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上故事

从明朝起,瓷器越来越具有观赏性,画面也不再单一,制瓷艺人开始学会讲故事

瓷器自由陶器演变而来以后,就变得越来越细腻、越来越精致,而陶器还保持着它的质朴的品质和粗砺的外表。

细腻的瓷器更容易让制瓷艺人产生各种美好的联想,富贵吉祥、妻贤子孝、欢庆锣鼓各色喜庆都是瓷器钟爱的题材。发展到清朝前期,青花、五彩瓷器上又出现了一大主题,那就是历史故事。

有的历史故事因为篇幅比较长,还会出现类似“连载”的情况,就是一个故事必须用一套瓷器来叙述,每件器物只是故事中的一出或一个场景;而篇幅短的故事,在同一件器物上就能运用它的几个侧面来一次说清。

早在数百年前,画工就知道出现在瓷器上的故事必须大都家喻户晓,这样才能引起消费者的兴趣,如果都是陌生面孔谁还会买呢?因此世俗的主题应运而生,明亡以后,宫窑匠人流落在民间,于是更精良的工艺和世俗主题同时出现在清朝前期。M.TAoCi52.COm

还有一个条件就是,突出这些故事的情节,越曲折越好,哪些场景冲突多就描绘哪些。于是,一些神话和传说出现在瓷器上:伍子胥举鼎、周处斩蛟、西游记等。而民间故事和话本也为瓷器提供了另一个故事来源,比如空城计、《西厢记》等。因为《西厢记》这份古典的浪漫更有人情味,所以也被描绘得更多,所以瓷器发展到清初又成为文人雅士眷顾才子佳人戏的一个艺术载体。

在我们此次展示的《西厢记》青花碗中,一出才子佳人故事有序地开展:

唐贞元年间,洛阳书生张君瑞远赴长安赶考,途经河中府探望了好友白马将军,并游普救寺。正巧前朝崔相国病逝后,夫人郑氏携女儿侍从等也路过此地暂住。于是莺莺、红娘与张生佛殿奇逢后,就演绎出张生与莺莺、红娘三人一里一外地待月西厢。

张生隔墙高声吟诗一首:“月色溶溶夜,花荫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莺莺立即和诗一首:“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

英雄救美一直是古今中外文学史上的一个通行的章节,待月西厢之人也不能免俗。就在此时,叛将孙飞虎的出现为张生救美创造了条件。孙将军为传说中的莺莺美貌所惑带兵抢亲,在崔夫人求救无门时,许愿:“谁有退兵计策,就把莺莺嫁给谁。”不知张生是为了这纸婚约还是真的见义勇为,总之,是他请来了白马将军,战斗场面在这只口阔20cm的青花大碗中也有表现。

神话故事也是民间对美好事物遍布人间的寄托。八仙、麻姑、《封神榜》都是瓷器钟爱的题材。麻姑做为道教女仙,“是好女子,年十八九许”。关于麻姑的传说很多,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麻姑原是亲见“东海三为桑田”的仙人,是长寿的象征,所以后世不同艺术载体都将麻姑献寿当做吉祥的作品献给尊长。

清道光年间的四只粉彩麻姑献寿碗,直径都只有8.5cm,是一口“小平珍玩”款。杯形玲珑小巧,方寸间以粉彩描摹麻姑献寿,人物纤毫毕现,印证了“道光所绘人物亦有极精者”的记载。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人物也是瓷器的绘画题材。清康熙年间五彩三国人物故事图筒瓶以24.2万的价格在北京保利春拍中成交。瓶身成直筒形、撇口,五彩绘刀马人物,为执双股剑之刘备於虎牢关大战执方天画戟的吕布。康熙“刀马人”画片为清代之冠,列阵厮杀、“奇伟可喜”。此瓶有趣之处在於所绘观战者为几个小童,有二童则对战争场面熟视无睹,仍然蹴鞠为戏。这也显出康熙晚期的太平盛世,战争已成回忆,对儿童而言,“刀马人”不过是一出戏曲罢了。

诗仙李白一生洒脱,民间文学对他的记载总是和不羁有关。清康熙年间出品的这尊青花李太白故事花觚造型秀美,青花发色浓艳有层次。尊上部绘“李太白醉草吓蛮书”故事。腹部是“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康熙朝政宽松,无文字狱。明代遗民顾炎武、黄宗羲等均能以明的遗民自居。因此,这一时期出品的诗仙花觚有可能为时代之写照。

小编推荐

瓷上描金


有很多人在初识陶瓷时都很喜欢那些镶有金边的瓷器,总觉得雪白的瓷器配上这点点金丝,色彩对比之下愈加的耀眼。尤其是那些大型的纹饰丰富的瓷器之上若有金边勾勒就更显得金碧辉煌、气势宏大了。

其实,这种瓷器上镶金边是传统工艺美术中的一种技艺,学名可称之为描金工艺。即用笔来勾画金线,它不仅仅局限于陶瓷工艺之中,还广泛运用于饰品、家具、钟表、工艺品等领域的制作。常常对大型壁画、屏风和挂屏的彩绘使用描金工艺。描金是用金粉调以胶水,自然干燥后金粉的线条常年不变色,画面显得金碧辉煌。

而今,出于环保的考虑,金粉中的有害物质的腐蚀会对制作者的身体健康带来恶劣的影响,所以学做瓷上描金工艺之人越来越少,物以稀为贵,这使得瓷上描金也成为了瓷界的珍品。

王国华老师的描金工艺瓷瓶《花木兰》,他仅用红、黑、金三种颜色的黑彩描金工艺便使得木兰从军归家的情形神韵毕现。玻璃白打底的瓷胎,红、黑、金三色交相辉映中展现出人物、服饰、家具与兵器,色彩柔和,喜庆之余又不至太过浓艳。尤其是描金的点缀是乃画龙点睛之笔,人物衣裙的褶皱、家具的轮廓,木兰红衣之上的纹饰均以描金勾勒,工笔精细,煞是耀眼。当灯光闪烁之际,木兰恍如聚光灯之下的明星一般熠熠生辉。替父从军、征战沙场、侠骨柔情、巾帼豪杰,那一幕幕似还未曾远去。及至今日战事平定、重返家园,木兰心头不知有几多的欣喜与慰藉,描金的勾勒于此恰是锦上添花,将此时的木兰打造的光彩照人、气韵生动。

瓷上仕女剪影


在当代艺术陶瓷的人物画中,仕女图以它的绚丽多姿一直备受人们的喜爱。常见的仕女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仙界人物,如王母、麻姑等;二是历史典故人物,如昭君、红娘、金陵十二钗等;三即是单纯的仕女形象,依着年代、画法的不同而各具风韵。

在我们的陶瓷厅里可谓是众美云集,争奇斗妍。在以工笔精细、清丽典雅为主流的仕女当中,有那么几个却是出离传统、个性丰富,令人印象深刻。

瓷瓶《丽人行》之上,时间轮回至盛唐,三五妇人行于江边赏景散步,环绕瓷瓶画面完整流畅,人、景相合。所以此处的仕女摆脱了独此一人、专意突出的传统,虽然眉眼的描绘不尽精细,但是人物的神态喜笑颜开、分外传神,似是在讲述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而且盛唐气象中,女性以肥为美,丰腴的脸庞与身段尽情显现出唐代的富丽与典雅。

瓷瓶《卖油郎独占花魁》给人的感观刺激是极为强烈的。于众美云集之中,这两个人着实显得有些滑稽了。我于美术专业还是个外行,所以在此仅谈个人体会。他们给我最突出的感受是仿若融入了现代漫画的手法,人物五官的线条极为夸张,与传统美感不可同日而语。你看,他们的眼睛之上两个半圆的小坑极力凸显着眼皮的特征,而卖油郎侧面凹陷的鼻梁、突出的下巴更是一反人之常态,可是却于这夸张变形之中将他的憨直与朴实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画面的色彩浓丽鲜艳,与夸张变形的人物相得益彰,深深的印在了你的脑海里。于审美新鲜的刺激之下不禁令你感叹夸张的无限魅力。

瓷上仕女风流婉转,或清丽、或美艳、或稚纯、或妩媚,于瓷艺家一支灵巧的画笔之下风情尽现。

瓷板砖上“绘”人生


近日,笔者走进界首市顾集镇南李村应玉德的家中,入眼就看到其堂屋正门两侧分别嵌着“松龄”与“鹤寿”两幅长条画。而屋内的后墙则嵌满一幅“黄山松云”的风景画。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充满着艺术气息。

应玉德从10岁左右迷上了绘画。初中毕业后,他就找到了一家壁画厂做画工。因有一些绘画功底,加上师傅的悉心指导,应玉德只用几年时间,就成为一名出色的画工。

“这些墙上的画有的都快20年了,都是我自己画的。”见笔者看得入神,应玉德说,这些瓷板画所用的颜色在制作时都烧融到瓷板砖里面了,而且几十年风吹日晒也不会褪色。

为让笔者明白瓷板画的制作过程,应玉德顺手拉了一张小方桌就在院子里现场画了起来。他先在桌子上铺一块洁白的瓷板砖擦净,又拿出盛着颜料的小碟子和笔筒。只见他用毛笔蘸上颜料,三笔二笔、点点划划,三分钟不到,一幅颇具神韵的“竹报平安”图就画成了。

“在瓷板上作画,不像在纸张上作画,需要用专门的釉彩来调。”他说,每次作画前,都要提前一天把釉彩材料放在碗里浸泡,画时还要再和一下。尤其是在窑里烧制时,更需要技巧,不仅火候要掌握好,而且烧制时间也很讲究。应玉德随手从桌上拿出一个成品工艺碟子说:“温度控制好了,烧出来的瓷板画颜色很亮,很好看。烧不好就会把瓷板砖烧坏!”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农民家庭在翻盖新房时,时兴在新房上镶嵌一些瓷板画。2004年,应玉德回乡创业,在自己的小院里建了一个小窑,专业做起瓷板画来,生意异常红火。

现在,他不仅在瓷板砖上作画,而且还在家用的碗、盘、碟子上绘画。在内容上,应玉德最近在向“中国孝文化”方面延伸。应玉德说,原来画的大多是松、鹤、福、寿等民俗画,时下,全国都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的画中也融入了文明和谐、孝老爱亲等元素。

应玉德在瓷板砖上即兴画“竹报平安”。陈振强摄

瓷上隐约帝王心


如果说康熙青花是瓷中水墨,那么清三代珐琅彩可谓是瓷上工笔,其画工之精美简直不可思议,楼台水榭一丝不苟,飞禽走兽可察秋毫。

珐琅彩瓷器创烧于康熙晚期,盛行于雍正乾隆年间,系“庶民不得一窥”的御用品,代表了中国陶瓷制作的最高水平,被誉为绝版的宫廷艺术瑰宝。它的制作过程非常特别,先由景德镇官窑选用顶级原料制成素胎送清宫造办处,再由宫廷画师绘上珐琅纹饰二次入窑烧成,所绘纹饰由如意馆草拟后必经皇帝钦定。由此可见,每一件珐琅彩瓷都蕴含着当朝皇帝的审美情趣。雍正喜淡雅,故雍正器清新隽永;乾隆重华贵,故乾隆器雍荣繁缛。

让我们先看看乾隆一朝的珐琅彩器,它们往往镀金边,多满工,甚至采用轧道工艺,不肯留下一点的空白。我有一对乾隆珐琅彩瓷碗,以松竹梅为纹。若是雍正的岁寒三友,或梅枝过墙,或疏影横斜,数枝数叶尽得风流;而此乾隆碗的装饰就繁杂了许多,不见了“疏可走马”,皆是“密不透风”。花朵成团,松针稠密,碗口碗底添够了繁纹后再镀一层金色,华丽有余而空灵不足。

“本自心源,想成形迹”。一对小碗便可窥见这位“十全老人”的秉性,他是一个耐不住性子的人,非得把事儿做足做满不可。乾隆一生六次南巡,十大武功,还留下了四万两千首诗作,仅写玉器的就达八百多首,太平皇帝多多益善,好大喜功。

看过了乾隆瓷再看雍正器,你会觉得自己仿佛从一个热闹的街市突然拐进了谁家幽静的后园,小桥流水,云淡风清。我收藏的另一件珐琅彩瓷是只雍正单色珐琅小碗,冰清玉洁,把玩掌间不能盈握。它以一色蓝料绘出一道山水通景:咫幅千里,山高水远,无限江山。“翠绕南山同一色,绿围沧海绿桑边”,这是画面留白处的题诗。既有王者之风,又见禅家趣味。

珐琅彩本是极尽华美之色,五彩缤纷,而雍正帝居然单爱蓝彩,独僻蹊径以素色入画,淡雅恰似成化青花,创下空前绝后之举。

一代天子,其心焉能如此清幽恬静,这是一个始终困扰我的难解之谜。近日,偶然读到他的《御选语录总序》,总算恍然大悟。

“夫学人初登解脱之门,乍释业系之苦,觉山河大地、十方虚空并皆消殒,不为从上古锥舌头之所瞒,识得现在七尺之躯,不过地水火风,自然彻底清净,不挂一丝,是则名为初步破参,前后断者。破本参后,乃知山者山,河者河,大地者大地,十方虚空者十方虚空,乃至色声香味触法尽是本分,皆是菩提,无一物非我身,无一物是我己,境智融通,色空无碍,获大自在,常住不动,是则名为透重关,名为大死大活者。透重关后,家舍即在途中,途中不离家舍,明暗也合,寂即是照,照即是寂,行斯住斯,体斯用斯,无生故长生,无灭故不灭,如斯惺惺,行履无明,执着自然消落,方能踏末后一关。虽云透三关,而实无透者,不过如来如是,我亦如是。”

在这里,雍正讲的是参禅透三关之理,从中我们多少可以感受到他那宁静空灵的心境,明白其别样情趣之由来。原来,雍正皇帝还是一个心若止水的禅者!

品雍正珐琅如阅汉魏笔墨,迹简而意澹;玩乾隆珐琅似展盛唐丹青,雍荣而瑰丽。此为艺术的蜕变,抑或精神的异化?瓷器上隐约着两颗不同的帝王之心。

聆听“毛瓷”的故事


聆听毛瓷的故事

在中国璀璨的现代陶瓷艺术长廊中,有一种被业内人士称作“毛瓷”的独特瓷器。此种瓷器之所以能闻名于世,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这批研制生产于文革晚期的瓷器,是毛泽东主席专用瓷。由于该种瓷器工艺水平高、存世量少,并且代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陶瓷制作的最高水平,因而备受陶瓷爱好者的推崇。1996在北京举办的一次拍卖会上,68件“毛瓷”首次亮相,就以870万人民币的总成交金额被拍卖一空。

昨日,当年毛主席专用瓷项目的总负责人,时任中国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副所长的杨火印先生专程来到西安,并接受了本报的专访。漫步于美丽的世园园区,这位年近古稀的陶瓷大师,向本报记者讲述了那段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了三十余年的“毛瓷故事”。

历史面纱下的“7501工程”

1975年初夏,时值“文革”后期,当时只有31岁的杨火印,忽然接到了一项来自中央办公厅的秘密政治任务。“任务下达时的原话是,要求我所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军事家、伟大的诗人研制生产一批生活用瓷,但却不能告知这位使用者究竟是谁。”讲到这里,白发苍苍的老人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当时虽然不能明说,但每个人都心照不宣,知道肯定是为毛主席研制瓷器。”

在接到这项政治任务后,制作主席专用瓷就成了研究所的头等大事,由于时值1975年,便将这个项目称为“7501”工程。在确定了目标和时间后,杨火印和他的团队,便一头扎进了瓷器的设计生产中。“据说在我们之前,湖南曾经生产了一批以红苹果、红辣椒为主题画面的彩瓷样品,送往北京后并未受到好评。因此,我们所生产的瓷器不能仅有实用性,还要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在经过了反复研究和讨论后,最终确定了高白釉的技术路线,以明正德官窑瓷器型为蓝本,予以改进和创新,在釉上使用清新雅丽的“水点桃花”,釉下则使用毛主席最喜爱的红梅花面。“经过近半年时间的手工制作,我们终于完成了一万余件成品,其中的435件被送往北京,供毛主席使用。”

杨火印透露说,当时中央下达的指令是,挑选后剩下的瓷器必须全部销毁,不得流出。“但这些瓷器凝聚了我们全所人的心血,实在舍不得。”于是杨火印上报领导征得同意后,将其封存在仓库中。之后的几十年里,这些瓷器陆续流向社会,便成为了现在备受推崇的“毛瓷”。

大师赞叹世园会“精、美、奇”

转眼间,当年一手带领大家圆满完成“7501瓷”制作任务的杨火印,已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了。但每当说起往事,他却思路清晰,侃侃而谈。“记得我上次来西安,还是1967年因公出差。当时还没有兵马俑,我只去了华清池,但西安深厚的历史底蕴,仍然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时隔44年再次来到西安,这里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杨火印惊奇不已:“我没有想到,虽然西安已经转变成了一个大都市,但这里文化氛围却丝毫没有减少,反而更加浓厚,带动全国文化进步的作用,也日益显现出来。”

谈起漫步世园会的感受,杨火印则用“精、美、奇”三个字来形容:“整个园区的布局精致而富有意境;树丛、花海、水面交相辉映,美不胜收;长安塔、创意馆等建筑争奇斗艳,运用了许多独特的艺术手法,令人目不暇接。”杨火印表示,世园会的宽阔而清澈的水面景观,让他不禁想起了鄱阳湖畔的家乡:“西安虽地处北方,却也有南方小桥流水的意蕴了。”

事实上,虽然年事已高,但杨火印攀登艺术高峰的热情却从未停歇过。为了延续和发展“毛瓷”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杨火印又在“7501”的胎质上加以改进,创作了“7501”艺术版陶瓷。“在研制‘7501’陶瓷时,我一直有一个遗憾,由于技术不成熟,只能制作碗、盘杯等小型瓷器,没能做成大型瓷器。”而如今的杨火印,运用当年“毛瓷”的制作手法,配合现代工艺,终于做出了大型瓷器。“这桩沉浸在我心中半辈子的心愿,也总算得到了一次了解。”

瓷器上的刺绣——刻瓷艺术


“没有金刚钻,莫揽瓷器活”,这句古话像是为刻瓷量身定做的。何谓刻瓷?顾名思义,就是运用特制刀具在烧制后的瓷面上进行雕刻的技艺,有人形象地将其比作瓷器上的刺绣。

人物、山水、花鸟、书法……凡是能着墨于纸上的事物,无不可“绣”于瓷器之上。叮叮咚咚,叮叮咚咚,经过一番刀雕斧凿,瓷赖画而显,画依瓷而传,艺术家们称赞其“触有手感、观有笔墨”,既有“金石趣”,又有“笔墨韵”。“刻瓷起源于18世纪,只有200多年历史,与其它艺术门类相比属年轻一族,但是它的萌生与远古的甲骨刻字、青铜铸雕,秦汉的刻剥玉,唐宋元明清的木雕、牙雕、石雕等装饰技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陶瓷馆研究员王一君介绍。

是的,与其载体——瓷器相比,刻瓷确实太过年轻了。

相传清朝乾隆皇帝常在自己特别喜欢的瓷器上题诗,用以寄情抒怀。为使御迹能保留长久,宫庭艺人就想办法将墨宝刻于瓷器上,从而真正产生了刻瓷。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廷农工商部工艺局学堂设有镌瓷科,专门培训刻瓷人才,当时的教师是著名刻瓷艺人华约三。其后,刻瓷艺人戴玉屏、陈智光、朱友麟等,都是华约三的学生。

上世纪初,刻瓷在中原地区流传甚广,尽管艺术水准参差不齐,但很多民间艺人都掌握着这套瓷上雕刻的本领。后来,因为战乱,这门技艺逐渐失传。解放后,刻瓷技艺已经鲜有人掌握。苏州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立说:“上世纪60年代以前,江南民间偶见有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的工匠,从事在碗内或碗底凿刻姓氏的手艺,也算是一种刻瓷,只是十分简单粗糙,算不得是一种艺术。”

日前,由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孙兆宝创作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刻瓷作品在淄博完成。作品以黄河、泰山为题材,长2.6米,宽1.2米

“上世纪80年代初,正是社会上提倡解放思想、推动生产力的时期,人们开始释放出沉积已久的热情和能量。”从事刻瓷创作和研究20多年的苏州刻瓷艺人陆震宇说,“一时间,沉寂了多年的刻瓷艺术也和其它的艺术一样,重新出现在诸多媒体上。”

改革开放使刻瓷获得重生。北京、上海、淄博、青岛、南京等地又重现刻瓷的身影。各地陆续涌现出有名的刻瓷艺术家。其中数淄博的刻瓷艺术最为成熟,刻瓷产业最为发达。

为什么是淄博?

“世界刻瓷在中国,中国刻瓷看淄博”。

有着8000多年陶瓷生产史的淄博,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谋求陶瓷工艺的发展,当初定了两个发展方向:一学江西景德镇的粉彩,二学湖南醴陵的釉下彩。不过,由于淄博本地的陶土、烧成等因素不适合发展这两项工艺,寻找新的陶瓷工艺迫在眉睫。

字串7

1975年春天,淄博瓷厂一位酷爱美术和书法的年轻工人张明文,偶然间受到启发,在一个瓷瓶上刻了一株梅花,并配上毛泽东的词《卜算子·咏梅》,用墨上了色,被前来参观的外交部礼宾司司长翟荫塘看到后,当即定下300件刻瓷作品作为国礼。

“那时,厂里把当年分来的5位美校学生划给我,成立了刻瓷组,由我传授刚掌握不久的新技术。”如今66岁的张老回忆起往事历历在目。刻瓷就这样在淄博传授开来。

作为淄博刻瓷的创始人,张明文不仅改进前人的刻瓷工具,发明了钻石扁形刀,还摸索出多种刻法如大写意刀法、水墨刻法、钻刻冰纹敷色法等。2002年,他61岁时又开创了在薄胎瓷器上刻瓷的先河。2006年12月,他被评为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成为中国刻瓷史上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人。

30多年来,淄博已有超过3000名专业从事刻瓷艺术的工作者,还有数千名业余爱好者,加起来近万人热衷于刻瓷艺术。著名刻瓷艺人有张明文、冯乃江、李梓源、朱一圭、马林、纪荣福、罗晓东、王长永等。其中,李梓源刻制的鲁青瓷5头文具在1982年慕尼黑第34届手工艺品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成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陶瓷在国际上获得的第一块金牌。

1985年,淄博以刻瓷研究为主成立了我国第一家专门的研究机构——淄博市工艺美术研究所。为了便于刻瓷艺术走向市场,淄博成立了许多专门的工艺公司,对刻瓷工艺品进行包装、宣传和出售。地方政府为了鼓励刻瓷产业的发展,对相关企业也采取了免税等政策。

字串5

政府推动刻瓷产业发展是件好事,但是在产业化的浪潮中怎么保证刻瓷艺术不流失呢?对于这个难题,作为当代大师,张明文的思考是:“刻瓷艺术工作者应将主要精力放在艺术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对市场化问题,能引入经纪人机制最好,艺术家只需要埋头搞好刻瓷艺术,经营市场则交给经纪公司去打理,这也符合市场规律。”

瓷上纹饰之虎——虎虎生威


我国生肖中的十二种动物都是同人们的日常生活相接近的。一类是已被驯化的六畜,即牛、羊、马、猪、狗、鸡;第二类是为人们所熟知的动物如虎、蛇、鼠、兔、猴;第三类则是中国传统的象征性吉祥物龙。虎在十二生肖中排名第三位,自古以来虎便为人所敬畏,被称为“百兽之王”,与“鳞虫之长”的龙作为并列。所以常有“左龙右虎”作为护卫的习惯。虎因此也就成为了“势不可挡、不可战胜、不容侵犯”的代名词。

其实,在中国随处可见虎的形象,殷墟甲骨文中就有“虎”字,现代汉字中的“虎”就很像一只虎,还有许多成语、民间俗语中都有虎出现。从古代帝王将相到庶民百姓,虎的象征非常广泛,如虎冠、虎袍、虎符、虎环、虎雕、虎画以及孩童戴的虎头帽,穿的虎头鞋等等。

由于虎文化之深厚、积累之深远,所以历代画虎、赏虎已成为一种时尚。陶瓷中虎题材的作品也是十分广泛。既有釉上粉彩、新彩,又有釉下青花、五彩,还有釉上釉下结合的综合彩。既有在瓷板、瓷瓶、瓷盘上画虎,也有用泥土雕塑的瓷虎等。自古以来,画虎多用工笔,毛发毕现、栩栩如生。已故陶瓷工艺美术家,“珠山八友”之一的毕渊明从艺开始就酷爱画虎,经常悉心研究虎姿雄威,潜心探求画虎真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他的笔下,寒风卧虎如磐,巍然雄踞;光天立虎如松,气宇轩然;碧水游虎如龙,悠然成趣;平地奔虎如风,势不可挡。真可谓“虎神生灵气,百态动千姿”。

所以虎以其势如破竹的“王者风范”呈现着“虎跃五福”、“虎啸风生”的美好寓意,备受人们的喜爱。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