从总体上看,明朝中后期,文有张居正,武有戚继光,自然科学有李时珍、宋应星,他们的着作是当时世界范围内最优秀的自然科学成果,人文领域也有大批优秀的知识分子,中国社会的文明程度依然毫无疑问地领先于世界。但是,由于对欧洲人到来的深刻影响认识不足,对于欧洲人的本性认识不清,惯常使用的对付外邦的手段,面对欧洲人作用不大,明朝也没能及时找到对付野蛮欧洲人的有效手段,简单来说,守是没用的,必须主动出击,日本式的闭关锁国,如果没有中国做依靠,它也难以自保。种种原因,造成明朝意外地亡于满清。这是一个非常惨痛的教训,本文不打算深入描述明朝覆亡的原因,只是把青花瓷的变迁与当时的世界大事联系起来,也许能为我们认识明朝的最终命运提供一个新的角度。明朝之后,清朝的青花瓷其色料主要是国内色料,由于国外色料难以获得,中国人凭着聪明才智,研制出了同样出色的国内色料使用办法。随着欧洲人掌握了瓷器的技术秘密,中国的青花瓷终于失去了昔日的风光。抚今追昔,我们应该汲取怎样的教训?

解读青花瓷图案中的画意故事


我国古代青花瓷绘画装饰清秀素雅,瓷器底部的文字,图案款识种类繁多,有山水人物、龙凤花鸟、鱼虫走兽、诗文、博古等。各个时期的图案、款识均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下面就以几个青花整器和瓷片来解读青花瓷的画意。

春夜宴桃李园

一件康熙年的青花笔筒(图1、图2)和一件康熙年的青花棒槌瓶(图3、图4),画的是同一个题材:

“春夜宴桃李园”。这是著名散文《春夜宴桃李园序》的画意,作者为大诗人李白,此序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4年)前后,地点在今湖北安陆市兆山桃花岩。内容记述作者在其故乡与堂弟们相聚在桃花园中饮酒赋诗,畅叙天伦之乐的情景。主题叙说人生短暂,当及时行乐,表现一种旷达的情怀。两件瓷器上均书写了《春夜宴桃李园序》的全文。

《春夜宴桃李园序》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为,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文章。会桃李之芳园,序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作,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文章大意是:天地是万物的客舍,时光是百代的过客。人生飘浮如梦,欢乐的日子能有多少呢?古人拿着蜡烛,在夜间游乐,确实是有原因的,何况这温暖的春天以秀美的景色来召引我们,落笔就是大块锦绣文章。现在聚会在桃李芬芳的花园里,畅谈兄弟间的乐事。诸弟聪明过人,都有谢惠连的才华。大家咏唱诗歌,唯独我不能和谢康乐相比而感到羞愧。静静地欣赏春夜的景色还没有完了,高谈阔论继而又转向清雅。摆出豪华的筵席,坐在花丛中间,酒杯频传,醉倒在月光之下。没有好的诗篇,怎能抒发高雅的情怀?如有作诗不成的,按照金谷园的先例,罚酒三杯。

金谷园故址在今河南洛阳西北,是西晋富豪石崇的别墅,繁荣华丽,极一时之盛。想必当时文人相聚有作不出诗罚酒的规矩。文中提到的谢惠连是南朝宋时的文学家,他10岁时即能作文,堪称才华横溢;谢康乐即谢灵运,也是南朝宋时的诗人,他是开创山水诗的鼻祖,其山水诗成就最高。李白在序中以赞誉的口吻提到二谢,实为自谦之言。

这两件瓷器画得都很精彩,笔筒和棒槌瓶构图虽然大体相同,但各有意趣。笔筒上画着桌上坐着五人,其中一位醉态之人应该是李白,他伸出三个指头似在说:“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桌上摆放着笔墨纸砚,有一人大概因作诗不成,转身去接童子斟酒,其余几人都“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昭君思乡图

这是北京元瓷收藏家张庆玉先生收藏的一件元青花残盘(图5),盘心画着一女子在弹奏乐器。庆玉先生介绍说这位女子就是王昭君,王昭君在无月的夜晚点着蜡烛弹奏着思乡的乐曲。此图的名字应该叫“昭君思乡图”。

王昭君于公元前52年出生于南郡秭归县宝坪村(今湖北兴山县)。昭君天生丽质,聪慧异常,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娥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昭君的绝世才貌,传至京城。公元前36年,汉元帝昭选天下美女,王昭君被选进宫中掖庭待诏。被选进宫的美女都想得到皇帝的宠幸,纷纷贿赂画师毛延寿,求他把自己画美些,王昭君自恃才貌双全不肯贿赂,毛便在她的画像上做了手脚,昭君因此没被选上,贬入冷宫无缘面君。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蒙古高原一带)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汉朝,对汉称臣,并请求和亲,以结永久之好。汉元帝尽召后宫妃嫔,王昭君挺身而出,慷慨应诏。在呼韩邪临辞大会上,元帝第一次见到王昭君,见昭君貌若天仙不禁大惊,没想到后宫竟有如此美貌之人,意欲留之,而难以失信,只有重赏放行,并亲自送出长安十余里。

昭君出塞后,被呼韩邪封为“宁胡阏氏”(王妻),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这样的和平景象持续了50年。

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昭君思乡乃人之常情。此图用一朵花、一张凳、一把琴、一支烛将昭君思乡之情完美地表现出来。图中的一些细节值得我们反复吟味:栏杆上装饰一朵莲花,这可不是水生的莲荷,而是蒙古草原上生长的一种毛莨科植物金莲花,这一笔就点出了主图弹奏的王昭君身在匈奴;再看王昭君坐的椅子和弹的乐器都有点特异,坐的椅子叫“马扎”,也就是匈奴的“胡床”,游牧民族使用这种可折叠的交椅,搬运方便。图中的王昭君坐的是加了靠背的马扎,可能是贵族使用的吧;弹奏的乐器不像琵琶却又类似琵琶,这种乐器蒙古族称之为“火不思”。相传在昭君出塞的路上,曾在马上弹奏琵琶,琵琶的急骤旋律,引起了胡人的好奇,后来王昭君的琵琶弹坏了,胡人就模仿它制作了一种“琵琶”,但做得既不像又粗糙,从此便有了“浑不似”之名。宋代俞琰的《席上腐谈》记由此事写道:“王昭君琵琶坏肆,胡人重造,而其形小,昭君笑曰:‘浑不似’(全不像的意思),今讹为‘和必斯’”。这就是现在的“火不思”了。

还有,古人画月,多为寄托相思,而此图中无月只画了摇曳的蜡烛,我觉得这别有一番诗意:君不见古人多有借蜡烛寄情的诗句,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罗邺的“堪恨兰堂别离夜,如珠似泪滴樽前”,特别是杜牧的“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正是王昭君此时思念家乡的真实写照。画中的烛火朝一边偏斜,与昭君手中的“火不思”还有什么寓意玄机,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