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佛珠做旧常见方法

话说很多人抱着崇敬之心把老珠子请回家,本以为会有灵性,有助修为,转天发现,珠子是泡的或炸的,佛头是塑料的,穿的老蜜蜡孔道是琴弦磨得,你说郁闷不。所以还得多看多学多辨,少吃药。请老珠,要慎重!

一、孔道做旧

很多珠友都是通过孔道的形状及磨损程度来辨别珠子是否为老珠。而且都要求上孔道图,那么随着玛瑙玉石日益繁荣做旧的手段也是日新月异。

自然的老珠子孔道与穿绳常年摩擦,会产生非常光滑而且孔口有自然倒角空也不再那么同心圆。这种形态怎样快速形成呢?用琴弦!!!这里单指吉他弦。从木吉他到电吉他共有5种型号30根不同直径的琴弦,而且弦外圈有镍钢缠丝。非常光滑坚韧而且还有非常规则细小的纹路。用吉他弦扩孔 把琴弦穿入孔道开撸,最后古典吉他尼龙弦抛光。孔道就会非常光滑细腻。如果不是专业的资深鉴定人员即使用放大镜也很难鉴别。

二、老凤眼

1、市场上老凤眼菩提子都是酥油处理过的。

2、什么眼正之类的都是最近一两年出来的说法,三年前凤眼很便宜但是也没有眼正不正的说法,所以老凤眼一般眼都比较随意,眼正的一般都是近一两年的。

3、凤眼外壳木质,里面是果肉,内外质地不同,果肉日久必腐烂或虫蛀或皱缩,所以老凤眼必脱芯,绳孔不规则。

4、无论怎样保养,木质也不能摆脱其本质,所以老凤眼稍轻浮水,新凤眼一般沉水。(少量酥油处理特别好的老凤眼可以沉水,属于特例)

5、老凤眼一般难看一些,新凤眼和做旧的凤眼看起来漂亮些。

6、藏区过去习惯用黑色的佛珠,所以来自藏区的老凤眼一般做成黑色的或者深褐色的,其他颜色比较少。汉地过去很少用凤眼就不说了。

凤眼菩提子就是历史上和经书中描述的唯一一种菩提子,以前藏族人所说的菩提子也专指凤眼菩提子,民国以前传世下来的目前见到的仅有三串菩提子佛珠也全是凤眼菩提子的。所以说凤眼菩提子非常殊胜。。据传凤眼菩提子具有上千年的使用历史,这种树种主要产自佛祖诞生地的附近,尼泊尔境内最多,而在其他国家极其少见。

菩提子:金刚菩提子:金刚般若 正觉无相

尼泊尔(古印度)人在长期采摘和使用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传统仪轨,就是把果实摘下来之后泡在酥油里使其脱壳(外壳像刚摘下的核桃所包附的物质差不多,一定要浸泡才能腐烂掉下来),然后再穿成佛珠使用。这样脱壳的凤眼菩提子会变得异常坚硬光滑,珠子之间碰撞声音清脆悦耳,经过这样处理之后,佛珠经久耐用越用越漂亮,长期使用形成一种很深邃的光泽,透出迷人的颜色。用现代技术分析是因为这种树种中含有一种特殊的鞣,这种物质遇到酥油会发生一些化学反应,一方面使菩提子变得坚硬,另一方面使新菩提子中的芳香态液体成分固化在菩提子之中(不处理的以后这些液体成分会因干燥而蒸发),所以用酥油处理过的凤眼即使用了几百年之后仍然坚硬如初声音悦耳,并且持久散发出一种芳香,对持咒念佛非常有益。而不用酥油处理的凤眼菩提子是近三年才出现的新品种,一般是内地人采购了凤眼菩提子原籽之后,为了节省成本用水代替酥油来浸泡脱壳,然后漂白染色后得到的(水泡之后的颜色特别不均匀,为了均匀好看一般先脱色再染成稍黄或稍红的颜色,但染色剂用量较少),不用酥油处理极大地节省了成本,但是产品不耐用,声音和气味都不如酥油处理过的好(尤其是使用多年之后),容易开裂,还有一个更关键的问题是这样的凤眼菩提子特别容易变色入手即变越变越脏,过很短的几个月时间就变成老色了但是这种色泽根本没有魅力行内人称之为速成老色,这肯定不是老货收购者和老货收藏者能接受的,自己看着也不好看。根本不像传统酥油处理过的凤眼那样,变色需要持之以恒但是一旦变色,魅力无穷啊。另外鉴别真正老菩提的其中一个条件就是看菩提是不是用酥油处理过,因为以前用的菩提都是用酥油处理过的。

三、老星月做旧与鉴别

低温油泡:即便有开片,而且带牛毛纹,这就是欺骗性很高的手法,包浆死寂,且薄如蝉翼,无上色的奶油白,颜色均匀得如同一个妈生出来的双胞胎,最严重的是:裂,这就是油大了的最直观结果。

高温油炸:这是比较流行且包教包会的传统做旧工艺,高温油炸,路边摊、手推车随处可见,车痕依稀可见。

刷漆星月:这个手法就太拙劣了,但是最赚钱的是它。

以下对于老星月的特征主要是针对藏区的。

1、星月的开片。真正的老星月开片自然,会连接成像闪电或者星河云图一样的形状,非常漂亮,而且每一颗都不一样。

2、老星月的包浆。包浆就是指时间长久之后包裹在菩提子表面的物质。(我能说是汗水加污垢的累积么)不论何种菩提,都会有。藏区的菩提在日常中会接触到酥油,有一股酥油味儿是正常的。但是真正的包浆并不是指油腻,而是指一层光滑的包裹膜,就算是擦去油腻依旧存在。

3、真正的老菩提没有所谓的精选,在藏区菩提子就是用来计数,以前的藏民并不计较所谓的精选,所以一串菩提上面大小不一,形状和大小也由于磨损的关系都有些许不同。大部分使用时间太久,都不会足数,我到藏区结缘的老菩提基本都不会满108,会用其他的珠子或者菩提补上,还见过扣子,小石子等等。

4、真正的老星月,一串的颜色有深有浅,不会是一模一样的颜色!

一、是实物作假,即在金刚籽上动手脚,包括:

1、做旧,拿油熬,拿油炸,等等,借助做旧工艺,可弄出很多黑且光亮的金刚。做完旧,上香灰,可以弄出所谓庙挂金刚。

2、上色,尼商人在卖出金刚的时候有时候就会上第一道色。国内商人紧步其后,可以通过各类上色手法上色。

3、蒸煮,蒸煮能较快清理,出所谓的“南瓜红”,这种红色和原籽的颜色很大不同,一般显得发死。因而清理的太干净的籽一定要当心,要问清楚。曾经在某一大型出售金刚的实体店中,看到全部的籽都蒸煮过了。不由的心惊。

4、上漆和其他化学试剂。使得金刚本身变得很好看。

5、上油。包括橄榄油核桃油BB油等。上油的好处,一是遮断齿,二是遮掉“水碱”,但往往会阴了底子。上不上油应该由买家决定。除了单子收藏用的那种极品单籽外,一般建议金刚不上油。很多口头承诺没有上油的奸商,实际都做了假。但刚入门的朋友不容易发现。(也有很多奸商打着上油防裂的幌子--上油确实可以适当防裂,但也没那么神)

二、是使用替代物。即用原本不是金刚的东西,冒充金刚出售。

典型的有:

1、二瓣、三瓣的造假。目前国内所见二瓣几乎无真,三瓣很多都是用长寿核桃代替,这个上当的人相当多。

2、用印度籽、印尼籽、国产籽冒充尼泊尔籽。尤其是在多瓣领域,假得简直是惨不忍睹。但很多人,包括去尼泊尔本地买和印度本地买的朋友,都上过这种当。价差甚至达到上百倍。

3、树脂塑料等物品。

小编推荐

金刚菩提子:金刚般若 正觉无相


《金刚经》全名《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佛教重要经典。“般若”意为智慧;佛家以金刚比喻智慧之锐利、顽强、坚固,能断一切苦厄烦恼。菩提,传到中国后,翻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所得到的大智慧。

一、起源与传说

金刚菩提子,真实的内涵是“湿婆神的眼泪”。“湿婆”是印度教中的一位神,他的原型是吠陀时代的风暴之神“鲁陀罗”。象征着仁慈、昌盛和吉祥,同时又象征着毁灭。佛教文献中称他有地、水、火、风、空、日、月、祭祀八种化身,拥有毁灭和再生的力量。而且在他的额头上还长有第三只眼睛,这只平时总是紧闭着的眼睛,一旦睁开就会喷发出毁灭世界的愤怒之火,摧毁他所看到的一切,就连神明也不能幸免。而金刚菩提子的传说就是来源于此,因此人们认为金刚菩提子也隐藏着巨大的能量,不同瓣数具备不同的能力。

菩提子:菩提佛珠做旧常见方法

二、日常养护方法

据《东洋见闻录》记载金刚菩提平时的养护方法:

1、首先用搓澡巾搓揉金刚菩提子的表面,其作用是清洁表面的污渍和腊层并抛光。

2、然后用柔软的棉布盘搓七天左右,这样做也是为了抛光。

3、在自然放置一个星期使菩提子自然干燥,同时表面与空气均匀接触,形成致密的氧化层。

4、之后可以开始用手盘了,要注意手必须是既干净又干燥的,盘得时候要注意孔口周围一定要盘到,一天盘大约30分钟即可,大约半个月后就能感觉到粘阻感,这是因为表面已经形成了一层包浆的缘故。

5、这时就可以放置一段时间(一周左右),让它进行自然干燥,也可以使包浆进一步硬化。

注意事项:如果金刚菩提子脏了,可以用微湿的棉布擦拭几遍干净,在阴凉处晾干,不可暴晒。然后放置一段时间后再盘玩。

三、传说中瓣数的含义

一瓣:给家庭增添财富,让你远离危险。

二瓣:保佑孩子平安健康,减轻你的压力。

三瓣:有益于教育,让思维清晰,带给你知识。

四瓣:保证你不受疾病的困扰,帮你避开天灾。

五瓣:保佑健康长寿,带来内心真正的宁静。

六瓣:对生意上有很重要的帮助,增加钱财。

七瓣:带给你成功,增加你的金钱和声望。

八瓣:控制你的脾气,给家庭平和气息。

九瓣:给你自信,促进财富和知识。

十瓣:带给你名声,得到社会的尊重。

十一瓣:解除痛苦和忧伤,给儿女们带来快乐。

十二瓣:减轻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压力和意外。

十三瓣:帮助减少罪恶,使你变得有力量。

十四瓣:帮助你实现心中的愿望,带来快乐。

十五瓣:代表长寿,提供内在的平静。

十六瓣:给与你成功,促进生意的发展。

十七瓣:免受鬼神骚扰。

十八瓣:为佩戴者提供有效的保护作用。

十九瓣:它是所有中最神奇有效的一个。

二十瓣:可以制造许多神奇特效。

二十一瓣:拥有改变世界的能量。

常见曼生壶铭文


《阳羡砂壶图考》辑录汇集了近30则曼生壶铭,本文辑录了一部分加以鉴赏。

一、石铫式“挑之制,抟之工;自我作,非周种。”

二、汲直式“苦而旨,直其体;公孙丞相甘如醴。”

三、却月式“月满则亏,置之座右,以为我规。”

四、横云式“此云之腴,餐之不 瞿,列仙之儒。”

五、百衲式“勿轻短褐,其中有物,倾之活活。”

六、合欢式“蠲忿去渴,眉寿无割。”

七、春胜式“宜春日,强饮吉。”

八、古春式“春何供,供茶事;谁云者,两丫髻 。”

九、饮虹式“光熊熊,气若虹;朝阊阖,乘清风。”

十、瓜形式“饮之吉,瓠瓜无匹。”

十一、葫芦式“作葫芦画,悦亲戚之情话。”

十二、天鸡式“天鸡鸣,宝露盈。”

十三、合斗式“北斗高,南斗下;银河泻,阑干挂。”

十四、圆珠式“如瓜镇心,以涤烦襟。”

十五、乳鼎式“乳泉霏雪,沁我吟颊。”

十六、镜瓦式“鉴取水,瓦承泽;泉源源,润无极。”

十七、棋奁式“帘深月回,敲棋斗茗,器无差等。”

十八、方壶式“内清明,外直方,吾与尔偕臧。”

十九、井栏式“栏井养不穷,是以知汲古之功。”

二十、钿盒式“钿合丁宁,改注茶经。”

二十一、覆斗式“一勺水,八斗才,引活活,词源来。”

这些由曼生及其幕僚精心构撰的壶铭,可谓字字玑珠,句句华美。曼生的题铭,影响了一代文人,其后如瞿子冶、邓奎、梅调鼎的壶铭中都可看到曼生壶铭的影子。我们敢说自曼生到目前为止,在壶铭方面,可能有一、二则题得精辟深刻,但在整体的数量和质量上,还没有人可以与曼生壶铭相比,达到或超越其高度的。

曼生壶是文人参与紫砂艺术、文人与艺人珠联壁合成功创作的一代典范。曼生壶的简洁明快的造型,深刻隽永的题铭乃至书法篆刻、在壶体上的布局章法都值得后人细细品位。使紫砂壶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令后人叹为观止。

宣德款的常见笔迹特征


字体写法不一,风格多变

宣德官窑楷书年款中,有一种风格尤其突出,其笔法工整、清秀、刚劲,自然大方,以前人们多认为这是仿晋唐小楷的笔法,近年有人提出宣德官窑年款的蓝本,出自当时功力深厚的大书法家沈度之手。沈度以长于“台阁体”书法而深受明成祖朱棣的赏识,名重一时。“台阁体”结构以方正为主,笔道粗细一致,各部停匀,属于楷体,适合皇家的欣赏口味和审美标准。书写一笔不苟,法度谨严,点画巧妙,转折分明,提按清楚,运笔便捷利落而沉实;线条轻重,粗细有变化,其收笔、落笔、撇捺、转折勾挑处,既有法度,又不刻意做作,字中牵丝搭笔,显得十分自然。可以肯定的是,当时景德镇御窑厂临摹当时官方常用“台阁体”书写宣德款绝非一人。因此造成宣德官窑瓷器上年款字体的写法不一。

以“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为例,常见“大”字的撇画,下分割第一笔横划,有右边长的,也有左边长的,也有左、右相等的,且这一横还有长短之分的。但,由横划左侧三分之一处分割为常见,并且上方出头适中,过长者为清代仿笔特征。

“明”字的日部常低与月部,日与月的最下一横笔,其左右高低、倚斜之势基本保持一致,在一个基准线,而月部却绝无长勾现象。

“宣”字第一笔向右点,往往与第三笔横勾连接。第三笔横勾左高右低,带动整体横划有倚斜之势。

篆书“德”字心上有一横,而楷书“德”字心上无一横。“德”字双人旁与左边有支离不合之貌,“德”字“心”中三点在一个基本平直面上,最后一点无拖拉。

“年”字虽然有五种不同的写法,但第四笔用向右平斜点代替短竖,少有右短竖为常见特征。本朝款不见第四笔左斜是宣德款的重要特征。第五笔左高右低,倚斜之势能收得住,笔不下塌。最后一笔直画下端常见顿笔收尾色浓,极少见尖锐之锋。

“制”字下“衣”一点或有或无,有“衣”款将点和第三笔的撇一笔连成。“衣”字提笔和撇笔书写无连接,“衣”字提笔与捺笔分笔书写常不在一个对应线上。

防止缩釉的方法


釉层卷曲、结块、脱离坯体的现象一般称为缩釉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釉料中的灰尘和釉料本身的收缩。有些釉,特别是那些含氧化锡的釉,如果釉施得过稠,或施在一个脏的表面上,将会缩起,变成较大的结块。补救的办法的用湿海绵擦掉坯面上的灰尘。建立除尘间,避免灰尘落坯。若施釉需要适当增厚,可在釉料中添入少量(3%)的膨润土。釉下彩绘易产生缩釉缺陷,因为釉下彩绘的彩料类似于釉下留存了尘灰。针对这种情况,可在釉下粉料中混入少量的釉浆,或者少量的阿拉伯树胶。

第二个主要原因是釉料中塑性成分含量太多了,以至在干燥期间,釉层收缩过于严重,产生微细裂纹,使釉面开裂。在烧成过程中,易形成釉堆,结成块状,而不能均匀地熔融覆盖坯体。这种缺陷经常出在素烧过的坯件上。因此,这类釉一般适宜在未素拍打的生坯上。为了适应在素烧坯件上使用,可在釉料中适当地加入一些如煅烧过的粘土和瓷土以及方解石等非塑性原料量。加入的非塑性原料量等于减去了一定的塑性原料量。此外,用手指轻轻地摩擦干燥的釉面,使釉面变得光滑,也有助于消除一些釉面裂纹。在釉面干燥尚未达到要求时,加热过快也易产生堆釉的缺陷。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