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区分传统陶瓷与新型精密陶瓷方法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人类早在约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传统的陶瓷原材料有粘土、氧化铝、高岭土等。粘土常温遇水可塑,微干可雕,全干可磨;烧至700度可成陶器能装水;烧至1100度则瓷化,可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温耐腐蚀。

新型陶瓷则是采用人工合成的高纯度无机化合物为原料,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经成型、烧结和其他处理而制成具有微细结晶组织的无机材料。它具有一系列优越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能,其应用范围是传统陶瓷所远远不能相比的,新型陶瓷又称为特种陶瓷或精密陶瓷。

新型陶瓷材料在性能上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在热和机械性能方面,有耐高温、隔热、高硬度、耐磨耗等特性;在电性能方面有绝缘性、压电性、半导体性、磁性等;在化学方面更有催化、耐腐蚀、吸附等功能;而在生物应用方面,具有一定生物相容性能,可以作为生物结构的材料。

以GEMMICS晶美瓷所使用的氧化鋯精密陶瓷為例,具有几个重要特性:

1.使用高精纯达99.9%纯度, 数百奈米大小的微粉為原料, 以精密电脑控温,一千五百度之高温烧制,使结构完全緻密并发挥材料本身的高折射光学特色,產生夺 目的金钢光泽。

2.可以用於航太.生医及高温等最严苛的环境,耐温度可高达1500摄氏度(钻石仅能耐温800摄氏度), 耐强酸强硷耐所有有机溶剂。且耐候性优异, 不变色,不釉裂,因此可以永久保存与留传。

3.是目前生活应用陶瓷中强度最佳的材料,也被称為陶瓷钢铁;而且硬度高,拥有特殊的自润性易洁性, 即使天天配戴也能长保如新。

因此,GEMMICS晶美瓷比所有珠宝玉石更加耐用持久,也更具有表现力,能将设计师在造形及色彩上的设计创作,表达的更加完美。

taoci52.com扩展阅读

传统陶瓷与新型精密陶瓷有什么区别?


传统陶瓷与新型精密陶瓷有什么区别?

陶瓷其实是陶器以及瓷器的一种总称,它并不是特指哪一种器具。人类早在约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传统的陶瓷材料有粘土、氧化铝、高岭土等。粘土常温遇水可塑,微干可雕,全干可磨;烧至700度可成陶器能装水;烧至1100度则瓷化,可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温耐腐蚀。

新型陶瓷则是采用人工合成的高纯度无机化合物为原料,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经成型、烧结和其他处理而制成具有微细结晶组织的无机材料。它具有一系列优越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能,其应用范围是传统陶瓷所远远不能相比的,新型陶瓷又称为特种陶瓷或精密陶瓷。

新型陶瓷材料在性能上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在热和机械性能方面,有耐高温、隔热、高硬度、耐磨耗等特性;在电性能方面有绝缘性、压电性、半导体性、磁性等;在化学方面更有催化、耐腐蚀、吸附等功能;而在生物应用方面,具有一定生物相容性能,可以作为生物结构的材料。

以GEMMICS晶美瓷所使用的氧化锆精密陶瓷为例,具有几个重要特性:

1.使用高精纯达99.9%纯度,数百奈米大小的微粉为原料,以精密电脑控温,一千五百度之高温烧制,使结构完全致密并发挥材料本身的高折射光学特色,产生夺目的金钢光泽。

2.可以用於航太。生医及高温等最严苛的环境,耐温度可高达1500摄氏度(钻石仅能耐温800摄氏度),耐强酸强硷耐所有有机溶剂。且耐候性优异,不变色,不釉裂,因此可以永久保存与留传。

3.是目前生活应用陶瓷中强度最佳的材料,也被称为陶瓷钢铁;而且硬度高,拥有特殊的自润性易洁性,即使天天配戴也能长保如新。

因此,GEMMICS晶美瓷比所有珠宝玉石更加耐用持久,也更具有表现力,能将设计师在造形及色彩上的设计创作,表达的更加完美。

汝窑瓷片与传世器有区分_陶瓷知识


目前市场上不少宋汝窑、官窑瓷片鱼龙混杂,有的是杭州老虎洞修内司官窑址出的,有的是宋龙泉仿官的,有的是宋临汝、民汝窑出的,也有的是新仿打残的假瓷片。怎样看待这些标本,它与传世器有何区别?

笔者认为,一、杭州老虎洞修内司官窑址出的标本,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官窑器,与传世的官窑器有明显差异。因为在当时,它们就不合格,才打碎下埋的。当然也有好的标本,很少。故这些老虎洞修内司官窑址出的标本,只能作个参照。

二、龙泉仿官不能作为官窑器来看,做得再好也只是“仿官”。至少目前学术界没将它作为官窑器。浙江金村窑、大窑等,有的就是黑胎,为龙泉仿官。目前有不少龙泉仿官片被作为老虎洞修内司官窑址出的标本。有当地人故意混在一起,因为这里涉及到经济利益问题。

三、汝窑址出的标本,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汝窑器,与传世的汝窑器有明显差异。在当时,它们是不合格产品,打碎下埋的。同样宋临汝、民汝窑出的瓷片更不能作为汝窑器来看。

四、宋汝官窑器是亚光的,是仿玉的效果。宋官窑器与汝窑器亚光的是一脉相承。龙泉仿官有玻化程度高的,也有少部分是亚光的。汝窑器址也出过玻化程度高的标本,但正因为它不是亚光的,才打碎没传世。我们不能因为有这种玻化程度高的汝窑址标本,来说它是汝窑器(传世器中没有)。宋汝官窑器乳浊釉是亚光还是玻璃质,主要与窑温高低有关,当时的工匠在烧汝窑、官窑器时,有意识地控制窑温,汝窑器好像是1225度,过了就呈玻璃质,被视为不合格产品,砸碎就地掩埋。不到就有生烧的感觉,不像现在可用电脑控制,完全凭经验,故成品很少。这也是宋汝官窑器传世品绝大部分呈亚光状态的原因。

英国新型陶瓷地毯面世


英国伦敦的伊特耐火公司最近展示一种完全柔性的楼面材料,它叫马毯炉,是一种像地毯一样可卷起来的3毫米厚的陶瓷垫子。这种材料不是典型的铺设地板的材料,但它遇上电流后就可加热,是一种很好的放射热量的元件。铺设时不需要混凝土,其热量散布比埋在地坪里的散热管导线更好。

该材料原先想为北约组织的计算机做电磁屏蔽器而研制的,样子像一只巨型二级管,由黏性材料和涂上明胶的碳半导体混合而成。它可以制成柔性,也可制成刚性,而且无论多厚都行。实际上,该公司把它制成25毫米厚、既可提供热量也可提供介质的刚性瓦片,电压在12~230V都可以使用。这种地面取暖铺设材料首批推出使用的种类很多,从适于跑道用的到活动房用的应有尽有。

该材料的缺点是,一定要用地毯或另一种类型的楼面材料覆盖,以防止受潮后漏电伤人。不过所有这些材料都带有受潮后能阻断电流的安全保护设施,用以作为额外的保护手段。

该公司计划将产品首先在欧洲推广,并最终向美国市场推广。

瓷博览:精密陶瓷成主要亮点


正在景德镇举行的陶瓷博览会上,来自世界其他主要陶瓷产地的陶瓷精品吸引了许多观众驻足观看。来自法国、德国、俄罗斯等欧洲大陆国家的陶瓷产品大都是骨质瓷器,造型优雅,质地轻薄(bao)。这些骨质瓷器是在瓷土中混入大量牛羊等食草动物骨骼粉末烧制的。特别是德国迪邦公司的骨质瓷器,混入的骨骼粉末比例高达百分之47,质地也更轻、更薄。

俄罗斯彼得堡皇家瓷器厂生产的骨质瓷器则处处显露着高贵的身份。这套镶嵌金箔的蓝色网格纹瓷器曾获得国际金奖,目前市场售价高达6万元人民币。

展会工作人员高传雄:那么我们可以看到这套餐具的感觉,就可以让人感觉到这俄罗斯的风格。我们看到这网路网纹,就可以想到俄罗斯的尖顶(建筑)的感觉,所以说俄罗斯他已经把这种建筑风格融入到它的瓷器日常生活里面来。

英国的著名陶瓷厂商威基伍德公司展出的是18世纪风格的仿古陶瓷产品,质朴而尊贵。

韩国的青釉瓷器,则让人深深体味到中韩文化的紧密关系。

日本陶瓷在工艺方面的创新让人赞叹。特别是这个名为“耀彩壶”的陶瓷作品,采用了最新的工艺,晶莹剔透,超越了人们对陶瓷的一般概念。

精密陶瓷设备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日前,笔者在德化县一家陶瓷实业有限公司看到,该公司新引进的一台精密功能陶瓷热压铸成型机正在进行生产调试,一次可成型16件制品,后续无需机械加工,修坯后可直接烧制成型,与以往一次只能成型一个制品的单一模具相比,具有优质、高产、低耗等特点。

“公司将建成一条完整的精密功能陶瓷生产线,可根据用户的要求生产各种特殊形状的配件,实现年产600万件精密功能陶瓷的生产能力,可广泛适用于机械、电子、冶金、电力、电器、化工、纺织、水暖、汽车等各行业的配件需求,形成系列产品,应用前景非常广阔。”该公司副总经理郭新端如是说。

科技创新成内在驱动

近年来,受外需不振、通货膨胀、银根紧缩、劳工成本提高、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影响,作为外向型经济,德化县陶瓷产业进入“内外交困”和“微利时代”。一些陶瓷企业负责人已认识到,如果企业仍旧固守传统,不能立足长远,寻求未来发展的突破口,就会在日新月异的陶瓷领域落后,而这就需要企业在各自的发展思路上做出创新。

就目前德化县陶瓷企业而言,已不再满足于单纯的陶瓷材质或者是器型方面的创新,企业经营思路和战略上的变革创新也成为企业发展重要的内在驱动。

在陶瓷产品多元化发展方面有丰富经验的这家公司,也在逐步将企业的研发方向转移到技术难度大、附加值高的精密功能陶瓷上,公司把目光盯向了德化陶瓷业界仍无人触及的“精密陶瓷”配件,采用以废瓷片为主要原料,改变当前以氧化铝、氧化锆、碳化硅等昂贵材料为主要原料的现状,不仅大大降低生产成本,还可根据不同的用途调整配方,生产出合乎特殊要求的特种陶瓷产品,为德化陶瓷产业升级增添了新的“亮点”。

“在精密功能陶瓷生产中以陶瓷废片为主要原料,公司自主研发的废瓷片再生利用技术,使得产品成本大幅度降低,提高了产品市场竞争力,同时为德化陶瓷产业的循环经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并为环保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必将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郭新端对公司的前景信心满满。

纵观德化县陶瓷产业的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的最活跃要素,像这家陶瓷这样借助科技兴瓷的企业越来越多,陶炭、光波能量瓷、微波介质陶瓷、中温窑变釉陶瓷、特种陶瓷轴承、废瓷回收再生陶瓷、信息功能陶瓷等新瓷种已纷纷渗透到传统的陶瓷领域,只见科技在蔓延。长期以来,他们始终保持这种陶瓷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自身优势的发挥,扬长避短,来提高陶瓷行业的整体素质,并保持德化陶瓷独特的竞争优势和地位。

政府引导促捷报频传

在今年的第十一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简称“6·18”)上,德化一家精密陶瓷有限公司的“LED多功能新型陶瓷散热器”项目和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功对接,该项目将投资4000万元。据公司负责人林福文介绍,该产品具有绝缘、导热、抗氧化、耐用、透光、亮丽外观、可回收和重复使用等特点,使LED灯的节能和使用寿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并降低了LED灯的生产成本,经济实惠,市场应用更广。

一直以来,德化非常重视对科技项目的引导和管理,如何将国家的优惠政策真正落实到企业身上,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买陶器:如何区分陶瓷的贼光与宝光


一些藏友经常问我:“究竟如何来辨别陶瓷‘贼光’与‘宝光’的不同?”在一些书本上,或者专家在电视上都曾侃侃而谈:“宝光”是由内而外散发的像玉一样温润的、内潋的、养眼的;而“贼光”呢,是表面的、张扬的、刺眼的浮光……对于尚未入门,或者初入古陶瓷收藏之门的人来说,这些论述还是让他们摸不着头脑。

譬如,说“宝光”如玉一般的温润,而玉有和田、俄罗斯、阿富汗……还有新玉、老玉、高古玉、岫玉、出土的、传世的、生坑的、盘熟的……究竟指的是哪一种?正因为所述不明确,故让初学者无所适从,云里雾里。再譬如说“贼光”是浮在表面的光,而且亮得有些刺眼,像玻璃似的光泽,但是,千年的高古瓷如果放置环境良好,没受到酸碱的土浸,同样会呈玻璃似的光泽,这又使初学者懵了!

再加上瓷器种类繁多,同一窑囗有单色釉、青花、彩绘等不同,反映出来的光泽也不一样,即使同一窑口,同一时代,同一品种的瓷,因收藏放置环境的不同也会散发出不一样的光泽。我以前在给初入门的朋友解释古陶瓷釉面包浆的光泽时也会讲到以上的理论,最多加上“‘宝光’给人的感觉是釉面肥厚的,像有油脂从釉内微微渗溢似的……但很多闻者还是想象不出它的特点,一到实践看具体东西时又把握不准了。原因何在呢?我的理解是:与实物上手比,再优美的用词都是贫乏无力的。这便是单单依赖于理论的不足!

我曾和几位古陶瓷鉴定专家一起探讨过对“宝光”和“贼光”的解释,他们除了谈到我前面叙述的概念外,一位说:“老瓷的釉面一定留下磨擦的痕迹,像金属的亚光,也像毛玻璃的表面,没有刺眼的亮光,特别是那些没有丝毫磨损痕迹的,便是新的。”另一位说:“那些造假的故意将新瓷弄得脏兮兮的,所以见到特别脏的要注意,往往是新的。”这些都有一定的实例佐证,但仍都没有完全将“贼光”与“宝光”解释清楚。

的确,掌握釉面的光泽的新老区别非常重要,其间的区别也是造假者最难逾越的鸿沟。我认为,要想真正理解“贼光”和“宝光”的区别,唯一的正确途径是要多看精、尖、稀的真东西,同时也要多看一些新仿品,将两者作详细的对比,看多了,脑子里自然留下了深深烙印:哪些光泽必老无疑,哪种光亮一定是新仿品。当然,釉面泛出的光泽只能昭示该器物的新老,至于要确定何朝何代,还得结合纹饰、造型、圈足、胎体等诸多元素综合考量,才能得出精准的结论。

其实,最容易产生异议的,是一些精、尖、稀的如新官窑佳器,这些物品所泛出的“宝光”往往会被没有经验的人所否定。我接触过几位眼力独特的大家,如刘新园,他在一丈开外几乎就能断朝代,而且基本不会出差错。像毕宗陶博士,站在玻璃柜外,也能识别新老及年份,可见“贼光”与“宝光”的区别在他们眼里已一目了然了,若一定要让他们讲出原因,恐怕也只能如我本文开头叙述的那样来形容。同样的形容在不同人听来会产生不同的认知,这是由各人不同的修养、学识和理解能力决定的。

陶瓷生态透水砖—新型环保砖


现如今街上的人行道铺设的大都是一些普通的砖,一旦遇到大雨天的话就会容易造成浸水的情况。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一种新型的环保型砖闪亮登场了,那就是陶瓷生态透水砖,可能有一部分朋友对于这个名字不是十分的了解,那么到底什么时候陶瓷生态透水砖呢?

陶瓷生态透水砖

陶瓷生态透水砖—陶瓷生态透水砖原材料

胶粘剂:主要有聚乙烯醇、纤维素、水玻璃和几种助剂组成的低温胶粘剂。

黏土:采用低温高粘性黏土,其中Al2O3及SiO2总量小于90%。

工业废料:煤矸石、废陶瓷、废玻璃等工业废料。

成孔剂:主要由几种有机材料、木屑和碳酸盐组成。

陶瓷生态透水砖—生产工艺

将煤矸石、废陶瓷、废玻璃先用颚式破碎机进行破碎,再用球磨机将颗粒形状磨均匀。将颗粒筛分为粗细固体颗粒,细颗粒粒径为0.05-2mm,粗颗粒粒径为2-6mm。将水、胶粘剂和粗细固体颗粒分别混合均匀,在压胚机模具的下层加入粗粒径混合料,在模具的上层加入细粒径混合料,上下层的厚度比为1:3.5-1:4,在500-800吨的压力下压制成型。最后放入隧道窑中,现在100-120℃的条件下干燥1小时,再放入1160℃高温下煅烧1.5小时。待炉温降至室温后取出,即可制成微孔蜂窝状陶瓷透水砖。制造时可根据用户的要求,在上层原料中加入适量颜料,配置成不同颜色的透水砖。

陶瓷生态透水砖—陶瓷透水砖的铺设方法

1.基层处理。平整地基土,夯实,在地基上铺设厚度为100-150mm的碎石中砂混合层,石子与砂的比例为3:1。

2.砂垫层。在碎石中砂混合层上用中砂找平并压实,垫层的厚度为30-50mm,垫层要求平整度为±15mm,含泥量小于15%。

3.铺设。按设计图案铺设透水砖,用胶木锤由侧面敲实,铺设完毕后,用高频小幅板夯在透水砖表面走3遍。

4.边缘处理。路缘与铺路砖基准线的缝隙用砂浆或透水砖填实,用路缘石将透水砖固定。

陶瓷生态透水砖—环保陶瓷透水砖的应用

环保陶瓷透水砖可广泛应用于人行道、步行街、露天停车场、公共广场、房舍庭院等场所。环保透水砖增加了透水透气空间,在调整城市气候、保持生态平衡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因此,推广和应用环保陶瓷透水砖必将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石湾陶瓷艺术传统渊源与现代的发展


陶瓷文化是中国数千年文明的精髓部分。广东佛山陶瓷艺术源远流长。佛山澜石镇河宕曾出土了新石器晚期的彩陶杯、蓝纹红陶釜,证明了中国文明史距今已有五六千年之久。广东佛山的石湾陶瓷艺术在经过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传承与发展,历尽数千年的沧桑,至今依然绽放出灿烂的异彩,显示其特有的魅力。

唐宋两代是佛山制陶业的重要发展时期。1957年以及1972年先后在石湾大帽岗和南海奇石村发现了唐宋窑址。陶瓷的大批量生产,使佛山成为岭南地区重要的陶瓷基地,产品除供应国内所需,更外销到海外。当时佛山艺术陶瓷制作已具相当高超水平。

佛山陶瓷业的迅速发展,则始于明代。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年),佛山陶瓷业出现了专业化分工,产生了行会组织,使石湾成为陶瓷的中心基地。在广州当时的出口商品中,陶瓷出口量排名第二,仅次于丝织品。当地的陶艺家利用本地丰富的陶土资源,研发出数十种颜色各异的色釉,并因势利导,塑人物以不施釉的陶泥“胎骨”表现人体的肌肤,取得了“比瓷雕更有温情和人性”的艺术效果。而器皿处理上则以浓厚多姿的釉彩掩盖陶胎的粗糙,同时吸纳各大名窑的釉色和造型,生产观赏价值和实用功能相结合的艺术器皿。尤其是仿钧窑产品取得了很大成功。

进入清代,佛山陶瓷业又获得了新的发展。在乾隆年间,陶瓷制造业分为大盆行、白釉行等23行。其中白釉行生产中小型产品,在240个品种中,绝大部分是艺术陶瓷。而专产大件器皿的花盆行品种之繁多为23行之冠。其中尤以艺术韵味独特的花脊称著。而举世闻名的“石湾公仔”(石湾人物雕塑)更是取得辉煌的成就。石湾公仔吸纳、仿造当时各大名窑精华,如仿钧窑冰裂纹釉、乳浊釉,仿建窑鹧鸪黑釉,使石湾公仔增加了缤纷多彩、高雅古朴的釉色。而仿耀州窑刻花、仿磁州窑黑白彩绘和红绿彩绘,丰富了石湾公仔的装饰手法。借鉴江西吉州窑中舒窑的与众不同的艺术韵味,更奠定了石湾公仔在当时陶艺界的坚实地位。清代产生了以黄炳、黄古珍、陈祖等一批陶塑名家,代表着当时陶瓷艺术的最高水平。黄炳,出生于制陶世家,擅长捏制鸟兽和人物,尤精于塑造鸭、猫等动物。其动物多以胎骨泥为胚,不施釉彩,借鉴工笔国画手法刻画体毛,并以时钟发条勾勒胎毛,形神逼真,开创了石湾陶塑“胎毛技法”的先河,对后世影响很大。黄古珍精于制作器皿,他借鉴宋代吉州舒窑的彩绘风格,结合石湾的各种彩釉,以“仿舒加彩”的独特手法拓展了石湾陶艺的广阔领域。而陈祖则擅长瓦脊人物,他不着重于人物的小节刻画而注重于通过塑造人物的面目表情来反映人物的内心情绪,为“意塑派”的先驱。

民国是石湾陶塑艺术的巅峰,以陈渭岩、潘玉书的崛起为标志。陈渭岩制作的作品工整雅致,无论人物、动物和器皿都以精细见长,又善于仿制古代名窑的颜色釉,开拓了清末至民国年间石湾陶瓷仿古作品的广阔途径。他吸收了西洋雕塑人体解剖结构比例准确的长处,引领一代陶艺新风。如果说陈渭岩融会中西,引领一代新风,那么使石湾陶塑艺术走向成熟辉煌的,则是他的弟子潘玉书。潘玉书在石湾陶艺古朴传神的特色上吸收西洋雕塑技法,他擅长塑造仕女形象,以眉眼、嘴角、唇边动态的微妙变化来表现女性特有的温柔娇媚,其服饰则用细密的线条来表现衣褶的重叠,有很强的动态感和节奏感,从而形成了含蓄典雅、潇洒、俊逸而富于书卷味的独特风格。民国期间名家辈出,如以刻划市井人物生活情趣见长的刘佐朝,以胎毛技法塑动物的霍津,以微塑著称的巨匠廖坚等,他们共同创造了民国石湾陶艺的兴旺局面。

如果说明清两代的民间艺人把石湾陶瓷艺术推向了民间乡土艺术的高峰,那么,以刘传大师为代表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们,则勇于创新,把传统精神与现代审美观相结合,带领石湾陶艺步入了当代艺术的殿堂。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前期,是石湾公仔恢复发展,从民间工艺品升华为艺术鉴赏品的时期,令石湾陶艺的创作从内涵到形式迈向了一个新台阶。刘传学习前辈潘玉书及各名家的精髓,注重生活积累,大胆创新,作品擅长于把握情节发展的高潮,突出表现人物的典型性格,用夸张而又洗炼飘逸的手法来处理人物特征,克服了民间匠人千人一面的通病。他还总结了许多可贵的经验,主张作品应“动中有静,起中有伏,粗中有细”,在情节处理上要“宜起不宜止,宜藏不宜露”。与刘传名望并肩的还有以动物陶塑著称的区乾,他以严谨的写实作风,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大自然各种灵禽的千姿百态。20世纪50年代起,勇于创新、各成大家的还有庄稼、刘泽棉、廖洪标等大师。他们融会了西洋雕塑的长处,善于将石湾陶瓷的多样化技法,如捏塑、雕塑、贴塑、捺塑等综合运用于创作实践中,师古而不泥古,展现出苍劲醇厚的艺术风貌。他们的作品严谨细腻,既有浑厚的传统石湾公仔的韵味,又吸取了西方雕塑大师的神髓,以造型刚劲传神、人物骨骼奇特、结构紧凑慎密为艺术特色。力求“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提高,以表现时代精神和风貌”。以勇于创新而成就卓越的陶艺大师还有梅文鼎、黄松坚、潘柏林等。他们有的运用书法、篆刻和古代绘画艺术于陶瓷造型中,以古朴典雅、简炼新颖的艺术特色展示自己致力革新的个性,脱颖出新的姿彩,有的认真研究石湾陶艺的传统特色,结合时代精神去寻找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以豪放健雅、优雅灵秀的艺术风格著称。他们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和生活气息。

素有美术陶瓷生产传统的石湾,其生产的美术陶瓷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在美学价值上具有鲜明的大众性,强烈的主体意识以及实用与艺术相结合的特色,是岭南文化的瑰宝,在现代仍能显示其浑厚的文化潜质和强大的生命力。但我们亦要看到,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石湾陶艺也存在着许多局限与不足。第一,在传承上历代艺人都比较保守,“传男不传女”,“传本派人不传外派人”,致使许多技法不能很好地继承及发扬光大。第二,具有独特个性的创意作品还很少,而且创作题材及技法大同小异,模仿抄袭的多,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当前,石湾陶艺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令石湾陶瓷艺术走向新辉煌的唯一途径唯有突破传统题材、手法,开拓新领域,并使陶艺作品与现代人居环境相融合,使自由奔放的现代陶艺与浪漫舒适的现代家居相得益彰,给人们带来艺术化的家居文化享受。要借鉴西方大型公共环境雕塑的艺术感染力,使只供个人把玩的案头艺术走向公共环境艺术的广阔展示天地。如何继承传统,锐意创新,打造强大的中国文化产业,使之走向世界舞台,这是在全球思想文化空前活跃的新时期摆在石湾陶艺家面前的重任。

进入21世纪,在繁花竞放的陶塑艺苑里,我们欣喜地发现,一批中青年陶艺家已成长起来。他们得益于石湾这块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得益于一大批前辈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石湾公仔”艺术的熏陶。令他们在这块土壤上尽情发挥自己的艺术才华。

“根植传统,大胆创新”正是新生代陶塑艺人的真实写照。他们非常注重学习和借鉴前辈的艺术成果,博百家之长,融会贯通到自己的作品中,追求自己鲜明的艺术个性。从新一代陶艺家的作品中不难看到创新、勇于挑战传统艺术形式的作品。如有运用写实、严谨手法延续传统精华的执着;有以点、线、板块结构,结合现代审美情趣,走进现代化生活陈设的和谐。其中既有豪放、刚劲、传神的石湾人物公仔,又有细腻、小桥流水般的充满乡土气息的盆景、动物、昆虫……。新的时代,新的市场,新的追求,新生代陶艺家们的大胆创新,突破传统,为石湾传统陶塑注入了新的血液,亦使千年的石湾传统陶艺得以经久不衰,方兴未艾。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有效区分传统陶瓷与新型精密陶瓷方法》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有效区分传统陶瓷与新型精密陶瓷方法》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艺术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