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焰烧成瓷器泛黄的原因分析及解决途径

一、还原焰烧成时陶瓷制品泛黄的机理及其具体表现形成

1 还原焰烧成瓷器泛黄的机理

对于采用还原焰烧成的陶瓷产品而言,坯釉料中的铁及其化合物的存在是导致瓷器泛黄的主要原因。例如,三氧化二铁在低温下呈相对稳定状态,随着其含量和分散度的不同其颜色可呈现出从黄色、红色到棕色的变化。如果是在高温氧化焰下烧成,即使坯釉料中只含有0.35%的三氧化二铁,也足以使陶瓷制品呈现出一定程定的黄色调来;如果是在高温还原焰下烧成,坯釉料中铁及其化合物的含量和存在状态的陶瓷制品呈色的影响将会更加明显,在这种情况下高价态的铁(F3+)绝大部分会被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等还原为呈蓝绿色调的低价态氧化亚铁(FeO),并在较低温度下与二氧化硅作用生成易熔的淡青色低铁硅酸盐(即FeO·SiO2),促进陶瓷坯体在较低温度下烧结,使陶瓷胎体呈现白里泛青的色调,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陶瓷制品中因Fe3+的存在而泛黄的倾向。

2 还原焰烧成瓷器泛黄的具体表现形式

在采用还原焰烧成过程中,瓷器泛黄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经地长期烧成实践归纳总结出如下几种类型:(1)经过还原烧成后陶瓷制品釉层和内层胎体均泛黄色调;(2)经过还原烧成后制品内层胎体泛黄色调,而表现釉层呈色正常;(3)经过还原烧成后制品釉层泛黄色调,而内层胎体呈色正常;(4)在还原烧成后的制品的底足及其周围形成环状正常颜色,而其它部位泛黄色调;(5)经过还原焰烧成后陶瓷制品底心及其周围泛黄色调,而其它部位颜色正常;(6)烧成后陶瓷制品仅一半泛黄色调,而另一半色泽正常;(7)经过烧成后制品泛黄的部位不确定。

二、还原焰烧成陶瓷制品泛黄的原因分析及其具体解决措施

1 烧成后制品釉面和内层胎体均泛黄色调

这类泛黄缺陷是由于烧成过程中还原气氛太弱或还原时间太短,不能够确保坯釉中的铁质得到充分还原。可采取的具体措施为:(1)适当调节燃料与助燃风的配比,确保还原剂浓度达到还原烧成对气氛的要求,以便坯釉中的铁质能够得到充分还原:(2)在保证陶瓷制品能够得到充分氧化的前提下适当调整由氧化焰转换为还原焰的时机,使坯釉获得足够的还原时间。

2 陶瓷制品内层胎体泛黄而釉层呈正常色调

在还原焰烧成中,引起这类泛黄缺陷的主要原因有如下两种:(1)还原焰烧成时的还原气氛太弱或还原时间太短;(2)釉面的始熔温度太低。釉层在高温烧成阶段过早熔融并封闭内层胎体,即达到所谓“釉封”,导致还原成分难以穿过熔融釉层渗入到内层胎体,内胎中的高价态铁不能得到充分还原,从而引起瓷器泛黄缺陷。

针对上述两种原因可先后采取如下具体措施:首先,通过适当调整还原气氛的强弱或通过调整氧化焰转换为还原焰的时机,使泛黄缺陷得以克服。如果采取上述措施还难以奏效,则应当对釉料配方作适当调整。通过适当调整提高釉层的始熔温度,以确保陶瓷内胎中的高价铁(Fe3+)能够在“釉封”前得到充分还原,从根本上解决内胎泛黄缺陷。

3 陶瓷制品釉层泛黄而内胎呈正常颜色

根据还原烧成理论,在烧成时随着烧成温度的逐步升高,釉层在高温下熔融并封闭内胎后,被烧制品应当处在中性气氛或微弱还原气氛中,以确保铁质持低价态。但是,如果釉层发生高温熔融并达到“釉封”后,误烧氧化焰,就会使釉层中原本在强还原价段所获得的低价铁(Fe2+)又重新氧化为高价铁,使釉层泛黄色调,即发生“二次氧化”现象。而达到“釉封”的内胎未受到“二次氧化”作用,因此,呈正常颜色。

为了避免出现这类泛黄缺陷,在釉层玻化并达到封闭之后应当准确控制窑内烧成气氛或适度的弱还原气氛,并在最高烧成温度至750℃左右采取急冷工艺。通常,在弱还原气氛中游离氧含量宜控制在1%以下,还原性成分控制在1~2.5%,如果此时还原气氛太强反会引起釉面烟熏缺陷。

4 陶瓷制品底足及其周围呈色正常而其它部位泛黄色调

这是由于釉层在氧化保温阶段就过早达到玻化并封闭内层胎体,使大部分还原性成分难以穿过玻化釉层渗透到内层,只有少量还原成分能够通过无釉底足渗透到内胎,从而使制品底足及其周围形成环状“白里泛青”色调。而制品其它部位,如底心、口沿和腹部位均泛黄色调。

对于烧成中出现这类泛黄缺陷,首先应当对烧成制度作适当调整,即通过适当调整从强氧化焰转化为强还原焰的时机,使内层胎体在“釉封”前就能够得到充分还原。通常,在还原烧成时“入还”时机的选择应根据还原气氛强弱和陶瓷坯釉中铁质的含量来确定,按照理论要求并结合还原焰烧成经验,“入还”时机一般选择在釉在始熔温度前80~160℃[2]进行。此外,为了避免在还原焰烧成中引起烟熏缺陷,还应当确保釉层始熔后能及时将强还原焰转换为弱还原焰。在采取上述措施仍未见效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适当调整釉料配方使釉的始熔温度得到提高。如果窑炉内上下温差太大,也能够使处在上火位的陶瓷制品提前达到“釉封”而不能较好地完成还原反应;与此相反,处在下火位的制品能够在“釉封”前就完成还原反应而呈现正常颜色,因此,通过减小还原焰成窑炉内的上下温差也可避免陶瓷制品产生泛黄缺陷。

5 还原烧成后陶瓷制品底心周围泛黄色调

经过还原焰烧后,在陶瓷制品及其周围所产生的泛黄缺陷有两种具体表现形式:(1)虽然制品底心及其周围泛黄色调,但该部位光泽良好,这种情况多见于上火位的陶瓷制品;(2)陶瓷制品底心不仅泛黄色调,而且该部位的光泽较差,此种情况多见于处在下火位的陶瓷制品。对于前者而言,之所以处在上火位的陶瓷制品底心部位泛黄而光泽良好,这是由于窑炉的上部温度一般较高,内层胎体尚未得到充分还原釉层就熔融并达到“釉封”;对于后者而言,处在下火位制品底心泛黄是因为窑内还原气氛偏弱或还原时间太短导致陶瓷制品还原不足,而制品底部光泽欠佳与窑炉内温差较大、车面温度较低有关。因此,在还原烧成操作过程中,应当保证窑车的车下压力与车面压力相适应,以防车下冷空气过多逸入窑内,增大窑炉的上下温差,甚至冲击窑炉内的正常烧成气氛。

6 烧成后陶瓷制品一半泛黄色调而另一半色泽正常

有时陶瓷制品经过还原焰烧成后地半泛黄而另一半色泽正常,而且制品泛黄部位常常出现在靠近窑炉燃烧室的一侧,这是由于窑炉内存在较大的水平温差,陶瓷制品靠近燃烧室的侧面不仅会受到对流传热的作用,而且还会受到比另一侧(即指陶瓷制品背离燃烧室的一侧)强得多的辐射传热作用,使制品靠近燃烧室一侧的温度明显偏高,并导致制品该侧釉面熔融较早并达到“釉封”,使陶瓷制品因局部还原不足而泛黄色调,但是由于该侧面玻化较充分布而具备良好光泽;陶瓷制品处在背离燃烧室的侧面能够得到充分还原而呈正常色调。为了克服此类还原烧成缺陷,可适当调整装窑窑度,并通过安装等温高速喷嘴加强窑内搅动气幕,改善窑内对流传热,减小窑内水平温差。

7 还原焰烧成后制品泛黄部位不确定

在还原焰烧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无规律性泛黄缺陷,其表现形式更多样,致因更复杂,它既与陶瓷坯体施釉不均有关,又与白坯在储放、装窑不当或偶然性污染相关。例如在还原烧成后陶瓷制品底足泛黄缺陷,这是由于被烧制品与垫饼或棚板等支承物接触部位受到了有色杂质的侵蚀作用。为了避免出现此类泛黄缺陷,首先应当保证耐火垫饼或棚板等支承物表面涂覆层的厚度以及涂覆层的均匀性,因此,通过加强陶瓷生产中各道工序的工艺制度管理,并保持各生产车间内良好环境卫生,以免陶瓷制品在入窑前或烧成中受到杂色污染。

由于还原焰烧成的复杂性和普通性,所以陶瓷制品泛黄是还原烧成的常见缺陷之一,而且制品泛黄的具体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导致陶瓷制品泛黄的原因也较多。因此,为了解决还原焰成中的各类泛黄缺陷,首先应当根据产品科学家黄缺陷的表现形式,结合窑炉的结构和类型、装窑方式、还原烧成理论、各工序的操作规程以及坯釉料配方等,有针对性地寻找产品泛黄的致因,并及时采取具体措施,以便获得具有“白如玉”色调的高档陶瓷产品。

精选阅读

景德镇陶瓷工艺设计中的生态问题与解决途径


景德镇陶瓷产业相对于塑料产业及其他产业来说有着相对的优势,但是,景德镇陶瓷产业在其生产原料选择、生产过程及后期工艺加工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的生态问题。景德镇陶瓷产业是个消耗大,排放多的传统产业,因此,景德镇陶瓷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仍是必须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根据景德镇陶瓷艺术设计中的生态设计法则,主要生态设计方法有避免浪费精简节约、节能减排的工艺设计、延长已有景德镇陶瓷的寿命、景德镇陶瓷回收并再利用的工艺设计。景德镇陶瓷的生态艺术设计主要从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在提高景德镇陶瓷艺术水平的同时兼顾生态效益,从而为景德镇陶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1、景德镇陶瓷艺术设计中的生态问题

景德镇陶瓷艺术设计的过程从原料到成型再到施釉、彩绘、干燥、乃至烧成等多道工艺流程中,几乎每个环节都对生态环境有着或大或小的影响,但这些环节又是制陶过程中及其重要不可跳过的环节,景德镇陶瓷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的多种多样的生产工序中,面临着诸多的生态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土地和植被的破坏,景德镇陶瓷原料的挖掘和开采甚至危及整个生态平衡的保持,加上原料在运输过程中及加工过程中都对景德镇陶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另一方面,在原料的开采过程中形成的粉尘也会污染大气。说到粉尘,在制陶过程中的打磨抛光液会造成粉尘的污染,景德镇陶瓷的原料的不合理的应用及制陶人的水平差异会造成对资源的浪费,至此过程中还需燃料和水源。燃料烧过之后变成污染大气灰污染人们的居住环境,在施釉及洗球过程中还会对水资源造成污染,更重要的是污水直接排除将会污染更多地水源。在最后的处理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料,这些废料的堆积如:生坯废料、施釉废品、素烧废品、烧成废品及彩烤废品等,这些废料的堆积不仅会对土地进行二次污染而且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2、解决景德镇陶瓷艺术设计中生态问题的途径

在景德镇陶瓷艺术设计中彻底的兼顾生态效益的理念可以更进一步的减少景德镇陶瓷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污染,把生态设计法则贯穿于景德镇陶瓷艺术设计的始终,不断提高生态效益,最终促进景德镇陶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就是从制陶的各个工序下手,从选材到回收产品的整个过程来规划景德镇陶瓷艺术设计与环境的关系,降低资源的使用频率和浪费,同时在生产过程中降低污染物的排出。景德镇陶瓷艺术设计的生态设计法则包括避免浪费精简节约、节能减排的工艺设计、延长已有景德镇陶瓷的寿命、景德镇陶瓷回收并再利用的工艺设计。这些方法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调解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冲突。

2.1 避免浪费,精简节约

这一生态设计法则主要针对制陶在选材上这一工序。选材尽量选择最少的原材料发挥其最大的功用。在景德镇陶瓷艺术设计中分为不同种类的景德镇陶瓷,主要有日用景德镇陶瓷、艺术景德镇陶瓷、建筑卫生景德镇陶瓷等,景德镇陶瓷的分类不同选用的原材料的特性也就不同。景德镇陶瓷艺术设计的原材料主要有泥料、釉料、彩料等,根据原材料的不同的特性来做不同类型的景德镇陶瓷,做到选择准确,避免浪费。让各种材料各尽其能,各自发挥发自的特性与本质。比如日用景德镇陶瓷和建筑卫生景德镇陶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瓷,其功能实用性重于艺术审美性,所以日用景德镇陶瓷应该选择耐高温的泥料和釉彩,用这种材料烧成的成品具有一定的耐酸、碱、盐及大气中碳酸气侵蚀的能力和无铅中毒的危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同时,艺术景德镇陶瓷注重的是欣赏的艺术性,因此在烧制及选材的过程中不用想日用景德镇陶瓷那样的细致化,这样不仅减少了原料的节省,同时也降低了在烧制过程中产生的污染。这样一来既避免了原材料的浪费,又减少了生态环境的污染,更让原材料的作用发挥到极致。生态设计法则就从源头开始贯穿,从而保证了之后工序的生态保障。

2.2 节能减排的工艺设计

节能减排的工艺设计从字面上就可看出主要体现在烧制、施釉等工序中。首先通过技术的提高来减少能源的消耗和废气的排出,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在此过程中主要可采取以下手段来实现节能减排的效果:选择节能型景德镇陶瓷窑炉,轻质的窑炉保温耐火材料及新型涂料可以降低能耗;采用高速烧嘴,用富氧燃烧技术、微波烧结技术、自控烧成技术等对节能降耗也有很大影响;采用清洁的气体、液体燃料等方式。其次,节能减排不单单体现在烧制过程中,还体现在对原材料的选择上,对制陶的原料进行革新,也可以减少对土地和植被的危害。从别的“地方”索取原材料而不是抗挖掘地下资源,当然,别的“地方”并不是具体的那个地方,而应该是通过提高技术,加快对景德镇陶瓷原材料的研发,可以使危及化危为安。比如利用钢铁工业废渣、磷矿渣、铬盐废渣、粉煤灰、硅灰、稀土废渣、萤石矿渣等工业废弃物,技能减少工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也能提高制陶过程中的生态效益。

2.3 延长已有景德镇陶瓷的寿命

根据生态设计法则的贯穿原则,景德镇陶瓷产品的循环使用也是一种环保的举措。景德镇陶瓷寿命的长短关乎景德镇陶瓷更新换代的周期,通过延长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来减少景德镇陶瓷产品加工的数量,从而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景德镇陶瓷无论从其物理特征还是化学特征来看,都是一种比较不易保存的物件,如何延长景德镇陶瓷的寿命,必须从景德镇陶瓷的制作工序入手。在制作工序中不能忽略产品的质量问题,选择较好的原材料是提高景德镇陶瓷产品物理特征的本质要求,因此研发高性能的,较稳定的原材料也是迫不及待的。另一方面,在景德镇陶瓷的艺术欣赏水平上。景德镇陶瓷设计专家也要有较高的设计能力和艺术修养,好的景德镇陶瓷设计品不仅仅是具备功能,还要造型优美、色彩宜人、具有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使生产出来的景德镇陶瓷产品能较长的存在时尚潮流中而不被潮流所淹没。除此之外,加强景德镇陶瓷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内涵,大大满足人们对景德镇陶瓷的心里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减少消费者更换景德镇陶瓷产品的频率,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减少生态环境的重负,促进景德镇陶瓷设计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2.4 景德镇陶瓷及废弃品回收并再利用的工艺设计

回收再利用的环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景德镇陶瓷成品的回收,由于景德镇陶瓷成品已经不能满足现在人的需求,可以经过回收在改造,使之变成有用的产品;二是对景德镇陶瓷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在利用,减少浪费。通过促进已有的景德镇陶瓷的回收和景德镇陶瓷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减少环境的负荷。在景德镇陶瓷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主要有生坯废料、施釉废品、素烧废品、烧成废品及彩烤废品等,利用这些废料可以生产景德镇陶瓷砖、多孔砖、陶粒、水泥、固体混凝土材料等,对这次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可大大减少对能源资源的消耗。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对已有废弃景德镇陶瓷的回收再生产更大程度的减缓环境问题和资源浪费问题,由于这些被淘汰的艺术品并没有套大的外貌问题,只是在欣赏水平上与现代的人们的欣赏水平不相符,因此,可以通过产品的再设计来实现物品的价值。

景德镇陶瓷艺术设计过程的明细化也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对能源资源的浪费。坚持把生态设计法则贯穿到景德镇陶瓷艺术设计始终,从景德镇陶瓷产品的原材料的开发到景德镇陶瓷产品的退役,始终采用最环保的方式,来达到最高的生态效果。这样的生态设计法则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景德镇陶瓷产业的有效性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

康熙龙纹瓷器分析


清代康熙一朝,由于经济贸易发达,于康熙十九年在景德镇恢复御窑厂,在青花瓷的烧制上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康熙青花瓷以胎釉精细、青花鲜艳、造型古朴多样、纹饰优美而负盛名。康熙青花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是康熙元年至康熙十九年;中期是康熙二十年至康熙四十年;晚期是康熙四十年至康熙朝终,其中康熙中期青花瓷器最为突出。

清康熙款黄地红彩龙纹碗

行龙与云龙、花卉龙、龙凤的关系

在所有龙纹纹饰的瓷器中,行龙纹饰为最简单、最普遍的装饰题材,常出现于盘、碗等器物的器壁,以一条或多条行龙首尾相连绘于器物表面。在此之外,由于瓷器颜色表现丰富,可以出现不同的组合,如康熙款素三彩暗云龙花果纹盘中,将行龙绘为刻划的暗龙纹样式,配以素三彩花果纹样以丰富纹样内容。

在行龙纹的基础上,云龙纹瓷器数量巨大,可以说占了半壁江山。其龙纹形象几乎与行龙龙纹无异,只是在行龙纹饰的留白处增加了若干数量的云纹填补,就像商代中后期青铜器上三层花形式的回纹,并不会影响主体龙纹。如果说瓷器上的颜色会影响到图像的辨识,那么康熙款白釉暗花云龙纹小盅与青花云龙纹碗则更好地解读了龙纹与云纹的关系。

花卉龙纹与行龙纹和云龙纹有着密切的联系,属于装饰系统里的叠加关系。如康熙款黄地三彩云龙花卉纹大盘中的纹饰,盘外侧为首尾相接的行龙纹与云纹组成的云龙纹纹饰,内侧绘各类花卉图案,其中有兰花、梅花、菊花等。这些花绘纹饰分别代表了各种吉祥寓意,各种不同的寓意集于一身。

龙凤纹的出现,看似是一个独立而成的题材,代表着龙凤呈祥的吉祥寓意,但是通过观察行龙纹可以发现,龙凤纹实际上是在行龙纹装饰上的增加。而与花卉龙纹不同,在行龙纹装饰上增加了凤纹,不仅仅是意向寓意的阐述,更组成了一种带有特殊意义的题材。这就像汉字中“明”字左右部分分别是“日”与“月”,两个字的组合,产生了一个新字义一样。龙凤纹纹饰题材的瓷器很多,如常见的康熙款五彩龙凤纹碗、大清年制款白釉暗花龙纹等,其纹饰组成均为龙纹、凤纹、花卉纹饰和极少数的云纹。

独特的团龙、升龙及二龙戏珠

在康熙款黄地素三彩里双龙外团龙纹盘中可以看到,团龙纹均单独以不同颜色出现。就像行龙纹一样,团龙纹往往可以不与其他模件组合使用。相似的团龙纹出现方式见于故宫博物院藏康熙款釉里红团龙纹碗、青花团龙纹螭耳连盘杯、康熙款青花团云龙纹碗等。

如康熙款釉里红双龙纹观音瓶,筒体以白色为底,唯龙纹为釉里红色,双目以黑色点睛。纹饰以向上升起的龙纹为主,龙身呈S形,体型健硕,极具动感。而相同的纹饰在同时期的康熙款青花龙纹梅瓶和青花双龙纹瓶等均有体现,且龙纹走势、形体、结构等相类似。由此可见升龙可以作为独立出现的模件纹饰出现于器身。

二龙戏珠纹饰很早就成为了重要的龙纹装饰之一。康熙款黄地青花双龙纹盘为典型的二龙戏珠纹饰。盘心绘二龙与火球和火纹,形成了二龙戏珠的固定纹饰形式。

海水龙纹的多样性

在海水龙纹纹饰中,康熙款青花鱼龙纹高足盘和康熙款青花龙红海水纹盘的纹饰形式与云龙纹类似,主体纹饰为行龙纹。也许是为了表达水中蛟龙的形象,故将云纹变为海水纹,从而组成了康熙款青花龙红海水纹盘中的海水龙纹形式。而康熙款青花龙红海水纹盘中,海水纹并无太多变化,而龙纹却和行龙海水纹的行龙纹不同,变为了盘龙纹,从而组成了新样式的海水龙纹纹饰。

五彩瓷器的种类及特点


五彩瓷器的主要着色剂为铜、铁、钴、锰等矿物元素,采用低温烧制成型。五彩为二次成型工艺,彩饰色料分釉下与釉上两种,常用颜色有红、黄、绿、紫、赭、黑等。所谓五彩并非是说五种色彩同时出现,而是多种彩色之意,但其中必须有红色方为五彩。五彩也被称为“古彩”、“硬彩”。据民国许之衡《饮流斋说瓷》释:硬彩者,彩色甚浓,釉覆其上,微微凸起。其施彩方法,是勾线后平涂填色,以水或胶水作溶剂,按纹饰需要,在已烧成的白釉瓷器上,施以多种颜色进行再度创造,在770-800摄氏度的温度中焙烧而成。烧成后的色彩呈现玻璃质状,有坚硬质感。五彩瓷器是釉上彩中的主要品种之一。

明代釉上五彩

“五彩”一词,出现于明代晚期。明代天启年间谷应泰《博物要览》记载:“宣窑五彩,深厚堆垛。”1984年在西藏萨迦寺发现了器底带有“大明宣德年制”款的青花五彩碗,证明五彩瓷在宣德年间烧制已比较成熟了。从宣德到成化经历了正统、景泰、天顺三朝。这三朝时局动荡,政权不稳,在制瓷工艺上毫无成就,还没有发现五彩瓷器。直到成化年间才又出现了五彩。成化年间的五彩瓷十分稀少而珍贵,传世品也是极为罕见。到了明弘治年间,釉上五彩的烧制更加成熟。发展到嘉靖、万历时期,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开创了五彩瓷的新局面,出现了较大的罐、瓶类等。此时五彩的烧制已经达到了非常完备的境界。

明早期釉上五彩瓷器传世品不多见,因为当时景德镇延续元代制瓷主流,生产青花、釉里红产品。然而从所见到的为数不多的洪武釉上红彩可以判定,洪武时期的红彩瓷器已为五彩瓷的蓬勃发展做好了铺垫,可以说洪武釉上红彩已拉开了明代五彩瓷辉煌的序幕。特别要指出的是,用红彩描绘精细的龙纹、云纹等图案,只是明初才出现于景德镇。宣德时期红彩,是釉上红彩和五彩的开端,为后世的五彩瓷器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成化时期的五彩是釉上五彩,其呈色以淡雅为主,色彩包括红、绿、黄、姹紫等,并开始使用孔雀绿彩。此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纹饰绘画中使用了不少黄彩,而且主要图案都是以黄彩打底色,上面再以红色渲染,使色彩更显浓艳厚实。这种彩瓷证实了明代彩瓷所谓“黄上红”的彩绘技法,开创于成化,并非始于嘉靖。

弘治一朝的釉上五彩瓷基本是成化风格的延续,所用颜色有红、绿、赭、黑、孔雀绿等,色调恬静淡雅。其中最突出的品种是刻花填彩。刻花填彩的制作方法是在胎上先刻出所需图案纹样,上透明釉时将刻好的图案留出,高温烧成后再在白釉露胎处施彩并用低温烧制而成。刻花填彩的出现,标志着釉上五彩的制作已进入成熟和发展阶段。

正德时期釉上五彩在造型、装饰方面不但延续了传统的特点,还在创新中确立了正德五彩独特的风格。正德釉上五彩器制作精细,多以在白釉上直接绘画五彩图案为主,称为“白地五彩”。多用红、黄、绿彩,绿色多为翠绿和孔雀绿,其中绿色浅中微微闪黄。常以阿拉伯文或伊斯兰图案为纹样作装饰,这是正德五彩瓷的鲜明特征。

明代五彩瓷经过了数朝的发展,到了嘉靖一朝已相当成熟。此时的釉上五彩瓷器,以色彩斑斓而著称。官窑和民窑都有大量生产,无论其质量和烧造数量都蔚然可观,开创了五彩瓷制作的新局面。此时期在用彩方面,也有一些变化。如官窑瓷器在色彩上较前朝更加丰富,多用红、绿、黄、赭、紫、孔雀蓝等色彩绘。红彩为“枣皮红”;绿色为孔雀绿,分为大绿、淡绿;紫色为艳丽赭紫;黄彩似蜜蜡。此时“黄上红”工艺运用得较为普遍。大面积使用红彩形成了嘉靖五彩极为绚丽浓重的特征。嘉靖五彩造型多为大器,如大罐、大缸、大盘、花盆等。常见纹饰有云龙、云凤、花鸟、八仙、八吉祥等。

明代万历五彩瓷仍以前代风格为主体,新出现了以镂空工艺和五彩相结合的装饰方法。万历朝的釉上五彩的色彩继承了嘉靖一朝的特点,与嘉靖时期的五彩多有相同之处,都是以红、绿两色为主,其中点缀黄、黑彩等。红、绿彩更加鲜艳、热烈,对比强烈。嘉靖、万历时的五彩器均装饰繁密,色彩绚丽,制作工艺和造型大同小异,因此常常被归于一类器物。但嘉靖五彩多用孔雀绿彩,万历五彩则不然,这是两朝五彩器的重要区别。

天启、崇祯时期的釉上五彩瓷器已不如嘉靖、万历时五彩色泽浓重,而是趋向柔和,淡雅宜人。用红、黄、绿、紫、孔雀绿等色渲染,纹饰绘画生动洒脱,具有中国文入画的笔墨情怀。但是有一类五彩器比嘉靖和万历五彩更加浓烈,红色为深红,绿为黑绿或黄绿,青花颜色也发黑。还有一类厚胎的白地五彩器,施釉较厚,口部多为酱黄釉,多用标记款识。这一类器物多以民窑制品为主。崇祯一朝五彩器发现得不多。

清代釉上五彩

顺治时釉上五彩瓷在明代基础上继续烧造,并且有所创新,除一部分仍保留明末的风格外,另一部分则呈现出清代釉上五彩的新面目。这一时期色彩多见红、绿、黄三色,红色为枣皮红,绿色为深绿,都非常浓重。也有一种相对清秀、较淡的色彩,釉面光亮匀净,呈色较淡,部分器物的颜色容易脱落,器物的绘画多以人物画为主。

五彩瓷器发展到康熙时期有了重大突破,此时发明了釉上蓝彩,替代明代所用的釉下青花。釉上蓝彩的创烧成功,基本上改变了明代青花五彩占主流的局面。蓝彩色浓而且鲜艳,胜过青花。康熙时期的釉上五彩是在明代嘉靖、万历五彩瓷器和顺治五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制作工艺高超,彩色鲜明透澈,彩饰华丽,绘画线条刚劲有力,有极高的艺术水平。此时五彩用多种色料进行绘制,官窑以规矩的绘制和细腻笔法著称,而民窑则以釉彩浓重艳丽、画意清新活泼见长。从某种意义上说,清康熙时的五彩瓷是真正意义上的五彩瓷。康熙五彩由于色彩丰富,红彩比明代五彩用得少,因此,它的画面色彩显得沉稳、热烈而不浮躁,这是其鲜明特色。

康熙五彩仍分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其中釉上五彩最能反映和代表康熙五彩的艺术成就和特色。康熙釉上五彩除了常用的红、绿、黄、褐、紫等彩外,釉上蓝彩和黑彩的烧制成功,使其画面更加华丽。此时所用的青料是云南的珠明料,色泽翠艳。黑彩特点是如黑漆一般,在白釉的衬托下更显得黑白分明,在康熙五彩中运用广泛,进一步增强了色彩的表现力。黑彩多用于画树木的枝干、花卉叶脉、山岭山峰、人物的眼睛、发髻、装饰的飘带、鞋子等,后又用于画图案的轮廓线、局部点染或片断画面,最后发展到大范围使用,并在黑彩上涂一层玻璃白,使黑彩显得更加漆黑明亮,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最终,促使了独立的墨彩瓷器品种于康熙中晚期出现。此时金彩已在五彩上广泛运用,常见有大面积描金图案,表现出康熙五彩的富丽堂皇。金彩多用于官窑器物。黑彩、蓝彩、金彩的出现使得画面更加写实、逼真。康熙釉上五彩的装饰手法多姿多彩,有白地五彩、蓝青地五彩、蓝地描金五彩、米地五彩、红地五彩、蓝地五彩、墨地五彩、哥釉五彩、锦地开光五彩等,充分显示了康熙釉上五彩卓越的彩绘艺术及制造工艺。

雍正年间釉上五彩的烧制,受到了粉彩发展的冲击而有些停滞。五彩大部分由粉彩取代。为数不多的传世作品说明,雍正时期的釉上五彩制作也非常精美,一改前朝浓艳的风格,而显得淡雅柔和,纹饰也由康熙的繁杂趋于疏朗,笔划也由刚劲变为细腻,疏密结合恰到好处,并留有较大的空白。雍正釉上五彩的总体特点是清雅俊秀。雍正五彩常用的颜色有红、黄、绿、紫、蓝、黑、白等色,施色较薄,大红大绿少见,蓝色使用较少,黑色较多。

到了乾隆时期,五彩器物就更少了,仅有官窑的龙凤碗和十二月令花卉杯。嘉庆、道光时期,略有少量官样器生产,像撇口式五彩龙风碗、花卉杯,但存世量也比较少。

同治、光绪时期民窑出现了仿康熙的五彩器,有的仿写明代各朝及康熙款、图记款,字迹很潦草。同治时期仿的大件器类,色彩用得过于浓艳,施彩也比较凝厚,同时缺乏光泽,纹饰画得也比较粗率,不及后期光绪的五彩器。光绪一朝仿康熙五彩较多,有青花五彩和白地五彩。白地五彩所用的红、黄、绿彩色较为鲜艳,但红彩表面显得比较干涩淡薄,也有显得厚暗的;仿康熙青花五彩的器物,青花的颜色过于浓艳、漂浮,色阶变化不明显,绘画层次也较少。所仿的器物胎质疏松,胎釉结合不紧密,符合晚期器物的所有特征。

青花五彩

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皆属于五彩范畴。青花五彩是釉下青花与釉上五彩相结合的产品。其工艺流程与斗彩有异曲同工之处,区别主要是在青花的使用上:斗彩是用青花勾勒出全部或部分纹饰的轮廓线之后先挂釉,烧成之后再在青花轮廓线内填彩,青花在斗彩中所占位置很重要,起到了主导作用;青花五彩则是用青花绘画纹饰的局部或某一块、某一点,不用青花勾勒轮廓,青花只作为一种颜料来点缀图案,如有勾勒轮廓线也是极少的,因此五彩是主题,青花起辅助作用。

青花五彩瓷是明宣德时期所开创的彩瓷品种。宣德青花五彩的制作虽然简单,画面也显稚嫩,但已经初步形成了青花五彩的基本特征。宣德以后,青花五彩曾一度衰落,到嘉靖时产量开始大增,万历时达到顶峰,其数量之多、质量之精、技艺之高超都是空前的。

嘉靖朝是青花五彩发展的辉煌时期,开创了彩瓷制作的新局面。嘉靖青花五彩多为官窑生产,青花色料改用进口的回青料或加石子青,色调表现为蓝中泛紫,十分浓艳,颜色特征非常明显。青花五彩瓷器装饰繁密,色彩绚丽,尤其是矾红彩料、青花及绿色的大面积的使用,给人以丰富饱满、热情奔放、富丽堂皇之感。这种浪漫奔放的色调,持续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

万历朝的青花五彩除继承了嘉靖青花五彩的一些特点外,又有其明显的特征:一是器物形制大,追求造型高、大、奇、巧的特点。二是装饰华丽,青花不仅作局部色彩点缀,而且还当作主色调使用,并出现了青花五彩镂空工艺。装饰内容广泛,常用的装饰纹样达几十种之多,最常见的是龙凤纹,还有蟠螭纹、花鸟纹等。万历五彩以蒜头瓶、出戟花觚、洗口瓶、蟋蟀罐、笔管、洗等常见。但有的造型不太规整,有明显的变形和塌陷,甚至官窑也是如此。这与当时的制瓷工艺有关。

青花五彩在清初虽有制作,但不占瓷器生产的主导地位,传世品中顺治朝有一些,康熙朝为多。顺治青花五彩器较多保留了晚明的古拙风格,青花翠蓝浓重,红绿彩鲜丽明快,俗称“大明彩”。康熙朝的青花五彩虽然没有釉上五彩的成就大,但它清新的色彩,优美的画面,为后人留下了不少精美作品。清康熙青花五彩的显著成就是对青花的运用。由于康熙中晚期青花成就显著,青花特点突出,对青花五彩的烧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青花使用的是云南所产的珠明料,呈现出青翠艳丽的特点;彩绘工艺上运用了“分水皴”的技法,使得画面效果更加鲜亮。康熙青花五彩始终保持着独有的特色,一直烧制到晚清。

原始瓷器的胎、釉及造型特点


胎 采用熔剂较少的高岭土或瓷土为原料,这类粘土中氧化硅和氧化铝的含量较高,Fe2O3的含量一般在2%左右,需要1200℃以上的温度才能烧结。商代原始瓷器的胎体淘洗工艺较粗,从春秋后期开始质量明显提高,胎体坚致细腻。由于含铁量较高,胎体颜色多为灰色或灰白色。

釉 采用石灰石和粘土配制的釉料,也就是石灰釉。釉料中CaO(氧化钙)的含量大多在16%左右, Fe2O3的含量一般在2%左右,因此烧成后釉面呈青绿、青灰或青黄色。原始瓷器的配釉、施釉工艺都比较原始,釉层稀薄,施釉不匀,明显处于初级阶段。

成型工艺 商周及春秋前期主要是采用泥条盘筑法,需要经过拍打才能成型。因此在器物内部常常留有“抵手”抵住的凹窝,外壁则常常留有拍印的痕迹。此时造型比较简单,厚薄不匀,不够规整。春秋晚期开始采用轮制法,胎壁变薄,造型规整,厚薄均匀,器物造型也更加复杂。

造型 原始瓷器主要是模仿当时陶器以及青铜器的造型。商周时期器型少而简单,常见的有尊、罐、豆等少数几种。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胎体质量和成型工艺的提高,造型也更加丰富,其中模仿青铜礼器的鼎、豆、尊、盉以及乐器中的甬钟、编磬、淳于等复杂造型,都达到很高水平。

装饰 原始瓷器的装饰主要以各种几何图案为主。常见的有方格纹、锯齿纹、水波纹、云雷纹、网纹、叶脉纹、S形纹、乳钉纹、圆圈纹等。常用的装饰技法有拍印、划刻、堆塑等。

景德镇陶瓷茶具花色丰富的原因


景德镇陶瓷器的色泽与胎或釉中所含矿物质成分密切有关,相同矿物质成分因其含量的高低,也可变化出不同的色泽。陶器通常用含氧化铁的粘土烧制,只因烧成温度和氧化程度不同,色有黄、红棕、棕、灰等色。在粘土中添加其他矿物质成分,也可以烧制成其他色泽,但较少见。而瓷器历来花色器种丰富,变化多端,现简介如下:

(1)青瓷:施青色高温釉的瓷器。青瓷釉中主要的呈色物质是氧化铁,含量为2%左右。釉由于氧化铁含量的多少、釉层的厚薄和氧化铁还原程度的高低不同,会呈现出深浅不一、色调不同的颜色。若釉中氧化铁较多地还原成氧化亚铁,那么釉色就偏青,反之则偏黄,这与烧成气氛有关。烧成气氛指焙烧陶瓷器时的火焰性质,分氧化焰、还原焰和中性焰三种。氧化焰指燃料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火焰;还原焰是指燃料在缺氧过程中燃烧,产生大量一氧化碳及二氧化碳、碳化氢等的火焰;中性焰则介于两者之间。用氧化焰烧成,釉色发黄;用还原焰烧成则偏青。青瓷中常以"开片"来装饰器物,所谓开片就是瓷的釉层因胎、釉膨胀系数不同而出现的裂纹。哥窑传世之作表面为大小开片相结合,小片纹呈黄色,大片纹呈黑色,故有"金丝铁线"之称。南宋官窑最善应用开片,且胎薄(呈灰、黑色)、釉层丰厚(呈粉青、火黄、青灰等色)的特点,器物口沿因釉下垂而微露胎色,器物底足由于垫饼垫烧而露胎,称口"紫口铁足",以此为贵。越窑以产青瓷而驰名世界,其作品呈现一种特别的"雨过天晴"色,质地如冰似玉,后流传至国外,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作。

(2)黑瓷:施黑色高温釉的瓷器。釉料中氧化铁的含量在5%以上。商周时出现原始黑瓷,东汉时上虞窑烧制的黑瓷施釉厚薄均匀,釉色有黑、黑褐等数种,至宋代黑釉品种大量出现。其中建窑烧制的兔毫纹、油滴纹、曜变等茶碗,就是因釉中含铁量较高,烧窑保温时间较长,又在还原焰中烧成,釉中析出大量氧化铁结晶,成品显示出流光溢彩的特殊花纹,每一件细细看去皆自成一派,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茶器。

钧瓷的传承及价值


钧瓷的传承及价值

钧瓷的传承及价值之靖康之耻后,随着宋室的南迁,官钧窑停烧,钧瓷生产也开始萎缩。

到了金元时代,神垕民间仍然坚持烧制钧瓷,但是,质量已经严重下降,

无论是造型还是釉色都无法与宋代钧瓷媲美。元末明初,因战乱、灾荒和制瓷中心的南移,钧窑生产日渐衰退,钧瓷艺人或逃或亡,烧制技艺也渐渐失传。

明朝万历三年,因钧瓷忌神宗皇帝朱翊钧“圣讳”,被勒令停产。此后300年间,钧瓷生产销声匿迹,直到清朝末年。

18世纪末19世纪初,随着帝国主义国家的入侵,我国的不少民族工业遭受了严重的打击。

为了挽救陶瓷工业,清末的民族工商业者创办了一些新式瓷厂和公司。

光绪年间,神垕民间艺人卢振太兄弟及其子侄辈,经过多年的反复试验,终于烧制出了孔雀绿和碧蓝相间的仿钧瓷,使得失传已久的钧瓷烧制技艺恢复了生产。

不过,由于时局动荡,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钧瓷业还是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钧瓷的传承及价值之新中国成立后,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各级人民政府大力支持,恢复发展钧瓷生产,挖掘传统钧窑工艺,使这一古老的艺术重新焕发了青春。

从此,钧瓷事业进入了新的大发展时期,改革开放的春风使钧瓷迎来了黄金时代,钧瓷以它的名贵和高雅,被世人所青睐。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