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砚的特点、形成、砚坑、简史和制作

苏轼从星砚

一、端砚定义

端砚,是采用肇庆市行政区域内适合研墨的石头经过加工,具有研墨功能的砚台,肇庆市古称端州故而称端砚。据清代计楠《石隐砚谈》记载:“东坡云,端溪石,始出于唐武德之世。”武德为唐高祖年号,武德元年是公元618年,由此推算,端砚问世已有1380多年。1952年湖南长沙705墓出土的唐代端溪箕形砚和1965年广州动物公园唐墓中出土的一方唐代端溪箕形砚(现藏广州博物馆),正好印证了端砚问世的历史。

二、端砚石特点

石质细腻、滋润,发墨不损毫,呵气能研墨,石品花纹丰富多彩,研出的墨汁油润发亮,层次丰富,虫蚁不蛀等特点名列中国石砚之首。硬度适中;端砚石硬度为摩氏(2.8至3.5),比墨条的硬度(2.2至2.4)稍硬,但比刻刀的硬度(约5)低1倍左右。致使端砚下墨快、易雕刻。不吸水;端砚石显孔隙率小、饱和吸收率低,说明砚石的矿物细、粒间间隙小,开型或小开型裂隙不发育,使砚石蓄水不涸。

苏轼从星砚(背面)

三、端砚石的形成

端砚石属沉积岩,它的原始母岩形成于4亿年前泥盆纪中期。当时肇庆一带以西是海洋,当时大量沉积物聚集在这一地带,古陆风化剥蚀下来的大量泥砂被河水带到滨海岸停下来,按比重和粒级的大小依次堆积成层,从端砚石的原始物质聚集到变成可以制作端砚的端砚石矿,经历了4个阶段。

一、物质聚集阶段:紫(绿)砚石的原始物质来源于肇庆东南的古陆。风化剥蚀作用将古陆岩石分解成为碎屑物和金属离子,部分矿物如白云母等被水溶解成为胶体,雨水将这些物质搬运到河口三角洲和滨岸,其中呈胶状的泥质则聚集在潮坪区,并与混入胶泥中的少量石英碎屑,有机质及其它铁、镁、钙、硫等元素沉积下来,这就是紫(绿)砚石的母岩物质聚集阶;

二、深埋成岩阶段;地壳不断地在运动、升降,经过数次反复的物质集后,到了泥盆纪晚期,大约距今3.6亿年上下,肇庆这个地方开始变成浅海,后又经历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等地质时代的不间断连续下降沉积,中间约经历了1.7亿年,主要沉积物有碳酸盐类、砂,()等,这时紫(绿)砚石母岩深深地被埋在地下,总厚度达3000--5000米,深埋地下的砚石母岩,初始时,环境温度不高,压力不大,沉积物内的厌氧细菌使有机质腐烂分解,产生H2S、CH4、NH3、CO2等气体,将变价金属元素的高价氧化物还原成低价硫化物,如高价铁(Fe3+)被还原成低价铁(Fe2+),胶泥脱水变成软泥,水的矿化度增高,介质使酸性氧化环境转变为碱性还原环境,在此情况下,胶泥中的物质重新进行分配组合,再经压缩结晶,生成水白云母和白云石等矿物,最终固结为含铁或含铁含砂的水白云母型泥质岩以及以白云石为主的泥质白云岩(绿端石)。

第一、二阶段形成的砚石石品花纹有青花、石眼(原型)、火捺(原型)、天青、鹧鸪斑、黄龙、翡翠纹、彩带、虫蛀(原型)、金星点、同心纹、五彩钉等。

三、褶皱隆起变质阶段;地质学上所称的变质作用,指的是地壳中的岩石由于受到地壳构造运动,岩浆活动或地壳内热液充填及交代等内动力的影响,以致它们的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有时甚至还有化学成分)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些变化统称为变质作用。肇庆这个位置在距今约2.31亿年的时候,海水退出成为陆地,深埋地下的泥盆纪等地层亦开始上升,并发生断裂。距今约1.44亿年的一次强烈地壳运动(地质学称燕山运动),将泥盆纪等地层褶皱隆起成山,还有深部的岩浆往上涌,使地壳受到强烈挤压,较软的岩石产生劈理、矿物重结晶,如水白云母重结晶为绢云母,含矿物质的岩浆汽水热液沿已破碎的岩石裂隙充填,形成细脉。

这个阶段形成的砚石花纹有蕉叶白、冻、冰纹、冰纹冻、银线、玉带、玉点等。

四、表生成岩(矿)阶段;表生成岩(矿)作用,地质学又称“退后生作用”,是紫(绿)砚石形成的重要阶段,指沉积岩层被地壳运动抬升至地壳表层后,在潜水层层面以上发生的胶结交代,以及其些物质再重新聚集的作用阶段。水的作用和强氧化环境使砚石发生变化,低价铁矿物大部分转为高价铁矿物,如菱铁矿、黄铁矿绿泥石转变为褐铁矿、赤铁矿,钛变为白钛石等,并形成新的砚石花纹,如鸲鹆眼、鸡眼、石皮、金线、铁线、玫瑰紫、铁捺、油涎光、虫蛀、硃砂钉以及绿端石中的木纹、山水纹、水草纹等。

端砚石分紫端、绿端、白端三种,其中紫端石为富铝、钾、铁的硅酸盐类岩石。绿端石和白端石为富钙、镁的碳酸盐类岩石。紫端石和绿端石形成于同一个泥盆纪。白端石形成于比紫端石晚7000万年石炭纪。

紫端石的矿物主要是粘土矿物类的水白云母以及由水白云母变质的绢云母。还有少量的铁矿物、高岭石(?)和石英碎屑。铁矿物主要为赤铁矿,其次为磁铁矿、菱铁矿、绿泥石及褐铁矿等。砚石中含微量的白云母碎片、长石碎屑、锆石、电气石、金红石等。

白端石就是白色的端砚,产于肇庆七星岩,地质图上为壶天灰岩。白端石属碳酸盐岩,为准同生泥晶--粉晶白云岩。岩石呈白色或浅灰白色,主要矿物成分,白云石98%,方解石等。

绿端石主要由白云石组成,次为水白云母、石英碎屑、磁铁矿、方解石等矿物。

端砚石眼是生长在砚石中,形状似动物眼晴的球状石核。原型为绿色豆粒沉积作用形成,地质学称豆粒构造,中心一粒为铁矿物,外壳包裹不含磁铁矿和赤铁矿等铁矿物的绿色粘土。颜色晕圈于砚石形成的最后阶段因中心铁矿物氧化,铁质扩散浸染作用形成的。眼的基本特征是球状,由球体和核部的瞳子,边缘的眼皮三部分组成。端砚上的自然球形点,其外形、大小等均与鸟、猫、鸡等的眼很相似,古人将它称为石眼。长期来,人们在赞扬端砚石质的时候,对端砚上的石眼也大加赞赏。端砚上的石眼,硬度稍大,有碍于磨墨。

四、砚坑分布及主要砚坑

端砚自唐初开采至今,断断续续基本上没有停止过开采。清代开采的砚坑最多,据清道光何传瑶《宝砚堂砚辨》记载,约有70余处。现在可找到具体位置并在国家地形图上定位的新旧砚坑口约有42处,目前在开采的砚石有十多种。端砚石主要分布在以下几个地段:一是西江羚羊峡以东斧柯山一带,即端溪水以东地段,连绵10多公里,端砚最优质的砚石主要集中在这一带,主要砚坑有老坑(又称水岩、皇坑)、朝天岩、宣德岩、冚罗蕉、绿端、坑仔岩、麻子坑、古塔岩。二是西江羚羊峡北岸的羚羊山,主要砚坑有龙尾青、木棉坑、白线岩(内有二格青、青石、红石)、有冻岩。三是肇庆市七星岩背后北岭山一带,从西至东,连绵30公里,统称宋坑,主要有浦田青花、榄坑、盘古坑、陈坑、伍坑、东岗坑、前村坑、蕉园坑、绿端等。四是鼎湖沙埔斧柯山以东地段,连绵约30公里,这里有丰富的砚石资源,砚坑众多,除典水梅花坑、绿端外,统称为斧柯东。五是开采于七星岩的白端,白端石开采于明代,不发墨,常作朱批之用,因七星岩是风景区,禁止开采。

老坑又称水岩、皇岩,位于西江羚羊峡斧柯山南岸山脚,离西江约200米,位于端溪矿区最低处。据说唐代中期就已开坑取石,至今断断续续开采了1200多年。老坑现有新旧两个洞口,旧洞口高约1米,该坑自开采以来曾多次塌方,清末已停止开采,1972年由肇庆市端溪名砚厂重开,洞深100米左右,内分大西洞和水归洞。1976年由国家轻工业部投资在旧洞口以南30米处另开新洞口接入,洞高1.82米,宽1.8米,安装有轨道翻斗车,用于运石料。据测量,新坑口标高20米,地下已形成一个连续长200多米、斜深约100米的采空区,最深处在海平面以下负56.87米,运输洞口往下垂深76.81米,相当于西江正常水位(约5米标高),以下61.87米。矿体厚度约0.80米,优质石肉厚约0.30米,20世纪90年代,大西洞和水归洞已连成一片。因老坑位于西江水平面以下,每年到枯水季节方可抽水采石。老坑砚石质地为端砚众坑之冠,被视为“砚中至宝”。石质细嫩、滋润,叩之木声,有“贮水不耗,发墨而不损毫”之优点,硬度为肖氏40--60。砚石呈紫蓝带青色;石品花纹有天青、鱼脑冻、蕉叶白、青花、玫瑰紫、冰纹、火捺、金银线、翡翠以及石眼等。2000年政府停止开采。

200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宋坑:位于肇庆七星岩北面的北岭山—带,西起小湘峡,东至鼎湖山,主要有浦田青花、榄坑、盘古坑、陈坑、伍坑、东岗坑、前村坑、蕉园坑等,因均开采于宋代,故统称宋坑,矿体厚度0.5米左右。面积近100平方公里。宋坑砚石色泽紫如猪肝,凝重浑厚;硬度为肖氏40-60,优质的砚石细润,有火捺、猪肝冻、金钱火捺等石品。目前,仍在开采的有盘古坑、伍坑、陈坑和蕉园坑,洞深都在百米以上,其余的因资源枯竭而停采。

坑仔岩:又名康子岩,位于老坑之南半山上,距老坑洞约600米。坑仔岩新开的洞口标高为125米。该砚石坑最早于宋代治平年采石,距今900多年的历史,历代均有开采,因多次塌方,已停采100多年,1978年又重新开采,目前有10多个洞口,估计采空区长超过300米,工作面有几百平方米,斜深70多米。矿体厚度约0.80米。坑仔岩砚石质优、细腻坚实、滋润、青紫带红;硬度为肖氏40—60,石品花纹有天青、鱼脑冻、蕉叶白、青花、火捺,尤以石眼多称著。

麻子坑:位于老坑之南3000多米的山腰上,在端溪矿区最高处旗顶下,坑口标高380米。分旱洞、水洞,有多个洞口。麻子坑于清乾隆年间开采,断续开采约240多年,后塌方淤塞而停采,1962年恢复开采。目前采空区长超过200米,工作面几百平方米,斜深50米。矿体厚度约0.60米,优质石肉不足0.30米,旱洞、水洞已连通,优质砚石已很少。麻子坑砚石质地高洁、娇嫩、细腻、坚实;硬度为肖氏40—60,石色青紫略带蓝,佳石中有天青、鱼脑冻、蕉叶白、青花、火捺以及石眼等,其中石眼碧绿。

梅花坑:宋代开坑采石,出自二个地方,一是岭羊峡以东的鼎湖沙浦典水村附近,古人称典水梅花坑。二是出自北岭山前村坑和蕉园坑。梅花坑洞较深,洞内石分三格,只有中间一格石可制砚。梅花坑石以多眼为主要特点,色苍灰白微带青黄色,硬度为肖氏40-60,其中有梅花点者为佳,石质近似宋坑,下墨亦快,但石质与老坑等名坑相比略为粗糙。仍不失为端砚中有代表性的名坑砚石之一。典水梅花坑采出的砚石多眼,眼中有点,大而晕重不分明;北岭梅花坑砚石色苍灰微带褐黄,眼多而无睛(无瞳子),眼呈米黄色。

绿端:绿端采石始于北宋,据《高要县志》云:“绿端石出北岭及小湘江峡(即现在的三榕峡),鼎湖山、皆旱坑。” 开采绿端砚石共有四处,最早在北岭山东岗坑附近,洞式开采,因砚石枯竭,人们转移至端溪水一带的朝天岩开采,上层为绿端,下层为朝天岩;三是小湘镇大龙,为露天开采;四是鼎湖区沙埔镇,砚石成块状,散落在几平方公里的山地上。绿端石色青绿微带土黄色,硬度为肖氏45-63,石质细腻、幼嫩、润滑,最佳者为翠绿色。纯浑无瑕,晶莹油润,别具一格。

宣德岩:开坑采石于明宣德年间,故得此名。其石色以猪肝色为基调,略带紫蓝、苍灰,石质也较细腻,幼嫩,仅次于坑仔岩和麻子坑,宣德岩之佳石与麻子坑、坑仔岩砚石不相伯仲。但宣德岩砚石多断脉。较难采,佳石亦不多,故目前基本上停止开采。

斧柯东:斧柯东砚石是开采于肇庆市鼎湖区沙浦镇斧柯山东麓一带砚石的总称,斧柯东砚石资源较丰富,有十多个品种之多,其中不乏一些优质砚石,石品花纹有冻、火捺、石眼、彩带等。斧柯东砚石硬度略高,声音清脆,最早采于明朝,是端砚名坑之一有冻岩 位于羚羊峡以西的羚羊山的山岭上,在白线岩上方约70米,砚坑浅。砚石呈紫褐色,石中的冻带黄色,石内有好多由浅色晕圈构成的大斑点,连体斑点和无定形斑点。

白端:就是白色的端砚。白端石产自肇庆著名的旅游景地--七星岩内。白端石属碳酸盐岩,为准同生泥晶--粉晶白云岩。岩石呈白色或浅灰白色,有红丝纹和乌丝纹。主要矿物成分,白云石98%,方解石2%,硬度为肖氏55-77。石质细腻、坚实,不发墨,常作批朱之用。白端石开采于明代,因七星岩是旅游区,20世纪60年代后禁采,故白端石砚十分稀有。

古塔岩:位于坑仔岩之南,屏风背附近。古塔岩石色凝重,紫色稍带赤,有些部位带紫红,或玫瑰红,色彩有变化,不单调,且看上去油润生辉;石质娇嫩、坚实、滋润;间中会发现石眼,并且有佳眼,但甚少有火捺、蕉叶白等。古塔岩砚石一般可作雕花砚材,后因石源沽竭,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改在鼎湖沙埔斧柯东开采。

白线岩:白线岩位于羚羊峡北岸羚羊山的山岭上,岩洞内分三层,第一层石皮青带翠绿色,质优者可作雕花砚材;第二层叫二格青,多作低档的顺水淌池砚;第三层是青石,质优之青石时有火捺,亦可作砚材。质优白线岩砚石多有白筋暗浮石面上,乍看有点象散碎的冰纹。

朝天岩:位于宣德岩附近,开始采石于清康熙年间,由端溪水拾步登麻子坑,朝天岩是必经之地,且两边距离相当。朝天岩洞不深,洞内宽敞,因洞口大且朝天而开,故名曰朝天岩。朝天岩砚石质地较细腻,砚石呈紫蓝色,有青苔斑点。

冚罗蕉:又名打木棉蕉,位于端溪麻子坑下方,与朝天岩与宣德岩同一石层。冚罗蕉开采于明代,20世纪80年代重开,现有十多个洞口,但产量不大。石质细腻、坚实,硬度为肖氏45-65,发墨较慢,石色青灰色微带紫,有象芭蕉叶的平行纹理,又称杉木纹,另有蕉叶白、天青、碎冻、火捺等石品,偶有石眼、金银线。

五、端砚简史

端砚始于唐、盛于宋、精于明清、兴旺于今天。端砚在唐代已经被列为贡品,历代帝王、文人雅士留下了大量赞美端砚的诗词、著述、砚铭、传说、故事、对联、谜语、书画等,形成了完整的端砚文化体系。端砚是集雕刻、绘画、诗词、书法、篆刻等艺术于一体的艺术品。

1、唐代端砚以实用为主,供研墨之用。砚形多为箕形,还有八棱形、长方形的、方形等。

2、宋代的端砚实用和欣赏两者并重,形制比唐代丰富。据宋代叶樾《端溪砚谱》记述有50种之多。宋砚除了重视石质及石品花纹,亦重视雕刻。

3、元代端砚上承唐宋遗风,粗放而有大气,但发展缓慢,没什么创新。

4、明代端砚在设计、形制乃至雕刻方面远远超过前代,砚形、砚式趋向多样化,题材广泛。明代端溪名坑砚石的开采比较齐全,不少优质老坑(水岩)砚石被开采出来。在雕刻方面非常讲究,以浅刀雕刻为主,以细刻、线刻甚至微刻配合,明代端溪砚多在砚底、砚侧镌诗、刻铭、题款。

5、清代初期端砚也和其它工艺美术品一样,达到空前的繁荣。端砚砚材的种类、砚的形制、雕刻技艺、石品花纹的品评等方面,都有许多新的创造,新的突破。制砚工艺精致、刻工纤巧,甚至连配木盒装潢也都十分讲究,有的砚盒镶嵌美玉、象牙,或金线银线。嘉庆、道光之后,端溪砚石的开采已逐渐减少,端砚更多地由实用而成为单纯的文玩之物,成为摆设文房(书斋)中的欣赏品或珍藏品。

6、民国时期因为战乱,端砚发展基本停顿,只有个别作坊以雕刻端砚免强维生。

7、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20世纪60、70年代老坑、坑仔岩与麻子坑三大名坑的重新开采,直接促进了端砚生产的繁荣,端砚创作进入了艺术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端砚史上最辉煌的时期。现代的端砚题材十分丰富,人物、山水、花鸟样样都有,政治题材、历史事件、民风民俗各领风骚,文学名著、诗词歌赋、书法绘画也都在端砚上争奇斗艳。现代的端砚更强调收藏价值,讲求名家之作,砚形在传统的基础上,又以天然砚、随形砚较为流行。

六、端砚石品花纹

端砚之所以名贵,除了有独特的石质外,还有丰富多彩,变化莫测的石品花纹(又称石品)。这些石品花纹是由于某些矿物成分的局部聚集,在端砚石中由白、青、蓝、红、褐、绿等颜色组成的各种图案,有的成块状、有的成斑状、有的成花点状、有的成线状,端砚艺人们依据这些花纹的大小、形状,分别用与自然界某些物象相似的名称来命名,并巧秒地运用到端砚的艺术创作中,大大提升了端砚的价值。

1、蕉叶白:又称蕉白,是冻中的一种。它的特征是如蕉叶初展,一片娇嫩,白中略带青黄。古人对蕉叶白评价极高,赞美备至:“浑成一片,净嫩如柔肌,如凝脂。”蕉叶白一般边缘较清晰,有细条纹,没有火捺环绕。

2、冻:是端砚中不同形态的白色绢云母扁豆体,是端砚石中质地最细腻、最幼嫩、最纯净之处。根据不同的形态质感和颜色,分为蕉叶白、鱼脑冻、碎冻、米仔冻、浮云冻、天青冻等。鱼脑冻因其形状如冻结的鱼脑而得名,其色泽是白中有黄而略带青,也有白中略带灰黄色。最佳的鱼脑冻应该是洁白、轻松如高空的晴云,其白中带淡青,或白中有微黄略带淡紫色,色泽清晰透澈,有的又如棉絮一样,有松软的感觉,即所谓“白如晴云,吹之欲散;松如团絮,触之欲起。”有鱼脑冻的端石,质地高洁,石质特别细腻,确如“小儿肌肤”。鱼脑冻一般为不规则圆形,四周有火捺环绕,常见于老坑、坑仔岩、麻子坑。

3、石眼:是一种天然生长在砚石上,有如鸟兽眼睛一样的名贵花纹。它是含黄铁矿与赤铁矿的结核体。石眼呈翠绿色,或黄绿色,或米黄色,或黄白色或粉绿色,大小不一,一般直径是3—5毫米,也有个别达到8-25毫米的,而且神态各异。好的石眼圆正完美,晕圈数层,中间有瞳,叫做活眼,无瞳叫死眼,因石眼稀有,所以“端砚贵有眼”,因石眼的形态美,很神,所以常将其置于砚堂以外,作为装饰使用。

4、天青:是优质砚石中呈现蓝黑色的石品。端石中的天青较为少见,难得,古人所谓:“如秋雨乍晴,蔚蓝无际”是上品天青。在端砚石中色青而微带苍灰,纯洁无瑕者谓天青,即恰如临近黎明前的天空,深蓝微带苍灰色。它是端石的青花最密集之处,也可以说天青就是青花的聚集空间,由于各种青花聚集一起就形成天青。故说天青是非常难得,罕见的,也是端石中十分细腻、幼嫩、滋润之处。

5、冰纹:是老坑独有的一种石品花纹。它是有晕的银线,向两边融化,似线非线,似水非水,质地细嫩,形态自然,与砚石本身融为一体。冰纹冻是一组面积较大的冰纹,如一幅瀑布倾泻而下,在“瀑布”的四周有白茫茫的霞雾或似披上轻纱幔帐。冰纹是十分稀有名贵的石品。

6、青花:是一种难得的、十分名贵的石品花纹,青花是自然生长在砚石中呈青蓝色的微小斑点,是由微粒赤铁矿和磁铁矿等矿物细小斑点形成,一般要湿水方能显露。青花的品类繁多,各有不同的名称,如微尘青花、鹅毛氄青花、蚁脚青花、玫瑰紫青花等,是优质砚石的重要标志之一。

7、金银线:是多见于老坑砚石中的石品花纹(坑仔岩、麻子坑和最近开采的冚罗蕉砚石也有发现)。它呈线条状横斜或竖立在砚石之中,黄色者称金线,白色者称银线。

8、黄龙纹:俗称黄龙,其色泽似由土黄、黄褐、米黄及青绿、苍灰混合而成。有时会在砚石表层出现,跨度较大,呈条带状。黄龙纹多在坑仔岩中出现,利用的好有其特殊的艺术效果。

9、翡翠:在端石中呈翠绿色的圆点,椭圆点斑块或条状。翡翠有别于石眼,它既无瞳子,又不像石眼那样圆正,外围没有明显的蓝黑色边缘,翡翠在端砚石中亦是名贵的石品。

10、火捺:又称“火烙”,就是说在端砚石中有些部分出现好像用火烙过的痕迹,又如被熨斗烫焦,呈紫红微带黑色者。端石的火捺有老嫩之分,老者色泽紫中微带黑,嫩者紫中微带红。常见有胭脂火捺、马尾纹火捺、金钱火捺、猪肝冻火捺等。

七、端砚制作概述

1、采石:是端砚制作的第一环。端砚名贵与否,最基本的条件在于砚石的石质,故采石这道工序极为重要,不可本末倒置。端溪名坑,自古以来都以手工开采,劳动强度大,采石技术高,故有“端石一斤,价值千金”之说。因端溪石大多不抗震,砚石开采至今仍以手工开采为主,不能以机械代替。采石工人所使用的工具要因地制宜,根据端砚石的硬度、成分、厚度(页岩和板岩)而有别,以凿为主,每个石工必备三四十把,每天工作后都要修理或磨砺,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也。

2、维料:又称选料制璞。开采出来的砚石并不是全部都可以作砚材,经过筛选后,再将其分等级,将有裂痕的、有瑕疵的、或烂石、石皮、顶板底板去掉,剩下“石肉”,这个过程要懂得看石,内行的维料石工能够“看穿石”,可以预测到表层看不到的石品花纹。砚工还要根据砚石的天然形状用锤或凿成所需砚形砚式的砚璞,将砚石最好的地方留作墨堂,一方端砚石质的优劣都以墨堂之砚石作评价,鉴赏石品花纹亦放在墨堂之部分(石眼除外)。

3、设计:的目的是将砚石中的瑕疵变成无瑕,以达到锦上添花的目的,增加其艺术价值,砚的设计要求“因石构图,因材施艺”,除了传统砚式外,还要充分利用天然石皮,汇集文学、历史、绘画、书法、金石于一体,可以说是将砚升华为一种综合性艺术品的重要环节。

4、雕刻:是端砚制作过程中极其重要的工序。要使一块天然朴实的砚石,成为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就需要创作设计和雕刻的过程。这个过程处理得当是锦上添花,处理不当就会画蛇添足甚至弄巧成拙,故雕刻艺人要对砚璞因材施艺,因石构图,还要根据砚璞的石质,去粗存精,认真构思,并考虑题材、立意、构图、形制以及雕刻技法如刀法、刀路。端砚雕刻主要有深刀(高深雕)与浅刀(低浮雕)雕刻,还有细刻、线刻,适当的通雕(镂空)等,名贵的砚石不雕或少雕,平板砚多为优质砚石。

5、配盒:砚石雕刻完毕,必须配上名贵的木盒。砚盒起着防尘和保护砚石的作用,同时,砚盒本身也是一件艺术品、装饰品。砚盒的用料很讲究,名贵的甚至用紫檀、酸枝、楠木、鸡翅等硬木。一般的有用坤甸、杂木,还有的用锦盒。砚与盒必须吻合,同时要考虑到木盒的干湿度,可能会整体收缩,砚盒本身要稍比砚石四周宽些,以便于砚石取出洗涤。总之配上盒子,能使端砚显得更加古朴凝重,更加名贵

6、打磨:这个工序一般放在配盒之后,首先用油石加幼河砂粗磨,目的磨去凿口、刀路、然后再用滑石、幼砂纸,最好是一千目的水磨砂纸反复磨滑,使砚台手感光滑为止,最后是“浸墨润石”,过一两天后褪墨处理。砚石磨光的好坏,直接影响砚石的品质及使用的效果。人们在选择端砚的时候,除了以水湿石察看石色,鉴赏石质和石品花纹外,还常用手按摸砚堂,(所谓手感)看是否细腻,润滑,这一切都与砚石的磨光有直接关系。

7、上蜡:将打磨好的端砚用炭火烤或水煮加温(现代用电炉、煤气喷枪加温),涂上点蜜蜡,既保护了端砚,又便于观赏石质。

八、如何选端砚和保养端砚

1、选砚:石质手感,工艺精细,造型,砚堂要平整;

2、养砚:把玩,不要放在室外,最好有盒子,不要用硬物刮花砚堂;

3、用砚:使要端砚研墨前要擦干净砚堂,避免尘土杂物刮花砚堂,现代端砚大都有上蜡,使用前要退蜡,传统用杉木炭粉沾水用稻杆擦砚堂去蜡,现代用洗衣粉、牙膏去蜡。用墨条研墨,手握墨条要垂直,研墨用力均匀,顺时针、前后推研墨均可。

小编推荐

哥窑开片的形成


哥窑瓷器的胎色有深灰、浅灰、黑灰和土黄等多种色泽,釉色更有粉青、月白、油灰、青黄的不同,而以油灰为主。其主要特点是釉面布满龟裂的纹片,通常称之为“开片”。这种由细小裂纹所形成的片纹,大小有别、裂纹颜色的深浅也不一。由于器形的不同和釉料收缩区域的不一样,在器物上造成了外观效果的差异,即由于纹片的交错呈现各种不同的形状:形成所谓细眼者俗称“鱼子纹”;纹片细碎者也叫“百圾碎”;较粗疏的黑色龟裂和细密的黄色裂纹交错着,呈现深浅颜色层次的碎纹,叫做“金丝铁线”。总之,它们舆底色形成色泽上的对比,深浅相近、条块分明,非常自然贴切。一件器物的周身布满这种碎裂的纹片,它好像隆冬江河中的冰裂变化万千,在艺术上别具一种古朴、自然的天趣,富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宋代青瓷中的哥窑就以其自然的开裂现象而博得人们的喜爱。哥窑瓷器釉面所产生的纹片,它是由于胎体和釉面的膨胀系数不一致所造成的。一件瓷器如果膨眼系数一致、釉面没有裂缝、胎与釉的结合紧密,那么出色作品的坯釉就具有浑然一体的效果。但当胎的膨胀系数比釉的膨胀系数小到一定程度时,釉就会在烧成后的冷却过程中形成裂纹。哥窑青瓷器物上的开片就是这一原因所造成的。可是这一烧成中的弊病—釉面所产生的大小、疏密的块面分割,即使哥窑青瓷形成一种自然的裂纹美,这就犹如画家变败笔为神奇一样,给哥窑青瓷器物增添了生机,在当时它给人们以一种崭新的艺术享受。哥窑窑址至今在浙江省龙泉县始终未找到确切的窑场,故对传世的器物和窑址的存在是当前学术界争论颇大的同题。归纳起来大致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窑址的地域归属,由于哥窑瓷器的胎体大多呈黑灰、深灰之色,而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于1956—1961年在龙泉县的大窑、溪口等窑址发现黑胎的开片青瓷,它们的特征与传世的哥窑作品有一定的相似,因而认为“大窑、溪口窑址中出土的黑胎青瓷应当是哥窑的产品无疑”。对此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有不同的看法,他们通过对龙泉县黑胎青瓷和傅世哥釉胎、釉的化学组成和显微结构测试的结果,发现有一定的区别,故认为:“傅世哥窑不在龙泉烧造之说可以接受的”,据此,他们进而提出:“传世哥窑在好多方面都和景德镇的同类作品比较接近。”因而“很可能是宋以后景德镇所烧造”。哥窑是否为景德镇所烧造,没有窑址出土物为证,难以使人信服。2、从窑口本身来说,有人认为“修内司官窑就是传世哥窑”。这种新的见解,本身就否定传世哥窑的存在,对此当前难以取得一致意见。对哥窑的时代也有不同的看法,就当今收藏最多的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传世哥窑作品来看,形制多属瓶、炉、洗、尊一类器皿,造型富有宋瓷的时代风格。因此,哥窑还是宋代所烧造的一种青瓷器物。至于窑址究属在哪里?只能寄希望于日后的窑址调查和考古发掘。哥窑瓷器的造型除碗、盆、洗以外,还有各式的瓶、炉、尊等,贯耳炉更是比较多见的器物,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宋哥窑贯耳炉”可谓哥窑瓷器的代表作。此炉侧影近似长方形,它的外廓线表现为口沿以下向内收缩,而器腹微微外凸,这样一收一凸的器体弧腺显得十分饱满有力;两旁配置的双耳向外扩张,在造型上增强了器物庄重、凝重的效果。加之哥窑瓷器的釉层比较肥厚,更给人以浑厚、稳定的感受。作为当时祭祀和供神用的一件陈设瓷,这种贯耳炉则是恰如其分地体现出它应有的职能。

苏轼两方藏砚


苏轼爱砚成癖,藏砚较多,其中有两方“多眼端砚”,是历代所藏端砚中的奇珍异宝,曾深锁皇宫后院供皇帝玩赏,后又在民间颠沛流离,成为传奇之物。

百一砚

一方名叫“百一砚”,高约18.7厘米,宽约米,下厚5厘米,刻制于北宋年间。砚背有许多天然石眼,制砚艺人因势雕刻成101根错落有致的石柱。这方砚曾埋没民间数百年,以后落到乾隆手中,置于圆明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百一砚”又流落民间,收藏者怕砚上的“御题”危及身家性命,就偷偷磨掉了。然而《西清砚谱》里“百一砚”图片上的“御题”是很清楚的。后来,苏轼31一世侄孙苏宗仁在北京琉璃厂发现了这方砚,不惜重金将它购回。30多年以后的“文革”中,苏宗仁家的这方藏砚被造反派抄走,辗转到了康生手中。康生竟在这件稀世国宝上刻上他自己的名字。“文革”后,这方砚重返苏门。1998年6月,苏宋仁的子女苏燕孙、苏珂孙把这方砚捐赠给中国历史博物馆,使这件国宝得以妥善保管,供世人观赏和研究。

书法课堂:书法入门

宋代苏轼从星砚,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另一方名叫“从星砚”,高约16.6厘米,宽约9.3厘米,厚6厘米,淡黄色砚池有一“眼”,凸起如月,衬以流云。一侧镌有苏轼行书铭:“月之从星,时则风雨;汪洋翰墨,得此是似;黑云浮空,漫不见天;风起云移,星月凛然。”下钤“子瞻”篆文印一方。砚背中心斜凹,中间有63根柱;柱上各有眼。这方砚后来被乾隆收藏,并于丁酉年在砚上方刻御题诗:“天池一月印,空宇众星攒,爝火宁和比,陶泓永得完。依然北朝宋,真出老坑端,清伴文房暇,摛辞惬染翰。”下铃“比德”、“朗润”篆文玺两方。此砚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古砚的收藏与投资 细节之处慎重考虑


砚台收藏一直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推崇。传统砚的形制极其多样,从早期的平板砚到后期的多足砚,从六朝的辟雍砚到唐代的箕形砚,再到宋代的抄手砚、太史砚,明代的门字砚,清代的随形砚,这些以端石、龙尾石、洮河石及松花江石等材料制作的砚台,都是收藏者十分看好的经典品种。

传统砚台的收藏与投资市场以内地为主,中国古砚在海外与国内艺术品市场上大致存在五年的时间价差,海外收藏家走的是经典珍稀的收藏路线,而内地收藏家则以一般性藏品为主。虽然内地参拍的砚台藏品件数不多,但精品砚台的成交价稳步上升。2002年中国嘉德拍卖会上,一方清康熙菠萝纹砚以5万元人民币成交;2004年北京瀚海迎春拍卖会上,一方清康熙绿端石夔龙纹砚以76万元人民币成交。从近年来的拍卖成交数据看,中国传统古砚的价格正在逐渐走高。

如何确定古砚是否有投资收藏价值?

确定一方砚台的收藏投资价值主要取决于以下几方面:第一就是材质。目前,国际艺术品市场上的中国古代砚台的拍卖价格较高,且大多是端砚。第二是古砚的雕刻工艺。雕刻越精,价格就越高。第三就是古砚的品相、造型。一般来说,方形、圆形的砚台要比不规则的砚台价格贵得多。

哪些古砚值得投资收藏?

中国传统古砚收藏有南北流派之分,一般来说,安徽人青睐龙尾砚,山西人推崇澄泥砚,广东人喜欢端石砚,而湖南人则看重祁阳砚。出自名家之手或名人收藏的砚台是难得的艺术珍品,具有很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收藏古砚,除了应注意砚台本身的石料材质、雕工技法及造型外,像古砚外部装饰的紫檀盒、盒里的小题签等都是应注意的细节。

对“砚贵有名”应如何理解?

人文背景对砚台的价值影响非常大。俗话说“砚贵有名,身价倍增”,指的就是如果砚台上面有铭文,价值就会更高。许多名人对砚台,特别是久负盛名的端砚、歙砚更是格外喜爱,他们会在自己使用过的砚台上留下诗文或警句。也正因为如此,增加了砚台的人文价值。2001年,上海拍卖的一方唐云先生新刻书画的宋老坑端砚的成交价是8万元人民币;中国嘉德一方清初端石井田砚以12万元人民币被买走;一方纪晓岚铭清端石日月长方砚的市场估价达7万元至10万元人民币。

如何评估古端砚的投资收藏价值?

评估古端砚的投资收藏价值,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坑种材质:古端砚中的老坑实属凤毛麟角,历代价格只升不降,一般其价格都是10倍以上于坑仔岩与麻子坑。而坑仔岩与麻子坑的价格又5倍以上于其他各坑。已绝产的端砚坑种也价格不菲,如绝产于清初的明代宣德年间开坑的宣德岩坑,价格等同于坑仔岩与麻子坑,有时甚至略高一点。

陶艺肌理的制作方法与运用


陶艺肌理的制作方法与运用

在陶瓷器物制作过程中使用物理与化学的方法使坯体表面出现某种纹理。紫砂器物中模仿果仁、竹木、棉布、皮革等各种物品的传统。较常见的是采用自然界的物品压印,如:树叶,木材、石块等复制肌理;或采用日常用品压印,如:麻布类纺织品,带纹样的玩具;手工雕刻,使用特制的工具拍打、印章、石膏模具压印,手拉坯工艺中形成的跳刀肌理等;以及陶瓷坯体干燥过程中因自然收缩形成的开裂或龟裂。手工制作的肌理最为常见,也最为丰富。

陶艺肌理的制作方法与运用

在陶瓷器物制作过程中使用物理与化学的方法使坯体表面出现某种纹理。紫砂器物中模仿果仁、竹木、棉布、皮革等各种物品的传统。较常见的是采用自然界的物品压印,如:树叶,木材、石块等复制肌理;或采用日常用品压印,如:麻布类纺织品,带纹样的玩具;手工雕刻,使用特制的工具拍打、印章、石膏模具压印,手拉坯工艺中形成的跳刀肌理等;以及陶瓷坯体干燥过程中因自然收缩形成的开裂或龟裂。手工制作的肌理最为常见,也最为丰富。

陶艺肌理的制作方法与运用

在陶瓷器物制作过程中使用物理与化学的方法使坯体表面出现某种纹理。紫砂器物中模仿果仁、竹木、棉布、皮革等各种物品的传统。较常见的是采用自然界的物品压印,如:树叶,木材、石块等复制肌理;或采用日常用品压印,如:麻布类纺织品,带纹样的玩具;手工雕刻,使用特制的工具拍打、印章、石膏模具压印,手拉坯工艺中形成的跳刀肌理等;以及陶瓷坯体干燥过程中因自然收缩形成的开裂或龟裂。手工制作的肌理最为常见,也最为丰富。

陶艺肌理的制作方法与运用

在陶瓷器物制作过程中使用物理与化学的方法使坯体表面出现某种纹理。紫砂器物中模仿果仁、竹木、棉布、皮革等各种物品的传统。较常见的是采用自然界的物品压印,如:树叶,木材、石块等复制肌理;或采用日常用品压印,如:麻布类纺织品,带纹样的玩具;手工雕刻,使用特制的工具拍打、印章、石膏模具压印,手拉坯工艺中形成的跳刀肌理等;以及陶瓷坯体干燥过程中因自然收缩形成的开裂或龟裂。手工制作的肌理最为常见,也最为丰富。

河南叶县文集村遗址窖藏坑出土金代瓷器


青釉碗口径22.4cm底径6.9cm高10.9cm敞口,斜弧腹,小圈足。青釉,釉面有冰裂纹开片。垫烧。

青灰釉碗口径22.8cm底径6.7cm高10.8cm口微敛,斜弧腹,小圈足徽外撇。青釉泛灰,有较强的玻璃质感,釉面有网状开片。

花口菊线纹碗口径24.4cm底径7.8cm高11.6cm花口、弧腹、小圈足。器腹呈菊线状,与花口相对应。青釉,釉面莹亮,釉面布满网格状开片。垫烧。

钧瓷扣银边碗口径13.7cm底径4.5cm高8cm口微敛,斜弧腹,小圈足。口原施银扣,已剥落。天蓝色釉,釉面光亮,匀净细腻,通体冰裂纹开片。垫烧。

青釉碗口径19cm底径5.5cm高8.8cm敞口,斜弧腹,小圈足。青釉泛灰,有较强的玻璃质感,通体冰裂纹开片,口沿釉薄处呈酱褐色。垫烧。

钧瓷葡萄紫斑碗口径8.6cm底径2.9cm高6cm器型较小。敛口,弧腹,小圈足。葡萄紫色釉,部分泛蓝,釉面光亮,匀净细润,口沿釉薄处呈浅褐色。垫烧。

青釉侈口碗口径13.6cm底径3.8cm高6.1cm尖唇,侈口,斜弧腹,小圈足。青釉泛灰,有较强的玻璃质感,通体冰裂纹开片,垫烧。

钧瓷碗口径11.2cm底径4.1cm高4.6cm敞口,斜弧腹,小圈足。天蓝色釉,釉面光亮,匀净细腻,通体细小冰裂纹开片,口沿和器身釉薄处呈浅褐色。垫烧。

青瓷小碗口径8.5cm底径3.1cm高4.7cm器型较小。尖唇,口微敛,弧腹,小圈足。青釉绿中泛灰,有较强的玻璃质感,口沿釉薄处呈浅褐色。垫烧。

满釉支烧板沿盘口径17.8cm底径9.5cm板沿宽3.1cm高3.1cm宽平板沿,外沿凸棱一周,浅弧腹,大平底,圈足。天青色釉,釉面莹亮,光洁细润,口沿釉薄处呈浅褐色。满釉支烧。

板沿盘口径18.2cm底径10.7cm板沿宽3.1cm高3.3cm宽板沿,略内斜,外沿浅凸棱一周,矮弧腹,大平底,圈足。天青釉泛蓝,釉面光亮,匀净细腻,有冰裂纹开片,口沿釉薄处呈浅褐色。满釉支烧。同时出土的盘、碗器类,除板沿盘为满釉支烧外,其余足端无釉,皆为垫烧。

钧瓷盘口径16.6cm底径5.3cm高3.8cm尖唇,敞口,斜弧腹,平底,小圈足。天青色釉,釉面莹润,通体冰裂纹开片,口沿釉薄处呈浅褐色。垫烧。

青瓷盘口径15cm底径4.8cm高2.9cm尖唇,敞口,折壁浅腹,平底,小圈足。青釉泛绿,釉面莹润。垫烧。

钧瓷执壶口径2.2cm底径4.9cm高10cm圆唇,溜肩,鼓腹,下腹向底缓收,平底,圈足。腹部一侧有流,流口微残,肩部有一对应执柄。天青色釉,釉面光亮,匀净细腻。

钧瓷盖、盏、托 通高7.8cm盖为平沿,顶部下凹,内唇翘起,形成子口与盏扣合。盏为敞口,弧腹,平底,小圈足。托为宽平板沿,斜弧腹,平底,圈足。盖、盏、托皆为天青色釉,釉面光亮,匀净细腻,通体冰裂纹开片,口沿釉薄处呈浅褐色。垫烧。

钧瓷盖罐 底径5.2cm高9.3cm盖为平沿,顶部下凹,中有一握纽,内唇翘起,形成子口,与罐身扣合。罐为敛口,深腹外鼓,下腹向底缓收,平底,圈足。天青釉泛蓝,釉面有较强玻璃质感,通体冰裂纹大开片。垫烧。

钧瓷盏口径7cm底径3.6cm高5.4cm敞口,弧腹,平底,圈足。青釉泛紫,釉面莹润,满布细密冰裂纹开片,口沿呈浅褐色,部分露胎。垫烧。

青瓷三足炉外口径10.3cm内口径8cm残高7.6cm宽折沿,略内斜,外沿突棱一周,短颈,圆鼓腹,外附三个锥状足,圜底,底心挖一圆凹坑。青釉泛绿,釉面有玻璃质感,通体冰裂纹开片。

青釉支烧盘口径24.2cm底径13.8cm高5.6cm敞口,弧腹,圈足。底部有5个小米粒状支钉痕。青釉泛绿,釉面布满冰裂纹开片。汝窑敞口圈足盘的圈足多以外撇为主。

钧瓷匜口径16.7cm高7cm尖唇,敞口,斜弧腹,平底,内凹足。口沿外附槽形流,流下附环。天青色釉,釉面光亮,匀净细腻,釉面布满组密网格状开片,口沿釉薄处呈浅褐色。造型精致。

青釉盘口径17.8cm底径10.8cm高4.1cm尖唇,敞口,斜弧腹,平底,圈足。釉色青绿泛灰白,釉面侵蚀较严重。垫烧。

2006年5月至2008年10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平顶山市文物局和叶县文化局组建考古队,对叶县文集遗址被南水北调主干渠占压部分进行考古发掘。叶县文集遗址位于河南省叶县常村乡文集村及其西南地,遗址大体可分为东部和西部,其东北部为新石器时代的仰韶至龙山文化遗址,西南部主要为金元时期的遗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干渠自南而北纵贯金元遗址的中东部。由于该遗址的遗存十分丰富,在原计划8000平方米的基础上,又扩挖了3000多平方米,实际发掘面积达11300平方米。

遗址文化层堆积较厚,平均深度近2米。遗址几乎是不间断地前后纵跨唐、宋、金、元、明,尤以金代遗迹和遗物最为丰富。就各地层之间相互叠压的关系来看,该遗址从下至上也就是从早到晚可分为以下不同的时期:第一个时期为唐代早期,只有少数几个灰坑与灰沟,推测当时这里可能只是作为农业耕地使用,个别灰沟可能是排水设施。第二个时期大约在唐代后期至北宋时期,遗址上出现大面积的硬土踩踏面,估计是一处广场类性质的大型活动场所,但遗迹与遗物发现不多,第三个时期大约在北宋末年至金代早期,遗址上首先出现了大范围的堆积很厚的夯得很坚实的青褐色垫土层,显然这应是某一个经过统一规划的大型基本建设工程项目的地基。紧接着遗址上出现了一些排列不很规则的柱洞,显然属于较为简易的草棚式房屋,当然也有一些用青砖砌成的房屋。与此同时,还出现了很多的火膛、火池、地灶、水井与窖藏坑。第四个时期为金代中晚期,遗址中出现有4个范围不等、土色不一的、几乎连成一片的大面积垫土层,我们称之为建筑基址。在这块较大范围的建筑基址西半部,有大片的排房式建筑物,第五个时期是金代末期至元代早中期,是遗址中最后一次大规模建筑时期。房屋基址同样也是在一个较大范围的垫土层(即建筑基址)之上建筑起来的。只不过是其建筑方式与此前不同,皆采用大块河卵石作为墙基的基础与柱础,建筑规模更大、更宏伟。此后随着这些房屋的废弃,该遗址也就衰落了。第六个时期大约为元末明初,遗址范围缩小,退缩到金元时期遗址东北部的一个角落,土要是一些用河卵石堆砌成墙体的房屋基址与庭院式的围墙。它的废弃即标志着该遗址的终结。

文集遗址共发现各类遗迹1470多个,计有大型建筑基址7处、房基50多座、灰坑1100多个、窖藏坑10多个、灰沟20多条、道路3条、地灶80多个、火池100多个、砖池60多个、水井14眼、地道1处、墓葬4座。其中最为重要的遗迹是5座保存较好的较大型房基、4个存留瓷器数量较多的窖藏坑和1个埋藏有一大缸铜钱币的窖藏坑。绝大多数遗迹都位于金代至元代初年的文化层之间。 就文集遗址的整体布局来看,它是以一条从唐代后期开始使用的,自西向东横贯遗址中部的东西向道路为中轴,所有其他遗迹分别沿街道的南北两侧依次排列,然后再向南北方向纵深展开的。这条道路在发掘区的中部呈慢弧形折转向东北方向,并且在转弯处向南分出一个叉道。由于此遗址位于汝河北岸的二级台地上,所以这个叉道很有可能是通向河边码头的通道。此叉道向南约30米是河边的断崖。

所有房屋基址大都是沿着街道两旁而建。由于年代的差异其建筑形式也大不相同,从早到晚大致可分为单间式、简易草棚式、连间排房式和庭院式。最早的单间式建筑物属于唐代至五代时期,现仅发现2座。稍早的草棚式建筑物属于金代初期,位于道路的两侧,甚至是在道路上.残留的遗迹大多是一些柱洞。稍晚的房屋属于金代早中期,是一种砖砌的连间排房式建筑,或三四间或七八间相连在一起。大都用青砖埋在墙基槽沟作基础,墙体或用青砖与土坯砌成,或在墙基槽内竖立多根木柱,后用夯土填实基槽,即所谓木骨墙。最晚的一组房屋基址属于金代末期至元代初期,是一种庭院式建筑,用大型河卵石作为墙基与柱础,柱础坑为圆形或方形,口部直径或边长均约1米。其北面为主房,东西各有厢房,院落后面另有一些附属性小型房屋。其东西总长22.15米,南北宽约20米。这一院落气势宏大,地基范围宽广,用石很多,平整细致,深厚结实,决非以一般平民之力所能建造。从周边灰坑出土大量的砖瓦残片可以看出,这些房屋除大量的茅草房外,至少有一部分为瓦顶房。

窖藏坑位于房屋基址之内或其附近,大多是口小底大的竖穴圆形坑,并有少数为方形坑,还有一种带有地道式洞室。在众多的窖藏坑中,有4个坑出土瓷器达90余件,连同铁器、陶器在内计有100多件。有一个铜钱窖藏坑内出土满满一大缸铜钱,估计有800多公斤,绝大多数是北宋铜钱,也有南宋与金代铜钱。其他的一些窖藏坑或多或少地出土一些瓷器、铜钱币或铁锄、铁鏊、铁桶箍等器物。在这批窖藏坑所出瓷器中,尤其以3件套保存完好的配有盏托、盏碗与盏盖的茶盏更为引入注目。这批窖藏坑的年代大都属于金代,最晚可能迟至元代初期。

水井有土壁井和砖壁井,井内大都有较多的瓷器残片,不少尚可复原。地灶或用土坯砌成,或就地挖坑修整而成,灶门朝向各不相同,房屋内外的陶水缸或陶盆,为固定其位置大都深陷于居住面以下的那个为其量身定制的凹坑里边。遗址内发现不少储钱陶罐,有的被埋在居住面下的一个小坑里。居住区内有很多呈六边形或正方形的砖砌小池与圆窝形小池,有的里面还盛有褐色或灰白色草木灰迹,它们可能是用来放置锅或其他器物的案子或座坑,有时或用来作为保持锅内饭食温度的火膛。

出土遗物单就现阶段复原情况看,已发现完整或较完整的器物2300余件。以其质地的不同,可分为陶、瓷、三彩、铁、铜、银、玉和石。其中瓷器数量最多,大都是生活用器皿。以釉色的不同,可分为白、黑、青、钧、酱色五种,其中白瓷占绝大多数,黑瓷、酱釉色瓷次之,青瓷与钧瓷数量较少。据不完全统计,瓷器的器型计有碗、盘、钵、盏、盂、瓶、灯、执壶、尊、盆、缸等器皿类物。此外还有瓷俑、绞胎球、玩具等。就其装饰技法来看,计有模印、刻划和绘花,装饰花纹的种类计有三彩、白地黑花、红绿彩和青花。比较典型的瓷器品种有白釉瓜棱盂、葵口碗、菊瓣纹碗、斗笠碗、黑釉凸黄线执壶、三彩枕与灯、白地黑花碗与盆等。在几个金代的大灰坑里,有不少白瓷碗的圈足内墨书有姓氏或人名,推测可能是使用者的姓或名,此外,在一件碗内底部还发现有“都务”、“都”等字样的墨书题款。这些记载可能与本遗址在某一时期的用途密切相关。

从遗址出土的瓦当与大型吻兽类房屋构件、大量的民用瓷器与少量较为高档的瓷器,较为集中的大型地灶与火池,相对集中的铜钱币与瓷器窖藏坑,以及较多的围棋子、骰子等与娱乐活动相关的玩具来看,这里显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村落遗址。

综合多方面因素,考古人员认为文集遗址应是自唐代延续至元代的、在金代发展为较大规模的民间商品流通、交易场所----集镇一类的遗存。遗址中较为清晰而明确的地层关系和丰富的遗迹、遗物,为研究这一地区唐代至明代的历史文化面貌,尤其是金、元时期民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社会生活诸方面的发展状况提供了一批珍贵的资料。

以上所选器物,是参加保利博物馆展览的部分瓷器,按考古报告,全部定为金代器物。

雾里看花内乡窑 “初步调查”勾画烧造简史


大窑店自然村村民在内乡窑遗址上捡拾的瓷片和窑具

我国的考古发掘不是随意、无节制的,目前的考古发掘项目,绝大多数是配合基建的“抢救性发掘”。有专家戏称,“一是配合基建,二是配合盗墓”,两种情况一旦出现,都要进行“抢救性发掘”。内乡窑迄今未进行“正式文物发掘”,一是它僻居伏牛山偏僻乡村,无基建项目光临。二是它市场认知度、市场价值都不高,还未引来盗掘者垂涎。这是内乡窑之幸,但对试图讲述它的人而言,却很犯难。

它不像别的正式发掘的窑口,面貌清晰,有大批器物或残片可供研究,有众多专家关注并作解读,有成定论的诸多书籍文献。这些内乡窑全不具备,围绕它的,是孤村陶烟点燃的团团迷雾。

内乡窑,又名邓窑,因历史上内乡长期属邓州管辖而得名。遗址中心区在内乡县 曲乡白杨村大窑店自然村,2009年11月份,记者数度前往,探访这个神秘窑址。

大窑店自然村三面皆为浅山丘陵,中间为平原地带。土质属黄土,但黏性稍大。村落规模不大,村中皆平房,素朴平常。村西边一片大田里,麦苗青青。

走进大田低头看,到处散落着碎瓷片和窑具残片,不用挪地方,一会儿就捡一堆。除了碎瓷残片,窑具中碗托、匣钵、垫饼、垫圈残片,也处处可见。一条田埂边,堆积着约十厘米高的窑具残片。

顺着大田往西行,跳下一人高的田坎,就到了前河边,曲乡党委书记周晓锋熟门熟路找到一处出露窑址,只剩半截窑壁,窑底泥巴和麦秸淤埋得较深。

前河是条自西北向南流的河,现在看去,河道很窄,河水流量不大。“历史上,这条河河面宽阔,河岸较深,它自北向南流入丹江,直达淅川,不仅为制瓷提供充沛水源,也为瓷器销售提供了便利交通条件。”周晓锋道。

“孤村陶烟时起”

大窑店村名由来,与窑址有关。有大窑才能成店,在唐末至元初300余年时间里,这个村子因窑址形成完整“产业链”,至今地名犹存。

村西大田为窑口分布区,自此向东,依次出现了窑货沟、头槽沟、板货岗等地名,这些地名都与邓窑遗址当年各个工作作坊、作业面有密切联系。窑货沟,是成品瓷器堆放的地方;头槽沟,是挖掘高岭土之处;板货岗,是丢弃烧制次品器物的地方。

自1975年至1977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进行过三次“开挖面积很小”的初步调查。我查看公开发表的《调查报告》,发现30年时光过去,此处地貌并无大改。只是1975年调查时,当时保留着数十处窑口,由于多年山洪冲刷,现存窑口已大为减少。

烧瓷窑,三样东西必不可少。水源、瓷土和燃料。前河就是水源地,至于燃料,周围浅山丘陵原有茂密树林,据老百姓讲,烧了几百年窑,把好些山都“烧秃”了。至于瓷土即高岭土,至今储藏丰富,窑址生产区还残存着当年淘洗高岭土的粗沙泥。

出版于1987年的《南阳土特名产》中讲:“内乡高岭土矿床为窝状、片状、带状,纯净色白,含杂质时呈灰、淡黄色。瓷土为致密状或松散土块状,质软,有滑腻感,有土味。大窑店高岭土,1979~1983年,销往湖北省丹江瓷场130吨。淅川县瓷场也用它烧瓷,质量很好。”

一个烧了数百年的老窑址,当年的窑主会是谁?经营模式是怎样的呢?

“这些情况,或许正式发掘了也不会知道。正式发掘过的窑址,也就是看看标本年代,看看烧造工艺,找找窑炉水井澄泥池这些设备。至于窑主窑工情况或者经营模式,文献上不会有记载。”河南博物院专家杨爱玲回答说。

我试图从老百姓中寻找痕迹,能见到的是,大窑店村道上无数碎瓷片被踩进烂泥中,家家户户都有一堆邓瓷残片或窑具残片。能听到的是,村里人讲“(碎瓷片)不知道有啥用处,但有人开车来收,能卖块儿八毛钱的。”村中老人还会神道地讲:“老辈人讲还有一窑货未出,窑在哪没人知道。”

内乡窑或许在当年“严重”影响了当地老百姓的经济与生活,但它自元代停烧至今已有700余年,村民给附近的石堂山编出许多传说,但没人费心为内乡窑搞“假语村言”。

当地民间是否流传有很多内乡窑完整器呢?村民的回答是否定的。

内乡窑是民窑,烧的大多都是日用品,民间咋会没东西呢?杨爱玲先生认为:“未必有很多东西流传下来。省博物院成立几十年,其实一直注意民间传世品的收藏,但截止到现在,收藏的不过数件。绝大多数还是文物发掘得来。道理很简单,你想想自己家里,30年50年前的日用品还有没有?摔碎打烂过多少?更何况是几百年前的日用品。”

我再问杨先生,能否通过内乡窑自唐至元的器物还原老百姓生活。她摇摇头:“目前看很难。烧的东西都是日用品,基本都是盘碗罐瓶。别的窑口有些特殊器物出现,比如钧瓷茶碗的出现可证当时茶道盛行。有窑口宋代宫廷陈设瓷的出现,可证当时生活水平提高了。但这个窑口说到底未发掘,到底还会有什么?不清楚。”

窑址不断“新发现”

内乡县南接邓州,西濒淅川,东临镇平,北依伏牛山。明代《大明一统志》记载:“南阳府土产瓷,内乡县出,有窑。”清康熙《河南通志》记载:“青瓷出淇县……又登封、内乡皆有之。”清道光《河南通志》记载:“青瓷出河内……内乡皆有之。”从明至清,内乡窑有史可据,但都未指明瓷窑具体地点。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文物工作者一度遍寻不着。

内乡县衙副馆长徐金华是内乡县最早的文物工作者,他清楚记得古窑址发现的过程:“1975年8月,河南省‘文研所’和南阳文物局调查发现,大窑店村附近的土槽沟、店坊、水沟、白杨、王沟等村有大量瓷片和窑具堆积,部分河岸断崖上留有烧土块和残窑址,还有瓷土、釉药等原料。”

距大窑店村西边数里,有道教名山石堂山,山上曾有规模较大的道教宫观普济宫,宫前立有数十通石碑,最早一通为元代至大二年(1309年)所立,碑文描绘山周边风貌时写道:“孤村陶烟时起,前事宛然在目。”指向性十分明显,大窑店村遂被确定为内乡窑窑址中心区,这也确认了内乡窑生产的下限。

1976年,故宫博物院专家冯先铭调查古窑址时来到大窑店,他认可此处为内乡窑。河南省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1976年和1977年对该窑址两度复查,写出《调查报告》。

1986年,河南省政府公布邓窑为“省保”,划定“以大窑店为中心,北起土槽沟,南经店坊、水沟、白杨、上庄等村,南北长约2500米,东西宽约400米,共约6平方公里面积为保护范围”。

2003年11月初,南阳市博物馆又在大窑店村北5公里处彭营村发现残片和废弃窑址,在新寨南2公里处上庄村也发现大量瓷片堆积。这两个新发现的窑址将邓窑范围进一步扩大。

“残片”串连数百年

1975年至1977年“开挖面积很小”的三次调查,虽未找到完整器,但发现了各个不同时期的碎瓷片,“以小窥大”、“以残悟整”,认定此窑“初烧于唐末,盛烧于宋,复烧于元,长达300余年”。我们姑且以残片勾勒一下内乡窑“烧造简史”。

先讲几件唐瓷碎片。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育彬先生讲:“瓷盆片,为敞口微敛,内外壁上部皆施釉,颇具唐代风格。瓷罐片,敛口圆唇外翻,短颈宽肩,施青釉,有些部位出现丝绵状的蓝色窑变,这应是唐代瓷。还有一罐底片,假圈足,内底有粗弦纹。外壁有五道浓厚垂釉,内壁施青黑釉,亦为唐末常见之物。”

残片中,有“蓝色窑变”的瓷罐片,尤为重要。“以小窥大”,透露出唐瓷重要品种“花釉瓷”风采。这是唐代河南好多窑口的重要产品,也是唐代内乡窑的“主打”。

到了宋代,内乡窑“主打”产品是青瓷,印花居多,刻花的也有。省“文研所”在窑址上发现了大量青瓷片,“宋早期青瓷片,碗片外壁刻莲瓣纹,纹饰简单自由。宋中期,大量印花青釉瓷器出现(印花青瓷是用特制模子在碗、盘、洗等器物内壁压印成各种花纹后烧制),印花多为折枝牡丹、菊花、缠枝菊花等。”省文研所《调查报告》中讲道。

河南诸窑口,宋代最重要产品是青瓷。这是时代使然。

南宋叶真《坦斋笔衡》说:“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即内乡窑)、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芒”是专业术语,指白色刺眼,为宋代人不喜,青瓷代表宋代主流审美观,它收敛温厚,宁静含蓄。内乡窑窑址所发现的大量青瓷残片,足证内乡窑宋青瓷生产盛况。

金元时期瓷器残片,文研所调查中也有发现。“比如部分碗底心有脐,内壁印缠枝花卉,都具金元时代风格。”而省博物院收藏的70余件金代青瓷,更形象展现了内乡窑金代瓷器之精美,还原了金代内乡窑青瓷生产技艺之高超。

陶艺家的工作环境及制作过程


陶艺制作过程可以分为原料制作(釉料和泥料的制作)、成型、施釉和烧制四个个阶段,所以陶艺工作室分为四大区域。

以下将对这些阶段进行详细说明:

一、原料制作

1、釉料制作

釉料→球磨细碎(球磨机)→除铁(除铁器)→过筛(振动筛)→成品釉

2、泥料制作

泥料→球磨细碎(球磨机)→搅拌(搅拌机)→除铁(除铁器)→过筛(振动筛)→抽浆(泥浆泵)→榨泥(压滤机)→真空练泥(练泥机、搅练机)

二、成型

1、拉坯成型法

适用于制作圆形、弧型等浑圆的造型,比如盘子、碗、罐子等等,它的特点是作品挺拔、规整,器物的表面会留下一道道旋转的纹路。

①釉下:泥料→泥饼(手工)→搓泥(手工)→拉坯(拉坯机又名陶艺机)→干燥(自然风干留10%水份)→修坯(陶艺工具)→干燥(烘干箱)→釉下装饰(在泥坯上直接进行绘制,如青花)→上釉(施釉机)→风干

②釉上:泥料→泥饼(手工)→搓泥(手工)→拉坯(拉坯机又名陶艺机)→干燥(自然风干留10%水份)→修坯(陶艺工具)→干燥(烘干箱)→上釉(施釉机)→风干

2、泥板成型法

利用陶土碾成、拍成或切割成板状,来镶控制作器物的方法,叫做泥板成型法。这种方法在陶艺制作中运用广泛,变化丰富。传统的紫砂器就是用泥板成型来制作的。泥板成型的器物可随陶土的湿度加以变化。比较湿软泥板可以扭曲、卷和等方法自由变化,随意造型;稍干的泥板可以镇粘制作成比较挺直的器物。泥板的厚度随器物制作大小而定,但应注意泥板的厚度要均匀。泥板成型法需要使用泥板成型机。

3、泥条盘制法

陶艺成型技法中最为方便、造型表现力最强的技法之一。可以制作出其他任何成型方法所能做出的作品,如圆形、方形、异形乃至雕塑等等。用泥条盘制法制作陶艺,一方面是泥条可以自由地弯曲与变化,方便制作一些比较复杂的、不太规整的、较随意的陶塑,再者就是它能够保留泥条在盘筑时留下来的手工痕迹和一道道盘旋的纹理,当然也可以修整得不留痕迹。泥条盘制法需要使用泥条成型机和手工转盘

4、徒手捏制法

可以最直接地表达作者的手法和构想,需要使用手工转盘

5、手工雕塑成型

雕塑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主要为为浮雕和圆雕两种。雕塑是三维的实体,为照顾到各个视角之间的关系,要经常转动雕塑台,不断进行观察比较。泥塑工具,可用于刮、削、贴、挑、压、抹、泥塑和造型。

三、施釉

施釉讲究技巧,釉层好坏直接影响到烧制后作品的成功与否,施釉有喷釉、醮釉、浇釉、刷釉、荡釉等各种技法,有时需要综合运用。施釉时可以使用专业的施釉工作台,能够有效减少釉料的扩散,并进行釉料回收。

吹釉的釉层一般以0.8MM-1.8MM为准,也就是熟称的瓜子馅薄度,表面处理有釉上、釉中、釉下之分,釉中介于釉上釉下之间经过二次烧成,釉下是在泥坯上直接进行绘制创作在施于釉,釉上是则在烧制好的白瓷胎上进行绘制创作,颜色在作品上很关键,颜色起到了烘托作品作用增加作品内涵,颜色搭配有些讲究,红色代表着热情、生命、战争、白色代表着纯洁、高尚。黄色代表着温馨,蓝色代表着海洋,天空,宽阔。

装饰的方法有彩绘、划花、剔花、堆花、贴花、压印花、喷花,透雕、捏雕、镂空,剪纸,胶泥,镶嵌,印花,泥浆灌注叠压装饰,胶泥拉坯装饰,纤维织物裹包装饰等等装饰诸多方法处理。这些完成关键还要进行火的铸就,在窑火的烧制中(1300℃)左右温度的窑火使泥烧结成结晶体,颜色釉发色。出窑冷却后作品才正直成功。

四、烧成

①釉下:装匣→进窑→设备温度→烧炼(电窑或汽窑)→出窑

②釉上:装匣→进窑→设备温度→烧炼(电窑或汽窑)→烧制好的白瓷坯上绘制创作(如:贴花)→烤花(烤花炉)

在实际陶艺创作中,除了上述的三个阶段,还需要注意一些辅助和准备阶段:

(1)一般釉料买回来两三天就会沉淀,这时需要利用搅拌机把釉搅匀;

(2)工作时如果需要临时快速配釉,可以利用快速球磨机解决;

(3)如何提高效率:利用车模机自己制作石膏模时,由于石膏模不能含有气泡,因此需要真空高压注浆系统,其 主要工作原理为将已搅拌好的含水率在40%-60%的泥浆加注进真空搅拌桶内,当浆料进入搅拌桶时,开动真空泵,进行抽真空,当浆料装至2/3桶位时,停掉浆阀,停掉真空泵,开动空压机,将空压机的压力上升到规定值后(一般在2.5-4kg)时,打开出浆阀门,将无空气的泥浆注进已注浆架内的石膏模中;

(4)为了提高成瓷表面光洁度,需要使用磨光机;

(5)为了回收泥料充分利用,可利用真空练泥机重新练泥。

(6)窑炉的选择:窑是指温度达到1000℃以上的统称为窑;炉是指温度在1000℃以下的统称为炉。窑又分为电窑和汽窑,同时还分为梭式窑,所谓梭式窑是指带窑车的窑(一般是0.6立方米以上带窑车)。正常情况下,汽窑温度定为1400℃,高温电窑定为1300℃,低温窑定为800℃以下。

在选择窑炉时,其专业知识比较强,一般对烧出的产品釉变和釉色要求高,应选择汽窑,因为汽窑通过操作可以烧氧气焰和还原焰。氧化焰是烧出成瓷,还原焰是烧釉色和釉变的。电窑只能烧氧化焰,中温烤花炉只能烤成瓷釉上装饰。所以选择窑炉应掌握上述基本知识。

(7)泥釉的选择:一般为选用瓷泥的温度在1230℃以下为好,用时在选釉的时候注意其釉的温度低于泥的温度2℃-4℃为好。

陶艺成型方法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修坯、盘筑(分为螺旋盘筑、卷压盘筑)、团泥成型、泥板卷接、实泥成型、泥印成型、注浆成型、利坯成型等等诸多方法,这些方法互为章法,相互掺杂,能否融会贯通,需要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掌握。利用上述各种工具和技巧,加上平时的仔细观察与思考、大胆的创造挖掘,您必定能制作出一件件精美的作品来。

元青花的主要特点


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

元青花瓷的胎由于采用了“瓷石+高岭土”的二元配方,使胎中的Al2O3含量增高,烧成温度提高,焙烧过程中的变形率减少。多数器物的胎体也因此厚重,造型厚实饱满。胎色略带灰、黄,胎质疏松。底釉分青白和卵白两种,乳浊感强。其使用的青料包括国产料和进口料两种:国产料为高锰低铁型青料,呈色青蓝偏灰黑;进口料为低锰高铁型青料,呈色青翠浓艳,有铁锈斑痕。在部分器物上,也有国产料和进口料并用的情况。器型主要有日用器、供器、镇墓器等类,尤以竹节高足杯、带座器、镇墓器最具时代特色。除玉壶春底足荡釉外,其它器物底多砂底无釉,见火石红。

元青花的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笔法以一笔点划多见,流畅有力;勾勒渲染则粗壮沉着。主题纹饰的题材有人物、动物、植物、诗文等。人物有高士图(四爱图)、历史人物等;动物有龙凤、麒麟、鸳鸯、游鱼等;植物常见的有牡丹、莲花、兰花、松竹梅、灵芝、花叶、瓜果等;诗文极少见。所画牡丹的花瓣多留白边;龙纹为小头、细颈、长身、三爪或四爪、背部出脊、鳞纹多为网格状,矫健而凶猛。辅助纹饰多为卷草、莲瓣、古钱、海水、回纹、朵云、蕉叶等。莲瓣纹形状似“大括号”,莲瓣中常绘道家杂宝;如意云纹中常绘海八怪或折枝莲花、缠枝花卉,绘三阶云;蕉叶中梗为实心(填满青料);海水纹为粗线与细线描绘相结合。

科学技术极不发达的古代瓷器制作流程


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一抔土是如何演变成一只造型多姿,釉色万千的瓷瓶的?瓷器制作都需要哪些程序?

在科学技术极不发达的古代,前辈们是如何用纯手工做瓷器的?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块领略一下,古代瓷器制作流程。

掘泥

制瓷所用的瓷土都要取材提炼。一般先依山采土,然后碓(dùi)舂(chōng捣制),并将其中色澄质细者用溪水淘洗干净,再制成砖状的不(dǔn)子(特指做成砖状的瓷土块,是制造瓷器的原料)待用。

中干泥

中湿泥

是决定瓷器材质优劣的关键所在。其方法是把瓷土放入缸中,以水浸没,再用木棍不断地搅拌分离杂质,接着用马尾细箩过滤;最后将泥水倒入下铺细纱布的无底木匣内;待水干后取出,并用铁锹翻动使之结实。

做坯

做坯的方法一般有两种:对于圆形器,用拉坯车拉坯而成;对于方形或有棱角的器物,则将坯泥用布包裹后,以平板拍成片,再裁剪粘合成形。

烧炉

乳颜料

画花盆

画坯犹如添衣,是体现陶瓷器自身美感的重要步骤。古代画坯,分工十分明确细致,“画者不染,染者不画”,另外还有锥工、雕工、镂工等。

一件青花釉里红的制作,就需要画工先将红彩画于器上,而釉外的青花边线是出自旋坯工之手,器底的题款则由落款工完成。

画花樽

上釉

入炉

打藤

装箱

上一篇:西洋古董钟表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