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自强不息—叶浅予自选速写作品研究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展出

自强不息—叶浅予自选速写作品研究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展出

展出时间

2020年7月30日—2020年8月31日

展览地点

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展览主办

中国国家画院

展览承办

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

展览协办

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

《中国美术报》社

中国国家画院信息中心

7月30日,“自强不息——叶浅予自选速写作品研究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开展。此次展览是中国国家画院整合本院学术力量,深入研究藏品,提升展览学术含量的年度重要展览之一,也是“中国国家画院典藏研究系列”展览的开篇之作。该展览已列入“2020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项目。

“我从漫画创作转到国画创作方面来了。速写是这二者之间的桥梁。”

“我之从漫画转向国画,也是在大千作品的引导之下成熟起来的……学到了不少手上功夫,比如用笔用墨之法,层层着色之法,重复勾线之法,衬底浣染之法,在心领神会之后,用到自己的人物造型中去,获得不少益处。”

“中国画的减笔写意一派如梁楷、徐渭、朱耷(八大山人)几位大师所造的简炼形象,十分近于速写,早已为中国的欣赏者所接受。将速写作为一种绘画体裁或表现手法,是有所继承的。”

——叶浅予

叶浅予(1907-1995)是我国著名漫画家、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叶浅予早年致力于漫画艺术,为我国漫画艺术的先驱者。20世纪40年代后,以其深厚速写功力融入国画,开创了中国人物画新境界。叶浅予长期担任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主任,创立了“传统、生活、创造”三位一体及“临摹、写生、创作”三结合的中国画现代教学体系,对现代中国画发展影响深远。

叶浅予毕生从事速写艺术,本不离身、手不停笔。从上个世纪 30 年代到90年代 ,速写伴随了其艺术生涯始终,留下了大量速写作品,是他“自强不息”艺术精神的感人写照和极其宝贵的艺术遗产。

展览现场

叶浅予曾任中国国家画院的前身——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对画院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他为人正义刚直,生性淡泊豁达,将其一生的重要创作和收藏都化私为公,分别捐赠国家相关机构和家乡。或许是“中国画研究院”负有研究职责之原因,叶浅予捐赠给中国国家画院的作品,尤其是速写作品最成体系,盖由叶浅予亲自精心选出,并按年代先后和题材分类整理,基本涵盖了其艺术创作的完整时间跨度和全部题材类型,这也是展览以“自选”为题的原因。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作品系捐赠后首次展出,展品从叶浅予自选的700余件速写作品中遴选出 380件作品,以“各地采风”“戏曲人物”“舞蹈形象”“体育运动”“动物世界”“植物花木”六个单元分类,全面展示了叶浅予速写作品的魅力。

展览同时展出院藏国画20件,目的在于以作品揭示叶浅予从漫画创作转向国画创作,速写作为二者之间桥梁的逻辑关系。

展览现场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还单独辟出以“自强不息”为主题的一个篇章,展出了从1947年起到1992年止,叶浅予所画的80册速写本。自20世纪30年代起,叶浅予即速写本不离身,展出的速写本仅仅是他所有速写本中的一部分,但几乎涵盖叶浅予一生的创作足迹,见证了他异常勤奋和“自强不息”的艺术道路。这批速写本学术价值还在于,其准确标注了速写的时间、地点、内容,对整理叶老诸多未署创作年代的作品提供了非常准确的判断标尺。

展览现场

据悉,展览将展至8月31日。

展览现场

众家谈

黄苗子:

叶浅予的国画革新

叶浅予的用色,主要是为了显出墨的光彩,色的作用只是用来烘托墨。这本来是明代的徐青藤、陈白阳,清代的扬州八怪以至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等花鸟画家的传统方法,叶浅予只不过是第一个把这种风格运用到人物画的创作中去罢了。叶浅予的用墨十分讲究,这也是他近20年来从齐白石、黄宾虹等花鸟、山水画的方法,借鉴到人物画中来的技法。叶浅予对于传统技法不是盲目继承,而是有选择、有目的地去借鉴的,是“古为今用”的。上世纪50年代以后,山水花鸟画有很多杰出的作家,他们有崭新的面貌和鲜明的时代精神。人物画方面,从徐悲鸿开始,就尝试着以中国传统的技法和工具,表现现代人物和现代生活。叶浅予是进行这种尝试的老画家之一,他的舞蹈作品是被公认为成功的。正如张仃在1963年读了叶浅予的人物画后写的,叶浅予的各种尝试,“在当时,对于国画的推陈出新,有它的重要意义。”这就是叶浅予在我国国画革新方面的贡献。

(选摘自黄苗子所作《裁得彩练当空舞——我所了解的叶浅予》)

周韶华:叶浅予的“情态结构”

叶先生对“情态结构”的创造,完全是心灵韵律的需要,是以抽象的运动线条为骨架的空间构造。它是以人的风采、气度、情愫、神韵为艺术表现中心的,是以形体的节奏美和运动结构美为基本特征的。因此,首先进入角色的是画家本人。……他完全进入了角色,有时几乎使你难于分辨出谁是画中人,谁是作画人。与其说那是画中人,不如说这是叶老在与画中人同欢乐共歌舞,情与画浑融一体了。

古稀之后,不耕砚田无乐事,情之所钟,笔墨洋洋洒洒,这些等等,不仅溢于言表,成为他为人的风格,而且也深藏在他的“情态结构”底蕴中。“情态结构”已经化为他心中的一束光,总在为整体运动结构而召唤,无时不在用情态节奏统率笔墨色彩,因为他心中没有什么掩饰,用不着雕凿,有真货就不必卖假药,绝对不以媚颜去讨好于人,情真意诚,美就在其中。他就是这样在把握自己。

(选摘自周韶华所作《叶浅予艺术特征概论》)

卢沉:叶浅予的舞台速写

画舞台速写,特别是捕捉瞬息多变的舞蹈动态,这需要特殊的本领。能画好舞台速写的可以说是寥寥无几。正是在这一高难度的领域,充分显示了叶老高超的速写才能和深厚的艺术功力。叶老的舞蹈速写有两种,绝大部分是在看戏看舞时当场画的铅笔速写,用笔快速、果断、一气呵成、形神兼备。我觉得捕捉动态的速写尤其精彩。叶老善于抓住最好看的瞬间动作,寥寥数笔,笔略而意周,许多生动的舞蹈速写如《天鹅湖》《快乐的罗嗦》等,富有动态的美妙神态,令人过目难忘。这类速写最能体现叶老独特的艺术造诣。还有一些用毛笔画的舞台形象,如收编在《舞台人物》速写集里的《天鹅湖》《刘三姐》《周信芳》和《盖叫天》等,形象和画面都比较完整,有的近于绣像,如茶馆人物,这大都是为了当时报刊刊用的需要,根据铅笔速写加工整理的。这与现场速写自有不同的品味。除了仍保持速写的生动性,线条里还增加了毛笔勾勒的书法趣味。这已不是通常概念的“速写”,有较多的艺术加工成分,也可以说是速写式的创作。

(选摘自卢沉所作《叶浅予的速写艺术》)

杨力舟:叶浅予的格调精神

叶浅予先生秉性一向刚正孤傲,这也体现在他的艺术作品上。本事高强而才气充溢,然而不逞才、不使气,极其敛约。由于他对客观事物观察深刻,对古典戏曲人物和施演的京剧名家|>>>>|

Taoci52.com扩展阅读

精品文章:中国美术馆有序开放 每日限额500人


中国美术馆有序开放 每日限额500人

5月13日上午9时整,中国美术馆有序开放。

新华网北京5月14日电(记者袁思陶 邢贺扬)中国美术馆自5月13日起有序开放,实行预约、错峰、限流参观。观众可通过中国美术馆官网、微信公众号平台,使用第二代身份证或护照信息预约7日内(不含当日)的参观,每日限额500人。每日开馆时间是9:00-17:00(16:0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5月13日开馆伊始,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静候在1号厅门前,向前五位入馆参观的观众赠送画册,感谢他们对中国美术馆的热情支持。

展览“向捐赠者致敬”时隔110天再度与公众见面。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表示,“110天”既是暂停展览的时长,也是一份安全的警示,时刻提醒我们安全意识不松懈,向公众提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积极稳妥、安全有序地做好各项恢复开馆的工作。

据了解,中国美术馆有序开放公告及参观须知于5月11日发布后,引发广泛关注,近三天内的参观额度短时间内预约满员。

中国美术馆自5月13日起有序开放,实行预约、错峰、限流参观。预约观众出示预约码和健康码,有序进入美术馆。

中国美术馆正在展出“向捐赠者致敬——中国美术馆藏捐赠作品展”,以全部展厅呈现自建馆以来接受捐赠的900件美术精品,这些作品是从3万余件捐赠作品中遴选而出的,使中国美术馆有了完整和丰富的收藏序列,构成了既涵盖中国古代书画,近现代美术作品,又不乏国际美术大家的藏品体系。“这些捐赠者们将最珍贵的作品捐赠给国家,造福于人民,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中国美术馆人最为感佩的。通过本次大展向支持中国美术馆事业发展,为国家文化事业发展作出贡献的捐赠者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吴为山说。

预约观众在中国美术馆展厅内参观“向捐赠者致敬——中国美术馆藏捐赠作品展”。

【精】战国青瓷研究


战国青瓷研究

500)this.style.width=500;" border=1>

人们一提到战国青瓷,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它归入商周以来的原始瓷系列。所谓“原始”,就是制作工艺不成熟的代名词。从目前国内外发表过的相关资料看,其中的绝大部分也确实如此。它们除了在器型和纹饰上与商代和西周的原始青瓷有所区别外,在制作工艺水平上似乎没有多少发展。就拿中国历史博物馆馆藏的战国龙形提梁壶来说,那象征龙首的壶嘴,就如同幼儿捏塑的橡皮泥作品,其形态似犬非犬,似羊非羊。壶嘴与壶身的连接处,用一根环状泥条做按压粘接,不进行任何修饰,壶盖已明显变形,壶身上只是粗劣地刻划了一些象征意义的弦纹和锥刺纹。尽管人们常用“古朴”二字来形容它,也难以掩饰其粗糙的做工。 我最近看到了几件战国青瓷,它们彻底改变了我对战国青瓷的原有认识。这批青瓷的制作工艺不但不“原始”,而且在其后的六朝青瓷发展史中,也很少能见到可以与之相媲美的杰作。它们代表了两千多年前中国先民制瓷工艺的最高水平。 在这批战国青瓷作品中,首推一件龙形提梁壶,又称为姨。高21.8厘米,小口低领,口上盖有平顶直壁带钮盖;宽肩,扁圆腹,圆底,三兽蹄形足;壶身上下满布云雷纹;中部和顶部各有一圈阳工弦纹。壶身前部有龙首形流,龙首上印有勾连云纹。与之相应的壶身后部塑有一只虎形兽,兽身上有谷纹作装饰。壶身上部有一象征龙体的六方拱形提梁。提梁前端有一对螺旋状龙角;上端为两组齿形脊棱;末端有一条蛇形龙尾。壶盖的装饰也非常别致,最外端为一圈斜线纹;紧接着是一圈较大的云雷纹;中间是一圈纽丝纹;里面又一圈小云雷纹;中心为一只捏塑的鸟形钮。器表满涂青绿色釉,系江浙地区早期越窑产品。有学者认为,该壶上的动物造型装饰应代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兽的早期雏形。壶嘴和提梁为青龙,虎形兽为白虎,鸟形钮为朱雀,扁圆形壶身为玄武。 与此壶一起拿来的还有四只造型各异的鼎和一只洗。其中一对大鼎,高22厘米,深腹,圆底,方唇,子母口,有盖。盖上分立三个双孔鸟形钮,中心置一桥形钮,上饰双勾S纹和鼓钉纹。鼓形盖面上有五道阳工弦纹,弦纹之间满布云雷纹。鼎口下沿有一圈阳工弦纹。两壁有长方形竖耳,下有三个外撇的方棱形高足。 与上述双鼎大小相似的还有一只釜形盘口鼎。鼎上虽然没有各种装饰性花纹,但造型也十分庄重。盘形敞口,折沿,沿上有一对称六棱环状双耳,径内收;扁圆腹、圆底,三个外撇的高足呈方形,鼎内外施满青绿釉。 此外还有一件小鼎和一只洗。一看这批青瓷就知道它们是出于同一窑口,甚至同一工匠之手。它们的造型和纹饰均仿造战国青铜器的式样,端庄古朴,有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王者风范。它们最突出的共同特点就是工艺复杂,制作精良。以龙形提梁壶为例,几乎囊括了中国古代青瓷制作与装饰工艺的所有技法,它将盘、拉、粘、轹、刻、印、脱、修等技法集于一身。仅观察它们的轹坯工艺就与众不同。商、周至六朝的青瓷圆器,绝大部分在制坯过程中都只修外壁不修内壁,内壁上都留有盘压和拉坯时留下的螺旋状压痕或指纹。但是这批青瓷器不但修轹外壁,而且内壁也修轹得极其规整。从那些保留在器物内外的犀利刀痕,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在两千二百多年前的战国晚期,中国陶瓷的成型工艺已从慢轮制作转向快轮制作,与此同时,我们的祖先已经掌握了极其娴熟的制瓷技法。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中国先民就开始了青瓷制作。现在人把商周时期的青瓷称为原始瓷。它的出现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揭开了人类瓷器发展的序幕。从黄河和长江流域出土的商代原始青瓷的形制特征来看,基本是一致的。它们以尊、瓿、罐、瓮等盛器为主,并有一些豆、簋、钵等食器;胎质颜色以灰白色为主,并有少量青黄色、淡黄色和灰色;釉色多为青色和豆绿色,但也有少量酱色、淡黄色和绛紫色;器表拍印的纹饰,常见的有方格纹、云雷纹、锯齿纹、篮纹、水波纹、叶脉纹、S形纹、圆圈纹、弦纹等。 原始青瓷在西周与春秋时期得到了蓬勃发展。从全国各地的考古发掘资料上看,在北至北京,南达广东,东抵海滨,西到陕西、甘肃的广大地区内的西周和春秋遗址或墓葬中,都曾发现过多少不等的原始青瓷器或碎片。它说明原始青瓷的影响范围在这一时期已有了扩大,其中仍以长江以南与东南沿海地区出土数量较多。这一时期原始青瓷的胎质,都以坚硬而细腻的灰色或灰白色为主。品种有豆、簋、钵、碗、盘、盂、姨、瓿、罐、尊、瓮、坛、壶、瓶等十多种。常见的器表釉下纹饰有方格纹、蓝纹、席纹、云雷纹、锯齿纹、水波纹、叶脉纹、S形纹、圆圈纹、弦纹、划纹、人字纹、曲折纹、乳钉纹等。器表釉色仍以青绿色为主,兼有黄绿色和酱色。 战国是我国社会制度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型期,铁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已开始普遍使用。战国初期,由于地处江南的吴、越两国战争频繁, 致使青瓷制造手工业的主产地江浙地区的陶瓷生产出现萎缩。战国晚期,吴、越两国被楚国灭亡,主要战场也由南方转向北方。这一时期,江浙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都相对平稳,青瓷生产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开始由“原始”逐步走向成熟。从前面介绍过的几件青瓷作品上,我们可以明显地观察到有铁制工具加工过的痕迹,从整个器物的规整度和切削力度上分析,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据有关史料记载,自唐代越窑开始,中国瓷器才有“官窑”和“民窑”之分。如果你要是能亲眼见到这几件战国青瓷作品,就会对上述结论产生怀疑。它们具备了官窑器物的一切特征:一、象征王权的仿青铜器造型和纹饰,体现了战国最高统治者的嗜好和情趣。二、精湛的制作工艺代表了战国制瓷技术的最高水平。三、存世量极其稀少,与大量出土的普通民用器有着本质的区别。可惜的是:这批瓷器何时出土?又出自何人之墓?现已无证可考。它们是否为“官窑”瓷器的鼻祖,只有等到考古工作者们又取得了进一步的证据后才能揭开谜底。 现在海内外古董市场上的各类古陶瓷赝品比比皆是,其中也不乏有大量的仿战国青瓷器,如何辨别真伪是收藏者们最为关心的课题。我认为辨别战国青瓷的真伪,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胎质。真品的胎质一般不够纯净,质地较松散,胎色也多有变化。这些都是由于当时的制烧条件所限。战国青瓷在原料制备上还属于早期阶段,掏洗不够精细,更不存在机械粉碎和加工。烧制用窑炉不但体积小而且结构简单,很难严格控制温度和把握气氛。现代仿品的胎质较为纯净,质地也过于致密,胎色呆板缺少变化,这些都是难以掩饰的现代制瓷工艺造成的外表特点。有人采用听敲击声来辨别真伪,认为声音低沉者为真品,清脆者为仿品,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由于江浙地区生产青瓷所用原料含硅量较高,含铝量较低,所以很容易玻化,在1200℃左右就可以获得瓷化程度较高的产品,敲击声清脆悦耳。战国青瓷的瓷化程度往往要高于北方各窑口的宋、元瓷器。 二、釉色、釉质及施釉痕迹。战国青瓷的釉色、釉质及施釉痕迹都很有特点。首先谈釉色。战国青瓷的釉色虽然有青绿色、黄绿色和酱色等多种颜色,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要与胎体的颜色协调一致。造成瓷器颜色变化有两大因素:一是元素成分;二是烧成环境,也就是烧成的温度和气氛因素。现代仿品的釉色与胎色往往不够协调一致,造成这种差异的直接原因就是胎和釉的|>>>>|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