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陶烧制技艺 陶瓷文化延续辉煌

邛陶烧造技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陶瓷史》记载“邛窑始于南北朝,极盛唐代,衰于宋朝”,邛窑是中国彩瓷的始祖,价值可与三星堆、金沙遗址媲美。中国彩绘瓷是邛窑最早烧出,先于“唐三彩”三百年。“沉睡上千年,一醒惊天下”。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先生谈到邛窑发现时带来的惊喜。

邛陶工艺品

《周礼·考工记》中曾说:“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以行水,此皆圣人之所作也。”从这可以看出古人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对于手工艺十分崇拜,将其详细分类,十分重视工匠精神。陶瓷作为手工业制作与大众生活最为密切,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对陶瓷产品投来了关注的目光。

地处西南、始于东晋时期的四川邛窑陶艺经过约九个世纪的历史变迁,从兴盛到衰落,曾一度淡出人们的生活。

而邛窑陶艺的最大特点是生产以民众生活为需要的产品,器物主要有各种罐、瓶、壶、杯、盘、碗、碟、盒、香炉以及文房用品;

许多生动传神的手捏小品,如小猴、狗、鱼、人形甚至弹珠,也是儿童玩具;

而鸭形杯、香炉等作品,又表现出装饰与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邛陶烧制技艺

成都平原以黄、红土居多,由于就地取材,烧制的陶器通常都施以化妆土再进行装饰,虽然看起来似乎粗糙,但恰恰是这种浓郁的乡土特色,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传统的工艺技术大多来自民间,有明确的地域特性,而以师徒传承、作坊式的规模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会有许多局限,所以才会出现一些传统工艺门类面临失传的问题。

随着陶艺热的逐步升温,陶艺制品获得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亲手做陶艺成为人们工作学习之余放松精神释放自我的又一休闲方式。

陶是土的艺术,火的艺术,其实更是人生艺术。亲自动手,或拉坯,或捏塑,一件件作品从自己的手中诞生,带着泥的味道,更透出你的个性。

邛陶烧造的灯

虽说自己手工制陶没有邛陶传统制作技艺专业,但这样的陶艺也让艺术的门槛大大降低,创作已经不是陶艺家的专利。从欣赏的角度来说,小到一只随意捏制的碗、动物塑像,大到装水的大瓮、陶艺壁画,只要赏心悦目,无不视为一件陶艺的艺术品。

从体现艺术的角度来说,大众化的陶艺又是一种具有深厚内涵又易于掌握、便于普及的艺术形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传统艺术开始融入高等教育。近年来,很多大学都把陶艺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拓展课程并深受学生喜爱。在技艺的传承方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把民间工艺的传承人请进课堂,手把手地传授技巧,并且让学生走出校门,深入企业和作坊。

中国传统手艺·仿古邛窑

因此,在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体系的基础上融入传统工艺文化教育,才能够让邛陶陶艺生生不息地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

“悠悠岁月,漫漫瓷路”。邛窑的辉煌不只是代表过去,它更激励了新一代青年陶艺爱好者去探索,去追求更高的艺术高峰。

小编推荐

陶瓷艺术的辉煌与失衡


六十年代,在距景德镇市百余公里的万年大源仙人洞出土了中国大地最早的陶瓷——大口深腹圆底罐及众多的陶片。这是新时期早期遗存下的文物。这处遗址出土的陶片中,已出现原始朴拙的绳纹装饰、刻画格装饰、附加堆钻石。这些距今九千至一万年的简陋线条,揭示了当时的人类已有了审美需求,已开创了使用图画语言来表达某种感觉的美术创作先河。这地处荒郊黄土岗的陶片实是后世震惊全球的华夏陶瓷艺术的源头。此后,陶器的纹饰逐年演变,战国时期彩陶文化已具相当水平,如河南洛阳烧沟战国墓出土的彩绘陶壶,在壶的上方颈部,是对称而多变的规则几何连续纹,在壶的腹壁,这绘有类似孔雀尾毛的图案,其中较粗的曲线勾勒色界,斜行而较细的立线勾勒出羽毛,羽毛组合成雀尾,与雀尾对应的是鸟头,线条回环婉转流畅,多变而不零乱,已具变形艺的雏形,显示出作者高度的才能和熟练的技巧,至今仍具有极强的感染魅力。

陶器的制作导致了瓷器的出现,出土实物和窑址表明,中国瓷器的故乡在浙江,商国之际已有原始瓷器出现,这种原始瓷器可视为陶与瓷的过渡产品,至东汉,瓷器生产已基本成型,浙江上虞东汉窑的产品碎片,表明中国瓷业称雄世界近2000年的历史已经开始了。

瓷器绘画自六朝早期的青瓷釉下彩开始。在未烧成的坯体上用色料彩绘,然后施盖一层透明釉入窑烧成的瓷品,称为釉下彩。由于色彩不暴露在外,又有釉层的保护,故瓷面不会在使用中被磨损,百千年后仍然保持原貌。釉下彩出现初期,由于缺乏精品,并不为社会完全接受。从出土文物的施彩比例看,人们似乎更喜欢无彩的瓷器。景德镇地区的窑厂在唐代已有烧制白瓷的名声。《景德镇陶录》载:“陶窑,唐初器也,土惟白壤,体稍薄,色素润,镇中秀里人陶氏所烧造。邑志云:‘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供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唐代釉下彩产品的代表窑址应算湖南长沙的铜官窑,这是的瓷画具有很强的绘画性,颇具中国画写意特色,构图注重传神。如浙江宁波出土的铜官窑釉下彩壶,壶腹画有一头幼鹿,它弓身翘尾,前蹄跃空跃起,伸颈反顾,双耳竖立,两眼大睁,眼白几占全眼,黑眼球成为一条线,一边跳跃一边警惕观察看四周动静。其他动物禽类,作者注重刻画他们的瞬间动态,注重小品性的情趣,人物画也十分注重神态,尽管这些作品绘制水平不均衡,有些画的基本功不够好,但其中已清晰地显露出作者美化瓷品的同时也追求着具有相对独立意义的美术效果,它应是中国陶瓷画艺术的正宗。

始于唐代的青花瓷,标志陶瓷装饰进入举世瞩目的辉煌时期。青花以天然钴料为色彩,烧后呈蓝色,青花装饰主要通过线条的粗细、疏密、点线笔法处理图案与图画,运笔技巧具有鲜明的国画风格。青花瓷画,在我国古代瓷画中占据最重要的位置。景德镇市元代中晚期以后的青花瓷艺术中心,此时的青花烧结技术完全成熟,绘制技艺对汉唐也有所发展,此后青花图案历年增多,经明代的鼎盛之后,到清代图案款式已数以百计。长期使用青花瓷器皿的中国人民,已形成民族欣赏习惯,以至直到今日青花瓷仍是众多地区喜爱的品种。

清代出现了粉彩瓷,它使用加入砷的白色彩料对各种色彩“粉化”,如大红变粉红等,使色彩湿润柔和,这样色彩的种类也在原五色上大大增加。雍正、乾隆之后,粉彩已风行民间,这种瓷画工整严谨、重填彩、重工笔、色彩铺盖全器皿,具有典型的宫廷富贵味。

笔者不惮其烦地追述历代瓷艺,意在表明做出下面阐释时没有忽略我国传统陶瓷画的赫然业绩。

在由各代陶瓷绘画器皿组成的历史画廊中,人们可以发现,凡是能够直观地较为强烈地表达作者创作个性的绘制,都难以承传。不仅上文所提及的富有个性变形的味的战国陶壶图案未能进一步发展为艺术的抽象,而且像铜官窑所绘制的富有生活情趣,表现制作者独特视角的绘制,也未能形成流派。

一门具有千年以上历史、影响广及全球、接受者数以亿万的绘画艺术,竟然未能出现几群,不,那怕是一伙;不,哪怕只是一位艺术风格卓然独立的艺术大师!在品味这门艺术时,作为传统艺术的传人们,心中恐怕难免不泛出一番苦涩。

数以万计的陶瓷文物揭示着这样一种失衡:瓷画追求从官、从俗、从众,排斥独特个性;追求图案的严整平和,排斥富有创意的变形;追求对器皿的装饰性,排斥绘画艺术的独立性,几乎各个朝代都存在着艺术灵性与王朝统治年限背反的规律:封建王朝越长,体现在瓷画中的创作个性被扼杀的数量就越多,个性作品就越少。清代末年的瓷画,实际上已难以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中国瓷器装饰主要纹样赏析(下)中国瓷器纹样是民族文化血脉的延续


●瓷器装饰纹样

陶瓷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器物,作为中华文化领域中的一枝独秀,有着灿烂的光辉历史。陶瓷器物上的装饰纹样是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寄托,也是几千年民族文化延续的血脉,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小编带你了解中国瓷器的主要装饰纹样(下)。

●瓷器装饰纹样之杂宝纹

杂宝纹:是用古代一些常用的吉祥用物品,如珠、线、方胜、如意、犀角、铃、灵芝、元宝、珊瑚、鼎、书、画、笔等组成的图案,因器物繁杂故名。如只选取其中八种组成图案,则称八宝。始见于元代,明清时普遍使用。

●瓷器装饰纹样之八仙图纹

八仙图纹:用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曹国舅、韩湘子等八位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仙组成的一种图案装饰纹样。如只绘八仙所持的葫芦、扇子、鱼鼓、笊篱、横笛、宝剑、阴阳板、花篮八种宝器,则称为“暗八仙”。这是清代景德镇窑常见的瓷器纹饰。

●瓷器装饰纹样之刀马人物图纹

刀马人物图纹:瓷器的一种装饰纹样。描绘战争或习武场面的人物、坐骑、弓刀,故名。如火烧赤壁,曹操大宴铜雀台,春秋五霸战争等历史人物故事。清代早期景德镇窑瓷器大量采用,构图复杂,人物生动。

●瓷器装饰纹样之三阳开泰纹

三阳开泰纹:取材于《易经》:“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否极泰来,有吉祥之意,明清瓷器往往画三只羊,取羊同阳谐音,故名。如画九只羊,则称“九阳启泰”。

●瓷器装饰纹样之五福捧寿纹

五福捧寿纹:瓷器的一种装饰纹样,以四只蝙蝠环绕寿字,寿字中间又是画一蝙蝠,因蝠与福谐音,故名。清康熙景德镇瓷器始有,后历朝均烧制。

●瓷器装饰纹样之福禄寿纹

福禄寿纹:器身上绘蝙蝠、鹿、松鹤蟠桃等,蝙蝠喻福,鹿意财禄,松鹤蟠桃代表寿,故名。清代瓷器上多见,是一种吉祥图案的装饰纹样。

●瓷器装饰纹样之吉庆有余纹

吉庆有余纹:在器身上绘兵器戟、乐器磬和鱼纹,取戟与吉、磬与庆、鱼与余谐音,故名。多见于清代粉彩器物上,是一种吉祥图案的装饰纹样。

●瓷器装饰纹样之一路连科纹

一路连科纹:器身上画一只鹭鸶和莲花,取鹭鸶与路、莲与连谐音,故名。一路连科是对科举时代考生的祝颂语,清代瓷器上多见,是一种吉祥图案的装饰纹样。此外,画鹭鸶芙蓉,则寓“一路平华”之意,画鹭鸶花瓶,则寓“一路平安”之意。

●瓷器装饰纹样之安居乐业纹

安居乐业纹:器身上画鹌鹑落在树叶上,取鹌与安、落与乐谐音,故名。清代瓷器上多见,是一种吉祥图案的装饰纹样。

●瓷器装饰纹样之岁寒三友纹

岁寒三友纹:器身上画寒冬常青的松、竹、梅三种植物,故名。始于元代景德镇窑,明清沿用。

现代陶瓷堆画遇上传统技艺


“千年瓷都”是历史遗留给景德镇的无价瑰宝,也是景德镇千年历程的璀璨见证。在景德镇走向制瓷巅峰的过程中,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声名远扬,一直主宰着瓷艺的审美标准。如今,继承和发展景德镇的传统制瓷技艺,已经成为弘扬瓷都人文精华的职责所在。值得欣慰的是,即使在景德镇陶瓷整体跌入低谷的时候,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光芒也仍在熠熠生辉。

吴星明 福禄寿喜·釉上堆画瓷板

陶瓷堆画的传承与景德镇的瓷路一样是曲折和绵长的。陶瓷堆画又称正色釉堆白瓷器,也称釉上堆雕,属高温颜色釉瓷系列之一。其始创于元代,其技艺的特点是指在瓷器釉上进行彩绘时,用毛笔蘸取白色陶瓷颜料绘画,并用笔使白颜料堆积起来,材质的充分利用和发挥,使被描绘的景物凸起来且有立体感的绘瓷方法,这就是堆画。而我的堆画是在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失败中慢慢领悟出来的,是由粉彩和釉下雕刻而延伸的,其特点是作品完成之后有雕刻的手感,色彩鲜亮。其实这个与布堆画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不过一个是在布上作画,一个是在陶瓷上作画罢了。

釉上堆雕属于高温釉下瓷。说到高温釉下,不得不说,这真的是先辈智慧的结晶。釉下彩是瓷器釉彩装饰的一种,又称“窑彩”。高温釉下瓷的出现,这要追溯到汉末三国时期,不过当时只是以赫色颜料简单地装饰瓷器。釉下彩是用彩料在瓷器坯体上直接施彩,然后再罩一层透明釉,入窑后在高温气氛中一次烧成的品种,烧成后的图案被一层透明的釉膜覆盖在下边,表面光亮柔和、平滑不凸出,显得晶莹透亮。釉下彩包括青花、釉里红、釉下三彩、釉下五彩、釉下褐彩、褐绿彩等等,其中,介于堆画的工艺复杂和出产量小,当说到高温釉下瓷的时候,就会很少被提及到。它与釉上彩有很大区别,釉上彩是指在已烧成的白釉或涩胎瓷器上,用色料绘饰各种纹饰,再于700℃-900℃左右的低温烤花炉中二次烧造,低温固化彩料而成。因彩绘施于釉上,因而易磨损,易受酸碱等腐蚀。釉下彩是指先在半成品坯上彩绘图案之后,再施釉进入高温窑焙烧而成的。烧成后的图案被一层透明的釉膜覆盖在下边,显得晶莹透亮。简单点来说,也就是釉上彩是在已经烧过白胎上低温烧制的,而釉下彩就是直接在坯上高温烧制的。

接下来我将这种堆画的制作过程介绍如下:

1、制坯

制各种坯料,首先要淘洗瓷土。淘洗前,要先将水倒入粗桶,再将一布有孔眼的篾篮(俗称下货篮)吊于桶中,然后按配比将各种瓷土一一敲碎投入蔑篮内,瓷土渐渐通过篮孔流入水中。至瓷土完全流入后,将篮取去,用铁耙在桶中来回搅拌,稍沉淀后,用筛子将浮于水面的脏物捞去,再用置有横木杠的铁锅(俗称泥锅)将桶中浮游之泥浆一锅一锅舀入置于淘桶两侧的储泥桶。待储泥桶内的泥浆装满并沉淀后,将泥浆表层之清水舀去,然后用筛将泥浆滤入滤泥桶中。待桶中的全部泥料基本硬化后,即将泥料取出,送进储泥房(俗称泥塘),或置于太阳下晒干硬后再送进储泥房。如果泥料硬化的程度仍达不到要求,则用若干清洁、干燥的砖块插入泥中,将泥吸干。泥料送入储泥房后,须陈腐1-3个月才能用于制坯,之后拉坯利坯师傅们会制作出各种各样的成坯。

2、上色釉

这次只是上它的底色釉,也就是说,在生坯上施以底色釉,例如桃红、天蓝、蓝釉等。我国从商代陶工发明了釉,到现在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创造了各种经典釉色,它们尽情地展现出造物与造化之美,谱写着中华产业陶瓷文明的乐章。

认识了釉性和把握了操纵使用技巧,还要按照艺术的规律驾驭釉料,使之为艺术创作服务。泥胎犹如人的骨架,造型犹如人之肌体,釉面犹如人之肤色,而装饰就犹如人的衣饰,一件颜色釉瓷的优劣高下犹如人的妍媸,它取决于是否胎好、型佳、釉美、饰雅。

3、堆色

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就是堆画的精髓,在已经上好的底色上堆置需要表现的东西,这很难操作。首先要求恰当地调配釉和水的成分,比如对于人物而言,各个不同部位的厚薄粗细不同,釉和水的成分就要灵活掌握和运用,这样才能使该透明的地方透明,不该透明的地方不透明,并最大限度地避免开裂。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难点,就是任何堆制过程都丝毫不能损坏一点底色,否则就会前功尽弃。

色釉堆雕特艺瓷其实是颜色釉覆盖坯体雕刻瓷演进而来的。虽说这种技法是始于元朝,但是绝大多数人们并不知道早在宋朝浙江就已经出现。传世精品“龙泉釉雕刻瓷”,在霁蓝色釉的梅瓶上堆雕白龙。由于工艺复杂,也由于色釉与白釉糅合的高难度,继“龙泉釉雕刻瓷”后,后人仅看到元、明、清偶有颜色釉覆盖坯体雕刻瓷作品。这类作品避难就易,变颜色釉釉上堆雕为釉下刻雕。透过色釉可清晰看到坯体雕刻纹样,克服了色釉装饰的单一性。但这样的作品尤其是颜色釉上白釉装饰瓷从清末到解放初又几乎是空白。

正是这种工艺的稀少造就了它的独特,古时的工艺无法复制,可是我们必须将其传承下去,与现代的工艺相结合,发扬传统,推陈出新,做创新的陶瓷,做有文化底蕴的陶瓷。将现代陶瓷堆画与传统技艺融合起来,既要有“古”的文化底蕴,又要有“今”的先进技术,创造出美观的陶瓷,实用的陶瓷,做出我们这一代的特色,做出我们这一代的风向标。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