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婺州窑 釉层滋润色泽青翠

婺州窑陶罐

婺州窑,唐代制瓷名窑。位于今浙江金华地区,在金华、兰溪、义乌、东阳、永康、武义、衢州、江山等地均发现遗址。婺州窑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陶瓷艺术史上的一座丰碑。

婺州窑

婺州窑所产瓷器以青瓷为主,兼烧黑、褐、花釉、乳浊釉瓷和彩绘瓷。婺州窑自西晋晚期开始使用红色粘土做坯料,烧成后的胎呈深紫色或深灰色。由于使用了白色化妆土,釉层滋润柔和,釉色在青灰或青黄中微泛褐色。但釉面开裂,开裂处往往有奶黄色或奶白色的结晶体析出,是婺州窑青瓷的特殊现象。至宋代,在它的精致产品中,还出现过色泽青翠,豆青、草青,粉绿等色调。并有光泽感。

婺州窑碗

婺州窑所出瓷器种类比越窑瓷少。三国、西晋时以生产盘口壶、罐、盆、碗、碟、簋、笔筒、水盂、唾壶和虎子等日用器皿为主,此外还烧猪圈、鸡笼、鐎斗、谷仓、水井等明器。东晋以后则主要生产罐、壶、碗、碟、水孟和鸡头壶等,明器已经不见。南朝时碗、盏的数量增多,同时出现了盏托。婺州窑自三国创烧以来,制瓷工艺不断改进提高,产品销售到江苏、福建等地。到唐宋时期婺州窑瓷场广布东阳、金华、兰溪、武义、永康、江山等县,成为我国青瓷较有名的产地之一。

延伸阅读

釉面滋润胎薄轻巧质地细洁 釉色纯白却不显寡淡的唐代白瓷


·唐代白瓷

之唐代白瓷窑口多集中于北方,主要有河北的邢窑、定窑,河南的巩县窑、密县窑,山西的浑源窑、平定窑,陕西的黄堡镇窑。五代时期,江西景德镇也开始烧造白瓷。

·唐代白瓷

邢窑白瓷按其胎、釉的质地,可以分为粗、细两大类。粗白瓷的胎质又有粗、细之分,粗胎的一类胎色灰白,胎质粗糙;细胎的一类胎体致密,胎色较淡,但仍不够白,往往施一层白色化妆土。粗白瓷的釉质较细,有些还有细碎的纹片,釉色为灰白或乳白色,还有黄白色。细白瓷的胎色纯白,个别的白中闪黄釉质很细,釉层中有微细的小棕眼,器物多施满釉,釉色纯白或白中微泛青色。邢窑白瓷多是素面无装饰,唐代中期以后特别是晚唐五代,邢窑常常采用雕塑、堆贴、印花、刻花、压边、起棱、花口等装饰方法。

·唐代白瓷

唐初定窑瓷器胎质较粗,胎色为青灰色,淘洗欠精者呈褐色,瓷胎均己烧结;白釉器物内璧施满釉,外施半釉,釉面光润,积釉处呈灰色。唐代中期,胎土经过仔细淘洗,胎质坚硬,胎色纯白,釉直接施于瓷胎上,无化妆上,釉色乳白,个别积釉处呈灰绿色或浅青白色,釉质细洁失透。晚唐至五代时期胎土质地此前期更细,胎壁薄而轻巧,釉质细洁,呈乳白色,器物除底足等接触面外,均施满釉。

·唐代白瓷

一般讲,官、新官款宇刻在胎薄细腻、制作精巧,釉色纯白或白中闪青器物上的,属于唐、五代时期;刻在釉色白或白中泛黄或部分微微闪青,有时带有刻划花装饰器物上的,属于北宋早期;刻在用覆烧法烧成,口沿无釉并带有刻划花装饰的器物上的,则属于北宋后期。

颜色釉 深厚庄重晶莹滋润


颜色釉碗

颜色釉,在釉中加上某种氧化金属,焙烧后,就会显现某种固有色泽,故称“颜色釉”。釉料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在一定温度与气温中烧成,会呈现不同色泽的釉,成为颜色釉。

瓷上色釉,源于商代陶器黄釉。汉末晋初,创青釉瓷器。到唐代,则又创造了以黄、紫、绿为主的三彩,宋代又出现天青釉、粉青釉、红宝釉、紫宝釉和黑釉。到了明代,便有了钧红、祭红、郎窑红、胭脂红、美人醉等名贵色釉。钧红是中国最早出现的铜红釉瓷,宋时为河南钧州禹州所烧造,故名“韵红”,它的诞生,结束了当时青花瓷独占鳌头的局面,这在中国瓷业发展史上,确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

元以后,钧窑衰落,已不再烧,值得庆幸的是禹州烧制钧红的技艺被其他产瓷地区继承下来。景德镇自宋末开始烧制钧红釉瓷,一直延续至今。

颜色釉瓶

从明开始,景德镇瓷工继钧红之后,又创造了另一种高温铜红釉——祭红,它妖而不艳,红中微紫,色泽深沉而又安定,釉中无龟裂纹理,是颜色釉瓷中之珍品。

何谓“祭红”?民间有一传说:有一烧瓷艺人,技艺超群,专为宫廷烧制御瓷。这位艺人仅有一女,名叫继红,天生丽质,父女相依为命以烧瓷为生。一次因皇宫要烧制御品佳瓷,御窑连烧数十窑也未成功,眼看日期已到,再不烧成御瓷的窑工全得被杀害,继红为救其父和众窑工,便以自己鲜血做釉料烧制出一种稀世罕见的、色调安定肃穆的釉瓷,继红少女救了父亲和众窑工,自己却因失血过多而亡,为纪念这位舍身救众的女子,后人便将此瓷称之为“祭红”,改“继”字为“祭”。

颜色釉冬雪春寒

祭红制作之难甚于其它颜色釉,传统的制作方法可谓不惜工本,古代配方中不仅有珍珠、玛瑙、玉石等还需掺入黄金,其配料之广,价格之高让后人惊叹,但即使样,在采用同配方时,只要温度、气氛、时间稍有差异,也常烧制不出好的成品,由于祭红瓷历来难烧,因此,它比其它名贵色釉瓷更为名贵。

釉色纯正釉面光泽 吉州窑绿釉蕉叶纹枕


绿釉蕉叶纹枕

吉州窑位于今天的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创始于晚唐、五代,盛烧于宋元时期,是江南地区著名的民间瓷窑之一。吉州窑烧瓷品种繁多,特色鲜明:如它的黑釉瓷能与建窑相媲美,黑釉木叶纹盏、黑釉剪纸贴花盏更是独树一帜;吉州窑白地黑花瓷与磁州窑同类产品不分伯仲,纤细的线条更具南方的特色;而吉州窑绿釉瓷器质量颇高,是吉州窑最具代表性的产品之一。

绿釉蕉叶纹枕底部

这件北宋吉州窑绿釉蕉叶纹枕,长27厘米,宽21厘米,高9.2厘米,1979年安徽省肥西县滨湖公社出土。枕呈不规则的立方体,枕芯中空。枕面微凹,刻划四片蕉叶纹,线条细腻而流畅,足见制瓷工匠们娴熟的刀法。边墙各面戳印较密集的圆圈纹,顶墙左侧镂一个直径约1厘米的出气孔,是为防止烧造时炸裂而设。左侧枕墙有明显的支烧痕,可推断瓷枕为侧立支烧,这与宋代多数瓷枕的装烧方法相同。除底面外通体施绿釉,釉色纯正,釉面光泽。

绿釉蕉叶纹枕正面图案

瓷枕是吉州窑绿釉瓷器中的大宗,各地出土较多,尤其是这类绿釉蕉叶纹枕最为常见。刘杨、赵荣华所著《吉州窑瓷鉴定与鉴赏》一书中,专门对这类绿釉蕉叶纹枕工艺进行过描述:通常先刻划连续的锯齿纹得出叶子的轮廓,然后以四条直线刻出叶子的主纹脉,再以梳篦纹依主纹脉向外重复排划,使整个叶子纹饰充实,最后以梳篦纹沿梳面外形刻划一圈,装饰简单而又生动,形成自身独特创意与个性特征。

永嘉坦头唐代瓯窑的窑具与装烧工艺


永嘉坦头窑址出土的窑具主要包括支烧具、匣钵、间隔具三种类型。

窑炉内的支烧具

窑炉内的支烧具局部

支烧具均为粗陶质,器型较为单一,主要呈直筒型或喇叭型,均较粗矮,托面圆平。

粗瓷质筒型匣钵

匣钵内的施釉情况

用釉封口的瓷质匣钵

匣钵数量较多,包括筒型、钵型、M型与直筒型几种。筒型为直口、上腹较直,下腹弧收成平底,近底的下腹部通常有圆形镂孔,器型一般较高大。钵型器型与筒型接近,造型较底矮。M型的下凹较浅。直筒型则为直口,直腹、平底。以粗瓷质为主,发现内腹施釉的现象,一般口沿上有泥点痕;少量为细瓷质,匣钵之间用釉封口而不见泥点间隔痕。

间隔具数量不多,以细瓷质为主,粗瓷质数量更少。造型呈覆直筒型、覆束腰型与碟型等,一般中心有圆孔,足端与顶面外圈有长圆形的泥点痕。

根据窑具及出土的器物粘结情况判定这一时期的装烧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明火叠烧、一种是匣钵装烧。

瓷质垫具

窑炉上粘结的叠烧器物

支烧具上的叠烧器物

匣钵内的叠烧器物

不同器物的叠烧

明火叠烧直接置于喇叭形垫具上,用泥点间隔,一般是同类器物叠烧,如各种碗,也有不同器物叠烧的。出土一组烧结的器物中,最上面是一件小罐,外面套一件较大的罐,罐外面是一件盆形器,盆形器外面烧结一件折敛口的钵,总共至少四种器物套叠在一起。

间隔具的使用

间隔具的使用

间隔具一般放在叠烧碗类器物的最上面,再在上面放置罐类器物,因此推测间隔具是碗与其它的器物叠烧时间隔使用。

这类间隔具在上林湖地区主要是作为垫具使用,虽然目前在地层中发现的粘结标本是主要是作为间隔具使用,但不能排除作为垫具直接将器物放置于匣钵中烧造一批高质量的器物如褐彩的执壶罐等的可能性。

另外少量的小碟状支烧具,仅托面上有泥点,应该是置于匣钵的底部使用的。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