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紫砂名家传(三)

黄玉麟(1842-1914年),原名玉林,曾用名玉麐。宜兴蜀山人,为清末著名制壶艺人。从师邵湘甫,三年即青出于蓝,善制《掇球》、《供春》、《鱼化龙》诸式,精巧而不失古意。又善制假山,得画家皴法,层峦迭嶂,妙若天成。因受吴大澄和顾荣林之聘,玉麟得以观彝鼎及古器,艺日进,名益高。晚年每制一壶必精心构撰,积日月而后成。笔者就所访、所知,浅析玉麟壶艺风格及成艺过程,如有疏漏,仅请方家指正。

鱼化龙迷 迷鱼化龙

黄玉麟,清道光二十二年(1843年)出生于江苏丹阳县城,原名玉林,因避战乱,于六岁时迁居宜兴蜀山,七岁丧父,由母亲邵氏抚养成人。玉林长至十三岁(1856年),生活所逼,母邵氏托远亲制壶艺人邵湘甫收玉林为徒,走上从艺道路。邵湘甫,蜀山紫砂艺人,以制粗货(一般日用壶、盆、罐)为业,壶艺并不十分出色。而邵湘甫对门人家,却是蜀山细货好手汪升义家。汪升义的祖父,人称汪胖子,是个制壶艺人,以花货竹器闻名于世,并与上袁村邵家交好,得一邵氏祖传《鱼化龙》壶吃茶,玉林为壶所吸引,总是偷眼看《鱼化龙》,盯住不放,并在闲时串至汪家,听汪胖子谈山海经。玉林聪明也机灵,很得汪胖子欢喜。邵湘甫倒不阻止。

玉林跟邵湘甫所学茶壶款式,主要是《仿古》、《掇球》之类,师徒每日要赶二十把才能休息,壶并不讲究。至半年过去,玉林就开始脱手做活,干完活还要上窑烧成,很是辛苦。但玉林心心念念想着《鱼化龙》壶。有一段时间,玉林竟然在师傅邵湘甫睡觉后,偷偷摸摸来到工场泥凳头,点盏油灯,凭着记忆,捏塑《鱼化龙》茶壶,却总不能成功。捏捏毁毁,也不知学做了多少时日。

年底空闲,稍有时日,玉林每每借口上汪胖子家,有时玩玩,有时看看,有时汪胖子戏谑他︰「你这小鬼,一天到晚打我鱼化龙的主意,莫非想要偷壶?」玉林大胆坦诚,说出自己想学《鱼化龙》茶壶,汪胖子一巴掌,打得玉林眼冒金星,还骂他想得轻巧,凭我汪胖子几十年功力,还做不到这等功夫的《鱼化龙》!巴掌打过,汪胖子却又大发慈悲,教他说︰壶不是看出来的,要尺寸,要仿样,要专门工具,并叫玉林空闲时跟他学画图样。

玉林讨得汪胖子欢心,有空闲就画画图样,主要是照汪胖子的《鱼化龙》茶壶画。至学艺第三年,玉林瞒着师傅邵湘甫,在工房里偷偷做起一把《鱼化龙》茶壶。满师之日,玉林将做成的《鱼化龙》壶作为礼物献给邵湘甫,一时赢得「青出于蓝」的声誉,玉林也赢得一个雅号,时人称他为︰「鱼化龙迷」。

卅年磨砺 终成名家

玉林满师后,因已能做紫砂细货生活(花货类塑器),声誉反倒超过师傅邵湘甫。但由于多年战乱,窑场不景气,玉林和母亲邵氏生活很艰苦,往往是有了上顿没下顿。而且往往不能随自己心愿做茶壶,而是随需要为糊口,一会儿做壶,一会儿做瓶,一会儿做罐。但玉林一有闲时,总要做自己喜爱的《鱼化龙》茶壶。

二十岁之后,玉林改名玉麐,并开始在茶壶上使用「玉麐」印章。至成家立业,虽一贫如洗,但他在紫砂陶艺上的追求和探索并没有停止。

进入中年,玉麐技艺趋向老练。一个偶然机会,有个窑户叫他配只《鱼化龙》茶壶的壶盖。他一见这把《鱼化龙》茶壶的壶伸,眼睛一亮,就是初学艺时汪胖子使用过的那种邵氏祖传《鱼化龙》壶。《鱼化龙》壶做得实在神妙,壶成圆球状,通身以规则的海水波浪纹组成,纹浪活泼,富有动感。后浪中一面龙头探出,张口睁目,似玩珠状。另一面鲤鱼跃出,头尾相翘,相映成趣。玉麐见是心爱之物,便根据这把《鱼化龙》的造型特点,设计出几种《鱼化龙》壶盖款式,一边配盖,一边观察,一边用心思。在配盖的过程中,他细细仿样,并经常在睡梦中突然惊醒,似乎到达如痴如狂的地步。

玉麐配盖成功,窑户甚为满意。当时蜀山已经开始兴起仿古之风,窑户向玉麐继续订制《鱼化龙》壶。他不满足仿别人的样,就自己打出了新样。壶更圆纯玉洁,整体丰满,壶身的海浪在规则中行云流水,龙头更威武尊严,龙身扭曲变化,张口睁目中吞玩宝珠,敞开的两根龙须亦格外引人注目。鲤鱼图案随着龙的神气而更显精神,强化了「鲤鱼跳龙门」主题。龙腾鱼跃,十分生动。壶盖亦如壶身统一格调,连体海浪自然相融,壶钮是一立体龙头,伸缩自如。浪花翻卷胥出成流,龙尾延伸自然为把。玉麐新样《鱼化龙》一出,窑场轰动。因《鱼化龙》圆润似玉,故有人赞誉玉麐为「玉麒麟出世」,以「玉麒麟」直呼其名。于是,玉麐遂改名为「玉麟」。

黄玉麟一举成名,《鱼化龙》亦不断翻新,其龙,鱼图案雕饰为玉麟一绝,成为传统经典作品之一。观其宜兴紫砂工艺厂的黄玉麟传世佳作《钮鱼化龙》壶,为这一时期的佳品之一。

《钮鱼化龙》,高10.1公分,口径7.5公分,材质紫红,泥质润腻,底款为「黄玉麟」印款。整体呈圆浑状,壶身云纹、海浪纹顺畅柔和,交替辉映,简洁明快。龙的形象威武粗犷,神态逼真。鱼的形象自然生动,吉利福康。壶流、钮自然过渡,精工巧制,莹洁圆湛,妙若天成。雄威而不失俊美,俏丽而不为人工做作,大雅丰姿,古色古韵,是黄玉麟精湛技艺的充分体现,也是黄玉麟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

壶家妙手 海内誉隆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黄玉麟受聘于大收藏家吴大澄府上为其仿古创新,精品迭出。吴大澄历任广东、湖南巡抚,喜收藏、爱古董,常请紫砂名手至府中作壶,壶底钤「○斋」阳文篆书款。

黄玉麟至吴大澄府上,先模仿吴府收藏的钟鼎及古陶器。其后,又为吴大澄所藏的失盖供春《树瘿壶》配盖。因黄玉麟将《树瘿壶》误以为《木瓜壶》,故配的壶盖款式为「木瓜」式样。后为民国收藏家黄宾虹所识,并请裴石民重为其配盖,留下一段佳话。

吴大澄收藏的失盖供春《树瘿壶》从何而得,据《阳羡砂壶图考》载述︰「旧存沈树镛(韵初)家,继归吴大澄,后归费念慈……」吴大澄是从沈树镛收藏处转而得来。黄玉麟为吴大澄所收藏的失盖供春《树瘿壶》配盖,并仿制成功,所仿的供春《树瘿壶》均于壶盖内钤「玉麟」小方章阳文篆书印款。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有一些人把历史上传世的供春《树瘿壶》跟黄玉麟仿制并钤「玉麟」款的供春《树瘿壶》混为一谈,并武断地说供春《树瘿壶》式「实为黄、吴两人合作构思创制出来的。」以此否认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配盖传器供春《树瘿壶》,是毫无根据的,也是有失公允的。

黄玉麟仿制成功的供春《树瘿壶》现藏宜兴紫砂工艺厂。壶高11.5公分,口径6公分,材质段砂。全身作老树瘿状,凹凸不平,把类树根,古朴凝重,圆纯端庄,为仿历史供春作品的佼佼者之一。

黄玉麟在吴府受到厚遇,有条件、有时间,在壶艺上追求与探索,因而除了制作技艺上十分讲究,对材质配置亦十分讲究起来。黄玉麟自行配置成功的铺砂「雪花泥」,为泥中珍品。

《雪花提梁》现藏宜兴紫砂工艺厂陈列室,《雪花提梁》用纯手工拍打成型,壶盖钤篆书小方印「玉麟」,壶底钤篆书方章「○斋」。材质为紫红泥铺砂。颗粒匀而稠,大小适宜,疏密有致,无漏砂、夹砂、缺砂之嫌。砂面光洁,周边清爽,无明末清初铺砂凹凸不平感或浆面覆盖感。雪花如纷纷扬扬的雪花漫壶飞舞,煞为壮丽,为铺砂工艺中罕见之极品。壶体浑厚朴实,口盖紧密,制工严谨,提梁虚实恰到好处,适宜把玩。《雪花斗方》纯手工镶片嵌成,端庄工整,同一材质,同一效果,同一印款,为壶界所推崇。显示了黄玉麟的艺术功力和高超技艺。

三年后,黄玉麟载誉归乡,吴大澄派人送来吴氏亲自订制,亲自书写的红木横匾一块,尚书「壶家妙手」四字,用阳文篆书描金,后有「麐斋」「吴大澄」之署款,高高挂于黄玉麟家正门中堂,为宜兴紫砂争来荣誉,为宜兴蜀山陶乡人民争来荣誉,至今传为美谈。

精工巧制 妙创假山

黄玉麟自吴府仿制古铜鼎和古陶器以后,技艺日进,名声誉高,也由于吴大澄亲送「壶家妙手」匾额,黄玉麟更是锦上添花。进入盛年,黄玉麟技艺愈深,造诣愈深,每制一壶,必反复斟酌推敲,精心构撰。所制《掇球》、《鱼化龙》,泥色莹洁,外观纯雅,格度浑厚,脱尽清代纤巧之气,很受鉴赏家珍爱。

黄玉麟身材高大,性格落拓不羁,无子女,仅妻子相伴,居住在蜀山桥北堍小瓦房的水龙宫内。他为人正直,以艺立品,其壶每把售二两银子,须到穷乏之时,他再制作。否则,虽出价数十两,仍不能得到他所制之壶。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黄玉麟所创制《弧菱壶》为其代表作之一。《弧菱壶》壶高8.9公分,口径5.8公分,底款「黄玉麟作」,盖款「玉麟」。泥色似沉香而略带青色,壶形底方肩浑,下宽上收,稳重而雅致。至颈项与口沿交接处再度浑方。三角桥梁顶,简洁大方。四方足托空壶体,呈虚空感,流二弯顺胥,把耳孔与壶身协调一致。线面流畅,菱角清晰而圆浑,适宜把玩。内外处理干净利索,精工细作,严谨而不失古韵。壶一面铭︰「诵《秋水篇》,试中冷泉,青山白云吾周旋。」旁铭方印篆文「吴昌石(吴昌硕)」,壶另一面铭「庚子九秋,昌硕为咏台八兄铭,宝斋持赠,○云刻。」北京故宫博物馆藏黄玉麟同样款识《弧菱壶》一把,只是铭文印款略有变化,茶壶造型嘴口线略有变化。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黄玉麟不幸中风,病愈后双手颤抖不止,不能再制茶壶,为度生计,黄玉麟以制作紫砂《假山盆景》度生。他巧妙利用假山大而空的特点,以雕镂为工艺技法,或宝塔形,或千仞形,或险峰形,或悬崖形,或用二片山崖组成「一线天」,或抠空断块,层层迭迭;或高耸挺立,奇峰迭嶂。由于黄玉麟的双手颤抖不止,黄玉麟便巧妙构思,利用双手颤抖时的自然动作,或褶皱,或构造,或侵蚀,反而起到一种奇妙的效果,为常人所不能为,使有意追求者反而存在人造痕迹,有生硬感和臆造感。时人称道黄玉麟的创作能力,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这是对中风后患「双手颤抖病」的黄玉麟比较恰当的评价和创制《假山盆景》紫砂陶艺的肯定。

至民国三年(1914年),黄玉麟病逝于宜兴蜀山「豫丰陶器厂」厂房中,享年七十一岁。黄玉麟一生对紫砂陶艺孜孜追求,不倦探索,仿古创新,精工细作,妙若天成。黄玉麟在患病后不能制壶的情况下,创制《盆景假山》紫砂陶艺,是对紫砂业界品种发展的一种贡献。除了对黄玉麟的历史地位及精湛技艺应予肯定外,还应该在人品艺品上写上一页,让后人发扬这种精神,继承传统,使之代代相传。

扩展阅读

历代的紫砂壶艺术


 古,距今远矣;艺,离俗远矣。好古之人,恋艺之君,不愿随波逐流,不肯相信时间可以改变永恒的美。他们寂寞地搜寻,固执地坚守。他们找到了被时间这个永恒而严酷的滤器所淘下的艺术菁华,更找到了古往今来智者雅士同心向往的精神归宿。

历代艺术品正是由于文人骚客们的吟唱歌颂而历久弥新、熠熠生辉。本篇所论之紫砂壶艺术,也正是由于文人的参与而成就辉煌。

在紫砂史上,最早有文人士大夫参与的事例是宋代的苏东坡。他设计了一款“东坡提梁壶”,并有“松风竹炉,提壶相呼”之句。但保守地说,这大概只能算是美好的传说,采信证据不足。有确切史料记载的,应为元末蔡司霑《霁园丛语》里所云:“余于白下获一紫砂罐,有‘且吃茶清隐’草书五字,知为孙高士遗物。每以泡茶,古雅绝伦。”这里罐即壶。

孙高士即元末名士孙道明,号清隐,曾名其居所为“且吃茶处”。今人无缘见此壶。中国古史以确信而著称,既见诸史料,必确有其事。由此可以说,元末孙道明应为文人参与紫砂壶事的第一人了。吴镇(元)在其著作《论画》中有“墨戏之作,盖士大夫之余,造一时之兴趣”,想必,这位孙高士就是这种“一时之兴趣”,于不经意间,偶尔在紫砂壶史上留下了自己的鸿迹。

真正受文人影响并明确有文人参与的紫砂壶制作,应推明代紫砂巨匠时大彬。清吴骞在《阳羡名陶录》中,记有“时大彬喜作大壶,后游娄东,闻陈眉公与瑯琊、太原诸公,诸公品茶试茶之论,乃做小壶”。这里的陈眉公为与董其昌齐名之陈继儒,时大彬作为一个身处底层的紫砂艺人,能与当时艺术界顶尖人物“品茶试茶之论”,可见大彬时名之盛。当然,“品茶试茶”之茶具,定为时大彬所作之大壶。那么这个大壶究竟有多大?可参见明人丁观鹏、文徵明所绘之画作,确实很大。按画作之比例,用现在的眼光看,应有2500C之多。这样的壶使用起来很是不便,很重。

这对“年二十九,取儒衣冠焚弃之,结茅蓖山之阳……诗文虽短翰小词皆极风致”的陈继儒等人来说,肯定是难以接受的。明代是一个保守与前进、严酷(文字狱是其代表)与浪漫并存的非常时代。充满矛盾和怀才不遇是这时文人的普遍心结。结茅山野,超逸脱俗,连诗文都“端翰小皆极风致”的陈继儒,难免会对时大彬提出:要把壶从大改小,做成一把可以一手持之、一手捋须吟诗的雅器,那该有多好。朋友相聚,人手一壶,对合吟唱,岂非乐事?时大彬听从了陈继儒等人的建议,开始改制小壶。

当然,这些小壶的概念并非如今只有100 200CC的小壶。不过,时大彬将壶从2500CC改到了只有300 400CC左右(确切纪年出土的三把大彬壶容量均在300 400CC左右),确实是文人参与后的一大变革。时大彬这一变革,将制壶工艺手法和壶型大小规格基本固定下来,并使流传至今,可以说,陈继儒等人功不可没,是文人参与紫砂壶制作的一个光辉里程碑。

至清康熙、雍正年间,紫砂史上又出现了一位承前启后的紫砂巨匠—陈鸣远。陈鸣远的紫砂制作技艺“年少成名,特以表之”,可以说是一位天才的紫砂艺术家。他年少即成名,固然是其天才、努力的一面;但鸣远之技能数百载而流传至今,仍被视为珍宝,与他和文人常联系、互学习、相结合,亦有着不可磨灭的关系。清吴骞《阳羡名陶录》云:“鸣远名噪一时,其足迹所至,文人学士,争相延揽。”特别值得注意的,这里是“争相延揽”。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当然是彼时文人仰慕、佩服陈鸣远的紫砂技艺,并以为鸣远制器题诗落款为幸事。鸣远先后与陈维崧、汪柯庭、杨中讷、曹廉让等文人相交甚密,在交往过程中,陈鸣远听取、吸收、采纳了这些文人学士对紫砂器物制作的喜爱和偏好,积极地将他们所提奉的意见建议付诸实践,并由此开创了紫砂文房制作的先河。

宜兴的紫砂(三)


(三)基于紫砂器特有的性质,它在历史上多作茶具。紫砂茶具的发展历程,实际上就是紫砂器发展史的基本部分。

宋人欧阳修、梅尧臣等都写过歌咏紫瓯的诗词,或认为紫砂茶具在北宋已经诞生,而且受到上层社会的欢迎。1976年7月,在宜兴丁蜀的羊角山,发现古窑址的废片堆积,其中有早期的紫砂残片,泥色紫红,泥质粗糙,手工技术不高,成品有明显的火疵,复原所得大部分为壶。羊角山窑,据判断年代上限不早于北宋中期,盛行于南宋,下限延至明代中期。这一发现,被认为印证了紫砂始于北宋的看法。

文献中确切记载的紫砂历史,是从明代正德年间供春学金沙寺僧制作茗壶开始的。供春所制,据第一部紫砂艺术的专著--周高起在开启年间写成的《阳羡茗壶系》中所说,当时已经极难经见。现存传世的供春壶,见于著录而且很著名的有两件:一件是树瘿壶,传说曾为吴大,后为储南强所得,把下刻供春两字,裴石民配制壶盖,黄宾虹为之定名,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另一件是原罗桂祥先生收藏,后藏香港茶具文物馆,壶底有大明正德八年供春两行楷书铭款的六瓣圆囊壶。据顾景舟先生谈,曾见过树瘿状壶有十二件之多,不合文献所载供春过的特点,似难以定为真品。不过,传世供春壶作为明代中后期紫砂的标志,时代赋予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

考古挖掘所见有明确纪年可考的紫砂实物,现在首推南京市博物馆的一件藏品。这是一件提梁壶,通高17.7厘米,1965年出土于南京市中华门外马家山的明司礼太监吴经墓,同出的有嘉靖十二年砖刻墓志。这件壶的质地、制法,可与羊角山出土标本相比照。它的胎体近似缸胎而质地较细,壶面粘附着缸坛釉泪,证明当时烧制紫砂还没有另装匣钵,是与一般缸器同窑烧成的。吴经墓出土的这件壶,对于鉴定供春生活时代制作的紫砂器,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时鹏、董翰、赵良、元畅是嘉靖、万历时期的著名陶工,号称四大家。清乾隆年间吴骞所著《阳羡名陶录》说:董翰始创菱花式壶,赵良多制作提梁式壶。他们的作品都有传世,当然不多,收藏家和鉴赏家们很注意鉴别考证。

时鹏之子时大彬是供春以后最著名的陶艺大师。他生活在万历年间,所用陶土杂有硇砂,制壶不务妍媚,朴雅坚致。最初仿供春作大壶,后识文学家、书画家陈继儒等人,接受品茶、试茶理论的启发,一反旧制,专做小壶。这是紫砂壶艺史上的一件重要的事情。茶论里说:壶供真茶,正在新泉活火,旋沦旋啜,以尽色声香味之蕴,故壶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壶盖宜盎不宜砥,汤力茗香。与时大彬同时代或稍晚的李茂林、李仲芳、惠孟臣都迎合时代的风尚制作小壶。

时大彬的铭款,运刀成字,书法娴雅。著录还记载大彬壶有一个独特标志,是壶盖与壶身吻合,手抓壶盖,能连壶并起,见《阳羡名陶录》卷下引张燕昌《阳羡陶说》。时大彬时代的紫砂器,因原料中杂有硇砂--天然存在的氯化铵,烧成后器身呈现金色点,吴骞《阳羡名陶录》上也注意了这一特征:壶之土色,自供春而下及时大初年,皆细土淡墨色,上有银沙闪点,迨硇砂和制,谷绉周身,珠粒隐隐,更自夺目。时大彬的作品,据同时代的王士祯在《池北偶谈》中说,问世的年代已知名海外,陈贞慧《秋园杂佩》也写道:即遐陬绝域犹知之;周高起更曾有茗壶奔走天下半的颂称;连当时的通俗文学作品中都有描述,崇祯元年尚友堂刊本的《初刻拍案惊奇》第二回,描写汪锡的室内陈设;壁间纸画周之晚,桌上砂壶时大彬。可惜的是,这千载一时(清吴骞语)的茗壶,在李景康和张虹的《阳羡砂壶图考》著述中,也不过十六件。今天,我们能够见到若干实物和图片著录,虽有大彬名款,但确能定为真品者为数实少。所幸近年的考古发现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大有助于考证鉴定,此点下文将进一步论述。

时大彬之后最著名的制过大家是清代康、雍时期的陈远。陈远号鸣远,又号壶隐。吴骞说他,一技之能,间世特出,甚至供春、时大彬也无以远为他。他与杨中讷、曹廉让、马思赞等文人学士相交,制作的茶具雅玩不下几十种,款式书法有晋唐风格。他所制作瓜果式器具,如束柴三友壶,伏蝉叶形碟,梅干笔搁,仿竹段臂搁及清供果子六款(荸荠,茨菇、菱角、板栗、核桃、花生)等,精巧逼真,楚楚有致,当时推为绝作。在他之前有陈子畦(崇祯诗人)善制石榴、螃蟹等像生物品,或传是陈远的父亲,但年岁不甚相当。李景康、张红的著录中,陈远虽只有十件作品,但他实开有清一代紫砂工艺的新局面,只是象晨星临空,闪烁比较孤单。

如何鉴定名家作品之真伪?


紫砂陶艺几百年来曾出现不少名家。名家的作品成为好古者及壶迷们追逐的目标,因此自明清以来历代均有仿制名家壶的膺品出现,鱼目混珠,使不少爱壶玩壶的人常常头痛,希望有一个快捷的方法能识别真伪。紫砂陶艺与书画艺术一样,鉴定真伪要依*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从几个方面来综合分析判断:

1.泥料胎土:色相、颗粒度及光泽肌理。不同年代的不同矿脉各有特点,清後期的『天青泥』就与历代泥料不同。

2.造型风格:各个时代对美的感受和形式要求均有特定的标准,造型风格、整体的比例、嘴、把、钮的配制存在著差异尽管有时此差异很微妙。

3.工艺手法:正如每个人的签名笔迹不一样,紫砂陶人的工艺手法即使是出於同一师傅也会有不同的风格,例如綫条的粗细曲直,轮廓的方圆锐钝。

4.气质神韵:这是最重要的鉴别标准。大凡名家之作,由於独具高超的艺术素养和熟练的专业技巧,以及对泥料性能的深入了解和窑温气氛的把握,其佳作自有一股不可模仿的神韵,或者说跃动著一股灵气。当然此气质神韵即是前面所提的泥料胎土,造型风格及工艺手法的集中体现。

5.印章款识:作假者最方便的就是刻制假的印章或镌刻假的款识,特别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更是可以乱真,因此尽管印章款识是判断真伪的一个因素,但唯印章而论真伪就失之偏颇了。

鉴定紫砂壶艺真伪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历代均有不少技艺高超的紫砂艺人或为生计或为学艺而仿制前代名家作品,这就更增加了难度,对於历史上这些作品评判其本身的艺术水平应当比考证其真假更重要。当代某些人为谋取暴利而不择手段作假毕竟影响不了大的潮流,迟早会被人识破而技穷。

据说目前在玩壶人们中间流行一种用高倍放大镜观察紫砂壶胎质作为判断真伪的唯一标准,读过前面的文字之後,我想诸公一定有所领悟了。如果用此法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则无疑是有益的。

鉴赏“紫砂壶”优劣的三个主要因素


评价一件紫砂壶的内涵,必须具备三个主要因素:美好的结构,精湛的制作技巧和优良的使用功能。所谓形象结构,是指壶的嘴、扳、盖、纽、脚,应与壶身整体比例协调。精湛的技艺,是评审壶艺优劣的准则。优良的实用功能,是指容积和重量的恰当,壶扳的便于执握,壶的周圆和缝,壶嘴的出水流畅。同时要考虑色地和图案的脱俗和谐?

如果抽象地讲紫砂壶艺的审美,可以总结为形、神、气、态这四个要素。形,即形式的美,是指作品的外轮廓,也就是具象的面相;神即神韵,一种能令人意会体验出精神美的韵味;气,即气质,壶艺所内涵的本质的美;态,即形态,作品的高、低、肥、瘦、刚、柔、方、圆的各种姿态。从这几个方面贯通一气,才是一件真正的完美的好作品。但这里又要区分理和趣两个方面。若壶艺爱好者偏于理,斤斤计较于壶的容积的宜大宜小,嘴的宜曲宜直,盖的宜昂宜平,身段的或高或矮,侧重于从沏茶名饮的方面为出发点,那就只知理而无趣。一种艺术的欣赏应该在理亦在趣。一件作品不管它是大是小,壶嘴是曲是直,盖子是昂是平,形制是高是矮,都在乎有趣,趣才能产生情感,怡养心灵,百玩不厌。所以观赏一件新的造型,应该在领悟倒美的本质以后才能加以评点。从这样的审美态度做出发点,才能赢得爱好砂艺者的共鸣。当然,作为一件实用工艺美术品,它的适用性也非常重要的,使用上的舒服感可以愉悦身心,引起和谐的兴致。因此,也就是依据饮茶的习惯、风俗,有选择的考虑壶体的容量,壶嘴的出水流畅,壶把的端拿省力舒适等等。这些都是必须做具体范围的内容考虑的?

当今,鉴定宜兴紫砂壶优劣的标准归纳起来,可以用五个字来概括:“泥、形、工、款、功”。前四个字属艺术标准,后一字为功用标准,分述如下:/

一是“泥”:紫砂壶得名于世,固然与它的制作分不开,但根本的原因,是其制作原材料紫砂泥的优越。近代许多陶瓷专著分析紫砂原材料时,均说起其为含有氧化铁的成份,其实含有氧化铁的泥,全国各地不知有多少,但别处就产生不了紫砂,只能有紫泥,这说明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含有氧化铁,而在紫砂的“砂”。根据现代科学的分析,紫砂泥的分子结构确有与其它泥不同的地方,就是同样的紫砂泥,其结构也不尽相同,有着细微的差别。这样,由于原材料不同,带来功能效用及给人的官能感受也就不尽相同。

功能效用好的则质优,不然则质差;官能感受好的则质优,反之则质差。所以评价一把紫砂壶的优劣,首先是泥的优劣。泥色的变化,只给人带来视觉观感的不同,与功用、手感无济。而紫砂壶是实用功能很强的艺术品,尤其由于使用的习惯,紫砂壶需要不断摸索,让手感舒服,达到心理愉悦的目的。所以紫砂质表的感觉比泥色更重要。紫砂与其它陶泥相比,一个显著的特点即是手感不同。一个熟悉紫砂的人,闭着眼睛也能区别紫砂与非紫砂,这就是摸非紫砂的物件,就如膜玻璃质器物--粘手,而摸紫砂物件就如摸豆沙--细而不腻,十分舒服。所以评价一把紫砂壶,壶质表的手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近年来时行的铺砂壶,正是强调这种质表手感的产物。

二是“形”:紫砂壶之形,是存世各类器皿中最丰富的了,素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之赞誉。如何评价这些造型,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为艺术的社会功能即是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既然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需要;大度的爱大度,清秀的爱清秀,古拙的爱古拙,喜玩的爱趣味,人各有爱,不能强求。从笔者角度出发,认为古拙为最佳,大度其次之,清秀再次之,趣味又次之。道理何在?因为紫砂壶属整个茶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它追求的意境,应是茶道所追求的意境是:“淡泊和平,超世脱俗”,而古拙正与这种气氛最为融洽,所以古拙为最佳。许多制壶艺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就去模仿古拙,结果是“东施效颦”,反而把自己的可爱之处丢掉了。要知道,艺术品乃是作者心境之表露,修养之结果,不是其他所能替代得了的。所以,大可不必模仿。

历史上遗留下来许多传统造型的紫砂壶,例如石桃、井栏、僧帽、掇球、茄段、孤菱、梅椿、仿古等等,乃是经过年代的冲刷,遗留下的仅存的优秀作品,拿今天的眼光看,仍然在闪烁发光。现在许多艺人在临摹,也是一人一个样,各不相同。譬如石桃壶,据不完全统计,就有一百多种,原因就是古今的艺人们,都把自己的审美情趣融进去了他们的作品之中。说起“形”,人们常把它与紫砂壶艺的流派相并提,认为紫砂壶流派分“筋囊”、“花货”、“光货”等,其实,这是极无分析的办法。道理很简单,就如戏剧表演家的流派分类,不能以他演什么戏而定,而应以他在戏剧表演中追求趣味。艺术家在他们的艺术生涯中,一旦艺术成熟,必然形成他的个人风格,几个相差无几的个人风格凑在一起,就成了流派。艺术讲究的是感觉。一把紫砂壶造型的优劣,全凭个人的感觉,作壶的讲“等样”、“等势”就是造型学讲的“均衡”。讲许多的高深的理论,很可能越讲越讲不清。不是有句俗语:“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吗?艺术上的感觉,全*心声的共鸣,心灵的理解,即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

三是“工”:中国艺术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例如京剧的舞蹈动作,与国画的大写意,是属于豪放之列;京剧唱段与国画工笔,则属于严谨之列;而紫砂壶成型技法,乃与京剧唱段、国画工笔技法,有着同工异曲之妙,也是十分严谨的。

点、线、面,是构成紫砂壶形体的基本元素,在紫砂壶成型过程中,必须交待的清清楚楚,犹如工笔绘画一样,起笔落笔、转弯曲折、抑扬顿挫,都必须交待清楚。面须光则光,须毛则毛;线,须直则直,须曲则曲;点,须方则方,须圆则圆,都不能有半点含糊。否则,就不能算是一把好壶。按照紫砂壶成型工艺的特殊要求来说,壶嘴与壶把要绝对在一直线上,并且分量要均衡;壶口与壶盖结合要严紧。这也是“工”的要求。

四是“款”:款即壶的款识。鉴赏紫砂壶款的意思有两层:一层意思是鉴别壶的作者是谁,或题诗镌铭的作者是谁。另一层意思是欣赏题词的内容、镌刻的书画、还有印款(金石篆刻)。紫砂壶的装饰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部分,它具有中国传统艺术“诗、书、画、印”四为一体的显著特点。所以,一把紫砂壶可看的地方除泥色、造型、制作工夫以外,还有文学、书法、绘画、金石诸多方面,能给赏壶人带来更多美的享受。

历来,紫砂壶是按人定价,名家名壶身价百倍。在商品社会尤其显得突出。这样市场上就容易出现许多模仿名家制作,伪造的赝品屡见不鲜,选购名壶尤其需要小心。

五是“功”:所谓"功"是指壶的功能美。近年来,紫砂壶新品层出不穷,如群星璀璨,目不暇接。制壶人讲究造型的形式美,而往往忽视功能美的现象,随处可见。尤其是有些制壶人自己不饮茶,所以对饮茶习惯知之甚少,这也直接影响了紫砂壶功能的发挥,有的壶甚至会出现"中看不中用的情况。

其实,紫砂壶与别的艺术品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是实用性很强的艺术品,它的“艺”全在“用”中“品”,如果失去“用”的意义,“艺”亦不复存在。所以,千万不能忽视壶的功能美。

紫砂壶的功能美主要表现在:

(一)容量适度;

(二)高矮得当;

(三)盖严紧;

(四)出水流畅。按目前我国南方人(包括港台)的饮茶习惯一般二至五人会饮,宜采用容量三百五十毫升为最佳。其容量刚好四杯左右,手摸手提,都只需一手之劳,所以称“一手壶”。紫砂壶的高矮各有用处。高壶小,宜泡红茶;矮壶大,宜泡绿茶,但又必须适度,过高则茶失味,过矮则茶易从盖溢出,使风景大刹。刹风景的还有壶嘴出水不畅,几粒很小的珠茶,到得壶中,均变成大叶,易把出堵住,现时作壶已根据饮茶人习惯把壶嘴改称独,使流水明显比以前畅通。要求壶的盖严紧,能使冲壶水落于茶海而不致落入壶内,看来似乎与功能美关系不大实际是为讲究卫生,也不可不提。凡此种种,都属功用标准。

紫砂壶艺术品:所具有的三大价值特征


紫砂艺术是一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形式。一件好的紫砂壶,除了讲究形式的完美与制作技巧的精湛,还要审视纹样的适合,装饰的取材以及制作的手法。再说壶艺本身就是感情。所以一件较完美的作品,必须能够发抒艺术的语言。既要方便使用,又要能够陶冶性情,启迪心灵,给人油然而生的艺术感受。其所以成为名陶,实由于具有良好的实用性与独特的艺术性两大原因。仔细划分以后,紫砂壶艺术品具有三大价值特征:审美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宜兴紫砂壶的审美价值众所周知,人类所创造的文化,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都有其社会功用价值。除了实用功能价值外,它的最基本的、最主要的便是审美价值。每当我们欣赏一把名壶时,就会产生对泥质的认识和对构思精巧、制作精细的无限赞叹,产生出对造型艺术品的无限想象。所以会有许多的人,特别是那些文化底蕴深厚的人士,常常产生爱不释手的情感来。

宜兴紫砂壶的艺术价值应该说,一件真正的宜兴紫砂壶毫无疑问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如果有人问:“怎么样的紫砂壶称为艺术品呢”?也许立即会有人回答你说,供春壶、曼生壶、景洲壶、蒋蓉壶等就是宜兴紫砂壶的艺术品。这个回答很对,但是并没有讲出宜兴紫砂艺术品的真正道理来。宜兴制壶家是用紫砂泥和工具,并通过各种造型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所以说,宜兴紫砂壶艺就是一种无比优美的、难以形容的、只可意会的语言。

宜兴紫砂壶的收藏价值正因为宜兴紫砂壶具备了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因而同时具备了收藏价值。其收藏价值又视各收藏人士的爱好不同,而有所差异。有的因纯朴的胎质而收藏,有的因优美造型而收藏,有的因精湛的装饰艺术而收藏、有的因能够升值而收藏。这些收藏者爱壶如命,见到名壶便会不顾自己的经济条件和生活能力,千方百计地收藏。收藏者中,有的纯粹是满足自己的玩赏吧;有的是“以壶交友、以壶会友”;有的是为了紫砂壶在若干年后的升值。不论收藏者出于何种目的,无疑都是正确的,都是健康的。当今,宜兴紫砂壶的收藏热比过去更盛,国内外许多人士纷纷涌进宜兴寻求紫砂壶。因而紫砂壶的收藏品价值也随之越来越高。据许多紫砂壶爱好者或收藏者透露的信息表明,远代的名壶不说,现在的名壶收藏价值已高达数万元,更高的甚至达到上百万元。

为什么名家钧瓷成本如此之贵


去神垕转一圈,有几十几百的地摊货,也有各个名家展厅中的几十万几百万的珍品。这样第一次接触钧瓷的朋友摸不着头脑。为什么名家钧瓷成本如此之贵?

不要从一些表面现象上去看钧瓷的价值;钧瓷与其他商品还不同,钧瓷目前基本是手工制作,技术基本是传统工艺,产品无法达到同一标准,过去有一句民谣“十窑九不成”就是说一件完美的钧瓷非常难以制作,瓷器成品会出现几百种质量缺陷,都会影响最终价格产生意想不到的差距。呈色、釉质、精细程度、工艺难度,窑变效果,烧成方式等等许多因素都会使得价格发生差异。俗语说:“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钧瓷从材料到成品出窑,再到藏家手中。这里面到底有多少成本?对于一般人来说仍是个不解的谜团。

细净瓶/手拉坯/煤烧/晋文龙作品

通常的情况下:一件普通的陶瓷产品的成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原材料成本,加工成本,流通营运成本(含计税)。这里面占比重较大的是加工成本与流通运营的成本。而钧瓷则不同,一件的钧瓷的成本还有另外几种成本必须算进去,第一个是成品率的均摊成本。第二个是设计成本,也就是名家的创作投入的成本。第三个是秘方的成本,也就是各家的保密环节在稀有高质材料方面投入的成本。

一件低档钧瓷产品和一件高档钧瓷作品——表面看都是泥料成型素烧后施釉再经烧成,从生产流程看差别不会太大,但当你了解高档瓷器制作的艰辛之后就会明白成本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钧瓷不是普通的陶瓷产品,成品率一直是让传统钧瓷烧制方式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行话“十窑九不成”是切实存在的现象。你会经常听说 “某家窑口最近烧的不顺,烧一窑扔一窑”之类的话,这种现象包括“钧瓷泰斗”晋佩章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富安都不能“免俗”。如果一窑的成品率在30%,这就意味着其中每一件钧瓷成品都要承担三件钧瓷的制作成本。而实际中,30%的成品率是一个传统钧窑烧制的很高的门槛。

螺纹细净瓶/手拉坯/煤烧/晋文龙作品

从钧瓷的生产工序上说,名家的作品往往要比通常的产品,在工序及工艺及材料的要求等方面更为严苛,一方面是出于对名声的爱惜,另一方面也是对作品的负责。首先对泥料的陈腐有着严苛的要求,遵守着三年风化,五年沉池的制泥工序。每种材料都会经过煅烧试验才会进购。其次,在制作过程中,拉坯,风干,修坯,压款,旋坯,装饰、素烧都会有一套严格的规程,追求保留独特风格。然后在配釉施釉上,各家都会严格把控自己的秘方,尤其是各种小料的制备,完全遵循古法,将各种土矿料经过精细繁琐的工艺流程制作成“秘密武器”,应用作品的釉色里。而在烧成环节,挑灯熬夜更是家常便饭,某个阶段加几次燃料,撬动几次“炉条”(即燃烧炉中的粗钢条,几条一组,作为燃烧炉的底闸,其上置放燃料)都是不传之秘,一窑的钧瓷成与败皆在于此,不可言说。开窑后还要经过更严苛的拣选分级,不合格的统统砸碎,绝无仅有的珍品则被选入珍品陈列室,成为名家的代表作和名片,是非卖品,一旦入市万金难求。

葵花尊/柴烧/晋佩章作品

而设计成本往往是被藏家忽略的成本,一件名家钧瓷作品其造型,从灵感到纸面,从样品再到完成,往往经历漫长而辛劳的过程。在艺术理论的指导下概念或者灵感成为备选的图稿,在工艺条件的约束下图稿实现成为样品或者模型,在反馈和交流中,样品或模型从最初的样子不断地调整。

“图纸作废几箩筐,白云苍狗又一年。

泥土几番出新样,再睹旧话不堪看。”正是此种情形的写照。名家的创作力求推陈出新,成就经典。这样的过程占据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付出的努力与辛劳却常以“不足与外人道”为由,甘苦自知,被埋没在中国钧瓷艺术的历史尘埃里。反观低档货——“山寨”“盗用”“仿制”充斥其间,用粗制滥造的冒牌货扰乱市场,误导藏家。

梅口赏盘/手拉坯/煤烧/晋晓瞳作品

自古以来钧瓷就有“似玉非玉胜似玉”的说法,兼之“宋瓷以玛瑙入釉”,这中配釉法一直是千古之谜。鲜为人知的是老一辈钧瓷艺人中就有不少人进行了多种尝试,“玛瑙”“密玉”“独山玉”“和田玉”等珍贵材料都曾出现在他们的釉方中,所以某些名家的釉方中具有珍贵材料,其部分作品成本极高。一生拮据“钧瓷泰斗”晋佩章曾用玛瑙进行钧釉的实验,他的遗物中就有半袋尚未用完的玛瑙碎料。据说玛瑙制作釉粉需要煅烧三次,每次煅烧后都要浸入井水后暴晒,使用时研磨数小时,最后晾干成粉过筛备用。

以上列举的还不是名家钧瓷成本的全部,由此可想,一件钧瓷珍品的价格是难以实现它真正的价值的。俗语说“一分价钱一分货”,搁那个行当都非虚言。

紫砂艺术让紫砂更辉煌


当前可以说是紫砂最为繁盛、最具活力的时期:产量最大,品种最丰富,从业者最多,创新最具活力。紫砂艺术家精英辈出,正在使“冠绝一世,独步千秋”的紫砂焕发新的生机。从五十年代开始到九十年代,紫砂壶的造型艺术和装饰工艺踏进了历史发展和空前繁荣时期。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导下,古老的紫砂工艺呈现满园春色,万紫千红的景象。过去,紫砂壶的造型只有龙蛋壶、洋桶壶等自古流传下来的式样。而今,壶艺家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仅使失传几十年的优秀作品逐步恢复,而且还创造了一千多种新产品。几何形壶(包括圆器、方器)、自然形壶(又称花货)、筋纹器壶及小型壶、水平壶等四种类型都有出产,色泽包括红泥、紫砂、梨皮泥等十多种,纹饰运用了浅浮雕、印花、贴花、镌刻及金银丝镶嵌等新工艺。紫砂如今已经成为各大拍卖行的主角,紫砂作品如今有这么高的市场价值,都与高超的紫砂壶艺术密不可分。

紫砂艺术自明中期至今,不过短短的五百多年历史,比起陶瓷其它种类,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是 自紫砂艺术形成之日起,就以其独有的面貌成为其它陶瓷种类所不能比拟的,最为突出的,并从工艺品升华为艺术品的唯一陶瓷艺术品种。紫砂的品种与形制,变化与创造,之多之广之丰富,无法完整统计。不同的流源与风格,之多之广之丰富,无法完整统计。不同的流源与风格,各种色彩的变异,都属于世界陶瓷之首位。宜兴的地域变化,民风民俗,民族特点,传统文化,都反映在紫砂艺术之中,亦回然不同于其它陶瓷。

紫砂艺术的独有的陶文化面目出现,具有如诗如画的艺术风格,具有深厚的艺术魅力和强烈的感染力。深蕴的文化内涵,强烈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形式,再通过紫砂艺人的艺术创造。艺人的文化素质在紫砂陶艺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书卷气”,因传统文化的精神和气魄融汇进造型艺术之中,形成了紫砂艺术专盛不衰的生命力。

紫砂艺术更深层次的影响和作用,除了日用功能、陈设审美、把玩品味,还表达了紫砂艺人创造者本身的思想情感,生活方式,审美爱好,造型意识,造物心理等等,这些表现在精神世界方面的内容,决定了紫砂陶艺本质的风貌、形制、结构和基本风格,是紫砂艺术表现形式的延伸和发展。

紫砂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还是科学和艺术和融汇、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实用与功能的统一。形象美、形态美、古朴美、典雅美、舒适美,都通过了造型形式加以表达,通过材质肌里加以反映,通过创作者、使用者、收藏者的心灵结合加以融会贯通,这就是紫砂艺术的高雅气质。

紫砂艺术是全方位的,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陶瓷文化、陶瓷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紫砂艺术的生命力是专存的、延续的、发展的、强盛的。它显示了博大精深的中国紫砂陶艺文化,别具一格,独领风骚。

随着人们文化艺术生活的发展,人们对美的艺术追求更无止境。以大自然形态为源泉的紫砂工艺陶瓷的创作,题材更为丰富。每一个紫砂艺术工作者,必须更加珍视。相信传统的历史文化和紫砂文化,在先辈的艺术熏陶下,必将涌现更多、更好、更美的艺术佳作,繁荣我们的紫砂艺术事业,展现紫砂工艺无穷的艺术魅力。

紫砂史话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宜兴,战国时代称荆溪,秦汉时置为阳羡,晋时又改为义兴,隋唐一直沿革义兴这个名称,宋时为避宋太宗赵光义之讳,在太平兴国年间改义兴为宜兴。宜兴制陶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考古对宜兴古窑发掘证实,早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就开始制陶,到了汉代则更大量生产日用陶器。

紫砂茶具,由陶器发展而成,属陶器茶具的一种。它坯质致密坚硬,取天然泥色,大多为紫砂,亦有红砂、白砂。这种陶土,含铁量大,有良好的可塑性。紫砂茶具的色泽,可利用紫砂泥泽和质地的差别,经过澄、洗,使之出现不同的色彩,如可使天青泥呈暗肝色,蜜泥呈淡赭石色,石黄泥呈朱砂色,梨皮泥呈冻梨色等;另外,还可通过不同质地紫泥的调配,使之呈现古铜、淡墨等色。优质的原料,然的色泽,为烧制优良紫砂茶具奠定了物质基础。成陶火度在1100—1200摄氏度,无吸水性,音粗韵长。它耐寒耐热,泡茶无熟汤味,能保真香,且传热缓慢,不易烫手,用它炖茶,也不会爆裂。因此,历史上曾有一壶重不数两,价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之说。但美中不足的是受色泽限制,用它较难欣赏到茶叶的美姿和汤色。

紫砂茶具起始于宋,盛于明清,流传至今。在明代中叶以后,逐渐形成了集造型、诗词、书法、绘画、篆刻、雕塑于一体的紫砂艺术。北宋梅尧臣《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诗中道: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欧阳修也有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的诗句,说明紫砂茶具在北宋刚开始兴起。

1976年宜兴鼎蜀镇羊角山发掘出一处宋代龙窑窑址,出土了许多紫砂陶残器,考古发掘的实物和文献记载互相印证。至于紫砂茶具由何人所创,已无从考证。

紫砂茶具则创造于明代正德年间,根据明人周高起《阳羡茗壶录》的创始篇记载,紫砂壶首创者,相传是明代宜兴金沙寺一个不知名的寺僧,他选紫砂细泥捏成圆形坯胎,加上嘴、柄、盖,放在窑中烧成。正始篇又记载,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出现了一位卓越的紫砂工艺大师——龚春(供春)。龚春幼年曾为进士吴颐山的书僮,他天资聪慧,虚心好学,随主人陪读于宜兴金沙寺,闲时常帮寺里老和尚抟坯制壶。传说寺院里有株银杏参天,盘根错节,树瘤多姿。他朝夕观赏.乃摹拟树瘤,捏制树瘤壶,造型独特,生动异常。老和尚见了拍案叫绝,便把平生制壶技艺倾囊相授,使他最终成为著名制壶大师。供春在实践中逐渐改变了前人单纯用手捏制的方法,改为木板旋泥并配合着竹刀使用,烧造的砂壶造型新颖、雅致、质地较薄而且又坚硬。供春在当时就名声显赫,人称供春之壶,胜如金玉。有一把失盖的树瘿壶,造型精巧,现存北京历史博物馆,是供春唯一传世的传品,但也有人疑为赝品。这位民间紫砂艺人最早地把紫砂器推进到一个新境界,供春壶成为紫砂壶的一个象征,其作品也被后世所仿造。

明清两代,宜兴紫砂艺术突飞猛进地发展起来。名手所作紫砂壶造型精美,色泽古朴,光彩夺目,成为艺术作品。明代张岱《陶庵梦忆》中说宜兴罐以龚春为上,一砂罐,直跻商彝周鼎之列而毫无愧色。名贵可想而知。

从万历到明末是紫砂器发展的高峰,前后出现四名家、壶家三大。四名家为董翰、赵梁、元畅、时朋。董翰以文巧著称,其余三人则以古拙见长。壶家三大指的是时大彬和他的两位高足李仲芳、徐友泉。时大彬为时朋之子,最初仿供春,喜欢做大壶。后来他在游娄东时与名士陈继儒交往甚密,共同研究品茗之道,根据文人士大夫雅致的品味把砂壶缩小。点缀在精舍几案之上,更加符合饮茶品茗的趣味。他制作的大壶古朴雄浑,传世作品有菱花八角壶、提梁大壶、朱砂六方壶、僧帽壶等。他制作的小壶令人叫绝,因此当时就有千奇万状信手出、宫中艳说大彬壶的赞誉,被誉为千载一时,他为紫砂发展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李仲芳制壶风格趋于文巧,而徐友泉善制汉方、提梁卣等。他晚年自叹说:吾之精,终不及时之粗也。

另外,紫砂艺人李养心,是万历时人,他擅长制作小壶,朴素带艳,世称名玩。李养心的最大贡献是开创了壶乃另作瓦缶囊闭入陶穴的匣钵装烧法。还有欧正春、邵氏兄弟、蒋时英等人,他们借用历代陶器、青铜器和玉器的造型、纹饰制作了不少超越古人的作品,他们的作品也广为流传。另外被誉为桃圣的项圣思也非常著名,他制作的大小桃杯,制作的精细入微。

到了清代,紫砂艺术进入了鼎盛时期。砂艺高手辈出,紫砂器也不断推陈出新。清初康熙开始,紫砂壶引起了宫廷的高度重视,开始由宜兴制作紫砂壶胎,进呈后由宫廷造办处艺匠们画上珐琅彩烧制或制成的珍贵的雕漆名壶。雍正也曾下旨让景德镇按照宜兴壶的式样烧制瓷器。乾隆七年宫廷开始直接向宜兴订制紫砂茶具,至此紫砂壶成为珍贵的御前用品。这一时期紫砂大家有陈鸣远、邵大享等名家,陈鸣远是继时大彬以后最为著名的陶艺大家。陈鸣远制作的茶壶,线条清晰,轮廓明显,壶盖有行书鸣远印章,至今被视为珍藏。据《阳羡名陶录》记载鸣远一技之能世间特出。著名现代宜兴紫砂陶艺家顾景舟先生评价说:我从事砂艺六十年,明末清初最杰出的砂艺家首推陈鸣远。可见其影响力之大。他的作品铭刻书法讲究古雅、流利。其传世作品也仅有难得的几件。另外此时期的名家还有虔荣、王南林、邵元祥、邵旭茂、陈观候等。乾隆晚期到嘉、道年间,宜兴紫砂又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紫砂茶具式样繁多,所谓方非—式,圆不一相。在紫砂壶上雕刻花鸟、山水和各体书法,始自晚明而盛于清嘉庆以后,并逐渐成为紫砂工艺中所独具的艺术装饰。不少著名的诗人、艺术家曾在紫砂壶上亲笔题诗刻字。《砂壶图考》曾记郑板桥自制一壶,亲笔刻诗云:嘴尖肚大耳偏高,才免饥寒便自豪。量小不堪容大物,两三寸水起波涛。此时最著名的是陈鸿寿,字子恭,号曼生,此人工于诗文、书画、篆刻,时任江苏溧阳知县,特意到宜兴和杨彭年制壶,创造了著名的曼生十八式。。杨彭年的制品,雅致玲珑,不用模子,随手捏成,天衣无缝,被人推为当世杰作。彭年配合制壶。陈曼生设计,杨彭年制作,再由陈氏镌刻书画。其作品世称曼生壶,一直为鉴赏家们所珍藏。所制壶形多为几何体,质朴简练、大方,开创了紫砂壶样一代新风。曼生壶铭极具文字意趣,至此中国传统文化诗书画三位一体的风格至陈曼生时期才完美地与紫砂融为一体,使宜兴紫砂文化内涵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到了咸丰、光绪末期,紫砂艺术没有什么发展,此时的名匠有黄玉麟、邵大享。黄玉麟的作品有明代纯朴清雅之风格。擅制掇球。而邵大享则以浑朴取胜,他创造了鱼化龙壶,而此壶的特点是龙头在倾壶倒茶时自动伸缩,堪称鬼斧神工。在稍后的20世纪初叶,由于中国资产阶级蓬勃兴起,商业的逐渐发展,宜兴紫砂自营的小作坊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诞生了一些制壶名家,其中又以冯桂珍、俞国良、吴云根、裴石民、顾景舟、王寅春、程寿珍、朱可心、蒋蓉等人最为著名。

近年来,紫砂茶具有了更大发展,新品种不断涌现,目前紫砂茶具品种已由原来的四五十种增加到六百多种。例如,紫砂双层保温杯,就是深受欢迎的新产品。由于紫砂泥质地细腻柔韧,可塑性强,渗透性好,所以烧成的双层保温杯,用以泡茶,具有色香味皆蕴,夏天不易变馊的特性。因是双层结构,开水入杯不烫手,传热慢,保温时间长。造型多种多样,有瓜轮型的、蝶纹型的,还有梅花型、鹅蛋型、流线型等。艺人们采用传统的篆刻手法,把绘画和正、草、隶、笼、篆各种装饰手法施用在紫砂陶器上,使之成为观赏和实用巧妙结合的产品。

紫砂器在世界上称得上造型最丰富的工艺品种,明清两代先后涌现出数十位德高望重的著名陶艺名家,创制出了人类艺术瑰宝,他们为中国陶瓷史的发展,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