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釉上彩艺术

陶瓷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着丰富的观赏性和实用性,受到不同阶层人们的喜爱。陶瓷的发展离不开“釉”,而釉彩的发展,是从无釉到有釉,又由单色釉到多色釉,然后再由釉下彩到釉上彩,并逐步发展成釉下与釉上综合彩绘的五彩、斗彩。

在陶瓷彩绘艺术的密林中,主要分为釉上与釉下这两类。釉上彩,就是指先在素坯上上一层色釉进行烧制(一般施上玻璃白),再在上面进行彩绘,二次入窑进行烧制;釉下彩的不同之处就是直接在素坯上进行色釉绘制,再罩以透明色釉一次性高温烧制而成。釉上彩包含了新彩瓷、粉彩瓷、五彩瓷、珐琅彩、色地描金瓷等等种类的艺术瓷。釉下彩也包含着极具代表性的青花、釉里红、颜色釉等艺术瓷类。当然还有釉上彩与釉下彩相结合的艺术瓷,比如青花斗彩。釉上彩具有色彩鲜明、技法多样、适合陶艺家们的各种创作,所以一般作为装饰瓷以及艺术瓷出现,釉上彩可以说是从金代萌芽,金代定窑的釉上红彩和磁州窑系统的釉上加彩,就是釉上彩的原始阶段,为后期景德镇五彩瓷器的推出起到了启迪作用。

釉上加彩是陶瓷的主要装饰技法之一,它是用各种彩料在已经烧成的瓷器釉面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二次入窑,低温固化彩料而成,通常包括彩绘瓷、彩饰瓷、青花加彩瓷、五彩瓷、粉彩瓷、色地描金瓷及珐琅彩等。

釉上加彩是陶瓷的主要装饰技法之一,它是用各种彩料在已经烧成的瓷器釉面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二次入窑,低温固化彩料而成,通常包括彩绘瓷、彩饰瓷、青花加彩瓷、五彩瓷、粉彩瓷、色地描金瓷及珐琅彩等。

釉上彩始于宋磁州窑,从传统的低温色釉瓷基础上发展而来,最初其被称为“宋红绿彩”。因为彩料施于釉面之上,所以极易被磨损,且容易受酸碱等的腐蚀。

釉上彩瓷中最为出名要数珐琅彩瓷了,其是将景泰蓝在铜胎上的制作工艺搬至瓷胎上形成的,是御用瓷器中国最珍贵的,其收藏价值很高。

粉彩瓷是在康熙五彩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是在烧造完成的白瓷胎上,用笔勾勒出图案纹饰的轮廓,然后使用含有砷的玻璃白进行打底,然后再给图案轮廓上色 , 用干净的笔将颜色洗开,最后进窑烧造产出的瓷器。因为瓷胎在上色之前先涂了一层玻璃白作打底,而玻璃白中含有砷,具有乳浊效果,玻璃白又是不透明的 ,各色颜色与玻璃白的融合之后形成了粉化作用,其因此得名。

釉上彩绘瓷历史久远。北齐武平六年(公元575年)范粹墓就曾出土相当精美的白彩绿彩器,在许多晋青器上也能看到赫彩点饰。真正成熟的以绘制纹饰而著称的釉上彩器始见于唐代长沙窑。其后宋代磁州窑又将这一工艺技术发扬光大,创作出许多不朽的矿世杰作。金至元代磁州窑红绿彩开创了明代五彩瓷的先河,到了明中、晚期的成化、嘉靖、万历时期,五彩瓷的制作达到了极高水准。但是真正精细且又具有美感的彩器仍要数清代康、雍、乾三朝的五彩及粉彩器了。而在这其中无论是以制作工艺的精巧细致而论,还是以作品的绘画技艺来评判,都应是雍正粉彩器略胜一筹。珐琅彩器名重一时,缕创天价,也是稀世之珍。

釉上五彩,粉彩是釉上彩。釉上釉下混合彩是先烧成釉下彩 (即在瓷胎上直接绘画图案,罩透明釉高温一次烧成,主要是青花) ,然后再在适当的部位涂绘釉上彩,入炉低温二次烧成。青花矾红彩,斗彩、青花五彩都属于釉上釉下混合彩。最终形成青花类;色釉瓷类;彩瓷类三大系列。彩料品种多,色调丰富,纹样稍凸出,操作较釉下彩简便。但画面光亮度较差,长久使用后易磨损变色;受酸性食物侵蚀会溶出铅、镉等毒性元素。主要品种有五彩、粉彩、新彩、珐琅彩、墨彩、描金等。

我国古代陶瓷器釉彩的发展,是从无釉到有釉,又由单色釉到多色釉,然后再由釉下彩到釉上彩,并逐步发展成釉下与釉上合绘的五彩、斗彩。

彩瓷一般分为釉下彩和釉上彩两大类,在胎坯上先画好图案,上釉后入窑烧成的彩瓷叫釉下彩;只是上釉后入窑烧成的瓷器再彩绘,又经炉火烘烧而成的彩瓷,叫釉上彩。元代著名的青花瓷器就是釉下彩的一种。

明代精致白釉的烧制成功,以铜为呈色剂的单色釉瓷器的烧制成功,使明代的瓷器丰富多彩。明代瓷器加釉方法的多样化,标志着中国制瓷技术的不断提高。

明成化年间创烧出在釉下青花轮廓线内添加釉上彩的“斗彩”,嘉靖、万历年间烧制成的不用青花勾边而直接用多种彩色描绘的五彩,都是著名的珍品。清代的瓷器,是在明代取得卓越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制瓷技术达到了辉煌的境界。康熙时的素三彩、五彩,雍正、乾隆时的粉彩、珐琅彩都是闻名中外的精品。

明代在釉下青花轮廓线内添加釉上彩而烧成的一种瓷器,由于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绘争奇斗艳,故名“斗彩”。

清代仿铜胎画珐琅效果的一种瓷器。珐琅彩又称“料彩”。

在当代,釉上彩中出现最频繁的就是新彩了。新彩由于颜料最开始来源于西洋,因此又曾被称作为“洋彩”,从欧洲进口的这种色料因为含有不同的金属元素的氧化物,在窯中的高温气氛下,会产生物理、化学的一系列反应,出产瓷器颜色与使用的颜料颜色基本一样,因此大受追捧。最早这种颜料从光绪时期传入我国,解放后,经过一系列的革新和研究,现在我国不仅能自己生产各种颜料而且在表现技法上,吸收我国传统绘画的画法,形成了我国独有的“新彩瓷”。也是由于这种画法的兴起,使得“瓷上肖像画”进入大众视线。

精选阅读

陶瓷釉上泼彩山水表现技法


陶瓷釉上泼彩山水表现技法在瓷画艺术中,无论是展现工艺与技巧,还是笔墨于瓷艺上的表达都是将作者的思维和追求融入作品中。既继承了传统的构图与物像的表达,又发展了新的泼彩技法,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它具有原创性、唯一性、不可复制性、艺术性和收藏性。充分体现了绘画的阳刚之美、含蓄之美、意象之美、抽象之美,是不可多得的艺术题材。陶瓷釉上泼彩山水画洒脱自然地表现了大自然的小溪小景,茅舍柳堤或是大山大河,风雨晴雪。把大自然带给人们各种美的享受体现出来,包括令人激动或宁静,感觉空灵或振奋等等的绘画语言,很多艺术工作者包括笔者在内都认为泼墨泼彩山水画言简意赅,气韵生动,通古而不泥于古人,师自然而高于造化之上更能较好地表现山水的自然之美。

釉上泼彩山水瓷板画

陶瓷釉上泼彩山水是先将陶瓷特种油料颜料在小碟中调至所需要的色相及浓度,然后泼洒在画面上,利用其自然流淌渗化的性能,形成画面的大体结构,再利用色彩渗化的形迹和肌理效果,用笔整理、补充成为完整的作品。因此这种画法具有一定的偶然因素,往往需要根据色彩落瓷后的效果灵活地调整画面。但泼彩作为一种艺术创作的手段,并不是盲目地在瓷器上乱泼一气。而是作者必须对画面的艺术形象有所构思,什么部位泼什么色彩,怎样泼,需要达到什么效果,以后整理成什么形象,心中都要有所准备。另外,色彩泼到瓷器上,也不是毫无节制地任其流淌渗化,而必须对其加以引导和控制,按章法处理出大效果后,再处理局部墨色,不需要渗化的部位,可用另一张纸吸去油料,需要保留的开头可用电吹风吹干固定,需要形成不同的色差。如果感觉某些局部一次泼的色彩不够浓烈,或需要加强色彩变化,还可以泼第二次、第三次,但必须掌握技巧,不能造成画面斑驳狼籍或溃漫无度,要注意色彩明暗深浅的差别变化,做到自然引导、补充。

陶瓷釉上泼彩山水是将传统色墨与自然色光紧密结合,突破了千百年来文人画的用色模式,极大地张扬了色彩魅力,这是融合传统绘画色彩与后西方现代艺术之后整体色光观念下的独特用色方式。油、色、墨是色彩的主体,色与墨的浓淡、轻重、虚实变化是色光在物体上所形成的明暗、黑白灰关系的说明。这种通过主观感觉筛选之后综合交织出来的总体印象符号化的色彩、色光观,是泼墨泼彩山水画超越现实又存在于现实、不似而似的具有极强审美内涵的高级表达方式。泼墨泼彩画法是中国美术里的一项独有的绘画创作技巧,其对画家的基本功底要求是较为严厉的,必须要有深厚的画技底子和对于图形感观的艺术创造能力。绘画过程即采用画笔蘸油料,泼洒于瓷器之上,根据其所显现出的不同形态,即兴发挥,创作图画。泼墨泼彩山水画的创作,其实最能代表中国古代文人墨客那种放达于山林,不拘于形式的艺术追求,也是存在于每一个人内心的审美感动,是我们追求浪漫,向往自由生活态度的集中表现。以彩色为主的纵笔豪放的画法称为“泼彩”。泼墨法是用极湿墨,即大笔蘸上饱和之水墨,下笔要快,慢则下笔墨水渗开,不见点画,等干或将干之后,再用浓墨泼。即在较淡墨上,加上较浓之笔,使这一块淡墨中,增加层次。也有乘淡墨未干时,即用浓墨泼,随油料渗开,可见韵致。或者笔头蘸了淡墨之后,再在笔尖稍蘸浓墨,错落点去,一气呵成,即见浓淡墨痕。一幅之中都用泼墨即平,所以间以惜墨法,就是再用干墨或燥墨勾出物象,稍加皴擦即可。泼墨得法,还须见笔,淋漓烂漫,有骨有肉。在干笔淡墨之中,镶上几块墨气淋漓的泼墨,可使画幅神气饱满,画面有层次,增强干湿对比的节奏感。根据构思,意象体味,用泼墨法是激情的东西,泼后看似一小半已完成,但须细心收拾。泼墨为抽象墨块,需有构成意识,多淡墨,留“空白”,“活眼”写出黑白灰大的结构,开合气势,干或稍干后,再添加树石皴擦,云水屋宇,抽象中现具象,饶有风趣。再则,特别是创作大画,在画完成差不多了,用油料根据需要泼画,油料混合了色与墨,包含了丰富的淡灰颜色,用它来衔接轻重墨色,会使色调丰富,画面整体。

计白当黑以彩为胜。格调高雅、构图清新、意境高远,是陶瓷泼墨泼彩山水画的最高追求。笔者当以造化为师向老一辈陶瓷艺术家多学习请教,走出一条具有自我风格的泼墨泼彩山水画的艺术道路。从而更好地表现祖国山川之美,大地之秀更好地为喜爱山水艺术画的人们服务。

景德镇陶瓷釉上彩——刷花工艺


程大有薄彩刷花《松鹤图》瓷板画

瓷刷花始于清末,是景德镇釉上彩中新彩的品种之一,俗称筛色瓷,是受洋人传入的搪瓷喷花和西画的启发,结合中国民间丝网印刷工艺并融合民间剪纸艺术而发明的。波阳陶业学校学生冯完白将刷花技艺推广到景德镇。景德镇陶瓷刷花在民国时期最为鼎盛,讲究色块与色阶的交汇,形与情感的融集,既有没骨法用笔的空灵,又有随类赋彩的化境;色彩明朗悦目,层次分明,民间艺术风韵浓厚,被誉为陶瓷艺坛中的一枝奇葩。

冯完白刷花《双鸽图》瓷板画

一、刷花瓷的制作过程

刷花工具主要有笔刷、小刀笔、小铁钳、画笔和铜丝制成的小筛。它以绘有花纹图样的薄纸用胶水贴在瓷器表面,待胶水干后再用小刀笔依照图样刻出花纹,然后陆续剔去有纹样的地方,用笔刷蘸着所需要表现的各种新彩颜料,隔着铜丝网筛涂刷,使色料通过铜丝网以雾状透过呈现出的空白花纹而附着在瓷面上,直至刷完整个画面,细节部分用料笔勾线调整,最后经700-800℃“红炉”彩烧而成。人物刷花工序最为复杂,操作时先从深色衣服凹处的衣纹开始,暗部的色彩常用复色多次上色,使色泽厚重,逐渐向亮面过渡。亮面色彩单纯,上色一次完成,借白瓷地呼应托出色彩。衣服的上色从深色到淡色,方法依此类推,刷完衣服,再刷脸和手的颜色,脸部先刷头发和嘴唇,次刷暗部和皱纹,最后刷亮部,从深暗处逐渐向亮凸处刷色。颜色上好后,用单料画笔按需要颜色蘸胶水料或油料调和,在色面上勾画出五官、胡须和手部轮廓线以及领边、腰带和头巾等。在色面上画五官非常难,如有一笔失误,作品全败。因此,要有扎实的人物造型能力和书画基础。中国画中“墨分五色”的效果,刷花工艺也能表现,需要将五种不同的颜色一层一层刷上去,厚薄适中,根据需要达到浓淡深浅变化。

刷花工艺过程

二、刷花瓷的特点

刷花瓷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极具艺术性和装饰性。在艺术表现上色彩由浓到淡,或两种和两种以上颜色的过渡与衔接,均可通过刷绘的形式达到色彩连接柔和自然、渲染细致匀称的艺术效果,这是其他手绘工艺技法所无法达到的,它表现出来的刷花瓷独特的艺术价值也是其他门类所不能比拟的。娴熟的运刀技法使之有神奇的金石味和剪纸艺术中的质感和动态。在光滑的瓷面上单刀刻纸,是刷花技艺中相当难掌握的一个环节,运刀如用笔要一气呵成,小刀笔在瓷面上运行易滑落,轻、重方向难于控制,一刀刻错就会破坏形象,故不能复刀。独特的颜色配方是釉上色彩薄而透明的关键环节,陶瓷胶、水、色料的恰当配比,俗称“标水”到位,是刷花艺人们千百实验的结果。

程大有茂叔爱莲图瓷板画

其次、刷花表现内容广泛,器型多姿。无论人物、动物、山水、花鸟、静物等,只要是手绘方式能表现的刷花均能表现;器型大到几百件大瓶小到汤匙,无论是瓷板、赏瓶等陈设瓷还是杯、碗等家用瓷,琳琅满目,多种多样。

民国刷花花鸟瓷板(一对)

第三、题材丰富,贴近生活。有神话传说、典故野史、民俗风情、田园风光、花卉鸟兽等脍炙人口的题材;主题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四爱图”、“四美图”、“松鹤延年”、“三阳开泰”、“鹿鹤同春”、“多子多福”、“富贵白头”、“喜上梅梢”等,并大多配有题诗,书法流畅,笔意潇洒,诗情与画意协调,整个作品散发出清雅明丽的文人画韵致。

程大有薄彩人物刷花《俯首春思图》帽筒

三、刷花大师

刷花工艺名家辈出,最著名的是“刷花大王”程大有1937年创作的刷花瓷板画《四美图》,曾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归国后画瓷价格一度超过“珠山八友”。这为刷花瓷在世界陶瓷艺术史上写上了光辉靓丽的一页,也标志着刷花瓷达到的相当高的水平。

程大有薄彩人物刷花《渊明爱菊图》瓷板画

程大有(1902--1945年),江西浮梁新平人,原名桂森,字子辉,号程鹏,又号新平野叟,赣浮野叟,开办大有美术图画馆,出身于书香门弟,接受过西洋艺术理论学习和技法训练,能书善画,擅长刷花艺术,其陶瓷刷花作品斐声中外,时称“刷花大王”。他不仅开创了薄刷的表现技法,而且独创釉上人物刷花技艺。创作的刷花人物,线条平整洁净、流畅而有节奏,人物外在的形貌、内在的气质以及动感,都表现得丝丝入扣,用色也极为考究。程大有的人物刷花,可谓前无古人,后不见来者,堪称陶艺界一绝,他在花鸟、山水、静物等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

陈先水刷花瓷瓶

陈先水(1923--1997年),江西临川人,擅长陶瓷刷花装饰和中国画创作。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西分会会员,景德镇书画院画师。从40年代就潜心研究中国水墨画与陶瓷装饰相结合的新方式,并一反传统刷花技艺的旧模式,大胆地实行了以画为主,以刷为辅的工艺创新,给瓷上刷花装饰注入新风,将刷花瓷推向又一高峰。在景德镇流传这样一种说法:“买薄胎瓷莫如买皮灯,买人物莫如买金鱼,买陈先水的刷花金鱼皮灯纵费千元也不足惜。”

宁勤征刷花“春夏秋冬”瓷板(四件)

宁勤征 1957年出生,江西景德镇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本科,现任景德镇陶瓷馆艺术室主任,他在刷花品种创新上研制出了青花刷花山水、花鸟作品,给陶瓷刷花这门艺术带来了强大的生命力,欣赏他的刷花作品,深感其细腻的手法、柔和的色彩、极富生活气息和装饰意韵的自然情调,给人一种安祥、宁静、幽远、恬淡的美感,每件作品无不洋溢出难以遏制的生活活力和时代气息。

夏鼎臣刷花《牧童牵牛图》冬瓜罐

此外刷花作品独具特色的还有夏鼎臣的动物刷花,程斌的牡丹刷花,方庭的博古刷花,杨子镜的花鸟刷花,喻海根的瓜果、金鱼刷花,王隆泰的花鸟刷花,邹文富的花鸟刷花,他们的力作都是收藏投资的选择。后起之秀陈先水之子陈晓林、陈晓亮,喻海根之子喻冬华,他们的作品刷花作品也别具风味。

王隆泰刷花《一生无事为花忙》瓷板画

刷花《三阳开泰图》冬瓜罐

民国冯完白刷花瓷板

程斌秋菊图刷花瓶

程桂森刷花丹凤来仪图一对帽筒

精华瓷社刷花《贵妃醉酒图》瓷板画

陶瓷釉下五彩的综合装饰


釉下五彩综合装饰系釉下五彩与其他装饰类型的综合运用,其在当代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局面,风格多样、类型丰富,在形式、意象和工艺等各方面均具有独特的审美特色,成为当代陶瓷艺术园地的一朵奇葩。

一、釉下五彩综合装饰类型与运用

釉下五彩综合装饰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釉下五彩与其他彩绘形式的结合。其他彩绘形式主要有青花陶瓷、粉彩陶瓷、新彩陶瓷。其特色是设色注重釉下五彩与其他彩绘形式不同的线条与色彩表现,讲究构图,具有浓烈的装饰意味,各彩绘之间错落分布,相互协调,主次分明。其搭配形式非常丰富,二者之间可以是工笔与工笔的搭配,也可以是工写兼备,还可以均为写意表现,不同的风格结合能够产生迥异的艺术效果。

第二类是釉下五彩与颜色釉装饰的结合。色釉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与雅致沉着的釉下五彩形成鲜明对比,产生强烈反差。颜色釉通常具有变幻莫测的色彩与随机出现的肌理,很具有泼彩效果,因而釉下五彩宜采用传统工笔技法,从而达到工写兼备、相得益彰的效果。

第三类为釉下五彩与雕刻装饰的结合。雕刻装饰是在陶瓷坯体上以雕塑和刻划的方式进行装饰,釉下五彩与雕刻装饰的结合能最大限度地展示陶瓷器物的工艺之美,并具有多层次的美感。

釉下五彩陶瓷瓶

无论是何种类型的釉下五彩综合装饰,都要以体现釉下五彩独特的工艺美和艺术美为目的,因而在其运用中必须要注意:

首先,釉下五彩综合装饰中的釉下五彩或作为主导,或作为辅助,要主次分明,而无论主次都必须要充分展示釉下五彩之美,可有可无则失去了釉下五彩综合装饰之意味。其次,注重釉下五彩与其他装饰形式的工艺性差别。其他装饰形式在工艺上与釉下五彩有着非常显著的区别,因而在创作前必须认真考虑二者的工艺差别,避免因工艺操作的失误而导致作品的失败。最后,广泛地采用陶瓷装饰的新工艺与新技法表现。陶瓷工艺与技法日新月异,因而釉下五彩绘合装饰的创作者必须关注当代陶瓷艺术发展动向,不断加强学习,也使作品紧跟时代步伐。

二、釉下五彩综合装饰的审美特征

釉下五彩综合装饰通过其独特的艺术表现与运用,充分展现着其独具的艺术与工艺之美,成为陶瓷装饰园地中的一朵奇葩。首先,在形式语言上,釉下五彩综合装饰具有强烈的形式美感。釉下五彩本身具有多彩的艺术表现,特别是当代釉下五彩的色彩相当丰富。其他装饰形式亦各具特色,两者之间形成统一的作品气势,形成一种艺术震撼力,产生强烈的审美感受。

其次,釉下五彩综合装饰具有浓郁的意象之美。一方面,这种意象之美通过写意的表现来取得。当代釉下五彩写意技法已颇为风行,而色釉、写意青花等的结合运用,其意象之美表现地淋漓尽致;另一方面,即使是工笔表现亦同样具有意象性,通过将情感充分注入色彩与线条来加以实现。釉下五彩综合装饰的意象之美寓于形式而高于形式,充分将作品的生活之美、自然之美呈现出来,形成一种浑然天成的美感。

最后,釉下五彩综合装饰还具有强烈的工艺之美。釉下五彩综合装饰无论是创作还是烧造,在工艺难度上都要明显高于其他普通装饰类型,是多种装饰工艺的结合,将釉下、釉上、色釉和雕刻等多种工艺融汇一体,相互之间既有明显的工艺差异,又互相融合,从而在材料、质感、发色等各方面都尽展其特有的工艺美感。

釉下五彩综合装饰的形式之美、意象之美与工艺之美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切不可片面地追求某类风格、技法与工艺的运用,都必须考虑到作品的整体效果。因此,在探寻釉下五彩综合装饰的发展之路时,必须随时注意工艺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寻找新的发展契机。

当代釉下五彩综合装饰随着工艺的不断进步和新风格、新理念、新技法的不断创新运用,其发展已呈现出日益丰富多样的繁荣趋势。在审美观念发生急剧变化的当代,釉下五彩综合装饰与时俱进,从而也使其在整个陶瓷装饰领域的地位不断发生变化,正逐渐成为当代陶瓷艺术的主流装饰形式之一,也推动釉下五彩本身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什么是陶瓷釉?


陶瓷釉是覆盖在陶瓷制品表面的无色或有色的玻璃态薄层。是一种硅酸盐,陶瓷器上所施的釉一般以石英、长石、粘土为原料,经研磨、加水调制后,涂敷于坯体表面,经一定温度的焙烧而熔融,温度下降时,形成陶瓷表面的玻璃质薄层。它使陶瓷器增加机械强度、热稳定性、介电强度和防止液体、气体的侵蚀。釉还有增加瓷器美观和便于洗拭、不被尘土粘染等作用。釉的种类繁多,按配料组成可分为石灰釉、长石釉、铅釉、无铅釉、硼釉、铅硼釉、食盐釉;按配制方法可分为生料釉、熔块釉;按烧成温度可分为高温釉、低温釉;按外观特征可分为透明釉、乳浊釉、颜色釉、结晶釉、变色釉、裂纹釉等;按坯体种类可分为瓷器釉、陶器釉、炻器釉等。我国陶瓷生产中所用的主要有长石釉和石灰釉两大类。由于釉中所含氧化金属物的不同以及烧成气氛各异,釉色有青、黑、绿、黄、红、蓝、紫等。古代的白瓷是接近无色的透明釉。陶瓷釉大致上有这么几种:

彩釉:唐三彩盛行于唐,系素烧胎体涂白、绿、褐、蓝色釉、800 度窑温烘烤,当时多用做陪葬品。

釉上彩:就是先烧成白釉瓷器,在白釉上进行彩绘后,再入窑经摄氏600 度至900 度温度烘烤而成。釉上五彩,粉彩、珐琅彩都是釉上彩。

釉下彩:是用色料在已成型晾干的素坯(即半成品) 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罩以白色透明釉或者其他浅色面釉,入窑高温(1200.1400℃) 一次烧成。烧成后的图案被一 层透明的釉膜覆盖在下边,表面光亮柔和、平滑不凸出,显得晶莹透亮。它的特点是色彩保存完好,经久不退。我们通常看到的青花瓷、釉里红瓷、釉下三彩瓷、釉下五彩瓷等等就是釉下彩瓷的细分类。

釉里红:釉里红即釉下的红色。它以氧化铜在瓷坯上绘画图案,然后施透明釉,高温还原焰烧成。

斗彩:.斗彩.是在青花加彩工艺的基础上逐渐衍生出来 的一种新的装饰方法,先放在窑内用高温烧成青花,然后填上 彩料,再由烘炉低温烘烧制成。它由淡描青花与釉上彩绘相结合组成画面,釉下青花与釉上彩争奇斗艳,使斗彩堪称瓷器中的绝化精品。

开片:即冰裂纹,釉面裂纹型同冰裂,因胎釉膨胀系数不同,过早出窑遇冷空气产生,宋代哥窑以此为主要特征。

青花:釉下彩品种之一,以氧化钴为色剂,在坯胎上作画,罩以透明釉,经1300 度高温烧成,蓝白相映,明清两代主打瓷器。

结晶釉:釉烧后,在釉层中出现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晶体。这种以结晶为特征的釉称结晶釉。釉的底色与晶花颜色不同者称复色结晶釉。也可采用施底釉和面釉来制造复色。结晶釉成因是产品烧成过程中釉内的结晶物质熔融后处于饱和状态,在缓冷过程中产生析晶,从而析出美丽花纹的结晶。此类釉具有独特的艺术韵味,颇受人们喜爱与赞赏.

釉上彩艺术在现代生活空间的应用


工笔花鸟画在长期的传承与发展中,形成了以寓兴、写意为目的的创作传统。它与粉彩在以瓷器为载体中相互融合,形成了粉彩工笔花鸟瓷画特有的艺术魅力。

随着人们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意识的改变,人们对精神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加重视能彰显自己品味和内涵的设计,而能够对生活空间起到主导作用的还是家居的软装饰部分。试想一个没有装饰品的生活空间,那感觉就像一盘没加盐的菜肴,淡而无味。而陶瓷成为一个装饰品,如同盐对菜肴的提味作用。釉上彩装饰精湛细腻的工艺和柔和粉润的色彩能使凝固的气氛鲜活起来,丰富空间层次,不仅体现人作为空间主体的情趣和文化素养,还能使环境更具个性和特色。

景德镇釉上彩瓷盘

一、釉上彩的概念

“青如天,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这是人们提到景德镇瓷器便想到的赞誉,而釉上彩瓷则是其中珍宝。釉上彩装饰包括了古彩、粉彩及新彩等,清代则是釉上彩的发展高峰。釉上彩就是先烧成白釉瓷、单色釉瓷,在胎瓷上进行彩绘后再入窑通过600度到900度的烘烤制作而成。古彩技法的特点是“单线平涂”,用红黑两种油料勾线,填色没有明暗渲染,笔画简练生动,色彩对比强烈,民间风格浓厚。粉彩不同于古彩的平填技法,有明暗洗染,玻璃白和五彩彩料的融合使色彩粉润柔和、秀美而朴实。新彩使用低温色料,色彩种类较古彩和粉彩更为丰富,对各类题材都有很好的表现力。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批又一批的技艺者不断地传承和创新,赋予了釉上彩艺术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釉上彩艺术也因其绚丽多姿的色彩,晶莹可人的质地,精湛细腻的工艺,独具匠心的艺术魅力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二、釉上彩陶瓷在现代生活空间的布置方式

釉上彩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有了多元化的风格形式,如何在给空间增添魅力的同时突出釉上彩本身的特色和优势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卧室是人们忙碌一天后的放松空间,温馨轻松的装饰色调可以配上造型简约的新彩陶瓷小摆件,而用新彩装饰的台灯、烛台与朦胧的灯光相映融合更添卧室的浪漫情调,梳妆台上浓郁古风的精致陶瓷首饰盒则彰显女主人的独特品位与生活情调。

客厅不同于卧室,私密性没有那么强烈。作为会客的场所,可以考虑较高档次的釉上彩陶瓷。依据装修风格的不同,摆放一些粉彩摆件或者粉彩瓷板画使得安静的空间生动些。有较大空间的部位可以摆放大型的新彩陶瓷,更显华贵大气。

书房的案桌上一件画工精致的釉上彩笔筒可以供主人读书疲倦时把玩观赏,墙面上一幅秀丽的山水或者有表主人心志的梅兰竹菊粉彩画可以轻松打破书房里堆叠的书籍带来的沉闷感,小而雅致的陶瓷饰物也能带来不少乐趣。

厨房与餐厅内较为现代的釉上彩瓷画和壁饰能与单一的墙壁瓷砖色调形成对比,让厨房也变得生动有趣。餐厅则更适合陈列成套的粉彩器皿以烘托气氛。

卫生间的装饰最容易被人忽视,在洗手台上放上一个淡雅清爽的釉上彩花瓶并且配上些绿色植物能使卫生间变得清新和独具风格,也体现了主人对细节的追求和完美把控能力。

三、釉上彩陶瓷应用于现代生活空间的特点

1、可观赏性强

高档次的釉上彩陶瓷具有非常强的可观赏性,直接点缀室内空间,影响室内环境的视觉效果,相比其他的饰品能更有效增进生活环境的性格和品质。其可观赏性主要体现在其工艺精湛、装饰富有美感以及能和生活空间完美融合。

高档次的釉上彩在瓷胎的选择上一般选用制作精良,质地洁白的手工制作细白瓷胎,瓷胎的釉质要求光亮清透,而影响釉上彩陶瓷最终效果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粉彩制作时釉料的成分,绘制时对料性、油性的把握,填色的手法和技艺,烧制的温度等,而且粉彩要求线条圆滑、流畅、均匀、细密,符合“淡、细、匀、柔、俏”这几个要求,一件高档次釉上彩陶瓷的确来之不易。每一道程序都要求尽善尽美的工艺确保了釉上彩质地精纯,具有可观赏性。

釉上彩装饰富有美感,釉上彩的艺术效果十分柔和俊雅,表达细腻,层次丰富,无论是手感还是表现的对象都十分地具有立体感。画面严谨却又生动灵秀,手法细致,把对象的结构、特征及神态都细致地表现出来,真实感强烈,真正做到形神兼备。此外,釉上彩的表现力丰富,所涉及的题材广泛,可供选择特别多,从花鸟草虫、鱼虾水藻、飞禽走兽到山石丛林再到古今人物,能华贵大气也能典雅秀丽,能气势逼人也能精巧可人。

釉上彩的空间融合性强,首先是它自身与其载体空间的造型、釉料、工艺和材料的融合。因为釉上彩不是简单国画或工笔画的再现,而是融合了其自身工艺处理和陶瓷的表现效果。釉上彩装饰一般都是与器皿的形体变化相呼应协调,像在图案纹样中空出一小块平整面“开光”,在“开光”处绘上山水、花鸟或者人物。有时在造型的口部颈部肩部足部绘上与主体装饰相呼应的边脚图案,使画面融合且富有节奏感。另一方面是釉上彩陶瓷与外部空间的融合度高,人们是通过外形和颜色来认识事物的,颜色是形成人们认识的最首要因素,釉上彩陶瓷质感柔和粉润,色彩鲜丽,对整个空间的融合效果十分明显,无论是中式、欧式还是美式装修风格,无论是用来减轻和淡化凝重感,提亮室内效果还是统一淡雅舒适的风格,都有合适的釉上彩陶瓷来协调,打破家具生硬的组合堆砌,柔化气氛,在生活空间里少而精的釉上彩陶瓷能协调空间比例,点缀和充实空间,通过与其他家具呼应来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赋予家真正的灵魂和创造独特的空间美。

2、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釉上彩陶瓷不仅可供欣赏,还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例如牡丹,花中之王,花开富贵是吉祥富贵的象征;荷花出淤泥而不染,高洁、美好、清廉的形象也备受人们喜爱;桂花与桃或者桃花组合成“贵寿无极”;竹子空心寓意虚怀若谷,弯而不折,生而有节寓意高风亮节、挺拔洒脱、正直清高。这些都代表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对个人品格的要求和自我精神的表达。人们除了主动接受这些寓意的暗示认同这些价值观外,还会通过长时间的接触受到其感染和熏陶,越来越喜爱和认同其价值观。

四、如何使釉上彩陶瓷更好地应用于现代生活空间

为了最大程度地展现釉上彩陶瓷的视觉效果,更好地使釉上陶瓷应用于生活空间,需要我们处理好光源、色彩这两个要素。

光对釉上彩陶瓷的展现是必不可少的。冷光暖光自然光还是人造光对釉上彩陶瓷都有不同效果,直接影响釉上彩陶瓷艺术语言的表达。因为釉上彩陶瓷有些是起点缀作用,有些是占较大空间,所以要依据空间里主要色调来选择釉上彩陶瓷的光源冷暖。在暖色调的空间里,暖光能营造温馨的氛围与色彩鲜亮的釉上彩陶瓷搭配。自然光和人造光的选择要依靠釉上彩陶瓷摆放位置决定,在光线不强的玄关处,书架和墙壁等地方用人造光不仅能烘托气氛还能拉升釉上彩陶瓷的档次,在茶几、电视柜等光线充足的位置,用自然光便可展示釉上彩本身的魅力。

釉上彩陶瓷和所处空间的色彩要有整体意识、全局意识。好的釉上彩陶瓷放到不适合的空间会减弱它本身的魅力,原本的视觉效果会被削弱,破坏了空间的整体感。淡雅冷色调的空间风格适合放置颜色清新的釉上彩陶瓷,呈现高贵华丽感。空间色彩比较艳丽的风格搭配夸张色彩的釉上彩陶瓷能表现出张扬不羁的个性。

要对搭配釉上彩陶瓷做到得心应手不是简单地掌握光源和色彩这两点就可以的,还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学习掌握一些美术知识、色彩知识,多参加有质量的画展和瓷展,多参观博物馆,提高文化涵养;学会品味生活,接近自然,提高领悟能力。好的釉上彩陶瓷不仅能点缀你的生活空间,还能提升你的精神世界,它值得人们花时间和精力细细地品味其韵味。

五、结语

釉上彩陶瓷是陶瓷艺术里当之无愧的珍宝,它以经久不衰的非凡魅力融入现代生活,无声的滋养着我们,早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响亮的标志。我们应该不断的传承和创新,让百年的窑火永不熄灭,让釉上彩陶瓷在新的时代更具光彩,书写釉上彩陶瓷新的历史。

什么叫“高温釉上彩”?


高温釉上彩是各种高温单色釉和白釉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装饰手段,一般采用釉色明显不同的两种高温色釉施于同一器上烧制面成,主要特点是高温一次烧成,故称“高温釉上彩”, 以区别于明清时期的低温釉上彩。高温釉上彩应用很广,以往曾有各种不同名称,如两色釉、拓抹釉、花釉等等。西晋晚期越窑创烧的点彩就是高温釉上彩最早的表现形式。后来各地窑场在点彩工艺的基础上,以青釉、黄釉、白釉、黑釉、红釉为底釉,以其他色调的高温釉彩作为面釉或色料,通过洒、滴、涂、浇或笔绘等技法施加于底釉上,烧造出色彩对比强烈、装饰效果十分良好的各种高温釉上彩品种。较为著名的有鲁山窑和黄道窑的黑地花釉;长沙窑的青釉地或黄釉地加绿斑或褐斑、联珠彩;吉州窑的玳瑁天目、虎皮天目、油滴天目、剪纸天目、木叶天目以及白釉釉上彩绘等;磁州窑系的白地釉上黑花等;定窑、临城窑及其他一些北方窑场的黑釉酱斑和黑釉铁锈花;钧窑的青釉红斑;石湾窑的广钧;宜兴窑的宜钧;景德镇的窑变花釉等。

釉上彩工笔花鸟光与彩的结合


陶瓷的历史源远流长,经过一段漫长时间的发展,它的装饰手法和艺术特色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釉上彩工笔花鸟,是光与彩的完美结合。而它能够达到这种结合,来源于它精湛的制作技艺。釉上彩是上釉后入窑烧成的瓷器再彩绘,又经炉火烘烧而成的彩瓷。彩色纹饰呈现在瓷器表面釉的上面,它的特点在装饰上由简单龙凤彩瓷瓶到复杂、彩色由一种到多种,不但色彩鲜艳光亮,同时装饰艺术性更强。

釉上彩工笔花鸟的技法源于我国工笔花鸟画。我国工笔花鸟画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技法的画科。工笔花鸟画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远至新石器时期的陶器上,商、周的青铜器上,战国的帛画上都可以追溯到它的来龙去脉。它所表现的对象一般是大自然中的树木、花草、禽鸟、走兽、虫鱼等等,概括起来说工笔花鸟画始于唐代,成熟于五代,鼎盛于两宋时期。它的技法的进步,应用到陶瓷作品中,无不为陶瓷作品增添了新的光辉和魅力。

要讲到陶瓷的装饰手法,釉上彩工笔花鸟,首先就得提到我国工笔花鸟画的历史了。我国工笔花鸟画有着优秀的现实主义传统,以及丰富多彩的风格流派。花鸟画发展到唐代,由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空前活跃,诗歌、书法都出现了一代高峰使花鸟画继山水之后也逐渐独立起来,成为专门的一种画科。伴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发展,花鸟画逐渐转变画风。从北宋中期开始一股水墨写意而以枯木,竹石,梅兰为题材的文人画涌起,后又加菊花合称“四君子”用笔劲健,俊雅文秀,以属文人画笔墨淡墨一路。开后世墨兰法门,注重书法结合。工笔花鸟画各种流派无论意境、构图、勾染都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发展至今受到新观念、新思潮及外来文化的影响推动了绘画的变革,使花鸟画家们在艺术思考表现方面有着很大的变化与发展,超越了传统,走向了新现代。花鸟的精神内涵、审美取向、技法特点正起着巨大变化。艺术在不断发展,中国绘画艺术将走向更高的艺术舞台。这些技法和思想的进步都为我国陶瓷装饰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使陶瓷的外衣越来越美,越来越动人。

其次,要知道釉上彩工笔花鸟的精湛技法,就得从我国工笔花鸟画的技法说起。我国工笔花鸟画是国画中的一朵奇葩,它在世界画坛上也是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的。花鸟画的表现题材非常广,它以大自然的花和鸟为主要题材。不论在画面内容与绘画形式上都有自己鲜明特色,即造型严谨,重视对象的自然生长规律。但是它的技法却妙不可言,在陶瓷作品上的应用可谓惟妙惟肖,为陶瓷作品增色不少。首先骨法用笔,白描勾线时要求所画对象准确,符合物理,物性。张彦远曾说过:“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对同一条线的感觉,它的从前和以后就有很大的不同,这就好像懂得了书法之后再来画或再来欣赏国画一样,这就是书画同源。可见用笔是花鸟画最重要的了。第二是色彩讲究,染色时注重花鸟自身的固有色以及制作工整细腻等等。当然我国历代花鸟画家也创造出许多杰出的花鸟画作品和多样的表现手法。如“折枝”花鸟画就是古代艺术家创造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这独特的艺术形式是把大自然中那最美丽,最诱人,最要长久观赏的一枝,从大自然的怀抱中抽离出来,给予特殊的审美关照,充分的精神投射,聚焦式的描绘,这种艺术样式具有简洁之美,典型之美,空灵之美。

俗话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确实说的很对。釉上彩工笔花鸟就犹如陶瓷的美容师,它精心装饰着千变万化的陶瓷器型,不仅给我们美的享受,而且还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绚丽的光彩。它是光与彩的结合,也是精湛技法的完美配合,使得我国陶瓷作品尽显其光辉,吸引着许许多多陶瓷爱好者的眼球。

景德镇陶瓷古彩装饰艺术


景德镇陶瓷古彩装饰,是一门国学艺术,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国粹。它的吉祥概念、意象造型集中体现着中华民族优秀的美学传统、健康的审美情趣、高超的技艺水平、卓越的艺术成就。古彩这门又称康熙釉上五彩的陶瓷装饰,却与江西的都昌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景德镇从事古彩装饰的能工巧匠大多来自于都昌人。

景德镇陶瓷古彩装饰盘

古彩,是就康熙釉上五彩而言,它经历了大明青花五彩、康熙青花五彩和康熙釉上五彩三个阶段。而现代景德镇陶瓷美术界所称谓的古彩,指的正是康熙釉上五彩。由于烤花炉温度比粉彩的要高,颜色骨子里较硬故又俗称硬彩,相对雍正粉彩产生的时间早,比其久远,也就自然称其为古彩。

古彩,它不分科系,一般不落款、不搞团队制作。人物、花鸟、山水、草虫、走兽、鱼藻、图案边角和洗染填色均由一人完成。线描厚重、圆起、刚劲有力,采用铁线描和头浓料画线。由于需要长年累月在作品中给力,所以陶工的大拇指中间有一沟深槽,在无名指甲旁边有一老茧,这就是常年累月捉笔、打料的最铁见证。色彩大红大绿、古色古香、喜气洋洋。有着浓厚的民间味、东方味和中国风。图案端庄古朴、精美大方,与敦煌的藻景图案、京剧的锦袍绣袄、故宫的雕龙画凤一脉相承。加上地皮、斗方、底心、边角和通景、开光等构图形式,使古彩千姿百态,变化丰富,异常艳丽,不同凡响。

古彩的传统题材主要可分为两类:一是历史题材,二是祥瑞题材。

历史题材蕴含了正史野史、历史典故、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这些题材有的载述了上古的创世神话;有的诉说了诸子百家的不朽精神;有的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多彩生活;有的记录了民间民俗中的风土人情;有的体现了历代先贤审时度势的优秀品格;有的体现了英雄人物金戈铁马大无畏的民族精神。古彩以历史题材入画,弘扬的就是大中华民族魂,立意就是说理说事,敬贤思齐,尊贤约己,传承人文。

举个例子:历史题材《四公图》即画周公、关公、包公、济公。周公“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关公“千秋正气、大义参天”;包公“清正廉明、铁面无私”;济公“惩暴护弱、扶危济贫”,四公的精神旨在天下为公。

如《四品图》即画海瑞、于谦、孔明、重耳。“一身正气”画海瑞为官之道:“两袖清风”画于谦为官之德:“三寸之舌”画诸葛孔明为官之才,“四海为家”画重耳(后来的晋文公)为官之志。

又如《四魁图》即画关羽、岳飞、项庄、吕布。“单刀赴会”画关羽过江应宴;“枪挑梁王”画岳飞初出茅庐;“项庄舞剑”画楚汉相争之鸿门宴;“辕门射戟”画吕布劝袁绍与刘备罢兵。

还有《四子图》画老子、孔子、墨子、韩非子。《四大名君》画尧、舜、禹、汤。画《四大贤母》孟母择邻、陶母封诈、阳母画获、岳母刺字,相传陶母就是都昌县西源乡人。画《四大皎帅》姜尚、廉颇、黄忠、杨业等历史上的老英雄。《四大才女》画蔡文姬、卓文君、上官婉儿、李清照等。另外还有四美、四爱、西厢、红楼、三国、水浒、西游记等。

祥瑞题材,则是以吉祥观念为根,以民俗民风为土壤,以福、禄、寿、财、喜为核心,从富贵、和合、吉祥、如意等方面入手,用有形的吉祥物代替无形的吉祥观念,通过缘秘寄情、借物寓意的方式进行象征寓意、组合、搭配汇成好口气、好彩头,用这种彩头话的立意为题材,成为祥瑞题材。表示福的吉祥物有:梅花、石榴、竹笋、蝙蝠和福字等;表示禄的吉祥物有:佛手、桂花、鹿龙、凤凰、孔雀、鸳鸯、锦鸡、麒麟、狮子、猴子、宫花、爵杯等;表示寿的吉祥物有:寿桃、万年青、绶带、白头翁、白鹤、龟、松、柏和寿字等;表示财的吉祥物有:牡丹、芙蓉、海棠、荔枝、元宝、铜钱、盆子、铜鼎、鱼类等;表示喜的吉祥物有:喜鹊、燕子、八哥、雄鸡、凌霄、绣球花、爆竹、锣鼓、灯笼、风筝、罄和喜字等等。

再举个例子,如牡丹和寿桃一起入画,曰“富贵高寿”;绣球花与绶带一起入画,曰“修身求寿”;莲花与雄鸡一起入画,曰“廉洁奉公”或曰“居高守廉”;菊花与白头翁一起入画,曰“知足常乐”;梅花与喜鹊一起入画,曰“喜上眉梢”或曰“载福载喜”等。又如:画一堂《四季花》古彩条幅,春牡、夏荷、秋菊、冬梅。牡丹(富贵);荷(莲)花(和合、廉洁);菊花(知足)梅花(是福),顺着春、夏、秋、冬读,则是富贵知足、廉洁是福,作品的立意说得明明白白。

古彩,自康熙时期起至今,三百五十多年来,在景德镇陶瓷艺坛,古彩的能工巧匠层出不穷,其中确有不少是江西都昌籍,特别是近百年来,古彩艺坛涌现出来的冯心宗、段茂发、陶鼎泰、罗来有、段云昭、段云晖、段庆舜等均是都昌人。特别是都昌籍的古彩艺术宗师、陶瓷学院已故教授段茂发先生堪称是近百年来古彩第一人。著名教授、画家、诗人张志安先生,曾为我著的《景德镇陶瓷古彩装饰》一书中题辞“别忘段茂发古彩一高峰。”在为我著的第二本书《苦乐五彩路》题辞时写道“从陶校至陶院的相处中,以人最好的是段茂发,以艺最好的是段茂发的古彩。”段茂发先生是的古彩老师、表伯父,他在古彩艺术中为家乡父老争得了誉,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旧时,景德镇陶瓷行业有许多约定成俗的行规,包括什么地方的人只能从事哪些行业、不能从事哪些行业,不得越轨。又加上注重传承关系,对宗传技艺上传内不传外、教子不教女等习俗,所以很多行业的技艺高明前辈都是有名匠家。比如段云昭、段云晖就是段茂发老师的儿子,段庆新、段庆平、段庆锋则是段茂发的第三代传人,段和彬、段冰钰已是第四代人了,他们也是从事古彩专业,对其他彩绘和美术创作也有涉及。而现代进步了,像我除了教授儿子方曙,戴荣华教授其女戴玉梅,蓝国华教授女儿蓝芳,段庆新教授其女段冰钰、侄儿段和彬……我们都实施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理念,我们都有自己的弟子。这里说一下段庆新的古彩,他有着深厚的艺术理论和文学创作水平,他的新彩属于文人画派,而古彩在创新中出古入新,在较深传统古彩的基础上有所突破,达到“时珍时宝,古色古香”的韵味,蕴含着极浓的文学内容和艺术哲学内涵。在台湾艺术收藏界有“一彩难求”之寓,特别是在台、港、澳及东南亚、西方华人居住密集地,他的作品普受欢迎。

古彩艺术是都昌人的骄傲,也是景德镇人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的自豪!

瓷上绘画艺术漫谈


瓷上绘画艺术是集立体与视觉、触觉、光感、色感浑然一体,天工地造,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谐,形式上的完满,以其独具匠心的表现形式,富有魅力的物质材料,变化莫测的工艺手段,形成了自己特殊的艺术面貌和风韵,别具一格而自立于画坛。瓷画表层有釉的滋润和光泽,有含蓄深邃、变化多样的肌理美、色釉美、色料美,有“类玉、类银、类冰雪”的肤质美感。

瓷画不仅厚载的是画,而且包含诸多方面的因素。当一件精美的画作摆在你面前时,从泥到坯的始条理,至成瓷成画的终条理要经过几十道工序,制作工艺比较繁复。任何一个画种都有自己的工艺材料和工艺手段,工艺性强弱尺度的长短掌握在什么极限之内才算够格,肯定没有一个标准。中国画在宣纸上渲染墨色;油画在画布上涂绘油彩;版画用刻刀在板材上刻制,都有各自的风貌,不能相互替代。宣纸上染墨染色浓淡的轻重,渗化的范围到什么程度比较好掌握,而瓷釉彩则要经过高温窑变产生浓淡变化,互相浸润而形成多种色彩。瓷画材料和其他画种不同之处在于“器上诸色必出火而宣”,“瓷器固须精造,陶成全赖火候”,要最后经过“火”的洗礼而诞生。瓷画艺术是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来表达意境和塑造形象的,具备表象与内涵统一的形式美。由于其艺术材质的特殊、工艺的变化、手法多样,所创造的形象应该追求有别于纯绘画艺术。作为一个瓷画艺术家同时又要兼及工艺家,在把握瓷艺特殊的工艺过程中在合目的又合规律性的同时,发挥在有限的“形式”中创造无限艺术境界的特长,找到自己艺术创作的独特角度,是十分重要的。这种以瓷艺手段为表现语言的工艺美术是绘画与工艺两者结合的艺术。因材料、制作等方面的特异性,应当主要采取和绘画不同的工艺手法、手段。如堆雕、浮雕、刻划等立体效果;窑变花釉、铜红釉、釉里红、结晶釉等瑰丽斑驳的效果;大红釉、天蓝釉、黄色釉、绿色釉等鲜艳的色彩效果,色釉与色釉之间的重新组合等。

瓷画受到诸如工艺制作、材料等方面诸多的局限制约,这种制约有时为艺人的发挥想象和突破已有的束缚提供了可能。例如窑变花釉用厚到什么程度,在窑里的什么位置烧造效果好是一种制约性的规则。利用花釉的特别效果,烧造出一种自然“天工”的奇景,由听任的窑变偶然性到人工可能控制设定的“人巧”,是一种突破束缚的过程。瓷艺家只有熟悉和掌握这些局限、制约、扬长避短,才能发挥特有的灵感,从而在创作天地中自由驰骋。

瓷画艺术是画和其它绘画一样,都是艺术创作,都必须按照美的规律,艺术创作规律去创造。要反映生活、以情动人、以美动人,具备像诗一样的意境美。瓷画的材质和工艺效果本身就有创造诗一般意境的优越条件。如姹紫嫣红、五颜六色的高温窑变花釉;幽静雅致、沉静安定的青花,浑厚壮丽、鲜红夺目的釉里红;色彩瑰丽、五彩缤纷的高温颜色釉;娇嫩艳丽、淡雅柔和的粉彩等。

瓷画艺术的意境、格调的高低与诗意的产生,取决于艺术家的人品、修养、技巧以及对生活的独特观察角度和表达方式。技术与艺术这两个层面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孤立的技术是没有价值的,艺术是目的,技术是手段,技术是艺术的保证。瓷艺重工艺技术,重工艺材料,但不等于卖弄工艺技术,炫耀工艺材料,成为“雕梁画栋,穷极精巧”的奴役。工艺技术的繁与简、难与易、限与放、贵与*不是艺术价值的决定条件,关键是艺术效果,艺与技的完美融合,和谐如一。瓷上绘画,顾名思义它既是绘画又是以瓷为媒的重要物质材料的工艺美术,绘画的因素和材料的特性的两重性,决定了瓷画与其它画种的差别,从而打破现实物象的纹饰,一种对于“艺术自由”的无法至法贵在创新的崭新的艺术形式。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体现审美意识和创造精神,瓷材料的质地不仅有自身的审美价值,而且对瓷画艺术也有着一定的美学意义。在掌握审美心理的辩证法则的同时,根据设计需要搭配使用那种底色质地适宜都要细心推敲。瓷画里的白釉、黄釉、红釉、蓝釉、绿釉以及多种颜色釉错落的底色对主体画面形象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美学意义。例如用蓝色的青花为颜料在白釉底上、黄釉底上、红釉底上绘画,视觉感受都不一样。釉里红画梅竹、榕树、寿桃等,窑变花釉用在艺术形象的多个部位所产生的特异效果,在色彩斑驳的窑变釉彩上绘画;有光色釉与无光色釉开光装饰,粉彩雪景的堆厚工艺;刻划纹样等。蓝色、红色、黑色的荷花,鳜鱼、金鱼画在黄色、红色及黑色的色地上等多种有别于社会现象,自然景色的装饰性工艺描摹,竟而少一些“再现”自然的真实,多一些“表现”艺术家心灵中美的情怀和意念。

瓷画艺术的绘画手段十分讲究以线为主的造型装饰,是瓷画外观的最大特点之一。有古彩的硬线和粉彩的软线,釉里红晕散的线,有刻划出的凹线与凸线;隐线与明线、青花自由的线等。瓷艺造型各异,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直形的造型的劲健、豪放、修长;曲线形的造型柔软、圆润、温馨;方形的造型则挺拔、刚健、洗练。圆方造型充分体现传统艺术追求的“天圆地方”的圆满方正的中和之美。画面的构图要强调“删拔大要,凝想形物”的艺术提炼,删去过于繁琐的场景,而集中提取最主要的东西,不易布景迫塞,充分体现瓷器玉的美感、质感。

每当瓷画艺术在用材、制器、作胎、花色创造,诸艺结合,状物写形等方面取得成就时,定会带来工艺性变革和发展。新世纪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材料和新技术。材料应用、工艺手段表现手法等都应随时代发展而创新。新的材料和新的工艺的出现,丰富了艺术语言。在追求工艺性、装饰性的同时,丰富了艺术语言。在本来就具备有众多天造地设的色釉品种基础上,新的高温色釉如铜绿釉,各种颜色的结晶釉、太红釉、亚光釉、无光釉、美人醉及多色彩的窑变花釉等琳琅满目的色妍质美色釉品种的不断出现,进一步拓展了设计绘画用釉的宽度、范围。给瓷艺画家的艺术创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绘画和工艺的鸿沟正在缩小,瓷上的各种彩饰工艺技法综合架接,如坯上与釉上,青花与高温色釉,粉彩与青花,高温窑变色釉与粉彩、青花,青花釉里红与粉彩等,将高温色釉的厚实浓艳与低温彩色料的工致秀丽交相错落,这种技艺多种综合元素的不断变革,丰富了表现手段,提高了瓷画诗的艺术语言。在立足于传统的基础上的革新和对新工艺新技法的探索与讲究,是瓷画艺术发展的时代要求。例如现代液化气梭式窑、先进的烤花炉的引进,给烧窑、烧炉带来了革命。过去只能在氧化气氛中烧成的各种色彩的结晶釉现在也可在还原焰烧成。

瓷艺所蕴含的独具匠心的工艺设计;鸢飞鱼跃的诗画意境;婀娜多姿的形体造型;冰肌玉骨的材质肤色。聚诸工而制器,萃众美于一身,是其它兄弟艺术门类所不具备的,其所拥有的特殊材料、特殊技法、风格和精神,使它能卓然自立,成为峥嵘于画坛的专门艺术,才迎来了文理隆盛,千文万华之胜景。因此,近年来各地的美术家都在瓷画上进行探索,研究中取得可喜的进展,能够把各种不同形式的美和谐地统一在自己的怀抱中。在传统的基础上与现代科学艺术、现代工艺,现代材料相结合创造出“神理流于两间,天地供其一目”的工巧材美的瓷艺作品。

釉上彩在陶瓷装饰盘仕女图中的应用


随着陶瓷技艺的不断更新创作仕女图的技法也在不断变化,其中釉上彩陶瓷装饰盘作为仕女图中重要装饰技艺中的一种,它在创作中的应用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究。

一、釉上彩陶瓷装饰盘仕女图概述

在清朝初期,釉上彩陶瓷装饰盘仕女图在五彩中无论官窑或民窑都创作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其作品大都以线描为主,通过线条的抽象美来倾注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此达到情境的完全融合,其中不仅有反映宫廷妇女生活的作品还有反映普通农妇生活的作品,如著名的《耕织图》。到了雍正时期,仕女图依然兴盛,其类型以工笔为主流,同时也创作出了更多的新作品,其中还有大量的具有西方绘画特点的釉上彩陶瓷装饰盘仕女图作品。这个时期釉上彩陶瓷装饰盘仕女图的作品以其柔美细腻的艺术表现力受到世人的喜爱。进入乾隆时期后,仕女图开始走上了巅峰发展阶段。其图纹的仕女形象表现极为丰富甚至出现了不少西方仕女的形象,其技法也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特色。因此有人称清代彩瓷“始于康熙、盛于雍正、流行于乾隆”。

二、釉上彩陶瓷装饰盘在仕女图中的应用

釉上彩陶瓷装饰盘是陶瓷装饰技法中最常见的一种,是用各种彩料在已经烧成的瓷器釉面上绘制纹饰并进行二次入窑,低温固化彩料而成,最常见的三种釉上彩陶瓷装饰盘技法分别是古彩、粉彩、新彩。

古彩因为它红绿鲜明,层次较少,彩色鲜明透彻,故亦称硬彩。其技法主要具备单线条平面,线条刚劲有力,笔划简练生动,色泽明净晶莹,色调对比强烈,形象夸张,民间风格浓郁,装饰性强等特点。大部分好的古彩作品必须是线与色的紧密结合而仕女图也是以线描为主的作品,多采用游线描、铁线描、琴弦描。从这点看,仕女图中使用古彩技法可以非常完美地体现出古彩技艺的特点。

粉彩又称“软彩”,是釉上彩陶瓷装饰盘的一个品种。其工艺特点通常是以玻璃白打底,勾涂渲染采用没骨法,从而突出纹饰的阴阳转侧和浓淡深浅的立体感。用这种工艺画出来的各种图纹,都会出现明暗、深浅以及阴阳向背的分别,增强了层次感和立体感。粉彩有填色、洗染直至烧成等工艺步骤。其中填色和洗染尤为重要,因为釉上彩陶瓷装饰盘仕女图中为了更好地体现出人物的层次和立体感,就必须要给勾勒好的线条填色以突出立体感,而洗染的作用则能更好地显示出明暗、深浅和阴阳向背的光感层次,使画面显得生动自然。

新彩人们曾称为“洋彩“,始于清末,是从国外引进的一种陶瓷装饰技法。其特点主要是局限性小,能提供给创作者更自由的想象空间,有助于拓宽创作者的创作思路。釉上彩陶瓷装饰盘仕女图的发展瓶颈在于仕女图纹的种类少,技法过于传统而新彩的出现很好地完善了这方面的不足。它比传统技法更加随意大胆,特别是与现代工艺相结合以后大大提升了新彩的装饰艺术和审美效果。

三、釉上彩陶瓷装饰盘仕女图的审美价值

纵观釉上彩陶瓷装饰盘仕女图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其审美取向上有着显著不同,从而直接影响到了绘画与工艺的发展,因此这三者都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如宋代郭若虚说:“历官古名士画金童玉女及神仙星宫中有妇人形象者,貌虽端严,神必清古,自有威重俨然之色,使人见则肃恭有归仰之心。今之画者,但贵其跨丽之容,是取悦于众目,不达画之理趣也。”从郭若虚的话中我们不难看出早期的仕女图审美取向是以妇女的德行为标准的;而仕女图全面发展的时期在唐代,这个时期的工笔人物画创作达到了顶峰,出现了许多代表性作家,他们对仕女图纹的刻画比以前更加细腻生动。此时的仕女图纹大都以浓丽丰满,雍容华贵的上层社会妇女形象为主,反映出了唐人推崇华丽与奢靡的审美取向。如张萱的《捣练图》表现的是妇女们在捣练、烫平、缝衣的景象,这种劳动并非是普通的、日常的劳作,它代表着上层社会的礼仪—“女德”。作品构图完美,人物形象逼真,设色艳而不俗,充分展现出唐朝健康丰腴的审美倾向。另一位代表性人物周昉是中唐著名的仕女画家,他画的仕女形象体态丰肥浓艳。如著名的《簪花仕女图》描绘的是贵族妇女在赏花游园的画面,画面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绘有采花、赏花、漫步和戏犬的场景,人物线条刚劲有力,色彩浓艳却不显庸俗,体现了唐代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宋代的仕女图逐渐变为“美女图”的代称。仕女形象出现了很大的变化,由丰腴浓艳变为修长秀美,思想从自由开放变为深层内向,由华丽风靡变为秀雅文静,展现出了现实女子共性美的价值观。到明朝唐寅、仇英等代表作家创造了“世俗美”的仕女形象。这与当时社会的文化艺术繁荣鼎盛密不可分,因文人画派层出不穷,促进了世俗文艺的迅猛发展。因此作家在审美取向上多以商人和市民阶层的需要为主。在仕女形象上更加注意身段的匀称,婀娜清秀并善于结合所要表达的内容、思想,创作出不同格调的作品,使其自然生动又不乏文雅,颇有雅俗共赏的效果。在明末清初时期还出现了“变形”仕女的图纹,其主要原因是当时社会不稳定,朝代更迭中,人们以悲观的情感面对生活。绘画艺术则是文人抒发情感,反映人们生活的主要手段,此时釉上彩陶瓷装饰盘仕女图的审美取向多以晦涩隐喻为主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到了清代衰落时期,社会腐败,产生了许多没落文人,沉浸在风花雪月之中,来往于风月欢楼之上,社会风气糜烂。仕女图的形象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纤细俊秀的美女,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其中最典型的仕女形象是“病态美人”。

四、釉上彩陶瓷装饰盘仕女图的艺术特色

1、釉上彩陶瓷装饰盘仕女图以工笔画为主,注重了人物肢体语言的表达,例如手、脸部的表情等,通过对线条的勾勒,做到细致入微、流畅自然、色感强烈,创造出更加富含神韵的作品。仕女图是以写实为主的作品,从这个角度来看它虽然失去了描摹实物的功能却能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在于运用了线条的抽象美,使人物不断符号化,形成了人景合一的审美取向。

2、在釉上彩陶瓷装饰盘仕女图的发展历程中,受到了西方文化的重大影响。西方绘画大都使用油色来烘染出立体感、明暗透视等特色,与中国绘画艺术有巨大差异,他们更习惯在厚与薄、深与浅、淡与浓等矛盾中产生的视觉性效果。在雍正乾隆时期,西方绘画技术在中国得到了极大地推广,如在彩料的应用上创作出了类似于西方油画特点的作品,在人物的架构,服装的绘制上更加注重层次感。特别是通过对外贸易,使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更加畅通,创作出许多中西技艺结合的作品。

3、釉上彩陶瓷装饰盘仕女图大部分的图纹形象是以宫廷贵妇为主元素,这不但可以集中反映出不同时代宫廷生活的特点,还能表达出不同时代的历史故事和重要人物,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一种珍贵技艺。

总之,釉上彩陶瓷装饰盘仕女图无论在什么时代,都能通过人们的学习与创造诞生适应时代需要的作品,可见其艺术生命力是非常强大的。随着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使人们的审美取向趋于多样化。同时世界上各种文化的交汇日益频繁,扩展了创作者的思路,使他们拥有用之不完的灵感,也会随之出现适应这个时代的作品。

上一篇:陶瓷保养要诀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