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釉褐彩婴戏纹执壶

陶瓷接触多了,也便能分得出个画面层次来。寻寻觅觅中,看到一些大师的婴戏题材的作品,总会有很多的触动。兴许是对儿时无忧无虑童年的怀念吧。总是带着对幼时玩耍的心情来观赏的,触到心灵最深处,总是有那么一片很圣洁的心灵沃土,被激发的异常活跃,婴戏图所诠释的那份童真和快乐,是我们每个人的经历和必承,所以久传不衰吧。

婴戏纹指描写儿童嬉戏、玩耍的画面。又称婴戏图或耍娃娃,是瓷画人物的传统题材。始见于晚唐长沙窑所绘“青釉褐彩婴戏纹执壶”,宋元时期,耀州窑、定窑、介休窑、景德镇窑、磁州窑等分别用刻划花、印花、绘画等技法表现婴戏纹。明清两代广泛流传各种婴戏图,不仅数量多题材也层出不穷。画面上的儿童生动活泼,稚趣可爱,就像我们身边的孩童一样。可谓我国古代儿童画的杰作。

婴戏图最早见于唐代长沙窑,虽所见不多,但艺术特征明显,特别是“青釉褐彩婴戏纹执壶”又名莲花太子图。因为壶体上,孩童手持莲子荷花,腰围肚兜,彩带在臂间飘举的虎步生风的姿态,很容易联想到类如神话中托塔天王之子哪吒的形象,其两眼瞅着前方,下巴微微扬起的天真烂漫神气。还有“太子”的那股傲气,不管所画的是谁,这种可爱的婴戏形象本身以及那种联想,就是一种值得肯定的祥瑞意念。画法表现较单纯,以圆健有力的工笔线条进行勾勒,头手的线条,肚兜、腰际彩带的处理,颇具唐代宫廷工笔人物画的画法。此婴戏图,既是对当时孩童的真实反映,又是长沙窑画工抒发生活感受,以及个性化艺术的真实表现,对后代的婴戏图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以李公麟、张泽端为代表的皇家画院,以及苏汉臣、李嵩为代表的民俗画家。可以说不同程度的对宋代瓷器婴戏图的繁荣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宋代的瓷器装饰中婴戏题材更加广泛,或刻、或划、或印,人物自然活泼、丰富生动。在构图上或疏或密、或婴戏莲、婴戏逐梅竹、婴戏鸟、或婴荡秋千、婴骑竹马等极富生活气息。同期辽代花卉盛行,婴戏纹极为罕见。金代婴戏受宋代影响,虽然婴戏纹饰日趋简单,但形象之生动,仍代表了当时瓷器人物纹饰的时代水平。

元代瓷器最大成就是青花和釉里红的问世,但较之宋代可以说中国陶瓷略有衰微。与后边的明代似乎也不可相提并论,元青花瓷中婴戏纹饰也较多。吉林扶余元墓出土的青花瓷中就有“庭院蝴蝶”“双童蹴鞠”,但较之宋、明、清实物数量上还是较少。元代婴戏图的时代特征明显,重在表现世俗生活的多姿多彩,为明清婴戏人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般来讲,婴戏题材是明中晚期瓷器上广为流传的装饰纹样。但各个时代纹样不尽相同。无论是颜料的色泽,还是构图的疏密,或画法上的勾勒及平涂,均有差异。这不仅反映了当时工艺水平的高低,同时也是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应兆。

作为瓷器装饰纹样的一大门类的婴戏在明代早期洪武至天顺朝的九十余年时间里,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发展。究其原因除受早期的青花料所限制之外,与社会现状亦有着较大的关系。因此,客观上反映社会生活和经济繁荣的装饰纹样也少得可怜,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及欢快情景的婴戏图不能得到发展,也就是极其自然了。明代在成化以后走上了中兴之路。婴戏图器物渐多,官窑婴戏纹饰前期布局疏朗,后期较为繁密,以斗彩的青花器物较为多见。这与社会相对稳定及青花料的使用有很大的关系,并且成化帝尤喜小巧的工艺品。这一点不仅直接反映在成化器物的精巧无大器上,而且纹饰亦细腻雅致。婴戏图的盛行可谓水到渠成。弘治期间婴戏图继承了前期民窑的写意画法,多以间笔勾勒外部轮廓,表现手法上洒脱随意。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正德皇帝重视伊斯兰教文化,并亲为佛、道两教,故官窑纹饰上多见阿拉伯文和宗教内容的吉祥图案,成化时一度中兴,婴戏纹此时倒是难得一见了,从嘉靖初,婴儿的脑较大,身体较瘦长,下肢较短,比例失调。反映了当时人物纹饰的时尚。

清代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人物图大发展时期,而婴戏图在整个人物图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尤其乾隆之后,婴戏图不仅人数众多,场面开阔,而且所表现的婴戏内容也超过前朝。显示着清代婴戏人物水平的不断提高。其表现手法有青花、五彩、珐琅彩、粉彩等,但不容否认的是明代那种民间色彩已经淡出。代之而起的是贵族子弟的游戏场面。如点彩灯、骑马、做官、舞龙等。即使是民窑器物上的纹饰也多寓意着升官发财等内容。生动活泼不足刻板呆滞有余。以下就清三代婴戏图做一归纳:

康熙官窑婴戏纹饰绘工精湛,童子多为头顶的束发,眉目清晰、层次分明。民窑:婴戏纹饰单线平涂,布局较满,童子头较长,后脑凸起。

雍正官窑婴戏纹饰有工笔画风格,面目清秀,头部浑圆。民窑:婴戏纹饰偏重于图案化,头部较长,后脑突起不明显。

及至今日,在传承先辈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少瓷画艺人开拓创新,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融一些现代元素,将孩童置于田间地头,乡野幽林……这些喜闻乐见的农村风光中,更凸显童稚可爱、淳朴天然的生活气息。画面中天真的孩童们或扬鞭打陀螺、或削竹乘车马、或牵线放纸鸢、或下塘捉鱼虾……,孩童们个个光着脚丫,一任的奔跑和撒欢,无忧无虑。透过画面我们闻到了花香,听到了鸟叫和蝉鸣,更有孩子们的嬉笑打闹。这些无不透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深厚的人文底蕴。

编辑推荐

瓷器纹饰——婴戏纹饰


婴戏纹饰指描写儿童嬉戏、玩耍的画面,又称婴戏图或耍娃娃,是瓷器装饰中人物类的传统题材。始见于晚唐长沙窑所绘“青釉褐彩婴戏纹执壶”,经宋元时期磁州窑、耀州窑、定窑、介休窑、景德镇窑等窑口的发展。明清两代婴戏纹饰在瓷器纹饰中达到顶峰,不仅数量多,题材上也层出不穷,形成以画为主的装饰方法。儿童生动活泼,稚趣可爱,画法上或率意潇洒或精工细描,可谓我国古代儿童画的杰作。这些表现在陶瓷上的婴戏图都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儿童生活及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迄今面世的最早的陶瓷婴戏纹饰是唐代湖南长沙窑出土的童子持莲纹执壶,又名“青釉褐彩孩儿采莲图壶”。壶体上绘孩童手持莲子荷花、腰围肚兜、彩带在臂间飘举的虎步生风的姿态。画法表现较单纯,以圆健有力的工笔线条进行勾勒,头、手的线条,肚兜、腰际彩带的处理,颇具唐代宫廷工笔人物画的画法,由此可见婴戏绘画在唐代就颇为盛行。此婴戏图既是对当时孩童的真实反映,又是长沙窑画工抒发生活感受的个性化艺术的真实表现,对后代的婴戏图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宋代以苏汉臣、李嵩为代表的民俗画家对宋代瓷器婴戏图的繁荣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宋代的瓷器装饰中婴戏题材更加广泛,手法或刻,或划,或印,构图上或疏或密,题材上或婴戏莲,或婴戏梅竹,或婴戏鸟,或婴荡秋千,或婴骑竹马……人物形象自然活泼,丰富生动,极富生活气息。如宋代磁州窑的白地黑花“童子垂钓枕”,童子额前一缕刘海,身着紧身长衣,手持钓竿立于岸边垂钓,其身子前倾、屏气静息的神情惟肖惟妙。周围景色也清旷宜人,简单的两三根线条将岸坡与水面等环境关系交代得一清二楚。金代婴戏受宋代影响,虽然婴戏纹饰日趋简单,但形象之生动,仍代表了当时瓷器人物纹饰的时代水平。这些婴戏图观察细致、深入写实,从而“趣”从中生。画面内容的世俗性、通俗性、民俗性是对当时社会风俗情景的反映。

元代瓷器最大成就是青花和釉里红的问世。青花瓷中婴戏纹饰也较多。吉林扶余元墓出土的青花瓷中就有“庭院蝴蝶”“双童蹴鞠”等图案。元代婴戏图的时代特征明显,重在表现世俗生活的多姿多彩,为明清婴戏人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明代婴戏纹饰根据其特征可分为三个时期。

早期:洪武—天顺时期。这一时期婴戏纹特点主要有:(1)婴戏纹饰风格从元青花的粗犷风格转向温和,装饰手法较为写实、工整,以一笔点画和勾勒塌染为主,五官较清楚。儿童形象矮胖、圆脸、头大,额上有几根刘海,衣着描绘清晰;(2)多表现为庭院婴戏,婴孩数量最多到十六子,十六子婴戏图是永乐朝之首创。

中期:成化—万历时期。这两百多年间是明代婴戏图的流行期。(1)这一时期婴戏纹饰风格从豪放粗犷走向了恬静、细腻和柔美,造型轻巧俊秀,绘画手法出现从写实到写意的转变。成化至正德时绘画技法既有写实,也有写意,实笔点画与勾勒平涂并举,成化时婴孩头型基本为正圆形,正德始后脑略大,开始呈现夸张写意的趋势。成化时婴孩衣服只绘单色外衣,无内衣衬底,故有“成化一件衣”之说。嘉、隆、万时期以写意为主,多采用勾勒平涂技法。婴孩头型自嘉靖开始向后凸出,并且时间越后凸出的程度越大,甚至成平卧冬瓜状,显得头重脚轻。(2)这一时期婴戏纹饰相对而言比较具象,线条的勾勒还较为工整,童子的五官趋简,衣饰清楚,身体结构基本符合比例关系,嬉戏的对象和场景也交代得比较具体,画面形象而生动。

晚期:万历后期—崇祯时期。万历后期至泰昌、天启、崇祯三朝处于明代末期,时间不长,社会动荡,战争不断,国力衰竭,景德镇御窑近于停产。此期的青花瓷特别是民窑青花婴戏纹饰,在沿袭万历时期风格的基础之上,处于不断简化、抽象过程中。衬景树石花草等逐渐变得稀少,甚至只绘婴孩不画景物。绘画风格更为写意,草草几笔,不见眼鼻,只求神似。到了天启年间,婴戏图像已经由简化向抽象化发展。

清代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人物图案的大发展时期,而婴戏图在整个人物图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尤其乾隆之后,婴戏图不仅人数众多,场面开阔,而且所表现的婴戏内容也超过前朝。显示着清代婴戏人物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表现手法有青花、五彩、珐琅彩、粉彩等。此时明代那种民间色彩已经淡出,代之而起的是贵族子弟的游戏场面,如点彩灯、骑马、舞龙等。即使是民窑器物上的纹饰也多寓意着升官发财等内容,生动活泼不足,刻板呆滞有余。特别是清三代婴戏图最具代表性。康熙官窑婴戏纹饰绘工精湛,童子多为头顶束发,眉目清晰,层次分明。民窑婴戏纹饰单线平涂,布局较满,童子头较长,后脑凸起。雍正官窑婴戏纹饰有工笔画风格,面目清秀,头部浑圆。民窑婴戏纹饰偏重于图案化,头部较长,后脑突起不明显。乾隆官窑婴戏纹饰绘工精湛,姿态多端,肌肉丰满,虽然头部略大,但比例基本合理。民窑婴戏纹饰造型生硬,绘工粗糙。

同治时期将官窑纹饰带到了民间,婴戏图出现了官民不分的现象。其民窑婴戏纹饰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人物众多,或十六子,或二十子,场面热闹红火。但与明清早中期的婴戏相比较,虽然场面大而热闹,但画面过于满乱繁多,缺少婴戏应有的清新活泼。

民国期的瓷器,从内容到题材多半是沿袭清代,要不就是仿制雍正、乾隆时期作品的瓷器收藏品。总的来说,民国的瓷器造型因循守旧,工艺制作粗率简陋。但这一时期有一现象值得一提,就是民国早期景德镇出产了一批时装人物画瓷器。其中的儿童戴着一种圆形帽子叫贝雷帽,又称法国帽(这种帽子原是法国和西班牙农民常戴的一种帽子,民国时风行于中国),显得俊俏可爱,洋味十足。

现代的陶艺家们在继承传统的技艺精华中大胆创新,注入新的理念和新的表现技法,赋予婴戏图新的含义,使得古老的婴戏纹样显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现代陶瓷婴戏图更加注重对童子本身的刻画,或稚趣可爱,或拙态可掬,或超然脱俗,或追求中西艺术的结合,或是对色釉表现的拓展。如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陆军教授的婴戏题材陶瓷艺术作品就体现出了传统线描的深厚功力和东方艺术的审美情趣,风格古朴典雅,清新含蓄。由于其个性化、风格化的典型特征被社会称誉为“陆氏童”。从他的作品中,真实地反映出当今时代的精神风貌。

当代陶瓷绘画不再仅仅是陶瓷的一种装饰,而逐渐成为绘画的一个分支。与此同时,时代也必然赋予婴戏图更宽更广的艺术空间。

陶瓷文化:唐长沙窑青釉褐彩瓷壶(图)


唐长沙窑青釉褐彩瓷壶

高23厘米,底径10厘米。

这件长沙窑壶高23厘米,底径10厘米。通体青黄釉,褐彩,六棱形短流。肩上有双系和一个双条纹曲柄。胎质灰白,较为厚重。整个造型朴实简洁,具有明显唐代长沙窑产品的风格。

长沙窑是唐代著名瓷窑,坐落在湖南省长沙市铜官镇瓦渣坪一带,故又名铜官窑。它创烧于唐代,到五代时逐渐衰落。烧制的产品品种相当丰富,彩绘更为独特,为我国釉下彩绘瓷的发源地。其特点首先是釉色,以青或青泛黄色为主,同时也烧制褐釉、酱釉、白釉、绿釉等,特别是青釉下描绘以铁铜为着色剂的褐、绿纹饰,烧成后彩绘再不会脱落,呈现出一种柔和含蓄的效果,为我国彩瓷制作工艺开创了先河。其次是胎质多呈灰白色,也有白中泛黄等色,同时胎骨较为厚重。再次是彩绘的装饰方法,除釉下彩绘有云霞纹和几何纹外,还有点彩,色彩斑斓、线条流畅。

总之,长沙窑是继岳州窑而起的一座著名瓷窑,尽管烧造时间不是那么长,但其发展迅速,在当时影响极大。釉下彩是长沙窑的首创,初期形式是单一的褐彩,以后逐步演进到褐、绿两种色彩,对我国古代陶瓷装饰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