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瓷 皇家御用品茶神品

天目瓷也称“天目釉”,是以铁质黑釉烧制的陶瓷,主要指古代福建建窑和江西吉州窑的黑釉窑变瓷器,约在日本镰仓时代,日本僧人来我国留学,从浙江天目山带去建窑瓷盏,并称这种瓷盏为“天目”,后来人们把黑瓷统称天目瓷。

天目瓷

天目瓷器釉色名,结晶釉的一种。胎质粗糙坚硬,修胎草率有力,刀法自然,釉质刚润,黑或褐色釉釉层中透射了状若兔毫的自然结晶釉纹。因其釉中闪现出各种变幻莫测的色彩,又称有黄兔毫、红兔毫、蓝兔毫、黑兔毫等。是在底釉上透出黄、红、黑等色流纹流丝,自然流淌,恰似兔毛悬浮在釉面上而得名。因产率特别底,所以显得特别名贵而受人欣赏。建安的黑釉茶盏始烧于五代末北宋初年,起初以烧造无斑纹通体乌黑的茶盏为主,称为“乌金釉盏”,当时只在建安产茶地区流行,北宋初年,朝廷把建安地区划为贡茶产区,建立了北苑茶园,黑釉茶盏也被专门进贡给朝廷。

随着宋代茶文化的不断发展,北苑茶园成为了当时全国最大的贡茶产地,产品层出不穷,以追求冲泡后的茶汤色白为佳,常以“似雪”、“胜雪”赞之。这种独特的茶文化极大地带动了黑釉茶盏的烧制,茶盏的新品种也不断被烧制出来,除了乌金釉盏,后来烧制的兔毫盏成为当时最流行产量最大的建盏品种,这点可以从建盏窑址出土的大部分是兔毫盏得到证实。宋徽宗曾在《大观茶论》中提到:“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意思便是建盏以青黑色为贵,最好是带有月光下兔毫的光泽,就是所谓的兔毫盏。

天目瓷茶盏

建盏多是口大底小,造型古朴浑厚,手感普遍较沉,分为敞口、撇口、敛口和束口四大类。

敞口碗:口沿外撇,腹壁斜直或微弧,腹较浅,腹下内收,浅圈足,形如漏斗,俗称“斗笠碗”。

撇口碗:口沿外撇,唇沿稍有曲折,斜腹,浅圈足,可分大、中、小型。

敛口碗:口沿微向内收敛,斜弧腹,矮圈足,造型较丰满。

精美天目瓷

束口碗:撇沿束口,腹微弧,腹下内收,浅圈足,口沿以下约1厘米左右向内束成一圈浅显的凹槽,作用在于斗茶时既可掌握茶汤的分量,又可避免茶汤外溢,也有加强口沿强度,防止烧制变形的工艺上的考量,该凹槽俗称“注水线”。此类碗腹较深,器型整体饱满,手感厚重,为最具代表性的建盏品种,也是产量最大的建盏,出土或传世品最多。

李封天目瓷窑遗址,位于焦作市中站区李封村村中山前坡地上,地势北高南低。窑址面积约5600多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1—2.5米,地面上分布着大量的窑具和瓷器残片。从采集到的瓷器标本看,器物类型有碗、枕、灯、罐、盆、盏、瓶、小玩具和缸等

天目瓷瓷器纹路

从李封天目瓷窑遗址拣选到的器物标本看,具有产品种类繁多、色彩丰富、釉质新颖而富于变化,生活气息浓厚等特点。北宋末至金代为鼎盛时期。它的制作手法分别受南方吉州窑系、河南禹州窑及北方磁州窑系的强有力的影响,从而又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李封天目瓷窑遗址,是继焦作修武当阳峪窑之后,又一处宋金时期北方民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河南省天目瓷窑遗址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李封天目瓷器,是河南天目花丛中的一朵奇葩。

小编推荐

欧式皇家高档瓷器---丹麦皇家哥本哈根


皇家哥本哈根(Royal copenhagen)是公元1775年丹麦皇太后茱莉安·玛莉为制作皇室用品及赠品而特别设立的御用瓷厂。

传统北欧手工艺融合东方瓷绘风格,独特而典雅的造型设计是丹麦引以为傲的国宝。标志上的皇冠,表示与皇室的深厚关系,三条波纹代表围绕丹麦的海峡。“只制造真正的精品”是皇家哥本哈根一贯秉持的信念。

其最卓越的作品丹麦之花(FLORA DANICA),釉上绕色、手工雕刻,是真正代表皇家哥本 哈根技能的缩影。

1790年8月28日,丹麦国王克里斯汀七世特别差人将皇家哥本哈根图书馆内的丹麦植物图鉴送到皇家哥本哈根御用瓷厂,吩咐瓷厂以这些写实、精确的植物标本为蓝本制FLORA DANICA食具,准备送给俄国女皇凯瑟琳二世。历经12年之久,这1802件产品才最终完成。遗憾的是,此时的凯瑟琳女皇已经辞世了。而FLORA DANICA因其对自然植物精确的描绘,优雅的笔触和高超的制作手艺,留在了皇室,成为丹麦的国宝高档瓷器。

目前,丹麦之花系列最便宜的咖啡杯要26900元,一对红茶杯要 11万元。

花边唐草系列是皇家哥本哈根第一套正式宴会餐具,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仍然坚持使用传统手工绘制。

天目瓷 中国宋代八大名瓷之一


天目瓷也称“天目釉”,是以铁质黑釉烧制的陶瓷,约在日本镰仓时代,日本僧人来我国留学,从浙江天目山带去建窑瓷盏,并称这种瓷盏为“天目”,后来人们把黑瓷统称天目瓷。

天目瓷茶具

天目瓷器釉色名,结晶釉的一种。胎质粗糙坚硬,修胎草率有力,刀法自然,釉质刚润,黑或褐色釉釉层中透射了状若兔毫的自然结晶釉纹。因其釉中闪现出各种变幻莫测的色彩,又称有黄兔毫、红兔毫、蓝兔毫、黑兔毫等。是在底釉上透出黄、红、黑等色流纹流丝,自然流淌,恰似兔毛悬浮在釉面上而得名。因产率特别底,所以显得特别名贵而受人欣赏。建安的黑釉茶盏始烧于五代末北宋初年,起初以烧造无斑纹通体乌黑的茶盏为主,称为“乌金釉盏”,当时只在建安产茶地区流行,北宋初年,朝廷把建安地区划为贡茶产区,建立了北苑茶园,黑釉茶盏也被专门进贡给朝廷。

天目瓷·碗

随着宋代茶文化的不断发展,北苑茶园成为了当时全国最大的贡茶产地,产品层出不穷,以追求冲泡后的茶汤色白为佳,常以“似雪”、“胜雪”赞之。这种独特的茶文化极大地带动了黑釉茶盏的烧制,茶盏的新品种也不断被烧制出来,除了乌金釉盏,后来烧制的兔毫盏成为当时最流行产量最大的建盏品种,这点可以从建盏窑址出土的大部分是兔毫盏得到证实。宋徽宗曾在《大观茶论》中提到:“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意思便是建盏以青黑色为贵,最好是带有月光下兔毫的光泽,就是所谓的兔毫盏。

天目瓷茶盏

建盏多是口大底小,造型古朴浑厚,手感普遍较沉,分为敞口、撇口、敛口和束口四大类。

敞口碗:口沿外撇,腹壁斜直或微弧,腹较浅,腹下内收,浅圈足,形如漏斗,俗称“斗笠碗”。

撇口碗:口沿外撇,唇沿稍有曲折,斜腹,浅圈足,可分大、中、小型。

敛口碗:口沿微向内收敛,斜弧腹,矮圈足,造型较丰满。

束口碗:撇沿束口,腹微弧,腹下内收,浅圈足,口沿以下约1厘米左右向内束成一圈浅显的凹槽,作用在于斗茶时既可掌握茶汤的分量,又可避免茶汤外溢,也有加强口沿强度,防止烧制变形的工艺上的考量,该凹槽俗称“注水线”。此类碗腹较深,器型整体饱满,手感厚重,为最具代表性的建盏品种,也是产量最大的建盏,出土或传世品最多。

李封天目瓷

李封天目瓷窑遗址,位于焦作市中站区李封村村中山前坡地上,地势北高南低。窑址面积约5600多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1—2.5米,地面上分布着大量的窑具和瓷器残片。从采集到的瓷器标本看,器物类型有碗、枕、灯、罐、盆、盏、瓶、小玩具和缸等

从李封天目瓷窑遗址拣选到的器物标本看,具有产品种类繁多、色彩丰富、釉质新颖而富于变化,生活气息浓厚等特点。北宋末至金代为鼎盛时期。它的制作手法分别受南方吉州窑系、河南禹州窑及北方磁州窑系的强有力的影响,从而又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李封天目瓷窑遗址,是继焦作修武当阳峪窑之后,又一处宋金时期北方民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河南省天目瓷窑遗址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李封天目瓷器,是河南天目花丛中的一朵奇葩。

汉族传统名瓷建盏 宋朝皇室御用茶具


·建盏

建盏是汉族传统名瓷。为宋朝皇室御用茶具。都用正烧,故口沿釉层较薄,而器内底聚釉较厚;外壁往往施半釉,以避免在烧窑中底部产生粘窑;由于釉在高温中易流动,故有挂釉现象,俗称“釉泪”、“釉滴珠”。这是建盏的特点之一。

·建盏

建盏斑纹主要有曜变、鹧鸪斑、油滴,兔毫等,其中以金兔毫、银兔毫为主,这些建盏的名称也是根据纹饰命名的。建盏斑纹是在还原气氛中通过窑内1300度以上的高温焙烧而自然形成的,是建窑的杰出成就。由于这类结晶釉在窑炉高温中易于出现变化,难以控制,加上氧化铁含量高的坯体难以承受高温变化,窑烧制一件外观没有缺陷又具有兔毫或油滴等斑纹的建盏是很困难的,即使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其成品几率也非常低。

·建盏

建盏产自建窑,“建窑”是我国著名的古窑之一,有大量遗址位于今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各地(古时隶建宁府瓯宁县),它的制品在宋代已负盛名,由于宋时崇尚斗茶之风,故除了必需提供优质的茶叶之外,还需要有最适于斗茶所用的茶具。建宁府宋时已出产许多贡茶如建瓯北苑贡茶、武夷山御茶,宋代的著名文人墨客就有一些名句来秒颂它。例如“兔毫紫瓯新”、“忽惊午盏免毫斑”、“建安瓷盌鹧鸪斑”、“松风鸣雷兔毫霜”、“鹧鸪碗面云萦字,兔毫瓯心雪作泓”、“鹧鸪斑中吸春露”等。

古瓷中的色彩王者—瑰丽奇幻的曜变天目釉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瓷器大国,出产的各种精品瓷器数不胜数。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是被誉为诸名瓷之首的曜变天目釉,其颜色瑰丽迷幻,工艺复杂精巧,是古代高超制瓷工艺的绝佳代表,堪称古瓷中的色彩王者。

天目釉是瓷器家族里的特殊成员,以曜变、油滴、兔毫最为名贵,而曜变又居于诸名瓷之首。有人说 “南宋时期的曜变天目,光环的颜色会变幻不定,妖异瑰奇得不像是人间之物”。

何为曜变?以研究黑釉陶瓷器享誉盛名的谭瑞林先生著述:“曜变就是黑瓷器物在光照下,从器表的薄膜上所焕发出来的黄蓝绿紫等色融糅在一起的彩光。黑瓷产生曜变的局限性更大,除产生曜变的条件外,玻璃质感强的黑亮釉,是一个重要因素。这是因为,这种釉在烧制过程中,在特殊条件的作用下,更能形成一种极薄的铁结晶膜。没有这层薄膜,迎光就不会出现如虹一样的异彩。”

曜变天目釉的特点是,在黑釉里自然浮现着大大小小的斑点,这些斑点四周还有红、绿、天蓝等彩色光晕在不同方位的光照下闪耀。而且从器皿的整体来看,也会随着观察角度的不同而出现大面积的色彩变幻,仿佛是一只变色龙。

曜变天目茶碗是宋代茶道的一种珍贵用具。宋人喝茶的方式和今天不同,是冲着喝的。中国在明代之后,由于明太祖朱元璋废止抹茶,茶具也就失去了依托,只有日本商人愿意重金收购,于是顶级的茶碗都被卖到了日本,成了日本历代传承的珍贵收藏。

由于曜变天目釉的色彩之丰富,工艺之复杂,其制造技艺自南宋以来失传了将近700年之久,而这项精湛技艺直到前两年才被一位苦心专研的老人林礼腾“复活”出来。曜变天目釉堪称中国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其梦幻变化的色彩和复杂的制作工艺在整个历史长河中都极其罕见。

绚丽多姿的唐山天目釉瓷


油滴天目釉瓷“文房四宝”——荣获“第五届河北省旅游商品大赛”银奖,

每套系国外市面价值2万元以上。

釉面晶莹光润,色泽经久不变。近日,在唐山陶瓷艺人刘文坦的工作室里,记者有幸一睹我国已失传七百年的陶瓷神品——铁系黑釉曜变天目瓷。

刘文坦介绍,天目陶瓷难以烧制关键在于炉温难以控制,温度稍有闪失,成品就会擦肩而过。窑内每次烧制瓷坯几百件,因春夏秋冬季节不同,最后烧制的成品数量也不同,成功率最高仅为30%。因其烧制工艺精深,每件成功瓷品都是收藏家们可遇而不可求的“孤品”。

曜变黑宝石天目釉瓷——阳光下看,碗内有唐代失传至今的“秘色光”。

曜变蓝圈天目釉瓷——和现存日本的宋代曜变天目茶碗相近,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具有斑点,二是斑点周围闪耀着蓝色光彩。

曜变蓝圈天目釉瓷

木叶天目釉瓷——宋代传统名瓷,碗内有杨树叶图案。

茶叶末天目釉瓷

兔毫天目釉瓷

玳瑁天目釉瓷——碗内为福建沿海海龟背图案

曜变红宝石天目釉瓷

曜变红宝石天目釉瓷

曜变鹧鸪斑天目釉瓷——瓷品有正点鹧鸪斑、类鹧鸪斑等品种。

碗中宇宙惊为天人 之曜变天目茶碗


·曜变天目茶碗

之曜变天目茶碗是宋代黑釉的建盏(建宁府建安县(今建瓯市)东部。今属南平市建阳区,是宋人斗茶用的。日本人形容这个碗,都是用“碗中宇宙”这种词,说里面仿佛是深夜海边看到的星空,高深莫测。

·曜变天目茶碗

曜变天目茶碗的烧制成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碗壁上面的耀斑是在釉下一次高温烧成的,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会闪烁出迷人的七彩光晕。当初,烧瓷高手们为了使得原本略显沉闷单调的黑瓷也能具有丰富华丽的纹饰,就采用了“曜变”技术。所谓“曜变”是指烧制成功的黑瓷器物能在光照之下,于器表薄膜上焕发出黄、蓝、绿、紫等色彩融揉起的彩光。但要使得成品瓷器的表面上出现宛若天际彩虹一般的缤纷效果,必须在烧制过程中形成一种非常薄的铁结晶膜。可惜南宋灭亡后,这种制瓷工艺就失传了。所以现在人一直觉得曜变天目茶碗的制作是一个历史工艺之谜,但中国的确在800多年前就已烧出了如此精彩的陶瓷器物。

其实,天目与建盏,在日本茶道文化中是两种不同的瓷器,《君台观左右帐记》中即有记载。曜变因为对窑温、烧造气氛等条件要求极高,所以极为难得。目前,传世曜变建盏仅四件,均由日本保留下来。在对建窑的考古发掘中也发掘有曜变盏的残片。

·曜变天目茶碗

这种曜变天目碗据说有3只,流传到日本之后,立马就都成了王公贵族争相追捧的宝物,其中一只被织田信长所得,毁于本能寺之变,剩下一只是德川家康传下来的秘宝,后来被三代将军家光赐给了春日局。这个碗在明治年间被三菱总裁岩崎小弥太所得,但是他说,这是天下的名器,不是我配用的,所以一生都没用它喝过茶。

玉壶春瓶 曾经的宫廷御用瓷器


玉壶春瓶又称玉壶赏瓶,是中国瓷器造型中的一种典型器形。它的造型是由唐代寺院里的净水瓶演变而来。基本形制为撇口、细颈、垂腹、圈足。它是一种以变化柔和的弧线为轮廓线的瓶类。

玉壶春瓶

关于“玉壶春瓶”名字的来源,一般的书籍都说是因宋人的诗句“玉壶先春”而得名,也有说是因“玉壶买春”而得名,但前者仅是四个字,完整的诗句是什么,什么人作的,题目是什么,都不得而知。进一步说,即便知道了这首诗的全部,但一句诗是如何与这种撇口、细颈、垂腹、圈足的器物联系起来的呢?也很难说清楚。

玉壶春瓶的造型定型于北宋时期,在当时是一种装酒的实用器具,后来逐渐演变为观赏性的陈设瓷。玉壶春瓶的基本造型是由左右两个对称的“S”形构成,线条优美柔和。元代玉壶春瓶承袭了宋代的形制,圈足外撇,体形瘦长。造型除圆形外,还有八方形。釉色、纹饰华丽丰富,已从宋代的实用酒器转变为陈设器。

家居装饰·玉壶春瓶

明代的玉壶春瓶和元代清秀瘦长的器形相比,器身有粗壮的趋势,圆腹渐趋丰硕,瓶颈加长,重心下移。早期洪武时期的玉壶春瓶,还具有元末明初瓷器厚重粗笨的风格,外廓曲线与下腹曲线的转折比较明显,有些憨笨的感觉,比不上元代玉壶春瓶造型的优美与舒朗。发展到明代中期以后,玉壶春瓶的造型趋于细腻圆润,优美流畅。明代的玉壶春瓶以青花品种最为常见。主题纹饰常常以云龙、梅、兰、花鸟、缠枝莲等为主要装饰图案。

孔雀绿釉玉壶春瓶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是难得一见、极为名贵的珍稀品种。目前珍藏于我国各大博物馆的实物标本资料也极为有限稀少,因而确实弥足珍贵。孔雀绿釉,又称“法翠”。它属于西亚地区的传统釉色,因唐宋时期开始在北方民窑中陆续制作。至元代,景德镇浮梁瓷局建立后,也生产过一些孔雀绿釉瓷器。景德镇御窑厂旧址曾出土宣德时低温铅绿釉和孔雀绿釉的制品,其中的铅绿釉产品还锥刻花纹装饰。

艺术品·玉壶春瓶

玉壶春瓶由开始的酒瓶之用,逐渐演变为插花之用,后来也用来作陈设瓷,如雍正、乾隆年间的粉彩、珐琅彩玉壶春瓶都是用作陈设瓷,青花等玉壶春瓶也用作陈设器,清故宫储秀宫东次间紫檀周花炕几上就设有“附木座的乾隆青花三友图玉壶春瓶一对、青玉雕进宝图盆、珊瑚盆景”。

玉壶春瓶摆件

玉壶春瓶与梅瓶、赏瓶并称为“瓶中三宝”,是器物美学发展史中最具代表性的造型。许多瓶类都是以这三种造型为母本延伸创作出的。三种瓶型相比,玉壶春的造型最为经典。清新挺俊的身姿、曼妙的曲线更显女性阴柔的丰满与纤细,所以不少收藏家也习惯称其为“女性瓶”。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