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文化:紫砂器具的装饰艺术

装饰艺术就是如何打扮的艺术,即运用形象思维,驾驭一定的材料,采用种种技巧和手段,包括绘画、雕刻等,对装饰对象进行符合本质或外在特征的艺术处理。

紫砂装饰的原则,主要是充分利用紫砂泥料所固有的肌理质感、造型和泥色的变化特点,来表现其装饰效果,往往在成型过程中同时完成装饰工艺。装饰手法,除了造型自体装饰外,还有镶嵌装饰(包括金、银、玉),包银、锡装饰,满釉装饰,粉彩装饰,绞泥装饰,泥绘装饰,以及最为普遍使用的专设生产工种的陶刻装饰。

采用另一种紫砂陶泥作化妆土,以起到色彩变化的装饰效果,也属紫砂装饰。

紫砂陶特别是紫砂壶的造型本身,就体现了一种装饰美,花货的壶身、壶嘴、壶盖都是仿生的艺术处理;筋囊器和光货则是以立体线条来对壶形进行装饰处理,具有代表性的立体线条有灯草线、子母线、云肩线、凹凸线以及云水纹、花瓣纹等20余种。这些线纹的运用,即是一种装饰的艺术手段,又起到确保器体质量的作用。

扩展阅读

寓情于物,紫砂器装饰生活


紫砂茶具起始于宋,盛于明清,流传至今。在明代中叶以后,逐渐形成了集造型、诗词、书法、绘画、篆刻、雕塑于一体的紫砂艺术。北宋梅尧臣《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诗中道:"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欧阳修也有"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的诗句,说明紫砂茶具在北宋刚开始兴起。1976年宜兴鼎蜀镇羊角山发掘出一处宋代龙窑窑址,出土了许多紫砂陶残器,考古发掘的实物和文献记载互相印证。至于紫砂茶具由何人所创,已无从考证。

随着历史的发展,饮茶习俗、茶类的加工方法都发生了变化,作为饮茶的专用工具,茶具也发生着改变,但是紫砂茶具以其自然纯朴的风格始终占据着茶具界的一席之地,这与紫砂茶具的质地适合泡茶有关。紫砂茶具有三大特点,即“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暑不易馊”。另外紫砂茶具随着功能的增多,也成为了搭配中式装修风格最好的装饰品。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国人对茶的热爱溢于言表,对茶具的要求也是精益求精。从古到今,爱茶者都非常注重茶具的选择,精致的茶具配上色、香、味、形兼备的茶,才称得上真正的享受。很多家具销售商为了凸显中式家具的神韵,更是以不同造型的茶具作为装饰,在网中,就看到了不少形态优美的茶具,其中尤为吸引人的就是青花瓷和白瓷茶具。

青花瓷被称为“人间瑰宝”,它蓝白相映,颜色分明,晶莹明快,白釉上透出青花怡然成趣,令人赏心悦目。青花瓷的茶具虽简洁却有着不动声色的奢华,用色虽然少却有一种灵动的感觉。青花瓷茶具属于浅色系茶具,如果茶水颜色较深的话,会产生很好的视觉效果。

白瓷茶具因其制作精细,质地坚密,晶莹如玉,釉面滋润似脂深受茶道爱好者的喜爱。素雅的白瓷虽然没有斑斓的花纹和色彩,却展示出了自然天成的美。白瓷茶具不但能反映出茶汤的色泽,而且传热、保温性能适中,适合冲泡多类茶叶。白瓷茶具外壁、杯内多绘有四季花草、飞禽走兽,颇具艺术欣赏价值,饮茶时它们是器具,摆放时它们是巧夺天工的艺术品,所以使用较为普遍。

陶瓷文化:紫砂陶刻装饰艺术


紫砂陶刻的装饰方法,若以烧成前后来分,在烧成前有绞泥、浮雕、堆绘、仿古青铜器纹样装饰和陶刻等装饰手法;烧成后的装饰则有釉彩、抛光和包铜、金银丝镶嵌装饰等多种手法。陶刻则是主要的装饰方法,由于紫砂陶坯具有良好的可塑性,故易于在紫砂陶上进行雕刻,无论草、隶、篆、魏碑、汉瓦、钟鼎铭文等各种书体,或花卉、虫鸟、山水、人物等国画白描,汇集国文学、书法、绘画、金石篆刻诸艺术于一体,形成国紫砂陶特有的雕刻装饰工艺。

陶刻的源起

紫砂陶刻装饰,最早见于元代铭且吃茶、清隐五字草书。紫砂壶雕刻它与古代陶器刻文同为一个模式,即是作者在其所制陶坯上记述姓名或记上所叙铭文,起初都在壶底底刻划,这只是紫砂壶雕刻的雏形,还谈不上雕刻装饰工艺。我们先从宜兴壶艺的创始人供春说起。供春是士人吴颐山的侍童,是时吴氏为准备三年一次的京试而寄居于金沙寺静读,而供春则服侍吴氏的起居饮食。供春亲时就观察寺僧和当地陶工制作各类器皿。据说他有一天利用一块紫砂泥捏成一个茶壶。吴氏拿供春为他所制的茶壶供其友侪观赏,大家看后颇为欣赏,也请供春为他们制壶,由此宜兴壶开始风行,且渐及全国。

作为一个侍童的供春的教育水平自然不高,就连工整地写出自己的名字或许也有困难。因此,他请求主人吴氏替他在壶底署款,而后由自己亲手刻上。壶底秀丽的楷书刻款就成为明朝宜兴壶的特徵之一。随着文人的参与合作,为满足自赏,继而将雕刻的部位移到壶腹,镌刻简单的铭文与诗句,以后更发展到刻画与书画同时铭刻。

到十六世纪中期,名壶手时大彬在其早年仍需要求士人替他书写铭款。但很快地能自行铭款,且无需用笔墨先行书写起稿。据说在后期,时大彬更能运刀如笔。

到了十九世纪初期,宜兴陶艺最重要的人物是陈鸿寿。陈鸿寿字曼生,生于一九六八年的乾隆时代。他是一位深受文化薰陶的学者,对古文经学有深入的研究,并精擅书法、绘画和篆刻,被誉为西冷八家之一。他倾心于紫砂铭刻,经常构思书画,并亲手在砂壶上镌刻诗文,且多有精品。陈氏曾任宜兴县令三年之久,并致力复兴宜兴陶业。据说他曾设计十八款宜兴壶新式样,并聘请杨彭年、杨葆年、杨凤年、邵二泉、申锡及吴月亭等名家制作这些茶壶。以陈曼生的意见来说,一件茶壶的制作需要三位人士的参与。首先由壶手捏制茶壶,待其坯胎干至皮革硬度时,则请书画家在壶上施予绘画或书画的装饰,随后再请人在壶上刻画,完成后始进行烧窑步骤。因此,一件清代嘉清年间,士人与壶手通过融洽无间的合作和探索,不仅制作为精美的紫砂艺术品,也归纳出来一套独特的紫砂雕刻装饰艺术,同时也创造国紫砂陶刻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

陶刻的技法

紫砂陶的雕刻不同于一般的雕刻,也有别于漆雕、木雕、碑文铭刻利其它陶瓷刻绘。它是在紫砂陶坯凹凸不平、多角线条等复杂的造型上进行刻画。诚然,书画雕刻是紫砂工艺过程中最后的一道工序,书画题材的取舍与笔法,基本上与国画相似。即有书有画,书画之外,还有款识印章。只是布局有不同,要按照砂陶器各种造型分别施艺,画面要求清晰而层次分明,一般都是先在陶坯上书画,然后依著字画雕刻。刻字要划平竖直,刻得珠圆玉润,鹿画要刻得有来龙去脉,做以结构相称,刀法分明。而雕刻用刀法则可归纳为划、竖、撇、踢、捺五个字。刻划刻刀先下后上;刻竖刻刀先左后右;刻撇先用顺刀后用逆刀;刻踢先用逆刀后用顺刀;刻捺刻刀先上后下。

紫砂陶刻装饰艺术的技法可分为印刻和空刻二种。此外还有涩刀、迟刀、留刀、轻刀、切刀、舞刀等各种金石用刀方法。印刻是行将诗词书画的底稿誊印到壶坯表面,再运刀依样雕刻,通常由一般刻工进行雕刻。空刻则须由具备多年雕刻经验的紫砂艺人进行雕刻工序,或熟悉紫砂陶刻的书画家亲手雕刻,他们在确定大体轮廓安排后,用斜刀刻法以刀代笔,唯刻画精细的作品,必须注意行刀的浮沉利钝、深浅宽窄、刀势的气脉连贯,以显示出迹外传神的韵致。空刻用刀必须胸有成竹,自由驰骋,犹如天马行空,刀法多变,可轻可重,或虚或实,可粗可细,或刮或划,粗犷豪放,耐人寻味,这样才能反映出紫砂陶刻的艺术特点。

至于紫砂壶的陶坏刻款则有下列四种不同类型的刻法:

干坯刻款:紫砂壶泥坯基本干燥后,以毛笔书绘字画墨稿,然后再用钢刀依着笔画进行雕刻。

写泥刻款:紫砂壶的泥坯尚含有百分之二十的水份时,就以圆钝的铁笔或竹刀进行刻写。

湿泥刻款:紫砂壶泥坯近于干硬状态时,即以锋利的钢刀进行雕刻。

描边剔泥刻款:先以细也描出轮廓边,再以挑或点的手法去掉其中的部份。这样的陶刻手法能够产生特殊的装饰效果。

陶刻的艺术

紫砂陶刻装饰手法独特,以刀代笔,将中国的书法、绘画、金石、篆刻诸艺术融于一体,神韵怡然,彰显国笔墨艺术与工艺技巧高度结合的高雅风貌,形成国具有民族工艺特色的艺术。

陶刻艺术的题材极为广泛,形式更是丰富而多样,举凡山水、人物、花鸟、博古诸人在饰壶时要随壶撰写切茗、切壶、切情的铭文和寻求逸趣横生的款识以外,还得考虑入壶、入铭、入格的画面安排。如我为吴群祥所制方正壶上题铭曰:自成甘苦注方孤,这里面带点哲理。为翻模高手乐泉生业余爱好所作自赏之壶上题铭:乐此泉流趣亦生之句,把很多要说的字外之言与乐泉生的名字结凑在一起。如此,陶刻艺术不仅有它本身独立存在的表现形式,透过意境追求更能体现陶刻艺术存在的价值。

字依壶传,壶随字贵道尽国陶鹿艺术的高度价值。只是,就今而论常被一些笔者或紫砂业者漫无边际的喧染曲解,不去就事论事地理解壶与字间的内涵关联。总以为一件陶器,只要经名家一书一画,使能壶随字贵,欺哄紫砂玩家,漫天要价,这一错误的概念,误解国陶刻的存在价值,也阻碍国陶刻艺术的发展与进步。

总之,陶刻艺术不但注重形式、内容及手法上的技巧,最主要的是作者的文学素养、书画功能以及人格气质整体的表现。因为表现形质的笔法、技法、章法只是手段,而写神才是艺术的本质,也是艺术表现水平的重要标准。所以,一把茗壶配上得体的陶刻书画装饰,便为好的艺术作品,闲暇之余,沏上香茗,品茗赏壶,涤泸烦忧,当余甘留舌之时,体会铭文刻画的意境,当能理解文人雅士对茶道的钟情、砂壶的珍爱及陶刻艺术的颂赞。

紫砂文化:紫砂器茶文化一壶在手自泡饮


饮茶之风,盛于唐,兴于宋。唐代盛行烹茶,宋代流行点茶,所以当时用茶多为饼茶,制作过程十分复杂。茶的饮用方式制约茶器具的发展,因此茶器具的形制、质地与构成必然反映时代特征和差异。唐宋及以前,茶器具的使用多为陶瓷茶具与金属茶具,达官贵人甚至盛用金、银、铜制茶具,这里一方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生产力,表现了豪门竞奢的社会风尚;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茶器具生产发展的进步以及茶器具在茶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茶器具的存在,是为了完成饮茶过程的礼仪风尚。用器的过程,即是茶的品饮过程,同时也是领受茶文化精神,内心深省民族传统意识的过程。唐宋时代繁复的茶器具,不但把中国的茶文化发展引向顶盛,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把中国茶的文化内涵推进狭窄的胡同。这样,从茶的品饮方式到茶器具的发展,也将面临一个巨大的演变,中国茶文化原精神又将得到新的飞跃。

茶事中使用紫砂的记述可见于蔡司沾《霁园从话》所记:“余于白下获一紫砂罐,有“且吃茶清隐”草书五字,知为孙高士遗物。每以泡茶,古雅绝伦。”孙高士即孙道明,号清隐,元代人,曾以其居名“且吃茶处”。

紫砂产于宜兴。宜兴周代称为荆邑,秦王政二十六年,改名阳羡。西晋阳羡名将周处的长子周玘,三兴义兵,晋怀帝为表障其功,改阳羡为义兴。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时,为避太宗赵光义讳,改称宜兴迄今沿用。宜兴所做茶器具的原料是当地独有的紫泥、本山绿泥、红泥三种,统称为紫砂泥。用紫砂泥制作的茶具也叫做紫砂器。紫砂器的创始,有文字的记载,始见北宋诗人梅尧臣的诗句:“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其次,欧阳修也有“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的诗句。虽然这里提到的“紫泥新品”、“紫瓯”不是后来意义的紫砂器,但是在1976年,宜兴丁蜀镇羊角山古窑址发掘出大量紫砂陶片,其断代时间为北宋中期,这也是紫砂器始于北宋时期的佐证。

初期的紫砂,出自何人之手,已不可考。但紫砂器真正兴起在明代中期,这些不但有实物遗存,而且还有较详实的文字记载。在中国古代茶书中,对紫砂器的记载始见万历十五年许次纾的《茶疏》:“往时龚春茶壶,近日时大彬所制,大为时人宝惜。盖皆以粗砂制之,正取砂无土气耳。随手所作,颇极精之。”其后,在各时期的茶书中对紫砂器的专门描述和记载陆续增多,并有系统阐述紫砂器的专著问世,明代周高起《阳羡名壶系》和清代吴骞《阳羡名陶录》是其中最著名的二种。

紫砂器兴起于宜兴不是偶然的,它是中国茶文化大环境陶冶下的突出成果,同时也是中国茶文化发展变革的必然产物。据考古表明,自母系氏族社会起,宜兴就有制陶业存世,并一直延续到唐、宋、元、明时期的大规模生产。明代初期,平民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鉴于连年战乱、泰世初平,为体恤民情、减轻贡役出发,下诏废除团茶,改制叶茶。朱元璋的这措施不但减轻了广大茶农为造团茶所付出的繁重苦役,也带动了整个茶文化系统的演变,茶的品饮方式发生根本变化,手撮茶叶、用壶冲饮,替代烹煎方式,由于茶具有了用作案几陈设品的可能,茶事开始讲究器具。品茗本是生活中的物质享受,茶具的配合却蕴涵了人们对形体审美和对理趣的感受。

紫砂器造型形态完美、装饰纹样适合、内容健康向上,制作技巧精湛,且与诗书画及金石篆刻结合,雅俗共赏,使人把玩不厌,正好满足了茶文化时代变革的需要。也就是说,紫砂器受到人们珍视,在于它具有与品饮散茶相适应的物理特性和实用的艺术价值。近人南海“百壶山馆”主人李景康和顺德“碧山壶馆”主人张虹在其合著的《阳羡砂壶“茗壶为日用必需之品,阳羡砂制,端宜论茗,无铜锡之败味,无金银之奢靡,而善蕴茗香,适于实用,一也。名工代出,探古索奇,或仿商周,或摹汉魏,旁及花果,偶肖动物,或匠心独运,韵致怡人,几案陈之,令人意远,二也。历人文人或撰壶铭,或书款识,或镌以花卉,或锓以印章,托物寓意,每见巧思,书法不群,别饶韵格,虽景德名瓷价逾钜万,然每出以匠工之手,响鲜文翰习观,乏斯雅趣也。”紫砂器的蕴香特征,至今没有任何物品能够替代。它的外形艺术创作,也至今不衰,仍然保持着蓬勃的创造力。

中国传统文化对茶饮的渗透,几乎涉及茶文化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各种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的融会,给茶文化注入了蓬勃的生命力。九流十派,百家争鸣,儒道释三家并存,不但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整个进程,也给茶文化的发展起着原动力的影响。光从陆羽《茶经》汇录的茶史人物来看,也几乎全是儒道释三家的代表人物。但在三家思想对茶文化的影响中,又以道家思想影响最大,并在茶文化体系建构中占主导地位,尤以柔静形成茶文化的主体思想特征。明代中期以后,社会矛盾极为复杂,社会问题急趋尖锐,难以解决,促使文化人开始从自己的思想上寻求自我完善和解脱。同时,程朱理学进一步发展,王阳明倡导“心学”,反释家禅宗与道家清静溶于儒学之中,形成新儒学,强调个人内心修养。茶文化的柔静思想恰好与这种推崇中庸沿简、崇尚平朴自然、提倡内敛喜平的时代思潮不谋而合。表现在对茶器具的追求上,紫砂器的自然古朴形象能够体现时代思潮与茶饮形式的融合。因此,大量文人参与紫砂器的创作活动,推动了士人的购藏风尚,引导了紫砂技艺在艺术典雅情趣上的丰富与提高。

文人参与紫砂器的制作活动,有着多种的形式,除了邀请大家艺匠特别制作外,大多文人是自己亲自设计外形,由艺人按“壶供真茶,正是新泉话火,旋瀹旋啜,以尽色声香味之蕴,故壶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壶盖宜盎不宜砥,汤力茗香,俾得团结氤氲。”冯可宾也在《茶笺》中对紫砂小壶的盛行趋势作了说明:“茶壶以陶器为上,又以小为贵,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搁。”紫砂小壶的精巧,带给人不光是茶的真味,而且融汇着天、地、人、茶的统一意念。

紫砂器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在茶文化愈加广泛的传播中,紫砂器必然成为中华民族茶文化史上闪烁光芒的灿烂明珠。

紫砂文化:紫砂与茶的文化艺术融合


文人参与紫砂器的制作活动,有着多种的形式,除了邀请艺匠特别制作外,大多文人是自己亲自设计外形,题刻书画,运用诗书画印相结合的形式,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追求紫砂器的外在鉴赏价值。这样,也就使一些具有相当文化底蕴的艺匠同时成为制作紫砂精器的大家,象时大彬、徐友泉、陈鸣远、陈鸿寿、杨彭年等都是兼具文人艺匠双重身份的紫砂制作大师。文人对紫砂创作的参与,同时促进了茶文化与文学的交流,这种交流不是凑合附加,而是气血相容多方面的思想意识的交融。紫砂器外在形制的古朴典雅,凝着茶文化的深厚的自然气韵,文人在冲泡品饮的意境中寻求到了天地间神逸的心灵感受。

紫砂制作中的艺术化变革,不但扩大了茶文化的思想内涵,而且丰富了茶了精神的外延空间。中国茶文化本身追求朴拙高尚的人生态度,但唐宋时期繁琐的茶饮礼仪形式挤掉了茶人的精神思想,留下的只是茶被扭曲的程式形态,喝茶是在行礼,品茗是在玩茶。而紫砂器的风行,打掉了繁复的茶饮程式,一茶具在手自泡自饮,文人在简单而朴实的品饮中,可以尽心发挥思想,体验紫砂自然的生命气息带给人的温和、敦厚、静穆、端庄、平淡、闲雅的精神韵律。

紫砂器的风行和推广,也带给紫砂壶以变革。自时大彬起,一反旧制,制作紫砂小壶。周高起《阳羡名壶系》说:壶供真茶,正是新泉话火,旋瀹旋啜,以尽色声香味之蕴,故壶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壶盖宜盎不宜砥,汤力茗香,俾得团结氤氲。冯可宾也在《茶笺》中对紫砂小壶的盛行趋势作了说明:茶壶以陶器为上,又以小为贵,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搁。紫砂小壶的精巧,带给人不光是茶的真味,而且融汇着天、地、人、茶的统一意念。

中国传统文化对茶饮的渗透,几乎涉及茶文化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各种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的融会,给茶文化注入了蓬勃的生命力。九流十派,百家争鸣,儒道释三家并存,不但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整个进程,也给茶文化的发展起着原动力的影响。光从陆羽《茶经》汇录的茶史人物来看,也几乎全是儒道释三家的代表人物。但在三家思想对茶文化的影响中,又以道家思想影响最大,并在茶文化体系建构中占主导地位,尤以柔静形成茶文化的主体思想特征。明代中期以后,社会矛盾极为复杂,社会问题急趋尖锐,难以解决,促使文化人开始从自己的思想上寻求自我完善和解脱。同时,程朱理学进一步发展,王阳明倡导心学,反释家禅宗与道家清静溶于儒学之中,形成新儒学,强调个人内心修养。茶文化的柔静思想恰好与这种推崇中庸沿简、崇尚平朴自然、提倡内敛喜平的时代思潮不谋而合。表现在对茶器具的追求上,紫砂器的自然古朴形象能够体现时代思潮与茶饮形式的融合。因此,大量文人参与紫砂器的创作活动,推动了士人的收藏品风尚,引导了紫砂技艺在艺术典雅情趣上的丰富与提高。

紫砂器,是绚丽的中国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不但是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发展的灿烂成果,也是华夏文化进步的综合结晶。它的创始与兴盛,即是茶文化历史演变的必然,同时也对茶艺形式、品位、情趣的提高有关极大的推动力。

紫砂器与现代陶艺


世界陶瓷的发源地在中国,而中国陶瓷的古都则在宜兴。宜兴陶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宜兴的先民便发明了陶器。六千多年来,勤劳智慧的陶都人创造了灿烂辉煌的陶文化和无与伦比的陶瓷艺术。被誉为“东方明珠”的宜兴陶瓷名传天下,紫砂、均陶、精陶、青瓷、彩陶“五朵金花”各放异彩、独步千秋的紫砂陶更为世界一绝。宋代,褐黑色的建窑茶具已深受各位饮家所珍赏,明代时宜兴紫砂名家辈出,紫砂茶具广受欢迎。到了近现代,随着文化内涵的丰富与制造技术的提高,宜兴紫砂陶艺已愈加精妙。东南亚各地对于紫砂的喜爱,也为紫砂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好机遇。宜兴紫砂陶是我国具有优秀民族传统的实用工艺美术陶瓷,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在国内外享有良好的声誉。在素有名家辈出的“瓷器之国”——中国,宜兴紫砂陶何以在中国的陶瓷艺术中独树一帜,异彩纷存、经久不衰。

小编发现,紫砂泥确是宜兴得天独厚的原料,在宜兴,只能在丁蜀地区范围内的陶土矿中找到紫砂泥。天赋的合理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颗粒组成,使其具备了可塑性好,生坯强度高,干燥收缩小等工艺性能,为多种多样的造型提供了良好的工艺条件。

其次,紫砂壶有着独特的成型,制作技艺。紫砂壶的成型方法,有手工、注浆、旋坯和印坯等几种。而制作技艺的关键则是脱空成型和坯件表面的精加工。用竹片、明针、刀具及用这些材质制作的其它专用工具,对已接上颈、脚、嘴、把手的壶口、身、盖的表面,进行精细的括平、修整,这是紫砂壶成为工艺品的关键之一。

宜兴紫砂制成后有许多优点如:注茶越宿,暑月不馊;能吸收茶汁,壶经久用,自然能于内壁累积出茶山,此时即使不置茶叶,单以沸水冲入亦能泡出淡淡的茶香来;具有耐热性能,冷热急变性佳,寒天腊月即使注入沸水,也不易因温度遽变而胀裂;传热缓慢,执用时较不易烫手,且性耐烹烧,可放在温火上炖煮,等。再加上紫砂壶造型别致多样,砂泥色多采,且多不上釉,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历史演变,宜兴紫砂壶以其得天独厚的泥料,巧夺天工的制作技艺,集符合科学的生产工艺,精美绝伦的器物造型,有口皆碑的实用功能,成为世界名陶。

于是小编开始好奇现在紫砂陶的市场究竟怎么样,搜集有关资料我们发现,近年来,宜兴的陶瓷工业突飞猛进,科技含量也成倍提高,陶瓷产品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富丽堂皇的琉璃瓦饰、浮雕壁画、高档墙地砖、陶瓷工艺品等,都是我国陶瓷艺术中的奇葩。同样我们也发现和其他不少艺术门类不同,紫砂艺术目前并不存在一个后继乏人的问题,却有着紫砂泥的稀缺问题。紫砂来源于宜兴黄龙山下甲泥矿,经过上千年的开采,目前可开采的甲泥矿石只剩下6000万吨,而紫砂只占到其中的1%,属于极稀缺资源。因此,紫砂艺术要传承,避免“无泥可塑”的窘境,最紧迫的其实就是保护甲泥矿。从2005年起,宜兴开始封矿,新的紫砂泥已很少入市。

了解了紫砂器的情况,我们又放眼整个中国的陶艺发展,作了资料的收集,研讨和总结。

由于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精神,始终鼓舞古典陶艺追求一种超越单纯物用意义,中国现代陶艺创作起步很晚。不甚完备却可谓真正具有现代形态和品质的中国现代陶艺,应该说是于本世纪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兴起的。八十年代中期,时风骤增思辩气息和社会责任感,对现实环境为劣质工业品充斥的不满情绪和批判意识渐强,以致用陶艺来表达艺术家的思想理念和反省意识的作风成为时尚。于八十年代末期日益显化的“唯物”即比较注重材料品性的倾向代表了中国陶艺向现代形态迈进的前峰状态,现代陶艺的品质所具有的这股倾向日益明显,日趋完满地体现了出来。中国陶艺家对本土古典陶艺“现代性”因素认识正在深化,可以予计加速的工业化步伐更会把各种难以避免的文化问题进一步暴露出来。这一切有可能将正在中国大地上集结汇聚的现代陶艺浪潮推向更高水平。

但是中国陶瓷大而不强,与国外先进陶瓷相比,在许多方面都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出口量少价低,在出口贸易中处于劣势,制约了陶瓷工业的发展。我们觉得中国的陶艺缺乏创新能力。现代陶艺突破了过去陶瓷器物的实用性束缚,可以不考虑其实用性而自由发挥作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人们的创作自由有了大步的拓宽。国际上著名的陶瓷企业都非常重视产品、技术等创新工作。往往是先有设计,后有产品。他们的设计理念前卫而专业,具有很强的独创性,善于把陶瓷产品当作艺术装饰品来处理,善于研究消费者市场当地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教育,将文化融入产品创新之中,并做到对陶瓷产品以及制造工艺技术设备的发展趋势十分了解,创新产品时与创新技术并盘考虑。所以我国的陶艺创新能力有待加强。

无论尚存怎样的现实问题,有一点是能令人真实感受到的,那就是:现代陶艺已经在中国大地上崛起。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