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青瓷鉴赏

江苏省宜兴市是中国著名的“陶都”,地处长江下游的太湖之滨,与浙江、安徽搭界,境内山峦起伏,河湖纵横,交通运输便利。山区盛产瓷土和竹木薪炭,为发展陶瓷业提供了良好的自然资源。因此,得天独厚的宜兴陶瓷产业自古发达,至明清并形成自已独特产品的优势与特色,名扬四海。 宜兴陶瓷业的中心是在其南部山区和水网地带的交接点丁蜀镇一带。 宜兴的史前制陶业,根据近年来对该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的骆驼墩、西溪遗址等出土陶器最早距今约七千年。陶器以夾砂红陶和泥质红陶为主,其次为灰陶及黒皮陶,属于新石器时代太湖流域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至晚期良渚文化系列。 商周时期,宜兴烧造印纹硬陶和原始青瓷,是吳越文化的重要内涵特征。建国六十多年來的考古实践证明,烧制原始瓷是江浙地区吳越民族的历史功绩。现已查明浙江湖州德清窑为中国“瓷之源”,商代已建龙窑大量烧造原始青瓷。吳、越国同族,“接土邻境,圵交通属,习俗同,言语通。”名列春秋五霸,在先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几何印纹硬陶与原始青瓷为孪生姐妹,吴越地区考古发現商周窑址常見印纹硬陶与原始瓷同窑合烧,如南京北阴阳营遗址第三层湖熟文化以及浙江富盛等地多有发現这样兼烧的窑址;也有的是分窑烧制。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曾经指出:“原始瓷(即加釉硬陶)的烧造,当为南方长江下游地区的发明,……后来在长江下游地区逐渐改善,终于在汉末出現了瓷器,成为中国文明的特点之一。”上海博物馆考古工作者在上海闵行发掘相当中原夏商时代的马桥文化遗址中,出土了青釉和黒釉残片,有学者根据科学测试结果认为“马桥夏商样品是目前所发現的我国最早的原始瓷。”

苏南吴国土墩墓出土几何印纹陶器

苏南吴国土墩墓出土原始青瓷器

在宜兴丁蜀镇附近元帆村遗址的上层和杨破窑墩、张泽乡的前港咀和寿山村上层、湖汶乡画溪河西岸、善卷乡五洞桥,以及杨巷镇附近的城头地、桥渎里和王府墩三处遗址的上层都出土了相当数量的商周时期印纹硬陶和原始瓷碎片,这些遗存中可能有的就是烧造印纹硬陶和原始瓷的窑址所在,如丁蜀镇南山古窑址中发現有春秋战国的原始青瓷等。而在江浙地区的商周吳越文化聚落遗址、城址,特别是土墩墓中出土的完整几何印纹硬陶和原始青瓷器成千上万。如镇江博物馆1975年发掘的镇江句容浮山果园一号墩,这是一座土著吳人的家庭合葬墓,墩内共葬有16个墓,随葬品种类别为夾砂红陶炊器、泥质陶和印纹硬陶及原始瓷盛食器等。其中印纹硬陶器71件,包括坛和罐;原始青瓷器124件,器形有罐、豆、盅、盘、器盖等。句容浮山果园的一处吴国土墩墓群计有一百多个土墩,这样的土墩墓群当地群众往往称之“百培山”,在江南地区有数百处之多。在宜兴张渚镇附近西渚乡的吾桥遗址曾先后出土过16艘满装陶瓷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独木船,生动地向我们展現了当时宜兴窑陶瓷的外销繁忙情景。由此,我们完全可以认为苏南吳地出土的面广量大的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并非全來自越国的窑场,而相当一部分应該是宜兴窑烧制、通过水路输出的商品陶瓷。原始瓷是吳越地区特产,宜兴也为我国原始瓷的发源地域。 瓷器的成熟并得到广泛使用是在六朝时期,六朝青瓷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十分特殊的地位。它上承汉代青釉陶创造的成就,下为隋唐青秞瓷器鼎盛期奠定了基础,在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宜兴也是烧造六朝青瓷的重要窑场,汉、六朝时期宜兴窑场大多分布在丁蜀镇之南的南山、均山一带。

宜兴窑烧制的六朝青瓷盘口壶

宜兴六朝瓷业兴盛于西晋,青瓷商品行销江南地区。以南山窑群为主的宜兴六朝窑,其产品已全属青瓷,在质量上有精有粗,精者与同期越窑产品不相上下。器物类别以日用器皿碗、钵、盆、洗、壶、罐为主,同时烧制俑、灶、水井、鸡笼、猪圈等丧葬明噐,其中不乏魂瓶、神兽尊、镂空香熏一类的精品。

宜兴窑烧制的六朝青瓷唾壶

我国瓷业生产在唐代飞跃发展,形成“南青北白”的格局,北方邢窑系的白瓷与南方越窑系的青瓷并驾齐驱。此时,亦是宜兴窑青瓷的繁盛时期。唐代宜兴窑场主要烧造民间日用青瓷器,产品有碗、盏、盘、鉢、灯、壶、罐等,釉色以茶绿为主,酱色釉次之,施釉均匀,釉面光泽。其产品在江苏境内唐代遗址中常見,说明它是销路很广的民用瓷。当时国内最大的陶瓷集散地和消费市场杨州,对考古发掘出土的唐代全国各窑口瓷片分析,据统计宜兴窑瓷片通常占出土瓷片总量的24~35﹪。宜兴窑产品属于越窑青瓷系统,虽然其质量与越窑有着明显的差距,但它以地理位置和产量的优势,成为我国南方长沙窑之外越窑青瓷的另一个竞争对手。

精选阅读

宋末元初的鼓型青瓷鉴赏


器物历史背景

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的繁荣时期,南北各地窑场林立,瓷苑市场百花争艳,朝廷除选取用民间精瓷外,还自设官窑烧制瓷器,以供宫廷应用和赏赐。《中国陶瓷史》把宋代瓷窑归纳为六大瓷窑体系:即(1)定窑系;(2)耀州窑系;(3)钧窑系;(4)磁州窑;(5)龙泉青瓷系;(6)景德镇青白瓷系等。 1994年冯先铭主编的《中国陶瓷》一书指出:“青白瓷系是江西地区两大瓷窑系之一,影响面之大,居宋代六大瓷系的首位。”宋代青瓷应列为宋代六大瓷窑体系之冠。

宋末元初的鼓型青瓷

青白瓷是宋代仿青白玉效果而创烧的瓷器。玉质感是青白瓷器追求的效果,素以晶莹滋润著称,青白瓷仿玉的成功,反映了人们对美玉的需求,故青白瓷的创烧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和赞赏。宋·洪迈《容斋随笔》卷四“浮梁陶器”:“浮梁巧烧瓷,颜色比较琼玖。”南宋初期词作家李清照在她的《醉花荫》词中写道: “薄雾浓云愁永画,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这是赞美景德镇湖田窑青瓷。南宋蒋祈在《陶记》中说:“景德陶,昔三百余座,埏埴之器,洁白不疵,故鬻于他所,皆有‘饶玉’之称。”《宋会要辑稿》册一百四十六食货五十二谓:“瓷器库在建隆坊掌受明、越、饶州、定州、青州白瓷及漆器以给用,以京朝官三班内侍监库。”宋代景德镇隶属饶州,饶州瓷即景德镇瓷,宋时景德镇以专烧青白瓷而闻名于世。这是朝廷选用青白瓷的文献记载。众多考古发掘出土的瓷器表明,更是宫廷和百官选用青白瓷的例证。

宋末元初,青白瓷的生产中心仍在江西景德镇。元代青白瓷的胎釉特征与宋代有所不同:瓷胎采用高岭土加瓷土的二元配方法,胎土中氧化铝的含量增加,烧成温度更高,胎质更白,器物很少变形。釉为石灰———碱釉,即在釉料中掺入适量的草木灰,使釉中含有碱金属钾和钠。鼓型青瓷,是属于宋末元初的作品。宋末元初的青白瓷基本继承了宋代青白瓷的基因,瓷胎采用瓷土的一元配方,胎土中氧化铝的含量低加,烧成温度不高,胎质灰,器物容易变形。釉为石灰釉,烧成后釉面失透,光泽柔和,釉色略灰,玉质感强。器物造型除碗、盘、瓶、炉、罐、枕外,还新出现了扁型执壶、葫芦型执壶、多棱壶、鼓型瓶、动物形砚滴等。造型特点是厚重饱满,器物胎壁厚,显得釉层较薄。

专家点评:

鼓型青瓷,高28cm,器型十分罕见,它代表宋代青白瓷的最高水平,器身由4部分组成,上下有三接口,鼓面有接口。分别为:鼓身、葵口、环足,整体仿青铜器造型。

鼓身有两处象首叼环。釉面失透,光泽柔和,釉色略灰,玉质感强。釉色青而通透,胎体厚而脆,胎泥粗松,制作规整;装饰光素无纹,足内无釉,足较深,内旋痕明显。器身高大,十分难以烧制,在宋代如此大的器型很少见。为宋末景德镇湖田窑精品。

窖藏出土的宋耀州窑青瓷鉴赏


图1宋青釉刻花牡丹纹碗

图2宋青釉刻花牡丹纹碗

图3宋青釉刻花水波三鱼纹碗

图4宋青釉刻花莲花纹碗

图5宋青釉刻花莲花纹碗

图6宋青黄釉印花花卉纹碗

图7宋青釉印花花卉纹盘

图8五代青釉雕花牡丹纹执壶

图9宋青釉瓜棱形瓷执壶

本文介绍的环县出土耀州窑青瓷有一定的时代跨度,涵盖五代末宋代初期直到金代。究其窖藏原因,当是宋与西夏交战或蒙古灭金的战乱中,器主外出逃难时将其拥有的耀州窑青瓷埋藏。这些青瓷反映了耀州窑产品在当地一带的销售情况。

环县位于陕、甘、宁三省(区)交界,在历史上一直是塞外通往关中的咽喉要地,多元的文化在此交融碰撞。尤其在北宋,这里既是宋夏对峙的前沿阵地,又是关内外贸易的重要通道,文物遗存十分丰富。环江流域曾出土了许多宋代的瓷器窖藏,其中以耀州窑的刻印花瓷器最为精美,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观赏价值。

窖藏一般都是战乱时期主人外出逃难时所埋藏的。宝元三年(1040年),北宋与西夏的战争全面爆发,在随后的近百年间一直处于时战时和的对峙状态,长期的战乱致使边境的民众颠沛流离。环县北宋时称为环州,属环庆路经略,是重要的边境之地,屡屡遭到西夏国的侵犯,主要战场就集中在北连塞外南通关中的环江流域。这里的百姓逃离时,将易碎的瓷器埋藏起来,以备战后回来使用,但是旷日持久的战乱并未让他们如愿以偿,于是这些精美的瓷器才得以完整地保留至今。它们既向人们展示了宋代高超的制瓷工艺水平,也诉说着北宋那段凄惨的边疆史。另外,在环江流域的兴平城、甜水堡、洪德寨等十几座城寨遗址内也分布有大量的北宋耀州窑瓷器标本,既为城寨的断代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也进一步印证了文献中关于范仲淹筑城寨御敌战略的记载。

宜兴龙窑的衰落


宜兴龙窑,一种半连续式陶瓷烧成窑,多依山坡或土堆倾斜建筑,一般与地面成10°~20°角。窑头有预热室,窑尾通常不设烟囱或设置很矮小的烟囱。瓷窑长约20~50m,陶窑可达100m。窑头横断面小,便于烧窑开始时热量集中,利于燃烧。窑中部横断面最大,窑尾又缩小。拱顶成弧形,两侧上部或窑顶有多排直径约0.15m的投柴孔,窑身两侧有两个窑门。全窑结构简单,建筑费用较低,不需尺寸严格的拱砖。龙窑作业时,在窑室内码装坯体后,将所有窑门封闭。先烧窑头,由前向后依次投柴,逐排烧成。烧成温度最高达1300℃,并可控制还原焰。

宜兴龙窑的外观

宜兴龙窑的使用历史非常悠久。据《宜兴县志》记载,早在西周时期,(约公元前十一世纪一公元前771年),宜兴就出现了圆形升焰窑。唐代中叶起窑型向龙窑演变,故窑炉在唐、宋、元、明、清均为龙窑。据考古发掘资料,唐代有宜兴涧众龙窑;宋代有宜兴羊角山龙窑,明,清时期则有宜兴欧窑。其中涧众龙窑是最古老的,它位于丁山镇涧众村,现存窑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另一座可称为“古董”的明代龙窑,位于宜兴前墅村,是国内现仅存的两座还在烧制的明代古窑之一(另外一处是广东石湾)。前墅龙窑至今仍然活力旺盛,源源不断地烧制出一批又一批紫砂新壶。

前墅龙窑

龙窑的烧窑操作,全凭烧窑工人的熟练技巧,以目光观测火焰温度与紫砂壶坯体的变化中的情况来决定,需要有非常熟练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因此人们也把龙窑的烧窑工艺称为“火的艺术”。龙窑利用自然山坡建造,符合火焰自然上升物理原理,故造价低,又能充分利用余热,但烧窑的劳动强度非常大!当预热阶段结束后,把窑顶的一对燃烧孔泥垛掘开,两个烧窑工人对着窑背,投入燃料!一般先烧坯体上部。等坯体呈桃红色转变成鲜红色,再开第二孔,仍烧坯体的上中部,而第一对燃烧孔则烧坯体的下部。依此类推,逐渐向上烧去。因为烧窑只凭经验看火色,所以两边的工人经常交换对火的意见,使窑温均匀,两边产品同时烧成,做到同时烧上或者烧下的要求!己烧好的燃烧孔仍用泥垛封好。并用黏土涂抹封闭,如此操作一直到全窑烧成为止,待冷却后即可出窑!

龙窑的燃烧孔

在新中国成立后,宜兴地区尚有龙窑近百条,每日焰火熊熊,浓烟蔽日,年消耗松材达25万吨以上,是生产紫砂壶的主力窑场。而到了现在,因为政府保护环境的原因,目前除了个别龙窑还在使用外,紫砂壶的烧制主要采用倒焰窑,隧道窑,推板窑和电窑,以煤,重油或电力做为燃料,只需几小时即可烧成一窑,生产周期大大缩短,成品质量也较以前龙窑有所提高。虽然已经衰败,但龙窑作为中国古代紫砂陶艺工人集体创造的智慧结晶,是永久得到保护的。

古代瓷器:宋末元初的鼓型青瓷鉴赏


器物历史背景

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的繁荣时期,南北各地窑场林立,瓷苑市场百花争艳,朝廷除选取用民间精瓷外,还自设官窑烧制瓷器,以供宫廷应用和赏赐。《中国陶瓷史》把宋代瓷窑归纳为六大瓷窑体系:即(1)定窑系;(2)耀州窑系;(3)钧窑系;(4)磁州窑;(5)龙泉青瓷系;(6)景德镇青白瓷系等。1994年冯先铭主编的《中国陶瓷》一书指出:青白瓷系是江西地区两大瓷窑系之一,影响面之大,居宋代六大瓷系的首位。宋代青瓷应列为宋代六大瓷窑体系之冠。

宋末元初的鼓型青瓷

青白瓷是宋代仿青白玉效果而创烧的瓷器。玉质感是青白瓷器追求的效果,素以晶莹滋润著称,青白瓷仿玉的成功,反映了人们对美玉的需求,故青白瓷的创烧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和赞赏。宋洪迈《容斋随笔》卷四浮梁陶器:浮梁巧烧瓷,颜色比较琼玖。南宋初期词作家李清照在她的《醉花荫》词中写道:薄雾浓云愁永画,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这是赞美景德镇湖田窑青瓷。南宋蒋祈在《陶记》中说:景德陶,昔三百余座,埏埴之器,洁白不疵,故鬻于他所,皆有饶玉之称。《宋会要辑稿》册一百四十六食货五十二谓:瓷器库在建隆坊掌受明、越、饶州、定州、青州白瓷及漆器以给用,以京朝官三班内侍监库。宋代景德镇隶属饶州,饶州瓷即景德镇瓷,宋时景德镇以专烧青白瓷而闻名于世。这是朝廷选用青白瓷的文献记载。众多考古发掘出土的瓷器表明,更是宫廷和百官选用青白瓷的例证。

宋末元初,青白瓷的生产中心仍在江西景德镇。元代青白瓷的胎釉特征与宋代有所不同:瓷胎采用高岭土加瓷土的二元配方法,胎土中氧化铝的含量增加,烧成温度更高,胎质更白,器物很少变形。釉为石灰碱釉,即在釉料中掺入适量的草木灰,使釉中含有碱金属钾和钠。鼓型青瓷,是属于宋末元初的作品。宋末元初的青白瓷基本继承了宋代青白瓷的基因,瓷胎采用瓷土的一元配方,胎土中氧化铝的含量低加,烧成温度不高,胎质灰,器物容易变形。釉为石灰釉,烧成后釉面失透,光泽柔和,釉色略灰,玉质感强。器物造型除碗、盘、瓶、炉、罐、枕外,还新出现了扁型执壶、葫芦型执壶、多棱壶、鼓型瓶、动物形砚滴等。造型特点是厚重饱满,器物胎壁厚,显得釉层较薄。

专家点评:

鼓型青瓷,高28cm,器型十分罕见,它代表宋代青白瓷的最高水平,器身由4部分组成,上下有三接口,鼓面有接口。分别为:鼓身、葵口、环足,整体仿青铜器造型。

鼓身有两处象首叼环。釉面失透,光泽柔和,釉色略灰,玉质感强。釉色青而通透,胎体厚而脆,胎泥粗松,制作规整;装饰光素无纹,足内无釉,足较深,内旋痕明显。器身高大,十分难以烧制,在宋代如此大的器型很少见。为宋末景德镇湖田窑精品。

古代瓷器:窖藏出土的宋耀州窑青瓷鉴赏


图1宋青釉刻花牡丹纹碗

图2宋青釉刻花牡丹纹碗

图3宋青釉刻花水波三鱼纹碗

图4宋青釉刻花莲花纹碗

图5宋青釉刻花莲花纹碗

图6宋青黄釉印花花卉纹碗

图7宋青釉印花花卉纹盘

图8五代青釉雕花牡丹纹执壶

图9宋青釉瓜棱形瓷执壶

本文介绍的环县出土耀州窑青瓷有一定的时代跨度,涵盖五代末宋代初期直到金代。究其窖藏原因,当是宋与西夏交战或蒙古灭金的战乱中,器主外出逃难时将其拥有的耀州窑青瓷埋藏。这些青瓷反映了耀州窑产品在当地一带的销售情况。

环县位于陕、甘、宁三省(区)交界,在历史上一直是塞外通往关中的咽喉要地,多元的文化在此交融碰撞。尤其在北宋,这里既是宋夏对峙的前沿阵地,又是关内外贸易的重要通道,文物遗存十分丰富。环江流域曾出土了许多宋代的瓷器窖藏,其中以耀州窑的刻印花瓷器最为精美,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观赏价值。

窖藏一般都是战乱时期主人外出逃难时所埋藏的。宝元三年(1040年),北宋与西夏的战争全面爆发,在随后的近百年间一直处于时战时和的对峙状态,长期的战乱致使边境的民众颠沛流离。环县北宋时称为环州,属环庆路经略,是重要的边境之地,屡屡遭到西夏国的侵犯,主要战场就集中在北连塞外南通关中的环江流域。这里的百姓逃离时,将易碎的瓷器埋藏起来,以备战后回来使用,但是旷日持久的战乱并未让他们如愿以偿,于是这些精美的瓷器才得以完整地保留至今。它们既向人们展示了宋代高超的制瓷工艺水平,也诉说着北宋那段凄惨的边疆史。另外,在环江流域的兴平城、甜水堡、洪德寨等十几座城寨遗址内也分布有大量的北宋耀州窑瓷器标本,既为城寨的断代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也进一步印证了文献中关于范仲淹筑城寨御敌战略的记载。

宜兴窑址:龙窑的衰落


宜兴龙窑,一种半连续式陶瓷烧成窑,多依山坡或土堆倾斜建筑,一般与地面成10°~20°角。窑头有预热室,窑尾通常不设烟囱或设置很矮小的烟囱。瓷窑长约20~50m,陶窑可达100m。窑头横断面小,便于烧窑开始时热量集中,利于燃烧。窑中部横断面最大,窑尾又缩小。拱顶成弧形,两侧上部或窑顶有多排直径约0.15m的投柴孔,窑身两侧有两个窑门。全窑结构简单,建筑费用较低,不需尺寸严格的拱砖。龙窑作业时,在窑室内码装坯体后,将所有窑门封闭。先烧窑头,由前向后依次投柴,逐排烧成。烧成温度最高达1300℃,并可控制还原焰。

宜兴龙窑

宜兴龙窑的使用历史非常悠久。据《宜兴县志》记载,早在西周时期,(约公元前十一世纪一公元前771年),宜兴就出现了圆形升焰窑。唐代中叶起窑型 向龙窑演变,故窑炉在唐、宋、元、明、清均为龙窑。据考古发掘资料,唐代有宜兴涧众龙窑;宋代有宜兴羊角山龙窑,明,清时期则有宜兴欧窑。其中涧众龙窑是最古老的,它位于丁山镇涧众村,现存窑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另一座可称为“古董”的明代龙窑,位于宜兴前墅村,是国内现仅存的两座还在烧制的明代古窑之一(另外一处是广东石湾)。前墅龙窑至今仍然活力旺盛,源源不断地烧制出一批又一批紫砂新壶。

龙窑的烧窑操作,全凭烧窑工人的熟练技巧,以目光观测火焰温度与紫砂壶坯体的变化中的情况来决定,需要有非常熟练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因此人们也把龙窑的烧窑工艺称为“火的艺术”。 龙窑利用自然山坡建造,符合火焰自然上升物理原理,故造价低,又能充分利用余热,但烧窑的劳动强度非常大!当预热阶段结束后,把窑顶的一对燃烧孔泥垛掘开,两个烧窑工人对着窑背,投入燃料!一般先烧坯体上部。等坯体呈桃红色转变成鲜红色,再开第二孔,仍烧坯体的上中部,而第一对燃烧孔则烧坯体的下部。依此类推,逐渐向上烧去。因为烧窑只凭经验看火色,所以两边的工人经常交换对火的意见,使窑温均匀,两边产品同时烧成,做到同时烧上或者烧下的要求!己烧好的燃烧孔仍用泥垛封好。并用黏土涂抹封闭,如此操作一直到全窑烧成为止,待冷却后即可出窑!

在新中国成立后,宜兴地区尚有龙窑近百条,每日焰火熊熊,浓烟蔽日,年消耗松材达25万吨以上,是生产紫砂壶的主力窑场。而到了现在,因为政府保护环境的原因,目前除了个别龙窑还在使用外,紫砂壶的烧制主要采用倒焰窑,隧道窑,推板窑和电窑,以煤,重油或电力做为燃料,只需几小时即可烧成一窑,生产周期大大缩短,成品质量也较以前龙窑有所提高。虽然已经衰败,但龙窑作为中国古代紫砂陶艺工人集体创造的智慧结晶,是永久得到保护的。

宋徽宗与青瓷


宋徽宗赵佶,可以借张岱的自作墓志铭“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年至五十,国破家亡”。

宋徽宗 摹唐张萱《捣练图》

宋徽宗《瑞鹤图》

他信道教,而道教是享乐的背面,

道教可能因其美学吸引了徽宗。

不用看懂老庄,

就如不用看懂离骚,也能感到其大美。

道教有对青色的追求,青辞,又名绿章,是道教献给天庭的奏章,以朱料书写在一种蓝灰色的纸上,雅致之极。

宋代重文轻武,从此,文人审美占主流地位,苏轼米芾提倡的文人画也始于此时。“逸”格从北宋起成为文学甚至视觉艺术的最高标准。徽宗的作品中,青瓷最佳。

伦敦大威德基金会藏宋汝窑盏托

青瓷是消极,退淡,冷遁的。这是一个高音的,淡色的世界,这是单一乐器的solo,用的是古琴而非羽键琴更非钟磬。

赵广超讲极简主义,就让学生看宋瓷。“在存天理灭人欲的重压下,当时的人要做一个艺术形式,包含了七情六欲,看上去还要很平静,这就是简约主义的上好示范。它不是贫穷,是高度净化的能力。”

六十年代兴起的简约主义,二战后物质匮乏是其根本原因。青瓷却是倾举国之力造就的简单形体。宋代的瓷匠,奉命用地上的泥土烧制天空的颜色。

他们是炼金术士,把道教的精神,物质的至美和统治者的理想炼在一起。

伦敦大威德基金会藏宋汝窑器

伦敦大威德基金会藏宋汝窑器

青花瓷跟人没有距离,神情清爽,响亮的调子。而青瓷在面前了,你还是觉得远,它从哪里来呢,可能是人迹罕至,飞尘不到的地方。

青瓷带着一种佛像上的表情,入了他们的色空观。

唐三彩,元青花,明珐琅,一时才俊,但是只有青瓷能得到文人的垂青。可能是因为这一帮人身体孱弱,他们一向只在虚无和冲淡中感到自在。他们不喜欢鲜明的热辣的形象。

宋元影青瓷


影青瓷,即青白瓷,又称“映青瓷”“隐青瓷”“罩青瓷”,是宋元之间南方生产的一种瓷器。影青瓷青中带白白里有青,瓷胎薄如蝉翼,触手圆润自然,虽有瓷名却有玉质。遮眼透视,仿佛可以窥见瓷胎中清白一体的瓷骨,极为珍贵。影青瓷可以称为青白瓷,但并非所有青白瓷都可称为影青瓷,查阅资料中,除了“青白瓷”这一“学名”之外,诸如“影青瓷”“映青瓷”的称呼均是晚清以来才见诸典籍,宋元之际绝无此名。究其原因,无外乎“诨号”比“本名”更为传神,青白瓷中较为特殊的品类被清代古董商们形象称为“影青瓷”。

影青瓷造型非常丰富,主要有盘、碗、洗、盏、钵、盒、瓶、壶、罐、枕、注子、博山炉、动物、堆塑人物等。其瓷创烧于北宋,初时器型单一,生产较少,多承唐风,至天禧年间,工艺纯熟,器型多变,大量生产。瓷史上大名鼎鼎的江西景德镇即有青白瓷最早的窑址—湖田窑,其烧瓷的全盛时期长达七百余年,可谓珍品无数,传世较多。影青瓷曾风靡一时,行销海内外。元代影青瓷制作渐粗,已经没有了宋瓷的精细灵巧,大开大合虽嫌朴拙,却彰显了草原民族特色,加上烧制方法比较原始,影青瓷的成色远逊宋瓷。但元人对影青瓷的喜爱并未就此衰减,元人爱玉,影青瓷似玉,所以有的元代瓷产品干脆还印有“玉出昆山”和“玉出昆冈”等铭款,明显地将青白瓷类比于青白玉。正因元人审美的独特之处,烧制产量和器型较少,传世佳作便极为珍贵。

历史悠久的青瓷文化——瓯窑青瓷


东晋瓯窑青釉褐色点彩鸡首壶

瓯窑地处浙江南部,窑址主要分布在以温州为中心的永嘉、乐清一带。这里东临东海,南邻福建,西北面为括苍山区,瓯江、飞云江由西向东直入东海。司马迁在《史记·赵世家》中说:“夫翦发文身,错臂左袵,收瓯越之民也。”有人考证说,瓯字从“瓦”,说明瓯越人在远古就会烧制陶瓷。

瓯窑瓷胎色泽浅灰白,釉色清淡,有玻璃质感。晋人潘岳在《笙赋》中说道:“披黄苞以受甘,倾缥瓷以酌酃(l ng,美酒名)。”这个“缥瓷”很可能就是瓯窑青瓷。

北宋鸥窑青釉

五代瓯窑青釉瓜形带盖曲流壶

考古资料表明,商周晚期温州瑞安一带的墓葬中就有原始瓷出现。东汉晚期,永嘉县的罗东乡箬(ruò)隆村后背山窑、芦湾村小坟山窑等地,都相继发现了从原始瓷过渡到瓷器的窑址。据《景德镇陶录》记载:“瓯,越也。昔属闽地,今为浙江温州府,自晋已陶,当时著尚。”而清代朱琰在《陶说》中说:“杜毓《荈赋》‘器择陶拣’出自东瓯”,“后来‘翠峰天青’于此开其先矣”,“是先越州窑而知名者也”。按照这个说法,瓯窑应该是越窑的前身。考古人员在对窑址调查和发掘中发现,在汉代或两晋时期,有一些瓯窑瓷器的风格和制作工艺与越窑很相似。但是,瓯窑的规模和瓷器质量似乎不及越窑。这里面很可能是文献记载有误,也可能还有遗存没有被发现。虽然如此,我们仍然可以确定,瓯窑是一个历史悠久,并且风格鲜明的青瓷窑系。

南宋瓯窑青黄釉褐彩

北宋青釉观音坐像

汉代至三国时,部分瓯窑瓷器胎质不致密,胎体烧结度较差;胎釉结合不佳,常有剥釉现象;器形制作不规整,与同时期越窑产品有一定距离。自魏晋时期,瓯窑进入一个成熟和发展期。此时的器形丰富,有很多造型与越窑相似,同时又表现出特有的地方风格。

瓯窑窑址主要分布在南溪江下游沿岸的永嘉县罗溪夏甓山、东岸赤头山、瓯海区三垟樟岙(ào)岭脚一带。此时常见器型有壶、罐、瓶、碗、碟、杯、槅、笔筒、砚台、水盂、熏炉、虎子、唾壶、谷仓、鸡窝、狗圈等。除了釉色和制作工艺上的差别,此时瓯窑的瓷器造型风格与越窑一样,器形多以动物为原形,如狮、鸡、虎、牛、凤等,有的器形与越窑几近雷同,如鸡舍、狗圈、狮形辟邪、槅、鸡头壶等。说明当时瓯窑分布区域在丧葬习俗上与上虞、绍兴一带是有相同地方的。但是也表现了特有的地域特点,其中虎形烛台、牛形灯、凤形碗等器型在越窑中未见。瓯窑的谷仓罐由汉代的五管瓶演绎而来,但与越窑谷仓造型有一些区别,东汉时期的五管瓶为葫芦形,器物下腹部为圆形,而越窑的比它更鼓一些。三国时期瓯窑的谷仓为直桶腹,肩部分别有4个小罐,罐与器腹不通。小罐之间塑有人物、百戏塑像。西晋时的谷仓为圆鼓腹,上塑五管或亭台楼阁,周围有百戏人物、飞鸟等,展现了为亡灵祈祷的场景。整体造型浑圆敦实,有的器形制作不规整,整个器形缺少协调感,层次比较紊乱。

汉代至三国时期,瓯窑常见纹饰主要有水波纹、印花斜方格纹、连珠纹等,并不丰富。南北朝时期出现莲花纹,纹饰工整,但是制作工艺欠佳,常有剥釉现象。东晋早期和南朝,普遍使用青釉褐彩,有文字、花卉或与堆塑并用的点彩。这种装饰手法在东晋时期的越窑曾使用,晚唐吴越贵族墓中出现过,并不普遍,十分独特、典雅。瓯窑的褐彩花卉装饰,一直延续到北宋。

隋代至唐代早期是瓯窑瓷器的一个低谷期。其产品的胎体灰白,釉色青黄,开片细碎。唐代早中期的瓯窑釉色青中偏黄,容易剥落。

晚唐至五代时期,瓯窑窑址主要分布在瓯江干流南岸的市郊西山、杨府山和南溪江下游永嘉县境内的启灶黄田等地一带。此时的瓯窑青瓷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其釉色青淡或青黄,釉层滋润如玉;胎体细腻,胎色白而坚致,胎釉结合紧密。在造型上出现了柔和匀称、活泼清新的风格。五代时期的胎体更加细薄,器形更加精巧,小型器增多。器物的造型也比前期丰富,常见的有执壶、罐、碗、洗、香熏、唾壶、砚和明器桌、筷、椅等。还有一些器型如五代青瓷曲流壶、唐代青瓷刻花粉盒,这类粉盒的器形呈瓜果形,盖体表面常刻有牡丹、莲花、飞天等纹饰,制作精美。其中杯口壶、曲流壶、明器桌、筷、椅等这类器型越窑未见。这一时期瓯窑的纹饰较多,装饰手法也比前期有突破,主要有印花、划花、刻花、绘花、堆塑等,纹饰有莲瓣、荷花、卷草、双鱼、飞天等。从考古资料来看,瓯窑瓷器的纹饰较之越窑丰富,尤其是褐色彩绘纹饰。越窑此时多有点彩和较少的彩绘装饰,纹饰题材不多,使用也不普遍。

宋代,温州作为对外贸易的口岸,曾设市舶务和来远驿,元代设市舶司并有停泊海船的码头。对外贸易的出现,推动了瓯窑的发展。此时,瓯窑的分布依然以市郊的西山、杨府山和永嘉的仁溪、岩头一带为主,其窑场绵延数里,颇为壮观。其中泰顺、文成、苍南、乐清山区的山坳里,有一部分规模较小的瓷窑,还生产白瓷和黑瓷产品。这些产品与瓯窑青瓷随着龙泉窑的外销产品一起进入国际市场,常见的青瓷器型有碗、壶、瓶、罐、洗、盂、熏等,品种繁多,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器型与越窑几近相同。有一些产品如观音坐像、南宋青瓷盖瓶、南宋青瓷刻花盖罐等器型,越窑未见。

这个时期是瓯窑生产的高峰期,胎体更加坚致、细薄,呈浅灰色。釉色呈淡青或灰绿色,淡雅滋润;釉层薄,但是均匀、润泽,器内外施釉。同时期越窑的产品为灰白胎,施青釉后呈青灰色。纹饰比前期丰富,几乎接近繁缛。主要纹饰有卷草、葵花、牡丹、菊花、双蝶、鹦鹉、如意和形态多样的莲花纹等。越窑此时的纹饰也是最丰富的。

值得一提的是瓯窑此时的褐色彩绘瓷。入宋代以后,瓯窑青瓷仍然较多地采用褐色彩绘装饰青瓷,有斑彩、绘画花卉和书写文字诸种形式,其纹饰配上淡色的瓯窑青瓷,显得典雅而有趣味。这种彩绘比越窑的题材丰富,构图也比越窑有创意。越窑褐色彩绘的装饰手法在唐代以后就不见了。瓯窑的褐彩青瓷绘画题材新颖独特,堪称浙江青瓷窑系中的一朵奇葩。

宋代以后,浙江的瓯窑、婺州窑、越窑基本都逐渐走向了衰落。今天,我们可以从早期龙泉窑产品中找到越窑、瓯窑、婺州窑瓷器的制作痕迹,这些痕迹是浙江青瓷文化绵延的印证。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