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讨论复兴陶瓷产业 传承东北特色缸窑文化

长春是著名的“文化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给长春带来新的企盼和畅想。晒出民间草根文化的作品和创意,让草根文化的创业激情与政府培育、扶持文化产业的规划和行动有机融合,最终发展、壮大长春的文化产业,我们充满期待。

“在去年底的政协讨论会上,我和其他委员就长春发展陶瓷产业展开过热烈讨论。别看货架上没有长春本土烧制的陶瓷,但市面上这些陶瓷器具,50%以上的生产原材料产自长春周边。”长春市政协委员、吉林建筑工程学院教授李明柱建议,长春应借用本土资源优势,发展陶瓷文化。

资源优势

长春供应景德镇陶瓷原料

李明柱委员介绍,在长春至永吉县70公里的区域,生产陶瓷的主要原料——高岭土资源丰富,土质优良,属于烧制瓷器的上等材料。根据长春市委宣传部文化产业办公室调研结果,该区域的高岭土远销至景德镇、唐山、台湾等地,2010年销往景德镇一地就多达5000多吨,占景德镇生产需要的80%。据勘测部门显示,我省这些陶土资源可供连续采掘200年以上。由于销量好,近年来,陶土价格也由几年前的30多元一吨,翻涨至400多元一吨。

“我到国外出差,购买了一些国外生产的陶瓷商品,咱们的和国外的一比,确实有差距。”李明柱说,长春要多学习国外先进的陶瓷生产技术。李明柱说,日本、韩国、英国,他们制瓷工艺的核心技术是师从我们中国,其产品之所以能够形成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并且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其优良的技术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市场尴尬

本地难见长春产陶瓷餐具

记者在长春一家商场看到,陶瓷餐具几乎没有长春本地生产的。这些餐具价格不低,一个普通瓷饭碗8至10元,一个陶瓷餐盘15至20元。据介绍,这些碗盘在南方价格并不高,因为是本地产销,而运到长春要加上物流成本。

长春多家超市、卖场销售人员表示,长春地产的陶瓷餐具很少,几乎没有上架的。长春一家大型超市进货资料显示:陶瓷餐具、工艺品80%是产自唐山,还有产自广东、福建等地的,地产陶瓷餐具难觅足迹。

记者走访了中东大市场、北方市场,很少有商家出售地产陶瓷餐具,一是从没听说过长春也有烧制陶瓷的工厂;二是对长春产的陶瓷餐具质量拿不准。长春一大型超市质检部主任方德政介绍,本地陶瓷达不到市场准入标准,普遍质量低、工艺差。“拿出单个餐具对比,要看外形、光泽、细腻程度,长春本地的陶瓷都不如南方厂家生产的好。”方德政说,现在的消费者眼光也高了,外形美观很重要,一套的韩国餐具售价数百元也并不稀奇,卖得是最好的。

昔日风光

兴隆山陶瓷曾远销日本

长春市委宣传部文化产业办公室主任赵建华翻开史料介绍说,长春兴隆山的瓷器曾经相当不错。

“我卖过兴隆山的陶瓷盘子、碗。但后来不行了,当时本文出处是华夏陶瓷网是一个国营工厂。”经营百货日杂多年的林老板说,当年兴隆山生产的陶瓷,与现在景德镇的名声相差无几,还卖到了日本等国家。

名震一时的兴隆山瓷器为何走向没落?“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逐渐落后,工艺粗糙。当然,其背后还有经营管理体制落后等计划时代的影响。”赵建华分析说。

政府举措

派人到景德镇取经

为了复兴长春陶瓷产业,相关部门派长春市文化产业联合会副主席古塵,利用一年多的时间,到景德镇等地调研学习,并提出“抢救缸窑文化”的方案。

“受益匪浅,为咱们长春的陶瓷文化发展找到了出路。”古塵介绍,长春具有陶瓷原料得天独厚的资源,包括景德镇在内的南方很多陶瓷生产企业,不仅对吉林省的陶土原料都很依赖,而且对东北的艺术风格也很喜欢。

在“抢救缸窑文化”方案中,古塵提出,不仅要改良景德镇烧制技艺,还要融合东北地域特色,鼓励本土书画家在陶瓷上创作,将原本在宣纸上的艺术,通过烧制技术,与瓷器完美结合,长久保存。“我们将我省的艺术家请到景德镇,将长白山风光、天池山水画等吉林元素印在陶瓷上,很受当地人欢迎。而且,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艺术家来创作,食宿全免,作品产权明晰,达到双赢效果。”古塵笑谈,这种多赢合作模式,让长春的艺术家创作之路更宽,弘扬了本土文化的知名度。这个模式,明年也将搬回长春,实现南北文化的深入交流。

未来展望

明年用上地产好瓷

“明年,长春将建立一个吉林省当代艺术瓷的陈列馆。”赵建华表示,“还要通过商业元素提升长春陶瓷的知名度。以纪念品为切入点,打造高端纪念瓷系列;计划与电影行业相结合,发行限量礼品瓷器;为集体或个人定制个性礼物;与旅游产业相结合,为伪满皇宫定制御膳瓷;为冰雪节开幕定制雪韵风琴纪念系列等。”

古塵表示,明年,长春市的各大商场就将设立古尘陶艺专柜,甚至开设陶瓷连锁店,销售的陶瓷制品也从高端艺术收藏到日常瓷具不等,但价格要比南方瓷便宜一半左右。明年,长春人就可以用到由我们当地生产出的物美价廉的瓷器了。

背景资料

缸窑文化

史料记载,吉林省境内,有个远近闻名的缸窑镇(目前在吉林市龙潭区东北部)。缸窑烧造技艺的传承,自康熙元年(1661年)至今,已有300余年历史。康熙元年,山西、河北发生严重旱灾,许多人携家带口“闯关东”,其中有个人叫赵岩龙,当过瓷窑技术工人,对烧窑制缸颇有研究。1662年4月,赵岩龙逃荒来到溪浪沟,在山坡上结草为庐住了下来,发现了当地细腻油滑的白土是上等制陶原料,便开始烧制陶瓷,溪浪沟后来成为以制缸为业的吉林永吉缸窑镇。日本侵华时在长春兴隆山建立兴隆山陶瓷株式会社,利用缸窑的陶土烧制瓷器。解放后,改建成国营性质的兴隆山陶瓷厂,但由于经营不善,改革开放后解体。

延伸阅读

景德镇陶瓷产业文化传承的思考


景德镇生产的陶瓷,历史上价比黄金,素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美誉。本文就景德镇优秀的陶瓷历史文化的现状到传承进行分析,为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传承提出思考和建议。

一、文化传承的现状

悠久的文化和历史需要传承和发扬,并造福社会和百姓。景德镇人在传承景德镇优秀陶瓷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将新鲜的现代元素融入到景德镇陶瓷文化中,大胆创新,勇于改革。如今的景德镇陶瓷绘画作为陶瓷的一部分已经存在于艺术品之列了,这就是一种优秀的现代传承。

二、关于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的几点思考

1.文化传承和发扬要善于挖掘和包装

传统的景德镇陶瓷文化给景德镇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也给了景德镇人民得天独厚的物质回报。但是历史文化的延续不是光吃老本就够了的,这样只会坐吃山空,必须要与时俱进。要传承,要发扬就必须到现实中找到文化发展的时代烙印,让现代文化和传统历史有机结合起来。为了更好的弘扬陶瓷文化,让现代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区域的人能够享受到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的成果,我们就必须对景德镇陶瓷历史加以挖掘并结合现代时代元素进行丰富和包装,让陶瓷文化得以更好的延续。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遗址保护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相结合

做好三闾庙明清古街的修复。目前三闾庙明清古街存在一些问题:①大部分的古建筑已经被居民翻新,除了前面是保存了古遗迹之外,房屋的后部分基本全部都是新的小洋楼,破坏了原有的明清古建筑的形态。②道路失修。三闾庙明清古街本来是体现当年“器成天下走”的繁荣盛况,但是现在却因为道路失修其可进入性相当低,古码头到瓷都大桥的道路汽车无法进入,而且路窄小不堪,且常年受雨水冲击,导致塌方现象,让古迹更显凋零。③欠缺整体规划。现在看到的三闾庙明清古街只是一些散落的明清古建筑单独的存在,没有很好的整体规划,游客走进这里无法感受当年的瓷都风貌。④环境污染较大。当地的居民缺乏保护意识,垃圾堆紧挨古码头和长江河岸,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

三闾庙古街

在三闾庙明清古街的遗址保护上,我们可以做到以下方法:

①加强保护管理。三闾庙明清古街中的居民房屋和村落的所有建筑维持现状,不准扩建和改建,为今后三闾庙明清古街的整体保护和展示创造条件。

②修建道路,增强三闾庙明清古街的可进入性。修宽修固从瓷都大桥道古码头的道路,使游客更好的进入古遗址。

(2)发展规划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相结合

御窑厂遗址是古代的景德镇陶瓷人留给现代景德镇人最好的财富,所以我们必须以保护御窑厂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前提,做好传统工艺的文化传承。

首先,新老城区可以分开建设。合理利用老城区现有的土地资源,在保护原御窑厂旧址的基础上,建设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家园式陶瓷园区。使御窑厂不是孤独的存在,而是打造成一片文化传承片区。使游客一到老城区就能欣赏到以御窑厂为龙头的整片陶瓷文化。其次,在新城区建设新型的陶瓷研发中心,研发新型产品。以骨干企业为龙头,在景德镇陶瓷学院、景德镇学院两所高等院校开设陶瓷艺术、陶瓷文化课程。这是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才缺失问题下最有效的措施。再次,建设御窑厂陶瓷产品展示和文化交流中心。例如:可以做好御窑陶瓷文化节及陶瓷民俗文化讨论会的形式扩大对外宣传的力度。此外,做好整个园区的旅游推动工作,使园区的作用不光是生产陶瓷,还可以让游客看到陶瓷生产的过程,这也是陶瓷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3)“瓷”文化打造和传承

在景德镇做好“瓷”文化的打造和传承,这一产业链对于景德镇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①陶瓷产业作为景德镇的支出产业,在注重陶瓷工艺的同时,我们必须充分挖掘陶瓷文化特色,在全市打造出千年古镇的“瓷”文化。

景德镇昌南湖公园

比如昌南大道的陶瓷文化墙、昌南湖的青花瓷塔都非常有景德镇的地域特色。但是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很多没有来过景德镇的人对于这个千年瓷都都是充满想象的,认为景德镇应该遍地是碎瓷片、随处是制瓷老艺人、到处是瓷文化。所以,我们可以统一景德镇的瓷灯柱、瓷垃圾桶的风格,使这些基础设施风格更统一。所有的公厕可以仿造古窑风景区的厕所,以窑砖或仿窑砖来建,符合千年古镇的文化特点。新建的商品房和楼宇特别是酒店更是要风格统一,可以以仿古瓷片镶嵌在房屋的外墙上,打造统一的“瓷文化”风格。路与路之间的名牌和雕塑都可以和瓷相关,使外地人一走进景德镇,就会深深的陷入这种千年古镇的瓷文化中不可自拔。

②关于瓷文化的传承其实是景德镇文化弘扬和发展的重中之重。景德镇的手工制瓷工艺已经越来越少了,在年轻的群体当中,懂瓷的就非常少了。所以,现在弘扬陶瓷文化必须从教育抓起。建议在中小学课堂中加入景德镇陶瓷历史、景德镇陶瓷文化、景德镇手工制瓷工艺的课程,使景德镇陶瓷文化历史生生不息的传承和弘扬。

2.发掘民间陶瓷作坊文化

瓷器是中国的标志,而陶瓷作坊堪称是景德镇的标志和象征。景德镇的制瓷业就是由一座座作坊组成的。与其说它们是一种物质生产的流程,倒不如说是精神生产的反映。

景德镇陶瓷作坊集中的是一种制瓷工艺。而陶瓷业的兴衰对以瓷为业得景德镇是直接的。至解放前夕,景德镇只剩下103个处于停产的瓷窑,昔日的官窑,官搭民烧的情景无处寻觅,陶瓷业已处于奄奄一息的状态。建国后经营好的陶瓷作坊给景德镇带来经济机遇,并能生产出大量举世闻名的精美瓷器,这是景德镇陶瓷作坊的重要作用。

御窑元华堂:聚焦当代御窑文化的传承与复兴


粉彩山水纹伏桶瓶

粉彩寿桃纹天球瓶

青花瓷餐具

几百年来,神秘的紫禁城用高高的红墙让皇家生活倍增神秘,而珍藏于此的千年顶级艺术瑰宝却透露出帝王生活的细节。其中,皇家瓷器正是这些珍宝中的明珠,随着清王朝的覆灭,承载着皇家瓷器艺术的御窑工艺散佚民间,这些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手工工艺,濒临失传。

传承明清御窑的御窑元华堂(以下简称“元华堂”),创立于1983年,专注于研发、还原代表中国瓷器最高水准的御窑制瓷体系。在其艺术发展的道路上,继承并恢复了明清两代近600年大量濒临失传的御窑传统制瓷工艺,并坚持以御窑工艺传承为核心,演绎当代御窑艺术,实现皇家极致制瓷文化与现代高端品质生活的完美对话。

创作基地:恢复断代的御窑工艺

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有云:“真足然后绝薪止火,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元华堂工艺传承创作基地继承了传统手工艺的制作精髓,完整地重现了御窑工艺制瓷流程。

元华堂的生产基地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罗家坞神仙井。基地占地1.2万平方米,在这里,有200余名能工巧匠,“分类聚一室”。因为“画者学画不学染,染者学染不学画,所以一其手,不分其心也。”

在基地里,从手工精制泥、釉料,到拉坯、印坯、挖坯、利坯、挖足、施釉、修模等,从青花瓷绘制、青花斗彩瓷绘制、粉彩瓷绘制、颜色釉瓷制作、雕塑瓷制作到柴窑烧炼生产,满窑、烧窑、开窑,甚至到出窑的筛选程序,元华堂都是按照御窑工序一步步进行,仿若再现了当年御窑厂的生产盛况。

高标准出高质量,这正是对御窑品位的完美诠释。也正是有如此品位,元华堂创作的艺术陶瓷一直保持高质量的水准,并受到广泛关注。1998年,元华堂的产品被国家领导人作为国礼赠与来访的美国总统;2000年,元华堂制作的艺术陶瓷被赠与南非总统;2004年,元华堂圆满完成国家下达的中南海紫光阁陈设瓷的设计生产任务;2010年,元华堂作品代表江西省入选上海世博会,成为景德镇传统艺术陶瓷唯一代表品牌;2012年8月,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主办,“免费午餐基金”承办的“盛满爱・建好厨房吃好饭”慈善晚宴,元华堂捐赠的百鹿尊瓷板画获爱心人士追捧,成为当场拍价最高的拍品……

御窑工艺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窗口

元华堂投资建设的中国御窑工艺博物馆(以下简称“御窑博物馆”),创立于2008年10月20日,建于景德镇市珠山中路明清御窑厂遗址之上。馆内展品均由元华堂督造生产。御窑博物馆得到了景德镇市政府的全面支持,元华堂被授予景德御窑历史文化唯一代表品牌,全面参与博物馆的项目建设。

御窑博物馆总面积190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第一层主要以触摸影像资料和实物原料、颜料、器具、工具为主,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传统御窑制瓷工艺流程,连细节也一一诠释。置身于此,仿若进入时空隧道。第二层主要展示元、明、清三代瓷器的原件和高仿精品。开馆至今,御窑博物馆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陶瓷爱好者和游客的高度赞赏。

御窑博物馆的建立一方面对景德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传承和弘扬传统陶瓷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景德镇市的文化旅游经济,对景德镇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元华堂的产品在仿古等方面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博物馆对古代制瓷工艺各个环节的研究非常深入,遵循这些工艺生产出来的产品,将有助于研究人员解决中国陶瓷考古史上的一些疑难问题,为研究中国陶瓷史、科技史、文化艺术史提供了一份宝贵的事物资料。”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张燕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展示中心:御窑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基地

2012年,元华堂北上,在北京前门23号院建立了中国首家皇家瓷器艺术精品展示中心(以下简称“展示中心”)。

展示中心的展厅由台湾JOY室内设计工作室设计,店内共分两层,在保存原始古建风貌的同时,呈现出当代御窑的文化底蕴与内涵。展示中心从皇家文化、极致文化与祥瑞文化等多角度诠释了限量收藏与精品典藏两大阵营的瓷器与人文精致生活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建立了御窑艺术汇高端会所,并在今年3月与劳斯莱斯汽车集团成功举办了“向手工艺者致敬”的私享品鉴活动。

未来,元华堂将继续肩负御窑传承者的责任,将日渐式微的中国传统手工艺中的精湛技艺保留下来,将手艺人原有的个性和情感、质朴与天真、坚持和守道承载于中国高级瓷器,致力还御窑应有的地位和高度。

陶瓷文化鉴赏-中国传统地方特色窑之馒头窑


馒头窑系半倒焰式间歇窑炉,燃料使用煤炭,进行氧化焰烧成,是我国北方磁州窑等窑场具有的地方特色、最有代表性的窑炉类型。在陶瓷生产工艺中,窑炉的烧成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烧成过程中有许多偶然性与不确定性,因此在陶瓷行业就有了“三分成形,七分烧成”、“三分人作,七分天成”“或生在成形,死在烧成”等民谚,人们往往对馒头窑有一种敬畏感。馒头窑炉的内部全由耐火砖砌成,弯弯曲曲,疙疙瘩瘩,细若盘蛇,粗如扭龙。彭城窑工为馒头窑赋予传奇般的生命力。彭城当地陶工将经营磁业生产叫做“闹窑”,可见窑炉在陶瓷生产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馒头窑建造时,地基需要非常地坚固且呈马蹄形,窑顶呈半球形,外形很像我国北方人民日常食用的馒头,故称馒头窑。馒头窑不仅是高温烧成陶瓷的重要设备,其外观姿态优美,丰姿绰约,是窑场中凸现建筑物。馒头窑设窑门一个,供装开窑使用。烧成时则须将窑门封闭,留出火口供添加燃料。旁侧有深达5米的苕井,供掏煤渣及通风透火使用。后面有两个烟囱将烟排出。窑炉内部前有火膛供烧煤加热升温。用作摆放与烧成产品处叫牙台,牙台呈前高后低状。窑内后壁下部两端有两个巨大的吸焰孔。窑顶的透火孔称作天眼,窑顶底部周围有5-6个麻眼,用于烧成中调节焰气与观察火情。窑内均采用手工特制耐火砖砌筑。站在窑内观看,窑内牙台(亦称产品室)略呈方形,而窑顶浑然为圆球形,令人联想到中国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馒头窑的生产能量巨大,大碗窑一次可烧成6万件碗制品,大缸窑一次可烧成各类缸数百件。据史料记载,20世纪20年代,彭城曾经有多达230座碗窑,35座缸窑,由于彭城窑场具有巨大的烧造能力,故能发挥出薄利多销优势,在竞争中发展壮大。在彭城当地,童谣有“南边过来一个獾,尾巴拄着天,麦秸吃了两大垛,井水喝了一个干”的猜字谜语,即指“窑”的模样。人们亲切地将其比喻外形类如“獾”的模样,“尾巴”指烟筒冒烟,“吃麦秸”指烧窑,“井水干”指的是透火与掏渣的苕井。

馒头窑建筑表现出坚固耐用,便于维修与外观美的特点。其关键建筑为穴顶,盘柱,牙台等几个部位,是窑工高超技艺与智慧的结晶。

(1)穴顶:窑顶砌筑时工匠通常不用脚手架,即可将几千块耐火砖组成的窑顶单砖砌好。摆砌、抹泥、加支垫,快者一天时间即可完成。窑顶要求结构紧凑,密封好,形状美。窑顶上还需留天眼,麻眼及耳砖,供窑工上下操作;

(2)盘柱;建造炉珊亦称盘柱。炉栅呈双曲拱形状,采用耐火砖与黄泥砌筑,通常距地面高2。5-3米,炉栅以上是炉膛燃烧室,下面与苕井相连,用于透火掏灰和掏煤渣,由于属于窑内温度最高部位,必须经久耐用、不变形,技术要求很严;

(3)牙台:即火膛台壁与产品室,亦为温度最高处。此处为放置产品的场所,均需严格按斜度,高度,及规整度砌筑。

馒头窑内部为高达1250度以上的高温,外部则犹如铜墙铁壁般的坚牢,当熊熊烈火燃烧由烟囱派出时,则有“小龙当空舞,卧龙坚如铁”的景象。

随着陶瓷科技与烧成工艺的进步,馒头窑早已经成为历史的遗迹。但其蕴涵着的陶瓷文化内涵,却十分丰富。目前,彭城仍然较好保留有30多座馒头窑,以及数十条古老的窑洞。它们历经了沧桑,有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每逢看到它,令人有一种中国陶瓷文化的回归感。让人感受到其洋溢着的浓厚的民窑文化的历史氛围

陶瓷文化:宋代哥窑特色介绍


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金丝铁线、紫口铁足”是哥窑众所周知的特点。除此之外哥窑也以釉色取胜,哥窑瓷器里外披釉,均匀光洁,晶莹滋润。不同时期的哥窑也略有不同,今天瓷库中国小编为您介绍的就是宋代哥窑特色。

哥窑瓷器从色泽区分,有月白、灰黄、粉青、灰青、油灰、深浅米黄等种类。哥窑瓷最显著的特征是釉色沉厚细腻,光泽莹润,如同凝脂;若置之于显微镜下,可见瓷釉中蕴含的气泡如同聚沫串珠,凝腻的釉面间迸裂有大小不一,或密匝或疏落,其网纹之色浅黄者宛若金丝,细黑者如铁线,二者互相交织,因而被名之为“金丝铁线”。

图:龙泉青瓷瓷器—哥窑青瓷全手工拉胚扁茶壶

宋代哥窑胎质坚细,瓷器口沿尖窄,厚釉在瓷器口沿不能存留,垂釉多在口沿边稍下处形成略微凸出之环形带,因口沿处胎骨略黯而被称之为“紫口”,此为宋哥窑瓷之一绝,尽管以后历代有许多仿宋哥窑,但在烧制上皆未能臻此绝艺。

图:龙泉青瓷哥窑开片束腰小口瓶

哥窑瓷器里外披釉,均匀光洁,晶莹滋润,不仅扣之瓷音清亮,而且造型挺拔大方,轮廓亦柔和流畅。属于青瓷系的哥窑器,以釉色取胜。

宋代哥窑在后世备受人们青睐,元明清仿制者颇多,且各有风格,被称为仿哥窑或哥釉,但其制作工艺已不能与宋代哥窑相媲美。清乾隆帝尤喜赏宋代哥窑,尝欣然作诗赞云:“铁足圆腰冰裂纹,宣成踵此夫华纷。”

鉴定哥窑瓷主要从造型、胎骨、釉色等方面着眼。它的胎质呈黑色,细腻、坚实。釉面浑厚滋润,釉面开有大小纹片。器物以瓶、炉、洗、碗、罐为主。

60年代时,浙江省文物考古单位曾对龙泉大窑等几处窑址进行了发掘,发现不少黑胎片纹青瓷,大部分为日常生活用瓷。但与另一部分传世的哥窑器物相对照,这二种哥窑的造型、胎色、釉面和纹片均有不同之处。为此,文物界将这些原藏于宫廷、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的收藏品及流散于民间和国外的这类哥窑器称之为“传世哥窑”。

传世哥窑瓷器以仿古代青铜器造型的器物为主,如鱼耳炉、乳钉五足炉、胆式瓶、八方穿带瓶、弦纹瓶等,也有盘、碗、洗之类。它的胎骨较厚、胎质细腻,烧练时大部分在器底用支钉,而目前发现的龙泉哥窑是不用支钉烧成的。这一闻名世界的传世哥窑的产地迄今还未发现,尚待文物考古学者的分晓。

陶瓷文化浓厚的民俗文化特色


陶瓷是一种工艺美术,也是一种民俗艺术,民俗文化,因此,它与民俗文化的关系极为密切,表现出相当浓厚的民俗文化特色,广泛地反映了我国人民的社会生活、世态人情和我国人民的审美观念、审美价值、审美情趣与审美追求。我国人民有一个好传统,不管处于何种时代、何种处境,都热爱生活,追求幸福、和谐、吉祥。因而,表现喜庆、幸福的祥瑞题材,自古及今,一直是陶瓷的一个重要的题材和一个基本的文化特征。

祥瑞题材,主要围绕着“福、禄、寿、喜、和合、吉祥如意”等内容而展开。因此,在选择题材表现寓意时,经常选用如下一些事物:珍禽类,经常选用凤凰(百鸟之王,象征大富大贵、大吉大利,凤凰相偕喻爱情),白鹤(有清高、纯洁、长寿之喻),白头翁,喜鹊,鸳鸯,雄鹰;名花类,经常选用牡丹(百花之王,象征富贵繁荣)、芙蓉(象征雍容华贵),莲花,梅花,菊花;在芳草类中,经常选用兰草(有香祖之喻、兰孙贵子),灵芝(象征延年益寿)竹木类中,松(象征长寿、气节),竹(竹与祝同音,寓意百岁志喜、百寿安康),天竹(喻天祝,寓意天祝平安、天祝升平);在瑞果类中,常用桃子(常称寿桃,象征寿)、石榴(象征福,有榴开百子之说);在异兽类中,常选用、龙(王、权威、吉祥的象征)、狮(狮与师、诗同音,象征权势和诗书传家)、鹿(鹿禄同音);在鱼藻类中,喜用鲤鱼(鲤与礼同音,鱼与裕谐音,寓意腾达、富裕)、鳜鱼(鳜与贵音),另外,这种祥瑞题材在约定俗成中,形成了一整套特有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纹样体系。如莲生贵(婴儿抱莲花)、福寿双全(蝙蝠寿字)、竹报平安(小儿放爆竹)、吉祥如意(小儿骑白象执如意)、喜上眉梢(梅花喜鹊)、福在眼前(蝙蝠、喜鹊)、六合同春(鹿鹤、梅花)、麒麟送子(小儿骑麒麟)、连年有余(莲花、鱼)、五子登科(五小儿)、天官赐福(天宫、蝙蝠)、五福捧寿(五蝙蝠围寿字)、多福多寿(一群蝙蝠、堆桃)、福、寿(老人骑鹿持桃)、麻姑献寿(麻姑担桃篮)、鱼跳龙门、丹凤朝阳(凤凰、太阳)、龙凤呈祥(龙、凤)。

陶瓷文化:老窑瓷:唐代瓷器的兴盛和艺术特色


瓷器的使用在唐代更为普及,唐代制瓷业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瓷器烧制技术迅速发展。制瓷的茶具、餐具、酒具、文具、玩具、乐器以及实用的瓶、壶、罐等各种器皿,几乎无所不备。在唐代不少地方形成了不同风格的瓷窑体系。《陶录》称“陶至唐而盛,始有窑名。”这时各地制瓷中心有了窑名,反映出唐代瓷业的兴盛和不同的艺术特色。

唐代青瓷以越窑和长沙窑最为着名。唐代早期越窑瓷器胎体呈淡灰色,紧密细致,釉汁很薄,均匀缜密,温润似玉,青绿色,有的略闪黄。器型还有隋代的风格,立型器多瘦高,碗都大口浅腹,口、腹垂直,下腹斜折内敛,平底。唐中晚期的越窑瓷,胎体比以前更致密,灰白色,釉面均匀光润,有鳝鱼黄、淡青和青绿等色,通体施满釉。这时的碗、盘多撇口,底足宽矮,像玉璧,中间小圆内凹中施釉。底足有三、五、七个不等的方形或条形支钉痕。晚唐时出现了荷叶式或花口式盘和碗,瓷器装饰以光素为主,也有划、刻、堆贴和镂空纹饰的,以划花为多,常见纹饰是花鸟、山水和人物等。

长沙窑主要生产一些生活及文房用品,此外还有玩具、瓷佣等,种类很多。长沙窑瓷胎细密坚致,磁化程度较高,胎色有灰白、灰黄、灰青、灰红及肉红;釉面润泽,以青色为主,也有蓝、绿、酱、褐、黄等颜色。装饰品种极为丰富,有釉下彩斑、釉下彩绘、印花、贴花、贴花彩斑、刻划、雕刻、镂空等。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