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时期邢窑白瓷赏析

邢窑是中国最早的白瓷窑址,白瓷的发明在中国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结束了自商朝以来青瓷独尊的局面,更重要的是为中国后世的花瓷生产尤其是彩瓷生产创造了条件。邢窑的白瓷产品精美、产量巨大,不论对中国还是对外国的物质生活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五代邢窑白瓷五瓣口盂,高8、口径10.8,底径6厘米。1956年合肥市西郊南唐保大四年(946年)墓出土,现藏安徽省博物馆。 盂口沿外侈,为五瓣葵口,束颈,圆鼓腹,圈足。白色胎,坚硬细密。釉色洁白微泛青,施釉不及底,下腹和底足均无釉,透影性强。 该盂质白细腻,器形工整,从胎、釉、造型和装饰上来看,无疑为北方邢窑的产品,其用途为文房用具。白瓷虽然在北朝时期已开始出现,但真正烧制成功则在隋代,除了历年来全国各地纪年墓葬出土的白瓷外,1980年8月,在今河北临城、内丘交界的磁窑沟和临城境内许多地方均发现白瓷残片及窑址则可证明,而这里也是中外陶瓷学者提起的“南青北白”中邢窑的所在地。邢窑是我国唐代著名瓷窑之一,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邢窑瓷器多朴素无纹,仅有少数划花贴花之物。虽然比同时享名于世的越窑青瓷之多有纹饰而似乎略有逊色,但是就烧制技术来说,白瓷的烧成条件显然要求比青瓷要高。该瓷器做为有准确纪年墓葬出土的邢窑产品,在全国都是很罕见的,它是现存五代邢窑白瓷中最重要的断代标准器,其胎体具有极强的透影性,釉色符合唐人陆羽《茶经》中所说“邢瓷类银”“邢瓷类雪”的特点,整体造型舒展大方,装饰拙朴,表现了一种沉静素雅的艺术风格,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文房艺术珍品。

五代邢窑白瓷柳斗纹高足杯,高5.8、口径8.1、底径4.3厘米,1956年11月合肥市西郊南唐保大四年(946年)墓出土,现藏安徽省博物馆。 器口沿为五瓣葵口,弧腹,高圈足,足底外撇呈喇叭状。杯外壁模印柳斗状纹饰。胎体呈白色,胎体薄,透影性极强。通体施白釉,微泛青,晶莹透亮。柳斗,是用柳条或藤条编织的用具,窑工先制作好瓷坯,再摹拟柳斗编织的图案,在素胎上模印出柳斗纹。从这件小器物上可见制作者匠心独运,美化提炼,将柳斗与陶瓷工艺特点相结合,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创作出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情趣的陶瓷精品。 该白瓷柳斗纹高足杯为五代时期北方邢窑的精品,瓷质透影性强,造型端庄舒展,并在有可靠纪年的墓葬中出土,是研究五代时期白瓷的重要资料。

五代邢窑白瓷仰莲注子,高6.7、口径4、底径3.8、足径3.8厘米1956年合肥市西郊南唐保大四年(946年)墓出土,现藏安徽省博物馆。 小口,圆唇,球形腹,圈足。六棱形短流,宽扁带式曲柄,口沿以下饰两道凹旋纹,腹部浮雕六瓣仰莲纹。胎色洁白,质地细腻,通体施白釉,釉质莹润,造型优美,装饰新颖,为五代时期邢窑产品。该器物的造型承袭唐代风格,腹部造型又区别于唐代器物,特别是其腹部雕刻的莲瓣纹饱满、挺拔、构思巧妙、造型独特。莲花是佛教文化的重要象征,中国瓷器上的莲纹一般都是受佛教艺术的影响发展起来的,这件瓷器装饰莲花纹也是如此。该注子形体较小,一些专家认为其可能是文房用具。五代时合肥地区属南唐国所辖,南唐是当时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国家,特别是文人对文房用具的使用最为精雅考究,在五代十国中居最高水平。该器物做为五代时期北方邢窑白瓷产品,出土于纪年墓葬,是现存五代时期瓷器重要的断代标准器,其对于研究邢窑的晚期生产情况和对该时期产品的鉴定都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

扩展阅读

五代时期型色俱全的耀州窑瓷器


耀州窑的标志五代倒流壶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耀州窑是北方青瓷的代表之一,在中国陶瓷史上地位非常高。创烧于唐代,没落于元代,其间烧制出了许多名满天下的精品。

五代执壶

五代耀州窑瓷器,在器型上精致,优雅,仿唐代金银器风格,工艺堪称一绝。虽然在宋金时期器型也很优美,但是远不及五代。釉色上,五代柴窑天青釉又是青瓷的一个巅峰。所以说,五代耀州窑是型色俱全。

五代耀州窑器形上非常考究,工艺精致,器形优雅。

五代花口渣斗

五代耀州窑贴塑海棠杯

五代耀州窑海棠杯

五代耀州窑葵口盘

五代耀州窑天青釉,是单色釉的一个巅峰,对之后的北宋汝窑有直接影响。汝窑的天青釉,以及支钉支烧都是五代耀州窑发展过来的。

天青釉五葵口盘

五代天青釉盘

天青色碗

满釉垫沙烧制。既然追求单色釉的极致,满釉是必须的。五代耀州窑在烧制天青釉的时候,同样是满釉,只是由于早期支钉支烧不成熟,所以先是垫沙烧,后发展成小沙堆,后来演变成为支钉。

满釉垫沙

五代天青釉 垫沙烧

早期支钉支烧 就是一小沙堆儿

支钉逐渐成熟

后期支钉基本成型

耀州窑支钉

《宣德鼎彝谱》里记载过五代柴窑天青釉,但是柴窑至今没有确切的说法。一种说法是五代时期,耀州窑里用柴做燃料烧的瓷器;另一种说法是某一个窑场名字就叫柴窑。但是不管怎么样,都是属于耀州窑的。柴窑天青釉是哪一种颜色,也一直是个迷。

划花

划花

耀州窑的釉面装饰在五代时期颇为丰富。有剔花,刻花,划花,甚至还有贴塑。剔花和刻花在壶上边比较多,也比较常见。我们主要看看划花和贴塑。

贴塑

贴塑

贴塑

贴塑

耀州窑贴塑多为龙,凤,鱼,鸟,龟等等。造型生动,几乎是贴于碗心位置。贴塑手法对其他窑口影响较大,比如龙泉窑双鱼洗。

五代时期 (公元907到979年)


唐代的繁荣最终被唐未的藩镇割据所打破,五代十国则是这种割据局面的延续,中国又进入了一个动荡的时期。这一时期持续五十三年,先后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史家称为五代。然而此时五代,也并非统一的中国,其间战乱频仍,山河破裂,约有十国之多,吴、南唐、闽、前蜀、南汉、北汉、吴越、楚、南平相继出现。但令人不解的是,这一时期的陶瓷业却有进步之势,这大概与当时帝王的爱好有很大关系,其中最有影响者为吴越的秘色瓷和后周的柴窑。

对于秘色瓷的“秘色”,陶瓷史学界一直有很大争议,至今尚无定论。常见的解释有三:一是作“秘密”解释,这种解释来于宋人,认为吴越国的越窑青瓷专供朝廷使用,百姓不得占边,二是青瓷釉色之一种;三作“希奇”之意,为“碧色”的误传而来。从目前见到的所谓秘色瓷来看,其胎质呈灰白色,釉质如脂似玉,清澈碧绿,造型典雅、凝重,可以看出制造者绝对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艺术创造才能。秘色瓷代表了晚唐至五代制瓷工艺的最高成就。

五代越窑的窑址仍在浙江上林湖地区,而且更广泛地延至上虞、勤县、临海等地区。所制器物总体上继承了晚唐风格,其装饰手法趋于多样化,使唐代单纯追求釉面效果向包括刻花、印花、堆塑、釉下彩等多样手法转化。

这一时期出现的另一个著名品种为柴窑,相传是五代周世宗(名柴荣)时所烧造,窑址在郑州。但迄今尚未发现窑址,真正的柴窑器为何种相貌也众说不一。后人以“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 ”来描术柴窑器的特征。据明代文献记载,当时宫廷中所收藏的珍贵瓷器,把柴窑器推放首位,可见其艺术价值之高。

中国历代(春秋——五代)茶器赏析


良渚文化 灰陶双鼻壶

直口,圆形腹,环底,口部两侧有耳,中穿小孔,俗称双鼻壶。灰色陶胎,快轮拉坯而成,器薄匀整,外披以黑色陶衣,年代久远有些剥落。我国茶文化起源可追溯到5000年前,不过,当时并未出现专用茶具,此类陶壶可看作茶具的源头。

春秋 原始瓷弦纹碗

原始瓷最早出现于商周时期,发展至春秋时期已经十分成熟。碗内壁留下拉坯时的弦纹痕迹,成为鉴定春秋战国时期瓷器的重要特征之一。陆羽《茶经》中有春秋时期晏子饮茶的记载。

战国 原始瓷三足鼎

盘口,垂腹,三外撇式足,口部两侧有耳。此原始瓷三足鼎器型仿青铜器,系陪葬用的冥器。战国时期南方一带的士人已经饮茶,煮茶是当时的主要饮用方式。

东汉 原始瓷灶模型

系陪葬的冥器,由火膛和烟囱及灶体组合而成,灶体上再承一双耳釜及敛口釜,是东汉时期灶台的真实写照。据文献记载,东汉时期饮茶已经在南方四川一带的士人之间流行,不过当时基本上以煮茶为主,称为“茗粥”。

南朝 青釉点褐彩刻莲瓣纹盏托

口部微敛,浅弧腹,平底。口沿装饰褐彩,内刻十一瓣莲花,并留下五块珠垫烧的痕迹,时代特征明显。系承盏的茶托,以防止茶杯烫手而专门设计。

南朝 青釉点褐彩碗

敞口,弧腹,平底。灰白胎,器身施一层薄薄的青釉,伴有自然的开片现象。口沿一圈点褐彩作为装饰,器内底刻莲瓣纹。南朝时期,瓷器流行以褐彩作为装饰,同时受佛教文化的影响,陶瓷上大量出现莲瓣装饰。

唐 越窑青釉横把壶

小口,圆形腹,小圈足。壶肩一侧有一方形銎,与之成90°角,一侧有六方形壶流,壶口配小圆盖,釉色青黄,釉层较薄,此横把壶系煮水器。

唐 长沙窑青釉“茶碗”

器型与别的茶碗无异,奇在碗内底心有“茶碗”二字刻款,是此类碗作为茶碗的有力证明。

唐 白釉煮茶器

该套茶具为陪葬的茶具模型,由茶碾、茶炉、茶釜及茶盏托组合而成,出土于河南洛阳,较为系统的反映出唐代煮茶的情景。

唐 巩县窑黄釉风炉及茶釜

风炉呈筒状,上侈下小,炉门口以下部分出沿,下承圈足。炉上半部分以镂雕三株形作为装饰,下腹部开炉门,炉门为壶门式。茶釜折沿,浅弧腹,口部有两环形耳。风炉外施黄釉,里面不施釉。茶釜内部施黄釉,外部涩胎不施釉。 唐代以煮茶为主要饮茶方式,因此风炉及茶釜皆为重要的茶器。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唐白釉茶炉及茶釜与同墓出土的唐白釉茶碗、茶臼以及白釉陆羽佣,成为唐代饮茶方式的重要物证。

唐 巩县窑外茶叶末釉里白釉茶铛

器型仿唐代金银器,茶铛是煎茶用具之一,在唐宋诗文中多次被提及。巩县窑位于河南巩县,是唐代重要的窑口,烧造品种丰富,除了白釉、黑釉、黄釉外,还有著名的三彩器。此茶铛的独特之处在于外茶叶末釉里白釉的组合施釉法,在巩县窑同类器中也属少见。

唐 邛崃窑黄釉茶铫

煮茶器。口沿有唇,深弧腹,平底。器腹中间有一竹节形横把,与之成90°角的一侧有匜形流。砖红色胎,带有强烈的四川邛崃窑瓷器的特色。 邛崃窑位于四川省邛崃县的固驿镇和什方堂,以唐宋时期为盛,所产瓷器胎色以土黄色、酱黄色、灰色为主,釉色以青、褐、黄、绿为主,胎釉之间上化妆土,以烧制生活用品为多。

唐 越窑青釉撇足碗

深腹、圈足外撇。灰胎,器身施青釉,釉层薄,釉面青中泛黄。

唐 巩县窑绿釉碗

直口、深腹,饼形足,灰胎,器里及器上腹部施绿釉,近底足部分无釉。碗内底留有三个支钉支烧痕迹。巩县窑除烧白釉瓷外,还是当时三彩器的重要窑场。

唐 白釉碗唇口,斜腹,玉璧底。器内外施白釉,釉层较薄,施釉不匀。

唐 越窑青釉水注

外撇口,粗短颈,溜肩,圆鼓腹,平底。肩两侧有双环形系。肩颈相交处有一侧有一扁平执柄,与之对应的另一侧有六角短流。器外施青釉,稍泛黄,近底处无釉。是典型的唐代器型。唐代煮茶的主要茶器为风炉和茶釜,水注作为辅助茶器系装水之用。只是到了晚唐五代时期,水注才成为重要的茶器而大展其才。

唐 越窑青釉玉璧底碗

敞口,斜壁,玉璧底足,典型的唐代初期形制。灰白胎,青釉稍泛黄,并有不规则开片。这种玉璧底碗在唐代有个专用的名称叫“茶瓯”,专门用来饮茶。

唐 长沙窑绿釉茶釜

茶釜最早出现于石器时代,是一种炊器,以陶器及青铜器为多,部分为瓷器。唐代盛行煮茶,茶釜系重要的茶器之一。长沙窑位于湖南长沙市郊铜官镇瓦渣坪,故又称“铜官窑”,是唐代南方规模较大的青瓷窑场。

唐 巩县窑绿釉茶釜

圆口,厚壁,鼓腹,环底。肩部立有双耳,因观之如匍匐的兔子,当地人俗称为“兔耳罐”。巩县窑始烧于隋代,盛于唐,五代时衰落。唐代主烧白釉瓷、黑釉、茶叶末釉及三彩陶。此绿釉茶釜是当时主流产品。

唐 越窑青釉带托盏

由托及盏组合成完整的一套。盏直口,弧腹,圈足。灰白胎,釉色青中带黄。唐代越窑的分布区越州一带也是重要的产茶区,因此越窑生产大量的茶具,仅茶盏托的造型就达十余种,这只是其中之一。

唐 邢窑白釉碗

唇口,坦壁,矮圈足。白釉瓷器最早出现于北齐,经过隋代的发展,到了唐代,形成“南青北白”的陶瓷分布格局。北方以邢窑白瓷为代表,南方以越窑青瓷为代表。

唐 邛崃窑茶研

研磨饼茶的器具除茶碾外,还有茶研及茶磨。此茶研子口,斜腹,饼足,呈浅盘状。器内以戳状器戳印坑坑洼洼的小凹点,以器里为中心向器口呈放射状分布。这些不平整的小凹点,在研磨茶饼时起到重要作用,当然还需要借助棒杵配合使用。

唐 白釉带托盏

晚唐开始,流行花口盏及托,盏托最早可追溯到东晋时期,当时基本上以圆形茶盘上承碗盏,后随着饮茶兴盛,盏托的形制颇多,茶托有内凹也有上凸如高台子。盏口有圆形也有花口的,在实用功能基础上,艺术效果不断加强。

唐 白釉横把壶

该壶出土于浙江绍兴一带,釉层剥蚀厉害,壶流内残留泥土。湖南长沙窑,四川邛崃窑均有同类器型出现,系当时煮水点茶的重要茶具。

唐 白釉茶研

茶研又叫茶臼,与棒杵配合使用,把饼茶或散茶研磨成粉状,在唐宋时期以煮茶或点茶为主的饮茶方式下,茶臼是重要的茶具之一。

唐 越窑青釉龙柄茶则

量器的一种。面呈铲形,龙首柄,制作精巧。唐代茶则通常以木、金、银为制作材料,瓷质茶则并不多见。在越窑瓷器中,茶具是一大门类,茶釜。茶则、茶盏托、茶瓯、茶碾等都是唐代越窑茶具的代表。

五代 越窑青釉水方

小唇口,鼓腹,下胫部内收,平底,内外施青釉,釉面泛黄,釉层较薄。《茶经》里提到水方,是煮茶时放在一边贮水的容器,“以椆木、槐、楸、梓等合之,其里外并外缝漆之,受一斗”。木制水方不太容易保留至今,事实上,陶瓷的水方也是当时煮茶的重要瓷器之一。

五代 越窑青釉碗

侈口,弧腹,玉环底足。外壁有四道压棱作为装饰,内底留有12块垫珠的垫烧痕。晚唐五代出现点茶,当时的茶碗分为小盏及大碗两类,小盏直接饮用,大碗又叫分茶碗,通常在大碗里点好茶,饮用时再用茶勺舀出放入小盏中饮用。

五代 越窑青釉葫芦形壶

晚唐五代时期,我们的饮茶方式有些改变,已经出现了点茶。因此,初唐、中唐时期的短流水注渐渐变成了长流的执壶。到了宋代,点茶、斗茶成为主流饮茶方式后,执壶才成为重要的茶具。

五代 白釉花口盘

盘口如五瓣莲花,俯视如一朵盛开的白莲。白胎,器身施白釉,釉色肥腴温润,器型规整。唐代盛行茶会或茶宴,茶桌上除配备茶汤外,茶点也是不可或缺的。此白釉花口盘盛放茶点,为文人茶会增添不少韵致。

五代 白釉带托花口盏

由托及盏两部分组合而成。盏口呈五瓣花形,托呈卷荷形,组合之后如一盛开的荷花。五代的茶盏造型风格各异,体现了陶瓷审美的新高度。

古代瓷器:五代时期型色俱全的耀州窑瓷器


耀州窑的标志五代倒流壶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耀州窑是北方青瓷的代表之一,在中国陶瓷史上地位非常高。创烧于唐代,没落于元代,其间烧制出了许多名满天下的精品。

五代执壶

五代耀州窑瓷器,在器型上精致,优雅,仿唐代金银器风格,工艺堪称一绝。虽然在宋金时期器型也很优美,但是远不及五代。釉色上,五代柴窑天青釉又是青瓷的一个巅峰。所以说,五代耀州窑是型色俱全。

五代耀州窑器形上非常考究,工艺精致,器形优雅。

五代花口渣斗

五代耀州窑贴塑海棠杯

五代耀州窑海棠杯

五代耀州窑葵口盘

五代耀州窑天青釉,是单色釉的一个巅峰,对之后的北宋汝窑有直接影响。汝窑的天青釉,以及支钉支烧都是五代耀州窑发展过来的。

天青釉五葵口盘

五代天青釉盘

天青色碗

满釉垫沙烧制。既然追求单色釉的极致,满釉是必须的。五代耀州窑在烧制天青釉的时候,同样是满釉,只是由于早期支钉支烧不成熟,所以先是垫沙烧,后发展成小沙堆,后来演变成为支钉。

满釉垫沙

五代天青釉垫沙烧

早期支钉支烧就是一小沙堆儿

支钉逐渐成熟

后期支钉基本成型

耀州窑支钉

《宣德鼎彝谱》里记载过五代柴窑天青釉,但是柴窑至今没有确切的说法。一种说法是五代时期,耀州窑里用柴做燃料烧的瓷器;另一种说法是某一个窑场名字就叫柴窑。但是不管怎么样,都是属于耀州窑的。柴窑天青釉是哪一种颜色,也一直是个迷。

划花

划花

耀州窑的釉面装饰在五代时期颇为丰富。有剔花,刻花,划花,甚至还有贴塑。剔花和刻花在壶上边比较多,也比较常见。我们主要看看划花和贴塑。

贴塑

贴塑

贴塑

贴塑

耀州窑贴塑多为龙,凤,鱼,鸟,龟等等。造型生动,几乎是贴于碗心位置。贴塑手法对其他窑口影响较大,比如龙泉窑双鱼洗。

唐代邢窑白瓷佛教用品


唐代邢窑白瓷盈字款熏炉

唐代邢窑白瓷堆塑龙纹花卉熏炉

晚唐邢窑白瓷兽足熏炉

唐代邢窑白瓷莲花灯台

唐代邢窑白瓷赑屃形灯台

晚唐邢窑白瓷龙首净瓶

晚唐邢窑白瓷莲花执壶

唐代邢窑白瓷司母戊形鼎

有人说:一部佛国史,百座艺术馆”。博大精深,光华耀祖的佛教艺术,在艺术史上有着及其重要的位置,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承载着源远流长的宗教文化的成就,对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笔者所要说的也是佛教文化,只不过是邢窑的佛教文化艺术品——白瓷佛像、佛教用品系列。

佛教从东汉时期从印度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从此华夏大地上得到广泛而持久的传播。佛教信徒的膜拜,历代统治集团的信仰,是石窟大肆开凿,寺庙争相构筑,而一尊尊来自印度的佛像、菩萨、罗汉、诸天,在北魏年间就开始与中国的民族艺术相融合,很快形成了中国独立风格和模式的佛像。北魏时期的秀骨清香、隋代时期的朴达拙重、唐代时期的健康丰满慈祥、宋元时期的世俗可亲,明清时期的体态丰腴。

佛造像的材质一般有石雕、木雕、泥塑、铜质、陶质、瓷质等。当然这不是本文的重点,本文的重点是介绍有关邢窑白瓷佛像、佛教用具等方面的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让大家能更进一步的认识邢窑白瓷是博大精深的,品种是涉及多方面的。

至于邢窑白瓷何时开始制作生产出佛像、佛教用品,我想佛像、佛教用品,有原始青瓷时期就有佛像、佛教用品了。因为邢窑白瓷是由青瓷转换而来,如果说邢窑白瓷是在南北朝时期创烧的话,那么,邢窑白瓷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就开始制作生产制造佛像、佛教用品了。

邢窑白瓷司母戊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外,其余各处皆有纹饰。在细密的云雷纹之上,各部分主纹饰各具形态。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围以饕餮作为主要纹饰,四面交接处,则饰以扉棱。鼎耳外廓有两只猛虎,虎口相对,中含人头,四只鼎足的纹饰也匠心独具,在两周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高17厘米、口直径14厘米、口宽9.5厘米。胎质较白,釉色泛黄,施釉较薄。这件用白瓷制作的“司母戊鼎”应该是佛寺中的专用焚香器具——香炉。该鼎(香炉)应该是皇家寺院专用的法务,因为同时出土的还有一件邢窑白瓷。

古代瓷器:中国历代(春秋——五代)茶器赏析


良渚文化灰陶双鼻壶

直口,圆形腹,环底,口部两侧有耳,中穿小孔,俗称双鼻壶。灰色陶胎,快轮拉坯而成,器薄匀整,外披以黑色陶衣,年代久远有些剥落。我国茶文化起源可追溯到5000年前,不过,当时并未出现专用茶具,此类陶壶可看作茶具的源头。

春秋原始瓷弦纹碗

原始瓷最早出现于商周时期,发展至春秋时期已经十分成熟。碗内壁留下拉坯时的弦纹痕迹,成为鉴定春秋战国时期瓷器的重要特征之一。陆羽《茶经》中有春秋时期晏子饮茶的记载。

战国原始瓷三足鼎

盘口,垂腹,三外撇式足,口部两侧有耳。此原始瓷三足鼎器型仿青铜器,系陪葬用的冥器。战国时期南方一带的士人已经饮茶,煮茶是当时的主要饮用方式。

东汉原始瓷灶模型

系陪葬的冥器,由火膛和烟囱及灶体组合而成,灶体上再承一双耳釜及敛口釜,是东汉时期灶台的真实写照。据文献记载,东汉时期饮茶已经在南方四川一带的士人之间流行,不过当时基本上以煮茶为主,称为茗粥。

南朝青釉点褐彩刻莲瓣纹盏托

口部微敛,浅弧腹,平底。口沿装饰褐彩,内刻十一瓣莲花,并留下五块珠垫烧的痕迹,时代特征明显。系承盏的茶托,以防止茶杯烫手而专门设计。

南朝青釉点褐彩碗

敞口,弧腹,平底。灰白胎,器身施一层薄薄的青釉,伴有自然的开片现象。口沿一圈点褐彩作为装饰,器内底刻莲瓣纹。南朝时期,瓷器流行以褐彩作为装饰,同时受佛教文化的影响,陶瓷上大量出现莲瓣装饰。

唐越窑青釉横把壶

小口,圆形腹,小圈足。壶肩一侧有一方形銎,与之成90角,一侧有六方形壶流,壶口配小圆盖,釉色青黄,釉层较薄,此横把壶系煮水器。

唐长沙窑青釉茶碗

器型与别的茶碗无异,奇在碗内底心有茶碗二字刻款,是此类碗作为茶碗的有力证明。

唐白釉煮茶器

该套茶具为陪葬的茶具模型,由茶碾、茶炉、茶釜及茶盏托组合而成,出土于河南洛阳,较为系统的反映出唐代煮茶的情景。

唐巩县窑黄釉风炉及茶釜

风炉呈筒状,上侈下小,炉门口以下部分出沿,下承圈足。炉上半部分以镂雕三株形作为装饰,下腹部开炉门,炉门为壶门式。茶釜折沿,浅弧腹,口部有两环形耳。风炉外施黄釉,里面不施釉。茶釜内部施黄釉,外部涩胎不施釉。唐代以煮茶为主要饮茶方式,因此风炉及茶釜皆为重要的茶器。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唐白釉茶炉及茶釜与同墓出土的唐白釉茶碗、茶臼以及白釉陆羽佣,成为唐代饮茶方式的重要物证。

唐巩县窑外茶叶末釉里白釉茶铛

器型仿唐代金银器,茶铛是煎茶用具之一,在唐宋诗文中多次被提及。巩县窑位于河南巩县,是唐代重要的窑口,烧造品种丰富,除了白釉、黑釉、黄釉外,还有著名的三彩器。此茶铛的独特之处在于外茶叶末釉里白釉的组合施釉法,在巩县窑同类器中也属少见。

唐邛崃窑黄釉茶铫

煮茶器。口沿有唇,深弧腹,平底。器腹中间有一竹节形横把,与之成90角的一侧有匜形流。砖红色胎,带有强烈的四川邛崃窑瓷器的特色。邛崃窑位于四川省邛崃县的固驿镇和什方堂,以唐宋时期为盛,所产瓷器胎色以土黄色、酱黄色、灰色为主,釉色以青、褐、黄、绿为主,胎釉之间上化妆土,以烧制生活用品为多。

唐越窑青釉撇足碗

深腹、圈足外撇。灰胎,器身施青釉,釉层薄,釉面青中泛黄。

唐巩县窑绿釉碗

直口、深腹,饼形足,灰胎,器里及器上腹部施绿釉,近底足部分无釉。碗内底留有三个支钉支烧痕迹。巩县窑除烧白釉瓷外,还是当时三彩器的重要窑场。

唐白釉碗唇口,斜腹,玉璧底。器内外施白釉,釉层较薄,施釉不匀。

唐越窑青釉水注

外撇口,粗短颈,溜肩,圆鼓腹,平底。肩两侧有双环形系。肩颈相交处有一侧有一扁平执柄,与之对应的另一侧有六角短流。器外施青釉,稍泛黄,近底处无釉。是典型的唐代器型。唐代煮茶的主要茶器为风炉和茶釜,水注作为辅助茶器系装水之用。只是到了晚唐五代时期,水注才成为重要的茶器而大展其才。

唐越窑青釉玉璧底碗

敞口,斜壁,玉璧底足,典型的唐代初期形制。灰白胎,青釉稍泛黄,并有不规则开片。这种玉璧底碗在唐代有个专用的名称叫茶瓯,专门用来饮茶。

唐长沙窑绿釉茶釜

茶釜最早出现于石器时代,是一种炊器,以陶器及青铜器为多,部分为瓷器。唐代盛行煮茶,茶釜系重要的茶器之一。长沙窑位于湖南长沙市郊铜官镇瓦渣坪,故又称铜官窑,是唐代南方规模较大的青瓷窑场。

唐巩县窑绿釉茶釜

圆口,厚壁,鼓腹,环底。肩部立有双耳,因观之如匍匐的兔子,当地人俗称为兔耳罐。巩县窑始烧于隋代,盛于唐,五代时衰落。唐代主烧白釉瓷、黑釉、茶叶末釉及三彩陶。此绿釉茶釜是当时主流产品。

唐越窑青釉带托盏

由托及盏组合成完整的一套。盏直口,弧腹,圈足。灰白胎,釉色青中带黄。唐代越窑的分布区越州一带也是重要的产茶区,因此越窑生产大量的茶具,仅茶盏托的造型就达十余种,这只是其中之一。

唐邢窑白釉碗

唇口,坦壁,矮圈足。白釉瓷器最早出现于北齐,经过隋代的发展,到了唐代,形成南青北白的陶瓷分布格局。北方以邢窑白瓷为代表,南方以越窑青瓷为代表。

唐邛崃窑茶研

研磨饼茶的器具除茶碾外,还有茶研及茶磨。此茶研子口,斜腹,饼足,呈浅盘状。器内以戳状器戳印坑坑洼洼的小凹点,以器里为中心向器口呈放射状分布。这些不平整的小凹点,在研磨茶饼时起到重要作用,当然还需要借助棒杵配合使用。

唐白釉带托盏

晚唐开始,流行花口盏及托,盏托最早可追溯到东晋时期,当时基本上以圆形茶盘上承碗盏,后随着饮茶兴盛,盏托的形制颇多,茶托有内凹也有上凸如高台子。盏口有圆形也有花口的,在实用功能基础上,艺术效果不断加强。

唐白釉横把壶

该壶出土于浙江绍兴一带,釉层剥蚀厉害,壶流内残留泥土。湖南长沙窑,四川邛崃窑均有同类器型出现,系当时煮水点茶的重要茶具。

唐白釉茶研

茶研又叫茶臼,与棒杵配合使用,把饼茶或散茶研磨成粉状,在唐宋时期以煮茶或点茶为主的饮茶方式下,茶臼是重要的茶具之一。

唐越窑青釉龙柄茶则

量器的一种。面呈铲形,龙首柄,制作精巧。唐代茶则通常以木、金、银为制作材料,瓷质茶则并不多见。在越窑瓷器中,茶具是一大门类,茶釜。茶则、茶盏托、茶瓯、茶碾等都是唐代越窑茶具的代表。

五代越窑青釉水方

小唇口,鼓腹,下胫部内收,平底,内外施青釉,釉面泛黄,釉层较薄。《茶经》里提到水方,是煮茶时放在一边贮水的容器,以椆木、槐、楸、梓等合之,其里外并外缝漆之,受一斗。木制水方不太容易保留至今,事实上,陶瓷的水方也是当时煮茶的重要瓷器之一。

五代越窑青釉碗

侈口,弧腹,玉环底足。外壁有四道压棱作为装饰,内底留有12块垫珠的垫烧痕。晚唐五代出现点茶,当时的茶碗分为小盏及大碗两类,小盏直接饮用,大碗又叫分茶碗,通常在大碗里点好茶,饮用时再用茶勺舀出放入小盏中饮用。

五代越窑青釉葫芦形壶

晚唐五代时期,我们的饮茶方式有些改变,已经出现了点茶。因此,初唐、中唐时期的短流水注渐渐变成了长流的执壶。到了宋代,点茶、斗茶成为主流饮茶方式后,执壶才成为重要的茶具。

五代白釉花口盘

盘口如五瓣莲花,俯视如一朵盛开的白莲。白胎,器身施白釉,釉色肥腴温润,器型规整。唐代盛行茶会或茶宴,茶桌上除配备茶汤外,茶点也是不可或缺的。此白釉花口盘盛放茶点,为文人茶会增添不少韵致。

五代白釉带托花口盏

由托及盏两部分组合而成。盏口呈五瓣花形,托呈卷荷形,组合之后如一盛开的荷花。五代的茶盏造型风格各异,体现了陶瓷审美的新高度。

唐、五代陶瓷纪年款


此期纪年款仍以刻划为主,但已有模印和釉下彩书写款。从日前l发现的资料看,唐代纪年款主要为唐宣宗大中年间(847—859年)的款铭,如“大中二年”、“大中三年八月”“大中四年岁次庚午八月丙午塑”、“大中玖年正月二十八日书记”、“大中拾年拾日叁造鼓价”等。其次为宪宗元和年间(806— 820年)款铭,如“元和三年二月卅日”、“元和三年十月十四日”、“元和五年”、元和十四年”等。另有武宗会昌年间〔841—847年)、文宗开成年间 (836—840年)、昭宗光化年间(898—901年)的款铭。如“会昌七年”、“会昌七年赵家”、“开成三年”、“光化三年十月十一日”等。五代瓷器上的纪年款见有“贞明六年”(920年)、“天成四年五月五日也”(929年)等。从窑口看,唐、五代瓷器上的纪年款主要见于越窑和长沙窑瓷器。刻划款者多为越窑,釉下彩写款者多为长沙窑。款识字体多为草书,楷书少见,落款位置不固定。这一时期年款的内容较复杂,如长沙铜官窑遗址出土的一件‘鼓价器”,其外壁釉下以褐彩书“大中拾年拾日叁造鼓价”。浙江嵊县出土的—件盘口壶上刻有‘元和拾肆年四月—日造此罂,价直壹干文”。浙江余姚上林湖东岙南山麓出土的一件盘口壶上刻有“维唐故大中四年岁次庚午八月丙五朔,胡珍妻朱氏四娘于此租地,自立墓在此,以恐后代无志,故记此罂。”这组文字表明,此盘口壶既是租地卷,又是墓志铭。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一件越窑青瓷执壶,腹部刻划的三行文字为:“会昌七年改为大中元年三月十四日清明故记此耳。”这件器物的款识记录了当时年号的更换。湖南石渚五代长沙窑遗址出土一件瓷枕,上刻“开平三年六月廿十八日开造,夏月二女使用”。唐、五代时期的越窑瓷器中有一种罐形墓志,内容主要为纪年、人名、事迹等,纪年有 “长庆三年”(823年)、“咸通七年”(866年)、“光启三年”(887年)、“光化三年”(900年)、“龙德二年”(922年)等。

海沧黄牛山发现唐至五代古窑遗址


近日,海沧区黄牛山发现唐至五代古窑遗址,有关部门首次进行了考古挖掘。这次考古,揭示了厦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揭开了马銮湾古窑群形成的地理成因,也充分展示了厦门市民和有关部门保护文物的意识和热情。在考古现场,本报记者亲睹了那些埋藏千年的古窑器物,并请专家解读,试图给广大读者呈现出一个缤纷多彩的古窑世界。

重见天日的千年古瓷。

流光溢彩的瓷片。

刻有文字的支架。

古窑址出土的古灯

首次发现瓷器陶器共烧一炉

我们沿着二十多米的探沟,进入黄牛山古窑址深处。这里距离地面已经有五米多深了。经过科学发掘的地层切面清晰的展现出来,分别是现代填土层、历史淤积层、古窑器物堆积层和原始生土层。

负责这次挖掘工作的厦门市博物馆考古部主任陈文先生告诉我们,这些深藏地底千年的古窑址器物堆积层相当丰富,令人可喜的是出土了一些相对完整的器物。我们看到了五颜六色的碗、罐、壶和灯盏,甚至还有一些不知道用途的器物,我们拿起一个筒状形的器物请教专家,才知道这原来是当年烧制器物所用的支架,支架上面还刻有文字。专家说,从窑址发掘出来的器物可以看出,当年烧造器物的质量品位是较高的,瓷器属于青瓷类,其中还有一些陶器也非常精美。尽管这些出土的器物还没经过细致的清理,器物上还沾有泥土,但还是掩盖不住其光华,就连一块瓷片也显得流光溢彩。

陈文先生说,这个古窑址的年代可以明确断代为唐到五代。碎片之多,分布范围之大,说明其不小的规模。出土器物既有精品,也有较为普通的器类,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厦门地区的制陶烧瓷技术是十分先进。特别有意义的是,这次考古以大量的实物证明了当时古窑陶器与瓷器是用同一个窑炉烧制的,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工艺特色,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同一个窑炉可烧制陶器和瓷器,这在厦门还是首次发现。

环马銮湾畔藏着古窑群

在现场采访中我们得知,黄牛山所处的马銮湾畔曾经发现过多处古窑遗址。对这一带史迹颇为熟悉的专家郑东先生说,环马銮湾畔已发现的古窑址就有东窑、周窑、许厝窑等十几个古窑址。马銮湾畔不仅窑址多而且历史都很悠久,这无疑是厦门地理人文绚丽的一页。

唐五代时期,闽南远离中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并不是一个发达地区,但却有如此发达的陶瓷业,而且大部分古窑都是龙窑,真是令人匪夷所思。那么,环马銮湾畔的古窑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郑东先生向我们解释说,马銮湾周边的泥土里蕴含着丰富的高岭土,这是制陶的主要原料,至今海沧的许多地方还有高岭土矿蕴藏,这里山体植被茂密,为烧造陶瓷提供了充足的能源。马銮湾是许多溪流河流的出海口,利用水上工具内可通向附近州县,外可通往大洋,为陶瓷成品的运输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而当年的古窑址大都位于临水处,就拿这次发现的黄牛山古窑遗址而言,这个古窑址就位于距一条溪流不足一百米的地方。这条溪流也流进马銮湾,陶瓷的制作与运输都需要水,可见古人在选择窑址时注重到多方面的因素,从这些古窑遗址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当年厦门陶瓷业的兴盛。

村民自发守护古窑遗址

在古窑遗址的挖掘现场,有一位名叫邱大昕的老先生,他是附近新垵村的普通村民。在整个黄牛山窑址发掘的过程中,他一直担负着守卫人的角色。因为窑址就在路边,考古人员下班后,需要有熟悉当地情况的人员看护,因此他负起了看护现场的责任,经常是彻夜守卫。

在考古发掘现场,市博物馆副馆长蕲维柏先生说,黄牛山和马銮湾畔的一些地方在城市建设中,以前也曾多次发现古窑遗址和有关史迹,但由于文物保护意识不高及种种原因,都没能像这一次这样得到及时的保护,往往在发现时,现场就被人为破坏或填埋了。这次考古挖掘则不同,这和当地群众文物保护意识的提高,施工单位的积极配合以及海沧区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这次出土的器物和发掘的记录都是很有价值的。海沧文化馆领导黄达绥则指出,发掘出土的器物既为厦门的文化增添了许多亮色,也为今后有关专家的研究提供了实物证据。

据了解,黄牛山古窑挖掘工作至11月19日已基本完工,但对厦门古瓷文化的研究却刚刚开始。专家们指出,还有许多未解之谜等待着进一步探索。

古代瓷器:唐代邢窑白瓷佛教用品


唐代邢窑白瓷盈字款熏炉

唐代邢窑白瓷堆塑龙纹花卉熏炉

晚唐邢窑白瓷兽足熏炉

唐代邢窑白瓷莲花灯台

唐代邢窑白瓷赑屃形灯台

晚唐邢窑白瓷龙首净瓶

晚唐邢窑白瓷莲花执壶

唐代邢窑白瓷司母戊形鼎

有人说:一部佛国史,百座艺术馆。博大精深,光华耀祖的佛教艺术,在艺术史上有着及其重要的位置,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承载着源远流长的宗教文化的成就,对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笔者所要说的也是佛教文化,只不过是邢窑的佛教文化艺术品白瓷佛像、佛教用品系列。

佛教从东汉时期从印度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从此华夏大地上得到广泛而持久的传播。佛教信徒的膜拜,历代统治集团的信仰,是石窟大肆开凿,寺庙争相构筑,而一尊尊来自印度的佛像、菩萨、罗汉、诸天,在北魏年间就开始与中国的民族艺术相融合,很快形成了中国独立风格和模式的佛像。北魏时期的秀骨清香、隋代时期的朴达拙重、唐代时期的健康丰满慈祥、宋元时期的世俗可亲,明清时期的体态丰腴。

佛造像的材质一般有石雕、木雕、泥塑、铜质、陶质、瓷质等。当然这不是本文的重点,本文的重点是介绍有关邢窑白瓷佛像、佛教用具等方面的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让大家能更进一步的认识邢窑白瓷是博大精深的,品种是涉及多方面的。

至于邢窑白瓷何时开始制作生产出佛像、佛教用品,我想佛像、佛教用品,有原始青瓷时期就有佛像、佛教用品了。因为邢窑白瓷是由青瓷转换而来,如果说邢窑白瓷是在南北朝时期创烧的话,那么,邢窑白瓷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就开始制作生产制造佛像、佛教用品了。

邢窑白瓷司母戊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外,其余各处皆有纹饰。在细密的云雷纹之上,各部分主纹饰各具形态。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围以饕餮作为主要纹饰,四面交接处,则饰以扉棱。鼎耳外廓有两只猛虎,虎口相对,中含人头,四只鼎足的纹饰也匠心独具,在两周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高17厘米、口直径14厘米、口宽9.5厘米。胎质较白,釉色泛黄,施釉较薄。这件用白瓷制作的司母戊鼎应该是佛寺中的专用焚香器具香炉。该鼎应该是皇家寺院专用的法务,因为同时出土的还有一件邢窑白瓷。

张志忠讲述:邢窑透光白瓷的身世之谜


隋代透光白瓷杯

邢窑瓷器作为中国白瓷的鼻祖,是屹立在中国陶瓷史上的一座辉煌的里程碑。而要说起邢窑白瓷的品种,不仅有粗白瓷、细白瓷,而且还有一种叫做“透光白瓷”的品种最为世人所称道。那么,这个所谓的“透光白瓷”究竟是种什么样的瓷器呢?中国邢窑博物馆馆长、邢台市邢窑研究所所长张志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为我们揭开了邢窑透光白瓷的身世之谜。

据张志忠介绍,邢窑白瓷在发展初期,主要是以烧制粗瓷为主。到了隋代开始出现更为精细的白瓷。其中的少量透光白瓷工艺更是达到了登封造极的程度。这种瓷器釉色洁白如雪,表面光润晶莹,瓷化程度极高。出自九世纪中叶古阿拉伯商人苏莱曼之手的游记中,曾写到“中国人用瓷土烧制成白瓷,从外面能够看到里面的液体。”从苏莱曼所处的时代和其描述来看,他在游记中提到的白瓷,极有可能就是出产自邢窑的透光白瓷。

张志忠告诉记者,透光白瓷之所以能够具有透光性,主要因为这种瓷器是采用长石、石英、高岭土三元配方在高温下烧制而成,胎体和釉面融合充分,从而形成了一种接近透明的效果。“透光白瓷也可以说是开创了中国陶瓷史上胎釉合一的先河。”张志忠说。

张志忠邢窑作品《白釉皮囊壶》现收藏于绿宝石艺术陶瓷馆

不过,令人颇为费解的是,如此精细的白瓷却在之后的历史舞台中消声觅迹了。直到上世纪80年代,通过河北省邢台内丘县西关窑址出土的隋代透光白瓷片,才让世人得以重新目睹这一白瓷品种的真身。而这一发现也将中国薄胎瓷创烧时间提前了近十个世纪。

那么,为什么透光白瓷在当时没有被延续下来呢? 据张志忠推断,这很有可能与隋朝后期国力日渐空虚有关。他告诉记者,隋炀帝登基不久,便命人在当时原料、工艺都很好的邢窑烧制透光白瓷,专供皇宫使用。可惜,这种不计成本的名贵瓷器成品率很低,产量也极少。后来,由于隋炀帝好大喜功,修运河,征高丽,国力日渐空虚,透光白瓷的烧制也就被荒废了。

张志忠邢窑作品

此外,透光白瓷的烧制工艺难度之高,也是后人难以重新将其恢复的一大原因。据张志忠介绍,由于透光白瓷的坯体薄、强度低,在制作过程中极易发生破裂和变形。所以需要制作者具备高超的操作技艺,按照严格的工艺流程进行制作。而最终烧制成功的透光白瓷,厚度仅为1毫米,可谓精细之极。

现如今,作为邢窑传统制瓷技艺唯一传承人的张志忠,已经恢复了邢窑鼎盛时期的多种白瓷,未来他也会将自己的工作重心更多地放到研究和恢复透光白瓷上面。张志忠对记者说:“透光白瓷体现了中国古人的高超智慧,其胎釉料配方、烧制工艺至今都无法完全破解,而且越深入研究就越感觉到恢复难度之大。”不过,作为张志忠与邢窑结缘30多年以来的一大追求,他也会继续不断探索,力争能够将透光白瓷在当代重新恢复出来。

张志忠,1963年11月生,河北省临城县人。河北省陶瓷艺术大师、邢窑传统制瓷技艺唯一传承人,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陶瓷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现任邢窑博物馆馆长、邢台市邢窑研究所所长、河北邢瓷瓷业有限公司艺术总监。

张志忠自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临城第一瓷厂美术组、河北省邢窑研究组从事邢瓷的恢复研究工作。对古代陶瓷的原料配制、成型、烧成,特别是传统拉坯、利坯工艺技术娴熟,有丰富的制瓷经验。在古代陶瓷工艺与艺术方面亦有颇多成果,2013年被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陶瓷历史名窑恢复与发展贡献奖”。

张志忠的作品多次在省级和国家级陶瓷大赛中获奖并被多家博物馆收藏。在邢窑研究方面,成果丰硕,先后发表《邢窑工艺技术研究》、《邢窑隋唐细白瓷研究》等二十余篇论文,还出版《千年邢窑》、《邢窑研究》、《中国邢窑》等多部著作,被誉为“邢窑研究恢复第一人”。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