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山不夜”何日重现?

陈炉耀州瓷风格独特,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和价值,是我国古瓷艺苑中一朵绚丽的奇葩。与宋代的钧、汝、官、哥、定五大名窑相比,声名也许不那么响亮,较之当今景德镇,淄博等著名瓷区,产品也不那么光彩照人。但是“民间陶瓷艺术宝库”的大门一旦打开,拂去它身上的历史尘埃,世人便会对其刮目相看。在铜川乘车东南行,约15公里处有一山镇,名曰陈炉镇。陈炉镇是闻名古今的陶瓷重镇,被誉为“东方古瓷镇”的活化石。它是继承耀州窑千年炉火不熄的惟一发祥地,延续历史1400多年。元代后期,陈炉窑的制瓷技艺和规模已超过同期耀州窑,一跃成为西北地区的瓷业基地和最大烧造区。明清时期,陈炉镇的陶瓷业达到其发展史上的最高峰,炉火昼夜不熄。故有“炉山不夜”之称。陈炉陶瓷后因不同时期的各种因素曾一度沉寂。直到1952年后,才有了零星再生产。它的重要转折期是在1977年,陈炉陶瓷因成功仿制耀州青瓷,使得失传已久的北宋耀州窑青瓷重放异彩,从此拉开了陈炉瓷批量生产和发展的序幕。因陈炉瓷是在耀州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现在我们统称它为“陈炉耀州瓷”。昔日的辉煌陈炉耀州瓷主要有青釉、白釉、黑釉、姜黄釉、月白釉、铁绣花等。其造型古朴典雅,产品光洁、明亮。一经窑变,气象万千,典雅飘逸。成品均带有豪放粗犷、乡土气息浓郁的传统艺术特点。长期的生产实践,在陈炉的陶瓷家族中涌现出了一批既实用又有观赏价值的民间艺术陶瓷制品。大器小品及日用碗、盘、碟、勺、坛、罐、盆、盒、茶具、酒具、文具还有各式雕塑品、陈设瓷都在烧造之列。黑釉敦子、辣子盒、方枕、洋盘等产品曾入选1957年全国首届民间艺术展览。黑釉敦子是关中农家盛油灌醋的主要容器,大者可盛10多斤,小者仅纳数百克而已。1983年中国国际旅游产品评选活动在京举行,来自全国数以千计的产品中,有50件脱颖而出,陈炉的兰花碗以其朴实而不失豪放、自然而不失大方的特色名列其中。谁也说不清陈炉耀州瓷究竟有多少个品种。可以说,凡涉及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几乎应有尽有。这也许是它任时代沧桑巨变而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在传统的陶瓷家族中,瓷瓶可谓最具观赏性的制品了。陈炉耀州瓷尤以刻花装饰堪称一绝。冯先铭先生称之为:“宋代之冠”。史书以“昆虫动活”来形容刻花装饰效果的真切和刻花技艺的高超。刻花装饰和玻璃感极强的釉面相结合,实在是一种高明的创造。上好的刻花青瓷作品,表面近乎平滑,而纹饰图案却历历在目,青釉填平的痕,恰似一渠清水,那流畅的刻花线条,给人以一泻千里的联想。除此之外,尚采用了印花、划花、堆贴、镂空和雕塑等装饰手法。我们看到的印花陶瓷,本身就是一件难得的工艺美术品。那精细的花纹,合理的图案布局,令人叹为观止。正是生动活泼的刻花装饰把陈炉耀州瓷提高到历史名瓷的行列,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上世纪80年代以来,陈炉人又烧制出了公道杯、倒流壶、凤鸣壶、良心壶四种特色产品。后两者是陈炉人的自创,这些产品以其功能奇特吸引了大量国内外的瓷爱好者的青睐,也使得陈炉耀州瓷的声名更为远播。

今日的困境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陈炉耀州瓷却逐渐走向了下坡路,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人才流失严重:手拉坯技艺是传统制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陈炉的手拉坯技艺在全国都很有名气,一些人甚至能拉出4、5米高的泥坯,颇受省内外同行的青睐,也因此,一些手艺好的人被全国各地的“瓷都”竞相高薪聘请,像江西景德镇、山东淄博、广东佛山等等。陈炉本地反而出现了人才紧张的状况,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妥善解决,陈炉耀州瓷的发展就会愈发困难。没有明确的主导产品:陈炉向来以碗品为大宗。但是,由于旧式窑炉的原因,品种庞杂,每个品种数量有限,也就没有主导产品可言。也许有人认为,陈炉耀州瓷的青瓷制品名气不小,可以作为一种主导产品开发,然而,青瓷作为北宋时期的一代名瓷,其复制品或仿制品大都放在一些家庭的文物架上去欣赏,却难以进入寻常百姓家。日用品消声匿迹:复制伊始,尚有茶具、酒具、碗、盘之类面市,而今几近绝迹。宋代耀州窑之所以能以“十里窑场”的恢宏场面雄据一方,除少量贡品外,绝大多数产品与平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脱离开群众的生活,陶瓷就会缺乏生命力。

未来的前景陈炉耀州瓷今后该如何发展,它的发展方向在哪里?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访了我省著名学者、考古专家、被誉为“陶瓷之母”的陶瓷研究专家禚振西女士。她提出了五点建议。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创新:创新是产品的生命力。而如今的产品大多是历史上沿袭下来的传统产品,比如粗瓷缸、盆、碗筷、罐之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没有变化。因此,就难以为现代人所喜爱和接受。这一方面是缺乏市场意识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是手艺人思想保守,过于自负的表现。产品只有把握住时代的变化,了解社会的需求,与时俱进,才会为更多的人所接受,总躺在以往的成果上,不思进取,就难以有长足的发展。培养个性人才:这方面,陈炉镇的制陶新秀许快锋是一个代表。许快锋作为年青一代制陶人的杰出代表,具有极高的悟性,并得到了我国著名美术大师韩美林的亲传,又曾行程万里,深入陶乡瓷都,虚心求教,形成了十分独特的艺术风格,尤以手拉坯制做各种独特、奇异、富于个性的工艺品见长。多培养此类人才,将会对陈炉的发展和知名度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在江苏宜兴,一个省级或国家级任命的紫砂艺人制作的紫砂壶,每把售价可高达万元或数万元之巨。陈炉今后也应该有一批全国有名的手拉坯艺人、刻花艺人,用名人效应、品牌效应带动经济效益。提高综合素质:手工艺制作者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文化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应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向同行虚心学习,学习人家的先进经验和先进技术。同时到大专院校深造,系统学习理论知识。发展个体私营陶瓷生产,培植陶瓷艺苑:陶瓷企业是最适合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领域之一,因而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迅猛。在景德镇和其他主产区,个体私营企业都是以千数计。他们中,有专门加工出售泥料、釉料的;有制作坯品的;也有专司窑炉的,这样做,个人的投入小,见效快,效益高,充分地发挥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大批的退休工人和老艺人的传统技艺得以施展。他们制作的品种极多,价格又低,在市场上很有活力。陈炉发展个体私营陶瓷业是独具优势的,除了泥料、釉料可以充分供应的基本条件之外,还有丰厚的传统冶陶技艺底蕴。加大古陶瓷遗址的保护:对陈炉古陶瓷厂遗址和浸透着瓷文化内涵的民居、民俗原貌的保护必须提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上来,现代化建设亦应营造瓷文化环境,这将是陈炉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希望陈炉人在继承过去耀窑基本特色的同时,也能创造出更多的为21世纪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新产品并将其发展壮大。

taoci52.com扩展阅读

奁炉是什么


对于大家来说,“奁”是一个生僻字,上面是一个大小的“大”,下面是一个区别的“区”,这个字读“lian”,它原本的意思是指一个桶状的器物。奁的器身通常为圆筒形,底下有三条足,古代江南地区的人们将这个造型做成化妆盒,作为女子的嫁妆,这是一种风俗习惯,这种化妆盒里面可以装各种各样的化妆品,比如说油盒、梳子、小剪刀、镜子......在常州、苏州、无锡这些博物馆里面都有漆器的奁状的化妆品。

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奁是一种香炉,古籍上提到的“小奁”、“宝奁”、“奁炉”之类的词语,专家学者们从前后语境来判断,这个物件就是有香炉功用的。另外,在浙江绍兴有个塔基的地宫里面,曾经出土过一件龙泉的奁式炉,里面还堆积了一层很厚的香灰,这就为奁炉在当时被当成香炉使用这个说法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明。在宋代的时候,有很多窑口都在生产这样的器物,比如说龙泉窑、吉州窑、汝窑。这种风格对后世也有着不小的影响,在宣德炉里面,这个造型是非常经典的,并且在明清时期的德化窑、哥窑里面,这样的器物也是比较常见的,比如说哥窑香炉、德化窑香炉的造型都来自于宋代的这种奁炉。

看起来板上钉钉的香炉功用的说法,有没有可能被推翻呢?关于定窑的这类器物,两岸故宫出版的书里面都管这类器物叫作“樽”,但取的名字不一样。台北故宫出版的书中把这类器物叫作“弦纹樽”,北京故宫出版的书中把这类器物叫作“三足樽”。“樽”是什么样的一种器形呢?樽是分酒的一种容器,也就是李白诗句“莫使金樽空对月”里面的那个“樽”,唐代的时候,大家的喝酒方式是把酒倒在一个公用的容器里面,然后从这个容器里面把酒舀出来倒在自己的碗里,这个公用的容器就叫作“樽”,它不是每个人捧着喝酒的碗,而是一种分酒器。而且这种喝酒的方式其实是源远流长的,在唐墓中就曾经发现不少樽,比如说西安国棉五厂小区第五十六号唐墓就曾经出土过一个三足的桶状的樽,这个物件因为带有一个原配的盖子,我们就可以看出它是用来装液体的,在当时被当作酒具使用。再往前推,这种三足的桶状的器物被当作酒具使用是更加常规普遍的现象,汉代的铜器、绿釉、陶器的这种造型是比较常见的。这就让我们有点疑惑了,这种在唐代的时候被当作酒器使用的器物,那到了宋代怎么就变成香炉了呢?

其实,这和一个叫“吕大临”的人有很大关系,此人也就是陕西西安吕氏家族墓的主人,他是北宋的金石学家,他根据发现的那些青铜器,做了很多这方面的归纳总结,然后推广这个事情,编了一本《考古图》,他在书中把这种三足的桶状的器物叫作“奁”,书里面有张配图,是一个器物上面带了一个凤纽的盖子,将这个盖子称为“凤奁”,宋代的人们是非常崇尚金石学的,他们做了许多仿古造型的新产品,开发了不少新的功能出来。不少人并不知道这种器物造型以前叫作“樽”。在金石学家吕大临的推动下,后来所有人都将这种器物叫作“奁”了,宋人们突然之间把唐代酒樽的用法变成了香炉的用法,奁炉便应运而生。

千年瓷都景德镇何日再现辉煌?


中国著名瓷都江西景德镇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其精妙绝伦的陶瓷自古闻名中外。而今,景德镇的陶瓷发展状况如何?记者近日到该地采访,感触不浅。

目前,景德镇除少数大陶瓷企业有一定的规模和品牌影响力外,许多企业资产规模普遍偏小,效益规模不够;一些陶瓷品牌虽然市场铺得大,但占有率不高,知名度不大,被戏称为“家门口的状元”——在本省本地颇具知名度,但放在中国甚至全球的大背景下就鲜为人知了。

景德镇历史上以艺术瓷、陈设瓷为主,一件高档艺术瓷价钱很高,可是艺术瓷的创作需要深厚的艺术功底,耗时良久、产量稀少。产业要做大做强,不仅需要将艺术瓷、陈设瓷的传统特色发扬光大,更迫切需要大力发展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日用瓷和建材陶瓷。

在日前举行的第三届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媒体见面会上,景德镇市市委书记许爱民告诉记者:落后是不争的事实。

景德镇人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现实:千年瓷都并没有为当地带来与其名气相称的经济效益。目前,景德镇的地方经济支柱已经让位给以昌河、华意为代表的机电工业企业了。

景德镇市的有关资料分析显示,与中国其他陶瓷产区相比,业现已全面落后,发展势头不及广东潮州,总量规模仅相当于江苏宜兴的一半,产业特色不及湖南醴陵,陶瓷产品出口意识不及河北唐山,建筑卫生陶瓷不及广东佛山、山东淄博,优化产业集群思路不及福建德化。全市陶瓷年产值长期徘徊在十亿元人民币以下,而在广东南海,仅新中源建筑陶瓷厂一年的产值就达到了二十六亿元。

景德镇虽然有部分企业的陶瓷产品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大多数企业的产品仍属于中低档产品,外观质量差,花色品种和器型格调单一。景德镇长期只有产地的概念,而没有形成产业的名牌效应,极大制约了日用陶瓷产业的健康发展。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景德镇制瓷基本上由国营瓷厂一统天下。改革开放以后,景德镇的陶瓷产业进入混乱的状态,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十大瓷厂”风光不再,成千上万家技术含量低下的小作坊诞生。私营业主在经营过程中往往唯利是图,粗放式的经营与管理对“景德镇”的品牌形象是一种严重破坏。景德镇瓷业衰落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营销方式的落后,有很多陶瓷私营业主热衷于“展销”,而说白了,这种展销就是地摊式销售。

目前,为了重振雄风,景德镇市提出了打造“景德镇”大品牌的概念。一九九九年,国家商标局正式签发了协会申请注册的“景德镇”牌商标。近年来,该市采取多种举措发展陶瓷业,吸引海内外资金投资景德镇,扩大在海内外的影响力。业内人士希望,有过辉煌历史的千年瓷都江西景德镇,能尽快重振昔日的辉煌。

怎么鉴定宣德炉?


怎么鉴定宣德炉?宣德炉是明代宣德年间铸造的焚香用具,通常用于宫廷、寺庙、权贵之家烧香、拜佛、祭祖神。宣德炉基本形状为敞口、方唇或圆唇,颈矮而细,扁鼓腹,“了”形耳或兽形耳,铭文年款多在炉外底部,与宣德瓷器款相似。如“宣”、“宣德”、“宣德年制”或“明宣德年制”。

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下宣德炉的鉴别方法

第一、观其形,定其名。若宣炉炉体本身符合宣德炉谱上的某一种形式,就有一与之相对应的名称。主要有鼎彝炉,乳炉,鬲炉,敦炉,床炉,钵炉,洗炉,筒炉等。若炉谱上无此式样,就不会有与之对区的名称。无尽称之炉则不必考虑其为真宣炉。

第二、观其底足之铜是否精细。精细之铜说明是经过多次反复精练的结果。若粗劣之铜绝不是真宣炉。对于品相完整的宣炉,我们只有从其底足方能看到其铜质精细或粗劣的程度。而对颜色剥落的宣炉,我们就可以直接从炉体本身上观察到铜质粗细精劣的程度。中国历来炼铜之精者,以宣德铜炉为第一。故真宣炉铜质必精细。

第三、观其作工。宣炉之作工极规律匀整。虽今日用机器仿制,也做不出其规律匀整的式样。

第四、叩其炉,闻其声。普通之铜经过四炼即现珠光宝色,若经六炼,每斤只可得半斤。据记载,中国古代最知名的“干将”“莫邪”二剑所用之铜皆经六炼。而宣炉所用之铜,属于优质风磨铜,一般大都要经过十二炼,这才会宝光外现。经十二炼,每斤只可得四两。用这样优质的精炼之铜铸之炉,用手叩之,所发出金石之声,任何它器不能比拟。

第五、观其图和炉形是否对应统一。据记载:各种炉形都铸刻、雕镂有一定的头像和图形。且都处于炉身的不同部位。若炉体本身高大且周围呈大平面或大圆面,其头像在四周的平面或圆面上。若炉低矮,且四周面小而又不是平面或圆面时,其图形在底部。如鼎彝炉、筒炉等,其图像在四周的炉外壁画上。而乳炉、钵炉、床炉、洗炉及敦炉等,其图形在其外底部。另据记载,中国自唐以来,各代的铜器、陶器、铁器、瓦器和瓷器的式样都是根据“三代”时期和“秦汉”时期的式样制作的。宣德炉也不例外。宣德炉的式样若采用“三代”时期的格调,其图像图形一律铸雕龙。若采用“秦汉”之风采,则一律铸镂凤。而四周炉外壁画上铸雕的龙和凤都是正面头像。且对应的两面为雌性。另外对应的两面为雄性。而在底外部铸镂的龙和凤则为全身图形,且系一雌一雄。无论是四周的正面图像,还是反部的全身图形,皆栩栩如生。尤其是底部的全身图形,铸刻雕镂的唯妙唯肖,真可谓活龙活现,且图像和图形皆与炉色等旧。

第六、称其轻重,量其大小。按史书记载,宣炉的每种炉样都有一定的尺寸大小。有一定的口径、腹径、底径,有一定的耳高、身高、足高。而且每种炉样都有其精确的重量。宣炉其它可伪,唯有重量不可伪。重量一律按斤、两、钱来计算,而斤、两、钱则是以过去的十六两秤为准。其精确度可以精确到现在的克。当然,现在鉴别时可以有少量的耗损和增添的余地。

第七、观其色。以颜色鉴定真假宣炉,历来都是文物学家的观点。然而,岂不知经过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有的宣炉上的颜色早已剥落。有的是人为的原因而致使真颜色剥落。在宣炉的制作过程中,除加金银等多种贵重金属外,还要经过多次反复精炼,使其分子结构极为紧密。名为铜炉,而买为铜与金、银等的合金炉。有的因长期埋入地下,受潮受腐蚀而致使其颜色剥落。这样的宣炉根不无颜色,然而却是真正的宣炉。如何鉴定颜色剥落的宣炉呢?据史书记载,宣炉铸成后,先在水银加磨光宝粉中浸泡数十日,用水跟将铜炉薰透入骨,再经烧炼,使其颜色显得分外美观。根据此点,就要看炉体表面是否有水银浸泡过的迹象,然后进行烧炼。若是真宣炉,其颜色尽可重新表现出来,目色泽桑润,其光在内而宝色外现。若颜色不能复原,当不必视为真宣炉。

最后一点就是宣炉的款识。款识是很复杂的,但总的来讲,凡大器,一般六炼之铜者,底有“宣”字。中型之器者,底有“宣德”或“宣德年制”字样。若是精巧之器,凡十二炼之铜者,度部皆为“大明宣德年制”字样。但凡德字,心上均无一横。而制字皆为“掣”字。“宣”和“宣德”字样均为隶体字,而“宣德年制”和“大明宣德年制”字样均正楷方体字。两者中间,前者为刻款,而后者为铸款。真宣炉之款虽有刻铸之不同,然皆字字完整,款地明润,排列紧凑,决不稀拉松散,且款之色与炉身同色。若款色与炉色不符,非真宣炉也。

失传之宝精品松花石砚重现风采


失传之宝精品松花石砚重现风采

松花石砚自清末后因百年战争的缘故销声匿迹,失传已多年,直至1979年发现旧矿,使这一瑰宝重现光彩,才能不断推出新品种。松花石砚以“松花静水”、“松江荡水”、“绿静”最为名贵,以“龙眼”、“凤眼”、“赤柏纹”、“紫袍绿带”最为奇特。它的重生,博得中外书画家、收藏家的一致赞誉。日本书法家则把它誉为“东方至宝”。毛主席曾用松花石砚作为国家礼物,送于外国友人。

精品松花砚求过与供

随着时代发展,近30年来,松花砚在继承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现代风格,转变为以欣赏为主,实用为辅的设计理念,以自然型和随意型为主导款型,以山水、花鸟鱼虫、历史人物、民间传说、寓言故事、神话图腾等古典题材为创作源泉,并融入了现代风景名胜、当代名人肖像等新的时代气息。

朝园文化收藏品市场盛清气象松花石砚馆负责人郝宁宁表示,自己馆藏砚台都是精挑细选上品松花石砚材,利用松花石俏色变化多端精美设计,高级工艺美术师纯手工制作。目前市场受欢迎的松花砚一是纯手工高仿清朝宫廷砚,二是具有文化品位的把玩砚,三是俏色巧雕大师作品,四是按个人喜好私人定制的专属松花砚,五是巧夺天工自然随形砚。

中华传统工艺大师张彦江表示,由于松花砚作为吉林省的特产,常作为珍贵礼品送给友人。“目前在一级市场,精品松花砚常常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它已经作为收藏新门类,逐渐成为藏家收藏的焦点。”

随名师加入升值幅度大

随着时代发展,中国文房四宝走入千家万户,松花砚变成了必不可少的收藏把玩与投资之选。松花砚从几千至几万,甚至上百万,价格差距较大,什么样的松花砚适宜收藏与投资?丁安徽指出,目前松花砚的价位尚处于价格洼地,收藏有潜力雕刻师的松花砚作品,未来具有较大升值空间。“如果从投资角度来看,这就需要藏家独具慧眼,对于雕刻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方才不会走眼。若从收藏角度来看,符合自身气质而自己又颇为喜爱的松花砚即可。由于松花砚具有艺术性、稀有性、历史性等多种因素,张彦江认为,目前松花砚逐渐成为产业模式,未来还有挖掘空间,“很多名家大师还没有进入松花砚的雕刻创作中。随着这些大师的进入,会产生很多惊人的艺术作品。

松花砚为清代皇家御砚

千百年来,中国历史上民间文人墨客推崇四大名砚: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有一种砚,虽位不在列,却不逊于此,但是被誉为“砚中官窑”出身即为清代皇家御砚,它就是松花砚。

据了解,在二级市场拍出的清代年间松花砚价格已然不菲,在2011年保利春季拍卖会中,一方“清康熙松花石雕苍龙教子松花砚”就拍出了345万的高价。由于松花砚曾为皇宫专用,民间不得流传,因此存世量甚少。但是,1979年在吉林省,人们又重新找到了松花石原料,使得这种曾经的皇室至宝可以再现民间得以传承。随着时代发展,近30年来,色泽丰富、造型精美的松花砚逐渐在一级市场广泛流通。

在艺术品市场上,不同的松花石砚也有不同的标价,有些七八万元成交,有些却仅有几百,但都无人问津。这就是作品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收藏价值不同。松花石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每位制砚者都要珍惜,不能因为自已的原因,浪费这种宝贵资源。

失传千年的青瓷工艺重现


青瓷在世界陶瓷界中获得了首个“非遗”称号

昨天是世博会浙江活动周的最后一天,很多参观过浙江馆的人都对馆内最核心的那个青瓷大碗印象深刻。这个直径8米多的龙泉青瓷大碗,不仅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浙江印记,更让有着千年历史文化的国粹——龙泉青瓷,携着世界陶瓷类首张“非遗”名片,在这个全球盛会上备受关注。而世博会中国元素活动区的瓷坊里,更有9位青瓷艺术大师轮番进行现场表演并与游客互动,让千年瓷韵成为一段可以触摸到的历史。

世博会上瓷坊人气最旺

青瓷被西方人称为“雪拉同”,在世界陶瓷界中获得了首个“非遗”称号。

很多人听说过龙泉窑,知道它是中国陶瓷史上烧制年代最长、质量最高的名窑,却对这有着千年历史的国粹并无多少了解。世博会上青瓷艺术大师们的现场表演,让大家有机会亲近这千年古瓷。

在世博会中国元素活动区的瓷坊里,总是人头攒动。因为徐朝兴、毛正聪、张绍斌、徐定昌、陈石玄根等9位青瓷艺术大师,正在世博会上“秀”绝活呢。

大师们先后在瓷坊现场表演拉坯、刻花、修坯、跳刀等传统制瓷技艺,向海内外游客展示全球陶瓷界首张“人类非遗”名片的独特魅力。

大师现场表演活动为期1个月,每天都会安排1位大师,三天一换。为吸引人气,瓷坊还安排了青瓷大师与游客的互动节目,中外游客可以亲身体验制瓷技艺,自已动手制作陶瓷。

热爱青瓷技艺的游客来了一拨又一拨,大师们常被中外游客围得水泄不通。既要为游客做解说,又要指导制瓷技艺,大师们忙得不亦乐乎,纷纷表示能有机会代表龙泉青瓷的制瓷者到世博会现场展示技艺感到自豪,要向游客展示出自已最高的制瓷技艺。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世博上海演播室”也对此作了现场直播报道。

失传千年的“冰裂纹”重返人间

这次在世博会上亮相的青瓷艺术大师,一个个都身怀绝技。其中一位青瓷艺术大师陈石玄根,就曾让失传千余年的青瓷冰裂纹釉重返人间。

龙泉青瓷“哥窑”为中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所产带有裂纹青瓷器皿为世所珍,釉面布满龟裂的纹片,通常称之为“井片”,它是龙泉青瓷“哥窑”产品独有的装饰风格。

“哥窑”产品釉面出现裂纹,实际上是一种缺陷,却被制瓷工匠巧妙地用来成为装饰纹,而且效果奇特、精美绝伦。根据釉面纹片的不同形态,裂纹分为冰裂纹、蟹爪纹、牛毛纹、流水纹、鱼子纹、百级碎等。

据史料记载,“冰裂纹”在龙泉“哥窑”产品的各种纹片中排名首位,素有“纹是冰裂为上”的美誉。因其在烧制中独特的效果,其纹片如冰破裂,裂片如鱼鳞,层层叠叠,最多可达十余层,世上只有龙泉出产,深受人们钟爱。由于其制作工艺复杂,该技术已失传一千多年,传世作品也十分罕见。

重现古代冰裂纹青瓷珍品,挖掘、抢救龙泉青瓷遗产一直是陈石玄根的心愿。

作为龙泉古窑研究所所长的陈石玄根,组织成立了一个技术攻关小组,开展技术攻关活动,不断进行试验,攻克了一道道难关,历经6年努力,终获成功。

在日本东京陶瓷博览会上陈石玄根大师精心制作的龙泉青瓷冰裂纹釉青瓷作品,技惊四方,参观者赞叹不已,使失传千余年的青瓷冰裂纹釉重返人间,获得新生。

创新让千年古瓷添新彩

陈石玄根出生于青瓷世家,祖父陈福财就开始烧制青瓷,陈石玄根的父亲陈裕行制作的青瓷在海内外已颇有名气。祖传绝技加上自已的勤奋刻苦,46年的瓷艺生涯,使陈石玄根练就了一手釉水配方、设计成型、原料加工、窑炉烧成等青瓷制作本领。

一位著名的国际艺术大师说过:“艺术最大的进步就在创新,没有创新,艺术就没有生命。”而龙泉青瓷千余年来,大件作品的烧制在工艺上一直难以突破,陈石玄根在继承古瓷艺的基础上,经过30余年潜心研究,终于突破了大件龙泉青瓷制作的三个难题。

首先他是对青瓷坯料加工工艺进行了全面改进;其次是釉料加工工艺;三是哥窑釉成色配方。青瓷原料、釉料、釉成色配方工艺的突破,为制作大件龙泉青瓷奠定了基础。

陈石玄根大师大件龙泉青瓷的制作成功,使龙泉青瓷这颗古老璀璨的明珠,又增添了新的亮色。

陈石玄根又对青瓷大件产品的设计烧成工艺进行了创新。由他设计的“‘青瓷’80厘米迎宾大挂盘”、“1.4米特大梅瓶”、“48厘米特大茶壶”三件作品。被誉为龙泉青瓷盘、瓶、壶产品的“三大王”(最大件)。其中,陈石玄根用了3年时间精心研制的“‘青瓷’80厘米迎宾大挂盘”,荣获杭州西湖博览会“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赛银奖”。20只挂盘是龙泉青瓷有史以来烧制成功的最大挂盘,作品既古色古香,又具现代气息,被评委及陶瓷界称为“当代国宝”。而“48厘米特大茶壶”造型优美古朴、新颖巧雅,形态端厚玉立,釉色纹片拙朴自然,荣获了全国第六届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二等奖。

明清乳足炉的演变


几千年来,香炉作为礼器用于祭祀、拜佛、尊仙、焚香之用,时至今日仍是宗教界及民间不可缺少的五供之一。制作香炉的材料丰富、样式繁多,有三足、四足、五足、葱管足、鱼耳、鼓钉、莲瓣、奁形、八卦、钵式、筒式及仿青铜鬲、鼎等式样,不胜枚举。

作为香炉家族中的一员,乳足炉的出现,最早在明代中期,以景德镇及德化窑所产为大宗,器型为唇口外侈、束颈、扁圆腹,下承三乳足,明代乳足多为实心短粗敦实。清代乳足中空呈半球状,内侧下端有透气孔,各时期乳足炉的形制变化主要体现在炉的口沿及腹部。早期为唇口外侈、束颈、扁圆腹、底承三乳足。到了万历天启时,变为敛口扁圆腹,下承实心三乳足,此器型一直延续到明末。到了康熙时,乳足炉的形制基本与早期乳足炉相近,但腹部更显丰圆饱满,器型显得敦重浑厚,到了雍正乾隆以后多呈敛口、圆弧腹、底呈三乳足,此器型一直延续到清末。在烧造工艺上,明代采用垫烧底圈内施釉,足端无釉。清代器底圈内无釉,显洁白胎骨,多有细密同心圆旋文,三足满釉采用裹足托烧。

下面介绍的是笔者家藏康熙及雍正时期的乳足炉,它们形制大体相同,其制作精细,釉色鲜明,气度非凡,从中可以找到不同时期乳足炉形制上的变化。

追溯香炉的发展历史和演变过程,是漫长而悠久的,从中可以充分说明,香炉是适应我国古代人们日常生活或者结合传统的节令风俗和婚嫁喜庆,以达到美化生活和寄托自己理想的目的。

明 永乐黑釉罗汉炉


明朝永乐大帝朱棣在位22年,国力强盛,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对外交流频繁,郑和七下西洋极大地促进了中外文化与贸易往来,大大推动了制瓷工艺的进步,在继承元瓷工艺的基础上,又有创新。

朱棣是一位凭借战争夺得皇位的颇受争议的皇帝,他文韬武略,足智多谋,惜才爱才,又小肚鸡肠,设置东厂,开创宦官干政先例;同时他又是一个十分重视细节的人,处理朝政极为谨慎。他追求完美也反映到瓷器制作上,要求器物规整,不许马虎,这一时期的瓷器制作可以说是明代最规整的。永乐年间以出产“甜白釉”而著名,我们今天见到的这个永乐黑釉罗汉炉,胎骨与甜白瓷完全一致,规整大气,十分罕见,要不是我在景德镇珠山御窑亲眼看到出土的黑釉瓷器,绝不敢相信此为永乐器物。

明永乐黑釉罗汉炉,高7.6厘米,直径17.2厘米,内口径13.3厘米,鼓腹、束颈、圈足。炉身光洁,中腰一段呈乌金釉,釉光可鉴,同时朝口沿和炉底上下两方面折射,釉色由深黑变为褐色,中间还有自然交叉的过渡,轻重相间,浓淡相生,疾缓相调,使原本较为沉闷的黑色具有了生命,活了起来。炉口沿为满釉,平口沿中间施黑釉,两边为褐色釉,但衔接得天衣无缝,釉色能做到如此这般自然,可谓极也。内壁施半釉,留有一圈乌金釉,露胎处可见拉坯痕迹。炉底为外撇式八字形浅圈足,露胎,瓷土洁白细腻,偶有泛火石红斑,修胎平整精细。底部还挖有一条凹边,富有立体感,以手拭之颇为锋利。胎体的衔接痕几乎看不见,可见工匠制作之精细,而元朝与明初时器物的接口则相对较为明显。

在瓷器上书写帝王年号款识,始于永乐,均为四字篆书,笔法特点为折角处浑圆,起落处尖细,字体结构紧凑,显示了永乐大帝特有的审美情趣。当然,景德镇珠山御厂故址也出土大量不带款的器物,可能是因为刚开始使用纪年款,人们还不习惯所致。

人们将此造型器物称为罗汉炉,与我国传统的佛教文化有关,因为这种香炉的形状与和尚化缘的钵相似,故民间称此类形状的香炉为罗汉炉。有一次,在与一位高僧谈论罗汉时,我说,用现今的职称打比方,罗汉为讲师,菩萨为副教授,佛为教授。只要肯修炼,就能得正果。放下屠刀,立地也能成佛,佛教真的有很大的包容性。这位高僧对我这通俗的比喻表示认同。罗汉,为阿罗汉的简称,最早从印度传入我国的是十六罗汉。罗汉有三层意思:一说可以帮人除去生活中一切烦恼;二说可以接受天地间的人天供养;三说可以帮人不再受轮回之苦。

明永乐黑釉罗汉炉,见证了明代瓷业生产的水平。景德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以创新的激情,成为全国制瓷中心,赢得了“瓷都”的桂冠。各地制瓷能工巧匠先后流向景德镇,“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景德镇一枝独秀,铸就了景德镇瓷业的千年辉煌。

南丰白舍窑:瓷中之玉重现活力


南丰白舍窑:瓷中之玉重现活力

核心提要:南丰白舍窑曾是宋元时期“江西五大名窑”之一,蕴藏着丰富的瓷文化,然而由于一些历史原因,一直未被世人所知晓。近年来,江西南丰县加大了白舍窑瓷文化的发掘、研究和宣传力度,并把其作为一种文化产业予以扶持,使这一地方文化涣发出新的光彩——

古瓷精品遭遇遗憾

对于白舍窑瓷器收藏爱好者胡日辉来说,最“窝心”的事莫过于2006年夏参加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的那场经历:那次,他带着一对收藏多年的白舍窑葵口茶盏参加现场“鉴宝”,茶盏一经亮相,就得到专家鉴定团的称赞,却没想到被专家们认定是景德镇湖田窑的瓷器,这让他遗憾了好一阵子。

2007年秋,江西电视台《家有收藏》栏目组走进南丰,拍摄有关白舍窑的专题片。节目制作后,在江西电视台二套黄金时段连续播出一个星期。摄制过程中,随行而来的原景德镇古陶瓷研究所所长、《家有收藏》栏目瓷器鉴定专家赵曰斌起初对白舍窑瓷器并不知晓。在鉴赏了几件宋代白舍窑瓷器后,才被其温润晶莹的特质所折服,赞口不绝,连称可与同期的景德镇湖田窑瓷器相媲美。

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白舍窑,其遗存的瓷器被专家们看好,其声名却又不被专家们知晓,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千年历史不输景瓷

白舍窑起始于晚唐五代,兴盛于北宋中期,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据该县博物馆馆长揭小华介绍,白舍窑以烧制青白瓷(影青瓷)而著称,制作工艺精湛,产品不仅销往国内市场,还远销日本等东南亚地区,得到官方的大力扶持。在元代蒋祁《陶纪略》一书中就清楚地记载:“谓与景德镇竞争者有白舍窑也”,可见当时白舍窑制瓷工艺水平之高、产销之旺。历史上也因此把南丰白舍窑与景德镇窑、吉州窑、洪州窑、赣州七里镇窑并称为“江西五大名窑”。建国初期,白舍窑遗址被列为江西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出土的葵口碟、梅花盏等瓷器被北京故宫博物馆收藏,曾在英国伦敦举办的“中国出土陶瓷展览会”上展出。至今在白舍镇白舍村保存着古窑遗址34座,窑体堆积物20余座。

白舍窑瓷器胎薄而白、质密而坚、釉色晶莹,有着“瓷中之玉”的美称,种类多为日常生活用品,其中不乏精致的高档瓷器,如莲花瓣的温酒壶,弧形葵口划花碟、茶盏等,还生产青釉台灯、粉盒、瓷枕、堆塑瓷俑、佛像、祭祀供器、墓葬器等;在制作工艺上,白舍窑从淘泥、制坯、梳篦划花到最后烧制成精美瓷器,工艺繁多,图案装饰简洁却不单调,迎合了当时人们平淡自然的生活情趣,深受百姓喜爱,这也为白舍窑的发展带来了机遇,鼎盛时期,白舍窑建有窑口99座,整个窑区绵延2.5公里

,场面异常壮阔。

然而,制瓷业的发展需要优质瓷土作支撑,由于当地瓷土储量不足,加上运输条件有限,至元末时期,白舍窑陷入了瓷土资源严重匮缺的境地,许多窑户停工停业,有的远走他乡谋求发展,于是在与景德镇窑的竞争中,白舍窑逐渐败落下来。

明清时期,白舍窑也曾有过散户生产,但终究未能形成规模,白舍窑从此掩藏在历史的烟尘中。

重振辉煌会有时

白舍窑瓷器的制作工艺和器形特征反映了一定时期社会的多元文化内涵,有着极大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为重振瓷文化,该县成立了白舍窑瓷文化研究会和瓷品收藏协会,通过对白舍古窑遗址的研究,举办瓷器鉴赏展示和瓷文化研讨会等活动,不断挖掘白舍窑瓷文化的内涵。该县还划拨专项资金,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邀请有关媒体对白舍窑瓷文化进行专题宣传,扶助白舍窑瓷器收藏爱好者参加国内各种形式的瓷器鉴赏展示活动,以提高白舍窑在国内外的知晓率和认可度。前不久,在苏州举办的“古玩世界第四届研讨会”上,该县瓷器收藏爱好者张符龙带去的数十件白舍窑瓷器标本被与会者抢购一空,5件藏品在鉴赏拍卖中拍出了高价。“现在白舍窑瓷器得到广大藏友的认可,收藏白舍窑瓷器已逐渐成为收藏界的一个热点。”张符龙如是说。

为恢复发展制瓷业,该县有关部门已把陶瓷生产作为一项经济发展项目,整理出一套白舍窑制瓷生产工艺,组织人员到景德镇等地学习考察,目前遴选瓷土等相关工作已经启动。相信不久的将来,制瓷业会成为该县又一个经济增长的亮点。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炉山不夜”何日重现?》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炉山不夜”何日重现?》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不同时期瓜棱形瓷器鉴别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