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青瓷的风采

原始瓷器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我国商、周时代。大家一致认为,原始瓷器属于瓷器生产的早期和低级阶段,它和东汉以后的成熟瓷器相比,烧成温度偏低,胎体比较高,釉层薄而且容易剥落,制作工艺比较原始。当我有幸看到这件战国早期极为罕见的原始青瓷双耳罐(见图),它那优美的造型、极为工整的制作技艺、晶莹剔透如玉般的釉面,都勾起我探秘的本能。这件战国原始青瓷,直口、丰肩、腹鼓圆,平底。体型硕大。胎色灰白,釉色青中泛黄,釉面厚薄均匀。肩饰双系,并刻划数组瓦沟纹和阴刻弦纹。瓦沟纹的深度、宽度异常的一致,平行排列,线条刚劲有力,朴素大方。人们除了从它特有的造型和制作工艺特征上解读这件精美绝伦的战国瓷器可能为某贵族墓葬出土外,似乎对其更深的文化内涵难以破解。人们始终难以理解的是,早在战国就会有这样高水准的器物,况其烧成温度和胎体的烧结度并不亚于后来的东汉成熟瓷器。

我们知道,原始瓷器是在选料和制陶的技术十分进步成熟的基础上,才发展起来的。原始瓷和陶器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1)原始瓷器用瓷石做坯料,其中氧化硅和氧化铝的含量较高,通过高温烧制后,提高了坯体的机械强度,原始瓷胎多数呈灰白色或淡黄色。

(2)原始瓷的烧成温度较高,极大多数已在800℃以上或1000℃以下。胎质松软,发展到战国晚期烧结温度高达1200℃左右,胎壁烧结坚硬,不渗水,品质已接近于近代瓷器。

原始青瓷双耳罐

(3)原始瓷表面施釉,有光泽,透明洁净,便于洗涤。已经开始使用氧化钙作为助熔剂,它能使釉的熔融温度降低,在较低的温度中玻化。釉不仅能使原始瓷器表面光滑,不易污染,而且能为制品增添色彩。

原始瓷釉料中因含有氧化铁,所以釉呈青、青黄和褐色等。从无釉到有釉,是陶瓷工艺中的一项巨大进步,为瓷器的出现奠定了工艺模式的基础。

小编推荐

东汉青瓷与原始瓷器


东汉时,在中国浙江地区已经生产出真正的瓷器了。窑址发掘出的瓷片经化验证明:透光性较好,吸水率低,表面施釉较厚,釉层透明,有光泽,胎釉结合紧密,是在1260℃-1300℃的高温下烧成的,已经具备了瓷器的各项基本条件。因此说,中国真正的瓷器应该生产于东汉。

东汉时期原始青瓷制作精致,胎多为灰白色,施釉方法已改为浸釉法,生活日用器入碗、盘、罐、盘口壶等成为主流。东汉青瓷在造型和装饰上与原始青瓷很相似,但是在胎釉的化学组成以及烧成温度等方面则有本质的不同。

东汉青瓷胎质致密坚硬,胎色多为灰白或淡青灰色,瓷化程度较高,敲击声音清脆。釉层均匀,胎釉结合紧密,仅个别有剥釉、积釉现象;釉色青绿,也有些为青黄,但釉面匀净。由于瓷土中含较多的铁,以当时的技术条件而论,尽管淘洗很仔细,依旧残留一部分,因此当时陶瓷的胎中都含有2%以下铁的成分。早期瓷器的釉是含钙的石灰釉,以铁为着色剂。入窑烧造时空气流通,进氧很多,形成氧化气氛,釉中的铁遇到空气中的氧,烧出来呈黄绿色;如果不让空气进入窑内,则窑中产生还原气氛,烧出来的瓷器就是青绿色。因此,中国最早出现的瓷器为青瓷。

绥棱黑陶的艺术风采


黑陶,陶瓷工艺园囿的一朵艺术奇葩。

黑陶,散发着淳朴的寒地黑土的气息,洋溢着现代的文化魅力。

黑陶,陶瓷文化史诗的一个续点。

60年,绥棱黑陶积淀出一段富有光泽的黑土文化诗篇。

黑陶,最早出现在公元前2310年,距今有4000多年历史,1928年首次亮相于山东省章丘龙山,故称“龙山文化”。中外史学家称其为“原始文化的瑰宝”。绥棱,中国现代黑陶的发祥地。

绥棱黑陶艺术的鼻祖:山东省莱州府人士,名叫寇化林。

寇化林祖上以土陶工艺品制卖为生,制作的瓦盆、瓦罐,那是响当当。清末民初,寇化林来到绥棱,在上集镇建了全县第一家土陶作坊。

40年,寇化林痴心土陶品的制作,破译掌握了黑陶工艺品的关键技术———“熏烟渗碳”,那是黑陶制作工艺中最复杂、最关键的环节。

绥棱黑陶采自这个县西部特有的细腻黄土,经手工拉坯、修形、绘画、雕刻、压磨、烧制,成品色彩为土红、灰,经“熏烟渗碳”工序,成黑色。《二十一世纪中小学素质教育文库》如是记载:“黑龙江绥棱陶器以刻花黑陶最有特色,多用于陈设陶器……其中双层透雕的作品别具一格。纹样吸收了剪纸、木雕、刺绣等民间工艺的造型,再根据陶瓷工艺的特点加以融合,把透雕、刻花、压浅、戳花等方法结合一起,整体和谐,结构清楚,层次分明。虽无彩饰,但仍变化有致……”绥棱黑陶已同景德镇瓷器、宜兴紫砂陶器等20多种陶瓷器并列。

黑如漆,明如镜,硬如瓷,声如磬。黑陶,陶器中的“花魁”。黑色的光泽,折射出淳朴的劳动艺术魅力。

1964年,绥棱黑陶登上首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的展台,吸引了中外商家和艺术家的目光。周恩来总理曾赞誉:“鸡毛蒜皮换外汇,黄土换黄金,何乐而不为?”

1979年的上海第二届中国陶瓷博览会,绥棱黑陶被评为“中国陶瓷十大品牌”;1983年,绥棱的黑陶通雕花缸,荣获中国轻工业部颁布的“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奖;被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定为工艺品出口生产基地。从1965年,绥棱黑陶走出国门,在英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俏销,成为收藏珍品。那时,绥棱黑陶限量生产,按序编号,一品一特色,品品互不同。黑陶,收藏界的“新宠”。1977年10月,绥棱县工艺美术陶器厂向毛主席纪念堂敬献了8个黑陶花盆,两个黑陶花瓶摆放在人民大会堂入口大厅内。

绥棱黑陶,曾被文化部确认为“中国现代黑陶第一窑”,传承了“龙山文化”的遗风,舍弃其浮华琐碎,追求古朴自然。精品!极品!

花开花谢,绥棱黑陶经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刷,一时失去光泽,埋于泥土。

企业连年亏损,1990年,工艺美术陶器厂停产,工匠艺人纷纷南下各奔他乡,自谋生路。黑陶在绥棱大地渐失踪影,“陶花”香暗。

20世纪90年代,绥棱黑陶艺人扎根辽宁、河北、山东等地,黑陶又长出泥土,踏着春天的脚步绽开花蕾,释放幽香。许多黑陶制品秉承了绥棱黑陶的艺术脉络,再现了绥棱黑陶的灵性,延续着“陶花”的芬芳。

寇维军,黑陶艺术大师寇化林的儿子,绥棱黑陶的第二代传人。他先后到北京、连云港、德州等地制作黑陶、传艺,并将紫砂、瓷器的工艺与黑陶有机结合,黑陶的花纹与造型更具风骨,品质更上乘。可是,寇维军的心向往黑土地,他的艺术魂灵在绥棱的泥土里。

1997年,国务院颁布217号令———《传统工艺美术品种技术保护条例》,设立保护发展基金,用于抢救、保护和发展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光大民族文化。

2006年,黑龙江工艺美术协会成立,尹伊君提出积极恢复绥棱黑陶的生产,使其发出乌金的光泽。

绥棱黑陶,想“回家”。

绥棱县委、县政府顺着黑陶的纹理摸到了特色文化产业的经济潜力和市场空间,提出要依托资源和技术优势,把黑陶工艺品生产作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打造知名品牌,形成规模效益。县里三次组织人员南下辽宁、广东,寻访绥棱籍黑陶工匠,细说县委、县政府开发黑陶产业的整体计划。县委书记李哲韬、县长宋树生多次给在外的黑陶制作“大师”们打电话,诚邀他们北归。

尹伊君,曾是绥棱工艺美术陶器厂的设计员,参与了敬献给毛主席纪念堂和人民大会堂花盆和花瓶的制作,很多黑陶作品获国家级大奖。那时,他曾春风得意地坐飞机进京学习、领奖。陶器厂停了,尹伊君也远走他乡,在营口、大连办过广告公司,开过陶吧,但难舍对黑陶的眷恋。2005年底,尹伊君回到绥棱,着手绥棱黑陶的研发、制造。2006年4月2日,绥棱黑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挂牌,伊君黑陶文化研究所和协会也相继成立。字串7

“陶花”再次从泥土里盛开。

当第一窑黑陶从灰尘和气浪中走出来,尹伊君和工人们抚摩着凝重、古朴的“泥版杨柳青”,那神秘的艺术精灵在人们心空翱翔。

2006年的第17届哈洽会,尹伊君和绥棱黑陶刮起艺术旋风,美国客商和他达成购销2000万元产品的意向性协议。虽然因工期紧未能成交,但绥棱黑陶的艺术价值和市场前景已得到认可。

2006年,尹伊君创作的黑陶系列作品荣获东北三省第三届国际旅游产品博览会“最具特色奖”和“最受群众喜爱作品奖”,被授予“黑龙江省旅游商品”称号。

2006年底,曾任绥棱工艺美术陶器厂厂长的裴龙也回到绥棱创办了黑陶研究所。现在,裴龙正在工艺美术陶器厂原址建设新厂。

今年初,绥棱县经济局长张金生带着县委、县政府的真情厚意,到山东德州迎接寇维军回乡。

绥棱黑陶回家了!

扶强扶壮黑陶产业,绥棱县委、县政府下了“血本”:5年内为黑陶企业无偿或优惠提供厂房,帮助企业解决资金不足、技术人员短缺等难题。据尹伊君说,当初建厂,县里协调,减免购买资金一半。裴龙建厂,县里全力扶持,减免了几十万元税费。给60岁的寇维军安排了财政编制,还专门给他解决了生产的场所。殷殷关爱之情,切切发展之意,都在一举一动之中。

绥棱黑陶产业的兴起,牵动了人们关注的目光。市委书记胡世英曾专程到绥棱调研,提出了如何加快发展、做大做强的战略思路。市委副书记张文明曾和尹伊君等人探讨如何打造黑陶的寒地黑土品牌。绥棱黑陶被确定为我省重点文化产业扶持项目,省科技厅将黑陶定为科研项目。中央美术学院、哈师大等院校将绥棱确定为产学研协作单位和教学实验基地。据悉,省工艺美术家协会将在绥棱建设省级研究中心。

绥棱如是描绘“十一五”黑陶产业的蓝图:校企联姻,打造品牌;建设一个人才集聚的研发中心,通过协会牵动进行产业资源整合;依托订单规范市场营销的统一行为。5年内,全县黑陶生产企业要发展到20家,建设“中国黑陶之都”。

“陶花”开盛事,龙腾产业兴。绥棱黑陶“大观园”,培育了“金陵十二钗”,吟唱“大唐长歌”,雕琢现代版的“敦煌飞天”。

据介绍,现在绥棱黑陶按形状分坛、罐、瓶、缸等几种,表现风格有透雕、浮雕、阴雕和凹画等手法,花纹图案以圆开光和六角开光为主,方开光和半开光为辅,有梅、兰、竹、菊、松和龙、凤等纯民间图案近百种。经几十年发展创新,汲取了剪纸、皮影、刺绣、年画等民间艺术精华,并把砑光、透雕、刻花、压线、戳花等工艺手法融合,更具现代艺术品位。

为准备第18届哈洽会展销品,尹伊君精心制作了一批黑陶。6月12日出窑的“龙腾盛世”黑陶可谓精品,面如瓷,击声如罄,多层透雕的两只龙栩栩如生,祥云朵朵,令人赞叹不已。尹伊君说,至少值2万元。

裴龙和工匠们经过几个月精心制作的“中华龙瓶”,2米来高,是迄今为止最大的黑陶制品。裴龙说要把它献给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一展绥棱黑陶的艺术风采。

在寇维军的黑陶展厅,精品满台,各种造型的黑陶令人目不暇接,每一件都是上乘之作。

尹伊君正在把绥棱黑陶推进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列。

绥棱泥土开“陶花”,“陶花”指日成“金花”!字串5

陶瓷文化:德清原始青瓷,考古泰斗很兴奋


在故宫博物院一间十分古朴的会议室内,专家云集,团团而坐,气氛热烈。德清原始青瓷及窑址研究中许多成果及探索性问题成了专家热议的话题。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张忠培(图左三)教授兴奋地说,今天的研讨会非常难得,可谓中国古瓷器研究的高峰会议。他表示,德清及周边地区发掘出可以追溯到二里岗时期的原始青瓷窑址这是个了不起的发现,具有划时代意义,值得深入探究。

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耿宝昌(图左二)说,早期,考古工作者发现一些做工比较粗糙的青瓷器物,以为是近代人粗制滥造的瓷器,当时他就认为这不可能是近现代瓷器。后来原始青瓷的面纱渐渐被揭开,成了古陶瓷研究的重要课题。但是对原始青瓷源头的探索一直是个迷,德清原始青瓷和瓷窑的发现向瓷之源探索迈进了一大步。他相信德清还有更多新的发现。

我国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国文明探源工程首席科学家、北大教授李伯谦(图左一)说,原始青瓷研究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比如,原始青瓷最早到底可以追溯到什么年代?为什么它在战国达到高峰后,在秦、西汉衰落,东汉又兴起?德清亭子桥发掘的原始青瓷代表了当时原始青瓷制作的最高水平,它是不是就是当时的越窑?德清及周边地区已经发现了商代早期的原始青瓷,令人兴奋,这说明那里的原始青瓷烧造年代可能更早。应该在德清地区作进一步野外发掘,那里有可能会发现更有价值的窑址,这是突破瓷之源研究的关键。

其他专家也对德清原始青瓷及窑址作了热烈的讨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瓷之源课题组组长郑建明在德清及周边地区野外考古已近四年,他说,为探索瓷之源我们走遍了古瓷窑最集中的东苕溪中段,目前已发现了109座从商至战国的瓷窑,这其中有100座在德清境内。这样高密度高规格的窑址群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怎么评价也不为过,这证明德清曾经是我国古代的制瓷中心,是中国制瓷史上的第一个瓷都。

与会专家提出,德清古窑址群可以成为国宝,目前应该注重保护,将来可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