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的发展历程

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断定中国原始陶器开始于距今七千年左右是不成问题的。最早的彩陶发源地在黄河流域,龙其以陕西的泾河、渭河以及甘肃东部比较集中。甘肃东部大地湾一期文化,不仅在器形上比较规整,而且绘有简单的纹饰,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彩陶文化之一。这一时期已出现陶轮技术,制陶术已成为一种专门技术。半坡文化的彩陶在略晚于大地湾一期文化,其纹饰也略为复杂,以几何纹样为主。在陕西、河南、山西三省交界地区为中心的庙底沟文化,彩陶花纹则更加富于变化,以弧线和动感强烈的斜线体现变形的动物形象。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鱼、鸟、猪以及人类自身都被作为装饰纹样。这些纹饰的描绘手法都很生动,布局合理,是原始绘画的佳作,也是研究中国绘画史的可靠形象资料。

距今约四千年左右的马家窑文化,是由半坡文化派生发展的古羌集团的一个分支。与之相关的另外两个支系是半山文化和马厂文化,是龙山文化之后的又一个辉煌时期。马家窑文化类型的陶瓷,表面都经过打磨外理,器表光滑匀称,以黑色单彩加以装饰。装饰图案以满见长,在钵、盘、碗一类的敞口器物内侧,也都绘有图案。

上古之民,穴居野处,生活中的工作中心都围绕着渔猎饮食,所以最初迫切的发明需要都釜瓮之类。陶瓷上出现装饰,说明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大有进步,解决果腹问题以外,尚有余力,于是人们开始在满足最低需求之外,追求美的表现。

河西走廊一带的马厂类型彩陶,器形一般较小,有的器皿上留有穿系小孔,便于携带反映出这一地区半农半牧的经济状况。而在半山彩陶瓷上则出现了播撒种子的人形图案,说明农业的发展和人们创造力的进步。

延伸阅读

红釉瓷器的发展历程


窑变红釉是清雍正时期模仿宋钧窑玫瑰紫彩釉斑繁衍出的新品种。瓷器在窑内烧成时由于窑中含有多种成色元素,经氧化或还原作用,釉面呈现出各种金属氧化物的呈色。然而窑变主要是氧化铜的呈色,出窑后釉面色彩斑斓,呈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效果本出自偶然,由于呈色特别,又不知其原理,只知经窑中焙烧变化而得,因此自古称之为“窑变”。清代以前景德镇所见到的窑变红釉瓷都为偶然出现的,偶尔烧制出的窑变红釉也未成为一个固定品种流传下来,这与当时人们认为窑变红釉瓷是“怪胎”,出现窑变即预示不祥多将其捣毁有关。明郭子章《豫章大事记》中就有记载:“瓷器以宣窑为佳,中有窑变者极奇,非人为所致,人多毁藏不传。”然而,到了清代窑变红釉瓷已经成为一种特色品种而专门生产。尤其是景德镇的窑变红釉,从一开始的只任其器物在窑中烧制,釉面自然流淌变幻,根本不知出窑后的呈色效果,到虽然任其釉面流动变化但已经能够人为地配制釉料,控制火候,可以说基本上掌握了窑变的规律。《景德镇陶录》所载:“窑变之器有三,二为天工,一为人巧。其由天工者,火性幻化,天然而成,其中人巧者,则工故以釉作幻色物态,直名之曰窑变,殊数见不鲜耳。”因此,鉴别窑变红釉瓷器并不是无规律可循,根据器物的各方面特征,加之时代背景为依据,我们可将清代窑变红釉瓷的演变规律大致归纳成三个阶段:

清雍正窑变仿钧螭耳盘口瓶

(一)雍正时期字串7

处于盛世时期的清代瓷器手工业,也是随着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况且,雍正皇帝特别喜爱仿钧瓷,随着社会的稳定繁荣和皇帝的重视,都促成了窑变红釉瓷器的创烧与后来的发展。德-化-陶-瓷-总-站

这一阶段窑变红釉瓷器的胎骨由于瓷土淘选得细致,呈现出极为坚密、精细的特点,胎色洁白。大型器物的胎骨也较薄,不显厚重感。http://

瓷釉上,雍正时一般为蓝色大于红色的面积,蓝色的部分有的呈大块的火焰状,谓之“火焰青”,红色的部分谓之“火焰红”。蓝色部分有的呈丝絮状不规则地分布于器表,亦有少数器物通体呈红色,其间分布有零星的蓝紫色斑点或条纹。此时的窑变红釉模仿钧窑还未达到理想的效果。器物口沿处多为酱黄色或月白色,少数器物口沿为白中夹杂有浅蓝色的条纹。器物口沿内壁处多为蓝与月白相间或酱黄色釉。在有附加堆纹的器物表面突起部分多呈褐色或白中闪黄色。官窑器底施以芝麻酱色釉,颜色或深或浅,有的施釉不均底部多处露胎。民窑器底多施以黄褐色釉。字串7

雍正时期的窑变红釉器物施釉较厚,釉面多丰莹润泽,有较强的玻璃质感,光亮夺目。亦有少数器物光泽感较弱,显得比较凝重、浑散。釉面上偶见有细碎的开片纹理。器物底足处一般都经过磨平加工,胎釉交界处极为规整,没有垂釉现象。圈足露胎处多为浑圆的“泥鳅背”状。民窑器底部有明显的旋痕。

雍正时窑变红釉瓷的款识多在器底阴刻“雍正年制”四字两行篆书款或“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民窑均无款识。

简述黄釉瓷的发展历程


黄釉瓷产生于何时不可确考,唐代之前已有黄釉瓷的烧造。及至唐代,寿州窑黄釉瓷独步一时,四川的邛崃窑、河南的巩县窑、陕西的黄堡窑也多有烧制。明代以前的黄釉多数为黄褐色或深黄色,不是真正的黄色。明代弘治年间,黄釉瓷的发展臻于极盛。清代的黄釉瓷在延续明代传统的基础上,为黄釉瓷增添了几许创新色彩,黄釉瓷的发展遂迎来了新的高峰。 唐代以前的黄釉瓷唐代以前,黄釉瓷已经出现。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收藏着一件北齐时期的黄釉乐舞图瓷扁壶。可见,黄釉瓷的出现年代是相对较早的。

黄釉乐舞图瓷扁壶 北齐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此壶施黄褐色釉,釉色不均,底无釉。两肩左右各有一系。壶腹两面刻有相同的由5人组成的乐舞场面。5人均高鼻深目,身穿窄袖长衫,足穿靴,应属西域民族。中央一人为舞者,在莲花座上起舞,右臂横举,左臂反手叉腰,转头回顾,右腿屈提,左脚踏地,舞姿有力。左边二乐人吹笛、击掌,右边二乐人弹五弦琵琶、击钹。一般认为,该扁壶上的乐舞是后来盛行于唐代的胡腾舞,原为中亚塔什干地区的民间舞蹈。

唐代:初创期的质朴 我国的瓷器发展,可以上溯到商周时期的原始瓷生产,原始瓷的青黄釉色也预示着瓷器发展的方向。及至汉代,釉色纯正的青釉瓷器已能够成功烧造。青釉瓷,成为我国最早的颜色釉瓷器。北齐之时,出现了最早的白釉瓷。唐代之时,无论是青釉瓷,还是白釉瓷,都迎来了各自发展的新高峰。南有“类冰”、“类玉”的越窑,北有“类银”、“类雪”的邢窑。当此时,在“南青北白”的格局下,其他瓷窑若想独立发展,必得于“南青北白”之外开出新的路向。而寿州窑的选择,则是在青瓷与白瓷之外,烧造独树一帜的黄釉瓷。当此时,四川的邛崃窑、河南的巩县窑、陕西的黄堡窑也多有烧制。

寿州窑黄釉注子 唐代 现藏于安徽省博物馆

寿州窑黄釉注子,1959年出土于安徽泗县。注子是唐代较为流行的酒具。除造型工整,制作精美外,其最具特色是纯正腊黄的釉色,且釉面光滑匀净。这是缘于在施釉前先上了一层化妆土,又称“瓷衣”,它掩盖了胎骨的粗糙,起到了美化瓷器釉面的作用,因此寿州窑的黄釉产品在唐代的瓷器中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邛崃窑黄釉茶铫 唐代 现藏于中国茶叶博物馆

茶铫为煮茶器。这件邛崃窑黄釉茶铫,口沿有唇,深弧腹,平底。器腹中间有一竹节形横把,与之成90度的一侧有匜形流。砖红色胎,带有强烈的四川邛崃窑瓷器的地方特色。器腹只施半釉,器内也不施釉,系实用器。

巩县窑黄釉风炉及茶釜 唐代 现藏于中国茶叶博物馆

风炉呈筒状,上侈下小,炉门口以下部分出沿,下承圈足。炉上半部有镂雕三珠形,下腹部开炉门,炉门为壸门式。茶釜折沿,浅弧腹,口部有两环形耳。风炉外施黄釉,里面不施釉。茶釜内部施黄釉,外部涩胎不施釉。

宋辽金元时期:延续唐代的辉煌 宋辽金元时期的黄釉瓷,延续着唐代的辉煌。辽代的黄釉瓷器更是带有浓重的少数民族文化特点。

黄釉执壶 辽代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黄釉执壶,直口,细长颈,丰肩,长圆腹,圈足。一侧为八棱形壶流,流细长弯曲,根部饰一皮扣状装饰,另一侧为带状长柄,连于颈肩。自壶口至近足处,通体饰弦纹6组。器身施黄釉,釉面光亮莹润。执壶为辽代瓷器中的常见器形,而此壶造型独特,其细长颈、壶流及壶柄的式样独具风格,在辽代瓷器中亦不多见。

明代:“娇黄”初现 明代以前的黄釉多数为黄褐色或深黄色,不是真正的黄色。自明代起,真正意义上的黄釉瓷开始烧造。同样自明代起,黄色被视为皇家的象征,仅限于御用。明代弘治年间所产黄釉瓷,被视为黄釉瓷器的典范,其釉面光洁,釉色娇嫩,是黄釉瓷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

黄釉金彩牺耳罐 明弘治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黄釉金彩牺耳罐,广口,短颈,溜肩,腹部上丰下敛,平底,肩两侧置对称牛头形耳。罐内施白釉,外施黄釉。外壁自上而下饰金彩弦纹9道。底素胎无釉。无款识。

黄釉描金双耳罐 明弘治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黄釉描金双耳罐,直口,溜肩,肩以下渐敛,平底,口、肩之间置对称曲带形双耳,口、底大小相若。罐内施白釉,外施黄釉。罐身上下共有描金弦纹7道,双耳上各有青花线2条,下腹部相对的两面以金彩绘二牛。底素胎无釉。

清代:蕴蓄新变 明晚期时,黄釉瓷曾一度停烧,直到清顺治时期才又恢复了烧制。清宫的黄釉瓷器多在重大仪式中使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黄秞瓷在仿制明代黄釉瓷的同时,蕴蓄着诸多新变,综合运用暗刻、划、印、雕等装饰工艺,并将釉上彩绘也运用到黄釉瓷的烧制中来,从而形成黄釉瓷发展的又一高峰。

雍正款黄釉盅 清雍正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雍正款黄釉盅,敞口,直斜壁,圈足。盅内施白釉,外施黄釉,釉色纯正,釉面光亮莹润。足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清雍正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

黄地蓝寿字纹碗 清同治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黄地蓝寿字纹碗,敞口,弧壁,深腹,圈足。里施白釉,外施黄釉为地,上饰蓝彩篆书寿字纹。足内施白釉书红彩“同治年制”四字楷书款。碗造型敦厚稳重,黄釉呈娇嫩的明黄色,釉面莹润。“寿”字纹装饰,每周排列20字,上下由疏至密。该碗是同治时期御窑厂为慈禧太后祝寿所订烧的瓷器之一。

黄地红蝠金团寿字纹盖碗 清同治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黄地红蝠金团寿字纹盖碗,敞口,深弧壁,圈足,盖拱形带环行抓钮。里施白釉,外施黄釉为地,上饰金彩“寿”团字纹,盖面和腹壁各书两周、3周,每周8字。字间以红彩蝙蝠纹和蓝彩“卍”字纹相隔。抓钮及足内施白釉,书红彩“同治年制”4字楷书款。盖碗造型规整,黄釉呈娇嫩的明黄色,釉面莹润亮泽。团“寿”字纹装饰排列疏密有致,是同治时期御窑厂为慈禧太后祝寿所订烧的瓷器之一。

纵观紫砂茶具发展历程及演变


宜兴紫砂始于北宋,盛于明清,名家辈出,代有精品。历代紫砂壶是反映时代风尚的产物,而某个时代的品味,也规范其紫砂壶的造型及纹饰。纵观其历史发展及演变,一般都表现为粗趋精、由大趋小、由简趋繁,复又返朴归真从简行事的过程,即经历古朴、华丽、淡雅三个阶段。

(一)紫砂壶如按造型形式分类,可分为几何形体造型、自然形体造型、筋纹器造型及水平壶和茶器造型四类。同历史时期中,几类造型的壶均有制造,但每个时期生产的主流却有所偏重于不同造型、艺术风格及发展趋势。

(二)紫砂壶陶刻装饰艺术,是由制壶艺人署名刻款及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装饰形式,最早见于元代铭壶“且契茶、清隐”五字草书。至明代,供春、时大彬等名家所制紫砂壶都铭刻着作者的姓名和制作年代,一般都刻于壶的底部或壶盖子口或壶把下等不显眼处。如供春制树瘿壶把下刻有铁线小篆“供春”二字;时大彬制凤首印包壶壶底镌“万厉丙申时大彬制”二行楷书。后来,由于茶事业兴盛和紫砂壶的社会影响,追求书法艺术和铭刻趣味,不仅是制壶人自己落款题词刻于壶上,而且还吸引了社会上不少精于品赏的书画家、金石家及文人墨客,他们也纷纷介入紫砂,出样订制的挥毫饰壶。同时,刻画装饰的部位也都移至壶的肩、腹、盖面告示显眼处了。紫砂茗壶一般不上油,以其本色特性称著。清乾隆至嘉庆年间,一度在紫砂壶上施炉均釉、用珐琅、粉彩绘图案和在壶表包锡、镶玉、描金的装饰,或进行抛光及金银丝镶嵌等装饰工艺,也可使产品别开生面,流光溢彩,另创一种艺术风格。现代讲究紫砂本色,故很少采用此种工艺。此外,还有用本色泥在紫褐色壶上绘画的泥绘工艺。以后,经过历代艺人的调墨、沉香、水碧、冷金、闪色等,此外还有葡萄紫、榴皮、梨皮、豆青、桔柚黄、新桐绿、琅干翠等名称。其中最好的是紫色,如果紫色的壶再入窑烧炼,即成青黑色,俗称“乌灰”,古雅可爱。这些多种多样的颜色,有的是泥料的天然本色,有的是艺人们利用不同的泥料调制配合,并在烧炼中发生的种种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形成的,即前人所谓“种种变异,妙出心裁”。

(三)当代紫砂茗壶的特怔是:充分利用紫砂泥可塑性强的优势,把壶艺师们丰富的艺术想象立体化。作为茶具紫砂壶,它厚薄有度,端握顺手,注茗流畅,用来得心应手。作为壶艺,它集造型艺术与装饰艺术于一体,圆器骨肉亭匀,珠圆玉润;方器线面挺括,轮廓分明,筋纹器节奏有序,纹理精巧;塑器肖形状物,理趣兼备,体现了高度的美学法则。特别是在装饰上展现出多体书法的诗词歌赋、花鸟山水及图案人物等等,使文学、书法、绘画、篆刻与壶艺融为一体,更增添了迹外传神的韵味,使人饮茶之余,油然产生陶情冶性的美感。当代紫砂茗壶的制作技术及装饰艺术,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又有了空前的发展。紫砂泥色彩的调配更加运用自如;纹饰采用了浅浮雕、印花、贴花、书画镌刻及金银丝镶嵌等新工艺;造型也更加新颖别致。

宋代中国陶瓷发展的辉煌


宋代是中国陶瓷发展的辉煌时期,不管是在种类、样式还是烧造工艺等方面,均位于巅峰地位,也是扬州陶瓷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

宋代是中国的瓷器艺术臻于成熟的时代。宋瓷在中国陶瓷工艺史上,以单色釉的高度发展著称,其色调之优雅,无与伦比。当时出现了许多举世闻名的名窑和名瓷,被西方学者誉为“中国绘画和陶瓷的伟大时期”。难怪当代陶瓷收藏高手对手中的每一款宋代瓷器都会爱不释手:钧瓷的海棠红、玫瑰紫,好似晚霞般光辉灿烂,其“窑变色釉”釉色变化如行云流水。汝窑造型最丰富,来源于生活,如宫中陈设瓷,瓷釉显得晶莹柔润,犹如一盅凝脂。翠绿晶润的“梅子青”是宋代龙泉窑中上好的青瓷。被美术家誉为“缺陷美”和“瑕疵美”的宋代辞瓷(又名冰裂、断纹)令人玩味无穷,其“油滴”、“兔毫”、“玳瑁”等结晶釉正是宋人的创举。宋代定窑的印花、耀窑的刻花是瓷器装饰手法的新贡献。

宋代是中国陶瓷生产和外销的高峰时期,也是扬州陶瓷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唐末到宋初,接踵而至的三场战争,扬州承受了巨大的牺牲,此后还有战争的浩劫。尽管如此,扬州由于政治、经济、交通的优势,还一直保持着相当的繁荣,作为传统的陶瓷市场和外销口岸,并没有因为南方福州、泉州、杭州等港市的崛起而衰弱,这从城市遗址出土的大量陶瓷标本得到了证明。

品类和数量的丰富程度空前

这一时期南北方各窑之间风格迥异,一些以州命名的瓷窑体系特点明显,令后人一目了然。

根据考古资料分析,这一阶段的陶瓷器有着更广泛的地域特征。其品类和数量的丰富程度也是空前的。主要商品来源是南方地区江西景德镇窑、南丰窑、吉州窑、赣州窑,浙江龙泉窑,安徽萧窑,福建建阳窑、同安窑,北方地区则有陕西耀州窑,河南临汝窑、钧窑、当阳峪窑,河北定窑、磁州窑,山东淄博磁村窑等。还有一些像山西介休窑、霍窑,广东西村窑、海康窑,福建泉州及其沿海地区的窑口,也都有产品在这里销售,其中不少是当时生产外销瓷的主要窑口。

景德镇窑是市场上的第一销售大户。扬州出土品包括了它不同时期几乎所有常见品种。据1992年汶河北路拓宽工程考古资料统计,仅在350平方米的范围内,就出土景德镇窑系的各类瓷片23079片,其中有完整器61件,大部分为景德镇当地的产品。从市场反映的情况看,北宋时期景德镇生产的主要品种是青白瓷,常见的器类为各式的碗、盘、盒、注壶、瓶等。青白釉香熏和刻花石榴瓶,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器物。

由于宋代斗茶风气盛行,南北各地都在大量生产黑釉茶盏,景德镇窑也不例外。扬州出土的一种黑釉器身、白釉边沿的茶盏就是景德镇的产品。南宋青白瓷鱼藻纹印花盘、仿定窑印花碗、刻花三足炉和元代生产的“枢府”型卵白釉器物都是这一阶段后期景德镇的特色产品。

龙泉窑是这个时期崛起并产生广泛影响的窑口。在扬州,龙泉窑产品的输入输出主要集中在南宋和元代。除常见的青瓷品种,梅子青、粉青和仿官窑的优质品也不在少数。双鱼纹折沿盘、菱口盘、琮式瓶、青釉罐、荷叶盖罐、蔗段洗、高足碗、鬲式炉、环耳瓶等与韩国新安海底沉船上发现的外销龙泉瓷器完全相同。

吉州窑是南方地区另一个高产量、多品种、装饰手法丰富、具有代表性的瓷窑。它在此期间运抵扬州的大宗产品是茶盏,有运用结晶釉形成窑变的鹧鸪斑、兔毫盏、玳瑁碗,也有剪纸漏花、彩

绘等其他工艺。此外,吉州窑还生产类似磁州窑的白地釉下绘黑彩和仿定产品,褐彩莲花纹小瓶、开光罐、玉壶春瓶、仿定窑白瓷印花盘等都是典型器物。

定窑在晚唐时期就在扬州崭露头角,北宋和金代进入了生产的极盛时期。扬州出土宋金时期的定窑器资料比较丰富,既有划花、刻花、印花和素面的白瓷器,也有黑釉(黑定)、酱釉(紫定)产品,印花鸳鸯戏荷纹盘、柳斗纹穿带扁壶都是北宋晚期的传世精品。白釉褐彩刻花六角枕的制作时代可早到北宋中期;而白釉印花小碗的产地是属于定窑系的山西霍窑。

充满民间气息的磁州窑创烧于北宋中期,它风格独特的釉下黑、褐彩绘的装饰方法,影响了北方广大地区。此外,宋代磁州窑还生产像绿釉枕这样的低温三彩或单彩陶器。宋金分治以后,处在南北边缘地区的扬州,由于交通、贸易的关系,白地彩绘的磁州窑系商品开始批量出现。用红绿彩在碗、盘内题写诗句或描绘花卉,具有明显时代特色的产品,或来自山西长治八义窑,或来自河南禹县扒村窑、新安城关窑和山东淄博的磁村窑。

继越窑之后,耀州窑在北方地区形成了一个有别于越窑的青瓷系统,耀州窑系的产品在扬州北宋中晚期城市遗址和墓葬中均有出土,其中也有部分属于这个窑系的临汝窑产品,器类比较单调,以刻划花、印花或素面的薄胎斗笠盏为主,少数碗、罐的外壁有深刻花装饰。刻划花纹碗就是这一时期耀州窑的典型产品。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钧窑,在扬州见到的最早实物是北宋晚期或金代产品,数量不多。有天青釉海棠红斑折沿盘、罐和小碗。

“高丽青瓷”见证当时有大量侨民寄居扬州

宋元时期,仍有许多外国侨民寄居在扬州从事商业或宗教活动,主要是阿拉伯人、新罗人和欧洲人。其中的一些人客死异乡,长眠于此,留下了一批重要物证。新罗人在临近出海口的楚州有聚居的“新罗坊”,扬州也是他们侨居和活动的主要城市。1983年以来,先后在扬州城郊发现了一批“高丽青瓷”。这种先在胚胎上镂刻纹饰,再在缝隙中充填矿物颜料,最后上釉焙烧的瓷器,在当时曾受到中国人的青睐。扬州出土的“高丽青瓷”有杯、碗、瓶等,不仅地下有出土,还有像青釉嵌云鹤纹胆瓶这样的传世品。

金属加工史话之陶瓷刀的应用与发展历程


陶瓷刀

陶瓷刀具有许多独特优点,如高耐热性、很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能、良好的高温力学性能等,可以加工传统刀具很难加工甚至不能加工的超硬材料。有专家预测,陶瓷刀将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刀具材料之一。

20世纪初,国外就开始尝试将陶瓷材料试作切削刀具使用,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陶瓷刀具材料才开始得到较大发展。前苏联是使用陶瓷刀具最早的国家之一,1947年就有数种陶瓷刀应用于工业中。

我国1953年研制出第一代Al2O3陶瓷刀,由于强度和韧性低,未能推广使用。20世纪60年代后研制成功数种陶瓷刀片,经工厂使用取得较好效果,至70年代末才开始系统研究开发和规模生产。

表演

1956年4月,全国机械先进生产者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期间,前苏联代表团进行了表演,其中高速切削能手沃兰佐夫就使用苏联制造的陶瓷刀进行了高速切削表演,这让我国与会的金属切削能手们大开眼界。本刊记者现场观看了沃兰佐夫的陶瓷刀高速切削表演,除了以画刊做了图文报道(见图1)外,还撰文作了较为详细的技术报道。

出席全国机械工业先进生产者会议的代表们,围绕着一台1A62车床,苏联代表团团员沃兰佐夫作了卓越的高速强力切削表演。沃兰佐夫是苏联最高苏维埃的代表,是苏联最优秀的先进车工之一。

沃兰佐夫用自己的快速卡头迅速地装卡好带黑皮的锻件毛坯,熟练地调整机床。开车了,转速最高达到1200r/min。工件飞快地旋转起来,车刀迅速地移动。随着车刀的移动,毛坯上出现了一圈圈闪着金属光辉的表面。切屑一大片一大片地流下来,变成深蓝色和金黄色。立刻,车刀就走到头了,他熟练、迅速地退回车刀,用油石研了一下刀刃,又继续车几刀,工件就加工好了。(本刊记者:《快速装卡高速切削--记沃兰佐夫的卓越表演》,《机械工人》1956年第5期)

(《机械工人》1956年第5期封二画刊)

专题

1958年,一机部新技术宣传推广所等单位在哈尔滨曾组织全国20多个厂学习和使用陶瓷刀。《机械工人》冷加工1959年第3期对陶瓷刀作了专题介绍和推广,专辑开篇语中写道:“早在1932年,苏联首次应用陶瓷刀切削瓷质半成品、塑料和有色金属制品。最近几年来,苏联大力研究并创造了多种新型的陶瓷材料,为扩大陶瓷刀的应用范围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用作切削刀具的陶瓷同一般陶瓷不同,但它们同属非金属材料,用它来切削金属是刀具史上的一次重大革新,具有深远的意义。1953年,我国积极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在应用陶瓷刀上取得了一定成就,积累了一些经验。目前,南京电磁厂和上海大中电瓷厂已正式生产,并能适量供应。”

为了便于读者们学习和掌握这项新技术,编辑部根据有关资料编写了一篇长达12页的文章,分为“陶瓷刀的性能”、“陶瓷刀几何角度的选择”、“切削用量的选择”、“陶瓷刀的结构”、“陶瓷刀的刃磨和研磨”、“陶瓷刀使用注意事项”等版块。

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陶瓷刀具材料的研制取得了不少进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艾兴是我国著名的切削加工和刀具材料专家,他首创融合切削学与陶瓷学于一体的陶瓷刀具研究和设计的理论新体系,他领导的刀具材料研究组是我国较早进行陶瓷刀具研制的研究团队。80年代初,艾兴率领小组经过几年的努力,研究成功了组合陶瓷SC-4和金属陶瓷LT-55两种陶瓷刀具新材料。(艾兴等:《组合陶瓷刀具材料》,《机械工人》冷加工1984年第3期,见图2)

(《机械工人》冷加工1984年第3期)

清华大学研制成功复合氮化硅(Si3N4)陶瓷刀具,具有良好的切削性能,是一种新型优良复合陶瓷刀具。(罗振璧等:《复合氮化硅陶瓷刀具》,《机械工人》冷加工1983年第9期)

中南矿业学院研制成功AG2刀片是通用性较大的陶瓷刀片,由冷水江市陶瓷工具厂生产,研究人员撰文介绍AG2复合陶瓷刀片与硬质合金刀片切削淬火钢、高强度钢的比较。(黄汉泉等:《陶瓷刀具的应用及效果》,《机械工人》冷加工1985年第9期)

近二三十年来,陶瓷刀的发展很快,本刊一直关注并及时报道该领域的最新进展。(如成都工具研究所:《陶瓷刀具的发展》,1984年第7期;株洲硬质合金厂田润科:《陶瓷刀具材料发展与应用》,1993年第10、11期;清华大学齐龙浩:《陶瓷刀具的进展与应用》,1995年第7、8期;山东大学刘战强:《陶瓷刀具材料的新进展与应用》,2006年第10期)

应用

除关注研究进展外,本刊特别注重报道推广各地厂矿应用陶瓷刀具的生产实践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机械工人》冷加工1994年专门设置了“陶瓷工具应用专栏”(由长沙工程陶瓷公司协办),1994年全年连载刊登了多篇陶瓷工具应用的文章,包括首钢特殊钢公司的《可转位陶瓷圆弧刃端铣刀》(第2期),邢台冶金机械轧辊股份有限公司的《晶须增韧陶瓷刀车削轧辊》(第3期),太原重型机器厂的《陶瓷刀具在淬火表面高速精铣上的应用》(第4、5期),大连组合机床研究所的《陶瓷刀具在加工中心及组合机床上的应用》(第8期)等。

目标

在世纪之交的2000年,艾兴院士撰文回顾了国外陶瓷刀具材料的发展概况、我国陶瓷刀具发展历程,并呼吁建立陶瓷刀具研究新体系,加速开发新型陶瓷刀具,他指出:

切削加工是现代制造技术的最重要的基础技术,而现代陶瓷刀具则是先进制造技术的强有力的武器。生产实践已经证明,推广应用现代陶瓷刀具,将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陶瓷刀具面临很大的挑战,主要是成本高,使用条件也苛刻,性能分散性较大,可靠性差,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还很不够,所以在量大面广的工件材料加工中,除高速切削范围外,显示不出陶瓷刀具的优越性。

我国要加速推广使用陶瓷刀具,目前的主要目标是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增加品种,迎接面临的挑战。(艾兴:《陶瓷工具的发展及应用》,《机械工人》冷加工2000年第9期)

陶瓷文化:“国营紫砂”的发展历程——集体智慧(1976-1986年)


七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中期这十年左右的时间可以说是宜兴紫砂工艺厂沿着正确的发展方向,发展得最快速、最平稳的时期。这些特征反应在紫砂工艺厂的商品上,则是丰富的泥料、生产的标准、器型的多样、精致的工艺、统一的窑烧、严格的质检。高质量的工业化产品得益于以下四个主要因素:首先是国家宏观政策的大变革: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1977年1月邓小平再次复出、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都是国家开始拨乱反正、结束文化大革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等一系列重要历史事件,都为工业生产的恢复、提高、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政治条件。在那个夺回文革损失,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奋斗的时代,每个人心中都憋足了一股热情和劲头,等待着新的时代为他们提供的重塑人生价值的舞台。李光曦演唱的祝酒歌恰恰是个那个时代人们心声的真实吐露,那个时代的年轻人是充满着理想抱负的一代人,是肩负着改变个人命运、祖国面貌与民族未来的一代人,整个国家是个充满希望的田野。紫砂工艺厂和全国其他行业一样,上上下下团结起来,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生产建设中去,那么在这个时代制作出那么优良的紫砂产品也就不足为奇了。

七十年代后期清水泥线圆茶壶

七十年代后期紫泥蕉叶茶壶

七十年代后期紫泥仿青铜器茶壶

七十年代后期清水泥柏报春茶壶

八十年代初期段泥侧把茶壶

八十年代初期紫泥笠帽茶壶

其次是紫砂工艺厂从建立重油隧道窑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业化改造,也为这个时期的大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原料基础。紫砂工艺厂的原料总厂利用现代技术挖掘到更多、更丰富的紫砂原矿,这个时期基本上已经奠定了紫砂工艺厂后来使用的全部原矿泥料,即包括原矿的清水泥、紫泥、段泥、本山绿泥,也包括添加铁红粉的红泥、添加氧化锰的黑泥、添加氧化钴的墨绿泥,还包括最优质的底槽清紫泥、带有显著黑颗粒和黄颗粒的优质紫泥、各类拼紫泥料以及革新工艺所产生的泥浆原料,再现了紫砂历史上五色土的美名,可谓色彩纷呈。

七十年代后期清水泥石钟茶壶

七十年代后期紫泥竹节盖碗茶壶

八十年代初期段泥瓦当茶壶

七十年代后期本山绿泥葫芦茶壶

七十年代后期墨绿泥柿园茶壶

七十年代后期红泥平盖圆壶

八十年代初期黑泥顶珠茶壶

七十年代后期黑星土秦权茶壶

雷蒙粉碎机和真空炼泥机将过去人工炼泥的数量提高到了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量级。这就为迅速扩大的出口生产所需要的大量原材料的提供了前提条件。在与制壶名手讨论一厂泥料时,他们都认为一厂的炼泥技术可谓是整个紫砂历史上的一个大创新,不但泥料的数量大幅增加,而且作为工业化生产的泥料,保证质量的同时也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性,这一点从一厂茶壶泡养后的变化速度可以得到有力的印证。

七十年代后期红泥六方梨式茶壶

八十年代初期紫泥铺砂梨式茶壶

再次,便是加快出口市场的开拓。众所周知七八十年代国内的生活水平还很低,广大民众还不可能成为代表着闲情逸致生活方式的紫砂茶具的消费主体,所以在那个时代,紫砂茶壶要想有大的发展,就必须坚持走出去的经营方式。从尼克松总统和周恩来总理跨越太平洋的握手那一刻起,中国重新被西方发达国家所接纳,为以后改革开放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政治环境、资金来源、技术革命和广大市场。同样,国家的开放也为紫砂行业大发展带来新契机,这个新契机便是由当代紫砂行业的普罗米修斯香港太平绅士、著名的爱国企业家罗桂祥先生吹响的集结号。1979年12月罗桂祥及其随行人员首次来到宜兴丁蜀镇。他们先后参观了宜兴紫砂工艺厂和其他一些陶瓷厂,考察了宜兴陶瓷博物馆、羊角山古紫砂龙窑遗址和原料总厂黄龙山四号紫砂矿井。在紫砂工艺厂观摩了紫砂壶的制作、泥料练制和窑炉装烧的全过程。临行前,罗桂祥先生约见了厂内制壶的优秀职工,在厂部接待室,他向这些当时的能工巧匠展示了自己收藏的明清时期的老紫砂茶壶照片,希望他们能够将这些古代经典的茶壶复制出来。1980年代初期以前,宜兴没有个体的工艺师,宜兴紫砂工艺厂是唯一的一家生产紫砂茶壶的国营企业。所生产的茶壶底款均为中国宜兴印章。每件茶壶的售价仅三五元人民币。罗先生要求他定制的紫砂茶壶,需要按照古代紫砂茶壶的制式,钤印上作者姓名的章款和制作的纪年,这在仍然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紫砂厂来说是个挑战,在向上级主管单位反复请示与汇报以后,才小心翼翼地与罗桂祥签订了一份五万多人民币的生产销售合同。这就是后来一厂商品壶中的佼佼者82小品的由来。也正是这个时候,紫砂工艺厂生产的产品一改文革时期为工农兵服务的大容量器型,开始了全面小型化的过程。更实用、更适于品茶、更符合文人雅士审美情趣的的小容量茶壶成为主力产品。1981年,第一批由宜兴紫砂工艺厂优秀职工制作的紫砂茶壶被运到香港。罗桂祥先生将这批一厂职工制作的紫砂壶与自己毕生集藏的明清紫砂藏品一起捐赠给了香港市政局。1984年香港茶具文物馆建成,宜兴紫砂器展览首次对外开放,吸引了大批中外参观者。与此同时,罗桂祥先生还编著了第一部关于宜兴紫砂的英文著作《宜兴紫砂器》(TheStonewaresofYixing),全面阐述了紫砂艺术的工艺、历史和发展,宜兴紫砂器展览首次让世界各地专业人士、收藏家及爱好者全面了解和认识了宜兴紫砂艺术的过去和现状。由于他的积极推动与宣传,八十年代中后期香港、台湾、新加坡及东南亚地区出现宜兴紫砂茶壶的收藏热潮。在这之后香港成立了四大紫砂行业贸易商行双鱼艺瓷公司、海洋贸易公司、英泰贸易公司和锦锋贸易公司,他们和一些老茶行一起开始寻着罗桂祥先生的脚步,踏上了开发宜兴紫砂茶壶之旅,大量的海外订单促使宜兴紫砂工艺厂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了高速的发展。海外的紫砂贸易公司不仅订购紫砂工艺厂的产品,而且还提供自己的茶壶样式、印章要求紫砂工艺厂代加工。

香港茶行定制红泥扁下水平茶壶

八十年代初期台湾定制黑星土四季春茶壶

八十年代初期清水泥小集玉茶壶

八十年代初期红泥四方如意茶壶

八十年代初期红泥菱子直甩茶壶

最后一个因素就是所有制决定的,中国历来对出口产品尤为重视,紫砂工艺厂对出口产品也制定了很高的质量标准,泥料选择四号井五号井最优质的紫砂原矿,车间职工除了老职工外,新职工都是学徒满三年考试合格后才能上线从事生产工作,所以制作工艺严谨、细致,质量检验也更加严格,建立了商品等级的质量体系。外贸出口数量急速增加之后,紫砂工艺厂和研究所都开始照收开发新的品种,也鼓励具备设计能力的职工进行设计创新,优秀的作品也会被采纳列入生产目录。从原料、制作、检验、窑烧到销售,商品的各个环节全部统一管理,是保障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现代工商业的CI设计意识也开始进入紫砂行业,久违了的商标也开始再次出现在紫砂茶壶表面,成为以后全面商品规范化、标准化的滥觞。

八十年代中期绿色椭圆形商标

七十年代初期椭圆形商标

八十年代初期黑泥矮单线茶壶

八十年代中期段泥樱花报春茶壶

这是一个中国社会又一次全面而深刻变革的时代,思想解放的同时也解放了整个民族巨大的生产力。只要你有坚强的信念和勇气、只要你有一腔饱满的热情、只要你愿意去奉献自己的才华,无论你是老职工还是新学徒,你都可以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中国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


现代陶艺是在上个世纪40年代后期开始迸发出的一个新的艺术形式,当时有美国的彼得·沃克思,日本的八木一夫,还有英国的一些陶艺家。他们首先对陶瓷进行反思,这种反思建立于一种跟传统陶瓷的“背叛”,把陶瓷材料作为艺术形式,作为一种媒介来进行运用,也就是和油画、国画借助油画布、油画颜色,国画用宣纸来对陶瓷进行一种新的艺术创作,完全排斥了实用的形式,作为一种艺术手段来利用一、创造。现代陶艺就是在这样形势下出现的一种艺术形式。

在国外上世纪40年代后期,中国在各个领域闭关自守,对国外了解很少。像台湾、韩国的艺术家在世界性的交流中,逐渐吸收和发展起来的。而我国则是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逐渐吸纳了国外艺术新的理念。当时台湾、日本的陶艺家访问大陆和中国,向我们播放一些现代陶艺的有关资料。比如来得早的台湾李茂宗先生,到景德镇来传授现代陶艺新理念。

当时景德镇也有一批艺术家,像周国桢、刘远长老师等老一辈艺术家,在接受新的理念,在艺术创作上有了新的突破。追求源头。中国陶瓷艺术对世界的贡献无可非议,但现代陶艺是从国外引用过来的,完全打破了传统陶瓷的理念。我们过去的理念就是以实用为主,重温历史,从原始社会的原始陶到彩陶,到东汉时期的原始瓷器,一直发展过来,都是从粗糙慢慢到精美的过程,这个过程都是为了实用,无釉陶 、有釉陶,陶到原始瓷,到现代瓷都是为了实用,越做越精细、越做越灵巧,最后越做越玲珑剔透,形成景德镇瓷器具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的四大特点。

中国陶瓷的不断发展


“倾缥瓷以酌酃。”——《笙赋》字串5

陶器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陶器的烧制是人类继掌握了用火之后的又一项伟大成就。陶土可以塑造出各种形状,焙烧后就定型为一种坚固的器具,这就是陶瓷的起源,世界上所有的民族几乎都是独立掌握了制陶技术。当人类开始了相对稳定的农牧业定居生活时,陶制的烹饪器、饮食器、储存器就成为了生活的必需。中国陶瓷有8000年的历史,几乎在每个时期,中国陶瓷都在不断改进,不断创造,攀登一个又一个陶瓷技术的高峰,创造出精妙绝伦的陶瓷产品。中国陶瓷是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紧密结合,是一种物化的文化。中国陶瓷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制造、探索和欣赏陶瓷艺术所形成的精神和物质文明的总和。

http://

马家窑文化彩陶瓮,约前3000—前2000年。

陶经过了从灰陶、黑陶、白陶到印纹硬陶、彩陶的发展变化之路,在陶器的造型上也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粗放到精细、由平淡到生动的渐进过程。早期陶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是出土于陕西临潼秦始皇陵陪葬坑的兵马俑,也叫秦俑。秦俑位于陕西临潼附近,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自1974年开始,迄今已发掘了呈品字排列的三个俑坑,出土了真人大小的兵马俑6000余个,其中有活马大小的陶马30余匹,战车100余乘,组成了规模宏大的秦俑博物馆。一号坑规模最大,长230米,宽62米,深5米,面积达14260平方米,是主力步兵战阵,排列着一个一个整齐威武的军队方阵,间有雄健高大的战马。陶俑有士兵、驭手、铠甲军士、军官、将军,姿势有立姿、跪射姿。二号坑略小,是骑兵战阵,有战车上千辆。三号坑最小,仅有六七十个军官和将军俑,似为指挥部。这些兵马俑做工极其精良,须发毕现,面部表情生动,姿态自然,衣纹流畅,显示出严肃刚强、器宇轩昂的神态,战马也敦实有力、蓄势待发。这形象地证明了当时中国陶瓷技术达到了何等卓越的水平!这是一支为秦始皇死后护卫的冥军,为了建造它,老百姓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是也为我们留下了这举世瞩目的珍宝,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现任法国总统、当时的总理希拉克说:“不见金字塔,就不算到过埃及;不见兵马俑,就不算到过中国!”字串5

秦俑博物馆内1号坑,这是一个以步兵为主的长方形军阵。

陶的第二个辉煌时期是唐三彩。唐三彩是唐代的一种彩陶工艺品,主要由黄、绿、白釉彩涂胎,故称唐三彩。它是在继承汉代绿、褐釉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中国制陶技术的高峰,当时就闻名中外。常见的唐三彩有三彩马、骆驼、仕女、龙头杯、乐伎俑、枕头等。三彩马威风凛凛、健壮雄武,是最常见的品种。最出色的作品是三彩骆驼,背上载着丝绸或驮着乐队,仰首嘶鸣。那赤髯碧眼的牵驼俑,身穿窄袖衫,头戴翻檐帽,生动再现了中亚胡人的生活形象,使人回忆起当年骆驼跋涉在丝绸之路上的情景。唐三彩的生产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它吸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的特点,采用堆贴、刻划等形式的装饰图案,线条粗犷有力。涂在陶胚上的彩釉在烘制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自然垂流,相互渗化,色彩自然协调,花纹流畅,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唐三彩是中国制陶工业的里程碑式的作品。http://

唐三彩骆驼载乐俑,陕西西安鲜于庭诲墓出土。

陶的第三个高峰是紫砂陶器。紫砂陶器是一种紫色泥料制成的无釉陶器,由含铁量高的紫泥以1200度的高温烧成,外观精致细腻,亮泽柔和。紫泥因含铁量不同而呈现猪肝、冻梨、淡赭、铁色等色调。紫砂陶器成型多以打片拼贴或揿模手法,高品质制品多以手工成型,注浆成型用于大批量生产的大路货。宋代文献中已提及紫砂器,到了明清两代,紫砂陶器进入鼎盛期,以江苏宜兴紫砂最为著名,极品往往价值连城。紫砂壶泡茶有保持茶香、不失原味、耐热性好、隔宿不变等优点。字串9

字串8

http://

字串9

紫砂壶中的名品常以“素面朝天”为贵。图为明朝紫砂提梁壶。字串4

http://

中国是举世公认的瓷的故乡,瓷甚至是中国的同义语。陶瓷是陶和瓷的总称,其主要区别是,陶由陶土烧制,瓷由瓷土烧制,瓷是陶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的产物。烧制瓷的瓷土中含有高岭土、石英石、长石和莫来石,含铁量低,烧制温度为1200—1300度,涂在表面的釉必须和瓷一起经过高温烧制,烧制成的瓷色白,坚硬度提高,不吸水或吸水率在1%以下,扣之有金属声。

在经历了铅釉的出现和青瓷、白瓷技术的竞相发展之后,成熟的青瓷成为瓷器的主要代表,中国瓷器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在宋代达到第一个高峰。那时有六大窑系:定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磁州窑系、龙泉青瓷窑系和景德镇青白瓷窑系,这些都是民窑,产品供整个社会需求。官窑专门为皇宫王室生产用瓷,最著名的是五大名窑:汝窑、哥窑、定窑、钧窑、官窑。元代青花瓷器特点是形态较大、胎体较厚、分量较重。装饰花纹所使用的青花料,颜色鲜蓝、艳丽,采用影青作面釉,所绘图案构图严谨、笔法工整、描绘细致。这类产品体积都比较大,系当时浮梁瓷局的高档产品,其器型豪放、青料浓重,总体风格气势磅礴而不拘谨,大气天成。还有一些器型较小的元青花瓷器,施以乳浊的卵白釉,所绘图案构图疏朗,笔法淳朴,风格粗犷。这类产品大部分为小件产品,多为普通民窑所生产,目的也多为日用器皿。装饰纹样主要有松梅竹莲、龙凤鹤鹿、人物花鸟、卷草锦地等,此外,历史故事也风行一时。大型、高档元青花瓷器存世极少,总计不过几百件,因为当时就是用于商品交易,大部分已经流失在国外,因而弥足珍贵。20世纪50年代,得知了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博物馆卡普陀比宫珍藏有元青花瓷器上百件,中国陶瓷专家思得一见,但是土耳其方面极其审慎,此事迁延再三,直至21世纪之初,经过多次磋商甚至外交周旋,土耳其总理特批,此盛事方得实现。一连三天,中国的七名陶瓷专家在土耳其方面荷枪实弹的军警严密监督下,见到了、鉴赏了这批稀世珍宝。这批元青花瓷器共40件,器型硕大,通体满绘,色彩浓艳,青翠亮泽。中国专家激动不已,一位老先生说:“初看咽声细,一抚再抚赞不停。”还有一位老先生说:“有生之年得睹此珍宝,了却平生心愿,死当瞑目矣!”可见青花瓷器在专家心目中的位置之崇高了。

字串6

宋代酒具,景德镇青白瓷注子注碗。

青花梅瓶

明清两代的瓷器生产继承了历代之长,以景德镇为中心的瓷器生产又不断攀登新高峰。有人以这样的话称赞瓷器的品质:“薄如纸,明如镜,色如雪,声如磬。”可见明清瓷器已经进入了尽善尽美的境界。

中国·陶瓷艺术(二)——中国陶瓷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篇 中国陶瓷的起源与发展

从初创于商代、到真正创制于东汉时期的中国瓷器,是中国人为世界文明史的又一重要贡献。唐代瓷器的制作技术和艺术创作已达到高度成熟;宋代制瓷业蓬勃发展,名窑涌现;明清时代从制坯、装饰、施釉到烧成,技术上又都超过前代。我国的陶瓷业至今仍兴盛不衰,质高形美,其中比较著名的陶瓷产区有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广东石湾和枫溪、江苏宜兴、河北唐山和邯郸、山东淄博等。

原始时代

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断定中国原始陶器开始于距今七千年左右是不成问题的。最早的彩陶发源地在黄河流域,龙其以陕西的泾河、渭河以及甘肃东部比较集中。甘肃东部大地湾一期文化,不仅在器形上比较规整,而且绘有简单的纹饰,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彩陶文化之一。这一时期已出现陶轮技术,制陶术已成为一种专门技术。半坡文化的彩陶在略晚于大地湾一期文化,其纹饰也略为复杂,以几何纹样为主。在陕西、河南、山西三省交界地区为中心的庙底沟文化,彩陶花纹则更加富于变化,以弧线和动感强烈的斜线体现变形的动物形象。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鱼、鸟、猪以及人类自身都被作为装饰纹样。这些纹饰的描绘手法都很生动,布局合理,是原始绘画的佳作,也是研究中国绘画史的可靠形象资料。

距今约四千年左右的马家窑文化,是由半坡文化派生发展的古羌集团的一个分支。与之相关的另外两个支系是半山文化和马厂文化,是龙山文化之后的又一个辉煌时期。马家窑文化类型的陶瓷,表面都经过打磨外理,器表光滑匀称,以黑色单彩加以装饰。装饰图案以满见长,在钵、盘、碗一类的敞口器物内侧,也都绘有图案。

上古之民,穴居野处,生活中的工作中心都围绕着渔猎饮食,所以最初迫切的发明需要都釜瓮之类。陶瓷上出现装饰,说明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大有进步,解决果腹问题以外,尚有余力,于是人们开始在满足最低需求之外,追求美的表现。

河西走廊一带的马厂类型彩陶,器形一般较小,有的器皿上留有穿系小孔,便于携带反映出这一地区半农半牧的经济状况。而在半山彩陶瓷上则出现了播撒种子的人形图案,说明农业的发展和人们创造力的进步。

在原始社会,文字尚未完善成熟。图案形象直观性强,在当时具有标志性、装饰性等性能,所以对彩陶图案的研究也会给古文字研究提供佐证。中国自古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家,在原始时期,氏族部落更为繁杂,在特定的生产条件下形成了独特的审美需求的文化特征,它们各自有着代表氏族文化的标志性形象,也产生着不可低估的精神凝聚力量。而随着氏族文化盛衰变化,陶器装饰也出现了不同的内容的形式。

早期人类在制陶过程中,对原料的探寻和使用上缺乏经验,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在火的使用上也不够成熟。所以制成的陶瓷质地疏松。至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陶器种类开始增多,从泥质或夹砂陶发展到灰陶、黑陶、彩陶和白陶等。另外,为装饰或提高质量方面着想,又创造出白色、红色陶衣,以及用Fe2O3(黑)、MnO2(红)为着色剂的彩料。在成形工艺上,开创并住处逐步完善了轮制、模制、表面抛光、薄胎成形、拍印纹饰等多项手段。原始的烧成条件比较简陋,这使早期陶器的胎体多为红棕色。这是因为在烧成过程中,大量空气的混入形成强氧化焰,使粘土中的氧化铁成份变红、变黄,加之原料中AL2O3较低,助熔剂量高,也对陶器红色的形成有明显影响。

远古时期的陶瓷烧造技术资料,迄今尚无从找寻,但从现有资料推测,可能在新石器时代初期是用柴草在平地上用篝火直接烧制,这种方法至今在许多偏远落后地区被使用,统称为“无窑烧陶”。抑韶文化的窑型基本是横穴式和竖穴式,就泥地挖掘而成,以柴草为燃料,无烟囱,窑内温度较均匀,热量损失较小,烧成温度可达1000度。从龙山文化时期以后,普遍采用竖穴窑,由火膛、火道、窑室三部分组成,窑室直径1米左右,燃烧时空气供应较足,使柴草充分燃烧,火焰可沿窑底均匀进入窑室,使窑内温度提高,可达1050度高温,也为后来出现的馒头窑、倒焰窑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纵观中国彩陶的技术与艺术,历时四千八年。其实它的上限年代还是个难以考据的迷,随考古发掘工八的不断进行,可能还会出现不同的新认识。就目前现有的资料而言,可以说原始陶器不仅是我国古代艺术的瑰宝,它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它是全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史上无比辉煌的一章。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