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清中期民窑瓷应注意的要点

在藏友沙龙上,鉴定专家舒章铭介绍,鉴定清中期民窑瓷应注意以下几点——

1、嘉、道时期瓷器胎骨与乾隆相比略粗松一点,白度无大异,而新仿之胎骨不是过白过细,就是过于粗糙,有时还可见颗粒状物。从釉面看,嘉道瓷器釉面普遍有“细桔皮釉”及轻微的“波浪釉”现象,从侧面视之尤为明显。

2、从道光至光绪瓷器造型的线条和曲线渐变生硬,且常见棱角,无圆润秀美之感,胎体渐厚显笨拙。

3、青花呈色虽有多种表现,但主流还是以稳定的纯正蓝色居多,色调沉着不飘浮,纹饰清晰,到后期青花呈色有青蓝、淡蓝、灰蓝等各色。

4、施釉较厚为多,薄釉较少。

5、嘉庆青花色调较稳定,但有的器物出现青花暗淡飘浮的现象,而且青花品种减少,质量降低,尤其是青花釉里红产品,普遍施釉稀薄,釉色灰暗,青花也有散现象。

6、道光青花瓷呈色与嘉庆基本相同,蓝色不甚鲜亮,无凝聚斑点和散现象,有飘浮感。

7、嘉、道两朝在装饰绘画上类似,出现画面层次少,画意呆板,尤其人物只是有形却无神。

延伸阅读

必须注意鉴定南宋龙泉窑瓷的要点


鉴定南宋早期的龙泉瓷,必须注意:

1.坯料仍用含铁量较高的瓷石作坯,胎壁普遍比北宋中晚期厚重,加上坯料淘洗后没有认真捣练,胎质不够致密,有较多的气孔。胎色呈灰或浅灰色。

2.釉仍为石灰釉,薄而透明,有玻璃质感。

3.纹饰与北宋明显不同,以刻花为主,划花、蓖花少见。碗类出现葵口,有图章式的文字,如"河滨遗范"、"金玉满堂"等。

鉴定南宋中晚期的龙泉瓷,必须注意:

1.改进了胎土配方,在瓷石中掺入适量紫金土,使氧化铝和氧化铁的含量增加,提高了抗弯度,高温下不易变形,使胎坯变薄,克服了"笨重粗厚"的缺点,使器物造型轻盈秀美。

2.改进了釉料的配方,由原来的石灰釉变成石灰碱釉,使釉色出现粉青、梅子青、豆青、米黄、蜜蜡、鹅皮黄、乌金等色,其中黑胎青瓷呈色较深,墨绿色是黑胎青瓷特有的颜色。

3.器型丰富多彩,除日用器皿外,有罐、盒、灯盏、渣斗、熏炉等。文具有笔筒、笔洗、水盂、笔架等,及多种仿古铜器、古玉器的瓶。这时期的新产品有堆塑龙瓶、虎瓶、琮式瓶、荷叶盖罐、葫芦瓶、五管瓶等。

4.由于改进了胎、釉的配方及烧造技术的提高,烧造出与南宋官窑相类似的黑胎厚釉瓷器及白胎厚釉瓷器。黑胎厚釉瓷器釉色深沉,开片,釉色透明,表面有浮光。白胎厚釉瓷器釉色淡雅,呈粉青、梅子青、豆青等色。

5.此时的瓷器通体施釉,光色无纹,以釉色与造型取胜。

6.器物修胎讲究,圈足修得很薄,在底足刮去细细一线的釉,烧成后出现朱红色一圈细线,俗称"朱砂底",使青瓷显得特有韵味。

7.龙虎瓶代替北宋的多管瓶和盘口壶。

8.梅瓶(宋代称作"径瓶",是一种贮酒器),北宋时期肩腹比较丰满,器型较大,外壁刻缠枝花、莲瓣。到南宋,梅瓶高度减低,下腹瘦削,有的梅瓶有盅型盖倒扣瓶上(可作酒杯用)。

9.鬲式炉系仿商周铜鬲式样,其肩与腹部的凸楞称"出筋",是美化瓷器的一种装饰。

10.一种用模子成形的水注、小罐、瓜型壶,腹部有模印的菊瓣、莲瓣、云纹、龙纹等纹饰的,多数为龙泉溪口窑所生产。

总之,南宋龙泉青瓷,其造型淳朴、器底厚重,圈足宽而矮,纹饰以刻划花为主,印花、贴花少见。纹饰多见云纹、水波纹、游鱼,还印有"金玉满堂"、"河滨遗范"等铭文。印花游鱼有单鱼和双鱼,单鱼时代稍早,双鱼为中期,两鱼同一方向者,一般要早于相向者。南宋晚期的莲瓣纹较前期肥硕,瓣脊明显清晰。

清中期制瓷秘方泄露导致外销瓷没落


■明洪武青花云龙三兽足炉广东省博物馆藏

■大盖罐

■清康熙景德镇青花徽章纹盘

■景德镇窑青花如意花卉纹盖杯

无论元代的陆上畅通交流还是永乐年间的郑和七次下西洋,都把青花瓷制瓷水平推到了一个高峰。而随着清中期制瓷秘方的泄露,欧洲自行生产瓷器成为趋势,导致外销青花逐渐走向衰落。广州市文物总店陶瓷专家张卫星表示:“从各国东印度公司驻广州办事处在十八世纪九十年代不再购买中国瓷器这一刻开始,就已经注定了中国外销瓷会慢慢衰落。”

永乐年间出现有正规官款年号的瓷器

“代表青花瓷器最高水准的应当是元代和明代初年。在元代,官府浮梁瓷局辖下的景德镇窑厂集中了全国优良工匠,窑厂使用进口的苏麻里青制出大量青花瓷器。由于统治者主要使用金银制品。在中国,青花瓷主要由地方官员以及部分富裕阶层使用。在外销上,朝廷为了政治的需要,窑厂以波斯地区金银器为模板,生产了符合当地审美风格的青花瓷器。现在,大量优美的元代和明代初年的青花瓷器聚集在土耳其、伊朗以及伊拉克,其主要原因便在于此。至于南洋,同样也有不少的传世作品或出土作品,质量优劣不一。”

张卫星表示,虽说元代外销青花没有真正上升到“官窑”的性质,但在当时远销到波斯湾豪门大户王公贵族,购买者均为富贵之人,工艺水平毋庸置疑,所谓“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元代的统治者,有足够条件将全国的优秀工匠集中在景德镇,并生产出对应价钱的高质量的瓷器。

但相比元代,明代朱元璋时期的青花瓷器比较弱,成色非常不稳定,明显没有元代艳丽,也没有“永宣盛世”时期好看。这跟元明交替、因战乱导致陆上对外来往中断不无联系。“青花瓷器最早是出现在两伊地区的山脉,因为那里盛产钴,元青花的钴料都是从伊朗运回来的,郑和下西洋带回来的东西也包含了钴料。”

明代永乐年间,中国正式出现了具有正规官款年号的瓷器。“永乐年制”是中国陶瓷史里面首次出现朝廷年份的官窑款式。张卫星考虑,这是朱棣为了宣扬他的正统的皇权而特意制造的标志性产物。“从元代后期到明代初期都是一种带有政治性的外销,元代是为了稳定笼络统治权而形成的一种贸易,到派郑和下西洋也是皇权的宣示,实际上也是带有政治性目的。”

但不管怎样,无论元代的陆上畅通交流还是永乐年间的郑和七次下西洋,都把青花瓷制瓷水平推到了一个高峰。

明成化年间青花钴原料再也无法进口

而明正统皇帝明英宗根据郑和的对外描述,决定不再做“亏本的买卖”后,中国第一次的闭关锁国就这样开始。虽然,在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历史学教授陈立立看来,在后来的成化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冲破朝廷禁令在暗中进行着”,但也改变不了“青花钴原料再也无法踏足中国”的现实。

因而,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此后明代正统景泰天顺乃至成化年间,瓷器水平大不如前了。

外销青花瓷使一些国家民俗随之改变

明末清初,外销青花瓷广泛地进入到欧洲社会各阶层的视野,他们纷纷把瓷器作为室内陈设和装饰品,同时也作为炫耀个人财富与社会地位的重要方式。王公贵族对于瓷器的收藏也愈加丰富,布置也更趋豪华。在法国路易十四时期,由于中国瓷器、丝绸等的魅力,还兴起了一股中国文化热。

陶瓷与人类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陶瓷外销对改善、丰富和美化当地人民生活有直接影响。由于青花瓷等瓷器的传入,使得外国的一些国家的民俗习惯也得以改变。

据资料显示,自外销青花瓷等瓷器传入后,在中东地区普遍使用中国瓷制的碗、盘、杯、碟、壶作饮食器皿,从而改善了当地的饮食用具,丰富了当地人们的饮食文化。瓷器和丝绸一样,不仅是当地人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同时也是给人们带来精神享受的艺术观赏品,外销青花瓷上绘制有人物花草、飞禽走兽、诗词书法、历史故事等等。

据英国学者哈里·加纳在《东方的青花瓷器》里所言,欧洲贵族定制成套的纹章瓷器大部分用于上流社会庆贺婚礼及其他喜事。

清代嘉道后外销瓷世界市场份额骤缩

至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中国政府推行对外开放政策,自此之后,中国青花瓷器通过各种渠道大量运输海外。当时,东南亚的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越南、泰国和欧洲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许多国家都是青花瓷的主要市场。

学习瓷器制造成为了当时中东乃至欧洲人共同的愿望。法国传教士殷弘绪曾有两封发表在《耶稣会传教士写作的珍贵书简集》的信件,分别是其在1712年、1722年给教会的神父写的两封信。他在信中详细记录了陶瓷的胎土、釉料、成型、彩绘、匣钵制造、装器入窑烧成等,整个欧洲都被震动,这对正处于发展进步阶段的欧洲陶瓷业来说,无疑成为最为珍贵的技术性资料。

张卫星分析道:“以德国为代表的国家本来化学基础就非常好,一旦获得了制瓷的秘方,就会出现本土高质量瓷器,逐步减少中国进口的外销瓷器成为了必然。从各国东印度公司驻广州办事处在十八世纪九十年代不再购买中国瓷器这一刻开始,就已经注定了中国外销瓷会慢慢衰落。”

美国传教士卫三畏于道光十四年(1834年)写的《广州的主要进出口商品》中有这样的记载:“瓷器,这种货物现在出口很少。当东方产品最初绕过好望角被运往欧洲时,中国瓷器价格很高,船靠它获得巨额利润。但它的制造方法已被查明,欧洲国家开始制造并很快与中国瓷器展开竞争。”

这说明清道光时期景德镇瓷器已经很难出口。实际上,清代嘉道以后,中国只有极少古瓷和仿古瓷出口欧美国家,中国外销瓷占世界市场份额急剧缩小,至清末中国已经成为陶瓷净进口国。

民窑瓷的魅力


官窑是世人公认的瓷中精品,因其制作精良,工艺精湛,技艺高超等深受王公贵族的喜爱。在为数众多的民窑作品中由于纹饰、题材等方面较少受到拘束,从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尤其一些民窑精细瓷器,其生产技艺并不比官窑逊色多少。

历史上,明代专门生产日用瓷器的小南窑,也曾烧造出了“盛行一时”的浅白仿宋碗。明代民窑瓷器的纹饰,突破了历来官窑图案规格化的束缚,凡是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能赋予人们美感的一切景象、事物,画师们都尽情地加以表现。它的内容极为丰富,是官窑瓷器无法比拟的。与官窑瓷器上繁缛的画风不同,民窑的青花瓷上,草草几笔山水画,再加上题诗,显示了明代文人山水画对瓷器装饰的影响。清代,则大量采用了戏曲、小说等为题材的人物故事画,清康熙时青花、五彩瓷器上的历史故事画就有伍子胥举鼎、周处斩蛟、空城计、西厢记等。这些画,线条简练有力,表情生动,色彩鲜艳,深受人们喜爱。

民窑在器型上大胆创新。传世的康熙五彩瓷,官窑多是一些盘、碗等小件器皿,而民窑则生产出了凤尾尊、棒槌瓶、大盘等大型器物。

明末的天启、崇祯年间,官窑停造,独剩民窑,这时却是景德镇制瓷业走向最辉煌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海外客商大量购买景德镇的民窑瓷器,此时的民窑也显示出了无限的创造力和刚健的个性。无数的民窑瓷器漂洋过海,向世界广泛传播着中国文化。

到了民国,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粉彩瓷画盛极一时,其粉润柔和的色调和栩栩如生的个体形象以及融中国传统文人画风格于其中的特点,极具独创性,深受当时民众喜爱。

可以说,随着清末社会动乱,皇帝倒戈。民国时期民窑已经赶超官窑瓷器,民窑瓷生产已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藏友在关注官窑瓷器的同时,也可以在民窑瓷精品上投入一些精力。

清代民窑瓷器该怎么鉴定


清代民窑瓷器该怎么鉴定?要鉴赏一件瓷器的收藏价值,就要了解当时的历史、文化以及瓷器的技术水平。首先要看瓷器的整体造型是不是大气端庄,然后是底足的工艺水平,还有瓷器的花纹的绘制,它的绘制手法是不是纯熟和老练,最后要看一些细节,能把细节做好的瓷器的工艺水平也不会差。

一、清朝前期国家政权非常稳定,政府投入大量精力于烧制瓷器,此时中国的瓷器在这个时候进入一个高峰期,乾隆后期逐渐衰退。生产经过康熙乾隆盛世,到了嘉道时期瓷器胎骨与乾隆相比略粗松一点,白度无大异,而新仿之胎骨不是过白过细,就是过于粗糙,有时还可见颗粒状物。从釉面看,嘉道瓷器釉面普遍有“细桔皮釉”及轻微的“波浪釉”现象,从侧面视之尤为明显。

清中期民窑瓷器

二、从道光至光绪瓷器造型的线条和曲线渐变生硬,且常见棱角,无圆润秀美之感,胎体渐厚显笨拙。

三、青花呈色虽有多种表现,但主流还是以稳定的纯正蓝色居多,色调沉着不飘浮,纹饰清晰,到后期青花呈色有青蓝、淡蓝、灰蓝等各色。

四、清中期施釉较厚为多,薄釉较少。

五、嘉庆青花色调较稳定,但由于政府的不关注瓷器烧制出现势衰现象,器物上的青花暗淡飘浮的现象,而且青花品种减少,质量降低,尤其是青花釉里红产品,普遍施釉稀薄,釉色灰暗,青花也有晕散现象。

六、道光青花瓷呈色与嘉庆基本相同,蓝色不甚鲜亮,无凝聚斑点和晕散现象,有飘浮感。

七、嘉、道两朝在装饰绘画上类似,出现画面层次少,画意呆板,尤其人物只是有形却无神。

八、雍正、乾隆时期青花瓷上画的最多的一个图案是“缠莲枝”,有“清廉”和“青出于蓝”的代表意义,嘉、道以后,偷工减料,缠莲枝画的非常简单,原本枝条蔓蔓的缠莲枝化成如同勾子一样的花,简称“勾子莲”。

民窑瓷绘的艺术价值


近年拍卖场上官窑瓷器价位高潮迭起而民窑尚无立锥之地!但官窑是在皇家森严法规命令下,艺人们在一种唯命是从的气氛下制作出来的。皇帝的旨意又必然限制了艺术的生命,而没有生命的艺术是毫无价值可言的!

西方传统绘画自塞尚之后开始摆脱如实描写自然图解式的束缚,开始大胆地抒写性灵,寻找绘画本质的自身规律,但发展到现代又产生了许多疑问。这主要是绘画语言表现的软弱无力,而语言的无力也就失去了收藏的价值,变成一种捉迷藏的游戏!综上所述我们不妨看一看民窑瓷绘的艺术天地。

简言之,民窑瓷绘有三大特色:

一是以书入画,瓷绘用笔完全是书法用笔,线条不拘泥成法而服从线本身的运动规律,粗细疏密,刚柔相济,抽象隽永意味无穷。往往是字与画很难区分,人与物融为一体。“酒色财气”四系罐,字是横着写,因为这更便于生产,字在这里更多的作用是装饰图案。“雁衔芦”罐,一枝芦花倒垂下来横亘于整个画面,首尾相接。而展翅高飞的大雁线条排列成放射状,极具装饰味。笔法是两头尖中间粗的兰叶描,几笔芦叶挥洒自如,让人叹为观止!此画产生在七百年前的元代真是让人不可思议!查“元四家”黄、王、倪、吴均无此笔法。“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须八法通”的赵孟也不过是说说而已!真正的先行者是这些扎根于民间的艺人们,他们先一步完成了现代派大师们梦寐以求的一笔画、一笔书,直到晚明画坛以徐青藤为代表的文人画家们始窥此中端倪。已故的林风眠先生一生之中都在苦练此种笔法,画作往往是百里挑一,可见此笔法之难!“青花柳丝”碗心用笔横刷几下即为柳,但那是何等的几笔,西方绘画就产生不出那几笔,我们只是在齐白石的画作中才偶尔能赏其余绪!是写画不是描画是中国画用笔的关键,也是抽象绘画赖以感人的惟一要素。

二是以神入画,不拘泥于物象外表而是写其意,应该说是发中国写意画之先声。“赤壁夜游”碗,船上众人均无眉眼,而东坡长吟、艄子回眸之状皆跃然“碗”上。“宣德四鱼碗”其用笔不过三四而鱼之态出矣,两百年后在八大山人的画面中见到了类似的鱼。“江山垂钓图”碟,我藏有三四个,越到后来其形越简,最后只剩下一杆一线一钓翁了。最有意思的是晚明的那批山水图案全部是点、线、面的构成。“江山渔乐”烛插在一寸高的画面中聚点成树,一抹成山,重重叠叠、密密麻麻于重山大江中置屋宇、构房舍。屋中有人居住,江中有人撑帆,一派生机。而一百年后石涛和尚画的“搜尽奇峰打草稿”与此如出一辙。最令人惊喜的一个小碗所绘山水全部为几何块面的分割排列,密处直线平涂,疏处曲线交叉,类工业文明之产物。碗心所绘则更耐人寻味:竖线、横线、圆圈一抹一点,是符号?是图案?不得而知,但极具现代抽象构成之语言,产生在四百年前的明代,其超前意识耐人深思,发人深省。还有众多的鸟兽人物花草图案,其形象多是几笔而成,一挥而就。不是似与不似的老生常谈而是遗貌取神的开宗立派!谁说中国没有抽象艺术,谁说中国人不懂抽象绘画?千百年来历代的民窑艺人们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勤劳双手留下的这批宝贵的民窑瓷绘是一个很好例证。而传神之笔则是抽象绘画赖以生存的一条生命线!

三是以情入画,民间艺人长期生活于民间,老百姓的喜怒哀乐、传统习俗,大自然中的山川地貌、飞禽走兽无一不是他们携取的画材。这较之文人画家的“松竹梅兰”,宫庭画家的“遵旨制作”不知要广阔了多少倍,更由于这些都是他们亲身体验到的,画出来就倍感亲切。“画为心声”在这里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一切功名利禄与他们都毫不相干,他们的生活就是画画,他们的画就是画他们的生活。这是人类艺术的活水源头,在生活里他们产生了一种表达他们心声的欲望,诉诸笔端,形之笔墨。我们常说的真、善、美的第一条就是真,唯真才有善和美。所谓“诗三百篇”、“赤子之心”、“童心不泯”、“返朴归真”一类词是历代大艺术家孜孜以求的,为什么要追求?因为这才少雕琢之气,出自肺腑,发自天籁。而天籁是不可学的!艺术的生命在于作者感情的注入,唯独此,艺术才会延续下去,才会感动后人。而这恰恰是官窑瓷绘绝对做不到的!

我们现在能保留下来的纸绢本前人墨迹,宋元已不多见,至明亦是凤毛麟角,而陶瓷却完好如初地保留下了这些前贤手迹,历千百年而不变,这不能不说是陶瓷对文物保护的一大贡献。它们虽然出自民间,没有留下作者的任何名字,但它们折射出来的艺术光采,却仍能发我们深思,给我们启迪,指引我们向前。

明代民窑青花瓷的发展历史


在我国明代的陶瓷当中,青花瓷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中除了青瓷、白瓷、青白瓷和彩绘瓷之外,产量最大、使用最广的陶瓷用品。青花瓷装饰是一种瓷器上的绘画,这是将中国的传统国画表现在瓷器上,虽然绘画的笔法因为在坯体上不如在宣纸上流畅,也因此装饰表现上略微粗糙,但是明代各个时期的青花瓷装饰风格都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有联系,所以在题材选择方面与传统的国画相比内容就更为丰富。

明代民窑青花瓷

明代时期是中国封建专制的社会体制逐渐进入衰败的时期。使得封建传统思想受到冲击,那时的文学艺术也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峰。在明中期到明末期青花瓷的艺术风格也有了明显的人文风格倾向的转型。明代民窑青花因此受到了文人士大夫的喜爱,也因商业的流通,文人思想便得到了广泛传播。而主要在青花装饰上的表现特点,便是用笔犹如书法中的行书,意达而笔到,将这种大写意中的中国画的技法运用到青花的装饰中来,具有雅俗共赏、格调奔放、典雅敦厚的艺术特点。“民窑绘画意境之美犹如无声之诗,极其自然灵妙。其山水人物画往往简练几笔就绘出远山近水以及人物的动态,清新淡远,耐人寻味。”

在明代陶瓷业的发展中,主要分为官窑也称为御窑与民窑两种。而这其中明代瓷器的烧造和对外销售当中,民窑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当时朝廷因为规定禁止一部分的彩瓷在民间使用,因此民窑中的青花瓷成为了民间的主要产品。一些远销海外市场的陶瓷也主要以民窑青花瓷器为主。青花瓷作为一种将绘画装饰与日用品相结合的日用工艺品,紧密地将商品交换中的经济价值与日常生活中的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明代时期的官窑青花瓷与民窑青花瓷两者中,民窑青花的传承性很强,因为民窑青花的表现能力比官窑青花的表现更加淳朴自然。这些特点更加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情趣,更加肯定了民窑青花瓷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也因此,青花瓷装饰的创作者不仅要考虑创作出的产品符合世俗想法的要求,还要考虑到社会各个阶层的审美口味。

在明代时期,郑和七次出海下西洋,也为我国的对外贸易开拓了一个很大的海外市场,也因此商业贸易方面与民间各个手工业方面比前代都有了较为显著的发展。尤其是在明代万历年间之后,在当时有一大批的走出思想枷锁的美学理论和美学范畴潮流涌现出来,这些美学理论和美学范畴,都有着艺术革新和自由独创的精神。这是一种人文主义、人本主义艺术思想的崛起。因为这种文学思想精神对于人存在这个本体的意义给予了肯定,也是对个人的价值和个人需求欲望的肯定,于是在民窑青花瓷器绘画装饰的表现方面,我们就能够看到,一些主要以民俗风土为主题,以情爱自由为题材,以及追求人间富贵为内容的装饰绘画开始较多的出现。艺术创作者们在原本单纯简单的花鸟作品中,有的便会加上能够反映这种写意精神的诗词与之相配。

明代的瓷器无论是造型,绘画装饰以及工艺技术都超越了前代的规模。元代的总体艺术风格偏于厚重和繁复,到明代时期便转为轻巧与简练,明代的青花瓷品种更丰富,装饰风格有的清新雅淡,有的淋漓豪放,有的质朴简练。在谢赫《古画品录》“六法”中,首要提及的便是“气韵生动”,其次就是“骨法用笔”,这种强调笔法韵律的审美便在文人画客中流传至今。虽然民窑艺人没有系统的研究过“六法”,但在青花瓷器装饰上的运笔和形式以及气韵的掌握上都体现了他们不俗的才华。

明代的民窑青花瓷器在不同的时期也有着不同的装饰风格与表现特点。我们一般将明代的青花瓷艺术分为三个时期,即明代早期、中期和晚期。

1、在明代早期,即从明洪武、永乐、宣德到明正统、景泰、天顺时期,这是民窑青花瓷发展的孕育时期,从装饰方面上来看构图也较为单调,基本以单线描绘为主。这是一种简淡的风格,但它并非孤立的现象,而是在善于观察,通过识别抽象或具象的东西,将其概括出来,这是一种简约质朴的绘画风格。虽然没有明中期青花分水技法那样丰富的层次关系,但从美学层面上看,明早期民窑青花的装饰则也是极具特点的。一是装饰极为大气,无论是构图还是画法基本上是一挥而就的,画面概括。二是画法虽然单一,但也正是如此便造成了画法技术的高超水准,在画面中有的笔法加一笔则多余,减一笔则缺少神韵。其三,绘画的画笔造成了整体画面的气势非常连贯。

2、从明中期开始,即成化、弘治、正德三朝,民窑青花得到快速的发展,一方面是装饰的题材比之前丰富,二是绘制技法有了不断的创新,三是创造出与青花色泽极为和谐的胎质釉面,把青花瓷所特有的陶瓷艺术特征从单纯的绘画中完全分解出来。在这个时期内,尤其具有魅力的要数明成化时期的青花瓷了。成化朝时期青花瓷器的精品所具有的优雅韵味是历代青花瓷无法企及的。中期的青花装饰风格较之前明早期的青花装饰有了明显的变化,从画面的勾线来看,明中期的勾线渐渐变得圆润含蓄,没有了之前的粗犷和充满张扬的气概。但明中期的民窑青花瓷中却有着一种特有的雅拙的味道,笔法中虽然不甚流畅,却能给人一种如品好茶般的说不清道不明的内在深沉的东西。郑玄《<周礼>注》“雅、正也。古今之正者以为后世法”而“雅”便是一个传统的审美准则。而“拙”,在画家看来,生拙、古拙意味着不逞才、不使气。他贵在敛约,在明成化期间我们可以看到“雅”对民窑青花瓷的影响。而民窑中的拙又影响到了青花瓷的装饰中,因为拙是民间美术的最基本的造型风格。外加明成化期间,青花瓷的釉层表面乳浊的感觉更甚,透过那如脂般的釉面观赏青花瓷便有一种神秘的味道。

明代晚期的民窑青花瓷,即嘉靖、隆庆、万历、天启、崇祯几朝,从这一时期装饰题材上来看,几乎每一类题材都有其极为精彩的代表作品。这一时期便是中国明代民窑青花瓷发展最为全面的时期,题材从反映民间市井生活,农人劳作的情景到文人墨客,神仙题材都有,非常丰富。在嘉靖至万历年间,随着对外贸易的需要,景德镇民窑青花瓷器作为出口最多的产品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中国是世界的陶瓷之都,而外贸的发展则使民窑青花瓷也吸收了许多西洋的文化,创作的作品中既有生活中的鲜活,又有中国传统画的水墨韵味,将两者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产生出更为动人的艺术形象。

民窑青花瓷的来之于民,用之于民,扎根于广大群众之中,保持其淳朴活泼,不事雕琢的民间艺术特色。文人思想的高雅情趣和深远的意境深刻地影响了民窑青花瓷艺术的发展。民窑青花瓷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给我们创造了一个丰富充实的物质世界,而且以其清晰的格调、淳朴的风格,为我们营造了永恒的精神世界。

明代民窑青花瓷断代的研究现状


关于明清时期青花瓷的断代,在许多陶瓷著作中都有相应的叙述,但大多侧重于各朝的具体特征,而对于断代的依据却很少涉及。这些从理论上总结的各朝民窑青花瓷的特征,大体都是正确的,但对于具体器物的断代则需要更明确、更细化的标准。

明清时期民窑青花瓷的断代,特别是对于明代民窑青花瓷的断代,目前处于混乱状态。相同或相似的器物,有时在不同的著作中所断年代早晚差异较大,甚至在同一著作中,有时断代结论也不一样。有些类型的器物,虽然在多数著作中的断代基本一致,但其结论却未必是可靠的。即使是在一些著名学者的著作中,对于书中附图器物的断代,也或多或少存在明显错断情况。至于目前书店流行的各类关于青花瓷断代的,诸如纹饰图典、款识大典、装饰大典、青花瓷画、瓷片鉴赏等图录式收藏类图书,其错谬情况则更为普遍。中国的文物鉴定类著作历来重视图谱,在民窑青花瓷器断代标准模糊不清的情况下,各著作间相互参照借鉴,以讹传讹自然难以避免。

目前民窑青花瓷的断代,尚未确立一套科学的标准体系,大多数学者对民窑青花瓷的断代依靠的是经验,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因而要对民窑青花瓷进行科学断代,重要的是要建立科学的断代标准,最基础的工作是通过系统的考古类型学研究。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