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难度的德化瓷塑

福建德化窑雕塑品大都不施色彩,以单纯的雕塑美和胎釉材料的质地美取胜。

明清德化窑各类雕塑品以佛教人物居多,如观音、达摩、如来、文殊、普贤、弥勒、罗汉、准提观音等,姿势或坐或立,形态迥异。

单是观音一种,就有诸多变化,如手持净瓶、杨柳的杨柳观音;坐岩、手持经卷的读经观音;漫步五色祥云之上、潇洒悠闲的游戏观音;手提鱼篓为钓鱼、降妖之相的鱼篓观音;乘莲花浮于水面,漂行自若的一叶观音;坐崖畔、手持莲花凝神静思的威德观音;头戴佛像宝冠的延命观音;怀抱婴儿的送子观音;双手合掌的朝圣观音;趺坐、左手放于弯膝上,右手向地的众宝观音;三目十八臂手执杵、瓶、剑、镜、印等法器的准提观音等。

此件十八手准提坐像观音,通高25.8厘米,宽14.6厘米,分上下段塑造,上段准提趺坐,头戴僧帽,上披巾帽,下垂璎珞至左右臂,正身双手合十作祈状,两臂后方另有十六只手臂,自背部上下作扇形展开,宛如“背光”,掌中各握“杂宝”,肩披巾垂后背和腹间,穿过玉带飘垂于趺座下,袒胸挂念珠,着长裙腰束结花带,坐于莲花托盘之上。下段有一圆柱上接莲花托盘,下接浪座,座前浮雕两游龙昂首对峙,翻腾于浪涛中,龙尾盘绕座背,座的左右各塑一人(人称海龙王),立于龙背上,拱手执物,侍立两旁。

坐像通体施釉,色乳白,釉润亮洁。座空心,底露胎,胎厚坚细,造型新颖奇特。

十八手准提坐像在艺术的处理和与瓷质的结合上都是非常成功的。

从外部观察,瓷雕胎体致密,于细腻洁净的白色中闪黄,釉水的质地坚韧莹润,素静淡雅,典雅可爱。瓷雕分上下段塑造:上段准提趺坐,下段有一圆柱,上接莲花托盘,下接浪座。

如此层次复杂,又以上下两部组成的瓷雕,在雕塑制作和烧制工艺上的难度都是很高的,体现出作者高超的技术功底和技巧以及对作品艺术处理的理解程度和文化素养的造诣程度,实属难得。

编辑推荐

散落在欧洲的德化古瓷[图]


16世纪以后,随着西方殖民者、商人和传教士的络绎东进,中国的瓷器、丝织品、漆器等也被传到欧洲。一时间,在欧洲上层社会中出现了使用中国物品、仿制中国式样的时尚。当时中国的瓷器除了江西景德镇外,福建德化瓷器以它洁白的瓷胎和釉色、适应西方用途的品种和具有东方艺术风格的观音瓷塑像而闻名于欧洲。欧洲人由于德化瓷器所特有的洁白如玉的釉色,而称它为“中国白”。

目前已发现的德化外销瓷开始于宋代。当时福建的海上交通和对外贸易很发达,陶瓷大量运销海外。元代统一中国后,幅原辽阔,海陆畅通,国外贸易盛极一时,陶瓷运销范围也有所扩大。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泉州盛赞德化的瓷器:“制造碗及瓷器,既多且美”,“购价甚贱”。并于1292年归国时,从福建带回中国的白色瓷器及彩色小瓷瓶等,存于威尔斯市之圣马可宝藏所。难怪有人把德化外销的瓷器,称为马可·波罗瓷器。明代,手工业和商业迅速发展,瓷器成为当时对外贸易的畅销商品,特别是永乐、宣德年间。郑和下西洋以后,陶瓷销售数量远远超出宋元时期,当时德化烧制的富有特色的“建白瓷”(或称“乳白瓷”、“象牙白”)曾传人欧洲,法国人高度评价其为“中国白”,誉为“乃中国瓷器之上品也”。清代康、雍、乾是我国瓷业的鼎盛时期,德化外销瓷仍有发展。牛津大学1924年出版的《远东陶瓷概述》曾谈到当时厦门的欧洲商人,特别是法国人把德化瓷介绍到欧洲,使欧洲熟悉德化瓷器并仿制德化瓷器。

德化瓷器进入欧洲后,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成为帝王、宫廷和贵族所搜集、收藏的艺术品。在欧美各国著名博物馆都有大量德化窑藏器。“在美国的波士顿、费城、芝加哥藏明、清历代的德化瓷器150多件。其中包括何朝宗早期的作品,丹麦国家博物馆有26件,英国剑桥、牛津等博物馆有300多件。英国博物馆珍藏的德化窑瓷最早是1511年(明代正德十年)。丹麦国家博物馆有一件德化瓷,它是1690年的王室贵族财产”(见《中国白一德化瓷器》1982年第2期“福建工艺美术”)。

明代德化窑的瓷塑在当时获得很高的评价,特别是“象牙白”瓷塑,被称为“国际瓷坛的明珠”、“世上独一无二的珍品”。特别是德化民间瓷塑艺术家,他的瓷雕有“东方艺术的精品”之称。

德化瓷器传到欧洲,对欧洲陶瓷生产也起了很大的影响,当时瓷器在欧洲还是新奇而珍贵的用具,而中国却是廉价的日常生活用品。这样,欧洲商人就想到用德化的瓷器模仿欧洲家庭厨房所使用的银餐具和陶器。于是,德化窑工便按照欧洲商人提供的式样,不断地研究和改进产品造型,烧制成带过滤的茶壶、带嘴的水罐、咖啡壶、啤酒杯等日用饮食器供应欧洲市场。同时表现欧洲人生活题材的雕塑作品如商人、家庭妇女、旅行者以及狮子、骆驼和神话里的怪兽等,也由德化窑烧制而流行于英、法、荷兰等国。当时欧洲不少皇家瓷器工厂也纷纷模仿德化瓷器。例如“法国的圣科得和查得密瓷器工厂、德国的迈森工厂、英国的伦敦本部切尔西工厂都纷纷仿制,德国迈森还模仿德化的弥勒佛;著名工艺家柏特格也用红色黏土复制了高1 4寸的观音”(引自《中国白一德化瓷器》一书)。由此可见,明代德化瓷器传人欧洲,对国外瓷业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世界陶瓷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孙艺灵)

德化青花瓷艺术特点


青花瓷创烧于元代,是应用钴料在瓷胎上绘画,而后施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呈现蓝色花纹的釉下彩瓷器。

明代德化窑已生产青花瓷。“德化十排岭窑址废于清康熙年间,应该是一个明代窑址。该地曾发现过带有“月记”款识的叠烧的青花大型器……屈斗宫在明代除了盛烧白瓷外,也烧青花器”。就目前所见德化明代青花瓷粗器较多,细瓷较理想的器物寥寥无几。

福建省博物馆藏德化窑青花三足炉,为明中期以后之物,此乃目前所见德化青花瓷中较完美的一件。进入清代,白釉瓷的刻、划、印、贴、堆花装饰退为次位,而青花瓷却已臻成熟,并成为德化窑产品的主流。其装饰艺术具有鲜明的地方民窑特色及其风格,深受世人喜爱,为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留下光辉的篇章。

德化青花瓷的装饰艺术,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在我国民窑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明代兴起,清代盛行的青花瓷,以其鲜明而感人的艺术特点为人们所关注。

德化青花瓷装饰具有强烈而丰富 的地方色彩,图案呈现自然活泼、简洁舒展、朴实粗犷的艺术风格。

《中国白德化白瓷鉴赏》——简介


德化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瓷业生产区和外销瓷的重要产地之一,陶瓷制造历史悠久,唐代即已开始生产青瓷,宋元以来,德化所产的各类瓷器,如青瓷、青白瓷、白瓷等,远销海内外,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曾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为中国三大古瓷都,是我国南方历史悠久、工艺独特的名窑之一。

明代白釉瓷器,是德化窑白瓷生产的一个高峰期。明代中晚期,德化白瓷进入成熟繁荣时期,德化窑烧制的白瓷,色泽光润明亮,纯净而高雅,瓷质如脂似玉,美不胜收,代表了当时白瓷生产的最高水平,德化白瓷驰名海内外,被誉为“中国白”、“国际瓷坛上的明珠”,“世上独一无二的珍品”。明代又是德化窑瓷塑艺术最为繁盛的时期,以何朝宗、张寿山、林朝景、林希宗、林孝宗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瓷塑艺术大师,采用“中国白”这一优异瓷质,创作出大量造型别致,形神兼备的艺术珍品,把德化窑瓷塑艺术推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境界,他们的瓷塑作品,被视为天下独特的艺术瑰宝,以至于当时的“日本富人,不惜以万金争购之”,有“天下共宝之”的美誉。进入清代以后,青花瓷成为德化窑陶瓷生产的主流,但白瓷的生产仍然从未间断过,仍然有许多精美的白瓷问世。德化白瓷大量销往全国各地以及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东南亚以及欧洲、非洲各国。

德化白瓷以其质地洁白坚硬、色泽莹润、工艺精良、造型雅致、种类繁多等独特的艺术魅力,备受国内外的青睐,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德化白瓷集实用、装饰、观赏于一体,散发出民间陶瓷艺术的芬芳。德化窑白瓷作为我国陶瓷艺术的精品,宛如一枝充满生机的奇葩,绽放出闪亮的异彩。

收藏古玩,既是收藏历史,也是收藏文化和艺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德化窑瓷认识的深入,独具特色的德化窑瓷逐渐成为收藏爱好者的新宠。明清时代的德化白瓷,是德化窑瓷的瑰宝,以其温润、雅致、精巧、细腻等特点,代表了当时中国白瓷生产的最高水平,素有“中国白”之美誉,被誉为“中国瓷器之上品也”,备受收藏界的青睐。尤其是以何朝宗、张寿山、林朝景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瓷塑艺术大师,把德化窑瓷塑艺术推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境界,为德化白瓷在中国瓷坛上奠定了翘楚的地位。为比较全面地介绍德化白瓷的发展情况,展示其独有的艺术魅力,也方便收藏爱好者的鉴赏,特采集出版《“中国白”——德化白瓷鉴赏》一书,图文并茂地介绍德化白瓷。

德化白瓷胎体滑润致密,釉面晶莹光亮,乳白似象牙,如凝脂冻玉,无论是器型,还是装饰艺术,都十分丰富精湛。本书以大量的精美的实物图录为主,附有实物尺寸,同时有意识地收集了大量的款识、商号窑号,并有选择地对部分精美的瓷器作简略的鉴赏,图文并茂,弥补了德化窑古瓷研究鉴赏中实物资料不足的缺陷。同时在德化白瓷的发展史略中,简要介绍了独树一帜的德化白瓷的特点及艺术价值,并附有各个时期的标准器,力求为古瓷研究者研究、鉴赏德化白瓷提供较为全面的参考资料。在实物图录的编排方面,主要以器型为经,以时间先后为纬,便于比较、研究和鉴赏。由于德化窑瓷属民窑性质,其生产工艺是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起来的,烧制、装饰等风格变化并没有十分明显的年代特征,要准确地为瓷器断代有诸多的困难。因此,许多实物只能根据胎釉、装饰、器型等方面的特征,较为笼统地归于“早期”、“中期”、“晚期”。

此书的编辑出版,大大丰富了德化陶瓷文化的内涵,对进一步推进德化瓷的研究,弘扬瓷都德化源远流长的陶瓷文化,促进瓷都陶瓷文化的全面提升,将起到积极重要的作用。

黄春淮,1957年出生,福建省南安市人,1984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从事宣传文化工作20年。主编出版《青青戴云山》(诗文集)、《瓷都风采》(新闻集)、《德化陶瓷研究论文集》、《德化风光》(大型画册)。其中《德化风光》荣获福建省第二届“金帆奖”。长期从事德化瓷研究,著有《德化青花五彩瓷全书》(合著)。

郑金勤,1974年生,福建省德化县人,1994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泉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有小说、散文、诗歌、文学评论等作品发表在《人民文学》(增刊)、《短篇小说》、《阅读与写作》、《福建日报》等报刊杂志上。其中小说《欲望街的一天》获《人民文学》当代新作评奖讨论会一等奖。长期从事德化瓷研究,著有《德化青花五彩瓷全书》(合著)。

德化陶瓷企业


民国以前,德化陶瓷在私人作坊(窑场)加工制作。民国期间,德化有少数私人陶瓷厂和1家官办企业。新中国成立后,德化的陶瓷生产在曲折中发展壮大。1951年,全县有国营瓷厂2家。1956年,出现国营、集体、公私合营、私营等多种体制的陶瓷企业。1958年,陶瓷企业有国营和集体两种体制。全县陶瓷职工2752人,总产值173.86万元。1961年,执行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陶瓷工业进行调整。1965年,全县陶瓷职工1793人,产值220.09万元。“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批判所谓“资本主义倾向”、“唯生产力论”,陶瓷生产受干扰。1970年,在“以粮为纲”的思想影响下,批判“重瓷轻农”,全县社队集体瓷厂全部停产。国营瓷业亦受到损失,瓷业职工减至1149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陶瓷生产全面复苏。1987年,国营、集体、个体等多种经济成分的陶瓷企业并存。全县有陶瓷企业职工9414人,总产值为3027万元。

1988年,德化县大力发展以陶瓷为主的传统产品,大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和国际经济大循环。在发展多种经济形式上,大胆发展合作经济,支持、鼓励发展私营经济。分配形式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积极推行定额、计件等工资制度。至1990年,全县有陶瓷企业职工15425人,年产值9431万元。

1993年,德化县在抓好国有瓷厂技术改造的同时,大力创办陶瓷加工区。引导广大群众走股份制办企业的新路子,鼓励发展民营陶瓷科技实业,开发新瓷种,新产品,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1995年,从业人数达4.62万人,产值7.5亿元。

1996~1997年,德化县国有、集体陶瓷企业全面改制。

1998年,德化县提出科技兴瓷,调整产品结构。引导陶瓷企业向集团化发展。全县陶瓷业不断壮大,一批企业技改扩建项目相继投产。至2001年,从业人员达11万人,全县陶瓷工业总产值38亿元。

德化陶瓷民俗


古代,人们往往把瓷业兴衰寄托于神的保佑,塑造一些偶像进行奉祀。这些偶像有的是远古神话传说中的形象,有的是为陶瓷业作出贡献甚至献身的人物。由于各地传说不一,所奉祀的偶像亦不尽相同,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

一、祀奉窑神

传说唐末德化宝美有位瓷工叫林炳,一心想试拱大窑烧瓷。因技术不得法,屡试屡败。一天夜里,梦见九天玄女飘然而至,露出一对乳房,频频示意。林炳领悟梦中寓意,将窑房砌成象乳房一样的圆拱形大窑,称为鸡笼窑。后来,又利用山坡地形,把几个窑房串连起来,逐渐演变成龙窑,亦称蛇目窑。

为了感谢九天玄女“点化”之恩,人们按照林炳梦中情景塑造了玄女像,建立玄女宫奉祀,并把制陶始祖虞圣大帝(即虞舜)尊为陶瓷业圣神。后来,又塑林炳像恭奉于玄女之右,林炳被当地住民尊为窑坊公,一同供奉。明初,玄女宫更名为白沙宫;清同治年间,又更名为祖龙宫,并一直沿用至今。每逢农历五月十六日,为窑坊公诞辰之日,当地都要举行庆典活动,供品以新开发的订单产品,或新创作并获奖的瓷塑艺术品为主。

二、纪念瓷圣

明万历年间,观音岐四周瓷民为弘扬瓷圣何朝宗的瓷雕艺术,于观音岐上建一座观音岩寺,取名为碧象岩。该岩寺正殿和左右副殿为斗拱,四点金式、木结构,还建有藏物室、佛事管理室,香客接待室等。正殿中奉祀的神像,有何朝宗雕塑的l尊观音菩萨,以及善财、龙女等。两边殿中供奉达摩祖师、二代祖帅、吴公真仙等神佛像,香火必旺。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碧象岩重修。民国25年(1936年)又维修。岩寺中住有和尚、居士、尼姑一负责管理日常事务。“文化大革命”期间.碧象岩及泥塑观音神佛像均被毁坏。2002年冬,由陈、邱、苏、颤、孙、林、吴等姓氏村民联合重建。小论历史如何变迁,碧象岩始终是附近瓷民纪念瓷圣何朝宗的载体。

三、窑坊公圣诞节日

农历五月十六日,是窑坊公圣诞纪念日。这一天,在乐陶等村,以窑炉合伙人为群体,各自在祖厝或较大民房设坛敬奉陶瓷业圣神——虞圣大帝、玄女和风火童子。供品有茶、酒、馔盘(内置糕点、果品)、三牲(猪头、鸡、鱼)及菜肴,请道士主持做道场。各道场又统一请木偶戏班演出。这一天,工厂放假,瓷业卡宴客.热闹非凡。做道场、演戏时间长达5~7天。

四、宝美舞龙灯

宝美制每逢春节便舞龙灯游乡。从农历正月初二起,每个窑主游一个晚上,当时已有14个大窑,所以游至元宵节止。龙灯全长53米,每节龙体安上烛座,插上烛火,由人撑着,并配以鼓乐,依鼓点踏步起舞,在宽敞的场地或大街上走动,整条龙灯栩栩如生,场面十分壮观。

五、窑炉点火仪式

凡是新窑炉点火,或旧窑炉重新点火,都要举行祭祀窑坊公仪式。有设神坛者,在神坛举行;未设神坛者,则在窑炉前举行。点上香火,摆上猪头、菜肴等供品恭请窑坊公,保佑窑炉红火兴旺,烧好瓷,卖好价钱。瓷业主还要给点火几送红包,恭喜发财。

六、民间故事

德化陶瓷生产活动的民间故事,内容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成为人们荣余饭后,月下灯前的文化佐餐。除了“玄女托梦教拱窑”外,还有“瓷公鸡”、“瓷眠床”、“瓷洞箫”、“瓷观音与观音岐”、“乐陶地名传说”等,在民间广为流传,其中以“瓷洞箫”的传说最为神奇。说的是远古时,德化有一个瓷雕大师,花了10年时间,精心研制,终于烧成一支奇特的瓷洞箫。这支瓷洞箫送人皇宫,皇帝以此洞箫一吹能风凋雨顺,二吹会五谷丰登,二吹会人民康乐,四吹会天下太平。

方寸之间 微塑大千世界


——专访陶瓷微书大师王芝文

中国访谈网记者:郑韶东王俊林王锦武实习记者:李洁

汕头冬日的早晨,阳光总能奢侈地暖和到每一个角落。穿过绿荫缠绕的宁静小院,我们心怀仰慕来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芝文老师的陶瓷微书艺术馆。这座坐落在汕头市紫茵庄内的艺术圣殿将无数人的惊叹定格于此,具有中国风的简约建筑风格镶嵌原生态的绿,淡雅而不失庄严。步入大厅,迎面一幅厚实的乳白色玄关,以毛泽东狂草书法设计成镂空图案。“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沁园春.雪》中的诗句仿佛在向每一位参观者诉说着王芝文老师无数殊荣背后的的艰辛和执着。玄关的右侧,一条坚韧的大麻绳将独特的石头造型灯串起,依傍着楼梯贯穿了这三层艺术空间,艺术馆的每一个展厅都蕴含着一个深刻的主题,如果说第一展厅的“叹陨”让我们在残败的艺术品庄严的伤逝中慨叹万分,第二展厅的“藏粹”让我们为这巅峰艺术而折服,那么第三展厅的“咏臻”更让我们对艺术作品中所流露出王老师“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艺术神韵以及成名后的平常心由衷地赞颂。艺术馆里每一个精湛的作品都着实让我们将各种惊叹发挥到极致,而令我们更加急切于想见到这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陶瓷微书”的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芝文老师。

正当我们还在唏嘘不已之时,王老师一袭精致的黑色西装搭配时尚的波点围巾,温和、儒雅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他健硕的体魄,潇洒的神态,加上那富有艺术气息的微卷中长发,举手投足间透出的魅力更令人倍添敬重。王老师热情、谦和地跟我们一一握手,在三楼的会客厅,点一支上等禅香,品一茗香醇红茶,我们一道围坐在酸枝茶几边,听着王老师浑厚的男中音为我们娓娓道来他如何结缘这“不可思议”的艺术……

所谓微书,是中国书法的一种,其最大特点是字体微小,多写于布、绢或纸上。王老师的微书独辟蹊径,把微书写在陶瓷上,再将陶瓷烧制出来。他创作时仅凭肉眼裸视,欣赏者则需要借助放大镜才能看得清楚。王老师的微书注重“书画配”,让微书作品与山水国画相映成趣,异彩纷呈,其创作出来的陶瓷艺术品,远看是一件造型艺术,近看的时候是一幅画,再拿放大镜看,才发现画是由无数密密麻麻的汉字所组成,可以说这是集诗、书、画、瓷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据了解,近些年来,王芝文创作的陶瓷微书作品已先后获得国家级、省级金奖三十多项,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南海紫光阁、中国国家博物院、韩国首尔市政府、美国贝克斯菲尔德艺术博物馆等国内外机构所收藏,并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首脑。

谈及如何与微书结缘,王老师说,实属偶然,他从小爱好书法,后来读了美术专业,毕业分配到陶瓷厂,负责陶瓷设计,那时他就意识到,可以把书画和陶瓷进行很好的结合。经过多次摸索,他开始尝试把一些微小的字写在陶瓷上进行烧制。直到1989年,汕头当地组织收集一些本土艺术品到新加坡参加艺术品展览会,王芝文老师把自己创作的一个用微书写着《古文观止》的陶瓷笔筒送去参展。在新加坡展览的时候,引起了轰动,受到极大的关注,当地媒体争相报道,相关专家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左起:实习记者李洁、中访网记者王俊林、微雕大师王芝文、中访网记者王锦武、郑韶东)

的确,像陶瓷微书这种独特的艺术创作既要有对作品选材、构图创作的宏观思虑,在书写前必须将构图、谋篇布局了然于胸;更要有执笔时的微观想象,达到“得之于心、应之于手”的最高境界,这就对创作者的个人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要求其具备高超的书法功底、美术基础和文学积淀,同时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心、超于凡人的毅力。而更重要的是王芝文老师勇于对传统审美标准的挑战,三是对艺术表现形式的独创。这里不得不提到的是王芝文老师的陶瓷彩绘声绘色创作,尤其以他的山水题材最具特色,也最能表现他的水准。在他的作品中,即可以感觉到宋、元山水的神韵,又能看到清代四王的功力,在学习传统中形成了他那古朴、苍厚的风格。他的作品显示了他的融会能力和创造精神,把绘画修养成功地运用到陶瓷彩绘方面,熟练地掌握和发挥了陶瓷彩绘颜料的特性。充分考虑到画面构图与器物造型或是瓷板形状的结合,相应地还有笔墨情趣的表现,形成了与感到自然而相适,没有任何生涩牵强之感,这是陶瓷彩绘很难得的。

王芝文创作的陶瓷微书作品由于既继承了中国书法艺术和传统陶瓷工艺的独特风格和艺术精髓,又提高了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因而声誉鹊起,获奖无数。近些年来,已先后获得国家级、省级金奖三十多项,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南海紫光阁、中国国家博物院、韩国首尔市政府、美国贝克斯菲尔德艺术博物馆等国内外机构所收藏,并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首脑,为中国的艺术界争得崇高的荣誉。在这许多光环的背后,又有谁能想象出王老师在陶瓷微书创作路上的异常艰辛?王芝文老师坦言,能取得今日这些辉煌成就实属不易,这一路走来,他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和精力。

艺术大师吴冠中说:“真正的艺术家都是在苦难中成长的,艺术家没有吃过苦,没有感情和心灵的波动是成长不起来的”,这个观点在王芝文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在二楼展馆内,打开那扇电动皇宫门,我们看到了王芝文老师花了足足7年时间呕心沥血创作而成的代表作《三国志》,这一个30多英寸的陶瓷箭筒艺术品,上面竟写满了整本30多万字的《三国志》,让参观者叹而观止。这个作品获得了“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的至高荣誉,也是艺术馆的“镇馆之宝”。王芝文老师和我们分享了他创作《三国志》时的难忘经历。这件作品当时是准备用5年完成的,因为难度太大,做到一年多的时候,王老师曾经放弃过,直到某一天恍然大悟了,意识到自己既然选择要创作“世界之最”,就必须先挑战极限,义无反顾地做下去。就是这样一个支撑点,王芝文老师决定再坚苦再难都要继续下去,于是重新拿出藏封已久的作品,每天用一管微毫,方寸间进行精细创作。整个过程非常枯燥,这样一晃就是七年光阴。那是一段多么难熬的岁月啊!

因为微书是写在陶瓷上,因此文字书写完成后,还面临着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烧制。万一最后的烧制环节出现问题,就功亏一篑了,也就意味着多年的心血转眼付诸东流。说到这,王老师不禁感叹道:“想想当时烧制《三国志》的最后阶段,我到现在还有着难以言喻的深刻回忆。几天几夜的无眠煎熬,直到作品成功烧制出来,我才放下心中压了多日的大石头。”是的,我们惊叹的不只是《三国志》的惊艳出炉,我们更是深刻体会到王芝文老师对陶瓷微书这一门艺术的热爱与执着,他是用生命和灵魂在雕刻着梦想,用毅力和坚韧成就希望。是这份难能可贵的执着,让他一直坚持了这么多年。现在的他已经不仅仅是陶瓷微书的创造者,而更是陶瓷微书的守护者。王老师早在十多年前就懂得申请专利保护。例如他的作品都有着自己的防伪标示,有些在泥坯上刻印章,上面再上一层釉,变成印章在釉的下面,这是一种标示。例如每个作品的底部都有着他的手印等。这也是王芝文老师为什么被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大使的原因!

访谈中,我们了解到,虽然陶瓷微书现已被列为“非文化遗产项目”但至今都还没有专门培养、传承微书艺术的机构或民间团体、协会。王老师说,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寻找传承人,让陶瓷微书艺术发扬光大,不只局限在中国,而是让它走向全世界。每每他的作品在国外展出的时候,都引起当地的轰动,这也让他深切地体会到什么是艺术无国界。如今的王芝文老师依旧醉心于自己的陶瓷微书事业。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便在安静的工作室里焚香、坐禅,雕刻。他时刻以彭元瑞佳句“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来激励自己争分夺秒地进行创作。随着艺术馆第一展厅展柜上的奖杯和荣誉不断增多,王芝文老师却毅然选择了回归平淡。当近日,CCTV-1“出彩中国人”的剧组找到王老师,邀请他做为节目嘉宾出现在节目中展示才艺时,他十分犹豫,本想回归平淡却又盛情难怯。他的低调谦和,正如艺术馆第三展厅所采用的平实设计手法,生动地体现了王老师达到最高境界后的回归——“正德厚生,臻于至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不知不觉中,一焚禅香燃尽,访谈也近尾声,转身望见,展厅尽头圆门处的一幅白色镂空书法,内容正是首层那幅镂空书法中故意漏掉的毛泽东诗句:“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主,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是啊,古往今来,再辉煌的帝皇也都有所长,也有所短。一个人能专注在某个领域上不懈追求,实在难能可贵。正所谓“术业有专攻”,王芝文老师用最朴实的至臻情怀,在方寸间,微塑大千世界。他必将成为我国陶瓷微书史上一颗最璀璨的明珠……

《德化青花·五彩瓷全书》——简介


“盛世多收藏”。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德化窑瓷认识的深入,独具特色的德化窑瓷逐渐成为收藏爱好者的新宠,尤其是青花瓷和五彩瓷,以其清新明快、富丽典雅的特点,倍受收藏界的青睐。为比较全面地介绍德化窑青花瓷及五彩瓷的发展情况,展示其独有的艺术魅力,也方便收藏爱好者的鉴赏,特编辑出版《德化青花·五彩瓷全书》一书,图文并茂地介绍德化的青花瓷和五彩瓷。

青花瓷亦称白地蓝花,清新明快,是独具高雅审美品位的艺术瓷品种。清代,德化窑大量烧制青花瓷,青花瓷取代白釉瓷器而成为产品主流,出现种类琳琅满目,风格多姿多彩的局而。德化青花瓷具有典雅的艺术魅力,其画风自由洒脱,笔触粗犷率真,富有蓬勃的生活气息,充满着乡土味和人情味。德化青花瓷以其浓郁风格与地方特色,在中国民窑瓷坛一枝独秀。

五彩瓷,是在已烧成的瓷器上,用黄、绿、红、蓝、紫等多种彩料绘画图案花纹,再经彩炉以低温第二次烧成。德化窑从明代中晚期起,就开始烧制五彩瓷,其装饰题材大多源于生活,构图简洁明快,画风朴实活泼,色彩鲜艳雅静,自然情趣与生活气息十分浓厚,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本书以大量的实物图录为主,附有实物尺寸,并有选择地对部分精美的瓷器作简略的鉴赏,图文并茂,弥补了德化窑古陶瓷研究鉴赏中实物资料不足的缺陷。同时在德化青花瓷和五彩瓷的发展史略中,简要介绍了独树一帜的德化青花瓷及精美雅致的德化五彩瓷的特点及艺术价值,并附有各个时期的标准器,力求为古陶瓷研究者研究、鉴赏德化青花瓷及五彩瓷提供较为全面的参考资料。在实物图录的编排方面,主要以装饰纹样为经,以时间先后为纬,便于比较、研究和鉴赏。由于德化窑瓷属民窑性质,其生产工艺是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起来的,烧制、装饰等风格变化并没有十分明显的年代特征,要准确地为瓷器断代有诸多的困难,因此,许多实物只能根据纹饰、胎釉、器型等方面的特征,较为笼统地归于“早期”、“中期”、“晚期”。

德化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瓷业生产区和外销瓷的重要产地之一,陶瓷制造历史悠久,曾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为中国三大古瓷都,是我国南方历史悠久、工艺独特的名窑之一。

明代白釉瓷器,是德化窑陶瓷生产的一个高峰期,德化窑烧制的白瓷,胎体滑润致密,釉面晶莹光亮,乳白似象牙,如凝脂冻玉,代表了当时白瓷生产的最高水平,有“象牙白”、“猪油白”之美称,西方则称之为“中国白” (Blanc de chine),被誉为“乃中国瓷器之上品也”。以何朝宗、张寿山、林朝景、陈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瓷塑艺术大师,把德化窑瓷塑艺术推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境界。而青花瓷的烧制生产,是德化窑陶瓷生产的又一高峰期。在明代中晚期,德化窑开始烧制青花瓷,进入清代以后,青花瓷成为德化窑生产的主流,窑址遍布全县各地,青花窑址多达177处。德化青花瓷大量销往全国各地以及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东南亚以及非洲各国。德化窑青花瓷以其装饰图案丰富多彩、构图简洁舒展、笔法洒脱豪放、画风朴实大方等独特的艺术魅力,倍受国内外的青睐,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生产青花瓷的同时,德化窑也开始烧制五彩瓷,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德化窑五彩瓷装饰纹样简约,画风自由洒脱,笔触粗犷,返璞归真,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又富有浪漫的情趣,集实用、装饰,观赏于一体,散发出民间陶瓷艺术的芬芳。德化窑青花五彩瓷作为我国陶瓷艺术的精品,宛如一枝充满生机的奇葩,绽放出闪亮的异彩。

近年来,收藏界对德化瓷喜爱有加,精美的古瓷层出不穷。《德化青花·五彩瓷全书》最大的特点是,从德化青花瓷发展史略,德化青花瓷的特点及艺术价值,德化五彩瓷发展史略,德化五彩瓷的特点及艺术价值等方面入手,精选了青花五彩瓷六百多件,以大量翔实的实物图录,为古陶瓷研究者研究、鉴赏德化青花瓷及五彩瓷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参考资料。尤其难得的是,《德化青花·五彩瓷全书》收集的德化五彩瓷,不仅种类多,而且时间跨度长,涵盖面广,为德化窑曾大量生产五彩瓷的历史提供了翔实的实物资料,填补了德化窑五彩瓷研究的空白。

《德化青花·五彩瓷全书》还收集有大量的圈足或底款,对德化古瓷的鉴赏和研究具有很大的帮助。此外,《德化青花·五彩瓷全书》在采编体例上可谓是独具匠心,改变了以往古陶瓷鉴赏书籍以时间为顺序的编辑体例,而是采用了以装饰纹样为经,以时间先后为纬,同时对部分精美的青花五彩瓷进行鉴赏评析,便于人们研究、认识德化青花五彩瓷的发展变化过程。

此书的编辑出版,大大丰富了德化陶瓷文化的内涵,对进一步推进德化瓷的研究,弘扬瓷都德化源远流长的陶瓷文化,促进瓷都陶瓷文化的全面提升,将起到积极重要的作用。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