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瓷产业结构合理化分析

作为千年瓷都的景德镇,陶瓷产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调整陶瓷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对景德镇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文章根据相关理论,对当前景德镇陶瓷产业结构作了一些分析,指出了部分不合理的现状,提出了相关合理化建议。

景德镇国贸陶瓷广场

一、引言M.TAoci52.cOM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调整和市场重组,景德镇统一生产陶瓷的十大国营瓷厂骤然改制,陶瓷产业一度遭受到了近乎崩溃般的危机,逐渐在日用陶瓷和建筑陶瓷等领域落后于国内同行。因此,面对新时期国内外陶瓷同行的竞争和挑战及以改变依靠消耗大量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的传统陶瓷产业模式(2009年,景德镇被列入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调整景德镇陶瓷产业结构和实现陶瓷产业结构合理化,进而提高陶瓷产业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已经迫在眉睫。

二、景德镇陶瓷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生产分散,规模效应和专业化水平差

20世纪90年代集中式的陶瓷生产模式突然瓦解,造成了大量民营企业和小作坊的涌现,大多数生产单位都属于分散的中小型企业和家庭式作坊,未能发挥产业聚集和规模效应。企业规模小,从而导致企业生产设备落后、管理方式落后、抗风险能力差、产品质量差、服务水平低、技术创新能力差、产品附加值低和销售成本高等问题出现。此外,小型陶瓷企业员工操作和技能水平普遍偏低,大多都未参加技能的系统培训,相当一部分人对陶瓷方面的标准不甚了解,加上设备落后,很难实现陶瓷的标准化生产和承受大批量的订单。

(二)陶瓷产业之间的结构不协调

景德镇陶瓷传统生产企业设备落后、技术水平低、经济和环境效益十分低下,高技术陶瓷产业发展程度低,同广东潮州等国内陶瓷产区有很大的水平差距。同时,景德镇陶瓷支柱产业发展不足,未很好发挥对陶瓷产业经济的带动作用,并且陶瓷产业的集群效应仍不突出,产业集中度很低。此外,陶瓷企业与陶瓷科研等机构未能形成良性互动,陶瓷产业未形成良好的一体化经营模式,陶瓷原料、加工和销售等过程脱节严重,未形成良好的协作体系。

(三)陶瓷产业素质低下问题突出

当前景德镇陶瓷产业素质问题主要体现在产品和服务结构、技术结构及工艺装备等水平方面。景德镇陶瓷产品大多以低档品为主,模仿严重,低附加值等陶瓷产品过剩;而享誉国内外的当代陶瓷作品稀缺,高档陶瓷发展不足,未打开国内庞大的高消费人群市场,产品差异不明显和销售服务不足,这造成了陶瓷产业供需的结构失衡。景德镇陶瓷当前产业整体技术结构水平较低,除了小作坊生产落后外,一些大中型企业出于短期利益,工艺设备更新程度低,不能充分利用最新技术,造成了市场上的竞争劣势。

三、促进景德镇陶瓷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建议

(一)合理规划企业规模,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大型陶瓷企业具有机械化程度和劳动生产率水平高、易于发挥管理效益及信息和人力物力才等优势;由于大型陶瓷企业产量大和品质好,拥有专业化的营销和较好售后服务,容易让人产生信任感。因此,大型陶瓷企业在社会上一般具有良好企业形象。景德镇市要继续支持一些有能力和条件的企业做大和做强,对一些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合理规划陶瓷企业规模,达到强强联合和规模效应,以一批大企业引领景德镇市陶瓷产业的发展。从当前市场构成看,中小企业占据主体,发展势头强劲,给经济发展注入的活力,解决了众多市民的就业问题,然而发展起来和效益好的中小型企业终究较少,大多数中小企业比较脆弱。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融资难的问题,它们的发展一直受资金的牵绊。所以,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等政策扶持,有利于活跃市场,带动陶瓷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优化陶瓷品种,大力发展创意陶瓷和高技术陶瓷

当前景德镇陶瓷生产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大部分产品附加值不高,同时,“三高”的日用陶瓷和建筑陶瓷会进一步加剧资源枯竭危机,不利于景德镇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大力发展创意陶瓷和高技术陶瓷,加快陶瓷产品转型升级,不但会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也会实现由传统陶瓷模式向高技术等高效益陶瓷产业转变和改善景德镇市形象。作为千年瓷都,景德镇拥有深厚的文化积蕴、众多陶瓷大师和陶瓷研究机构及国内唯一的陶瓷高校等优势,这为创意陶瓷和高技术陶瓷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可能性。

(三)加强陶瓷产业间的协调和关联能力

产业间的协调和关联能力强化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必然要求,其是一个动态调整过程。景德镇要加强陶瓷产业结构的协调能力,首先需要处理好部分陶瓷产业供需结构失衡的问题,规划好陶瓷生产单位的比例关系,重点调整传统陶瓷产品与高技术陶瓷产品、低档陶瓷产品与高档陶瓷产品之间的比例关系,从消费者的不同兴趣爱好出发生产出不同技术含量、不同档次的产品,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同时要提高陶瓷原料、加工和销售等企业的协作力,实现一体化经营战略。此外陶瓷产业政策应以宏观调控为主,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减少由于对企业具体行为的直接干预而导致的陶瓷产业间不协调。

延伸阅读

分析景德镇手工陶瓷的制作过程


在景德镇陶瓷古窑,我们看到了练泥、拉坯、印坯、利坯、晒坯、刻花、施釉、烧窑、彩绘、釉色变化等

练泥:从矿区采取瓷石,先以人工用铁锤敲碎至鸡蛋大小的块状,再利用水碓舂打成粉状,淘洗,除去杂质,沉淀后制成砖状的泥块。然后再用水调和泥块,去掉渣质,用双手搓揉,或用脚踩踏,把泥团中的空气挤压出来,并使泥中的水分均匀。

拉坯:将泥团摔掷在辘轳车的转盘中心,随手法的屈伸收放拉制出坯体的大致模样。拉坯是成型的第一道工序。拉坯成型首先要熟悉泥料的收缩率。景德镇瓷土总收缩率大致为18—20%,根据大小品种和不同器型及泥料的软硬程度予以放尺。

印坯:印模的外形是按坯体内形弧线旋削而成的,将晾至半干的坯覆在模种上,均匀按拍坯体外壁,然后脱模。利坯:将坯覆放于辘轳车的利桶上,转动车盘,用刀旋削,使坯体厚度适当,表里光洁,这是一道技术要求很高的工序。

利坯,也称“修坯”或“旋坯”,是最后确定器物形状的关键环节,并使器物表面光洁、形体连贯、规整一致。内外修坯是景德镇制瓷工艺中一个极为重要并优于其他窑系的成型技术,是形成景德镇陶瓷风格的一个独特的技术保障。利坯工不仅需要熟悉泥料性能,而且要熟练掌握造型的曲线变化和烧成时各部位的收缩比,以及各部分留泥的厚薄程度。一般来说,在同一器物的不同部位,坯体厚度各不相同,因为不同部位在高温烧成时的收缩率和受力情况不一致,因而利坯时应控制不同部位的泥坯厚度,以防止其烧造时变形。

晒坯:将加工成型后的坯摆放在木架上晾晒

刻花:用竹、骨或铁制的刀具在已干的坯体上刻画出花纹

景德镇陶瓷艺术品市场金融化发展分析


近几十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民消费结构的转变,居民对艺术品等文化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同时,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积极参与和推动下,艺术品投资产品种也不断增多,有利促进了艺术品市场投资及其金融化的发展,使艺术品市场成为继股票和房地产市场之后的又一重要投资领域。在国内艺术品需求旺盛与投资热的影响下,景德镇因地制宜,通过采取一系列针对措施来推动陶瓷艺术品市场与金融市场的结合,很好地推动了陶瓷艺术品投资市场的发展。

陶瓷花瓶艺术品-室内装饰花瓶

一、景德镇陶瓷艺术品市场金融化发展分析

(一)景德镇陶瓷艺术品市场金融化发展的优势

景德镇作为陶瓷文化历史悠久的名镇,具有陶瓷艺术品市场金融化发展的天然优势。一方面,景德镇资源要素禀赋丰富。在近千年的陶瓷历史文明里,景德镇形成了丰富的陶瓷艺术品制作工艺氛围。同时,依托于众多的陶瓷艺术创作室和国内唯一的陶瓷高校等基地,景德镇拥有无法比拟的陶瓷艺术品技术、人才和品牌等资源优势。另一方面,陶瓷艺术品市场投资收益显著,规模巨大。当前,景德镇依靠拍卖会和集市交易等场所,大力推动了陶瓷艺术品产业的发展,使其初具一定的投资规模。同时,在当前传统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重要投资领域表现不佳的背景下,陶瓷艺术品投资市场的投资收益较高,吸引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

(二)景德镇陶瓷艺术品市场金融化发展的劣势

当前,景德镇艺术品市场金融化发展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首先,陶瓷艺术品缺乏合理有效的鉴定和定价机制。景德镇陶瓷艺术品的鉴定和定价主要由拍卖公司和画廊等机构决定,由于这些机构多数同时扮演着艺术品买卖的双重角色,缺乏必要的鉴定及定价管理规定,使得陶瓷艺术品鉴定和定价不合规现象常有发生。其次,景德镇缺乏艺术品金融化专业人才。景德镇虽然拥有丰富的陶瓷艺术品创作人才,但缺乏既懂得艺术又了解金融的专业人才,使得陶瓷艺术品市场和金融市场存在一定的割裂。最后,陶瓷艺术品市场金融化交易机制不完善。目前,景德镇陶瓷艺术品金融化市场虽有一定的规模,但其投资交易工具和品种仍然较少,且退出渠道单一。

(三)景德镇陶瓷艺术品市场金融化发展的机会

中央已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要求,并实施了一些举措。江西省和景德镇市也因地制宜,采取措施来推动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产业的发展,这些都为陶瓷艺术品等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步入新常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成为重大任务,大力推动高附加值、低消耗的陶瓷艺术品市场金融化发展,符合国家的总体部署和经济发展规律。此外,我国正在大力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作为靠近长江经济圈和古代瓷器产地代表的景德镇,发展陶瓷艺术品市场金融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景德镇陶瓷艺术品市场金融化发展的威胁

在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和复苏充满不确定的背景下,景德镇陶瓷艺术品产业也受到了金融危机一定程度的冲击。其次,陶瓷等艺术品市场缺乏系统性的法律法规体系,使得陶瓷艺术品金融化市场管理缺少必要的依据。同时,景德镇陶瓷艺术品金融化市场的日常监管混乱,缺乏统一与协调管理,容易造成监管错位和缺失。最后,作为金融市场的一部分,陶瓷艺术品金融化市场具有其特有的市场风险特征,特别表现在投机性强、流动性差和信息高度不对称等方面,不利于景德镇陶瓷艺术品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加快景德镇陶瓷艺术品市场金融化发展的建议

(一)完善陶瓷艺术品市场金融化市场体系

首先,景德镇应构建合理的陶瓷艺术品鉴定和定价机制,使得陶瓷艺术品市场金融化交易得到基本保障。景德镇可以依靠现有平台,通过岗位分离和责任追究等措施,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第三方鉴定和定价机制。其次,景德镇应该结合金融工具和陶瓷艺术品市场特征,进一步开发和创新陶瓷艺术品金融化市场的交易产品和服务,满足市场多样化和差异化需求。同时,进一步完善投资退出机制,推动投资便利化。最后,景德镇应在国家政策规定之内进一步加强陶瓷艺术品市场金融化的规章制度建设,并完善市场的监管和管理方式。

(二)培育陶瓷艺术品市场金融化专业人才

一方面,景德镇可以依靠区域内高校和陶瓷研究所的资源,开设和扩展艺术与金融结合的课程体系,如艺术管理学、艺术经济学等新型课程,加强艺术与经济金融的联系,积极培育陶瓷艺术品市场金融化专业人才后备军,满足陶瓷艺术品市场金融化的急需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从事陶瓷艺术品市场金融化的景德镇机构可以加强与陶瓷高校、陶瓷研究机构等合作,开展陶瓷艺术品鉴赏和投资相关培训项目活动,提高员工的综合知识技能。此外,景德镇也可以通过与其他区域合作,引进艺术品金融化专业化人才。

(三)建立陶瓷艺术品市场金融化的风险预防机制

首先,陶瓷艺术品市场金融化的投资者应该提升自身的知识素养,通过艺术品市场金融化经纪机构或其他渠道加深对陶瓷艺术品市场金融化的认知,结合自身状况,谨慎投资,切忌盲目跟风。其次,作为陶瓷艺术品市场金融化的从业机构和自律团体,一方面应对投资者进行教育管理,建立投资者档案记录,同时通过岗位分离、责任制等方式加强内部风险控制与管理。此外,制定相应的风险处置措施,对于突发状况和即时重大消息进行即时有效应对处理。

景德镇陶瓷产业和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一带一路是中国国家级顶级战略,旨在利用中国传统两条丝綢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写作共同发展的旗帜,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周边国家的共同发展。“陶瓷产业”是景德镇支柱产业之一,“瓷业兴,则城市兴”,本文主要研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背景下, 研究景德镇陶瓷产业以及文化旅游发展机会与可能性。

景德镇陶瓷市场

一、景德镇陶瓷产业和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一)景德镇陶瓷产业的发展现状

1.景德镇在陶瓷产业上,没有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瓷器市场回暖,许多其他地域的陶瓷产业也在蓬勃的发展,与景德镇的竞争也愈演愈烈,景德镇特有的小企业生产模式导致景德镇没有在我国的陶瓷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且海外市场无论是对于建筑类、家用类还是装饰类陶瓷其实都有较大需求。而景德镇陶瓷出口的问题所面临的最主要原因是国内市场的竞争。由数据显示可以发现,广州是中国最大的陶瓷出口地,其出口所占比重达到60%以上。而江苏、浙江等沿海地区的陶瓷出口增长量也身居全国前列。由此可见,景德镇陶瓷出口的壁垒在于,景德镇处于江西这一个欠发达地区,而一带一路政策的本身就是激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活力,激活产业,让产业发展起来,然后走出去。

2.景德镇的出口地区分布广泛,但中东地区占主要份额。景德镇陶瓷出口市场遍布全世界,然而根据抽样调查显示,景德镇陶瓷直接出口至中东地区的比重占出口总额的60%以上。市场过度集中对于景德镇陶瓷产业的扩大和保持出口规模是一个巨大的潜在问题,因为一旦该市场出现变化,景德镇的出口数量就会急剧下降,从而影响生产发展。

3.陶瓷产业、生产作坊零散,未形成品牌效应。景德镇是一座做陶瓷和卖陶瓷的城市,陶瓷氛围浓重,但是却都是散点式的发展,其市场占有量不能与广东、浙江的知名大品牌抗衡。

(二)景德镇文化旅游的发展

文化旅游产业是文创产业在旅游领域的发展。景德镇作为享誉世界的瓷都和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了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汇各地良工之精华、集天下名窑之大成”,景德镇陶瓷“行于九域、施及外洋”,逐步奠定了历史上的瓷都地位。除了浓厚的陶瓷文化氛围之外,景德镇还拥有大量的古窑遗址,古窑瓷器精品、古文物。但是对于这些优质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未形成合理的整合方式,从而进一步扩大景德镇文化旅游吸引力、影响力。

二、景德镇陶瓷产业和文化旅游发展建议

(一)景德镇陶瓷产业的发展建议

1.加强政府扶持。由于景德镇处于中部地区,自身经济发展状况、扶持力度不如沿海地区,所以当地政府应充分对接“一带一路”战略,成立相应的扶持机构等,助力景德镇陶瓷产业在同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

2.加快产业转型。优化景德镇现有陶瓷生产销售模式。根据我们本次实地考察发现,景德镇陶瓷现有生产模式以家庭小作坊、私人小企业为主,缺少大型生产线、生产标准不统一、复制性低,无法、无力承接大型订单,很难实现规模性经营。全国陶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中,江西企业仅占13.75%且缺乏大型龙头企业。2015年度“中国陶瓷十大品牌”于2015年9月揭晓,广东的陶瓷品牌以超过半数的压倒性优势占领了榜单。剩余四家上榜品牌分别来自上海、浙江、唐山、台湾。江西无一品牌上榜。国际知名品牌景德镇缺位已久,更不用说国际知名品牌。

由于陶瓷行业入门门槛低,所以导致竞争对手较多,虽然景德镇的陶瓷名声好,但是抵不过别人的价格低。所以景德镇陶瓷要想脱颖而出,必须加快产业转型,从而减小竞争压力。还可以加大对科研生产设备的研发和投入,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也能使景德镇陶瓷脱颖而出。

3.实施品牌战略。景德镇陶瓷虽然有名,但是其陶瓷品牌没有打出去,所以相关企业应当加大对品牌塑造的投入力度,加强对陶瓷品牌的保护以及推广,从而加大相关企业在陶瓷市场的竞争力,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走出国门,扩大景德镇陶瓷产业的品牌效应,促进经济发展。

4.加强对外宣传,需要改变大家对景德镇瓷器的认识,通过电视媒体、传统纸媒、互联网新媒体的宣传,使大家对景德镇瓷器的认识从文物,高档赏玩器皿变成精致的高端的家用瓷器的印象。

(二)文化旅游发展建议

加强“瓷都”品牌形象塑造,加深“瓷文化”内涵。城市形象提升。优化城市规划,加速城市基础建设如市内交通建设,提升周边城市发达城市交通通达度,招商引资筹建高星级酒店,建设城市绿化,提高窗口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加深瓷文化影响力,使其渗透到收藏文化、酒文化、茶文化等传统文化中去。

三、结语

景德镇瓷器遍地开花,产业覆盖率很高,但大部分企业产业规模很小所以不能形成规模生产,质量水平标准不统一,没有形成品牌效应,没有能力承担大型国际订单。因此在一带一路,这种良性的社会背景下,景德镇必须促进自己的产业升级,对内合并中小型企业,优化生产线,统一生产规模标准,再加上政府扶持,全力打造全国乃至国际大品牌。促进产业转型,从礼品转向生活总瓷,建筑用瓷。对外加强宣传,甚至可以说其宣传侧重点在于将景德镇瓷器从神坛上拉下来,告诉大家现在景德镇不仅仅只有摆在博物馆中价值连城的精品,也有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瓷器。

景德镇陶瓷发展历史—近代景德镇瓷业


[摘要]:从清末到民国,仿古瓷、美术瓷均有很高成就。仿古器皆习旧制,继承中亦有创新。彩绘以仿康熙青花为佳,仿乾隆五彩为多。颜色釉仿制更为突出。雕塑瓷在发扬原有的堆雕、玲珑、镂雕等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西洋雕塑的技法,取得新的成就。

从清末到民国,仿古瓷、美术瓷均有很高成就。仿古器皆习旧制,继承中亦有创新。彩绘以仿康熙青花为佳,仿乾隆五彩为多。颜色釉仿制更为突出。雕塑瓷在发扬原有的堆雕、玲珑、镂雕等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西洋雕塑的技法,取得新的成就。

清末民初兴起的以程门、金品卿、王少维为代表的文人派浅绛彩瓷,一改前朝华缛浓艳的面貌,追求一种简约淡雅的清新风格,令人耳目一新,从此开辟了陶瓷彩绘文人画派的先河。稍后,以王晓棠、潘宇为代表的文人派改用粉彩颜料绘瓷,从而大大地扩大了色彩领域。至民国二十年(公元1930年)前后,文人派的新粉彩瓷便成为景德镇美术陶瓷的主流。

瓷苑名家王琦于一九二八年邀集数位志同道合者组成“月圆会”,每月十五聚会一次,研讨画艺,绘瓷作画,时人雅称其为“珠山八友”。“珠山八友”一说是王琦、王大凡、邓碧珊、汪野亭、程意亭、刘雨岑、徐仲南、田鹤仙八人:另一说是王琦、王大凡、邓碧珊、汪野亭、程意亭、刘雨岑、何许人、毕伯涛八人。尽管说法不一,然而,这十位艺人在当时都具有一定影响力。“珠山八友”等人各有所长,风格迥异,技艺精湛,艺术成就名噪海内外。他们的成功,把景德镇的粉彩瓷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景德镇陶瓷茶具


镇自五代时期开始生产瓷器,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景德镇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青花、玲珑、粉彩、色釉,合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薄胎瓷人称神奇珍品,雕塑瓷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

郑和下西洋与景德镇瓷器据有关史书记载,古代东南亚、阿拉伯、非洲及欧洲地区的人十分喜欢中国瓷器,特别是景德镇的瓷器。公元1405年(明永乐三年)开始,郑和七次下西洋,携带了大量瓷器,特别是景德镇瓷器,促进了中国陶瓷远销海外,扩大了中国陶瓷的声誉,也极大地推动了景德镇的陶瓷国际贸易。这些情况在《明史》和郑和随行翻译费信著的《星搓胜览》都有记载。郑和下西洋对发展中国的陶瓷生产,特别是发展景德镇的青花瓷来讲,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由于郑和七次下西洋,景德镇青花瓷、浙江青瓷、福建白瓷,扬名海外,并由东非传及欧洲,使中国瓷器,特别是景德镇青花瓷,名声大振,海外需求大量增加。当时不但海外商船相继到泉州,并派人到景德镇、杭州贩运瓷器绸缎等商品,而且明代国内不少大商人如李锦、潘秀、郭震等,大量装载瓷器等物出海销售,满足海外需求。当时巨商郑龙芝兄弟,拥有商船百艘,海员千余人,常到景德镇采购青花瓷、茶叶,去浙江采购绸缎,然后派遣海船运到东南亚、阿拉伯、东非各地销售,深受欢迎。

后来,日本著名陶瓷考古学家三上次男率学者在东南亚、非洲考察了中国古代陶瓷输出亚非各国的大量碎片,著有《陶瓷之路》一书,称海上丝绸之路为陶瓷之路,也是古代景德镇陶瓷的国际贸易之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礼品与景德镇瓷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景德镇曾烧制过供中共领袖毛泽东使用的“毛瓷”、上海“APEC”用瓷。

1951年,景德镇制作的“水浒故事瓷盘”由当时的中共领袖毛泽东作为国礼赠送给前苏联领袖斯大林,后该瓷器为俄罗斯国家博物珍藏。

1970年,时任中共副总理的邓小平将景德镇的青花文具作为礼品赠给日本皇太子和日本首相福田。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当时的中共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以景德镇的青花餐具赠与泥克松。

2002年,中共总书记江泽民访美时,将景德镇的釉中彩“吉祥如意”餐具作为国礼赠送给美国总统布什。上述事件,景德镇官方将其作为荣耀,在介绍景德镇陶瓷历史和文化时大加引用和宣传。·郭沫若与景德镇陶瓷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曾以“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的诗句盛赞景德镇的陶瓷历史和文化。当时郭沫若的言辞在中国大陆有较大的影响力.,景德镇官方也将他的诗句作为宣传景德镇及景德镇瓷器产品的一种权威印在一些宣传性的出版物上。

景德镇陶瓷纹饰集锦


几何纹以点、线、面组成多种有规则的几何图样,称为几何纹。如三角形、网格纹、方格纹、锯齿纹、圆圈纹、菱形纹、曲折纹、云雷纹、回纹等。

篦纹陶瓷的一种装饰纹样。是用篦状工具刻、压出的篦状纹样。商用陶器上多见。瓷器大量采用多见于宋元时东南沿海地区瓷窑产品,以青瓷和白瓷器物最多。

联珠纹瓷器的一种装饰纹样,形为联串的双圈圆珠组成。盛行于晋代南方青瓷器物上。

莲瓣纹以莲花花瓣为装饰纹样。南北朝时出现,宋代以扣盛行,有浮雕、刻花、划花、印花、绘画等技法。不同时代的莲瓣纹其风格又有所变化。如有的修长,有的宽硕等。

缠枝花纹瓷器的一种装饰纹样。枝茎缠绕,叶连续的波状线,枝茎上填以花叶,构成缠枝花纹,如缠枝莲、缠枝牡丹等,为我国传统瓷器装饰纹样之一,明清时期尤为盛大行。

把莲纹瓷器的一种装饰纹样。将莲花、莲蓬、荷叶以带系成一把组成的画面,称把莲纹。始于北宋耀州窑,在青瓷碗内饰有三束“把莲纹”,并印有“三把莲”三字。明宣德时景德镇窑烧制的青花把莲纹瓷盘较多见。

卷草纹以柔和的波曲状线组成的草叶纹样装饰带。唐代已十分流行,日本人称之为“唐草”。宋元明清许多瓷窑产品上广泛采用。

蕉叶纹以芭蕉叶图案组成的带状纹饰。宋定窑、龙泉窑、景德镇窑常用的纹饰题材,明清时更为盛行。青花、釉里红、彩瓷均广泛采用,一般装在器物的底部和近底部。

回纹以形如“回”字组成的带状纹饰。有单体,一正一反相连成对和连续不断等几种,多饰于器物的口部或颈部。宋代吉州窑、定窑、耀州窑、磁州窑等广泛采用,元明清时沿用。

璎珞纹璎珞原是观音菩萨颈颈或胸前的佩饰,形如串缀的珍珠。元代移值于瓷器装饰上,或用瓷泥小圆珠粘贴于瓷坯,哐用瓷泥细科粘贴后刻划横段面体,有较强立体感,是元瓷断代的重要标志。明以后多用笔绘,嘉靖时尤多见。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