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陶瓷艺术在未来市场前景乐观

有一种消极的观点认为,在市场环境下,传统陶瓷艺术必然会走向衰亡甚至消逝,批发网认为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悲观,事实上,从各大产瓷区和历史名窑区来看,各种传统陶瓷艺术形式在当代市场环境下并未如想象中的衰退,不少在历史上已经消失的名窑名品还出现了全面复兴的现象。从未来发展前景来看,传统陶瓷艺术还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保持平稳发展,并出现增长势头。

传统陶瓷艺术之所以在未来市场中的前景较乐观,这是因为:其一,从陶瓷收藏市场来看,古陶瓷收藏热仍在持续升温,带动了传统陶瓷艺术收藏,使仿古瓷制作的产业规模也将不断扩大;其二,中国都市民众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在家居环境中采用传统陶瓷艺术进行装饰的家庭日渐增多,消费群体有增无减;其三,以陶瓷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热亦不断升温,如景德镇计划建设规模宏大的御窑厂遗址公园,将带动作为旅游纪念品的传统陶瓷艺术品生产活动。

中国的现代陶艺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逐渐兴起,如今已发展为一股陶瓷艺术品市场的新兴力量,虽然目前还不足以与传统陶瓷艺术相抗衡,但其近年来呈现出相当快速的发展势头,在未来可能会取代传统陶瓷艺术而成为陶瓷艺术市场的主流。

中国现代陶艺的兴起与“学院派”陶艺家的不断努力密切相关,标志着未来发展方向,其最终成为主流几乎是必然趋势。这是因为:其一,在文化艺术全球化不断加深的大背景下,中国现代陶艺将更易于融入国际陶艺界,也就更易于抢占国际陶瓷艺术市场份额;其二,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趋势是民族化程度越来越高,既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又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作品在逐渐增多,“去西方化”将成为中国现代陶艺的主流思潮,民族化的不断增强将使中国现代陶艺不仅能更好地融入世界艺术市场,更能在国内市场获得更为广泛的认同感。

尽管在市场环境下,当代陶瓷艺术品存在种种乱象,但总体仍是健康和稳定的,并且还远未达到市场饱和的程度。在未来,中国经济仍将不断发展,传统陶瓷艺术和现代陶艺都将在各种有利的市场因素推动下继续前行,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艺术的成功与市场的成功都并非偶然,都必须经历一个漫长而坎坷的发展道路。当代陶瓷艺术品市场从上世纪80年代兴起至今,不过30余年时间,其离成熟与完善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而当代陶瓷艺术在这数十年间也处在现代变革时期,各种风格流派蜂起云涌,此起彼伏,亦尚未定型,因而,要取得双重成功自然是有相当的难度。在市场环境下,最重要的一点是每一位陶瓷艺术家都应当正确地认识和定位自我,找准自己的艺术位置和市场位置。中国陶瓷艺术品市场的繁荣需要依靠各方共同努力,特别是陶瓷艺术家自当加倍加珍惜当前市场环境,为中国陶瓷艺术的未来而奋力拼搏。

编辑推荐

在民俗之外探讨陶瓷艺术


北京商报讯(记者周晓)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国际大展“st.art就地出发”于3月2日-17日在今日美术馆展览举办,共展出30余位艺术家多维度的陶瓷艺术实践作品。通过这些艺术实践聚焦陶瓷文化,呈现陶瓷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力及对其身份的转换。

“就地出发”所希望探讨的问题,并不是单指陶瓷艺术的当代性,而是希望以古老的陶瓷作为严肃艺术的题材,来探讨现实历史背景下的“中国文化的当代性”问题。

当我们每个人作为一个特定文化的遗传符号被人类全球化浪潮冲击时,我们该选择承认被命名还是不放弃文化自主再表述的权利,前提是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处在强势文明的边缘,处在那个没有“被爆炸式演变”的文化体的激流之外。

这些作品最为广泛地影响了世界人类个体的“陶瓷”文化,进行国际文化的多维度参照,萃取出一种可以被广泛辨认出的中国文化的遗传代码—“中国文化”在这里,被当做没有参与爆炸性演变的文化的个案与标本,而不是突出中国文化的独特性或优越性所在。

策展人子贺认为,当代陶瓷艺术,或者说必将发生的、新的陶瓷艺术,将打开陶瓷艺术(一种发展了千年的民俗主义工艺美术)作为实物与材料的历史,包含进前实物(人与泥土的关系及精神性)到后实物(陶瓷的碎片作为历史遗存代码的再表述可能)的所有范畴。而“就地出发”即是体现出陶瓷艺术脱离材料历史与民俗主义之后的另一种全新的可能性。

(周晓)

现代陶瓷与传统陶瓷在概念上的区分


如果说传统意义上的陶瓷艺术是写实主义古典美的话,那么充满时代感的现代陶瓷艺术更具有抽象主义的浪漫形式美。现代陶瓷与传统陶瓷在概念上已有了很大区分。传统陶瓷造型源于生活、充满理性的设计中追求的是质朴严谨,实用大方的含蓄之美,最终以形体的多样化和釉色装饰的丰富性来完成陶瓷不同的形态面貌。现代陶瓷艺术注重的是人们心灵轨迹的自然情感流露的表达,在一种完全释怀内心情绪世界和偶尔性思维情感渲泄的轻松创作过程中,按照自己的审美视觉意识逐步确立了现代陶瓷设计追求形式美。运用不确定多变的现代绘画艺术处理手段,制作时恰到好处地体现不同材质本身的语言特色,崇尚返朴归真的自然之美则是现代陶瓷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陶瓷具有反传统、反技术的叛逆精神,有一种敢为人先的设计思想观念,打破了传统设计中平衡、对称的设计模式,把陶艺造型装饰的整体美与当代人的审美喜好结合起来,共同构筑起现代陶艺丰富多彩的思想内涵和设计理念。

一、现代陶艺的概念

所谓“现代陶艺”是指由陶艺家以“陶”或“瓷”为载体进行创作的、用以表现个性和情感的、具有前卫意识的陶艺。现代陶艺并非泛指现代所有的陶艺,而是指在艺术追求上具有明确指向性和相对独立性。它不是一个时间上的界定,而是指作品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思维方式,将创造作为创作主体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是实现个体精神价值的媒介,它超出了传统陶艺的视觉和造型习惯,从某种意义上看,是情感的渲泄、个性的体现和观念的展示。

现代陶艺不仅是追求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强调艺术家的自我意识,并在作品上倾注了自由的情感表达和对生活的感悟,而且也彻底地抛弃了传统陶瓷产品“实用”观念的局限限制。使现代陶艺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是会聚创作者的内心情感,充分利用陶瓷土的材料的特性,以陶瓷材料为媒介进行探索的艺术形式。

二、现代陶艺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与现代陶艺综合材料的创作是最大的结合,传统文化精神中的观念经过现代的洗礼,留下了最宝贵的财富。民族血脉的积淀会为艺术作品留下抹不去的痕迹,这就是艺术的真谛。作为现代艺术的一个分支,中国现代陶艺也无不体现了在现代社会中中国的文化精神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中国人是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中把握自己的精神,获得自己的本质特征的。因此,对中国文化精神而言,中国哲学思想是中国精神之魂,而中国艺术审美体验则是哲思之灵。和谐、妙道、圆融之境是中国文化中儒家、道家和佛家的最高境界,其讲求的都是“自然”二字。同样在陶艺中也是离不开自然。而这种自然就是将传统工艺材料和现代、自然相连接的天衣无缝。现代陶艺对于陶瓷材质的追求恰似古人,不加修饰的、肌理状态的、手拉坯体的质朴和以回归自然为主的造型主题相结合,使现代陶艺回归到其形态意识的本源,将陶瓷材质的美学品格和文化内涵完整描述出来,正是体现人文精神中“自然”之魅力。

艺术是时代生活和人们精神世界的反映,陶艺创作自然也反映着人们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纵观现代陶艺的发展,从萌芽之初到走向现代,从混沌之源到遍地开发,无不贯穿着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和现代意识的交织。陶艺家们在创造过程中把握精神与语言的统一,从精神层面出发寻找语言的自然表现。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从艺体验,从某种角度探向陶艺的深层,追求的是与自己心灵、情感相对应的语言形态。

中国传统艺术符号在中国现代陶艺创作中的运用不仅体现着中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同时使得中国现代陶艺作品继承了传统艺术的文脉。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与再创造,极大扩展和丰富了中国现代陶艺作品的艺术内涵。这些源自传统材质和具有秩序感的象征性传统艺术元素语言,结合极具抽象力的现代艺术符号表现特征,强调个人内在精神的体验,注重自我价值的体验,对这些艺术符号的再创造呈现出的温和、宽厚、从容的瓷质品性大大延伸了作品主体。

三、现代陶瓷的本质

现代陶瓷艺术同传统陶瓷艺术有本质的区别。现代陶瓷是现代艺术的重要载体,它不是传统陶瓷的简单重复和延续。从本质上讲,现代陶瓷艺术是对传统陶瓷的一种“离经叛道”的行为,它把陶瓷从“器”的概念中,从古老的、已经定型的工艺模式中解脱出来,重新审视陶瓷的本质内涵,并加以挖掘和发展,开拓成富有时代精神的纯粹个性化的艺术形式。因此,现代陶瓷艺术比古老的陶瓷艺术更具有强烈的生命力。

现代陶瓷抛弃传统陶瓷必须“实用”的观念。而是一种在艺术追求上具有明确指向性和相对独立性、以陶瓷材料为媒体进行实验性探索的艺术样式。它强调个性,强调感性,强调自身情感,用独特的、自由的、不受拘束的艺术形式,摆脱了多年来受传统审美标准制约的思想束缚,成为当代艺术创作者用来挑战自我、标新立异的手段。它以新的感知方式,多样化的表现,体现着当代人的情感表达。

四、当代艺术观对瓷艺术的影响

陶瓷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社会背景、文化特点和价值取向。由于每个时代的大环境各异,因此,陶瓷作品在社会发展的各阶段所折射出来的时代精神和文化气息也不尽相同。现代陶瓷艺术创作思维异常活跃,表达形式的多样化,让艺术家有更广阔的创作空间来施展各自的才华,完善造型的个体特征。现代陶瓷艺术理所当然在设计上反映当代人的文化特色、生活习俗和审美观念。构思的独特性、创意性,用最敏锐的眼光捕捉社会发展过程中最具流行的时尚文化元素,准确地将当代人的思想和对世界的感悟主动糅合到形体的设计中去。当代与传统的不同概念在于:现代陶瓷艺术摒弃功能效用的特点,逐渐把造型的观赏美感放在了首位,以符合当代社会审美的需求。作品本身的魅力体现在造型、装饰、工艺等诸多因素上,艺术家个人思想品格与修养融入造型形式美之中是作品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五、当代观念融合于陶瓷传承

随着当代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已不满足于吃饱穿暖的生活模式,而乐于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茶道的兴起、饮茶之风的盛行刺激了陶瓷茶具的生产设计,室内外装修运用陶瓷艺术品作为美化空间的装饰点缀,以体现思想文化品味。把当代人的文化精神、艺术思想、审美情绪悄悄地渗入到当代陶艺中去,提高了现代陶瓷的艺术性和品味性,从而使得陶瓷艺术的社会属性与艺术性融为一体。

我国的传统陶瓷是附属于陶器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限制了当代陶瓷艺术发展。在这种观念下,陶瓷艺术只能属于工艺美术,其功能只是实用加玩赏。

当代陶瓷艺术的作用在于它扩大了原有陶瓷的艺术属性,使陶瓷艺术家不受“制器”的限制,可以在其审美和价值批判领域里驰骋。他既可以在原来的设计领域里继续有所作为,又可以充分发挥其艺术家的天性。

因此,传统陶瓷艺术无论如何发展都有“器”的约束。当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在认识上首先做到的便应是功能论上的转移,从而脱离对“器”和固定造型的依赖,从而真正走向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

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烧造史的陶艺大国。历代陶瓷工匠们所创造的精美绝伦的陶瓷珍品已成为人类文化中一份独特而宝贵的遗产。传统陶艺凝聚着华夏民族伟大的创造精神和卓越的文化品格。中国陶瓷文化的深厚传统,正是现代陶艺家取之不尽的文化资源。时代在前进,艺术长河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所以我们要珍惜和充分利用前人为我们创造的这门艺术,发扬前辈的优良传统,不断探索,不懈努力,施展自己的才华,创造出更完美、更优秀的陶瓷艺术精品。

陶瓷艺术:陶瓷设计中传统纹饰的作用


陶瓷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悠久,至今仍然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这是因为陶瓷有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有自身的传统,并不断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图案是典型的传统陶瓷装饰文物,经过数千年的筛选、提炼,仍经久不衰,沿用至今。探究传统陶瓷装饰文物,从中借鉴高超的艺术创造规律、精美的工艺材料及绘制要求,对图案设计、图案形式美的广泛应用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景德镇陶瓷缠枝莲青花瓷花瓶

陶瓷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中,以纹饰装饰作为陶瓷装饰的主要方式。五千多年前的传统仰韶文化,其彩陶装饰图案已达到成熟阶段,图案略显深度抽象化,成为中国古往今来艺术作品的模板。著名的陶瓷艺术家陈复澄教授曾经在中高端论坛会上发言:“中国的陶瓷设计必然要走向创新之路,但必须坚持其民族化的特征、继承传统,缺少民族化的设计方式,无法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缺乏传统设计方案就是无根源、无生命力的设计,因此,陶瓷的原创设计方案必须将民族化始终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坚持陶瓷设计的传统性,接着,对陶瓷设计进行不断创新,给予其新型的文化底蕴。”在国际化与全球化的新时期,各国生产的产品在全球范围内流通,竞争对手与范围与以往也大有不同,具有民族性和原创特性的陶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焕发生机与活力。我们要坚持沿用古人留下来的传统陶瓷设计方式和理念,以我国传统装饰文案作为设计的一大亮点,将其应用到当代陶瓷设计方案中。

1、我国传统装饰的特征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中国陶瓷传统装饰的样式各种各样,它是中华传统文化史上的奇花一朵,凝聚着中华文化数千年的精华。而我国的传统纹样图案中也凝聚着中国文化的内容及人文精神,它是我国传统精神的精髓,也是构成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部分,映衬出人们的物质及精神需求。中国传统纹饰拥有与生俱来的艺术特征和生命力。中国纹饰有以下特点:第一,具体题材,抽象应用。纹饰中的大部分素材来自大自然或人们的实际生活中,其图案设计的造型避免具体形象的束缚,一般适从视觉波动范围,跳出平凡的樊笼,将传统艺术美感展现得淋漓尽致。第二,繁简转变,乱美交集。传统装饰品的繁简特征与现代艺术特色有很大差别,但传统纹饰图案的设计方式不是简易排列、单纯重复,而是讲究纷乱的造型中所展现出的节奏和意蕴,将疏密程度、大小范围、主次分明、虚实结合、动静协调做到整体相统一,突显局部的特性,让局部变化遵循整体的特征,这就使得纹饰的层次更加清晰,内涵更加深刻。

2、当今陶瓷装饰设计对传统纹饰的借鉴

2.1 陶瓷纹样设计样式的借鉴

我国最早的陶瓷有单独、连续及相互组合等设计方式,由于陶瓷样式设计能够配合各个角度的审美和视觉,所以被广泛运用在陶瓷发展业中,而且这种样式可以展现出节奏与意蕴之美。这充分证明原始人类拥有较高的聪明才智,精通陶瓷纹样的形成方式和规律。除此之外,他们还可以创造各种各样的骨式,创造出各异的纹饰造型。中国传统陶瓷纹样的形成一般采纳“动”的方式,这样可以赋予瓷物欢快、流畅相结合的韵味。设计花纹可以采用弧线、圆点共同构成,一般以点进行具体定位,点的各个方向可以延伸出形式各异的纹样,在小范围内自由地展现各类图纹,让多样式的图案动乱结合、错杂交集、变幻无穷。

2.2 传统陶瓷纹饰制造意念的借鉴

我国陶瓷纹饰本身具有强烈与单纯相结合的特征,加上有极其朴素的展现力,给人们带来艺术美的最高境界。传统纹饰的创造过程,一般以社会生活素材为基础,但也有一些纹样附有图腾意识。不管人纹还是动植物纹,都展现人们的精神风貌和社会发展形态,包括广泛被运用的几何样式都属于环境和生活的素材模拟。山峰的层峦叠嶂、太阳形状与照射散发、植物的生长模样、动物的活动形态等,通过人们的精心描绘,显得栩栩如生。这充分展现出在传统陶瓷装饰中,人们能够巧妙地将复杂多样的自然物的艺术美合理应用到陶瓷设计中,增强陶瓷艺术的渲染力。在当代陶艺制造过程中,我们在继承我国传统陶瓷艺术的基础上,也需要学习与借鉴西方陶瓷设计的先进方法,不是一味地生搬硬套,使用西方的设计模式,而是在借鉴之上再从实际活中去发现和挖掘陶瓷制造的形态美,还包括外观制造的思想观念。

3、陶瓷纹饰的设计实现创新时代的飞跃

一般情况下,陶瓷纹饰是以民族文化的构成形式、文化历史及情感变化为基础的一种艺术展现形态。它起源于传统纹样形态,已经经历原始文化及数千年的中国封建文化发展历程。陶瓷纹饰的设计体现出地域文化底蕴,彰显出各个时代的文化特性。同时,陶瓷的设计方案是以纹饰的设计风格为基础。在淳朴经典的传统陶瓷设计方案中,通过展现出的那些变幻无穷,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中国传统艺术形态经过各个朝代的发展与设计,历经数千年迈步历程仍然经久不衰,一脉相承。具体陶瓷设计方案的形成及思维方式的灵活应用,有效地展现出我国陶瓷的艺术形态美及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得陶瓷设计方案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灵感想,同时,让环境与不同地域的文化气息相符合。

新时代的陶瓷艺术设计方案不是简易、单纯地模仿纹物形态,而应该凭借自身的美学经验,结合巧妙的设计理念再进行创作,陶瓷设计是对古人审美观念的沿用与继承。简单的设计方案是众多设计艺术种类的奠基石,也是审美观念的基础,这是不容忽视、不可跨越的。当代陶瓷设计使用的图式元素不仅使其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符合,还从内部属性上成为当代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愈加具备现代感,凸显时代精神。实践生活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来源,任何艺术创作都与之息息相关。因此,新时代的陶瓷纹饰设计必须坚持走实际化的道路,从生活中获得创作素材。要观察和选择自然界的物种,总结和提炼出该自然物的本性及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展现出创作的活力。

4、结语

陶瓷时代是一个经久发展的艺术时代,中国传统陶瓷纹样是在一定的环境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本身具有生存及发展的活力和演变形态。发展成熟的陶瓷图案凭借精美的图案与巧妙的设计,再运用多样的手法、复杂的形式,无不体现出与生活的联系。当代陶瓷纹饰设计应该立足于传统的陶瓷艺术,从中借鉴意图、布划、创作思路,展开积极创作。这样既可以使新时代的陶瓷纹饰设计附加艺术韵味与中国文化特性,也可以让我国传统陶瓷艺术跻身世界民族文化之林,永葆生机与活力,让传统艺术发扬光大。

当代艺术陶瓷的市场瓶颈


十几年前,景德镇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的作品最高可以卖到几千元,而2006年,他的一件挂盘的价格是20多万元,今天的价格则在40万元左右。大师的作品在十几年时间里,实现了几十倍的增长,但是,与此同时,大多业内人士对当代艺术陶瓷市场的评价却是:问题很多,接盘者少,知音难寻……

作坊买卖占主导

中国当代艺术陶瓷市场真正发展也就是近五六年的事情。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当前艺术陶瓷的经营模式并不利于市场发展。目前,当代艺术陶瓷市场主要由两种模式构成:大师作坊买卖和代理经营。迄今为止,大师作坊买卖仍占主导。

“大师们在自己家或者自己工作室卖自己的作品,可以说不无尴尬。”北京龙泉青瓷艺术馆馆长韩小英说,“而且,这样的模式并不利于市场扩大。一个大师对自己作品的推介能力有限,作坊销售也首先将地域给限制住了。”

大师作坊买卖有着历史的原因。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艺术中心主任饶晓晴分析:“平常人是存钱养老,艺术家是存技术养老。一方面,他们不会轻易将自己的技艺传人;另一方面,更喜欢做自己的经纪人,把一切掌控在自己手中。”

作坊买卖之外的另一模式就是代理销售。2000年以后,有人开始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经营艺术陶瓷,他们往往跟景德镇、龙泉等艺术陶瓷产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直接通过大师得到货源。不过,这种代理方式也存在诸多问题。

拍卖遇难题

本世纪初,当代艺术陶瓷拍卖开始出现,这为艺术陶瓷市场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但是,在拍卖行和当代陶瓷之间并未形成默契,很多陶瓷大师也不愿意把自己的作品送上拍卖会。

当代艺术陶瓷拍卖始于2005年的中工美拍卖会。2007年,中国翰海拍卖公司开拍当代艺术陶瓷。2008年,中国嘉德首次推出了“现当代陶瓷艺术”拍卖专场,成交额1578.4万元,成交率97%。而今,翰海和嘉德已经成为当代艺术陶瓷拍卖的最主要力量。

“当代陶瓷拍卖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市场新项目,处于初始向成熟的上升过程中。”中国翰海拍卖当代艺术品部总管李卫对当代艺术陶瓷市场的变化有切身感受,“在2007年初拍卖时,拍品多由作者或其家属提供。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代理人和藏家参与进来。同时,买家也在逐渐增多,这从另一个角度表明,当代陶瓷市场在整体市场中份额的扩大。”

不过,当代艺术陶瓷拍卖也给拍卖行出了不少难题。“首先是价格问题。”李卫说,“由于当代陶瓷长期在一级市场流通,销售价格只在很小范围内得到认可,对于销售之外的更大市场并不公开,还没有形成相对固定的销售行情,有些作者会把单件销售作为流通标准,因此,在上拍价格上就会存在误差。当代陶瓷拍卖最大的问题,还是作品的量化及作伪问题。当工艺师完成一件作品创作后,往往会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复制甚至量化,如果出现‘量产不限量’,就给拍卖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还有一些人为了利益,在仿制名家作品后伪造名家名款,这也增加了征集拍品的难度。”

陶瓷大师们对于拍卖的理解与拍卖行显然有着一定的分歧。

饶晓晴分析说:“现在来讲,艺术陶瓷的拍卖还是一个操作的概念。外围进来的人还是很少,大多是内部人在运作。大师们往往不会拿出最好的东西上拍卖会,因为一旦在拍卖会上拍不到一定价格,甚至达不到自己在作坊的销售价格的话,除了自己蒙受损失外,也无法向以前的买家交代。”也许正是这种大师与拍卖行的分歧,拍卖往往成为很多中青年陶瓷艺术家的舞台。

定位定价不明确

当代艺术陶瓷作品的定价,不是来自拍卖行,而是由大师亲自给出的。许多大师都曾告诉笔者:“我不懂市场,我只懂工艺”。可是,这些“不懂市场”的大师却控制着市场最关键的因素:价格。

“十几年来,大师作品的价格涨幅都在30%以上。”韩小英说,“每个大师都对自己的作品有一个心理定位,同时每年都有一定的涨幅,大概在20%左右,或高或低。涨幅都是大师们自己掌控,其中掌控不准的也不乏其人。”

大师们掌控作品涨幅会考虑市场兴盛的大方向。比如说,有的大师会考虑年纪越来越大、作品越来越少,因此提升价位。有些大师则觉得自己处于艺术造诣的上升趋势中,价格攀升是艺术水平提高的反映。心理价位与市场落差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大师们最好的作品往往不会出现在市场上。

“大师们最好的作品往往是秘而不宣的,很多人都见不到,更别提买到。”饶晓晴说,“这种情况出现,一方面是大师们出于寻找艺术共鸣而惜售,但更主要的原因,则是目前市场价位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起码没有达到这些大师们自己的心理价位。”

按照这种逻辑,当代艺术陶瓷,尤其是顶级艺术陶瓷的市场价位可能极为惊人。以当代龙泉青瓷代表人物徐朝兴来说,2005年,他的一件仿宋龙泉青瓷五管瓶曾拍出70万元。现在的代理商店里,其作品的价格从几千元、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据说在其家中成交作品有上百万元价位的。如果这些仍不是最高水平作品的话,那么他的市场价格到底应该是多少?

“现在对于当代陶瓷没有一个准确的艺术定位,也没有陶瓷馆和博物馆在收当代陶瓷,艺术陶瓷还是在走钢丝,没有一个落脚点。”饶晓晴说。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