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杜牧 金谷园鉴赏

学习诗词是中小学语文的必备功课,诗词上面的知识犹如广阔的海洋,无穷无尽,哪里有好的课外诗词欣赏?下面有关诗词的内容希望你能够喜欢!

摘要

金谷园旧址在今河南洛阳西北,是西晋富豪石崇的别墅,繁荣华丽,极一时之盛。唐时金谷园已荒废,成为供人凭吊的古迹。

《金谷园》是晚唐诗人杜牧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是一首即景生情诗,写诗人经过西晋富豪石崇的金谷园遗址而兴吊古情思。

杜牧 金谷园

首句写金谷园昔日的繁华,今已不见;二句写人事虽非,风景不殊;三、四两句即景生情,听到啼鸟声声似在哀怨;以“落花”喻当年坠楼自尽的石崇爱妾绿珠,伤春感昔,即物兴怀。全诗句句写景,层层深入,景中有人,景中寓情。写景意味隽永,抒情凄切哀婉。

原文

繁华事散逐香尘,

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

落花犹似坠楼人。

注释

香尘:石崇为教练家中舞妓步法,以沉香屑铺象牙床上,使她们践踏,无迹者赐以珍珠。

“流水”句:指春草自绿、涧水长流,风景依旧而人事已非。

怨啼鸟:鸟儿的啼声如怨如慕。

坠楼人:指石崇爱妾绿珠因貌美令孙秀求之,引发孙石矛盾,石崇因此获罪。绿珠自投楼下而死。

翻译

繁华往事,已跟香尘一样飘荡无存;流水无情,野草却年年以碧绿迎春。啼鸟悲鸣,傍晚随着东风声声传来;落花纷纷,恰似那为石崇坠楼的绿珠美人。

赏析

金谷园旧址在今河南洛阳西北,是西晋富豪石崇的别墅,繁荣华丽,极一时之盛。唐时金谷园已荒废,成为供人凭吊的古迹。据《晋书丨石崇传》记载:“石崇有妓曰绿珠,美而艳。孙秀使人求之,不得,矫诏收崇。崇正宴于楼上,谓绿珠曰:‘我今为尔得罪。’绿珠泣曰:‘当效死于君前。’因自投于楼下而死。”杜牧过金谷园,即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咏春吊古之作。

诗人面对荒园,首先浮现在脑海的是,金谷园繁华往事也随着芳香的尘屑消散殆尽。“繁华事散逐香尘”这简单一句却蕴藏了无限感慨。“香尘”细微飘忽,同样,金谷园的繁华,石崇的豪富,绿珠的香消玉殒,也如香尘一样飘去,都是过眼云烟。

“流水无情草自春”,“水”指东南流经金谷园的水。不管人世间的沧桑,流水照样潺湲,春草依然碧绿,它们对人事的各种变迁,似乎毫无感触。这是写景,更是写情,尤其是“草自春”的“自”字,拟人化的手法,这恰恰反映出岁月、历史的无情。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春日鸟鸣,本是令人心旷神怡的赏心乐事。但是此时红日西斜,名园荒芜,在诗人耳中,鸟鸣显得格外凄切,故诗人着一“怨”字。而此时一片片惹人感伤的落花又映入诗人的眼中。诗人将落花飘然下坠的形象,与曾在此处发生过的绿珠坠楼事件联想到一起,寄寓了无限情思。一个“犹”字寄寓了诗人无限的追念与怜爱。

本诗比喻贴切自然,意味隽永,将自己的感慨穿越时空,与历史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一篇难得的吊古咏怀之作。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居中书舍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小编推荐

唐诗:赠别其二杜牧解析


摘要

这首诗用议论和比喻暗示了别时情景和人物的心境,眼前景和联想、比喻、赋比兴、拟人等多种艺术手段联合运用,使这首诗成为惜别伤离之作中的佳作。

《赠别·其二》是晚唐诗人杜牧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首诗紧承上首,抒发诗人与歌妓难分难舍的离别情怀。首句写离筵之上压抑无语,似乎冷淡无情;次句以“笑不成”点明原非无情,而是郁悒感伤,实乃多情,回应首句。诗歌以精炼流畅、清新俊逸的语言,表达了缠绵悱恻的离别情思,风流蕴藉,意境深远,余味悠长。

赠别其二杜牧

原文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注释

“多情”:指平时空自多情,此刻悲伤至极,反倒相对无言,显得象是无情。

惟觉:只觉得。

樽:酒杯。

垂泪:指蜡泪下滴。

翻译

聚首如胶似漆作别却象无情;

只觉得酒筵上要笑笑不出声。

案头蜡烛有心它还依依惜别;

你看它替我们流泪流到天明。

赏析

这一首抒写诗人对妙龄歌女留恋惜别的心情。

首句“多情却似总无情”以议论的方式陡起。多情,指离别的双方本来就有真挚感清,此刻在离席别筵之上,更是思绪万千。也许诗人应当表现两人缱绻缠绵的柔情,但却只是默然相对,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所以说“总无情”。“总”字是强调,也许是过去“多情”才导―种“无情”。说“却似”,又正道出这“无情”的表象下蕴藏着“多情”的实质。这“多情”与“无情”的矛盾统一,鄉她反衬出情之深刻,刻骨铭心。

次句“惟觉樽前笑不成”,樽前相对,为了宽慰对方,缓解离绪,彼此都想努力装点欢容,但无论如何也无法强颜欢笑,结果仍然是无言相对,却似“无情”。但这种“无情”,正是太“多情”的结果。“惟觉”二字于无可奈何的口吻中透出惨然凄凉的心境。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这两句用赋比兴的手法,将眼前蜡烛的形象与即将分离的离人形象融为一体。离筵上点着蜡烛,这是陚实;由蜡泪联想到离人伤别之泪,由“蜡烛有芯”联想到离人的“有心”惜别,并以前者隐喻后者,这是由兴而比。将本来无知的蜡烛人格化,陚予它人的感情,这就使得形象的比喻意蕴无穷,而达到物我交融、浑然一体的境界,以致很难分清是借物寓情还是直接以物拟人了。

这首诗用议论和比喻暗示了别时情景和人物的心境,眼前景和联想、比喻、赋比兴、拟人等多种艺术手段联合运用,使这首诗成为惜别伤离之作中的佳作。

唐诗:江南春绝句 杜牧赏识


摘要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绝句 杜牧

唐诗:杜牧最有名的诗赏识


摘要

杜牧是唐朝著名文学家、政论家。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德宗时名相杜佑之孙。文宗太和二年(828)进士,历任监察御史、黄、池、睦等州刺史,官终中书舍人。

杜诗韩集愁来读,似请麻姑痒处抓。出自唐代杜牧诗《读韩杜集》。杜韩:指杜甫和韩愈。烦忧的时候,读读杜甫的诗,韩愈的文,就像是在大痒之时,请到了麻姑抓痒一样的惬意舒适。诗句用“麻姑搔痒”这一形象的比喻赞美了杜诗韩文的精美。

杜牧最有名的诗

百年不肯疏荣辱,双鬓终应老是非。出自唐·杜牧《怀紫阁山》。诗句说明不肯看淡荣辱,就注定要与人有争,在是非中度过一生。意味劝人看淡荣辱。

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出自唐·杜牧《不寝》。仇:仇敌。不要谈论名利,名利是自身的仇敌。

草色人情相与闲,是非名利有无间。出自唐·杜牧《洛阳长句》。心情与自生自长的春草一样悠闲自适,是非、名利的纷扰变得若有若无。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出自唐·杜牧《题乌江亭》。事不期:胜败的事,不能预料。战争的胜败是很难预料的,能够经受失败、挫折等羞辱的考验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出自唐·杜牧《齐安郡后池绝句》。红衣,指鸳鸯的彩色羽毛。诗句描写微雨野外无人烟、鸳鸯水中理羽毛的情景。

高枝百舌犹欺鸟,带叶梨花独送春。出自唐·杜牧《残春独来南亭因寄张祜》。百舌,鸟名。诗句描写暮春时节百舌鸟鸣于高枝深绿之中、众花谢尽梨花独放之景。写景中对暮春时节“春去也”表露了深深的惋惜与惆怅之情。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出自杜牧《赤壁》。建安十三年,曹操举大军顺江而下。适遇东南风起,周瑜因用黄盖之计以火攻焚烧曹操战船,大破曹操于赤壁。诗人说,东吴大破曹军实属侥幸,乃东风与方便的结果。如果不是这场东风,说不定孙策、周瑜之妻被曹操俘获到铜雀台上了呢!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出自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起伏,江流千里迢迢。时今已过深秋,江南草木未凋。扬州二十四桥,月色格外妖娆。老友你在何处,听取美人吹箫?

人生直作百岁翁,亦是万古一瞬中。出自唐代杜牧诗《池州宋孟迟先辈》。直:即使。人就算是活到了一百岁,但在悠悠万古的历史中也不过还是一瞬间而已。说明人生之短暂。

唐诗:杜牧 九日齐山登高解析


摘要

首联用白描的手法写雁过江上南飞,与客提壶上青山的一副美景。仅用七字,把江南的秋色描写的淋漓尽致。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江涵秋影”四字精妙的传达出江水之清,“秋影”包容甚广,不独指雁影。“与客携壶”是置酒会友,兼之有山有水,是人生乐事,“翠微”来代替秋山,都流露出对于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颔联为唐诗名句,夹叙夹议,写出了诗人矛盾的心情。“难逢”、“须插”的言外之意是应把握当前及时行乐,不要无益地痛惜流光,表现了一种通达的生活态度。“菊花”是扣合重阳节的习俗。

【作者】杜牧【朝代】唐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杜牧 九日齐山登高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