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紫砂何时唤醒品牌意识

对于“陶都”宜兴来讲,紫砂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名片,实至名归的品牌。但随着紫砂市场越来越趋于成熟的发展模式,品牌以及品牌影响力的缺乏正在日益显现出来,并从一定程度上牵绊着行业的整体发展。那么,对于紫砂这样一种无论材料来源、成型工艺,还是流通方式都稍显特殊的商品来讲,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培育出有号召力的品牌,这个古老行业正在探索。

紫玉金砂不乏品牌创意

说起品牌,紫砂壶是“陶都”宜兴当之无愧的大品牌——作为宜兴一直倾力打造的一张“名片”,紫砂壶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知、了解,并逐渐喜爱;而紫砂壶在喜爱它的人们生活当中的角色,也慢慢地由一件实用品向赏用结合的艺术品范畴过渡。市场日渐活跃火爆的同时,紫砂行业的从业者队伍也越来越庞大。在这批从业者的带动下,许多风格各异、流派不同的工作室也纷纷成立,颇有百家争鸣的态势。

每一个工艺师或每一个工作室都可以是一个品牌。这话并不是虚的,据相关数据显示,现在在宜兴从事紫砂壶制作的人大约在3万左右,其中以家庭作坊为单位的企业上万家。无论规模或大或小,经营理想与不理想,这些企业都在以自己的理念和方式运作着,如果运作成功了,能够为大众和消费者认可,它们就有可能成为品牌。

而对于品牌这一理念,宜兴的工艺师们有着自己的理解:在客户当中有着较大号召力的紫砂壶就是好壶,就是品牌。一位多年从事紫砂壶制作的工艺师这样说。从品牌的实质意义来讲,这位工艺师的认知可谓朴素简单而不失真味。而事实上,如果要讲到品牌的号召力,在紫砂这个行业里,目前还没有哪个品牌大过大师的印章。在近年来的紫砂拍卖会上,大师的作品有着非常高的号召力,而且,其成交价格也有着很大程度的攀升。所以,在业内有着较高知名度的大师成立的工作室,其制作的作品往往有着不错的口碑和追捧的人群,甚至还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其实,宜兴各工作室也都有着各自的特色。一般来讲,从它们的命名就可以看出自身的风格和特点,它们或是以工艺师的名称命名,如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季益顺的“益顺工作室”;或是以制作者的创作风格命名,如国家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蒋彦的“大汉陶艺”;又或是以制作者的家族历史文化传承命名,如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范伟群的“范家壶庄”等等。其中传递着的,正是企业想要传达给终端的一种企业文化和作品诉求。

可以说,紫砂这一行业虽然古老,但是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还是有一大批从业者,重视文化推广和差异化营销,为紫砂刻下了品牌的符号。

品牌探索何为掣肘之源

但是,打造一个被市场和消费者认可的品牌并非易事。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范家壶庄创办人范伟群告诉记者,在如何创建品牌方面自己做了许多尝试。因为范氏壶艺有着一定的历史积累和人文内涵,长久以来在人们心目中已经形成了一种近似于品牌的号召力。在这样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这种文化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现在范家壶庄的经营理念就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鼓励创新作品;保证作品品质;同时打造文化、技艺交流平台。只有有了自身的企业文化,品牌才有立足之本。范伟群也在尝试在全国范围开设有“范家壶庄”招牌的门店,现在已经有十几家,基本上采取联营模式。说到有没有可能直营时,范伟群最担心的问题是货源供给会供不应求,因为毕竟全手工制壶不可能有像流水线一样的生产规模。不过,范伟群对于将范家壶庄做成一个品牌也有一些独特的点子,“比如,我们可以和某个专门做市场推广的企业或团队来合作,我们负责产品质量与诚信的保障,它们负责做大市场、营销品牌”。

要说到紫砂的品牌,就不能不提到“方圆”。“方圆”是宜兴紫砂工艺厂于1982年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的一个商标,这个商标很好地诠释了紫砂壶“方非一式,圆无一相”的特点。据宜兴紫砂工艺厂副厂长唐锡芝介绍,“方圆”商标有着较高的美誉度和文化附加值,被当地百姓所熟识。在过去的几年里,宜兴紫砂人大力推广“方圆”商标,其品牌影响也逐年增强。相关资料显示,2005年,方圆牌宜兴紫砂、海尔、三星、中国联通[4.876.80%股吧研报]、中国壳牌、中国邮政、广发基金等知名企业品牌分别在各自领域获得“首届中国消费者(用户)最喜爱品牌”称号。不过唐锡芝同时也表示,工厂改制后紫砂人大多自立门户,以自己的工作室为单位进行生产与销售。作为“方圆”商标的拥有方,宜兴紫砂工艺厂也在探索更好的品牌经营模式,比如建立更好的产销链条,在各地尝试开设形象店等方式。但是,紫砂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如何对品牌经营者形成有效的监管,让其专注于“方圆”这一品牌,还需要更多思考。

理念为先融合无形资产

从LV到Burberry,从全聚德[28.802.56%股吧研报]到稻香村,公众现在所熟识的品牌几乎都不下百年历史。并不是说一定要要求哪个企业必须经营多少年,才能判断其是否成长为品牌,但是品牌本身确实需要经过历史与时间的检验,才能奠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而一个品牌想要经过百年考验仍屹立不倒,面临的难题也非常之多。

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告诉记者,作为全国的“陶都”,宜兴这些年来一直在致力于将紫砂壶打造成自己的一张名牌,在培育这个品牌方面也花了不少心血,如人才培养、市场规范、形象打造等,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打造紫砂自有的品牌,情况还是较为特殊。最主要一点在于,紫砂本身是全手工制品,不可能规模化生产。民国初期曾经出现过金鼎、铁画轩等一批知名商号,集结一批工艺师搞创作,但是那也是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一种模式。现在的紫砂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中国艺术研究院紫砂教授堵江华分析指出,英国不种一棵茶树,“立顿”品牌却可以创造200亿元的销售额;我们的茶树有数千年的历史,国外的“雪碧”、“可乐”却可以在中国大行其道。正是因为这些企业通过各种方式推广它们的文化,进而推销它们的产品。紫砂不缺少文化含量,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文化产业,它缺少的是将文化推广出去的理念、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也许可以将人才培养、门店销售、形象推广一条龙结合起来,并通过企业文化的推广,在市场中形成大家所公认的品质标准,让消费者在认知这一品牌的过程当中更了解紫砂。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张守智告诉记者,现在的紫砂“品牌”大多是工作室,支持工作室创作与运营的是现在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的工艺师,从实际意义上来讲还谈不上是品牌。而且,现在紫砂行业内大多是家族传承与师徒传承的模式,如果后继人才跟不上,大师创立的品牌效应也就结束了。但是,没有五十年到百年的时间,是很难说能否形成一个品牌的。而且,品牌还要有一个质的标准,只有将这个标准延续执行下去,品牌才有生命力。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紫砂行业应该走品牌经济的发展方向,这就需要紫砂人有企业家的胸怀,跳出某一种单一的传承模式,将紫砂文化的无形资产融合起来,形成持续发展的品牌力量。

对于紫砂行业品牌发展之路,中国品牌第一人、品牌战略专家李光斗有着自己的不同见解。在他看来,紫砂行业的品牌发展可以走设计师品牌和企业品牌两种途径。但是,真正的品牌不仅要实现吃、穿、用、住等功能诉求,还要满足人们喜、怒、哀、乐等情感诉求,比如某品牌的钻石正是因为“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达到了爱人之间对爱情诉求的最真挚的诠释,所以品牌才被人所拥戴。紫砂也一样,单纯出卖原材料和手工艺只是第一步,更深地挖掘文化附加值才能走得更持久。把壶当茶具卖只是实现了紫砂的物理功能,而一个品牌要做的是通过情感功能的推销,把壶卖给不喝茶的人。从这一点来讲,打造适合紫砂的情感诉求点,是营销品牌的重要环节。

编辑推荐

千年古瓷 再放异彩


河南云台山因其秀丽的风景和峡谷奇观而闻名天下。在云台山脚下,距“当阳峪古瓷窑遗址”不足200米的焦作市金谷轩绞胎瓷艺术有限公司,因其生产的绞胎瓷图案奇特,极具艺术感染力,成为有名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绞胎瓷亦称绞泥、搅胎瓷、透花瓷。绞胎瓷因其表里如一,被称为“瓷中君子”,又因为每一件绞胎瓷的纹饰不尽相同,而被诠释为“君子和而不同”。其可以说是“十样釉色入泥层,百种纹理由胎生,千度火焰冶瓷韵,万种情怀在其中”。

当阳峪绞胎瓷的质量特色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当阳峪绞胎瓷的胎釉料成分主要为高岭土和皂白,它们都源于河南省修武县当阳峪村及周边太行山脉。高岭土和皂土中的主要元素是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它们在高岭土中的含量分别为50%和45%~48%,在皂土中的含量分别为65%和11.4%,而且当地泉水和溪水中的钙、镁离子含量较高,分别达到440mg/L和46mg/L,远高于其他地区泉水,加之当地空气较湿润,年平均相对湿度67%。这些都对当阳峪绞胎瓷质量特色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当阳峪绞胎瓷的生产始于唐,盛于北宋,直至明朝还比较发达。其中绞胎技法品种最全,品质最高,具有独特风格。现存于修武县当阳峪村的《德应候百灵翁之庙记碑》,就记录了北宋时期当地200多万平方米的古代瓷窑遗址。2006年,古瓷窑遗址在多次文物考古发掘中,发现窑炉6座,窑洞式作坊5孔,并出土了一大批珍贵文物,有碗、盒、瓶、灯、盘等,并于当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据考证,日本大阪博物馆、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等都收藏有当阳峪瓷窑出土的部分古瓷器。“白如雪、红如朱、绿如翠、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罄、花似锦、凝如脂、润如玉”正是对当阳峪绞胎瓷的准确描述和高度赞誉。这也是当阳峪绞胎艺术瓷不同于其他瓷类的独特之处。

绞胎陶瓷器皿因生产工艺复杂、制作难度大,所以产量极少,属当时的贵族才能享用把玩的器物,能流传到今天的制品,更是凤毛麟角。如今人们对唐三彩器并不陌生,然而对同是产于唐代的绞胎器,却知之甚少。虽然多年来,有很多学者对绞胎器的发明、生产技术、产地等进行了调研,但是由于实物资料的缺乏,严重制约了该项研究的深入开展。

为了保护和发扬当阳峪绞胎瓷这一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优秀品牌,确保当阳峪绞胎瓷独特的品质,修武县政府于2001年投资100万元在焦作市高新区管委会设置研发楼,给研发人员提供资金和政策的支持。该县还组织成立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资料编撰小组,当阳峪绞胎瓷也于2010年12月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

在政府的支持下,一向酷爱收藏古陶瓷,且对当阳峪绞胎瓷的文化和历史耳熟能详的焦作市金谷轩绞胎瓷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柴战柱,潜心绞胎瓷技艺的研究与复活,经过多年苦心钻研和实验,2002年完成了第一件完整的绞胎瓷,这表明沉寂了1000年的当阳峪绞胎瓷,失传600年之久的当阳峪绞胎技艺,终于在他的手下重获新生。

为了使当阳峪绞胎瓷生产控制、质量检测和产品销售有据可寻,修武县质监局在县政府的领导下,积极配合焦作市金谷轩绞胎瓷艺术有限公司,结合当阳峪绞胎瓷产品特性、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测规则、包装、标志、运输、贮存等,制定了《绞胎艺术瓷器》企业标准。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和保障生产安全,他们还制定了作业指导书。

目前,当阳峪绞胎瓷作为河南4大名瓷,被收编入全国中小学生9年义务教育美术教材,并先后多次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首脑。谈及实施地理标志保护对绞胎瓷的意义,柴战柱告诉记者:“我们的当阳峪绞胎瓷贴上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标签,不仅身价成倍上涨,而且还被日本、韩国、美国、法国、波兰等国及国内知名人士及馆藏机构视为珍品而收藏或馆藏。”

作为千年传承的紫砂文化也是水涨船高,日益丰富


紫砂艺术,是融陶文化、茶文化以及诗文、书画、篆刻等诸多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为一体,极具中华文化代表性的一门艺术。随着传统文化的普及以及媒体的助推,紫砂艺术已经日益为大众广泛地认知。紫砂艺术品在市场上的表现也在日渐升温,大师作品不断树立市场的新标杆,作为千年传承的紫砂文化也是水涨船高,日益丰富。

紫砂创始在何时,在我国陶瓷史上一直是悬而未决的问题。明、清时代的史籍中明确地说,紫砂陶器创始于明代弘治、正德年间,金沙寺的和尚和书僮是创始人。如明周高起在[阳羡名壶系-创始篇]中说:"金沙寺僧,逸其名,闻之陶家云:僧闲静有致,习兴陶缸翁者处,搏其细土,加以澄练、捏筑为胎,规而圆之,刳使中空,踵传口柄盖的,附陶家穴烧成,人遂传用"。周容[宜兴瓷壶记]说:"今吴中较茶者,必言宜兴瓷,始万历,大朝山寺僧(即金沙寺僧)传供春者,吴氏小吏也"。供春和吴氏是何许人呢?[宜兴县志]记载说:供春是明正德年间公元1504年__公元1521年提学副使吴颐山随带的书僮,吴读书于湖洑金沙寺中(此寺今仍尚存遗址)。吴梅鼎的[阳羡茗壶赋]说:"彼新奇兮万变,师造化兮之功。信陶壶之鼻,亦天下之良工"。这些记载清楚地说明紫砂创制于明代中晚期,绝对不提宋代已有紫砂的事实。

千年瓷都的古老典故


千年瓷都,窑火传烧不止。那些华美的瓷器记录下历史的印记,从古至今绵延不断。不知道是由于历史的局限还是对于美丽的事物人们总爱赋予各种美好的想象,那些古老的美丽典故悠然而出,与景德镇有关。

高岭土的故事

“高岭土”是世界对这种瓷土的通称,景德镇的高岭村成了这种瓷土的命名地。

关于“高岭土”有个传说故事:很久以前高岭村住着户姓高的穷汉,夫妻两人租地种田为生,生活很苦。一个冬天早晨,高老汉看到屋檐下躺着个被冻僵的白发老头,他忙唤来老伴把他抬到订床上,然后烧姜汤把他灌。老人饿得不会说话,只用手捐捐嘴想吃东西。可是他们家只有野菜。怎么粉呢?他们只得去向富户人家借了一升米熬成粥送给老人吃。老人吃了粥后忽然哈哈大笑:你们确实是好人,名不虚传。于是从口袋里拿出一粒洁白晶莹的小石块,交给高老汉,叫他把埋在高领山上,过七七四十九天去挖出,那就会变成挖不尽的白玉土,送到景德镇去就是上好的制瓷原料。老按照他的话去做,果然出现我奇迹,到处是白嫩嫩的玉土,便和村里人一起去挖,运到景德镇,卖了很多钱。景德镇的瓷器也因用上了这种瓷土,质量更好,为国内外的人所喜爱。

刚正凛冽的“风火神”

“风火神”,本名童宾(公元1567一1599年,)字定新,明代浮梁里村人。幼年读书,秉性刚直,因父母早丧,遂投师学艺,执役窑业。死后尊他为风火神,把在“佑陶灵祠”。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太监潘相任江西矿使兼理景德镇窑务,督造大器青龙缸,久不成功。潘相便对窑户进行“例外苛索”,派役于民并对瓷工进行鞭笞以至捕杀。瓷工衣食不得温饱,还要受到迫害,处境十分凄惨。童宾目睹同役瓷工的苦况,非常愤慨,竞以自己身体为炼瓷的窑柴,纵身火内以示抗议。据说次日开窑一看,所烧炼的龙缸果然成功了。这种缸直径三尺,高二尺多,外围环绕着青龙,下面有潮水纹。能烧成这样大的龙缸,在当时确实是烧制瓷器的一大奇迹。童宾投窑焚身后,余骸葬在凤凰山。童宾之死,激起了工匠们的义愤,全镇起来暴动,焚烧税署和官窑厂房,潘相只身逃走。事后,封建官府为了缓和人心,在瓷工和镇民的强烈要求下,不得不为那因大众利益而牺牲自己生命的童宾立桐在御器厂的东侧,并号之为“风火仙”,祠名“佑陶灵祠”,至今尚保留有瓷制的“佑陶灵祠”匾额。祠内供奉的是童宾坐像,即风火仙师像,两边是窑厂烧炼工人神像,有把桩、托坯、架表、收兜脚、打杂、小手、二手、二手等(都是瓷业烧窑工种名称)各脚师祖。

此后烧窑业还定出行规,二十年一届开禁迎神,招收徒工,定升工种岗位,并举行迎神盛会。这种迎神会既庄重,又热闹,成为当时全镇陶人的盛典。邻近各县的农民、商人和工人的家属都赶来观光,一时人山人海,街道挤得水泄不通。过去景德镇有日食“千猪万米”码头的说法,如果按当时迎神盛会的流动人口来计算,确实不算过分。这种迎神盛会,一直延续到1949年才自然消失。

唐英和唐窑

清代著名的督陶官唐英,在景德镇镇陶时所烧制的瓷器世称"唐窑"。唐窑瓷器非常精美,其制作水平和质量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的瓷器》一书中就说:“中国瓷器,到了唐窑,确实集过去所有制作之大成。这表现在瓷器装饰方法,造型设计以及制瓷技术方面。”瓷器装饰仅高、低温颜色釉就有57种;彩绘方面“山水人物花鸟写意之笔,青绿渲染之制,四时远近之景”无所不有,而且“规抚名家,各有原本”;造型设计上,则从"古札器尊鼎卤爵之款制,到瓜瓠花果象生之作",应有尽有。

唐英在景德镇督陶时间长近30年,是景德镇御窑厂督陶时间最长,成绩最显著的督陶官。他悉心钻研陶务,身体力行,不仅经验丰富,而且还对景德镇瓷业生产技艺进行科学总结,从理论上加以提高,先后编写出《陶务叙略》、《陶冶图说》、《陶成纪事》、《瓷务事宜谕稿》等著作。

这些美丽古老的故事千年传唱,我们相信明天还会有更多的人来讲述这些属于千年瓷都的古老典故。

千年窑火薪传不息


景德镇,一提起她,人们常常会想到瓷都,想到CHINA(中国)。而“CHINA”的小写形式就是“瓷器”的意思。在外国人眼里,中国与瓷器几乎是两位一体的,这充分说明了景德镇及其瓷器在世界上的影响和地位。

景德镇从汉朝开始烧制陶器,从东晋开始烧制瓷器,窑火不绝,薪传至今。到宋代,因所产青白瓷质地优良,宋真宗于景德元年(1004年)以年号赐江西昌江边上的瓷器产地——浮梁县昌南镇名为景德镇。景德镇的历史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并因生产“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精美瓷器而蜚声海内外,享有“瓷都”美誉。

景德镇名气实在不小。正因为此,如何继承和弘扬景德镇的文化尤其是陶瓷文化,成为景德镇文化工作者的重任。而作为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集中展示地的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的工作人员,这种责任感分外深沉而自觉。这从近年来他们一系列的开拓创新之举可以充分感受到。

30多年前的开创之举

1979年7月,时任景德镇市委书记的杨永峰建议,景德镇应该有一处具备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特色的旅游风景点。景德镇陶瓷历史博物馆的建设构想应运而生。

1980年3月,景德镇市委决定在西市区的盘龙山人工林保护区内规划修整出83公顷空地,集中成片地保护一批陶瓷历史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一座古窑及部分明、清民间建筑珍品,建设陶瓷历史博物馆。这便是今天所见到的古窑民俗博览区。

集中保护了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与当地古代建筑文化遗产的古窑民俗博物馆,得到许多知名文保专家以及古建专家的认可,认为在30多年前推行的传统陶瓷、古典建筑之“静”与陶瓷手工艺人现场表演制瓷技艺之“动”结合的文化遗产保护形式,堪称开创之举。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作为景德镇王牌景点的古窑民俗博览区却没有预想中的红火,甚至一度非常冷清、萧条。

“用腊肉的香味去吸引人”

古窑民俗博览区令人尴尬的局面在两年前出现转折。陈武平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博览区管理处主任,并担任景德镇市古窑民俗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走出了一步步好棋。

对于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我并不陌生,但有意识地进行观察、分析和思考,则是在应邀参加2010年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的一系列活动时开始的。

2010年10月17日晚7点多抵达景德镇后,博览区工作人员怕我们在飞机上没有吃好,便直接把我们送到宾馆餐厅用餐。饭后已是9点多,还来不及进宾馆房间,接待我的工作人员就说,陈武平想见我。我们做媒体的,多是夜猫子,不怕晚,加上在景德镇逗留的时间短、事情多,我也想早点敲定采访的有关事宜,于是把随身行李又拿回车上,去了陈武平的办公室。

此前没有见过陈武平,但通过电话。及至见面,发现他年龄不大,干练。尽管已是晚上10点多了,但他仍在和古窑民俗博览区管理处副主任、文博研究员周荣林等为次日的活动忙碌,不时有人来找他请示、汇报,电话不断。

陈武平对于陶瓷并非门里出身,他由成功经营在景德镇名气不小的伊龙大酒店而进军陶瓷与文化领域。他坦言:“如果说我懂陶瓷,肯定会有一帮人笑我。”但他爱景德镇,爱景德镇的文化,他要做的是通过讲述陶瓷背后的故事,让世人看到景德镇文化的价值。古窑民俗博览区就是他要的平台。他说,一个人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固然重要,知道自己不能干什么尤其重要。他只做自己能做的。他认为,古窑民俗博览区文化与旅游结合、在动态过程中保护文化遗产的模式,是博览区的理想选择。

“景德镇人都很喜欢吃腊肉,不过一般人家都喜欢把肉储藏在瓷缸里。”陈武平微笑着说,“我所做的只不过是把腊肉晒了出去,让所有的人都可以闻到它的香味,并被吸引来。”

陈武平说的那块“腊肉”,就是古窑民俗博览区。正是这种由藏到晒的转变,使博览区走出了隐于深山少人知的落寞。

交谈中,江华来了,他是景德镇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广(文物)局局长,我们是熟人。他刚参加完别的活动,怕第二天的活动有什么问题,连夜赶过来,当然也带有督战的意思。

看得出来,江华与陈武平合作得很默契。对博览区的工作,江华表示:放心、信任。他认为,只要符合政策,就要少干涉,否则别人没法做事。应该说,这是开明的管理艺术。

他们交流了一下工作。看到第二天的活动没有什么问题,江华也加入到我们的谈话中来。对于景德镇文化,他主张整体保护与异地保护相结合,恢复能体现景德镇文化特色的传统街巷,再现当地人的生活与民俗。基于此,他对博览区近年来恢复景德镇镇窑等传统窑的复烧显然是赞赏与支持的。

需要提及的是,在景德镇逗留的3个夜晚,我们3人不时交谈。作为媒体人,我看到了他们以及其他许多人为景德镇文化夜以继日工作的敬业与奉献,感佩之情油然而生。

复烧古窑,打造“镇窑1728”

古窑之所以能走出困境,其秘诀就在于借助景区的文化优势,通过各种精心策划的活动将优势放大。陈武平认为,必须突破思想束缚,勇于创新,走前人不敢走甚至不敢想的新路。

于是,古窑民俗博览区提出了复烧镇窑的想法。当时的镇窑已破败不堪,支撑窑体的梁柱摇摇欲坠,内部也出现窑砖脱落现象。一些人认为,镇窑属于珍贵的文物,如果贸然复烧可能会对其产生破坏性影响。有着丰富柴窑烧炼经验的老师傅则指出:“想要保护老柴窑,仅凭砖头补、泥巴糊不够,还得让窑火‘养’着。”

在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认为,复烧镇窑是使用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像北京的故宫等著名古建筑数百年来从未停止使用。正是在这种使用与不断修葺的过程中,那些瑰丽的古建筑得以完美地保存于世。

事实证明,“镇窑”的复烧不仅达到了复兴景德镇陶瓷文化、提升景点人气等效果,也的确让古老的柴窑重新获得了生机。

“镇窑”“葫芦窑”都是宝,但酒香也怕巷子深,必须要以足够大的嗓门宣传出去才行。于是博览区想方设法联系媒体,以拍摄专题片等形式,将古窑向全世界推广。民间收藏“大佬”马未都、节目主持人王刚、影视演员唐国强等人,也被邀请前来参加 “镇窑”“葫芦窑”复烧、再烧等活动。名人效应让本已具备轰动效应的盛大复烧活动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通过复烧活动让古窑获得空前关注的陈武平,试图在陶瓷领域大展身手。但与一般的陶瓷企业不同的是, 他们凭借的是古窑的文化优势,走出一条不同于他人的陶瓷文化发展之路。

“清雍正六年,督陶官唐英来到景德镇,为景德镇的瓷业书写了不少传奇,那年正好是公元1728年。”陈武平说,“我们所创建的陶瓷品牌就叫‘镇窑1728’,它由博览区里的传统手工制瓷老艺人亲手拉制泥坯,由传统瓷窑烧制。”

改革成就奇迹

这几年古窑民俗博览区屡屡创造奇迹。但奇迹发生的根源,也许了解的人并不多。

其实,不断深化的文化体制改革大环境,是古窑发生蜕变的深刻社会基础。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所进行的大胆尝试,颇具示范意义。

“如果没有体制改革,就没有今天的古窑。”周荣林认为,正是由于机制的创新,才可以让自己为古窑,也为景德镇的非遗保护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陈武平与周荣林两人在对待古窑的事业中,有着相当的默契。他们不约而同地谈到这样一个观点:文化产业要发展,必须采取“学者+商人”的模式。

所谓“学者+商人”模式,即对文化和历史有独到见解的专家与有意在文化产业领域有所作为的投资者或企业家合作,利用各自的优势,相互配合,各展所长,将文化产业做得既有文化韵味,又具有经济效益,实现良性循环。

“一个人成就不了大业。体制重要,人才更重要。大家团结一致向着共同的目标进军才是成功之根本。”陈武平说。

“像我这样的文博研究员,只有与陈总这样有想法、有魄力的企业家携手,进行优势互补,才可以把一些想法变为现实。”周荣林坦诚地说。

瓷彩千年 钧瓷漫谈


中国古代先民们,早在公元前约五六千年的原始社会时期,就创造出了原始瓷器  陶,这不仅使人类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了改善,同时成为对世界文明的又一重大贡献,“CHINA”一词原意为瓷器,很多西方人正是通过瓷器认识了东方这个神秘而古老的文明国度——中国。 河南省禹州市境内,有一条源于嵩山,流经金玉玛瑙丛生之地的颍河,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就定都于此,禹之子启建立夏王朝后,曾在禹州钧台举行盛大开国大典,宴会天下诸侯,北宋时期,我国五大名窑,钧汝官哥定中的钧瓷就出自禹州,因钧台而得名,钧瓷始烧于唐,盛烧于宋,后由于战乱和历史的变迁,历经元明清之后,宋钧瓷存世之作已不过几十件,寻找钧官窑遗址,就成了历代考古学者的一个悬而未解之谜。一九七四年,经过考察队的全面考察,在禹州县城北关,发现了同故宫博物院所馆藏的钧瓷釉色造型上都一样的钧瓷片,就此确定钧官遗址就在禹州北关,钧官窑遗址近千年之谜终于解开。通过对钧台窑址的钻探 挖掘,共清理出十一座比较完整的窑炉,其中一号双火膛窑为宋代钧瓷官窑所特有,采用这种办法建造的窑炉由于低于地面三到五米,优点在于蓄热量大,窑温可达一千三百摄氏度,钧瓷易于呈色,同时由于分火膛燃烧,当右边窑温达到七百摄氏度时,左边窑室木柴,已经炭化为木炭,打开左侧通风口,空气流动木炭燃烧达到一千三百摄氏度左右的高温,由此揭示出北宋时期的人民,用木柴为燃料可满足烧制钧瓷所需的一千三百摄氏度左右高温的不解之谜。钧瓷之所以有其神奇妙绝的魅力,是同它千年来严格的传统制作工艺密不可分的,钧瓷是石与火的艺术,它生在选土,长在成型,成败看烧成,首先是选料,当地陶土资源丰富,选用大龙山的土,与凤山的石,经碾磨粉化,并加以颍河水调制,就形成了拉坯所需的泥,拉坯工艺师对泥土进行反复整理调和,就可以上拉坯台进行钧瓷素坯的拉制了,长在成型,就是指这一步手工拉 制的过程,在禹州地区,大部分拉坯工艺师仍旧保留这项手工技艺千年的传承。意在心中,情在手里,工艺师娴熟的技艺,让泥土在自己的手里指尖挥舞流动。拉坯完成后,素胎经过自然风干,进行第一次低温素烧,使其定型,素烧完成以后,就要为胎体上釉了,钧釉的调制,严格按照传统密方,其中富含金属氧化物及矿物质并加以颍河水调制,当釉浆上完以后,我们看到的仍然是素白洁雅的胎体,“入窑一色”就是指这个阶段钧瓷的特点,随后把已经上釉的胎体装入窑中进行烧制,生在选土,长于成型,成败看烧成的钧瓷,此时进入最后的烧成时刻,它在烈火的洗礼下,钧瓷艺术家的设计制作进入了神妙的窑变阶段,这是火的艺术,其窑变成色不再受人工控制,浑然天成。经过三天的烧制,冷却三十八小时以后,入窑一色的钧瓷,带着梦幻般的色彩,沐浴着和谐的阳光,悄悄的出窑了,钧瓷之所以名贵,在于其独特神奇的窑变釉色,在宋代五大名窑中,就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它创造性的使用,以铜为呈色剂的高温彩釉,烧制出炫烂的红色,打破了青白黑单色瓷一统天下的格局,成为我国乃至世界陶瓷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古人曾用“夕阳紫翠忽成岚”来形容 其窑变成色,红里有紫、紫中有蓝、蓝里泛青 青中透红、宛如蔚蓝天空中出现的一抹彩霞。钧窑瓷器不但釉色绚丽多彩,周身还布满冰裂纹,珍珠点 兔丝纹和曲折迂回的蚯蚓走泥纹等生动美妙的窑变流纹。蚯蚓走泥纹是钧瓷的特色纹理之一,它是钧釉在低温烧制时所产生的釉层裂缝和缩釉,经高温烧造后又重新弥合所至的独特景观,加之其釉质乳光晶莹,肥厚玉润,达到了似翠玉赛玛瑙的美丽程度,形成了钧釉,无可比拟的独有特色,由于窑变的不可预测性,所以相同的两件作品,即使同时制作,同时上釉,同时烧制,也不可能出现一样的窑变色彩 ,正所谓“钧无二件,窑变无双",再加上钧瓷烧制成品率很低,素有“十窑九不成之说”,每一件成功的钧瓷艺术品都显得弥足珍贵。

钧瓷是一种境界,其窑变图案,似画非画胜似画,让观者看到了画中不能见到的,另一种境界,花轻似梦,雨细如愁,它比真实的情景更真切,这就是钧瓷的“瓷境”,成就了中国艺术美学“神与物游”,“思与境谐”完全统一的最高境界,这就是钧瓷艺术永恒的美。

有人说钧瓷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千年前,中国人民用勤劳和智慧把它创造出来,千年后的今天,中国人仍旧继续创造着这一不朽的经典,蟠龙瓶《升腾》就是今天钧瓷人的又一神奇力作,瓶体上伏着一条通体无鳞无角的幼龙,它像是从母体里刚刚脱离出来,披着一层薄薄的胎衣,焉焉的伏着,血脉细流清晰可见,看似柔弱却充满了生命无穷的律动,这就是中国瓷器的精神所在,或许这就是中国古人所说的“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吧。

“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钧瓷作为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中的宝贵遗产,历经千年沧桑之后,正以它那隽永的芳华,在祖国的艺术宝库中,散发出夺目的光芒。

千年古瓷耀目新


“看我们美术课本上这幅图,柴战柱先生的艺术作品《硕果》和杨峡先生艺术作品《花器》,它们都是绞胎瓷,是我们修武县当阳峪生产的。听说还成为我们河南省名牌,还获得了县长质量奖。”河南省修武县实验中学九年级三班的王毓涵指着自己的美术课本,无比自豪。

修武县的当阳峪群山环抱,是宋朝时期黄河以北最大的名瓷产地。据史料记载,当阳峪的瓷业形成于唐,昌盛于宋。当阳峪村村头立有一块北宋时期遗留下来的德应侯窑神碑,据说这是河南省唯一一块窑址碑文。当阳峪窑遗址碑文题名为《德应侯百灵翁之庙记》,碑文首句:“怀州修武县当阳村土山德应侯百灵庙证。”立碑日期记:“大宋崇宁四年岁次乙酉二月二十五日建。”碑文内容有:“时唯当阳工巧,世利磁器,埏埴者百余家,滋养者万余口。”意思是:当阳峪村北宋时叫当阳村,当地制瓷窑主有100多户,滋养了1万余口人,实属民间名窑。

绞胎瓷是我国唐代将仿犀皮漆器工艺特点运用到瓷器制作中而形成的一个独特瓷种。著名古陶瓷学家叶民说:“绞胎瓷因为表里如一,被称为"瓷中君子";又因为每一件绞胎瓷的纹饰不尽相同,而被诠释为"君子和而不同"。”它以两种以上颜色的泥土相互糅合形成绞胎而著称,以绞胎釉和刻花剔花而取胜,北方民间亦称之为“透花瓷”。

然而,“靖康之变”后,当阳峪炉熄火灭,精美绝伦的绞胎瓷技艺从此失传。如今,宋代绞胎瓷仅有60多件,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以及美国、泰国、日本、新西兰等国家的博物馆里。

当阳峪绞胎瓷的失传让人扼腕叹息。“绝不能让当阳峪的名字就此消失。”高级工艺美术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焦作金谷轩绞胎瓷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柴战柱经过20多年积极探索,潜心研究,2002年,这一失传近千年的瓷种在他的手上重获新生。不仅如此,他在产品创作内容上更加注重融入古今中外优秀文化元素,涉及焦作山水、太极拳、十二生肖、山水花鸟、现代陶艺等,并创作出了树叶纹、凉席纹等各种花型30余种,还创作出了绞胎艺术瓷瓷板、绞胎艺术瓷绞釉花及刻剔花等8大类新品种的胶胎瓷,同时也将镂空雕、浮雕、彩绘等创新的雕刻技法和艺术手段巧妙地应用在绞胎艺术瓷的创作之中。其创作的作品深受社会各界人士和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青睐,多件产品已经被国外的收藏家和知名的收藏机构永久收藏或馆藏。

为了保护和发扬当阳峪绞胎瓷这一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优秀品牌,确保当阳峪绞胎瓷独特的品质,修武县政府于2001年投资100万元在焦作市高新区管委会设置研发楼,给研发人员提供资金和政策的支持。2013年动工建设了建筑面积为4300平方米,包括陈列馆项目、宋窑瓷坊项目和当阳峪窑研究中心项目等,预计今年年底前完工。此外,该县还将规划建设当阳峪绞胎瓷园区,规划成为集展示、采购和旅游观光为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园区,园区内规划有绞胎瓷生产企业厂区、手工作坊展示区等。

在县政府的引导下,修武县质监局主动开展标准化技术咨询与服务工作,积极配合焦作市金谷轩绞胎瓷艺术有限公司,结合当阳峪绞胎瓷产品特性、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测规则等,制定了《绞胎艺术瓷器》企业标准。2010年12月当阳峪绞胎瓷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之后,该局发动企业申请使用《地理标志产品绞胎瓷》保护专用标志,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和保障生产安全,他们还制定了作业指导书。

该局主动向企业宣传《质量发展纲要》等相关文件,召集企业开展质量管理培训,推动企业导入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并积极组织企业申报政府质量奖,鼓励扶持企业积极参评“河南名牌产品”。

在当地质监局的推动下,企业质量与品牌意识不断提升,焦作市金谷轩绞胎瓷艺术有限公司在2012年获得县长质量奖,该公司的产品获得河南省名牌。

地理标志让当阳峪绞胎瓷这个失落了千年的古瓷添上新彩,增了辉色。该公司总经理柴战柱自豪地说:“地理标志这个荣誉非常有分量,我要在我们焦作云台山景区门前,竖个醒目的牌子,上面就写"山水之魂,千年古瓷,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当阳峪绞胎瓷"。”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