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47载100件古瓷掀起盖头来

100多件古瓷精品在银川展出。展品包括自晋代、隋唐宋元至明清、民国各时期的精品。其中国家一级文物3件、二级文物20件、三级文物30件,集中了中国各个时期窑口瓷器之大成,数量之多实为罕见。其文物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难以估算……9月10日,宁夏艺术节的重头戏之一:“宁夏博物馆瓷器精品展”首次在银川展出,一批国家级精品瓷器掀起盖头,展品中有越窑、均窑、耀州窑、定窑、龙泉窑、建窑等瓷器100件。这些瓷器包括从晋、隋唐宋元、明清至民国中国各时期的瓷器精品,其中国家一级文物3件、国家二级文物20件、国家三级文物30件。此次展览集中了全国各时期瓷器窑口之大成。据了解,这批瓷器中仅仅清朝官窑瓷就有20件,龙泉窑瓷就有10余件。但是,这100件精品瓷并不是全部藏品,而是博物馆专家从200余件瓷器中精选出来展出的,数量之多实为罕见。其文物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难以估算。

然而,如此重要的一批古瓷精品,我们在翻阅《宁夏博物馆发展概况》、《宁夏博物馆简介》中却未有记录。因此,这批瓷器的闪亮登场,着实让人出乎意料和令人鼓舞。它极大地提高了宁夏博物馆的地位,也极大地丰富了宁夏博物馆的展品种类。

据宁夏博物馆专家介绍,这批瓷器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时,故宫博物院、北京文物总店、上海博物馆、上海文管会4家单位为改变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落后面貌、充实少数民族地区的文物结构,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时特向宁夏划拨一批文物,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的“贺礼”。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后,党和政府为使更多文物古迹得到保护,并使大量失散文物得到征集,1959年7月1日成立了宁夏地志博物馆筹备处(宁夏博物馆前身),地点在今宁夏展览馆所在地,与宁夏展览馆为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由于数次搬迁,加上人事多次变动,当年接收这批文物的人早已故去,许多原始档案和材料已不知去向,现只留下一些卡片简单记录当年划拨的数量和划拨单位。所幸的是历经47载,这些文物由于长期受展览场地限制从未展出,并封存在博物馆库房内被完好地保存下来。近年来,宁夏博物馆组织专家对这批文物进行清理和鉴定。博物馆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对这批文物进行分类整理和断代工作,使这些文物在47年后焕发它无穷的光彩,让人们从中感悟中华古瓷的特有魅力。

瓷器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它的发展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考古资料表明,早在公元前十六世纪的商代就成功烧造了“原始瓷器”,经过春秋、战国、秦汉的发展,到了东汉“青瓷”终于烧制成功,随着烧制技术的不断成熟,唐宋时期大量瓷器通过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世界各国。元、明、清三代,中国的瓷器工艺达到顶峰,为人类物质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盛世兴收藏”,中国古瓷不止是中国各大博物馆收藏家竞相追逐的目标,也是全世界各大博物馆和收藏家竞相收藏的目标。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古瓷的工艺和艺术魅力,这里特将“宁夏博物馆瓷器精品展”中的部分文物作一赏析和介绍。

“宋代黑釉木叶纹碗”为宋代吉州窑瓷。碗内底有枫叶形纹花,呈黑釉彩色,釉面明亮深沉,含蓄端庄,色彩深沉,有一种诱人的内在美。釉面翻过来似草帽,故又称斗笠碗。据史料记载,宋代饮茶风盛,上至宫廷、下及民间极为盛行。这种木叶纹花碗,由吉州艺人采用黑釉瓷器以一种别出心载的技法制成,为我国陶器发展史上的一大旷世杰作,它为研究宋代茶文化提供了可靠的物件依据。据专家介绍,“吉州窑黑釉木叶纹碗”存世量极少,非常珍贵。据介绍,目前国家博物馆都没有这种窑瓷碗,而宁夏博物馆现有两件。

“明代白釉兽首双耳大炉”、“明代白釉犀角杯”两件瓷为德化窑瓷。德化窑在今福建德化县,故名。创烧于宋代,宋元时期烧青白瓷,明代盛烧白瓷。这几件明代白瓷胎质致密,透光度极好,釉面为纯白色,色泽光润明亮,迎光透视下,釉中隐现粉红或乳白色,故被称为“猪油白”、“象牙白”。德化瓷器极为珍贵,白瓷双耳炉和犀角杯釉色浑然一体,不仅工艺刻画细腻,图案造型洗练,而且非常生动有神,艺术价值极高,是收藏家竞相追逐的目标。

“宋代黑釉兔毫花盏”(一对)建窑瓷。宋代的陶瓷工艺进入到鼎盛时期,宋瓷除白、青两大类外,在当时的福建建瓯、建阳等地创烧成功黑釉瓷器,主要品种有黑釉茶盏这种胎呈浅紫黑,厚重坚实的瓷器。这种细毛状纹因发色不同,又称“金兔毫”、“银兔毫”、“黄兔毫”。宋徽宗赵佶因定瓷芒口而弃定瓷用汝瓷,又在民间征集宫廷用瓷,黑釉茶盏被选中,作为进贡御瓷。这对宋代建窑“黑釉兔毫盏”为典型的福建建窑兔毫盏瓷,釉色黑而光亮,口沿一周釉色呈茶色,伴有流淌和细密工整的兔毫纹,脱土黑色,极为珍贵。

“清乾隆粉彩双鸡花卉纹盘”官窑瓷盘。粉彩瓷是明清两代景德镇烧制的釉上彩品种,它的最大成就是运用古代的制瓷成果,把低温色釉的传统工艺运用于彩绘和烧制工艺中,粉彩瓷是中国数千年的陶瓷工艺集大成之总结。这对乾隆粉彩双鸡花卉纹盘出自景德镇窑,是明清彩瓷制作的盛极之时,从胎釉选料到造型艺术都达到精妙绝伦和前所未有的高度。据《古玩世界》介绍,1993年一只“清代康熙五彩果鸟纹碗”在香港就拍出230万港元。十几年过去了,艺术品拍卖在此基础上已翻了数十倍,因此这对粉彩双鸡纹盘有极高的艺术和经济价值,现已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以上介绍的只是百件瓷器精品展中的星星点滴,但这也让人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令人大饱眼福。“宁夏瓷器精品展”的首次展出,极大地丰富了宁夏博物馆的展览内容,对宏扬中华历史文明、促进宁夏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尤其在西部大开发的今天,这一宝贵财富的出现显得更加闪烁而夺目。(本版图片由国鸿拍摄)

观众在观赏景德镇官窑宋代影青板依罐

明代白釉兽首双耳大炉(德化窑)

宋代黑釉木叶纹碗(吉州窑瓷)

清乾隆粉彩双鸡花卉纹盘(景德镇官窑)

宋代黑釉兔毫花盏(建窑瓷)

清代青花矾红双龙戏珠纹瓶(景德镇官窑)

青瓷四系盖罐(隋唐)

相关推荐

瓷砖行业掀起低碳环保认证潮流


低碳环保或将成为未来瓷砖发展趋势

前不久,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向信益陶瓷(中国)有限公司发出编号为PCF-2011-0001的产品“碳足迹”证书,这是CQC颁发的第一份PAS2050证书。这标志着信益陶瓷(中国)有限公司继去年通过IS014064核查后,成为国内第一家同时通过ISO14064和PAS2050核查的瓷砖生产企业。

陶瓷行业一直被冠以“高能耗、高污染”的“帽子”,在低碳潮流兴起之后,陶瓷企业低碳热的背后,是玩概念还是动真格?

PAS2050规范是由碳基金和英国环境、食品和乡村事业部联合发起,英国标准协会为评价产品生命周期内温室气体排放而编制的一套公众可获取的规范,目的是为评价某个单一产品(无论是商品或是服务)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从摇篮到大门)的碳足迹的评估。

碳足迹标示一个人或者团体的“碳耗用量”。“碳”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碳元素构成的自然资源。“碳”耗用多,导致地球暖化的元凶“二氧化碳”也制造得多,“碳足迹”就大,反之“碳足迹”就小。打个比方,一个人开着车在公路上转一圈就留下了一个碳足迹。总的来说,“碳足迹”就是指一个人的能源意识和行为对自然界产生的影响。

我国陶瓷业从改革开放以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了质的蜕变、量的飞跃,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陶瓷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然而,陶瓷业一直被认为是高能耗、高污染的“双高产业”,陶制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土地资源,其原材料的加工和烧制的过程会对环境带来许多潜在的污染,成为废气排放的大户。

在当今发展“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国家节能减排措施更加严厉,宏观调控的力度也不断加大。一些企业选择转移生产基地,将生产基地搬到偏远地区,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而另一些比较有实力的企业则选择改进生产线,花巨资购置环保设备,从根本上做到清洁生产。位于江苏昆山的信益陶瓷(中国)有限公司就从生产环节走低碳之路,选用先进的设备和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生产中采用新技术,响应政府产业升级号召,努力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去年8月19日,一场以“聚焦低碳,两岸同行”为主题的高端设计师论坛在上海世博会零碳馆召开,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江苏有限公司总经理何贤伟向信益陶瓷(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荣德颁发了业内首份ISO14064证书。一年后的8月,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向信益陶瓷(中国)有限公司发出编号为PCF-2011-0001的产品碳足迹证书,这是CQC颁发的第一份PAS2050证书。这标志着信益陶瓷(中国)有限公司继去年通过IS014064核查后,成为国内第一家同时通过ISO14064和PAS2050核查的瓷砖生产企业。

自1997年成立之初,信益陶瓷(中国)有限公司就一直坚持走绿色发展的道路,环保、健康、智能的永续发展是其多年的追求与梦想。正是基于这样的初衷与目标,信益陶瓷积极投身于低碳、绿色工程,并成为零碳联盟首批企业成员。

林荣德表示,在昆山检验检疫局的支持与指导下,通过推行ISO14064和PAS2050,公司编制了一份全面、完整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计算某个产品从原材料、生产、销售、使用一直到废弃整个生命周期的温室气体排放,让公司更加全面了解自身的温室气体排放状况及可能的责任与风险。同时也能透过温室气体排放的估算,协助公司将最具有成本有效性的减量机会挖掘出来。

据了解,目前我国陶瓷行业的集中度低,在整个行业70亿平方米的产量里,有3000多家企业每年要消耗掉天然矿物原料15亿吨,每年还要用掉5000万吨标准煤,向大气中排放出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数量也很大。制约我国陶瓷企业达到环保要求的因素多为设备、原材料的不达标,生产技术传统、缺乏创新也是其中的因素。为更好地推进“低碳”生产,进行产业升级以及适应清洁生产的要求,信益陶瓷(中国)有限公司为一线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技术创新平台、试验设备和优厚的资金力量,研究污泥回收利用及降温烧成技术,对陶瓷窑炉节能新技术应用技术进行的改造等,探索从原材料、生产设备、生产过程、工艺技术等领域实现创新,并按照项目计划切实保障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实施效果,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低碳、环保生产,产出符合国际要求的低碳、绿色产品。

今年4月29日,信益陶瓷(中国)有限公司在江苏昆山举行了“绿色冠军·新起航”的新厂乔迁庆典。邀请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海协会副会长王富卿,国台办联络局副局长李勇等嘉宾莅临现场,为新厂乔迁庆典进行剪彩庆祝。在庆典发言中,吴伯雄对信益陶瓷在节能减排,绿色环保领域的成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指出信益陶瓷是一家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在注重经济建设的同时更加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对两岸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都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据介绍,昆山新厂依靠高科技节能减排,建立废料处理设施,生产四废(废泥、废坯、废砖、废水)全部回收利用;在新厂区大力进行绿化建设,营造绿色低碳办公环境等等。低碳节能的绿色建厂理念使得信益陶瓷的建厂成本高于同业4倍,但却较同业平均节能20%。

“时至今日,低碳生产工厂顺利投产,虽然我们为了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打造低碳节能生活而投入了大量的心血,但是我认为这是值得的。我们将主动迎接挑战,勇于在行业内率先作为,做一个负责任的‘冠军人’”。林荣德如是说。

作为国际著名的绿色环保品牌,信益陶瓷已全面实现“绿色工厂,绿色建材”的标准。使用低碳能源,引进低碳建材,节能降耗,制造低碳产品,先后获得国家“绿色选择”标志建材企业、中国环境标志杰出贡献奖、节约能源绩优奖等奖项。公司生产的“冠军”系列产品先后荣获“国家免检产品”、“绿色建材产品”等称号。“冠军”瓷砖也成为上海世博会零碳馆唯一入选瓷砖品牌。

在实现绿色建厂的同时,信益陶瓷也十分注重提升瓷砖的品质与附加值,引进世界顶级意大利生产设备,开发生产了一系列符合国际绿色环保趋势的产品,如负离子砖、纳米抗菌砖、自洁砖、健康有氧砖、智慧干挂砖等,其生产的“冠军”系列产品获得“绿色建材产品”等称号。

“信益陶瓷不仅热心公益事业,捐助希望小学、资助贫困学生,还希望通过低碳标准的导入,公开公司的温室气体排放信息,建立和强化与利害相关方之间的良好关系。低碳不仅是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而且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林荣德坚定地说。

现在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会要求组织量化其对环境的影响。此外,也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将评估碳足迹作为其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的一部分,目的就在于确保自己是一个负责任的、合格的企业公民。因此,由第三方提供的精确、独立的碳足迹报告能够为利益相关者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信息,也能够让企业承担起对利益相关者以及对社会应负的责任。

碳排放核算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碳交易的公平性和市场信心与稳定。各碳交易市场都要求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依据有关标准对碳排放进行审定或核查,而这些审定或核查机构的公正性、内部管理和专业能力也需要经过权威的认可机构的评价和认可。

开展认可最早的是欧盟成员国认可机构对EU ETS下核查机构的认可。美国ANSI于2008年开始提供审定或核查机构认可服务,目前已认可了为芝加哥减排交易所、北美气候注册体系(Climate Registry)、自愿碳减排标准(VCS)等自愿性减排体系提供服务的审定或核查机构。此外还有澳大利亚-新西兰的认证机构认可机构JAS-ANZ、日本认可机构JAB、中国台北认可机构TAF等也开展了针对温室气体审定或核查机构的认可。另外,印度、墨西哥、巴西等较大发展中国家的认可机构也在考虑开展审定或核查机构认可业务。这些认可大多采用ISO14065:2007《温室气体-温室气体排放审定或核查机构认可要求》作为认可准则。由于温室气体审定或核查是一个新的合格评定领域,与以往的体系认证、产品认证、检查都有很大区别,因此各国认可机构在许多方面的理解和具体操作还有很多差异,需要随着审定或核查和认可实践的发展进一步研讨和协调。

鉴定古瓷的方法


鉴定古代瓷器,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看造型

不同时代、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制作工艺、生活习惯和审美标准,因此生产的瓷器有不同的造型特点。为鉴定工作提供了依据。除了掌握各时代、各地区瓷器的造型特点以外,还要观察其造型的方法,对器物的口沿、腹部、底足、耳、流、柄、系等都要细致观察,总结出规律。

(二)看胎釉

由于胎釉成分和烧造条件的不同,烧造的器物质地、胎色、釉色各不相同,成为鉴定的重要依据,鉴别胎色、胎质主要是观察底、口和器身缩釉露胎处的颜色和质地,注意其特征。鉴定釉质则要注意观察釉色、光泽以及气泡的疏密等特征。

(三)看工艺

器物成型工艺不同,烧造方法不同,烧成温度和燃料不同会在器物上留下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也应特别注意。

(四)看纹饰

每个时代、地区的器物纹饰,都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其不同主要表现在花纹题材、装饰手法、装饰部位等等,这些都反映了当时当地人们艺术欣赏、生活习俗、制作技术等的不同,成为鉴定时参考的重要因素。

(五)看彩料

带釉彩的瓷器,各时期、各瓷址往往各具特色。由于所用彩料成分不同、配制方法不同、烧制条件不同,因而彩料的呈色也有区别,有些区别是十分细微的,要仔细观察才会发现。

(六)看款识

刻、划、印、写在器物上的文字。不同时期的款识,有不同的文字内容、书体、笔法、结构、书写位置、字数等。这些也是鉴定的重要依据。对一些款识笔法的细致之处,如横、竖、撇、捺、勾、挑、点、肩等特征,要认真体会和对比,才能看出真伪。

总之,必须对瓷器上各个方面的风格和特点都了解,才能找出鉴定古代瓷器的依据。但是,我们鉴定古代瓷器时不能孤立地去观察某一方面的特征就妄断真伪,必须综合造型、胎质、胎色、釉彩、工艺、釉色、款识等方面进行综合的鉴定。

古瓷术语你知多少?


面对眼下火爆异常且错综复杂的古旧瓷器市场,不少人有心介入却又不知从何下手。对此,瓷器鉴定专家认为,首先应该听懂和弄明白古瓷鉴定的术语,然后便可小心入市。

冲口:器物口部因与其他物体相碰而出现的裂纹,长短不等,多出现在碗、盘等瓷器上,也有外冲里不冲的现象。

毛口:口边的釉面间断脱缺。

磨口:口边出现伤损后,将其磨去一部或大部,甚至全部。

毛边:器物口面的覆釉因伤全部脱落。

重皮:器物口部因受重伤所出现断面隐患,但外观尚完整;胎釉已分裂却未剥离,往往一触即脱落。

棕眼:瓷物釉面气泡在窑中融裂爆破后,未曾弥和而形成的小孔。

缩釉:瓷胎面上有油污,所施的釉未能全部附着出现的露胎现象。

漏釉:器物施釉时,局部有透漏而露胎无釉。

片纹:瓷器釉面上出现的长短不一的相互交错的细裂纹片,与开片略同。

软道:瓷器釉面久经摩擦而出现的细微丝纹。

冷墨:本不应出现片纹的器物,但在釉面上出现了一二条纹路,胎体已透或未透。

失亮:器物釉面或彩绘的表现,被硬物划伤后留下的伤痕。

伤釉:由于釉与其他物体摩擦,致命釉面局部损伤。

剥釉:由于釉面受酸、碱、盐的侵蚀,或器物入土受浸而使釉面脱落。

磨款:故意磨去青花、红彩等款,冒充其他年代的器物。

磨底:足底内原来有釉,由于某种目的,如有意冒充其他年代,而把釉磨去。

复烧:二次入窑烧烤。

烟熏:用香烟熏作旧,嗅之有味。

配腿:香炉、马、兽等的腿或足已残伤不全,而进行补腿。

配盖:用朝代不同器物的盖相配。

水锈:器物长期受土埋水浸,有灰黄、铁红或铜绿色等物质粘附副器表。

补釉:在器口磕缺部分或磨口处,敷以釉汁,入火烧之。

鉴定古瓷的几个要点


古瓷鉴定的传统方法包括看(造型、纹样、绘画特点、青花料及胎釉的质地、显微镜观看釉中气泡)、掂(份量过轻过重均不好,过轻可能为注浆)、听(用手指轻弹,看有无伤残并判定是柴窑、煤窑还是现代燃气窑烧造)、闻(判断是否经酸洗、碱烧)数种,鉴定内容上包括胎、釉、纹饰、造型、款识、烧造工艺、成型工艺(拉坯、接胎、挖足)等多方面。由于热释光、古地磁、粘土谱系等理化测试手段尚未建立起科学完整的数据库,有些测试需取样有损测试,目前传统鉴定手法在古瓷断代中仍占有主导地位。

初入门的藏友集古瓷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要提高鉴定知识,从书籍中汲取经验。目前收藏类书籍水平参差不一,有藏友用“尽信书不如无书”古语怀疑研究成果,这种提法过于偏颇了,老一辈陶瓷学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冯先铭先生的《中国陶瓷史》、《中国陶瓷图典》,耿宝昌先生的《明清瓷器鉴定》堪称首选入门读物。近年来各地方窑考古新成果颇丰富,修正了不少传统观点,可参阅《观台磁州窑》、《长沙窑》、《耀州窑系列报告》等一手考古报告。

切勿重官窑轻民窑。明清官窑在拍卖会动辄数十、上百万的身价着实吸引人,但明代景德镇珠山御窑厂除选检少量精品供应宫廷,其余淘汰品均捣碎掩埋,明代官窑瓷的生产成本几乎与白银铸造器皿等价,民间收藏的机会罕有。其实,在收藏品里,普通的工薪层藏友接触最容易和最多的就是民窑瓷器,民瓷涉及社会生活诸多方面,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虽是民间寻常之物,却展现出极有韵味的瓷绘艺术。随着现代社会对艺术品喜爱的“返璞归真”,手绘民窑瓷收藏日渐升温,越来越受到收藏者的青睐。

切忌照图索骥,贪多求全。现在从事古玩行业的人以千万计,以景德镇为代表的各地仿古瓷厂(坊)众多,到过景德镇的人一定会对樊家井小街上鳞次栉比的瓷器店印象深刻,现代信息、出版业空前发达,仿烧者除了照图生产大路普仿品,有的还比照真品残件,反复实验烧制高仿品,可说是无所不仿,你能想到的历史名瓷,市场上都可见其“依稀身影”,古玩摊主神秘兮兮地从蛇皮袋里取出沾满泥土的元青花、釉里红、明清官窑瓷来,再加上一段引人的故事,有些入行不久的藏友就忙不迭地付钱,生怕错过了这千载难逢的机遇,实际现在从地摊上拾个大漏的机会已然很低了。

目前的仿烧品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类为臆造型,造型、纹样自我创造;另一类为克隆型,完全仿照古瓷的图片仿烧;最迷惑人的一类当属改头换面型,即按真品的造型与纹饰稍加改造或重新组合,看上去似曾相识又有新鲜感。作旧手法则有酸蚀、蒸煮、打磨、浸泡等,对那些书写古代书款和使用款的瓷器,尤需慎重对待,可逐步积攒一些残瓷标本,结合专业研究著作细心揣摸,不断总结收藏经验,适当学习一些历史学、美学、民俗学、工艺学知识,在集藏中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逐步培养眼力与经验,方能做到“去伪存真”。(耕生)

专家克隆故宫24件绝世珍品 “瓷王”明免费展出


展览在人民大会堂举办市民可拨打电话58930015由工作人员带入免费参观

故宫共藏有文物100多万件,为条件所限,多数文物常年藏于地下文物库内,世人能见到绝世孤品展出的机会更是极少。

为了让普通百姓有机会亲近国宝文物,两年前,专家们从故宫博物院近40万件瓷器中选取了14件代表文物,并从馆藏7000多件珐琅器中筛选出10件绝品,进行高精度仿制,以向世人开放参观。

在故宫博物院80周年院庆当月的10月25日,这24件“官仿文物”将首次在人民大会堂亮相。

此次展览将从明天起在人民大会堂举办,市民可拨打电话58930015,由工作人员带入免费参观。

原品基本不公开展出

据故宫博物院介绍,原作件件有来头,要么是孤品,要么是闻名遐迩的传世之作,要么就是从来藏在深闺无人知的“稀作”。

“这些藏品因为太珍贵,基本上是‘养’在仓库里,极少拿出来展示的。”故宫博物院科技部主任曹静楼说,“其中多数藏品是借了故宫这次活动第一次展露于世人面前。”

此次复制所选的每件文物无论是器形纹饰还是制作工艺,都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也反映了故宫博物院的藏品面貌。

还原依照清代制作工艺

故宫博物院科技部及其他相关部门的专家们历经两年,制作工艺接近或达到了当时的官窑水平。

为了使高仿品最大限度地保持原物的韵致,故宫博物院科技部的专家们蹲点在景德镇和珐琅生产专业厂家,全程指导和监督生产过程。瓷器制作完全采用清代传统工艺和原料,手工制坯,手工绘花,柴窑烧制。

文/本报记者饶沛

两件“瓷王”从未估过价

此次“官仿瓷器”中有两件被业内人士称为“瓷王”,堪称故宫博物院的绝世珍宝。两件“瓷王”以其形体硕大、结构精妙、工艺复杂充分体现了乾隆朝制瓷炉火纯青的最高水平。

据了解,故宫博物院从未给这两件“瓷王”真品估过价,因为它们的价值实在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瓷王一

各种釉彩大瓶

高86.4厘米,口径27.4厘米,足径33厘米。

瓶腹部彩绘12幅吉祥图案,其中6幅为花卉、蝙蝠、蟠螭、如意等组成的寓意“福寿万代”图案。另外6幅为“三阳开泰”、“丹凤朝阳”、“太平有象”、“吉庆有余”等图,以及楼阁山水、博古图等。

瓷王二

粉彩天蓝釉开光大套瓶

高73厘米,口径31厘米,足径28厘米。

此瓶内外共三层,瓶颈、腹与胫底相连处由铜质铆钉加以固定,可以自由拆卸。

展出仿制品目录

1.粉彩天蓝釉开光大套瓶(仿清乾隆)

2.各种釉彩大瓶(仿清乾隆)

3.五彩鸳鸯莲花纹蒜头瓶(仿明万历)

4.五彩加金三狮纹直颈瓶(仿清康熙)

5.孔雀绿釉凸花尊(仿清雍正)

6.黑地描金寿桃盖瓶(仿清乾隆)

7.粉彩绿地婴戏图瓶(仿清乾隆)

8.粉彩紫地勾莲纹如意耳葫芦瓶(仿清乾隆)

9.粉彩镂空开光花卉纹象耳转心瓶(仿清乾隆)

10.青花锦鸡花卉图凤尾尊(仿清康熙)

11.黄釉青花缠枝莲纹交泰瓶(仿清乾隆)

12.粉彩绿地勾莲纹螭耳瓶(仿清乾隆)

13.粉彩绿地八仙庆寿图云口瓶(仿清乾隆)

14.粉彩绿地勾莲纹仕女图瓶(仿清乾隆)

15.掐丝珐琅缠枝莲纹龙耳瓶(仿元)

16.掐丝珐琅八狮纹三环尊(仿明中期)

17.掐丝珐琅松竹梅纹出戟瓶(仿明晚期)

18.掐丝珐琅勾莲纹双联锦袱瓶(仿清乾隆)

19.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双耳樽(仿清乾隆)

20.掐丝珐琅葫芦纹须式炉(仿清乾隆)

21.掐丝珐琅镂空云龙纹转心瓶(仿清乾隆)

22.画珐琅开光花鸟山水图盖碗(仿清乾隆)

23.镀金画珐琅牡丹纹执壶(仿清嘉庆)

24.银胎掐丝珐琅蕉叶纹兽耳瓶(仿清晚期)

怎样来辨别瓷砖的好坏


一、看

主要是看瓷砖表面是否有黑点、气泡、针孔、裂纹、有无划痕、色斑、、缺边、缺角玻化砖还要注意是否有漏抛、漏磨等缺陷,是否变形。看瓷砖吸水率,用水滴在砖背面,扩散面积越小,吸干时间越长,吸水率越低,质量越好;查看底胚商标标记,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底胚上都有清晰的产品商标标记,如果没有的或者特别模糊的,建议慎选!

二、掂

就是掂分量,试瓷砖的手感,同一规格产品,质量好,密度高的砖手感都比较沉,反之,质次的产品手感较轻。

三、听

通过敲击瓷砖,通过听声音来鉴别瓷砖的好坏,下面按照厨卫墙地砖和玻化砖两个方面来介绍:

四、开

开箱检验,看有无破损,将不同箱产品各抽一片,平铺后看有无色差,尺寸有无大小。

敲击方法:

1)墙砖或者小规格瓷砖

一般是用一只手五指分开,托起瓷砖,另一只手敲击瓷砖面部,如果发出的声音有金属质感的,瓷砖的质量较好。

2)大地砖(客厅等地面是使用的玻化砖或者仿古砖)

用一只手提起瓷砖的一边,用另一只手的手心上部敲击瓷砖的中间,如果发出的声音浑厚且回音绵长如敲击铜钟之声,则瓷砖的瓷化程度较高,耐磨性强,抗折强度高,吸水率低,不易受污染,若声音混浊,没有回音,则瓷化程度低(甚至存在裂纹),瓷砖的胚体煅烧不充分,耐磨性差、抗折强度低,吸水率也会高一些,这样的玻化砖极易受污染。

五、拼

将相同规格型号的产品随意取出4片,进行拼铺,通过这个步骤可以检查瓷砖尺寸大小、平整度、直角度等三个方面的问题。

六、试

只要是针对于地砖的防滑问题

瓷砖的四感:

色感:主要是瓷砖的有无色差,花色是否丰富,好瓷砖无色差、花色丰富多样,比如金舵陶瓷的帕拉依巴采用双线布料析晶技术,花色清新流畅,无色差,且花色丰富。消费者可以将瓷砖平放在地面上,拼成1平方公尺,距离三公尺观看,是否有颜色深浅不同或者无法衔接的感觉,有没有造成美观上的障碍,如无,则表明无色差。无色差的瓷砖铺在家中,给人美的享受,而有色差的瓷砖则让人烦躁,眼睛不舒服。

质感:也即质材、质量带给人的感觉,不同的质感给人以软硬、虚实、滑涩、韧脆、透明与浑浊等多种感觉。金舵帕拉依巴将古典美与现代美兼容并蓄,层次丰富兼具有自然质感的片状颗粒. 外观效果变化丰富、流畅自然、大气磅礴,同时兼职奢华大气的外观、柔和淡雅的色彩,在质感上颇受胜一筹。

美感:美感是一种整体的感觉,是瓷砖色感、质感及铺贴效果的整体感觉,同时还考虑到硬度、韧性、耐磨度、平整度等,在选择时,需要选择平整性佳的瓷砖,表面不弯曲,不翘角,容易施工,施工后地面平整;釉面应该均匀、平滑、整齐、光洁、细腻、亮丽、色泽一致。而在铺贴时,令地面与墙壁协调统一,给人一种整体的美感。

情感:瓷砖也是富有情感的,这种情感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瓷砖本身所承诺的文化和精神、销售瓷砖过程中提供的服务、厂家提供的售后服务等,从品牌到产品,从销售到服务,多个环节系统化地构成和组合,形成了瓷砖的情感。

教你五招看穿假古瓷


叶佩兰祖籍金华,尽管自小不在金华长大,但她对金华的历史和文化了解甚多。金华早在4000多年前就开始烧制陶器,婺州窑更在中国陶瓷史上享有盛誉,特别随着近几年来的古瓷收藏热,婺州窑再次受到世人的关注。有着40余年从事古瓷研究的叶佩兰认为,金华作为婺州窑的发源地之一,比其他地方来说,收藏类似的古瓷更有独特的地理条件。鉴赏会期间,仅市民拿来请专家鉴宝的器物中,瓷器就占了2/3。

叶佩兰说,瓷器是我国人民的伟大发明创造之一,在我国历史上曾数次出现发展高峰。但目前大量赝品充斥市场,因此,如何辨别真假瓷器很有必要。

收藏古瓷,首先要对不同时代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状况有所了解,因为各个时期陶瓷器都有不同的特征,无论在造型、花纹、胎釉、款识以及制作工艺方面都存在一个由早到晚的演变过程,这是鉴别古陶瓷的基础。鉴别时可以从器形、胎质、纹饰、款识、底足等5个方面进行识别。

一看器形。陶瓷鉴定,造型是一个重要依据。它有明显的时代性,直接反映出不同社会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如此次鉴宝会上的第一件宝物—————兰溪一位藏友提供的宋代白瓷碗,敞口平底造型,碗中刻花浮雕莲瓣纹都体现了当时的审美风格。宋代生产白瓷窑系在色泽上偏黄,这是与其他时期白瓷最大的不同之处。

二看胎质。不同年代的瓷器在胎质上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从胎质、釉色可以看出其年代和窑口。陶瓷是火和泥的艺术,随着烧制技术的不断进步,胎骨的质量越往后期,质地越细腻,上釉的工艺方法也越多。这使得每个时期烧制的釉彩都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三看纹饰。瓷器上的纹饰有着明显的民族性和时代性。中国古代陶瓷纹饰繁多,但按类别可分为人物、动物、植物和装饰4大类。纹饰是当时社会文化的反映。这就需要藏者对我国各个时代的历史文化背景有所了解。

四看款识。款识也叫年款。在一些瓷器的器皿底中央、器皿中部或口缘等部位,书写着某某皇帝的年号等,有“官窑”款、“民窑”款之分。这些款识表示某个朝代生产的器物,不同朝代使用的颜料不同,其成色也不一样。款识的识别,是古陶瓷鉴定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鉴定出一个古瓷器的年代及价值的高低。

五看底足。因各时期的烧制工艺不同,在烧制时支撑的方式方法也不同,这使得陶瓷器皿的底足部位有着明显的差异,底足因为有支撑物,凹凸点不同,有的上釉、有的无釉彩。这些都是鉴别瓷器时代的重要特征。

叶佩兰说,要把握上述5个方面,所要涉及的知识是方方面面的。但最为重要的是实践,特别是时下一些“高仿”古瓷的出现,几乎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这就需要多看,看书、看实物、看真品也看仿品;到博物馆、文物商店,逛古玩市场,多摸多看多学。一些有经验的收藏大家,在鉴定一件古董的时候,只要把它拿在手里摩挲一会,就能把这件器物的真假和价值估摸得八九不离十,就是这个原因。

颜色釉瓷:古瓷收藏新热点


去年各大拍卖行的瓷杂类拍卖专场上,都透露着这样一个信息:颜色釉等以往不被投资者重视的瓷器品种,正逐渐成为投资理财的新热点。

颜色釉天然去雕饰

颜色釉瓷和青花瓷、彩瓷,是元、明、清三代景德镇制瓷业的三大主流产品,其中尤以颜色釉瓷器深受宫廷的厚爱,许多品种甚至为皇家所垄断。

我国古代工匠在烧制瓷器前,在釉中掺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在不同的温度和焰性中,釉便会呈现出不同的色泽,这就形成了各种色彩缤纷的颜色釉。

与青花瓷和彩瓷相比,颜色釉瓷更少人工匠意而富天然韵致。因为颜色釉瓷的欣赏价值就在于其釉质纯净典雅,“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一诗句就可以用来形容颜色釉瓷的独特魅力,让人更为领悟中国艺术含蓄和高雅的一面。颜色釉瓷器多为单色釉。但是并非因此而色彩单调,红的热烈、黄的华贵、蓝的幽静、黑的神秘……给人以种种美的享受。颜色釉在我国的瓷器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被誉为彩瓷之母,也被认为是陶瓷收藏的更高境界。

红釉瓷最惹人喜爱

在众多丰富多彩的颜色釉瓷中,相对而言,红釉瓷器最让人喜欢。因为其烧成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有时朝廷为了烧制几件红釉瓷,往往不惜成本加以烧制,民间也有“要想穷,烧郎红”的说法。因其数量稀少,而价值也就更高。

明代永乐时期,出现了胎质精细、施釉匀净、红色鲜亮的红釉瓷,后人称之为“宝石红”,是当时颜色釉瓷器中最名贵的品种。清康熙晚期,江西巡抚郎廷极在督理景德镇御窑厂期间,仿古创新、建树颇多,风格各异的新品种相继出现,如郎窑红、豇豆红、祭红等红釉瓷独步一时,为世人所珍爱。

不知不觉显峥嵘

近年来,单色釉瓷器在拍卖市场上非常活跃。例如去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会上,一只曾由英国铁路退休基金会收藏的明宣德孔雀蓝釉盘,以1238.24万港元成交,刷新了单色釉瓷器的世界拍卖纪录。而广州艺拍的2004年春拍,清雍正的年红碗、清康熙的祭蓝釉罐等单色釉瓷也成为广大藏家激烈竞投的对象。如今,伦敦佳士得的拍卖会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且品类最齐全的单色釉瓷器拍卖会。前牛津大学教授E·T·Hall收藏的287件(组)明清时期的单色釉瓷器,成交249件,成交率近87%,成交金额为240多万英镑。

据了解,本月7、8日在广州艺术品(公物)拍卖公司举办的迎春拍卖会上,众多颜色釉精品瓷将纷纷亮相,相信会引起不同类型买家的关注。其中一对清道光年间的官窑粉清釉日月盖罐最引人注目。业内人士认为,该品种即使是宫中传世品也不多见,极具投资价值。另外一件清乾隆的仿汝窑贯耳瓶也弥足珍贵,在乾隆朝同类仿汝窑作品中,属上乘之作。

小贴士:

国家鉴定文物委员会委员、广州文物总店资深陶瓷鉴定专家曾土金先生根据本人近半个世纪的实践经验,提出了鉴定单色釉瓷的几个要点:

一看形制工整与否,二看施釉是否匀净,三看足端露胎线是否圆,四看釉脚线是否齐平,五看落款字体是否端整,最后看胎体瓷质是否凝重。

【应用】老师傅教你瓷砖打孔,100%避免炸裂!


家居装修过程中,一定会涉及到瓷砖墙面打孔的问题,对于厨房、卫生间等空间,多用瓷砖作为墙壁装饰材料,在悬挂其他家具物品时需要在瓷砖打孔。

怎样打孔才能避免瓷砖炸裂呢?装修老师傅他是这样做的,老师傅的笔记:

准备工作

工具:瓷砖打孔专用钻头、铅笔、胶带、电钻、格尺、锤子、冲头

操作步骤:

1.首先要明确家居电路、水路布线,避免打孔破坏水电线路

2.确定打孔位置、距离。

3.在标点位置粘贴胶带,用锤子和冲头打出一个小坑。

4.上电钻,在用电钻打孔过程中一定要保持钻头垂直,渐渐用力打孔至所需深度。

5.撕下胶带,安装固定钉和家具即可。

景泰瓷金城出世 填补古瓷器史空白


距今560多年的明景泰年间被中外史学界称为中国明代瓷器史上的“空白期”,因为“景泰年制”款的瓷器至今从未发现一件。然而近日兰州收藏家王志林先生将其秘藏多年的一件家传之宝———明代“景泰年制”款青花古瓷盘公诸于世,众多专家及收藏家鉴定后纷纷惊叹:中国古瓷器史上的一项空白将被填补!

瓷盘系家传之宝

3月2日中午,王志林先生在家中将这件意义非凡的明代古瓷盘呈现在记者面前。记者看到,这件青花古瓷盘造型古朴拙厚,历尽沧桑的釉面散发着神秘的荧光,古瓷盘口径为19.5厘米,器高3.5厘米,足底炻红痕迹明显,盘底中央青花双圈内赫然印有“景泰年制”苍劲有力的青花楷书落款,现场的专家告诉记者,这是官窑款古瓷器的明显标识。记者看到,盘内绘的动物似鱼非鱼,十分怪异,另外,盘上流畅的卷云写意图案和一笔点画技法遒劲飘逸,让观者产生无穷遐想。其古朴的造型、奇异飘逸的构图以及优美的釉色令现场的专家和收藏家们为之惊叹。据王先生讲,这件古瓷盘系其家传之宝,已秘藏多年,近日在有关专家和收藏家的积极协调下,他才同意将其公诸于世。

明代瓷器蜚声世界

据有关专家介绍,明代瓷器生产规模宏大,当时全国各地普遍建有大型窑场,仅江西景德镇一处,瓷器制造业面积就达十万平方公里,从业人口近百万,“官、民窑近三千所,昼间白烟蔽日,夜间红焰熏天,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是对当时瓷器业发达的形象描绘。当时瓷器品种之齐全、外销数量之惊人在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自永乐三年开始“郑和下西洋”与三十多个国家发展贸易,其中交易数额最大的就是瓷器,据史书记载,仅1639年一年就出口瓷器36.6万件。同时,明代瓷器的工艺质量也达到空前的高度,其中景德镇青花瓷成化斗彩、永乐宣德年制铜红釉、嘉靖万历年制五彩等都成为中国瓷器史上的绝唱,是中外收藏家梦寐以求的珍品。这些时期的古瓷器如今身价惊人,曾有一件永乐时期的大扁壶拍卖出1000万元的高价。

古瓷盘彰显历史

但在明代宣德、正统之后的景泰、天顺年间,尤其是景泰年间却被中外史学界称为中国明代瓷器史上的“黑暗时期”,除故宫博物院藏有“大明天顺年制”款的一个青花小碗外,“景泰年制”款的瓷器至今从未发现一件,“景泰年制”款因而成为中国明代瓷器落款史上的一个“空白期”。有关专家分析这一断代现象时告诉记者,这正反映了当时的战乱不断和社会的动荡不安。据讲,明正统年间,英宗朱祁镇率40万大军亲征瓦剌时被俘,奉命守京的英宗之弟朱祁钰继帝位,改年号“景泰”,元年英宗返京,但只给空号“上皇”居南宫,景泰八年,英宗发动政变复位,废朱祁钰和“景泰”年号,改年号“天顺”。王先生所藏的这件“景泰年制”款青瓷盘,从造型、做工和构图等各方面都符合这一时代的特征。

古瓷盘面世意义非凡

据专家们讲,景泰八年期间,瓷器的生产并未间断,当时还发明了工艺高超的“景泰蓝”制品,但却不见“景泰年制”款的官窑瓷器问世,使其成为一个500多年来令人费解的谜团。王先生将所藏的这件“景泰年制”款官窑青瓷盘公诸于世意义非凡,这是中国瓷器史上的大事,它将填补和续接中国瓷器史在景泰年间的空白,也将在全国的收藏界和史学界引起巨大反响。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