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朴典雅绞胎瓷

绞胎瓷以“花纹出胎骨、天然去雕饰”,在北宋时已享有盛誉,其表里如一、内外通透的特性在陶瓷王国独树一帜。器型百变、釉色天成,绞胎瓷则是从胎土上别具匠心的陶瓷艺术奇葩。同时,它又是唐代河南巩县窑烧造的,继唐代白瓷与唐代三彩之后又一个闻名世界的陶瓷品种。绞胎陶瓷的出现,冲脱了隋、唐以前单调青白两色瓷的束缚,开启了陶瓷的色彩篇章。

一、“绞”出变幻无穷的盛世风华

顾名思义,绞胎陶瓷是将不同的胎土像绞麻花一样绞制,最终呈现一种特别的风貌。通常是用两种或三种不同颜色的瓷土,一般主要是白色与褐色,或白色与褐色或青色,分别制成泥条,然后再像绞麻花或绞花卷馍一样将它们绞在一起,制成新的泥料,直接拉坯成型,或切成片状来拼贴或镶嵌使用的一种陶瓷器。

这种制瓷工艺,可以做出几形纹、回形纹、团花纹、菱花纹、鸟羽纹、云纹、流水纹等各种美丽的纹路,变幻无穷,具有非常明显的艺术特色。它往往与划线填彩、拼贴及镶嵌工艺一起使用,使制作出来的器物纹饰非常精美漂亮。

绞胎工艺最早出现于唐代。它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受汉代漆器的木纹工艺影响而发展起来,另一种说法是受唐代金银器纹饰的影响而创造的。

二、绞胎品牌响彻唐宋

现在比较公认的说法,绞胎陶瓷最早出现在河南巩义窑,这种制造方法从唐代开始,一直到宋金时期都有烧造,元以后渐趋没落。在唐代,生产绞胎陶瓷的窑口除了河南巩县窑外,还有山东淄博窑、陕西黄堡窑等,五代时期有浙江上林湖地区的越窑、山西介休窑等,北宋到金代则有河南焦作当阳峪窑、江西吉州窑、山西浑源窑等。

唐代的绞胎陶瓷实用器非常多,形制主要以碗、盘、杯、钵、壶、砚、枕、罐等小件为主,其中可见使用磨痕,偶尔也有俑之类出现。

唐代绞胎陶瓷一般多使用单色釉,以黄釉较多,也有绿釉或单色釉中加彩的,但一般较少见。其中有一种细绞如头发丝般的绞胎器工艺非常精妙,可惜完整的难以见到。绞胎也有不上釉的,如常见的缍丸、绞胎砚等。

在唐至五代时期,巩县窑绞胎陶瓷就有裴家、杜家等著名制瓷作坊出现。宋金时期,河南焦作的当阳峪窑的绞胎也是名噪一时。当阳峪窑与唐代相比,胎土更细腻,温度更高,瓷化程度也更高。主要以白、黑两色胎土为主,施透明釉。当阳硲窑绞胎的纹饰主要以羽毛纹为主。做工与烧制都很精细,也是我国宋金陶瓷的一个杰出代表。

宋金以后,由于战乱与国力的不断下降,当阳峪窑火衰退,至元时绝迹,绞胎陶瓷完全没落了。上个世纪以来,绞胎陶瓷在中国重新得到关注。如今,绞胎瓷在消失六百多年后,又在它的故乡起死回生。 

三、表里如一的君子之风

拿起几片绞胎陶瓷标本来观察,可以看到瓷器内部的纹路,与外部浑然一体,可谓表里如一。

孟子有篇“君子本色,表里如一”,表达了对君子本色的尊敬与欣赏。而绞胎陶瓷内外相通、表里如一的特点,正是古时文人雅士“君子情怀”的象征。它的这种特性深受士大夫阶层的喜爱,相传宋代诗人苏轼在首次拜访自己岳父时,送的就是亲自到河南定制的绞胎陶瓷。

这落梅惊风、淡淡如菊的绞胎陶瓷,正如高风亮节、肃肃如松的君子。岁月会让表面的美丽纹饰变得斑驳,而永远不会被磨蚀的,是纯粹的内在与不灭的风骨。

四、君子和而不同

绞胎瓷有着独特的文化特质,它表里如一被称为“瓷中君子”,每一件绞胎瓷纹饰都不尽相同,被诠释为“君子和而不同”。中国当阳峪绞胎瓷研究所所长孟凡斌表示这种说法是来源于它的工艺特性,绞胎瓷由几种不同的泥巴融合在一起,很和谐。

失传数百年,谁人复活?

当阳峪绞胎瓷器技法,自宋代之后至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已失传数百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种技艺是在日本复活并用在陶艺上,复活者就是日本的小山富士夫。

小山富士夫上世纪30年代曾来焦作,但却与当阳峪古瓷窑址擦肩而过。因为,当时小山从日本到焦作,是为了考察焦作西部月山一带宋代古窑遗址。那时的他,并不知道当阳峪窑的存在。好几年后,卡尔贝克给他寄去了《关于焦作陶瓷器的记录》,还有当阳峪绞胎瓷的残器和一些碎片的照片,本意是想请他看一看那是不是失传已久的古中国的一个瓷种——绞胎瓷。

小山富士夫慧眼识珠,他仅凭考察报告和照片上的残器碎片,便感受到当阳峪绞胎瓷技艺的独特魅力和价值,撰写了《北宋修武窑》一文,把当阳峪绞胎瓷介绍给了日本陶艺界。

这件事有点不可思议,三个外国古陶瓷专家的交流阴错阳差,考察过当阳峪古窑遗址的司瓦洛和卡尔贝克,只是做了做学问。没考察过当阳峪古窑遗址的日本人,却让当阳峪绞胎技艺在日本开花结果,绞胎技艺最终成为日本陶艺界引以为荣的一种技法,还有了一个日本名字——“练上手”。其中两位陶艺大师——松井康成和伊藤赤水,艺术成就最为显赫,他们在享有国际声誉的同时,也被日本当做“国宝”。

与日本相比,国内是另一种情形。当阳峪古窑遗址及其历史文化价值由于陈万里等专家的考古发现,逐步被人们所认知,古窑遗址表层的瓷器碎片,被收藏爱好者席卷一空。但绞胎瓷技艺的复活,却无人问津。

直至上世纪80年代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梅健鹰教授及焦作本地的多家企业和个人,才先后投入到复活绞胎瓷的工作中。

延伸阅读

《绞胎马俑立件》再现唐代绞胎陶瓷艺术


绞胎瓷又称“绞泥”、“搅胎瓷”、“透花瓷”。绞胎,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瓷土揉和在一起,然后相绞拉坯,制作成形,浇一层透明釉,烧制而成。由于泥坯绞揉方式不同,因此能绞出各种不同的纹理,如木纹、鸟羽纹、云纹、流水纹等,构思奇巧,十分美观。绞胎瓷器是我国古代陶瓷装饰工艺中特殊的品种,由于其工艺复杂,制作难度大,因此其产品、产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绞胎瓷器由当时中国巩义窑与当阳峪窑窑工的创制。据相关资料分析,绞胎工艺最早产于唐代,至宋代蓬勃发展并发扬到极致,元以后逐渐衰亡。绞胎作为唐代出现的陶器新工艺,一般多用作器皿,绞胎俑则极罕见,因此绞胎俑一直以来均为比较贵重的物品。

在唐代,狩猎是贵族中十分盛行的活动,马成为唐代文化艺术中最常见的题材。唐代马俑,是唐代马文化中最生动、最艺术的珍品。“马俑”不仅能从侧面反映出唐代各个阶层的社会生活状况,上至皇宫贵族的庆典、祭祀、游猎、沙场征战活动,下至平民百姓的日常起居和基本的商业运输行为;这些精美的“马俑”艺术雕刻,也能充分反映出唐代匠师们巧夺天工的艺术才华和对艺术孜孜不倦的热爱,他们的卓越艺术成就是后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近日,深圳御宝轩征集到一件唐绞胎马俑立件,高53cm。此件瓷质胎立马塑件系全纹胎瓷土雕制而成,白胎上呈现深褐色木纹状纹理,表面施透明白釉,见有婵翼纹开片,细密气泡,钙质结晶体,马四蹄踏地,凛冽威武,似静非静,似动非动,非常活泼生动。侧光呈见浅灰色土沁,府板闻有强烈的土气味,胎瓷创世稀少,御宝轩征集到的此件藏品弥足珍贵。据行家专家透析,绞胎陶瓷每一件产品都有其不同的纹理特色,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其纹理结构只有相似,没有相同,它以独特的纹理结构和色彩变化在陶瓷产品中独树一帜,成为诸瓷之中的佼佼者,堪称制瓷精品。因此,瓷质胎塑件具有极高的收藏和经济价值。

绞胎瓷的特殊性体现在瓷胎的表里如一,从美学上绞胎瓷强调素雅,讲究符合“仁、义、礼、智、信源于心生”的君子品位。在历史上,绞胎瓷深受士大夫阶层的喜爱,但因其高烧制难度和低成品率,所以只有在经济繁荣的时期绞胎瓷才能大量发展,绞胎瓷几乎成为盛唐时期王公贵族们专用的奢侈品。《陈万里陶瓷考古文集》曾对绞胎瓷进行过论述,“……当阳峪窑的古瓷器向来是不为人们所重视的,因此一个重要窑厂被忽略了。我以为在黄河以北的宋瓷,除了曲阳之定、临汝之汝以为,没有一处能与当阳峪相媲美”。从这些话可以看出,当阳峪及当阳峪绞胎瓷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极高的品质。而今,绞胎瓷存世量较少,一件精品的绞胎瓷器更是少见,其历史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研究价值可见一斑。绞胎马俑立件因罕见而珍贵,因珍贵而价值连城,非常值得期待。

文化牵线 绞胎瓷“结缘”太极拳


东方今报焦作讯近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国务院津贴享受者、金谷轩绞胎瓷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柴战柱专程奔赴温县王西安拳法研究中心,拜会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式太极拳“四大金刚”之一、太极大师王西安。

两人见面后,柴战柱将亲手制作的入藏英国珍宝博物馆、获得2013年全国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金奖的《中华龙》赠与王西安大师,并合影留念。王西安深表感谢,当场兴致勃勃地表演了一套太极拳以表谢意,刚柔相济的表演不时博得与会者的阵阵喝彩。接着,王西安将亲手签名的《王者风范—王西安的太极人生》书刊赠与柴战柱。随后,柴战柱向王西安详细讲解了绞胎瓷的由来及金谷轩公司的发展历程,同时,向王西安展示焦作绞胎瓷“表里如一、内外相通”的纹理特色,王西安听后赞不绝口。最后,柴战柱和王西安就绞胎瓷及太极拳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合作前景及意向进行了深入洽谈……

“绞胎瓷和太极拳都是焦作的历史文化瑰宝,也都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通过此次联姻,开拓创新出更多的太极拳系列绞胎瓷作品,为焦作开发出新的享誉世界的旅游商品。”金谷轩绞胎瓷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柴战柱告诉记者。

紫砂壶的装饰—绞胎


绞胎工艺,唐代已有。这种工艺方法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预先掺有不同色料的坯泥,按一定顺序相间糅合在一起,然后拉坯成型(或打泥片成型),使胎烧成后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相间的纹理装饰。

紫砂陶中的绞胎出现,约在清中期。木纹加彩紫砂盖碗,高6.7厘米,口径1.3厘米,由常州市文物商店收藏。该碗用黄黑两泥绞成自然纹理,黑黄相间似木纹,再彩绘纹饰。圈足为蓝白相间的回纹边,底部为莲瓣纹,中部主题纹饰为蓝色团蝠和红色团寿,器口为蓝色如意头边饰,盖同碗纹饰基本相同,盖碗内为鱼子片白釉。

紫砂壶中的绞胎工艺出现较晚。20世纪70年代末期,由宜兴紫砂工艺厂吕尧臣先生等几人首先试制成功。1979年,宜兴陶瓷公司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展览,吕尧臣参展的两件作品,一是段泥绿泥组合,名曰:“碧波壶”,另一是用紫砂与朱泥组合,名曰:“凌云壶”。两壶的展出,获得了海内外人士的广泛好评。

紫砂绞泥的特点,是利用泥料的不同色彩有秩序或无秩序地叠放一起,绞出意想不到的肌理。有的似木石纹理,有的如行云流水。不同泥料的组合,变化自然、生动,做胎亦可,或做表面装饰,切成片状,然后用泥浆贴上,此种装饰可体现出紫砂泥料的纯朴与自然。

近几年,又有一批陶艺新秀制作出仿“犀皮绞泥砂壶”,所见犀皮绞泥纹饰。色泽艳丽,变化丰富。

现代·紫砂绞泥天际壶

鉴赏:此茶壶呈圆柱体,深咖啡色,壶嘴和壶把粗壮.壶身下端用五色泥绞成水流波浪状,壶纽有细淡绞

泥水波纹.与壶体下端的波浪相呼应,具有一种“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有“吕尧臣制”、“吕尧臣”篆书款。

穿越千年寻绞胎 一睹古瓷耀目新


绞胎瓷亦称“绞泥”、“搅胎瓷”、“透花瓷”。绞胎是唐代陶瓷业中的一个新工艺,唐代以前尚未出现,靖康之变后失传。所谓绞胎,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瓷土揉在一起,然后相绞拉坯,制作成形,浇一层透明釉,烧制而成。因其制作工艺难度极高而一度成为王公贵族们的专用奢侈品。

一种制作工艺复杂,及其精美的瓷器制作工艺,在800多年前的中国消失了——这种始于唐代,盛于宋代,有着独特纹理结构的精美瓷种被称为“绞胎瓷”。

据历史记载,河南焦作,因“焦家作坊”而得名。北宋时期,焦作修武当阳峪窑烧制的绞胎瓷,其风格独树一帜,有着“绞胎瓷之乡”的美誉。当年,当阳峪与景德镇、德化、耀州并称“中国四大瓷都”。

后来,随着北宋战乱、金兵入侵,当阳峪窑火衰退,至元时绝迹,绞胎瓷工艺由此失传,直到1981年,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两件当阳峪宋代绞胎瓷,引起陶瓷研究专家的极大兴趣,自此绞胎瓷工艺开始被挖掘并慢慢复苏。

1995年,一种失传千年的制瓷绝技“绞胎瓷”,再次被挖掘传承展现在世人面前,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绞胎瓷传承人柴战柱先生,通过多年对制瓷古技艺的发掘研究,用智慧和艰辛,使失传近千年的绞胎瓷传统工艺重现人间。

6月16日,我国首家绞胎瓷研究院落户焦作,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阳峪瓷窑遗址”附近,随当阳峪陶艺师傅之手,本报记者有幸目睹了这一失传近千年的制瓷绝技。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